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材料认证综合

反光材料认证综合
反光材料认证综合

EN471

EN 471:主要针对反光材料

试用产品:防水性外套,外裤,背包,旅行包,环保购物袋,体恤衫,polo 衫,马甲,坎肩,卫衣,运动衫,短夹克,工作服,防护服,背带裤。

标准内容:

高可视性警示服

指在任何时候都起醒目作用的警示服。

萤光材料

指能发出比被吸收光波长更长的光辐射的材料。

基底材料

指具有高度可视性的有色萤光材料,但此材料不符合该标准对逆反射材料的要求。

逆反射材料

指具备逆反射性能的材料,但此材料不符合该标准对基底材料的要求。

单一性能材料

指或者具备基底材料性能的材料,或者具备逆反射性能的材料,但不是二者合一。双性能材料

指具备底基和逆反射双重性能的材料。

光学术语

该标准中使用的光学术语采用CIE文献和:1982中的定义。

设计

类型与等级

警示服分为三个等级,每一等级的警示服上的警示材料的使用面积最小值须满足表1的要求。警示服应有一定面积的基底材料和逆反射材料,或有一个面积的双性能材料。

表1:可视材料的面积(m2)

除背心外,基底材料须水平环绕躯干、袖子、裤腿等部位。

逆反射材料条应不小于50mm宽,但对于缚带,逆反射材料条应不小于30mm宽。

a)环绕连体罩衣躯干部位的逆反射材料应是不小于50mm宽的水平的两条。

b)茄克、马甲、背心在躯干部位须有间距不小于50mm的水平的两条逆反射材料。两肩应各有一条连接前后两片的逆反射材料,躯干部位的逆反射条中下面的一条

距服装底襟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

c)夹克、马甲和背心应有一条逆反射材料绕着躯干,两肩应各有一条逆反射材料从前到后与躯干的逆反射材料相联,躯干部位的逆反射条应不低于夹克、背心、马甲的底襟的上方50mm处。

d)夹克、马甲、背心有两条水平逆反射材料最少相距50mm绕着躯干,躯干部位的逆反射条中下面的一条距服装底襟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

全袖连身工作服和夹克应有两条逆反射材料环绕着,应放在服装和躯干的同一高度上,上面一条绕着袖子的上部分(肩到肘之间)下面一条的底距袖子的底应不小于50mm。

连身工作服、吊带裤和腰带裤应有两条相距不小于50mm的逆反射材料。水平绕着每条腿,上面的一条带子的上方应不高于裤腿底部的350mm,下面一条带子的底边应不低于裤腿底边上方50mm。

吊带裤应有一条逆反射材料绕着躯干。

背心应设计成人可以穿且两侧的空隙(水平方向)应不大于50mm。

与性能材料和基底材料相联的逆反射材料之间的空隙不要超过50mm。

马具应有一条逆反射材料带(单独或与性能材料相连)绕着腰其它的逆反射材料带(单独或与性能材料相连)从后往前经过双肩与腰带相连带子的宽度不小于30mm。

注:符合该标准的马具并不能起到从高处掉下来的保护。

规格

反光制服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反光材料的最小面积由不同规定。

应用高可见度材料面积定义服装的等级:

服装的等级:

荧光布M2 M2 M2

反光条M2 M2 M2

基底材料和双性能材料的要求

颜色

新的基底材料

色彩应低于表2所述的一个区域当中,最小亮度系数应超过表2最小的相应值。新的双性能材料

色彩应低于表3所述的一个区域当中,最小亮度系数应超过表3相应的最小值。以所述的两个旋转角测量时,方向敏感的逆反射材料的亮度系数平均值应符合表3的要求。

以所述的两个旋转角测量出的方向敏感的逆反射材料的色彩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2:颜色:基底材料

表3颜色:双性能材料

暴露后的颜色应在表2基底材料和表3双性能材料所示的同等值范围内,其亮度

系数应不小于表2、表3相应的最小值。

测试样品的耐光色牢度应依ISO 105-802方法1进行测试,对红色和桔红色材料将持续暴露直到蓝色标对照标准5#变成灰标第3级,对黄色材料要持续暴露直到蓝色标比对标准4#变成灰标4级。

基底材料色牢度

磨擦色牢度

干/湿磨擦色牢度当依ISO 105-A02测试时应至少为灰标4级,这个测试将被视为符合ISO 105-X12。

耐汗渍色牢度

耐汗渍色牢度依ISO 105-A02测试时样品颜色变化应至少为灰标4级,当依ISO 105-A03测试时至少为灰标3级(色污),这个测试将视为符合ISO 105-E04。

洗涤色牢度——水洗、干洗、次氯酸漂白、热压。

当防护标签要求如表4所述时,色牢度将依性能要求测试,测试法如表4所述。

表4:色牢度

热压:样品应在干燥状态下热压,热压应依防护标签上的熨烫指导测试。

“.”为温度(110±2)℃

“‥”为温度(150±2)℃

“…”为温度(200±2)℃

基底材料的尺寸变化

基底材料的尺寸变化在长向和宽向都不要超过±3%。

样品材料的准备—做标志和测量都应依ISO 3759:1984,不包括第7条。

对水洗或干洗引起的尺寸变化,一个样本依准备要按EN340:1993中所述的进行5次洗涤环循。

基底材料的机械特性

平织材料的拉力强度

针织材料的破裂强度

最小破裂强度应为100KN/m2,破裂强度应依ISO 2960进行测试,使用的样品直径为30mm。

涂层织物和叠层织物的拉力强度和抗撕裂强度。

高度可视警示服的的基底材料应符合PrEN343:1993的和的要求。

防水

在恶劣或寒冷的气候中穿用的高度可视警示服的基底材料应符合Pr EN343:1993

的的要求。

抗水蒸汽和水蒸汽可透气性指数

由平织或针织织物制成的基底材料

抗水蒸汽应不超过5/W

水蒸汽透气性指数应不低于

依Pr EN343.:1993所述的方法进行测试

结果应取3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由涂层织物或叠层织物制成的基底材料

抗水蒸汽应依Pr EN343:1993 中的进行测试和分级。

人类工程学

EN340:1993中第4条的人类工程学的要求应被遵守。

逆反射材料和双性能材料的光学和物理性能要求

新材料的逆反射性能要求

单性能逆反射材料和双性能材料在测试暴露前应符合表或7的要求。

测量应依所述的方法进行

当以两个旋转角Σ1=0°Σ2=90°进行测量时,材料的逆反射系数误差大于15%(依方向敏感度而定)。

表5:单性能材料最小逆反射系数[cd/(l×m2)]2级

表5:单性能材料最小逆反射系数[cd/(l×m2)]2级

表6:单性能材料最小逆反射系数[cd/(l×m2)]1级

表7:双性能材料的最小逆反射系数[cd/(l×m2)]

一如所述的,其值应不低于表5、6或7所述的75%,另一个旋转角也是如此。双性能材料的值适用于任意颜色

测试暴露后的反射性能要求

样本依测试应依表8所述进行暴露,暴露之后,每个测试样本应符合和的光学要求。

表8:测试暴露

暴露单性能反射材料双性能材料

磨擦性

弯曲性

在寒冷下的褶皱

温度

温度变化

水洗

干洗

淋雨影响

单性能材料

当以观测角12′和入射角5°进行测量时,单性能反射材料的反射系数R′应大于100cd/(l×m2)

双性能材料

当以观测角12′和入射角5°进行测量时,双性能反射材料的反射系数R′应大

于30cd/(l×m2) 表8:测试暴露

当依条测定淋雨影响时,反射系数应大于15cd/(l×m2)

方向敏感材料

暴露后方向敏感材料的反射系数应符合或的要求,同时两个方向之一按条所述,这些所要求的值在另一个方向应不低于75%。

测试方法

取样和调节

样本:测试样本应从能代表整体品质的适当的数量上随机取样。

样本准备:在尺寸、形状和数量方面,应按每个测试程序的要求。

测试的数量:除非另有指定,每种材料必须测一个样本并要符合最小要求。

样品的调节:样本在(20±2)℃和(65±5)%相关湿度下调节至少24小时。

若测试在另一个条件下进行,测试应在从调节大气中取出5分钟之内进行。

颜色测定

颜色应依照CIE版本第程序进行测量,所用的仪器有:多色灯D65和45/O几何条件和2°标准观测仪。

样本应该有一个黑色的底层,反射系数小于。

反射光学性能测定方法

反射系数应被测定符合CIE版本和第54:1982所述的程序,测量应在10cm×10cm 的样品上和预测试样品的规格进行测量。

样品的系数R′应在旋转角Σ;0°和90°两个位置测量(观测角12′和入射角5°) 0°位置以下列方式之一测量。

——在每个样品上做一个清晰的基准标志。

——材料制造商给予的清楚的说明。

若没有标志和说明,位置Σ=0°可随机选择。

暴露后的反射性

磨擦

测试样本用羊毛织物磨擦片依Pr EN530方法2进行磨擦,样本在磨擦5000次之后进行测量。

弯曲性

测试样本依ISO 7854方法A进行弯曲,样品在7500次之后进行测量。

在寒冷气温下的褶皱

测试样本应在(-20±1)℃条件下依ISO 4675进行暴露和折叠。

测量应在所述的大气中重新调节至少2小时后进行。

温度变化暴露

180mm×30mm规格的样本应持续暴露到一个温度变化周期。

a)在(50±2)℃下暴露12小时,紧接着

b)在(-30±2)℃下暴露20小时

c)在所述大气中调节至少2小时

水洗、干洗

当服装上的防护标签说明可水洗时,应用所述的程序,当服装上的防护标签说明适合干洗时,应用所述的程序,当服装上的防护标签说明两种均可时,应在不同的样本上分别用和所述的程序进行测量。

依防护标签水洗

3个300mm×250mm的服装面料样本被准备,带有2条规格为250mm×50mm的反射材料,两条反射材料之间的距离为50mm。

a)单性能反射材料

测试样本依ISO 6330方法5A进行洗涤

测试样品的洗涤次数标签上说明(见第条)最后一次洗涤之后,在(50±5)℃下自然无压力下干燥。

依防护标签说明进行干燥

样本依进行准备

测试样本应依ISO 3175方法进行干洗

测试样本干洗的次数依防护标签说明(见第条)

淋雨反射性能

样品依这个标准的附录A测试

若是方向敏感的材料,当干燥时,以干燥时最低的被测量性能的旋转角进行测量。防护标签

水洗或干洗说明应依ISO 3758相关陈述,最大号应与防护标签相邻的max之后说明,例:max25x

若制造商想说明他的必须考虑,则在ISO 3758防护标志前加一个方形的“i”。

做标志

基本标志

每件警示服都应做上标志

标志应该是:

——在产品本身上或在附着在产品上的标签上。

——附上后应该是看得见的并可识别的。

——可耐相应的洗涤次数。

标志应足够大以便能立即看懂并具有可识别的特性。

注:所用的数字不小于2mm,象形图不小于10mm,数字和图像应是白底黑色。

特别标志

标志应包括下列信息

a)名称、商标或其它的制造商或其授权代表的识别方法。

b)产品类型名称、商业名称或编号。

c)依EN340的规格说明。

d)这个(EN标准的编号(EN…))。

e)图象和性能标准。

注:在图形旁边的第一个数字(这里为X)表示材料在表1中的等级区域。

第2个号码(这里为Y)表示反射材料符合表5或表6中的等级。

使用说明

防护服装应以当地官方语言书面告知消费者相关的信息,所有的信息都不能夸大其辞,至少应给予以下信息:

a)穿戴:怎样穿上和脱下

b)相关的不确切使用的警告

c)使用限期

d)贮存:怎样贮存和正确维护,维护检查相隔的最大时段

e)维护和清洁:怎样正确清洁,完成水洗或干洗说明,不会损坏性能水平的清洁次数。

检测项目:

一、Cost of EN 471:2003 Woven Fabric

Description

1. Initial colour measurement

2. Colour measurement after light-exposure

3. water vapour resistance

4. water vapour permeability index

5. Colour fastness to rubbing

6. Colou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7. Colour fastness to laundering for up to 60oC

8. Colour fastness to drycleaning

9. Colour fastness to hot pressing

10. Colour fastness to hypochlorite bleaching

11. Dimensional stability to washing for up to 70oC(5次)

12. Dimensional change to drycleaning(5次)

13. Tensile strength

14. Azo dye

15. pH value:

二、Cost of EN 471:2003 breathable and water resistant laminated fabric Description

1. Initial colour measurement

2. Colour measurement after light-exposure

3. water vapour resistance

4. water penetration

5. The test items from 1 to 5 price(excluding cost of washing/drycleaning/water resistance test on seams of garment)

6. Colour fastness to rubbing

7. Colou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8. Colour fastness to laundering for up to 60oC

9. Colour fastness to drycleaning

10. Colour fastness to hot pressing

11. Colour fastness to hypochlorite bleaching

12. Dimensional stability to washing for up to 70oC(5次)

13. Dimensional change to drycleaning(5次)

14. Azo dye

15. pH value:

三、Cost of EN 471:2003 clause 6 (retro reflective tape material) Description

1. Initial assessment

2. After abrasion

3. After flexing

4. After cold folding

5. After exposure to temperature variation

6. Rainfall

7. After washing

8. After drycleaning

9. Additional washing procedures (5次)

10. Additional drycleaning procedures(5次)

11. colou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12. Azo dye

13. pH value:

EN 531,EN532,EN 533,EN470

EN 531,EN532,EN 533,EN470 :阻燃面料

试用产品:任何工作环境中需要放火或防热的防护服(电焊工服装及消防服装). EN531测试内容:燃烧测试,传导热测试,辐射热测试,铝融滴溅射测试,钢铁融滴溅射测试。

EN532,EN 533,EN470 ::防火测试,阻燃测试

检测方法及其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三级指数评判标准

指数1:检测试样经点燃后,火焰不能燃烧蔓延至试样的最底端与顶端或是织物的垂直边沿;可以在试样上产生破洞但是不能破损至织物的垂直边沿或是布的顶端;

不能有燃烧碎片(熔滴)从布上坠落;

移开火焰停止燃烧后,阴燃不应从织物上的炭化区延伸至织物上的未破损区。指数2:检测试样经点燃后,火焰不能燃烧蔓延至试样的最底端与顶端或是织物的垂直边沿;

不能有燃烧碎片(熔滴)从布上坠落;

移开火焰停止燃烧后,阴燃不应从织物上的炭化区延伸至织物上的未破损区;无破洞产生。

指数3:检测试样经点燃后,火焰不能燃烧蔓延至试样的最底端与顶端或是织物的垂直边沿;

不能有燃烧碎片(熔滴)从布上坠落;

移开火焰停止燃烧后,阴燃不应从织物上的炭化区延伸至织物上的未破损区;无破洞产生;

六块检测试样中的任何一块的延燃时间不得超过2秒。

检测方法依据EN532标准执行:

检测试样的准备:长(200±1)毫米X 宽(160±1)毫米

检测前的水洗要求: A. 75℃水洗12次(遵照EN ISO 10528的工业洗涤方法);也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水洗5 次,再进行检测。

B. 将试样在水中浸泡(BS 5651:1978),然后依据ISO 3175的要求干洗5次,再进行检测。

※此法适用于化纤、纯棉及其混纺面料。

?BS EN 532的中文全称:工装防护服-隔热防火-短暂燃烧蔓延的检测试验方法检测操作过程及其准备

检测试样的准备(以单层面料为主):六块检测样长度(200±1)毫米X 宽度(160±1)毫米,其中三块为径向裁制,另外三块为纬向裁制,并安装在布夹上。

湿度与温度调整:检测样品须在相对湿度(65±5%)和温度(20±2)℃的环境中放置至少24小时做状态调整。状态调整后,倘若检测不立即执行的话,应把状态调整好的检测样品放在全封闭的容器中。从全封闭的容器或者从调整环境中取出布样,2分钟内开始着手进行检测。

检测环境的调整:在10-30℃之间,相对湿度在15-80%之间的环境执行检测试验,同时检测开始时,每块检测样表面气流通过的速率为0,2秒。

点火器的操作位置:使点火器与检测样的表面保持垂直角度,这样点火器的中心轴位置高于最低的一排刺针20毫米,同时应与检测试样的垂直中心线位置保持一直线。确保点火器与检测样品表面的距离(17±1)毫米。

火焰调整(水平火焰触及试样的距离):点火器安放在垂直静止位置,点火并且预热点火器至少2分钟,使火焰长度大约保持40毫米。移动点火器至水平静止位置并且调整火焰水平长度为(25±2)毫米。

火焰位置:点火器从初始静止位置移至水平位置,确认一下,这个位置中火焰能否触及到试样。

注:火焰触及到试样的距离应定期核查。

检测操作过程

安装好检测仪器并在检测试样夹上装上检测样布。点火在布样表面燃烧10秒钟。观察并记录下列情况(请参照正确的可燃性能检测标准)

a)检测样品的性质与多层复合面料组成的检测样中每层样布的顺序编号,

b) 检测样品的哪一层表面用检测火焰点燃,

c)针对任何点火源而言,观察火焰的最边界是否接触到检测试样的上端边缘或是垂直边缘,

d)是否有破洞形成,

e) 燃烧熔滴或是熔化熔滴产生,

f) 阴燃是否(通常从炭化区)扩展蔓延至破损处,

g) 延燃时间精确至最近的每秒,

注:不足一秒的延燃时间应记录为0秒。

h) 阴燃时间也应精确至最近的每秒。

注:不足一秒的阴燃时间应记录为0秒。

检测试验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记录:

a)检测方法的参考标准文件号,

b)针对每一块检测试样而言,通过应用正确的可燃性能标准来进行评判,按要求列出记录。

?BS EN 531中文全称:高温环境下操作工人防护服阻燃标准(不适用于电焊工服装及消防服装)

检测方法及其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检测试样不能燃烧至其顶端或是边缘。

检测试样中不可有破洞形成。

检测试样不可有燃烧熔滴或是熔滴物落下。

延燃时间应小于或等于2秒。

阴燃时间应小于或等于2秒。

检测方法:在进行短暂蔓延燃烧检测之前,应按ISO6330中讲述的方法,先用1g/lIEC洗涤剂溶于水中,然后到入洗衣机将试样放在机器中洗5次,最后立即

烘干。如果在使用须知标签上无特别规定,水洗应按方法2A在60℃进行,烘干应按方法E(圆筒烘干)进行。

遵照ISO3175的规定,干洗面料应有标签,仅干洗5次即可。假如面料或是套装无标签的话,在5次水洗和干洗以后,将单独对面料进行检测。

按方法进行面料前处理,然后按EN532的方法进行点火检测。

※面料尺寸变化要求:依据EN340的要求检测,面料的缩水变形在5次水洗后,遵照制衣厂的指示,其经向尺寸缩水率不应超过3%,纬向尺寸缩水率不应超过3%。

?BS EN 470-1中文全称:焊接操作过程中操作工身着的防护服阻燃标准——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

检测方法及其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

a) 任何检测试样上经点燃后不应有燃烧蔓延至织物边沿或是织物上端。

b) 任何检测样中经点燃后不应有破洞形成。

c) 任何检测样中经点燃不应有燃烧熔滴或是熔融物坠落。

d) 延燃时间须小于等于2秒。

e) 阴燃时间须小于等于2秒。

※金属熔滴坠落后的负面影响:依照要求进行检测,服装组合件至少要有15滴金属熔滴坠落。

检测方法:

样品的准备

检测样品以检测面料为主体,其要求的数量与尺寸大小须与相关检测方法相吻合。如无任何特别规定,按收到的检测样品为基准进行测试。

纺织品面料的前处理过程

按使用须知标签上的要求对检测样品进行水洗或是干洗,然后针对特别安全防范要求的规定,对纺织品面料及其服装组合件进行性能检测。

在前装载水平转鼓式洗涤机中加入1g/L IEC洗涤剂用软水洗涤样品五次,最后按ISO:6330:1984版规定的方法进行烘干处理。

在标签中无任何其它特别规定,水洗应用2A方法进行操作,温度控制在(60±3)℃,然后用方法E对样品进行烘干(转筒烘干)。

检测样品为彻底洗净并有识别标记,按ISO 3175的要求规定,仅进行5次干洗。如面料或是服装无识别标签的话,五次水洗及五次干洗后,面料要单独进行检测。温度与湿度的状态调整

检测方法中如无其它特别规定,纺织品检测件须在温度(20±2)℃和相对湿度(65±5)%的环境下放置至少24小时,皮革制品在同等条件下至少放置7天,然后分别进行检测。在此环境下进行相对湿度与温度调整以后马上把检测样品从环境下移走并5分钟内进行检测。

断裂强力

纺织品面料的断裂强力依据ISO5081的要求在织物的横向和纬向作评判。(最小断裂强力应为300牛顿)

撕破强力

在检测样品的横向及纬向出进行检测,按ISO4674:1977版本中A1方法的要求来评判纺织品面料的撕破强力,在面料的平面处按直角分别就两个方向上进行检测并按ISO3374的要求对皮革制品的撕破强力进行评判。(最小撕破强力应为15牛

顿)

缩水率的评判(尺寸变化)

按干洗法或是水洗法进行检测,并根据ISO5077的规定评判纺织品面料的缩水率大小。(缩水率不大于3%)

火焰燃烧蔓延的评估

按规定的方法对检测试样进行水洗或是干洗以后,沿用EN532的方法进行检测面料的燃烧蔓延性能。

金属熔滴物坠落造成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对检测样品进行水洗或是干洗以后,依照EN348的要求对金属细小熔滴物坠落后的影响进行评估。

倘若十块检测样上平均坠落的熔滴物在15和滴之间,那么要进行第二次十块布样检测,起评判规类应根据二十块布样检测的平均数据为准。

?BS EN 470-1中文全称:焊接操作过程中操作工身着的防护服阻燃标准——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

检测方法及其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

a) 任何检测试样上经点燃后不应有燃烧蔓延至织物边沿或是织物上端。

b) 任何检测样中经点燃后不应有破洞形成。

c) 任何检测样中经点燃不应有燃烧熔滴或是熔融物坠落。

d) 延燃时间须小于等于2秒。

e) 阴燃时间须小于等于2秒。

※金属熔滴坠落后的负面影响:依照要求进行检测,服装组合件至少要有15滴金属熔滴坠落。

检测方法:

样品的准备

检测样品以检测面料为主体,其要求的数量与尺寸大小须与相关检测方法相吻合。如无任何特别规定,按收到的检测样品为基准进行测试。

纺织品面料的前处理过程

按使用须知标签上的要求对检测样品进行水洗或是干洗,然后针对特别安全防范要求的规定,对纺织品面料及其服装组合件进行性能检测。

在前装载水平转鼓式洗涤机中加入1g/L IEC洗涤剂用软水洗涤样品五次,最后按ISO:6330:1984版规定的方法进行烘干处理。

在标签中无任何其它特别规定,水洗应用2A方法进行操作,温度控制在(60±3)℃,然后用方法E对样品进行烘干(转筒烘干)。

检测样品为彻底洗净并有识别标记,按ISO 3175的要求规定,仅进行5次干洗。如面料或是服装无识别标签的话,五次水洗及五次干洗后,面料要单独进行检测。温度与湿度的状态调整

检测方法中如无其它特别规定,纺织品检测件须在温度(20±2)℃和相对湿度(65±5)%的环境下放置至少24小时,皮革制品在同等条件下至少放置7天,然后分别进行检测。在此环境下进行相对湿度与温度调整以后马上把检测样品从环境下移走并5分钟内进行检测。

断裂强力

纺织品面料的断裂强力依据ISO5081的要求在织物的横向和纬向作评判。(最小

断裂强力应为300牛顿)

撕破强力

在检测样品的横向及纬向出进行检测,按ISO4674:1977版本中A1方法的要求来评判纺织品面料的撕破强力,在面料的平面处按直角分别就两个方向上进行检测并按ISO3374的要求对皮革制品的撕破强力进行评判。(最小撕破强力应为15牛顿)

缩水率的评判(尺寸变化)

按干洗法或是水洗法进行检测,并根据ISO5077的规定评判纺织品面料的缩水率大小。(缩水率不大于3%)

火焰燃烧蔓延的评估

按规定的方法对检测试样进行水洗或是干洗以后,沿用EN532的方法进行检测面料的燃烧蔓延性能。

金属熔滴物坠落造成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对检测样品进行水洗或是干洗以后,依照EN348的要求对金属细小熔滴物坠落后的影响进行评估。

倘若十块检测样上平均坠落的熔滴物在15和滴之间,那么要进行第二次十块布样检测,起评判规类应根据二十块布样检测的平均数据为准。

EN1150:适用于儿童,骑自行车,步行,坐车等日常活动的非专业服饰。

EN13356:此标准并不适用于服装。

主要试用三大类配件:

1.悬挂配饰:反光钥匙扣等挂件。

2.可移动配饰:反光腕带,啪啪扣

3.运输途中的附属品:贴膜

参考:适用于制造静电消耗防护服(或手套)

根据CEN/CENELEC内部规定,以下国家需执行此欧洲标准: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

测试内容及标准:

原则

样本放置在绝缘的平板上,复合电极贴着样品,A DC电位适用与复合电极和测量织物的抵抗力。

设备

电极

电极应包括圆柱形的和环形的电极同心排列,电极由不锈钢组成,如图1所示,绝缘体的电阻应在里面和外面电极之间,应不低于1014欧姆,当确定依据中所描述的方法

平面底板

平面底板应包括表面电阻不低于1014Ω的材料(见)在1mm和10mm的厚度,它应比电极的总体面积大。在测量中这个平板用于支撑样本,应打开接地的传导表面,如:金属平板。

电阻表

电阻表的范围105Ω到1014Ω

精确到±5% ≤1012 和±20% >1012Ω

清洁剂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如丙烷-2-ol 或乙醇。

警告——丙烷-2-ol 或乙醇易燃和对健康有害。避免吸入气体和接触皮肤,眼睛和衣服。

样本和调节

预处理

样本应预处理,依据生产者的指示洗涤圈数或用别的方法经受5圈洗涤,依据EN 340:2003中的

注预处理多余的服装,不打算洗涤(如,一次性使用服装)

样本或服装

五个测试样本应消减大小,在电极总面积和底板之间,无论是从材料卷或是从服装上剪切。如果是未经剪切的服装,应检测,然后测量应在服装上取得五个不同

的适当地方。样本应没有接缝处。只在边缘手工操作样本,避免污染。

样本应来自同一生产批次的材料,应用于制造提供样品的防护服。

调节和测试大气

样本在测试之前,应放置最少24小时,应在如下大气中测试

空气温度:(23±1)℃

相对湿度:(25±5)%

注材料的表面电阻系数可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对湿度。低的相对湿度,高的表面电阻

过程

用纸巾擦拭,清洁电极最低表面和平面地板最高表面,当用清洁剂擦拭过之后变的潮湿时。

电极应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平面底板的绝缘测试

用提供的程序进行空白测试,没有样品的位置。计算绝缘材料的电阻系数,并检查是否能达到的要求。

测试

将试样放在平面地板上,首先测试表面,并将复合电极贴于样本顶部,连接电极如图1所示。

适用潜在电压(100±5)伏在(15±1)秒之后用欧姆确定电阻系数,如果电阻系数小于105 欧姆,适用较低电压,应在测试报告中提到。

如果有必要,可以确定电阻系数低于105Ω,测量电流,通过适合的电流表与样品串联,计算电流应用电位的比率。

用相同的程序重复测试其他四个试样,或者衣服上四个不同的位置

计算和表达结果

计算表面电阻系数p 用欧姆表示,用公式表示五个电阻系数值P=k×R

P 计算的表面电阻系数,用欧姆表示

R 测量的电阻用欧姆表示

K 电极的几何因素,为

注:k 的计算用以下公式:

K=2π/loge(R2/R1)

R1 电极的内半径毫米表示

R2 外边电极的内部半径用毫米表示

确定这五个的几何平均值

AS/NZS :2010 AS/NZS :2010

适用范围主要是四部分:

1:反光膜

2:非路面用反射设备

3:道路用反光标志

4:反光服

反光服测试内容:

荧光材料的荧光度检测

原样荧光度

经过氙灯照射过的荧光度测试

皂洗色牢度

干洗色牢度

ANSI/ISEA 107

ANSI/ISEA 107主要用于警察、消防、急救、抢险等公共安全部门的反光服,帽子。

测试内容:

摩擦后

挠曲后

低温折叠后

经过温差后

皂洗后

干洗后

雨淋后

E-Mark

E-Mark

E/e Mark认证适用产品包括:

一、整车-即两轮或三轮以上之电机动交通工具,如客车、货车、摩托车、巴士及道路外之车辆;

二、汽机车零组件-车灯与灯泡、各种视镜、轮胎、轮圈、刹车、喇叭、防盗设备、安全带、汽车玻璃及排气管等;

三、汽机车附属配件-安全帽、儿童安全椅、车内附属电器产品等。

反光材料(反光膜)使用说明书

一、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交通标志、安全标志、施工标志及广告标志。 二、贮存注意事项 请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库房内。包装箱不得直接着地,应平放在托盘或垫板上,其叠层不超过5层;贮存期不宜超过一年。 三、裁切注意事项 1.使用前,先请查看包装箱标签,核对型号、规格和颜色是否符合,若有不符,不要打开包装箱,随即与我公司联系。 2.作业环境:请在温度18~28℃(SM3100、SM5100可为8~30℃)、相对湿度30~60%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以上(贴膜和养护与此相同),并确保作业场所和工具的清洁。 3.展开时膜面朝上、并防止工具或硬物碰擦。裁切高强级反光膜时,操作人员最好戴上丝质或棉质手套;用锋利刀刃以10°~30°角度一刀切断,以免切出毛边。裁切后膜面也朝上,放在平整、尺寸大于所裁切反光膜的平台上;有隧道现象时严禁使用。若不及时使用时,请套上塑料袋、扎紧,以防吸湿。叠放相同尺寸、相同形状的小面积反光膜时要控制其叠高,不压任何较重的物品。 4.未使用完的反光膜,需卷紧在原纸管上,并用胶带在幅宽的两端及中部三处固定,再套塑料袋、装上塑胶支架后放入原包装箱内,不得直接着地或斜靠墙上摆放,以防产生隧道和起皱现象。 5.高强级反光膜刻字时,请用锋利和角度适合的刀头,压力和刻字速度适当。若刀头角度过分锐利,则容易在刻字转弯处折断。 6.不同批号的反光膜请不要使用在同一块标志板上。 四、贴膜和养护注意事项 1.基材选择:推荐使用洁净、平整的铝板或不锈钢板。而不推荐直接贴在塑料、橡胶、木材及玻璃钢的表面。由于反光膜与某些含有防粘剂、不饱和聚脂、塑化剂、油脂等物质的塑料不能很好地粘合,因此若要贴在塑料上,必须事先评估其使用的可靠性。 2.基材打磨、清洗:刚出厂的铝板、不锈钢板,其表面十分光滑,不利于粘接;需用400~500号砂纸打磨,以确保粘接性能。粘贴前,必须用脱脂溶剂认真擦洗,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3.基材表面清洁度检验:在基材粘贴表面浇水,若形成均匀水膜,则可判断为清洁度合格,若不形成均匀水膜而有分散水珠时,则判断清洁度不合格。 4.干燥:清水冲洗和清洁度检验之后,须经干燥处理。 5.贴膜 ⑴较大尺寸的膜请用贴膜机,并调节好上、下辊之间的压力。采用横向搭接时,特别注意严实贴压和密封,以防雨水渗入。字符和较小尺寸的反光膜可用胶辊、聚氨酯刮板等工具手工贴膜。刮板等最好用略带湿的绒布包裹。贴膜时循序渐进、用力均匀、压力适当,务必一次贴膜成功。边缘部位请再用刮板用力压贴牢固。若出现气泡,可用针刺穿后再用干净抹布挤出气体。 ⑵SM3200、SM5200、SM7200和SM1800反光膜有一定的延伸性,贴膜时要防止过度

《【浅谈节约型园林建设】 节约型园林》

《【浅谈节约型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摘要。园林是综合艺术,不仅利用自然山水创造真景,反映真境,还利用诗歌、绘画、书法反映虚境。创造具有诗情画意的空间,追求清新雅致的精神世界,在追求情、境的同时,亦追求空间中趣的韵味,园林是寄情的载体。充分反映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和时代特色。近年来,由于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着注重视觉形象而忽略环境效益的现象,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十分必要。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园林;绿化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追求豪华奢侈、铺张浪费的风气十分盛行,园林绿化建设中攀比斗富之风愈演愈烈。在追新求异、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各种奇花异木飘洋过海,大树移栽之风屡禁不止。不仅如此,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园林绿化手法,如反季节栽种和逆境栽植,追求视觉形象的挖湖堆山,甚至填湖造园等等,屡见不鲜。不讲科学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造成宝贵的水土、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耗费巨资带来的是当地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因此,当前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口号,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及时。 1、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那些片面追

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 2、建设节约型园林必须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倡导勤俭节约办实事的工作作风,要在决策者的思想观念上树立节俭的意识,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追求豪华奢侈的园林建设指导思想。 二是建立健全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从法规上和制度上杜绝浪费型园林建设和运营模式。 三是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更大的扶持,鼓励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科研工作与推广工作,努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观念和经验。 四是建设节约型园林必须以科技为支撑,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入手,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导则和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规范,集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能源。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资源浪费型或环境破坏型园林绿化模式的盛行,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节约型园林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建设节约型园林又是一项长期而全面的工作,周期长而涉及面广是其显著特点。既要从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抓起,又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准备。同时还应从节约型社会的整体要求出发,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确保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反光材料

随着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加速,城市化和城镇化战略的逐步实施,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中国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旅游产业“蛋糕”越做越大以及人们对多彩生活的时尚追求,反光材料在我国乃至世界市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专家介绍说,反光材料主要包括反光膜、反光油墨、反光标线漆、反光布、反光革、反光织带、反光安全性丝织物等。反光材料之所以能够反光,主要在于绝大部分反光材料中都含有一种高折射率玻璃珠,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将人射光按原路反射回光源处,形成回归反射现象。 根据玻璃微珠在反光材料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反光材料可分为外露型、平顶型两种。外露型是指玻璃微珠位于反光材料最表面,微珠直接与空气接触。平顶型是指玻璃微珠埋入透明树脂中,树脂与空气接触,此类材料耐候性好,可反射有色光,表面不易粘附灰尘,雨天不受影响,但结构复杂,对设备工艺要求高,主要产品是各类反光贴膜,高速公路上使用的反光材料即属于这一类型。 目前,反光材料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两大市场领域,一是计划专用市场,二是民用市场。计划专用市场目前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民用市场则潜力巨大,为世界反光材料的开拓者美国3M公司等反光材料行业巨头看好。 所谓计划专用市场,一般是指根据国家指令法规,必须使用反光材料的领域,如公安、交通、环卫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制服、公路标志、标牌、标线,矿山、铁路等野外作业人员的服装、背带等。 反光涂料包括道路标志反光涂料、回归反光油漆。传统的标志材料(热熔漆、冷喷漆)不仅需要调拨大量人工投入工作,且容易产生掉漆现象,不具备反光性能,在雾雨天近似于地面,需灯光强烈照射才勉强可辨,而回归反光涂料是指在普通涂料表面喷覆一层玻璃微珠,它的使用不仅克服了上述缺陷,而且司机安全行车有了保障。 1998年我国高速公路达到8733公里,主干线或国道为140522公里,机动车辆2000万辆,每年所需反光涂料为8000吨,反光油墨为2000吨,总产值达2亿元。与此同时,来自交通安全部的统计数据表明,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601471人,仅我国就有78067人,居世界之首。根据综合分析,全国各大城市交通事故夜间明显高于白天,事故高峰集中在晚上8~10点这一时段,原因之一就是道路能见度低。反光材料的出现顺利解决了“看到”和“被看到”的这一夜间行车难题。 专家们特别指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对于北京和国内各大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来说,是一个吸引国外游客和展示自己形象的最佳机会。而设置良好的指路标志、新颖美观的街名标志、鲜活的旅游景区标志、明亮的交通标志以及良好的车站标示便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些不仅使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囊括了安全警示的概念,而且使驾驶员在纷繁的交通环境中有了正确的引导,并且对有效地展示城市形象及城市管理能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而这一需求势必会带动反光材料市场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仅以北京街名牌更新为例,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实施街名牌改造项目,由于国内质量、技术缺陷,此项目由3M公司承担,仅此一项获得数百万元,可想而知将来反光涂料及反光材料的市场前景。 此外,反光安全性织物还可制作成环卫工人及交通警察的背带服装,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性。据估算仅北京地区若每位人员服装上加装0.02平方米的反光织物,年耗量就在1万平方米以上。 所谓民用市场,一般是指轻工、矿井、铁路、学生服装、各类服饰、衣帽、箱包等领域。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民用市场逐步扩大,仅服装行业每年需反光布、反光革、反光织带总计达1500万平方米,而我国目前生产能力尚不超过200万平方米,且有近1/3的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潜力巨大。 据悉,我国对反光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七五”、“八五”期间,安全部、

神奇的定向反光材料

神奇的定向反光材料 通常的交通标志都是油漆漆成,在汽车灯的照耀下,夜间最大能见距离不超过100米,要想看清交通标志的图案则需在50米以内。这对当今时速120千米以上的汽车来说,只消两三秒钟就一闪而过了,很容易被驾驶员忽略,即使看到也来不及采取措施,以致发生严重事故。所以,很久以来,就有人在致力于高效反光材料的研究,以便制造出适应现代交通要求的交通标志。 提高交通标志的能见距离,关键是改善交通标牌反射光线的性能,如果能做到汽车前灯从哪个方向照上去,光线就从哪个方向反射回来,司机就可及早发现标志。经过许多科研人员的长期努力,终于研制成了一种定向反光材料。这种材料的显微结构是一个个以高折射率玻璃珠为核心的光学单元,把这种玻璃珠(直径约为0.05毫米)平铺在镜面反射膜上。当光线照射这种反光膜时,人射光线进入玻璃珠即发生折射,到达球底镜面反射层时再发生反射,以后再经玻璃球折射循光线人射方向返回,这就形成了回归性定向反射。无论光线从哪个方向(不超过六十度)投射于反光膜,它都有这种反光特性。从照光的方向去看反光膜,它好似一个光源一样发光。这就是走向反光材料的神奇之处。如果用这种材料做成各种标牌,那末当光线照射时,就会在人射光方向显示出光亮的标牌形象,比白漆要高出几百倍甚至一千倍以上。在一般情况下,汽车驾驶员用前灯作光源,在1000米的距离上就可看到反光材料的反光;在400米距离上可以看清图案;即使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驾驶员也有十几秒钟时间来作出判断,采取

措施,从而大大减少了因误识标志而造成的车祸。 由于走向反光材料具有如此卓越的反光性能,所以很快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使用。例如制作车辆号牌,桥梁和隧道人口处的标记,有时还可贴在崎岖山路的路桩上,或者作为快慢车道的分界标志。现在,国际海上救生组织已经规定,在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筏等海上救生用具上,都贴上反光标记,便于夜间救生中及时发现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确实很有效。例如,在救生筏上贴一条30厘米长、5厘米宽的反光膜,在深夜的海面上,普通的航用搜索灯在450米的距离上就可发现目标。利用定向反光织物制作的反光雨衣、反光雨伞、反光衣饰等,可大大减少行人在夜间的交通事故。反光织物还可以制成定向反光的银幕,这种银幕的映像十分明亮,甚至可以白天在户外没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放映。近来还有人把反光材料引进了美术创作领域,做宣传广告牌,拼制各种图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反光画,这种画在彩色以及明暗色调等方面的奇妙效果是其他任何画种无法比 拟的,给人一种特殊的美的感受。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虚与实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虚与实 景观设计是研究怎样利用自然环境创造美好的人文环境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人类生存空间的塑造艺术,它讲究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讲究疏密的层次变化,但“虚实”的关系往往在设计中被人们所忽视。而“虚实”也是现代景观设计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实”即实实在在的一个界面,一个实体。“虚”即视觉形态与其真实存在是不一致的一面。老子还讲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虚实空间是相对的,景观设计中利用虚实对比的手法,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例如:山体与水体之间,山为实,水为虚。在建筑与植物之间,建筑为实,植物为虚。所以说虚与实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法,它不仅丰富景观层次及营造意境,而且使人们的视觉及心理感受,增强形式美,加强空间的审美效果。 景观设计的概念有着相对和绝对的双重性,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生动的论述了“实”与“虚”的辩证关系。无论是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设计对我们来说就是运用虚与实的穿插结合。例如:空间与实体构成虚与实的相对关系。在“实”的建筑中,“虚”的空间是产生想象力的源泉,是情感的栖息地。 以无为本,有乃无之用,认为世间万物虚实产生了活跃的生命。大多数的山水画家都认识到“知其黑,守其白”的道理,亦即在追求丰

富意象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留出想象的余地。从美学上考虑:虚与实,动与静,少于多等诸多矛盾性的因素都是互为因果的,而这种美学现象正是虚实关系最直接的体现。而在从方法论上认识这一点,正如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黑,守其白,为天下式”(《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对其体现发淋漓尽致。 传统景观设计讲求“大象无形”,通过构成要素和空间界面的虚实相生关系,做到意美、形美相结合,达到一种虚幻空灵又至高无上的艺术天地。如果构成要素或空间的界面过“实”,有时就会缺少流动性和层次性。这就需要“虚”来使空间变的气韵生动,从而达到“情”和“景”的高度统一,追求意境是表达追求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最高艺术境界,是古代园林文化的最高要求,也是传统传统艺术精神的渊源。 景观设计的虚实关系同样可以通过光影的变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光是生命之源,她给万物以生机活力,但不是越强越好,光作为一种无形的装饰,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其自身形成的光影变化和物体材料的反光可以产生虚与实的对比,清淡而玄远。如中国古代建筑中空灵的漏花窗、花格、雕栏,在阳光、月光、烛光的映照下为地面或墙面留下了生动的影,这种光影相互渗透、穿插的虚实变化更是融入了东方人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山川万物之具体,······有虚有实,······此生活之大端也",所以虚实相生是体现的我国古典艺术的重要法则。景观设计既然想要生动的展现自然美,那么就必须把这一法则渗透在景观之中,也正是我国古代就开始重视虚实相生,并逐步完善了虚实相生,从而形成了

2020年反光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反光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4月

发展历程及分类 1.1 国产反光膜突破技术壁垒,市场增长迅猛 ,也被称为回归反射材料或逆反射材料。当光线照射到材料表面时,可以将大部分的光 线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角度范围内反射回光源出,形成回归反射现象。由于回归反射现象的存在,人们设计一系列,能够显著提高材料自身的能见度,从而使位于光源处的人员更容易发现目标,有效避免相关事 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基于的特点,其主要用于制作交通、汽车、广告、服装等相关领域 的产品。 图表1:的部分应用场景 道路交通标志牌汽车号牌 车身反光防护贴特种反光防护服 资料来源:道明光学官网,市场部

行 的发展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发展演变历程已近百年。1920 年,人们通过研究猫眼 在夜间受光照射时反射光的现象,发现可以用猫眼石制作道路的反光标志,增加道路的安全系数。1930 年,人们开始利用较小粒径的玻璃珠制作路标反光面,使得路标具有更好的定向反光效果。1937 年,世界上第一块反光膜在美国 3M 公司的实验室里诞生。20 世纪 40 年代,3M 公司又推出“工程级”反光膜,用于道路交通标志。日本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生产,主要用于交通、矿山和工厂的道路安全标志。美国 3M 公司反光膜 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较早,产品标准受到人们的信赖,业内甚至认为3M 等同,并且由于技 术壁垒的存在,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因此 3M 目前市场份额占比极高,行业地位极强。 图表2:我国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市场部 我国的行业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计量科学院从国 外引进了的光学原理、光学性能特点和光学检测方法;第二阶段为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相关厂商研 制出了高折射的玻璃微珠,开始了原材料的国产化;第三阶段为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国内部分企业实现了反光材料产业化生产,打破了国外公司对的垄断;第四阶段则是如今,随着安全需求日益增多和国家对 安全产品的高度重视,对高端微棱镜型的需求与日俱增。2016 年道明光学打破技术壁垒,自主研发出 微棱镜型生产技术并成功实现量产,国产高端微棱镜型逐步走向市场,与进口产品竞争抢占 市场份额。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同时近期全球疫情扩散,而国内疫情已进入稳定期,有助于国产产品加速拓宽市场,抢占国外公司份额,实现关键产品国产化替代。 国内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公路建设、汽车、 广告等相关产业也将保持着增长态势,因此对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2018 年行业销售收 入为 79 亿元,同比增长 8.2%。未来几年我国市场规模还将保持高速发展,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在 8%左 右,预计到 2025 年我国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135 亿元左右。

浅谈DCS系统的安全

浅谈DCS系统的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高科技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近十年以来,在我国大型企业特别是流程行业,作为现代企业自动化应用水平重要体现的DCS系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常规仪表向DCS系统的改进,尽管在诸多优点,但仍然有些需要DCS 系统设计、施工及维护单位必须注意的问题:常规的电三型仪表,基本上是真正的分散式结构,一块表只负责一个输入或(和)输出,当故障发生时,只影响到一个输入或(和)输出信号。但DCS系统则不同,尽管DCS系统秉承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原则,其控制或检测的最小单位为一个通道(即一个输入或(和)输出信号),但由于DCS系统的固有特性和较严格的环境条件,势必将决定其故障发生时并不会如此简单,如通讯故障、电源故障、电缆故障的发生可能要影响局部设备、部分装置乃至整个装置的操作安全。因此,对于DCS系统的开发维护人员,有必要加强对DCS系统安全问题的重视,以期尽量避免或减少故障的发生,确保服务装置的安全。 根据多年的开发维护实践,我认为,DCS系统的安全从不外乎两个方面:软件和硬件。从软件上看,主要包括系统软件、组态及开发的应用软件。由于现在常见的DCS系统如HONEYWELL、YOKOGAWA、FOXBORO、ABB、FISHER_ROSMENT等公司在系统软件开发方面已经相当成熟,其对应的组态软件也提供了完善的检验功能,唯一可能存在问题的是使用系统提供的开发语言或工具(如梯形图、CL语言、TCL语言等)编

制的顺序程序、联锁程序或其他应用程序。这部分问题的解决只要在测试时进行严格检查一般不会存在问题。在这里,我想着重对硬件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以下分析和探讨:一般说来,DCS系统的安全可以分三个方面(或阶段)来考虑: l设计方面安全 2集成方面安全 3维护方面安全 1。设计安全:是指在设计部门和供应商进行系统初始配置时的硬件及环境设计考虑 这是整个DCS系统安全的关键所在,将直接影响到以下两个安全因素和未来DCS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其中包括: ⑴环境设计:如DCS的操作室和机柜室的布局、地面样式或地板选择、墙壁类型、照明方式、地磁电磁干扰、隔断选择、隔音效果、空气洁净度保证、恒温、恒湿及通风设计等,这其中应该着重强调的是恒温及通风设计。我们认为,在保证DCS系统硬件环境温度在23±2℃的基础上,可以尽量避免选择集中式空调或恒温恒湿空调,以节约资金并减少空调维护难度。保证通风能力的原因是在满足机房空气洁净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新鲜空气的补充,避免操作室内空气浑浊,影响操作维护人员安全,比较典型的设计可以考虑分体式空调加过滤换风机的配置方案。另外,分体式空调的选择也很关键,应选用进口或国产名牌产品并双机运行。当然,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质量可靠的集

反光材料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

反光材料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该反光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8805.3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921.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25%;流动资金2883.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75%。 达产年营业收入1933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5258.16万元,税金及附加153.76万元,利润总额4076.84万元,利税总额4792.92万元,税后净利润3057.6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735.2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30%,投资利税率54.43%,投资回报率34.72%,全部投资回收期4.38年,提供就业职位338个。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反光材料行业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产品质量上升速度较快,与外资品牌高昂的价格相比,国内品牌在中低端领域性价比更高,更具有竞争优势。且国内实力较强的企业在高端领域的竞争力不断增长,高端领域反光材料国产化率不断上升。随着我国反光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整体来看,我国反光材料行业未来发展态势良好。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说明第三章项目基本情况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 第五章选址科学性分析第六章工程设计方案 第七章项目工艺分析 第八章项目环保研究 第九章安全卫生 第十章项目风险评价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方案 第十二章项目进度计划 第十三章项目投资规划 第十四章经营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评价及建议 第十六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概论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反光材料行业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产品质量上升速度较快,与外资品牌高昂的价格相比,国内品牌在中低端领域性价比更高,更具有竞争优势。且国内实力较强的企业在高端领域的竞争力不断增长,高端领域反光材料国产化率不断上升。随着我国反光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整体来看,我国反光材料行业未来发展态势良好。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反光材料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某经济示范中心 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

2014年反光材料导光板和光学膜行业简析

2014年反光材料导光板和光学膜行业简析 一、行业概况 (2) 1、新型节能反光材料 (2) 2、新型显示器用光学膜板块 (2) 二、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 (4) 1、新型节能反光材料 (4) 2、新型显示器用光学膜板块 (6)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7) 1、有利因素 (7) 2、不利因素 (8) 四、行业竞争现状 (8) 1、反光材料产品市场竞争分析 (8) 2、新型显示器用光学膜 (8)

一、行业概况 1、新型节能反光材料 国际上按反光材料的材料性质和光学原理分类,主要可分为微棱镜型和玻璃微珠透镜型反光材料两大类。该类产品在白天以其鲜艳的色彩起到明显的警示提示和美观美化作用,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其明亮的反光效果可有效增强人的识别能力,看清目标,引起警觉,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也正是如此,反光材料已成了世界各国道路交通领域获公认的不可缺少的安全卫士,而且多年来无法取代的安全警示材料,有着明显的社会效益。国外一项数字表明,交通及道路标志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相关概率为70%,在无照明条件下,使用反光材料设置醒目的交通标志标牌、车辆牌照,穿戴有装饰反光材料的衣服,可使交通事故下降30-40%。反光材料使用范围广泛,除道路交通领域外,还涉及服装服饰、广告建材、户外运动等领域,涉及公安交通、交通监理、消防、海事、铁路、煤矿等领域。 2、新型显示器用光学膜板块 新型显示器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材料、中游面板、模组制造、下游成品三大环节组成,其使用的光学膜(板)系列产品正是其背光模组产业链环节的核心关键材料之一,其成本占据了整个背光模组制造成本中的最高占比。液晶面板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的专业

钻石级反光材料

钻石级反光材料 是3M公司所独家发明和生产的,在目前世界所有反光膜中性能最先进的反光材料。在交通行业标准JT/T279-1995中属于第一和第二级反光膜。它的反光原理不同于工程级和高强级反光膜所采用的玻璃微珠反射原理,而是使用了微晶立方体反射的最新技术。 每一微晶立方体联结排列后,在一个平方厘米的材料面积上会有930个以上的微晶立方角体。微晶立方角体下层经密封后形成一空气层,使入射光线形成内部全反射,从而不需借助金属反射层即可达到最优越的反光效果。使用耐磨高硬度的聚碳酸脂材料和微晶立方体技术制成的钻石级反光膜与传统的工程级和高强度级反光膜比较,其反光性能不仅成倍增加,而且广角性能亦有很大提高。钻石级反光膜的亮度为工程级的六倍以上,是高强级的三倍以上。 ● 钻石级3970系列反光膜 此系列反光膜的性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 通部颁JT-T27-1995标准第一级反光膜。 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交通标志。 3M公司担保该系列反光膜在正常使用状况下,10 年后的亮度保留值至少为初始亮度值的50%。其配 套丝印油墨为3M公司Scotchlite(TM)880系列透明丝印油墨。 3970 LDP 白3971 LDP 黄 3972 LDP 红3975 LDP 兰 3977 LDP 绿

● 钻石级3990VIP系列反光膜 此系列反光膜的性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JT-T27-1995标准第 二级反光膜。 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交通标志。3M公司担保该系列反光膜在 正常使用状况下,10年后的亮度保留值至少为初始亮度值的50%。其配套丝 印油墨为3M公司Scotchlite(TM)880系列透明丝印油墨。 3990 VIP 白 3991 VIP 黄 3992 VIP 红 3995 VIP 兰 3997 VIP 绿 ● 880系列配套透光油墨 此系列透明油墨中红,警告黄,绿,兰,黑等颜色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JB-5768及交通部部颁 JT-T279-1995标准色做标颜色。 用于丝印高强级和钻石级反光膜。 882 红 883 兰 884 黄 885 黑(不透光) 886 橙 887 棕 888 绿 893 紫罗兰 894 柠檬黄 895 洋红 880 罩光剂 891 稀释剂

《反光材料》阅读答案

《反光材料》阅读答案 反光材料 毛小建 夜幕下当你乘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你不但会发现路边的标志闪闪发光,而且会看见路面标线像一条条晶亮的光带,这真令人惊奇。但是,汽车开过以后再向后望去,那些发光标志却不见了,留下的只是茫茫夜色。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一种新型回归反光材料起的作用。这种材料能够将汽车前灯的大部分光线按原路反射回去,使驾驶员轻松看清路标。这种新型照明材料对光的反射率比普通油漆高许多倍,可见度高达几百米甚至数千米。 大家都知道光的反射有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为什么回归反光材料能将光线按原路返回呢?其实,这主要归功于其中含有的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当一束光线在一定范围内以任何角度照射到微珠前表面时,由于微珠的高折射作用而聚光在微珠后表面反射层上,反射层将光线沿着入射光线方向平行反射回去.就形成回归反射。当许多玻璃微珠同时反射时,就会出现前面的光亮景象。 实验表明,当玻璃微珠的折射率接近1.9时,入射光线能够很好地聚聚焦在玻璃微珠的后表面,这时的回归反射效果最好,当折射率小于或者大于1.9时,入射充线分别聚焦在玻璃微殊的外面和内部,这时的回归反射效果会有所降低。实际使用中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玻璃微珠的折射率通常在1.9—2.1之间,而它的直径通常小于0.8毫米。如果在玻璃微珠的后面添加一层反射层,那么回归反射的效果就更好了。 如此神奇的玻璃微珠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生产过程是这样的:先把原料在非常高的温度下熔化成玻璃液,玻璃液经过特殊的喷嘴形成许多雾状液滴,这些液滴在表面张力①的作用下自动形成规则的球形,冷却后再经过一定的处理,就得到非常有用的玻璃微珠。 用玻璃微珠可以制造许多回归反光材料,比如发光布、反光涂料、反光油墨等等。这些材料的使用范围遍及公安、交通、消防、铁路、煤矿等部门,在劳防用品及民用产品中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 夜间行车的驾驶员,由于受到对面车辆灯光、路边灯光、高楼探照灯及广告霓虹灯的影响,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而反光材料标志牌在车灯的照射下发出的明亮光线特别醒目,能够提醒驾驶员注意相关路况信息,提高行车安全。在雨、雾、风沙等能见度较低的天气下,反光材料就更能凸显其价值。所以,许多发达国家规定公路和铁路的交通标志、车身前后都必须使用反光材料,国际海洋救生机构也规定救生设备必须配备反光材料,以方便夜间搜寻和救生工作。 说到这里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交通警察、消防队员等都穿带有反光材料的制服了。这些服装上的反光带或者反光标志能够有效地警示驾驶员谨慎驾驶提高了穿戴者的人身安全。现在许多公司都采用反光材料装饰自己的产品,使其在美观、实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安全功能。 这种神奇的反光材料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他还有许多用武之地等待着我们每一位热爱科学、勤于思考者去开发。 注释:

泛光照明效果研究之浅谈

泛光照明效果研究之浅谈 现代化建筑物的外表面材料大多采用表面光洁度较大的釉面砖等作为贴面材料,这些表面的规格(镜面)反射成分占有主要地位,这就使得现行的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夜景照明标准中关于泛光照明的照度推荐值与实际视看效果相差越来越大。因为CIE夜景照明标准中推荐的照度值,仅适用于把被照表面近似看成是均匀漫反射表面情况,并由下式把照度值(E)近似折算成亮度值(L)。 L=Eρ/π(cd/m2)(1) 式中:ρ是被照表面的平均光反射比。 表面光洁度较大的贴面材料是属于一种定向扩散反射材料,其表面对光的反射是属于混合反射范畴,即是规则反射和漫反射兼有的反射。因此,具有较大光洁度的高档饰面材料的现代化建筑夜景照明效果就与光的照射方向、视看方向、表面光洁度大小和色彩等密切有关。定向扩散反射材料表面上入射光照度与反射光亮度之间并不遵循(1)式所示的规律,而呈现出在光的规则反射方向上亮度值为最大,其它方向上亮度值不为零的现象。对于这些表面光洁度较大的材料,如抛光的大理石、不锈钢、铝塑板等,规则反射占主要地位,入射光照度与反射光亮度之间的关系应由实验确定。为了便于在夜景照明工程中应用,在本文中引入了不同方向的亮度修正系数。 1、不同方向的亮度修正系数。 在进行泛光照明设计时,为了从泛光照明亮度标准值中方便地折算出建筑物立面上的入射光照度值,从而获得更为合理的泛光照明灯具数量和光源的总功率。为此,就把视看方向的L(i,β)与将该表面看成是均匀漫反射表面时平均亮度Lav的比值,称作为同方向的亮度修正系数。 K(i,β)=L(i,β)/Lav(2) 式中i是光的入射角;β是观察角,即是视看方向与被照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据研究表明,不同方向的亮度修正系数大小取决于光的照射方向、视看方向、表面光洁度大小等。 对于均匀漫反射表面,因为视看该表面的任何方向的亮度均相等,即有 L(i,β)=Lav ∴K(i,β)=1 即对于均匀漫反射表面而言,不同方向的亮度修正系数为1,即不作修正。 在本文中定义的不同方向的亮度修正系数K(i,β)与亮度因数βv不同。首先亮度因数定义是在规定的照明观测条件下,非自发光体表面上某一微元的给定方向的亮度与同一条件下完全反射漫射面的亮度之比,故两者的定义不同,不能混用;其次是完全反射漫射面强调是指光反射比为1的理想表面,这与不同方向的亮度修正系数近似看成的均匀漫反射表面的实际情况不同,该实际表面的光反射比小于1。 在进行泛光照明计算时,通过不同方向的亮度修正系数,就可以把定向扩散材料的表面的混合反射近似看成是均匀漫反射情况加以处理,并可利用(1)式由亮度值推算出建筑物立面上的照度值,使之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使泛光照明效果更好。 2、常用贴面材料的实测分析 现利用改装的分布光度计测试常用的建筑饰面材料(外墙用面砖)的不同方向的亮度差别的影响,采用进口的HAGNER亮度计测反射光亮度。表面有微小凹凸不平的乳白色外墙釉面砖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明,同一个灯以不同方向照射时,某一个固定的观察方向视看到的亮度大小差别很大,最大亮度(镜面反射方向)是最小亮度(光源和视看方向同侧,且几乎与被照射表面平行时)114倍多。由此可知,在进行泛光照明设计时,根据观景点和被照面情况合理布置灯具,这是夜景照明节能和减少光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从表1中看出,被测的乳白色外墙釉面砖表面反射情况接近于规则反射,此时,不能利用公式(1)由亮度值折算出照度值,或相反;而亮度值大小与视看方向、被照表面的光洁度、光的照射方向等有关。

反光材料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反光材料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 该反光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2872.2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132.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26%;流动资金739.35万元,占项目总 投资的25.74%。 达产年营业收入5631.00万元,总成本费用4394.95万元,税金及附 加49.09万元,利润总额1236.05万元,利税总额1455.63万元,税后净 利润927.0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28.5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43.03%,投资利税率50.68%,投资回报率32.28%,全部投资回收期4.60年,提供就业职位84个。 本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收益预评估均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为标准进行测算形成,是基于一个动态的环境和 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与 未来发生的事实不完全一致,所以,相关的预测将会随之而有所调整,敬 请接受本报告的各方关注以项目承办单位名义就同一主题所出具的相关后 续研究报告及发布的评论文章,故此,本报告中所发表的观点和结论仅供 报告持有者参考使用;报告编制人员对本报告披露的信息不作承诺性保证,也不对各级政府部门(客户或潜在投资者)因参考报告内容而产生的相关 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报告的持有者和审阅者应当完全拥有自主采纳 权和取舍权,敬请本报告的所有读者给予谅解。

反光材料,也称为回归反射材料或逆反射材料,其原理是在相应的材 料表面上植入一种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或微棱镜结构,将光线按原路反射 回光源处,从而形成回归反射(也称“逆反射”)现象。在灯光照射下,反 光材料具有比其他非反光材料醒目百倍的视觉效果。通常情况下,反光膜 和反光布被统称为反光材料。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产业分 析预测、建设规划方案、项目选址评价、项目建设设计方案、工艺技术、 环境影响概况、安全卫生、项目风险评估、项目节能概况、实施进度计划、投资方案计划、项目经济收益分析、项目综合评价等。

3M 视觉丽反光材料的特点优点及综合价值

3M TM 视觉丽TM 反光材料的特点/优点及综合价值 特点 优点 给客户提供的价值 反光材料反光材料的综合特点的综合特点的综合特点//优势优势 3M 品牌 性能优异, 质量稳定 质量保证,专业保护,不断的创新,持续的技术支持 反光材料发明者, 具有56年的历史 引领反光保护的发展方向 提供更新的资讯和更多的安全设计理念 产品不断创新 性能优异/稳定的产品 口碑好,良好的行业认知 性能优异/稳定的产品 两大技术平台(玻璃微珠类和晶格类) 技术含量高,产品类别齐全 性能稳定,满足各种需求 超过100种产品 应用范围广 产品选择面广,整体解决方案 产品系列齐全 多种颜色,多种产品 适合不同的加工方法 从头到脚的解决方案 再加工能力强 满足客户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如烫印,印花,刻字,高周波,刺绣,编制等等 应用范围广泛 适用于职业类和民用类的各种服装,鞋子,手套,帽子,各式各样的配件 测试标准国际化 更高的性能保证 性能优异/稳定的产品 初始反光强度高 安全系数高,远高于EN471国际标准要求 更强更专业的保护 独特广角性设计 3M 产品特有,更大角度仍能被看到 更强更专业的保护 材料基本配方/结构设计(专利) 水洗洗涤涤性能优异,远远超出EN471国际标准要求 各种洗涤方式下性能超群,且可选择范围广 耐磨擦性能优异,超出EN471国际标准要求 各种穿着状态下性能超群 耐曲折性能优异,不变脆,超出EN471国际标准要求 可用于不同的服装设计 优异的高低温稳定性,可耐-30±2 ℃低温和50±5℃高温,超出EN471国际标准要求 不同温度环境下,性能超群,穿着依然舒服 优异的低温折叠性,-20 ±1 ℃下不会变脆,断裂 可用于低温环境中 优异的耐雨淋性能,超出EN471国际标准要求 可用于雨天安全保护 不含重金属含量、偶氮颜料,通过Oeko-tex 100国际环保认证 安全环保,对身体无害 3

xx市反光材料行业规划纲要

xx市反光材料行业规划纲要 行业发展实施规划

反光材料,也称逆反射材料,回复反射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标 志标线、突起路标、轮廓标识、交通锥、防撞筒等各种道路交通安全 设施,以及汽车号牌、衣物鞋帽、消防、铁路、水运、矿区等,可分 为交通标志反光材料、道路标线反光材料、突起路标、轮廓标、衣物 用反光材料等。 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 展为动力,以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为路径,积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区域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取得重大进展 ,行业现 代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据国家和xx省产业发展 规划,结合区域产业xx年发展情况,制定该规划,请结合实际情况认 真贯彻执行。 第一部分规划思路 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 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信息链、人才链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区域国民经济新支柱。 第二部分发展原则

1、需求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注重需求侧政策支持和引导,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服务的应用示范,将潜在需求转化为企业能够切实盈利的现实供给,培育符合市场需求新消费新业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2、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统筹协调产业与关联产业联动发展,培育关联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成链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行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扩大高端产品服务供给,加快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3、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第三部分产业背景分析 反光材料,也称逆反射材料,回复反射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标志标线、突起路标、轮廓标识、交通锥、防撞筒等各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以及汽车号牌、衣物鞋帽、消防、铁路、水运、矿区等,可分为交通标志反光材料、道路标线反光材料、突起路标、轮廓标、衣物用反光材料等。 光的逆反射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具备逆反射性能的各种反光材料来实现的,这些材料,绝大多数不是自然界天然形成的,而是依靠人

浅谈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成因及防控

浅谈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成因及防控 [摘要] 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车辆荷载和温度变化。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后在荷载和温度作用下进一步向上发展,使面层开裂形成反射裂缝。通过设计和施工各环节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和控制反射裂缝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防治 引言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70%以上高等级道路均采用半刚性基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的县乡主干道也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从1996年开始,90%以上的路面采用此种结构。这种路面结构具有强度高、造价较低等优点,作为高等级路面的优选结构,但从使用情况看,这种路面结构却普遍存在着裂缝较多的缺点,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路面病害,降低了道路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由于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的应用历史还相对较短,对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和发展规律的研究需要不断深入、积累更多的经验,以有效控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本文即根据多年来工程设计和施工经验.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常见反射裂缝的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反射裂缝及其分类 半刚性基层具有强度高、刚度大、水稳性好等特点,但在温度变化作用下和干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路面施工过程中,半刚性基层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裂缝,只是不够明显。然而,在开放交通后,此裂缝在温度和荷载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进一步向面层扩展,使面层相对应地自下而上形成裂缝,即反射裂缝。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的原因很多,就其对裂缝影响程度来看,主要有沥青面层原材及混合料的特性和质量、基层材料的性质和状况、施工情况、气候条件(尤其是温度变化)、荷载类型和作用频率,根据形成的不同原因,可将反射裂缝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温度和干缩引起的称为温度型反射裂缝;再就是由荷载作用引起的称为荷载型反射裂缝。 2反射裂缝的成因与发展 反射裂缝的产生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半刚性基层裂缝的产生阶段,二是沥青面层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2. 1半刚性基层裂缝的产生 半刚性基层裂缝一般由半刚性板体收缩开裂而形成,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基层材料的干缩性和温缩性;(2)基层拉伸强度;(3)基层刚度和应力松弛性

反光材料认证综合

EN471 EN 471:主要针对反光材料 试用产品:防水性外套,外裤,背包,旅行包,环保购物袋,体恤衫,polo 衫,马甲,坎肩,卫衣,运动衫,短夹克,工作服,防护服,背带裤。 标准内容: 高可视性警示服 指在任何时候都起醒目作用的警示服。 萤光材料 指能发出比被吸收光波长更长的光辐射的材料。 基底材料 指具有高度可视性的有色萤光材料,但此材料不符合该标准对逆反射材料的要求。 逆反射材料 指具备逆反射性能的材料,但此材料不符合该标准对基底材料的要求。 单一性能材料 指或者具备基底材料性能的材料,或者具备逆反射性能的材料,但不是二者合一。双性能材料 指具备底基和逆反射双重性能的材料。 光学术语 该标准中使用的光学术语采用CIE文献和:1982中的定义。 设计 类型与等级 警示服分为三个等级,每一等级的警示服上的警示材料的使用面积最小值须满足表1的要求。警示服应有一定面积的基底材料和逆反射材料,或有一个面积的双性能材料。 表1:可视材料的面积(m2) 除背心外,基底材料须水平环绕躯干、袖子、裤腿等部位。 逆反射材料条应不小于50mm宽,但对于缚带,逆反射材料条应不小于30mm宽。 a)环绕连体罩衣躯干部位的逆反射材料应是不小于50mm宽的水平的两条。 b)茄克、马甲、背心在躯干部位须有间距不小于50mm的水平的两条逆反射材料。两肩应各有一条连接前后两片的逆反射材料,躯干部位的逆反射条中下面的一条

距服装底襟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 c)夹克、马甲和背心应有一条逆反射材料绕着躯干,两肩应各有一条逆反射材料从前到后与躯干的逆反射材料相联,躯干部位的逆反射条应不低于夹克、背心、马甲的底襟的上方50mm处。 d)夹克、马甲、背心有两条水平逆反射材料最少相距50mm绕着躯干,躯干部位的逆反射条中下面的一条距服装底襟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 全袖连身工作服和夹克应有两条逆反射材料环绕着,应放在服装和躯干的同一高度上,上面一条绕着袖子的上部分(肩到肘之间)下面一条的底距袖子的底应不小于50mm。 连身工作服、吊带裤和腰带裤应有两条相距不小于50mm的逆反射材料。水平绕着每条腿,上面的一条带子的上方应不高于裤腿底部的350mm,下面一条带子的底边应不低于裤腿底边上方50mm。 吊带裤应有一条逆反射材料绕着躯干。 背心应设计成人可以穿且两侧的空隙(水平方向)应不大于50mm。 与性能材料和基底材料相联的逆反射材料之间的空隙不要超过50mm。 马具应有一条逆反射材料带(单独或与性能材料相连)绕着腰其它的逆反射材料带(单独或与性能材料相连)从后往前经过双肩与腰带相连带子的宽度不小于30mm。 注:符合该标准的马具并不能起到从高处掉下来的保护。 规格 反光制服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反光材料的最小面积由不同规定。 应用高可见度材料面积定义服装的等级: 服装的等级: 荧光布M2 M2 M2 反光条M2 M2 M2 基底材料和双性能材料的要求 颜色 新的基底材料 色彩应低于表2所述的一个区域当中,最小亮度系数应超过表2最小的相应值。新的双性能材料 色彩应低于表3所述的一个区域当中,最小亮度系数应超过表3相应的最小值。以所述的两个旋转角测量时,方向敏感的逆反射材料的亮度系数平均值应符合表3的要求。 以所述的两个旋转角测量出的方向敏感的逆反射材料的色彩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2:颜色:基底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