口腔科拍片技巧
牙科X光及拍摄方法

牙科X光及拍摄方法牙科X光技术在现代牙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使得牙医能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牙齿和口腔疾病。
本文将介绍牙科X光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拍摄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牙科X光的基本原理是利用X射线的特性。
X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具有穿透物质的能力。
当X射线通过口腔组织时,它被不同密度的组织吸收的程度是不同的。
这些被吸收的X射线会形成一幅影像,显示出牙齿和颌骨的结构。
常见的牙科X光拍摄方法有全口X光、咬翼X光和近端X光。
全口X光是指在一次拍摄中,能够显示出患者口腔中所有牙齿和颌骨的X光图像。
全口X光通常用于初诊时对整体口腔状况的全面评估。
它能够帮助牙医检测龋齿、牙齿畸形、根尖周病变以及颌骨结构异常等问题。
拍摄全口X光时,患者需要戴上一套特制的X光腔内器械,这些器械能够确保X射线照射方向的准确性。
咬翼X光是指在上下颌咬合的情况下拍摄的X光图像。
这种拍摄方法通常用于评估牙齿和颌骨的关系以及咬合情况。
咬翼X光可以帮助牙医发现牙齿之间的空隙、伸出的牙齿和颌骨的骨质损伤等问题。
在拍摄咬翼X光时,患者需要咬住一块特制的X光片,在保持咬合状态时进行拍摄。
近端X光是一种局部的X光拍摄方法,用于诊断特定的牙齿或颌骨区域的问题。
牙医会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拍摄特定位置的X光片。
拍摄近端X光时,患者需要将X光片咬紧或贴近需要拍摄的牙齿或颌骨区域,以确保拍摄的准确性。
在进行牙科X光拍摄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首先,牙医应该向患者解释X射线的安全性。
尽管X射线剂量很小,但牙医仍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给患者佩戴防护围裙和颈部防护器具,以减少患者的辐射暴露。
其次,牙医应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
例如,孕妇和儿童应该尽量避免接受X射线检查,或者减少剂量以保护他们的健康。
最后,牙医应妥善保存和归档X光片,以备日后参考。
总之,牙科X光技术在现代牙医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它为牙医提供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从而改善了患者的口腔健康。
通过全口X 光、咬翼X光和近端X光等方法,牙医能够对口腔疾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
如何拍好根尖片

牙位
1、2 3 4、5、6 7、8 1、2 3 4、5、6 7、8
X线倾斜方面
向下 向下 向下 向下 向上 向上 向上 向上
X线倾斜角度
-42 -45 -30 -28 +15 +20 +10 +5
为防止与邻牙间构成堆叠影,还应调整X线中
心线水平角度。拍摄前牙时,X线应垂直于患 牙所在地位的牙弓切线。拍摄后牙时,X线应 平行于患牙邻面。
谢谢
时,左边的牙用右姆指、右边的牙用左姆指 按压住根尖片的中央部位后固定不动。2)投 照下颌牙时,左边的牙用右食指、右边的牙 用左食指按压住根尖片的中央部位后固定不 动。 注意:用镊子夹住根尖片放入口腔 医疗人员禁忌帮病人按压根尖片
四、调整投照角度
部位
上颌 切牙位 单尖牙位 双尖牙及第一 磨牙位 第二三磨牙位 下颌 切牙位 单尖牙位 双尖牙及第一 磨牙位 第二三磨牙位
如何洗胶片
胶片放入暗箱,双手从外面的洞伸入暗箱,
关闭盖子(注意胶片接触光线即刻暴光), 轻轻撕开牙片,手指勿碰触X片,用夹子夹住 胶片有凸点的最边角,X片全部浸泡到显影液 体内(第一杯),左右不停的摇摆,注意观 察X片的显影效果(新液体30秒,旧液体90 秒),显影后即转向定影液体内浸泡(第二 杯),观察X片由白色变成黑色
一、根尖片的特征
1、根尖片的规格
适用于检查牙体、牙周及 根尖周病变。胶片规格3cm* 4cm
2、胶片放置
1、胶片置于口腔内其感光面对准受检牙的舌
(腭)面,有凸点的边缘与合面同一方向。 2、投照前牙时,胶片竖放,边缘要超出切缘 7mm左右,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切缘超 出牙合面10mm左右。
二、调整患者体位
口腔x线检查口腔X线拍摄方法及判读

在目前的临床之中运用X片可进行更好的诊断。
下颌的X线片的拍摄一般比较简单只要让球头对准要进行诊断的牙齿拍摄都易取得良好的拍片效果。
下颌的第三磨牙的拍摄只要找到下颌角,然后让球头对准拍摄即可。
下颌时牙片横放贴在牙槽脊,边缘要露出颌面10mm,下颌牙片的放置一般是(1-2-1-2)一张。
两侧3各单独一张。
(4-5-4-5)各一张。
(6-7-6-7)各一张。
上颌同样的放置。
当然如果有第三磨牙的话就是(6-8-6-8)。
上颌牙片的拍摄是难点尤其是上颌的磨牙的拍摄很多初学者很是困惑。
我在此讲下各人的经验:(6-7-6-7)球头放在颧骨的下缘部位(4-5-4-5)对准颧骨前方。
(3—3)投射在侧鼻翼1-1对准鼻尖点。
2-2投射在鼻尖和侧鼻翼的中点处。
书本上要求前牙区投射时牙片要竖放,但是常出现影像拉长现象。
(我各人认为横放更好些并且一般都能拍到1-2-1-2的影像)投照前牙时牙片要超出切缘7mm。
(医.学全.在线)出现影像拉长的原因:x线的中心线和牙体长轴和牙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90°缩短的原因:x线的中心线和牙体长轴和牙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90°。
注意:如x线片看到牙槽嵴高度虽已降低,但吸收的边缘整齐,骨嵴顶端致密呈白线状,骨小梁致密且排列整齐,则表明牙槽骨的破坏已停止或修复。
投射时候球头中线和牙片距离20mm。
投照上颌影像球头向足侧倾斜,投照上颌影像球头向头侧倾斜。
牙片的分类:根尖片,牙合片,牙合翼片。
根尖片的使用在临床上使用更为普遍。
正常牙片牙片又称根尖片,它可以显示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等牙体硬组织、牙髓软组织和牙周膜、牙槽骨、牙龈等牙周组织的组织结构情况。
正常牙片的组织结构情况如下:1.牙釉质被覆在牙冠的牙本质表面,属人体中钙化程度最高的组织,X线片上影像密度最高。
牙釉质在后牙牙合面、前牙切缘最厚,由牙合面和切缘向侧方至牙颈部逐渐变薄,终止于牙颈部。
2.牙本质矿物质含量较釉质少,x线影像的密度稍低于牙釉质。
口腔CBCT拍摄技巧

口腔CBCT拍摄技巧
疑问:
1、医生想要看什么?
2、拍摄标准是什么?
一、全景片
二、侧位、正面、关节图像
三、CT图像
全景片(口腔曲面断层片)
应用:
范围全口牙齿、颌骨、鼻腔、上颌窦及颞下颌关节
定位站直,下巴放置下托,前牙轻轻咬住定位杆凹槽处
矢状面线、水平线、尖牙线、微笑线、中位线
患者下巴过高患者下巴过低
或过高
患者体位没站直
耳饰未摘除
头颅侧位片
应用:
范围——整个头颅侧面
定位——身体自然直立
两侧耳朵定位杆置于耳道内
正面照
同侧面照要求
关节片拍摄
横切面
CT
应用:
范围
定位
了解牙齿、颌骨的状态及变化情况
头部定位
拍摄定位。
口腔全景片拍摄步骤

全景片拍摄步骤及注意要点
1.患者去除耳环、眼睛、发夹、助听器、口内金属物、放下
发辫;穿防护服。
2.首先让患者立正站直,双手抓住把手,目视前方;全景定
位时往前走半步,后微倾,确保患者上,下中切牙切缘位于咬合槽内。
3.严格对准法兰克福线和正中矢状线后嘱患者闭口。
4.确保c形臂转动时不会碰道患者臂膀和头发。
5.全景片拍摄时嘱咐患者做吞咽动作(舌头抵住上颚)后屏
气。
6.开始曝光。
7.曝光结束后2-3S释放曝光按钮。
8.对于部能久站不动的老人或小孩可采取坐位拍摄。
9.无牙合患者可以采用下颌支撑架定位,定位时咬一咬合卷
(纱布卷)。
10.。
口腔牙片的拍摄(一)

口腔牙片摄影体位——上颌尖牙及前磨牙
体位:被检者坐于摄影椅上,头颅矢状位与地面垂直, 头略扬起,张口使上颌咬合面与地面平行。牙片竖放于 尖牙或前磨牙的舌侧,被检者用右手拇指轻压胶片固定, 尖牙或前磨牙呈45度,牙片长轴边缘与上颌尖牙咬合面 平行且超出牙冠0.5厘米。
口腔牙片的拍摄(一)
口腔牙片摄影体位——上颌切牙位
体位:被检者坐于摄影椅上,头颅矢状位与地面垂直, 头略扬起,张口使上颌咬合面与地面平行。牙片竖放于 切牙的舌侧,下缘贴近牙冠,并超出切缘0.5厘米,侧缘 与邻面平行,上颌切牙位
中心线:球管向下倾斜,与上颌咬合面呈40-60度角,与 牙齿长轴与胶片的分角线垂直,对准鼻尖射入。
口腔牙片摄影体位——上颌尖牙及前磨牙位
中心线:球管向下倾斜,与上颌咬合面呈35-50度角,与 矢状面呈60-75度,对准听鼻翼线与鼻连垂直线相交处射 入(用于尖牙和第一前磨牙),对准眼眶下缘中点垂直 线相交处射入(用于前磨牙)。
影像显示:尖牙、前磨牙及根周。
口腔牙片摄影体位——上颌磨牙位
体位:被检者坐于摄影椅上,头颅矢状位与地面垂直, 头略扬起,张口使上颌咬合面与地面平行。牙片横放于 磨牙的腭侧,牙片下缘超出牙冠0.5厘米,被检者用对侧 拇指压紧牙片,其余四指并拢伸直与拇指分开。
口腔牙片摄影体位——下颌磨牙位
中心线:与下颌面呈0-5度角,与正中矢状面呈80-90度 角,与牙长轴和牙片所成角平分线垂直,对准对侧第三 磨牙处射入。
影像显示:下颌磨牙及根周。
口腔牙片摄影体位——下颌尖牙与前磨牙位
中心线:球管向上倾斜,与下颌面呈10-20度角,与正中 矢状面呈45-50度角(尖牙)或70-80度角(前磨牙), 对准被摄牙牙根处射入。
拍摄口腔全景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拍摄口腔全景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口腔全景片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口腔内部的病变情况,是口腔诊疗中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之一。
以下是拍摄口腔全景片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 患者准备
在拍摄前,需要患者将口腔内的残留食物和唾液等清理干净。
同时,需要告知患者拍摄过程中需要张口,可能会有不适感,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拍摄。
2. 设备准备
准备好口腔全景片设备,包括全景机、光源、胶片、显影剂等。
3. 拍摄位置
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头稍微向前倾,将嘴张开,将全景机头套在患者口腔内,让患者咬住全景机上的咬合板,使全景机头与患者牙齿紧密接触,确保全景机头能够覆盖到整个口腔。
4. 拍摄过程
在拍摄过程中,医生需要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全景机头的位置和角度正确,避免出现图像畸变或失真的情况。
同时,需要注意拍摄时不要移动全景机头,以
免影响拍摄效果。
5. 拍摄完成
拍摄完成后,医生需要将全景机头从患者口中取出,并将拍摄的胶片或数字图像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和分析。
注意事项:
1. 在拍摄前需要告知患者拍摄过程中需要张口,可能会有不适感,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拍摄。
2. 在拍摄过程中,需要确保全景机头的位置和角度正确,避免出现图像畸变或失真的情况。
3. 拍摄时需要避免移动全景机头,以免影响拍摄效果。
4. 拍摄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5. 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拍摄到患者的敏感部位。
牙科拍照的技巧和方法

牙科拍照的技巧和方法
1.使用正确的相机和镜头:在选择相机和镜头时,应选择专业的数码相机和相应的镜头,能够捕捉到更清晰、更精细的图像。
2.选好留影场景、背景:应选择具有良好自然光源的房间或院所,背景应该是白色,以便能凸显牙齿的颜色明亮度。
3.使用正确的照明:使用一些照明设备来补充自然光源,确保场所的光线均匀、柔和,有利于牙齿的展示。
4.将患者的头部置于正确的位置:要使患者的头部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使用相应的支架、枕头或固定夹线,或者使用专业的头固定夹来固定患者的头部位置。
5.使用正确的拍摄角度:在拍摄时要分析好每个角度的优势,确定拍摄的最佳角度,目标尽量偏向第三个前牙齿。
6.使用正确的曝光设置和白平衡:设置合理的曝光和正确的白平衡,确保拍摄出具有自然色彩的照片。
7.使用合适的后期制作方法:后期制作非常重要,可以适当的对照片进行调节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还可以修饰牙齿的色彩、形状等。
8.使用牙齿色板:在拍照前,可以使用专业的牙齿色板与患者一起选择出牙齿最即时适用的颜色,这样有助于拍出更加贴合患者口腔实际情况的照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牙片投照倾斜角度于牙齿位置
球管相对应的面部的体表标志
上颌11:鼻尖
上颌22:鼻尖与鼻翼连线的中点
上颌33:鼻翼
上颌45:瞳孔线做一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
上颌5678:外眼角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
下颌为:下颌下缘上1厘米处的假象相对应的牙齿位置上
胶片的放置位置:放置于上颌磨牙的舌腭面,胶片的短轴与上颌7的牙体长轴平行,胶片的边缘超出磨牙下10毫米左右,用对侧的大拇指按压在胶片的中央位置,即为上半部,其他的四个手指扇形展开,贴附在手的同侧的面部皮肤上。
体表标志:
上颌56:两眼向前平视,在瞳孔向下画出一条垂下与鼻翼耳屏连线的交叉点(颧骨的前方)
上颌78:由外眼角向下方画出一条垂线与与鼻翼耳屏连线的交叉点(颧骨的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