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新方向和发展模式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管理革新的必要性及举措分析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管理革新的必要性及举措分析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3)1.2 国内外教育改革背景 (4)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5)二、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 (6)2.1 管理创新理论概述 (7)2.2 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8)2.3 管理创新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9)三、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管理革新的必要性 (10)3.1 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11)3.2 抓住科技发展的机遇 (12)3.3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3)3.4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15)四、高等教育管理革新的具体举措 (16)4.1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17)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9)4.3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20)4.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4.5 强化科研创新能力 (23)4.6 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24)五、案例分析 (26)5.1 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革新案例 (27)5.2 案例比较与启示 (28)六、实施效果与评价 (29)6.1 改革措施的实施过程 (31)6.2 统计分析与数据支持 (32)6.3 成效评估与存在的问题 (33)七、结论与展望 (35)7.1 研究总结 (36)7.2 对未来高等教育管理的建议 (37)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38)一、内容简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在新的形势和挑战下,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亟需进行深刻的革新。
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这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传播速度加快,学习方式多样化,这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教师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策略

[摘要]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教师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存在高位价值导向性不强、各主体缺乏协同、职后培训模式不健全、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社会服务转化效果不佳等问题,据此,推进教师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需要增强核心价值导向、促进多主体协同、健全职后培训模式、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转化效能。
[关键词]新时代;新征程;教师;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33-0009-04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教师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策略①陈傲雪,权格格(西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00)教育是国之大计,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量,在国家发展中始终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要着力建设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发挥好高等教育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服务功能。
一、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教师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是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教师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背景。
(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其可概括为:全球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生产关系变革等,同时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临许多新矛盾和新挑战。
这些变革最终通过各国教育制度的调整,传递到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策略、方法的变革中。
在此背景下,新时代新征程的高等教育需对标国际先进的高校体系、学科建设,要求高校教师势必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及时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战略判断。
教育管理中的数字化转型探讨

教育管理中的数字化转型探讨教育管理在数字化时代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促进了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
随着数据、网络和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不仅影响了教育内容的传播方式和学习模式,也深刻改变了教育管理的理念、工具和手段。
在教育管理中,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管理信息系统、智能教育平台和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等领域。
这些技术的整合和应用,使得教育管理能够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探讨教育管理中的数字化转型时,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教学管理的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使得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高效,实时性与透明化成为可能。
教学管理系统已经从传统的纸质记录和线下交流,转向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综合管理平台。
在这样的系统中,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工具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监控学习进度,分析学习数据,实现精准教学。
此外,数据分析工具能够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为后续的课程调整和教师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资源配置的智能化。
数字化转型不仅体现在管理流程的简化与高效,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资源的智能配置。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中,资源分配往往依赖于经验和主观判断,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或配置不合理。
然而,借助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教育管理者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资源调配。
比如,通过对学生背景、学习习惯和成绩的分析,可以科学地安排教师、课程和教室,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决策支持的科学化。
在教育管理中,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多个维度和复杂的因素。
数字化转型为教育管理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支持和分析手段,使得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化。
通过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管理者可以实时获取各类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业表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校的运营状况等,从而根据数据进行科学决策。
这种以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风险,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沟通与协作的线上化。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实践与创新第一章:引言高校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发展的重点。
目前,国内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评估机制不完善、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等。
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实践与创新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第二章:国内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现状目前,国内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单一,不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
2.教学评估机制不完善,评估结果不能准确反映教学质量。
3.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缺乏教学创新精神。
4.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高校需要不断探索教学质量管理,采取创新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章: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实践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1.提高教学内容多样化程度高校通过研发新课程、优化指导方案等,不断提高教学内容多样性和针对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完善教学评估机制高校加强对课程评估的定期监测,采取各种方式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和建议,使教学质量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全面,并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
3.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高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推动教学创新,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4.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校通过开展课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互动式学习。
第四章: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创新1.建立数字化教学平台高校建立数字化综合教学平台,实现学习、教学、评估、管理等功能一体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虚拟现实教学高校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立体化的教学环境,提供直观且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增加学生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
3.机器人教学高校应用机器人技术,设计机器人教师,实现教学自动化、智能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五章: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实践和创新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1.数字化管理平台应用不广泛;2.创新教学方式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和技术支持;3.教师教学创新和能力提升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支持;4.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更多的课程资源和引导。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迅速变化,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改革已成为热门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现状分析目前,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与实际经济运作存在一定的脱节。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往往无法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
其次,由于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学生在课程中缺乏对多学科知识的深入了解。
这导致学生缺乏全面的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另外,现有的教学方法偏重于传授知识和灌输理论,忽视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无法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挑战及原因分析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需要更具实践性和针对性。
学生需要掌握实际经济活动中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
其次,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国际合作的能力。
而现有的教学内容缺乏国际视野和相关知识的培养。
另外,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需要具备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然而,现有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难以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三、改革方向及措施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首先,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
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拓宽教学内容,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
学校应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的思维能力。
此外,还可以引入案例教学和项目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李效宽王文平(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山东济南250014)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普及,各行业中实现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其来取代多种传统操作工作,使得很多技能操作职业受到了影响。
作为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院校同样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
为更好地满足人工智能环境下的人才市场需求,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要积极做出创新改革,积极探索出适合高校教育发展的道路,以期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创新。
基于此,该文针对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发展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5(a)-0187-04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LI Xiaokuan WANG Wenping(Graduate Work Department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Province,250014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various industries have realized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replacing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operation work with it,which has affected many skilled operation occupations.As an impor‐tant place to deliver skilled talents to the societ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lso affect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talent market under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vironment, colle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should actively make innovative reforms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road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ducation,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Based on thi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Key Wor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University education;Teaching management;Innovative development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
从管理到服务——人本视域下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与转型

[摘要]人本理念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最终都应指向为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教学是学校的基本职能,教务管理是辅助学校更好履行教学职能的重要工作。
结合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部门,立足具体教务管理实践中所接触到的现实情况,遵循人本化的科学理论和客观规律以建构服务型教务管理模式,以重新理顺内外部关系,整合各方优势资源,进一步开创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服务;策略[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27-0198-02从管理到服务———人本视域下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与转型施秋楠(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步入全球化、信息化的崭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有了重大调整,以“人本”理念为指引,更注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更倾向于实现人的最大价值。
基于此,高校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多轮动、多样态变革。
教学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教务管理则是辅助学校更好履行教学职能的核心工作,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1]。
基于人本理念的考量,教务管理虽冠以“管理”之称谓,却应强化其“服务”之内核,以便更好地为教学工作给予支持。
为促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化发展,笔者立足继续教育学院教务管理的现实情况,以点窥面、一隅探全局,遵循人本化的科学理论和客观规律建构服务型的教务管理模式,以重新理顺内外部关系,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探寻高校和谐稳定、高效发展的关键路径,为助力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提供持续助力。
一、建构“服务型”高校教务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以人为本,是强调尊重人的生存权利、个性特征,以实现人的应有权益、促进人的未来发展为宗旨的科学理念。
教务管理是一个为实现教书育人目标,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特点和具体任务,遵循一定的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务工作进行科学筹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复杂系统[2]。
教务管理所承担的内容杂、责任重,如编排教学计划、监控教学运行、监测教学质量等;教务管理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引导、评价、服务教学的重要功能,在凸显教书育人功能、促进师生双向互动、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等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和使命,是高校履行教学职能的重要辅助和支持。
创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探讨

创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探讨摘要:该文围绕我国高校服务管理模式现状分析、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方向展望、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案三大部分展开讨论,对创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巡查技术支持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成为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部门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新媒体和数字化设备的应用快速更新了局限的教育资源,各种新型软件的研发也彻底改变了原本的教学环境,网络和智能化的融入使得这种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高校现代化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原有成本,还使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效地改善了公共教学资源的管理效率。
1 我国高校服务管理模式现状分析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部门所设置的公共教学场所均使用多媒体教室,并安排相关技术维修人员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轮流值班。
但是随着信息教育和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化教学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大大降低,稳定性能逐步提高,考虑到这种管理模式需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逐渐被高校所淘汰了。
为了寻找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技术人员值班模式,不少高校开始尝试使用“大物业”管理、混合型管理等模式来减少设备方面的管理费用及维护费用,提升工作效率。
这种理想化的管理模式往往受到人们的沟通有限性、分工不明确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从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针对以上现状,我们有必要对现阶段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服务管理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进行深刻的探讨,根据问题的根本原因着手分析,最后提出一种最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创新模式。
2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方向展望2.1 一体式网络管理的新方向随着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网络智能化教学设备也逐渐成熟,现代教育的各方面资源与教学环境的建设已经实现了网络化聚合的程度。
新型的网络结构与运作方式也逐渐趋向规范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学管理新方向和发展模式
在高校管理中,教学管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关系着高校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持续扩大,使得高校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期在创新发展模式与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教学管理的具体情况展开研究分析,提出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模式与新的方向,从而提升高校教学的整体质量,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标签:高校教学管理;管理新方向;发展模式
一. 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
通常来说,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了两个部分,即过程管理与计划管理,它与学生未来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将会由大众化教学模式取代精英化教育模式,为此,高校无论是生涯结构还是招生数量均产生了一些变化。
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学管理的管理制度与行政机制并未给予及时的创新与完善,传统精英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依然存在,社会发展需求与教育发展之间也将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在教学中实施的管理工作效率并不能达到预期要求,这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除此之外,高校招生的总人数也持续增加,教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管理工作人员较为欠缺,而一线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缺乏致使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同时,由于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还未形成规范性的标准,不恰当与不合理的问题也将由此体现,最终阻碍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
二.高校教学管理的新方向
(一)创新教学理念,强调分级教学管理。
各高校要想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完善到位,首要条件是与时俱进,对教学管理理念加以创新,使教学计划与教学管理结合起来,让教师与教学计划设定者提升对教学管理的认识,以此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在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统一好战线后才能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管理工作才能落至实处。
专业教师的教学活动通常开展于教研室,所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重心则需放在专业考研室上,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运用分级教学管理的方式让高校教师以主体的地位呈现于教学管理中,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可更好的增加教师的感染力,学生则能更加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高校队伍建设,展开民主教学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持续扩大在提升其管理工作效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还须强调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以集中培训的基本方式提升管理人员互相学习、沟通交流的平台,以此来提升高校教学
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高校领导人员也需要鼓励教师队伍与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互动,展开不同的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创新教学管理推动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壮大与充实,让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能力得以提升上来,这也是保证高校教学管理发展的基础。
(三)强调实践联系,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與教学管理队伍的增强是分不开的,为此,则需要强调管理工作的实践联系,健全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以标本化、规范化的指标带领高校教学管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保持踏实的工作态度,根据具体的奖惩制度来执行相关准则,提升教师在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创新,推动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步伐,为了满足教学环节的具体需求,管理方式也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以期提升教学管理效果与教学质量。
三.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模式
(一)推动教学质量与师资建设的结合。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对期管理理念加以创新,这样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并提升高校教学的整体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高校在展开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强调教学质量与师资建设的联系,以此来保证教学管理的基础建设,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施的过程中,高校还应该帮助院校老师提升其综合技能与能力,加强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创建系统、稳定的师资结构,并培养出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二)推动实践教学与兼职老师的结合。
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的综合发展需要将实践教学与兼职老师结合起来,聘用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兼职老师来授课,使教学质量提升上来,以此来推动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高校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来分析,高校教学管理还应该着手培养一支长期、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对兼职教师的比例给予良好的控制,这也是持续加强高校教学师资的有效方式。
(三)推动教学管理评估与教学效果的结合。
为帮助高校学生不断提升其综合能力,高校教学管理同时还需要失去教学管理评估与教学效果的结合,健全相关的教学管理机制,创建合理的教学管理评估监控机制与保障机制,使得实践教学得以有效实施于学生群体中,学生在实训与实习的过程中可增强其课外生存能力,促进高校教学效果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除此之外,教学实践的监控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教学实践评估体系加以完
善,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检测各教学实践中呈现出的待改善环节,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这也是全面发展各教学环节的重要保障。
结束语
在高校教育中,教学管理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它具备较强系统性、连续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同时还关联着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
探讨高校教学管理发展模式与新方向能够更加合理、科学的对教学过程加以组织与计划,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最终促使大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倩.探析高校教学管理新方向和发展模式[J].改革与开放,2011,12:67.
[2] 濮志杰.探析高校教学管理新方向和发展模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4:61-62.
[3] 李学源.探析高校教学管理新方向和发展模式[J].中国建材科技,2015,2403:142-143.
[4] 石丽娜.探析高校教学管理新方向和发展模式[J].知识经济,2015,13:99.
[5] 冯志坚.高校教学管理新方向和发展模式探讨[J].亚太教育,2016,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