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新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新高考语文知识点涵盖了语言文字运用、文学文化常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归纳:语言文字运用:1. 汉字:正确使用汉字,包括笔画、笔顺、结构等。

2. 词语:理解和运用词语,包括词义、词性、词义辨析等。

3. 句子:正确构造和理解句子,包括句型、句式、句意等。

4.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达清晰、准确。

文学文化常识:1. 古今中外文学: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

2. 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思想内容。

3. 文化常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世界文化常识,包括节日、习俗、历史事件等。

古诗文阅读:1. 古诗词鉴赏: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情感、语言美。

2. 古文阅读:掌握古文的阅读技巧,包括句读、翻译、理解等。

3. 古文常识:了解古文中的典故、成语、修辞手法等。

现代文阅读:1. 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包括开头、发展、结尾等。

2. 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3. 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包括快速阅读、精读、批注等。

写作:1. 文章写作: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2. 写作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3. 文章修改:学会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润色,提高文章质量。

结束语:新高考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在新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大全

2024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大全

1.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

高考作文常常
需要运用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修辞格:包括对偶、倒装、拟声、拟态、叠词等。

修辞格常常用于
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3.古代文学常识:了解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家的生
平以及其代表作品,对于高考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题目的解答有辅助作用。

6.文学常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熟悉文学经典,能够进行文学鉴赏和作品比较。

7.修辞语言:熟悉常见的修辞语言,如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
能够理解和运用。

8.现代汉语规范: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用法,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结构等。

10.写作技巧:包括写作结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等,能够写出清晰、连贯、有逻辑性的文章。

高三语文相关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相关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相关知识点总结高三语文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文学常识、写作技巧、阅读理解等。

下面是一些较为重要的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快速浏览、逐句理解、整体把握、重点记忆。

2. 理解古文的句子结构:注意古文的左右结构、主谓宾结构、偏正结构、插入结构等。

3. 理解古文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反问、排比、对偶、比喻、拟人等。

4. 理解古文的上下文:注意上下文逻辑关系、词语搭配、典故引用等。

5. 理解古文的篇章结构:了解文言文的典型篇章结构,如开头衔题、主旨句、谐声章法等。

6. 熟悉文言文的常见语法:包括虚词的用法、句法的特点、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等。

二、现代文阅读1. 理解现代文的文本结构:注意现代文的开头、结尾、段落划分以及逻辑关系的处理。

2. 理解现代文的作者观点:注意通过作者的言辞和写作手法,把握作者的主题和态度。

3. 掌握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包括快速浏览、关键词标记、重点摘抄等。

4. 熟悉现代文的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等。

5. 了解现代文的文化常识:通过阅读现代文,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文学常识1. 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了解其作者和主要内容。

2. 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品及其特点,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3. 了解中国近现代文学: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派文学、抗日战争文学、文革文学等。

4. 了解世界文学名著: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傲慢与偏见》、《1984》等,了解其作者和主要内容。

四、写作技巧1. 掌握写作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写作主题、构思写作内容、组织写作结构、清晰表达观点等。

2. 理解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开头承接、中间展开、结尾收束的写作技巧。

3. 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包括比喻、对偶、排比、夸张、拟人等,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新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语文科目在高中阶段的考试形式和内容都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高考的要求,学生们需要合理准备,掌握一些必备的语文知识点。

本文将对新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高效备考。

以下内容根据新高考语文科目的考点和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一、文言文知识点1. 文言文基本功: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知识、古代汉字的识别和运用能力,包括句式、成语、修辞手法等。

2. 文言文阅读: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言文经典文本,掌握古代文化、历史、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二、现代文与文学知识点1. 现代文基础知识:学生需要熟悉现代语言文字的用法、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等,以提高对现代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文学作品鉴赏:学生需要掌握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主题、结构和表达手法等,培养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和分析能力。

3. 文学常识:学生需要了解一些文学史、文学流派、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等,以增加对文学文化的了解和总结。

三、阅读理解与写作1. 阅读理解的技巧:学生需要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快速阅读、提取关键信息、推理判断等,以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写作表达的技巧:学生需要学习各类文体的写作技巧,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以提高写作表达的清晰度和逻辑性。

四、修辞与表达技巧1. 修辞手法:学生需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用法,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以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语言表达技巧:学生需要学习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表达技巧,包括修辞设备的使用、字词的选择和句子结构的调整等,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鲜活性。

总结:通过对新高考语文科目的必备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明确学生备考的重点和方向。

在学习文言文方面,学生需要牢固掌握基本功,理解与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对于现代文与文学方面,学生需要了解现代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

高考语文全部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考语文全部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考语文全部知识点归纳大全高考语文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作文等。

以下是对高考语文知识点的全面归纳: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词汇: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句式结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3. 翻译技巧:学会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4. 文化背景:了解文言文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二、现代文阅读1. 文章结构:识别文章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

2. 主题思想: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 语言特点: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深层含义:探究文章的隐含意义和象征意义。

三、古诗词鉴赏1. 诗词形式:了解不同诗词的格律、韵律和对仗。

2. 意象分析:识别并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

3. 情感表达: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4. 文化背景: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

四、作文1. 审题立意: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方向和主题。

2. 结构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3. 语言表达:使用准确、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

4. 创新思维:在写作中展现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思维。

五、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家。

2. 文学体裁: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

3. 重要作品:熟悉中外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其作者。

六、语言文字运用1. 词语辨析:区分近义词、反义词,正确使用词语。

2. 成语运用: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避免望文生义。

3. 标点符号: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结束语高考语文的知识点非常广泛,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巩固。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练习,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具有广泛的知识点,理解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考试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点进行全面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第一部分:语法知识点1. 词类知识1.1 名词:人称、数、格、性、类别等1.2 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1.3 动词: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等1.4 形容词和副词:程度、比较、最高级等1.5 介词和连词:常见介词和连词的用法和搭配2. 句子结构2.1 五种基本句型:主谓、主谓宾、主宾谓、主系表、动补2.2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等2.3 从句: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3. 修辞手法3.1 比喻和拟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表达3.2 夸张和反问:通过夸张和反问增强修辞效果3.3 排比和对偶:使用排比和对偶对修辞进行加强 3.4 比较和象征:运用比较和象征手法进行修辞表达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知识点1. 题型解析1.1 主旨题: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主要观点 1.2 细节题:寻找文章中具体的细节信息1.3 推理题: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1.4 观点态度题: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 阅读技巧2.1 略读:快速浏览文章,获取整体印象2.2 精读: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意和逻辑关系2.3 空读:通过填写空缺的词语来检验对文章的理解2.4 推读:根据已有信息推断未提及的内容3. 文章类型解析3.1 说明文:理解作者提供的说明和解释3.2 议论文:分析作者观点并提供相关论据3.3 小说、故事和议论文的区别与联系3.4 新闻报道和科普文章的特点与写作手法第三部分:作文技巧与范文1. 写作方法1.1 议论文写作: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对比观点、得出结论1.2 图表作文:描述图表数据、分析原因和趋势、给出结论1.3 应用文写作:书信、通知、便条、邀请函、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1.4 小说写作:塑造人物、布局情节、设置悬念、展现主题2. 作文范文2.1 议论文范文:展开论点、层层递进论证、明确结论2.2 图表作文范文:客观描述数据、合理分析原因、明确观点2.3 应用文范文:规范格式、语言得体、信息准确、内容完整2.4 小说范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结构合理、主题突出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考语文的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最新8篇)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作用篇一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文章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是文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以往各种写作论著论之甚详。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剪裁、并编织起来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倾向就是对生活现实的憎爱情感或态度)。

将主题定义的中心词改成思想与倾向,虽只是一词之增,但由于它符合作文心理过程的实际,符合文章内容的实际,因而无论对写作实践或阅读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写作尤其是文艺创作,正如黑格尔所说:一方面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

树立了主题是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的深刻观念,将使习作者更自觉地用两条腿走路,更自觉地酝情发思,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激发。

这就是情感思维。

难以望其项背的出处篇二望其项背,出自明朱有炖《三度小桃红》:气味浑厚,音调复谐,毕竟是本朝第一能手。

近时作者虽多,终难望其项背耳。

译文:气味浑厚,音调又和谐,毕竟这是本朝第一手能。

近来作者虽然多,终难望其项背部罢了。

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百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望其项背它还有只能看到背影,看不清头部的意思,也可以用来比喻可以企及对方所达到的成就或境界,但通常以否定句表示与望的度对象有一定差距。

望其项背造句1、你能想象会什么望其项背声像,玛丽感觉还是要有深入的弟子都感到悲伤,那黑暗的日子。

2、曾八度入选全明星的姚明令多数NBA中锋难以望其项背,但最终他最大的对手可能一直就是他自己。

3、自然界中的螺旋形,奥妙无穷,人间杰出的美术家也难望其项背。

4、这是最伟大的童话故事电影,甚至没有一部能望其项背。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1语文基本要素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2一鉴赏形象1人物形象(1)问:人物形象有什么特征(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答:①概括形象特征:本诗塑造了一位的身份形象。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抓关键点手法)③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作用):寄寓的情感蕴含的哲理。

(2)人物描写手法(怎样塑造刻画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怎样表现人物情绪的)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细节描写(依附于其他描写手法存在)等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他人正衬对比反衬等借助修辞:比喻象征等2事物形象(咏物诗)(托物言志之物,象征人物品格理想情操)问:描写(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答:①概括物象特征②结合诗句分析(点手法)③作用:象征什么样的品格,寄托什么样的情感常见形象:兰花菊花梅花松柏竹蝉马等(分析总结象征内涵)常用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反衬等(描写物)象征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抒发情)3景物形象:(1)意象:(蕴含诗人情感(意)的景物形象,在诗词中设有几个意象名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一)
文史专名
(1)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学问和技能)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

(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

(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二)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
2. 倒装句
(1)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未有之)
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未尝闻之)
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莫或止之)
(2)状语后置
①果地震(于)陇西
②讽议(于)左右
3.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②连辟(被)公府不就;③兵(被)挫地(被)削;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⑤不凝滞于物;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⑦而自令见放为;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①果地震(于)陇西;②讽议(于)左右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三)
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相当:古义:相抵押;今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8)位列将位:古义,官位;今义,位置、地位列:古义,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
(9)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靠近(亲密地接近)
(10)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
(11)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些许
(1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币,古义:财物、礼物;今义:货币
(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4)虞常果引张胜古义:牵攀,招供;今义:牵引,引导
(15)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责备;今义: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躲闪、避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