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2014年秋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出题:)注意:本卷为试题卷,答题请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前言:亲爱的同学,这是你进入初中后第一次语文考试。
请你先平复紧张的心情,然后仔细读题、认真答题、工整书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平时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在考试中得到完美的展现。
祝你考试成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今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会》,在热播之余更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与思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键盘、触摸屏甚至语音输入都日渐普及,信息时代汉字的输入效率越来越高。
但与此同时人们提笔忘字、张口忘词的情况却愈演愈烈。
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个话题,完成一系列试题。
1.请根据语境和拼音提示,按顺序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
书写工整、字迹清晰(4分)⑪看着三轮车远去,我绝没想到那竟是与母亲永远的 jué bié。
⑫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全家产生了 fēn qí。
⑬泥土的气息、青草的香味、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yùn niàng。
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怦怦(pēng) 攲斜(jī)荫蔽(yìn) 粗糙(cāo)B.栖息(xī)菡萏(dàn)脸颊(jiá)应和(yīng)C.着落(zhuó)蜷伏(quán)归泊(bó) 枯涸(hé)D.祷告(dǎo) 黄晕(yùn)匿笑(nì) 霎时(shà)3.成语大多从古代的经典著作、历史故事或日常生活中演化而来。
成语的使用应遵从既有的习惯,不宜擅自变动。
下面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读书不求甚解....。
....,恐怕很难领会书中的真意。
B.请您赐教,在下定当洗耳恭听C.我和他关系极好,简直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
江西省铜鼓县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铜鼓县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佞臣(nìnɡ)镌刻(juān)豁达(hū)跻身(jī)B.憧憬(jǐnɡ)茶峒(dònɡ)旺相(xiànɡ)蓦地(mù)C.雕镂(lòu)迸溅(bânɡ)肇祸(zhào)澄清(chãnɡ)D.积攒(zǎn)磅礴(pánɡ)荟萃(kuì)自诩(xǔ)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
B.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D.同学们学习的劲头真足,中午休息期间,到老师那儿请教问题的同学络绎不绝....。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B.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C.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D.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4. 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竹,是上苍赏赐给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
①泻进山脚下的洼地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③汇成一泓清澈的静湖④跌落岩峰汇聚成“叮咚”作响的山泉A、①③④②B、②④①③C、④③①②D、②③④①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a.只有你去,我才去。
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61套

云南省腾冲县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新人教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一霎.时chà诀.别jué可鄙.bǐ花蕾.léiB、抹.布mā脸颊.jiá攥.紧zuàn匿.笑nìC、纠.纷jiū分歧.zhī步履.lǚ煎熬.áoD、敷衍.yǎn 蹒.跚pán嗅.觉xiù怦怦..pī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宽宏大量絮絮叨叨模模糊糊小心翼翼B、抖擞精神花团紧簇水波粼粼暴怒无常C、呼朋引伴翻来复去美不胜收得意扬扬D、秋风萧瑟鸦鹊无声繁花嫩叶踉踉跄跄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大型舞蹈《千手观音》,赢得了观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们叫“合二为一”。
B、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初春乍暖还寒。
她身着冬装,在广阔的田野中,仍觉得不寒而栗....。
D、这是集体的财产,你怎么能自作主张....,擅自挪用呢?5、选出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2分)A、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B、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C、燕子有一个剪刀似的尾巴。
D、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第Ⅰ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撺.掇(cuān)彷.徨(páng)迥.乎不同(jiǒng)B.稔.熟(rěn)须臾.(yú)矫.揉造作(ji ǎo)C.磐.石(pán)赫.然(hè)鸦.雀无声(yā)D.鄙薄.(bó)迷惘.(wǎng)拈.轻怕重(zhān)2.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A. 粲然惬意钦佩义愤填膺B. 殉职巴望屹立与日具增C. 羁绊晦暗深邃顾名思义D. 遏制踌躇弥散锋芒毕露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他平时不爱整理,房间里总是杂乱无章....。
B.今天不是他值日,他却主动擦干净黑板,这种行为真是可歌可泣....。
C.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
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
D.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
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第三届沂源红苹果节”的成功举办,使沂源县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B.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必须提高认真读书的习惯。
C.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D.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5.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卿今者才略,非复..(不再是)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B.会.(开会,举行会议)宾客大宴。
(林嗣环《口技》)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疑问语气词)(《孙权劝学》)D.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说出)其一处也。
(林嗣环《口技》)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七年级语文初中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面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温馨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已经掀开了它美丽的面纱。
是苦?是乐?个中滋味惟有我们知晓!青春正值,我们明白初一正是我们人生大厦的基石。
相信同学们能打好基础,接受挑战。
请同学们认真、规范答题!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1.诗文名句填空。
(10分)(1)差之毫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高必自卑。
(《礼记》)(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4)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成功的花》)(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春日》)(6)海纳百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宋代卢梅坡《雪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两句包含着这样的道理。
(8)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苏轼的“ _________________ ,”以月表达祝福之意,体现豁达开阔的胸襟。
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作答。
(4分)读书多是众多学子成功的秘诀之一。
读书是他们的一个日常行为,是他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繁琐而沉重的课堂学习,并没有使他们放下课堂以外的书藉。
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科版17套

重庆市马王坪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新人教版‘(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注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搓捻.(liǎn)嘹.亮(liáo)小心翼.翼(yì)B、分歧.(qí)诀.别(juâ)混.为一谈(hùn)C、尴.尬(gān)嘈.杂(cáo)停滞.不前(zhì)D、迁徙.(xī)繁衍.(yǎn)期期艾.艾(ài)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屏息清洌鸦雀无声洗耳恭听B、迸溅寂廖出夫意料恍然大悟C、遗撼蓑衣冥思遐想花枝招展D、憔悴争直翻来复去任重道远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3分)A、他待人一向宽宏大量....;因此对于个别人的冷嘲热讽并不介意;总是一笑置之。
B、大清早,孩子们呼朋引伴....地招呼着一起上学的声音划破了小村的宁静。
C、为了庆祝国庆,我们学校的学生个个穿得花枝招展....的。
D、值得重视的是,目前许多学生学得很死,读书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4、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修改。
(4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秉承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理念,在2010年“十·一”期间,将为广大山城市民倾情献上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凤鸣巴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历代古琴展》。
①将馆藏古琴珍品向广大市民公开。
在这个展览中,②摆出了唐、宋、元、明、清历代古琴四十多张,其中多数是第一次公开与市民见面。
③观众们在展览中不仅不可以看到一千余年来的古琴真品,了解中国古琴悠久的发展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能听到古琴家们的现场演奏。
十月一日这天,④古琴家们还将现场演奏并讲解,让我们感受上古遗音的独特魅力。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2)第②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答题卡

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让我们起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你会惊奇地发现你非常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动笔吧!仔细审题,冷静作答。
愿你们在答题中有一种快乐的心绪漾动,我们也期待着和你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老师寄语 一、积累与运用(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 A.澄.清(d èng ) 糟蹋.(t à) 颤.抖 (zh àn ) B.凝.视(n íng ) 应和.(h è) 玷.污(zh ān ) C.敷衍.(y ǎn ) 收敛.(li ǎn ) 岔.道(ch à) D.瞬.间(sh ùn ) 栖.息(q ī) 荫蔽(y ìn) 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 )A .欹斜 徘徊 海鸥 美不胜收B .决别 仗义 脸颊 形影不离C .分歧 瘫痪 憔悴 不可抗拒D .惭愧 辉煌 辛辣 蛛丝马迹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 )A .《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
B .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C .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D .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别的一项是( )(2分)A .《春》——朱自清—— 现代B .《世说新语》——刘义庆——南宋C .《金色花》—— 泰戈尔——印度D .《我的早年生活》—— 丘吉尔——英国 5.下列句子中划横线处,应选哪一项词语依次填上才恰当( )(2分) ①我们俩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②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她憔悴的脸上现出 般的神色。
A .①形影不离 ②无奈 ③乞求B .①不离不弃 ②信服 ③乞求C .①形影不离 ②信服 ③央求D .①不离不弃 ②无奈 ③央求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菱角一中七年级上2014年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菱角一中七年级上2014年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亲爱的同学,这学期的学习已近一半,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
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你可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了。
加油!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0分)1、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令人羡慕和骄傲的,请你用正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
(2分)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2分)A、怦怦.(pēng) 攲.斜(jī)黄晕.(yùn)粗糙.(cāo)B、栖.息(xī)菡萏.(dàn)脸颊.(jiá)应.和(yīng)C、着.落(zhuó)蜷.伏(quán)归泊.(bó) 枯涸.(hé)D、祷.告(dǎo) 荫.蔽(yìn) 匿.笑(nì) 霎.时(shà)3、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B )(2分)A、并蒂疲倦不堪自做主张小心翼翼B、清冽洗耳恭听自相矛盾蛛丝马迹C、急躁鸦雀无声翻来复去截然不同D、诀别得意扬扬混为一谈不求甚解4、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B、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C、友人惭,下车引.之引开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D )(2分)A、《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
B、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C、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D、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
代表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骑龙镇2011-2012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提示: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相信自己,你一定会做)。
1.请用正楷字抄写下列语句(4分)A 猝不及防( cù)言简意赅(gāi)戏谑 (xuè)B 趾高气扬(zhǐ)乳臭未干(xiù)冗长(rǒng)C苦心孤诣(yì)不辍劳作(chuî)妯娌(zhïulǐ)D含辛茹苦(rú)乐以教和(yuè)无垠(yíng)3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2分)A 平水相逢怨天由人销声匿迹节衣缩食B 恍然大悟苦有所失望仰兴叹暂露头角C 风花雪月人情世故津津有味风尘仆仆D 心血来潮俗不可奈为富不任汗马功劳4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苦心孤诣:费尽心思,刻苦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到的境地。
B煞费苦心:费尽心机煞:极,很。
C 索然无味:没有一点兴趣。
D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作者:刘义庆南宋文学家B《木兰诗》是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C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马克.吐温。
D 《风筝》选自《呐喊》,作者鲁迅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比如说看了__________的《西游记》就会丢下_________的《封神榜》,看了__________的《水浒传》就不会看____________的《荡寇志》等等。
A精彩,烦琐,人物如生,索然无味B烦琐,精彩,索然无味,人物如生C人物如生,索然无味,精彩,烦琐D精彩,人物如生,烦琐,索然无味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B在会议上,校长虚心接受和听取了老师同学们的建议,并表示要及时整改C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D为了防止不感冒,我们应注意多锻炼身体8默写(4分)A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B数声风笛离亭晚,___________________C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寒梅着花末。
9仿照例句写一句话(2分)护士犹如天使,捧出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每个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阅读《小巷深处》选段,完成文后第10——14题(15分)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你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
她……抽不出空。
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我点了点头。
“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样。
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
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
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
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
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10、画“ __________ ”的句子很值得关注,从全文看,那刻,“我”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词语简要回答(答案不超过4个字)。
(2分)11、从人物描写的方法看:选段描写母亲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 ___________,描写“我”时主要运用了______ 、______ 、_______和_______.(6分)12、原文中写出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请各用一个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中。
(3分)(惊异)()()(感动)()13、对文段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结尾三段文字运用了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委婉、含蓄的语言,写出了母爱的伟大与崇高以及“我”的心路历程,感情真挚,令人荡气回肠。
B、文段选自课文《小巷深处》,是林莉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全文是以母亲对“我“的感情变化为主要线索。
C、文中的“黝黑”、“粗糙”、“黯淡”与下文“挺拔”、“坚定”、“憧憬”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母亲的内在的美。
D、“挺拔”一词,既写出了母亲身材高大,又写出了母亲不向命运低头的不屈性格。
“坚定”一词写出了母亲坚信女儿一定会回心转意,回到母亲身边。
14、有人说,家是温馨的港湾,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你认为家是什么?请用一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你对家的感觉(提示:要用比喻的修辞)(2分)(三)阅读叙事散文《意外的收获》一文,回答第15——19(9分)①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教数学的孙老师怒气冲冲地对我说:“那个张辰,上课时竟把前面两个女生的辫子结在一起,还在上面别了一枝笔!”②我顿时火冒三丈,这个张辰,从进了我们班开始,就没有让我省心过,迟到、旷课、作业不做、上课做小动作、搞恶作剧、课间打架……让我头痛不已。
③同学们陆续回家了。
张辰坐在座位上,隔着晃动的人影和我对峙,一脸的倔强和漫不经心。
我耐心地等同学们走光,想起他的种种劣迹,我酝酿着情绪,想给他来一场雷霆之怒的爆发。
④我干硬地咳嗓子,为怒吼做充分准备。
就在这时,有个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我说,我班有个学生的自行车钥匙不见了,让我帮忙把车锁撬开。
于是,我赶紧跑去为他们排忧解难去了。
⑤那个车锁很难撬,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等到大功告成时已是暮色四合。
我长长吁了口气,嘱咐那个学生路上小心,然后自己也想骑车回家。
就在开车锁的时刻,我忽然想起张辰来,我想他大概早就跑得没影了。
不过我还是走向教室,向那边望了望。
⑥出乎意料的是,在暗暗的暮色里,那个小小的影子还站在那儿,我的心动了动,怒气随之烟消云散了。
我想,教育也不是万能的,点石成金总有失败的可能,算了,让他走吧。
就在我想草草打发他走掉的时候,我看到他在冷风里打了个寒战。
那一刻,我心里突然升起了一股温情。
⑦我摸着他的头,俯下身子和气地说:“张辰,谢谢你还在这儿等我,天黑了,我送你回家吧,好吗?”他猛然抬起头来,眼睛很亮地闪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来,支支吾吾地说:“不……不用了,我妈妈没有下班。
”我笑着说:“我只是想送你回家而已。
”他没有说话,跟在我身后,坐上了我的自行车。
⑧路灯已经亮了,远远看过去,像星星列阵,很美。
我慢慢地骑车,怕夜风冻着他,他的衣服穿得很少。
按照他的指点,我送他到离家不远的地方停下,“谢谢老师!”他一边大声说着,一边飞快地跑了。
⑨很快我有了新发现:张辰再没出现在没做作业的名单中;任课老师表扬张辰上课听讲很认真;课间做广播操,张辰把胳膊和腿都伸展得很到位……我想,再调皮的学生也有反常的时候,恐怕时间长不了。
但在课堂上,我还是及时表扬了他。
从此张辰像换了个人一样,期中考试的成绩竟然前进了十多名。
⑩开家长会那天,我见到了张辰的爷爷,这才知道张辰父母离婚了,妈妈不要他,爸爸在外地工作,他只好和爷爷过……○11“老师,谢谢你,那天晚上你把张辰送回家,孩子告诉我说,第一次有老师专门送他回家……”○12我背过身,忍住夺眶欲出的泪,不为自己意外的收获,是为自己曾经冷漠而惭愧……○13我蹲下来,把张辰搂在怀里,拍拍他的后背。
他矮矮的个子,只比蹲着的我高一点点,但我知道,他会健康地成长,长得比我更高……15、从记叙的顺序看,本文材料安排的顺序是()(2分)A、顺叙B、倒叙C、插叙16、文中主要叙述了“我”关爱学生的两件事,请概括这两件事的主要内容?(2分)(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17、根据你的理解,第⑦段中,“他猛然抬起头来,眼睛很亮地闪了一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张辰的恶作剧,假如“我”当时真的发怒,也会达到教育张辰的目的,让他改过自新。
B、第6段中,“我”的怒气会“烟消云散”的主要原因是我认为教育不是万能的,点石成金也有失败的可能,想放弃对张辰的教育。
C、题目“意外的收获”是指想不到当初送张辰回家会使他的爷爷对“我”充满感激之情。
D、“我蹲下来,把张辰搂在怀里,拍拍他的后背”一句中的“蹲”、“搂”、“拍”三个动词生动具体写出了老师对张辰充满关爱和希望之情。
19、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看看时间,别太慢了”)(一)阅读《期行》,然后回答第20—第24题(12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