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话
云南方言语录

云南方言语录
嘿,你可晓得云南方言有多板扎(厉害)噶!在云南,大家说话那叫一个有趣。
比如说,“克哪点”,就是问你“去哪里”,例子嘛,就像“你要克哪点嗨皮噶”。
还有“咋个些”,就是“怎么回事”的意思,“你咋个些,咋个突然不高兴咯”。
云南人还爱说“老实”,可不是说人诚实哦,是“很”“非常”的意思,“这个东西老实好吃呢”。
“给活”也是常说的,就是“对不对”,“今天天气好给活”。
有一次我和几个云南朋友在一起,一个朋友说:“我克甩碗米线克。
”我当时还没反应过来,后来才晓得是去吃碗米线的意思。
另一个朋友接着说:“我也克,我肚子老实饿咯。
”然后大家就一起嘻嘻哈哈地去吃米线啦。
云南方言里还有很多有趣的表达,像“子弟”是说长得好看,“你瞧,那个小伙长得好子弟噶”。
“咯是”就是“是不是”,“你咯是开玩笑呢”。
云南方言就像云南的风景一样丰富多彩,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它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亲切、有趣。
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瑰宝,云南方言也不例外呀!它承载着云南人的情感和生活,是云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说,云南方言真的是太有意思咯,我们要好好保护和传承这些独特的语言财富呢!。
云南方言 普通话

云南方言普通话磨开掉----让开嗦开----让开伟哒----跟着伟哒撒----跟着去板扎----非常好憨迷日眼呢--骂人话,傻瓜的意思么么三--感叹词,跟哇噻差不多得叻----狼松毛----松树叶笼火----生火整不成--做不成事,做不了訾呢很--很生气惹訾了--惹生气了恶(wu)俗----讨厌灰呢很----很脏狼当----窝囊憨包----傻瓜憨处处----傻傻的克哪点--去哪里克掉了----走了认不得----不知道咯是----是不是一花----全部黄黄的----形容人做事干脆,老练贼倒呢----骂人话,跟贼打架挨倒哩----挨打的扎实----好的意思猫得---没有给是---是不是儿了---不得了兜底---下面等一头---等一下都底一花三----全部大甲----石头造姑巴呢----非常可怜恁个----这样怂----指做事不行的人或指没有本事的人日侬——指做事不行的人或指没有本事的人豪丧----哭料了----丢了背时——倒霉汉子——丈夫苦儿——溺爱的骂杂草——不起眼的人鬼火绿——生气老火了——糟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冇(mao)得——没有吊歪——耍酷装佯食物系列嘎嘎----肉杨芋----土豆杨芋皮--土豆片点包谷----种玉米旺子----猪血大油----猪油精豆----一种类似于红豆的菜拐枣----一种很特别的水果,样子很不好形容姑巴----锅巴豆腐诺——嫩豆腐称呼系列娃娃----小孩精选文库妹妹——很小的孩子孩子----鞋子爹----爸爸大爹----大伯大妈----大伯母娘娘----阿姨。
云南方言经典语录

云南方言经典语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相互接触,各种语言和方言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在云南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方言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云南方言经典语录,一起了解一下这些语录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第一步:了解云南方言的特点云南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汉语方言,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
云南方言主要分为三个大家族:滇西方言、滇中方言和滇东北方言。
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音韵系统较为复杂,声调多、变化快;词汇和语法方面与官话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很多共性。
例如:对“你好”这一问候语的表达,云南方言有“嗨,干啥来”、“阿嘎,干嘛咧”、“吃了没,撤了没”等多种表达方式。
第二步:了解云南方言经典语录云南方言经典语录收录了很多很有趣的语言表达,值得大家一一品味。
1. “愁吃柿子挑毛病”这句话的意思是:愁吃柿子(柿子又苦又涩,难以入口),挑毛病(他们就找一些毛病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抱怨),形容一些人心里不平衡,总是找事情来愁。
2. “撕烤皮都拉皮条”这句话的意思是:撕烤皮都拉皮条(形容品德下贱,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做出任何事情),这句话源自滇西某个地区。
3. “接个儿炮花瓣响”这句话的意思是:接个儿炮花瓣响(形容极其娇嫩、随时要哭的脆弱女孩)。
这句话可能出自滇中方言。
4. “搬麻姑的伞”这句话的意思是形容坐镇在自己领域顶尖位置的人,就像搬起麻姑的伞一样得心应手。
这句话可能出自滇东北方言。
第三步:探讨云南方言经典语录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每个方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云南方言也不例外。
云南方言经典语录中的每一句话背后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例如,第一句话“愁吃柿子挑毛病”,反映了云南人重视诚信和友善的文化传统;第四句话“搬麻姑的伞”,则强调了努力、拼搏以及精益求精的价值观念。
总之,云南方言经典语录丰富了人们的语言表达,也成为了云南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探讨这些语录的背后文化内涵和价值,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云南方言的独特魅力。
云南方言祝福语

云南方言祝福语云南方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云南方言祝福语:1. 祝你天天开心,笑口常开!(Zhù nǐ tiān tiān kāi xīn, xiào kǒu cháng kāi!)2. 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Zhù nǐ shēn tǐ jiàn kāng, wàn shì rú yì!)3. 祝你心想事成,梦想成真!(Zhù nǐ xīn xiǎng shì chéng, mèng xiǎng chéng zhēn!)4. 祝你财源广进,年年有余!(Zhù nǐ cái yuán guǎng jìn, nián nián yǒu yú!)5. 祝你家庭和睦,幸福美满!(Zhù nǐ jiā tíng hé mù,xìng fú měi mǎn!)6. 祝你工作顺利,事业有成!(Zhù nǐ gōng zuò shùn lì,shì yè yǒu chéng!)7. 祝你学业进步,金榜题名!(Zhù nǐ xué yè jìn bù,jīn bǎng tí míng!)8. 祝你生活愉快,天天快乐!(Zhùnǐ shēng huó yú kuài, tiān tiān kuài lè!)9. 祝你长命百岁,寿比南山!(Zhù nǐ cháng mìng bǎi suì,shòu bǐ nán shān!)10. 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Zhù nǐ fú rú dōng hǎi, shòu bǐ nán shān!)。
昆明方言怼人语录

昆明方言怼人语录
昆明方言是云南省昆明市及周边地区所使用的土语言言。
在昆明市及周边地区,许多老年人依然使用方言交流,而方言中也有一些经典的怼人语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昆明方言怼人语录。
1. 你傻缺啊!
这句话翻译成普通话就是“你真傻啊!”或者“你真笨啊!”意思是说对方很蠢。
2. 阿咧!你还不如一头猪哩!
这句话意思是说对方很愚蠢,连一头猪都不如。
3. 唉哟喂!你是看电视看傻了吧?
这句话意思是说对方很无知,像是被电视洗脑了一样。
4. 你这个呆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方很愚蠢、没有头脑。
以上几个怼人语录仅代表昆明方言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怼人语录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使用。
但是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带有攻击性的语言,保持礼貌和尊重,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常用昆明土话

常用昆明土话1,挨砍呢:意喻该杀的。
2,矮夺夺:意喻个子不高。
3,爱喏喏呢:意喻喜欢。
4,爱生生呢:意喻对某东西维护得好。
5,爱心爱意:意喻很专注。
6,鏖糟(aozao):意喻洗澡身上的脏东西。
7,巴家:意喻小气。
8,巴心吧干:意喻对某人好。
9,吧之不得:意喻求之不得。
10,拔毒:意喻人品很坏。
11,拔毛:意喻敲诈勒索。
12,把把连连:意喻全部。
13,粑粑:意喻屎。
14,靶子郎当:意喻逞能。
15,半中拿腰:意喻中间。
16,包车:意喻小汽车。
17,包谷粑粑(洋芋粑粑):意喻人土还憨。
18,白说白讲:意喻胡说八道。
19,白无闲事:意喻无事干。
20,白扎叽:意喻很白21,白嘴白脸:意喻脸色苍白。
22,背名失气:意喻名不副实。
23,背时:意喻倒霉。
24,贼B精精:意喻小气。
25,鼻泡脸肿:意喻脸部受伤。
26,鼻子拉撒:意喻鼻子多。
27,鼻屎渣:意喻干的鼻屎。
28,扁担酒:意喻质量差的酒29,瘪豆豉:意喻人长得不好看。
30,病坨坨:意喻人身体不好。
31,绷面子:意喻绷门面。
32,不怕得:意喻没事。
33,不消:意喻不必。
34,嘈耐:意喻人或东西不干净或品行不端。
35,嘈心寡辣:意喻很肚子没油水。
36,撑多得:意喻不想做什么事。
37,长把伞:意喻不能兑现的承诺。
38,扯白撩谎:意喻说假话。
39,扯朵朵:意喻东拉西扯。
40,扯疯:意喻装疯。
41,扯瓜筋:意喻无理取闹。
42,扯淡:意喻对某事某人不满。
43,扯直:意喻朝直线。
44,成行(hang)实器:意喻像样儿。
45,成器:意喻有能耐。
46,城墙脸:意喻脸皮厚。
47,吃闯闯:意喻吃得没意思。
48,吃家饭窩野屎:意喻吃里爬外。
49,戳气:意喻不开心。
50,冲靶子:意喻逞能。
51,冲壳子:意喻聊天,52,冲瞌睡:意喻打瞌睡。
53,绌绌屁:意喻不会响的发声物。
54,出老:意喻年少显老。
55,处不拢:意喻合不来。
56,脆生生:意喻食物脆而好吃。
57,打摆子:意喻得痢疾。
云南方言词汇

云南方言叠词意思、用法解析摘要:研究云南方言首先要研究云南汉族来源的历史。
当年朱元璋派出的由沐英、傅有德、兰玉统领的30万军队,不光是为围歼盘踞在云南的元朝残军而来的,更是为彻底解决云南问题而来的。
当云南局面平定下来以后,朱元璋就命令入滇的军队就地实行军屯,并批准了沐英的奏折,让这些军人的家属启程到云南去团聚、定居,同时鼓励入滇的军人与当地人通婚,这才有了云南人常说的“夷娘汉老子”现象。
1389年,沐英还滇,携江南250余万人入滇。
至此,云南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土著人成了少数民族。
在云南遇到的许多人里,一问都说是当年入滇明军的后代,家乡是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
柳树湾、高石坎是当年入滇的那批明朝军队驻扎过的地方。
他们就是从那里拔营入滇的。
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今天人们所看到的云南省的历史面貌,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朱明王朝定型的。
这些入滇明军在这里定居、繁衍,且常与这里的少数名族打交道,时间久了,原来的话自然就变形变调了,形成了云南方言,由于地形(主要是大山大河)的阻隔,在云南,各个地方的方言也不尽一样,但总体上说,云南方言属北方方言区。
在云南方言中(以云南曲靖富源为例)叠词主要有:凉悠悠尼、粑粑、巴巴、么么三、憨出出、嘎嘎、矮朵朵、油滋滋、l u幽幽、热乎乎、臭哄哄、空捞捞、大拽拽、干巴巴、胖嘟嘟、北森森、悄悄的、饱咕咕、色咪咪、山沟沟、胀鼓鼓、圆嘟嘟、硬板板的、小娃娃、小屁屁、乱麻麻、拜拜、酸溜溜的、热乎乎的、大逼拽拽的、呼扯呼扯的、日逼浓浓的、神兜兜、害怕怕、主题词:云南方言叠词解析内容:在云南方言中,好多叠词(不论描述事物还是心情)的或许都会让人惊叹难以捉摸。
作为云南人,我来具体的给大家介绍这些云南方言叠词的具体意思和相关用意。
1凉悠悠尼。
相信所有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叠词的意思,普通话也可以表达,但在我们云南人的感觉里,似乎用普通话说“凉悠悠的”似乎表达不出神清气爽、内心平和和那种温和,确实,当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之后,一阵微风迎脸而过,轻轻的颤动着头发、衣服、汗水,带来仅一阵的清爽;春夏秋冬,春天风大、夏天炎热、秋天秋高气爽、凉快、冬天冷冷的,如果在炎热的夏天里突降大雨,开开窗呼吸着土的气息、感受着风雨交加,很凉快!秋天里,粮食丰收、落叶纷飞,凉意跃然心上,此时无论从心里上还是身体上都感受到凉悠悠尼;此外,从“凉悠悠尼”和“凉悠悠的”来比较,“尼”和“的”来说,“尼”让人听起来比较亲切、“的”听起来则比较呆板。
云南方言大全

云南方言大全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着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其中以云南方言最为独特。
云南方言是指云南省内各地所使用的方言,由于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云南方言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点,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一、云南方言的特点。
云南方言的特点之一是音韵丰富多变。
云南方言的音韵系统非常复杂,有些方言甚至有着自己独特的声调系统,如滇西北部的彝语方言就有着七个不同的声调。
此外,云南方言的韵母也非常丰富,有些方言甚至有着数百种不同的韵母。
这种丰富多变的音韵系统是云南方言的一大特色。
其次,云南方言的词汇丰富多样。
由于云南地处边疆,长期以来与周边地区有着密切的交流,因此云南方言吸收了许多外来词汇,使得其词汇量非常丰富。
同时,不同的民族在云南地区使用不同的方言,这也为云南方言的词汇多样性提供了土壤。
最后,云南方言的语法结构灵活多变。
云南方言的语法结构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方言甚至没有固定的语序,句子成分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
这种灵活多变的语法结构使得云南方言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云南方言的分布。
云南方言的分布非常广泛,根据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的不同,可以将云南方言大致分为滇西北方言、滇西南方言、滇东北方言、滇东南方言和滇中方言等几大类。
每一类方言又可以细分为数十种不同的方言小类,如滇西北方言可以分为彝语方言、白语方言、藏语方言等。
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展现出了不同民族的语言魅力。
三、云南方言的保护与传承。
云南方言作为云南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之一,其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云南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对云南方言的保护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对云南方言的调查研究和语言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云南方言文化传承活动,以期保护和传承云南方言。
同时,云南方言的传承工作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区等都应当加强对云南方言的传承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使用和传承云南方言,使其得以长久传承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烂掉”听的人先是一震,以为他在说黄色话,既而明白,他说的是很普通的生活语言,只不
过他把“背帐”说成了“B 胀”把“肩膀皮”说成了“机巴皮”既而哄堂大笑……
云南的大多
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母 语 ,汉语是他们的外 语 ,自然好多音节发音困难,凡是汉语中的鼻音
nng,基本省掉,于是就把“肩膀皮“(jianbang)说成"机巴皮"(jiba)把"背"(bei)说成(B)。 其他还有把“篮球(lanqiu)“说成”蜡曲“(laqu),把“太阳”说成“太牙”把“红旗”说成“褐旗” 把“纲领”说成“嘎里”,把“回家”说成“胡家”等等。 少数民族发音的另外一种情况是,把 汉语中的 ea 等这样难发的音省掉。逛斗南花卉市场,向花商询问一种植物的名称,花商把 告诉叫“提树”,一直听不清楚,不知道什么是提树,原来是花商把“铁(tie)”发成了“提(ti)”, 把“铁树”说成了“提树”,这样的发音作为云南人,恐怕谁都能听懂,但外省人却同听天书。 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例如把“先进(xianjin)”说成“新近(xinjin)”把“团聚(tuanju)”说 成“囤积(tunji)”,把“芊绵(qianmian“”说成“亲民(qinmin”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 们好多云南汉族,也是这样发音的。 居住在云南的汉族,祖先都是北方人,刚来的时 候,说的应该是很标准的北 方 话 。但由于长期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原因,就不自觉的被少数 民族的语言同化了,即使是昆明人,发音时也很难分辨出后鼻音 g,好多人分不清“民”与“明”, “亲”与“轻”,“汤”与“潭”,“山”与“商”的发音,导致了好多开始写古典诗词的朋友,经常把 iningianeneng 等几个韵部混压,把 anang 两个韵部混压。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声 母翘舌音 zhichishir 全部发成了齿音 zcs(?),例如把“吃饭”说成“慈饭”。把“老师”说成“老 司”把“山上”说成“三丧”“睡觉”说成“岁觉”等等,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想,这可能是我们的古 汉语里原本就没有 zhichishir 这几个翘舌音,而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普通话里有。为北方人由 于受外来民族的影响(外来民族的语音里有这几个声母(如突厥语)而外来民族对中华民族 的影响是逐渐从北到南的),逐渐加进了这几个翘舌音声母。而受南方少数民族影响的云南 人,也就把这种古老的发音形式保留到现在,顺便说一下,这种发音方式整个华夏南部都大 体如此,我们仔细听台湾人说普通话,翘舌音仍然不明显。 云南能很好的发出这几个 音的是回族,可能是因为回族长期学习使用阿文的缘故。阿文里的有好多近似 zhichishi 的 翘舌音。 当然这种情况是指老一辈的云南汉族,对于现在的年轻人,一进校门就在普 通话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想来是不会出现这样错误的。
友勿泄露答案)。 8、“知道地”。到了保山的朋友们问路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如果对方
回答“知道地”那就是不知道的意思,你别在哪儿傻等着对那要往哪儿走”。“知道地”在这里是否定,就是不知道喔。
9、“喇擦”——形容
词,多指女子很勤快。例如:你家(jie,一声)姑娘太喇擦了!(昆明人读家是“结”) 10、
本同“哪费”|“支费”,不过有点看不起或蔑视之意。抓,踢球也,如,走抓球刻!意为走踢球
去! 6、”不有“二字连起来说变成了一个字念”biu“,意思是指没有。比如说,我还 biu
吃饭呢,就是我还没有吃饭呢!,这个 biu(不有)在滇西和红河等地方很流行! 7、你
聂饭给请掉了?“你聂”,尊称对方,约同于“您”。兄弟估计,可能就是“您”的变音。说句题
片断 17.方言: 洞门 。标准解释:对面 例:洞门有个太漂亮了 18.方言:下细。标准解释:仔细 例:他太下细了 19.方言:朱老大(小辣椒,赵高科等)。标准解释:SB 例:你是朱老大 20.方言: 花包谷 。标准解释:杂种 例:啊个花包谷儿 21.方言: 哦包 。标准解释:石头 例:我一‘哦包’给你吃........ 22.方言: 婆烦 。标准解释:讨厌 例:这个人太婆烦了 23.方言: 日龙包 。标准解释:SB 例:他是个大日龙包 24.方言: 烂屎 。标准解释:放荡的女人 例:她是个烂屎 25.方言: 丫玉 。标准解释:漂亮 例:这个幺妹太丫玉了 26.方言: 窑裤儿 。标准解释:内裤 例:妈,给我买条窑裤儿 27.方言: 改放孩 。标准解释:解放鞋 例:妈,给我买双改放孩 28.方言: 甲壳 。标准解释:吝啬 例:她太甲壳了 29.方言: 冲皮砣 。标准解释:打架 例:他们两个再冲皮砣 30.方言: 开黄枪 。标准解释:说话不着边 例:狗日呢不懂你斗表乱开黄枪 31.方言: 耐烦 。 标准解释:不愿意 例:男:你会梦到我吗?女:耐烦 32.方言: 绝儿 。标准解释:断子绝孙 例:你个绝儿 33.方言: 将将 。标准解释:刚刚 例:我将将哈看到她 34.方言: 哪底 。标准解释:那里 例:你在哪底 35.方言: 胯垢 。标准解释:无法用言语解释 例:他太胯垢拉 36.方言: 安逸 。标准解释:舒服 例:今天赢了点钱,太安逸了 37.方言: 豆食粑 。标准解释:老干妈类型呢调味品 例:豆食粑吵腊肉好吃不 38.方言: 拜祭 。标准解释:认干爹或干妈 例:你拜祭人眯有 39.方言: 幺哥 。标准解释:兄弟 例:幺哥,舀点饭跟我 40.方言: 惯食 。标准解释:任由孩子胡作非为 例:孩子不能惯食呢 41.方言: 大报应 。标准解释:大日龙包 例:你个大报应 42.方言: 锥子 。标准解释:然后 例:锥子我一脚跟他吃 43.方言: 毛思 。标准解释:厕所 例:你找她杂子,她在毛思都 44. 方 言 : 查 衣 货 。 标 准 解 释 : 假 的 例 : 她 是 个 查 衣 货 。 46.方言: 霉 B 日眼 。标准解释:精神状态不好 例:你看上克霉 B 日眼 47.方言: 花眯料嘴 。标准解释:甜言蜜语 例:你表跟我花眯料嘴勒 48.方言: 相应 。标准解释:便宜 例:你勒这个劳布卖相应点 49.方言: 洞洞钱 。标准解释:一种用纸叠的假钱币 例:喂,来丢洞洞钱不 50.方言: 鬼人 。标准解释:解释不了 例:你这个鬼人 51.方言: 炮踹妇 。标准解释:泼妇 例:他家媳妇是个炮踹妇 52.方言: 猫已 。标准解释:妈妈 例:猫已,我的衣服缝好了没 53.方言: 咯咯 。标准解释:睡觉 例:咯咯了,不而你了
1.方言: 拐了。标准解释:不好了 例:世上就这一个的口头禅 2.方言:表耳。标准解释:不要理 例:表耳他 3.方言:眯有。标准解释:没有 例:我眯有 4.方言:你怕会打拳。标准解释:指你能有多大本事 例:你怕会打拳 5.方言:鬼登高。标准解释:形容人没本事 例:这个鬼登高 6.方言:日高撩白。标准解释:指人办事不可靠 例:你不要日高撩白 7.方言:浑嘴狗。标准解释:骗人精 例:他是个浑嘴狗 8.方言:摆谱。标准解释:摆架子 例:他摆谱的很 9.方言:国得(不)住。标准解释:不服气 例:他国得(不)住 10.方言:打逛子。标准解释:混 例:他天天打逛子 11.方言:板扎。标准解释:太好了 例:他太板扎了 12.方言:两耳屎(两耳巴 )。标准解释:两耳光 例:他着他爸爸甩两耳屎(两耳巴 ) 13.方言:两剁脚。标准解释:踢两下 例:两剁脚给他吃 14.方言:你怕要日天。标准解释:你好狂 例:你怕要日天 15.方言:背时。标准解释:倒霉 例:他太背时了 16.方言:两白刀脚杆跟你片断。标准解释:两菜刀砍断你的脚 例:老子两白刀脚杆跟你
首。比如说”给克?“就是问”去不去“,”克我家嘛“就是”去我家“ 3、哪费食堂,菜难吃
死掉。打一个如呢还要 2 块,老实个鬼火绿(读第二声)呢!此句有点难,注解一下“哪费”
即什么、哪样,如者肉也,肉在云南读“如”。呢语 气 词 ,常用在句尾或句中。老实非诚实。
是非常、很之意。鬼火绿,非常常用,不难理解,太生气了,怒发冲冠之谓也。注意,要读
土话词语
1、给吃掉饭了——意为饭吃了没有?“给”(用此字仅表读音,也有人写为“左口右格”,
不知何 意 。以下举云南读音皆如此不再一一说明)在云南话里用得极多,多置于句头,表
反问、提问。例,给打牌?意为——打不打牌。 2、走,上该买孩子克。——诸位别吓
着,此句意为”走,上街买鞋子去”。云南街读“该”;去,念”克“而且一般用在句末,或者句
外话,云南汉族多为明时从内地移入。因旧时交通不便,可能云南方言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读
音。还有不少有特色的句子和词汇无法表达,刚才哪些例子,兄弟一面嘴里念念有词,一面
手翻字典,累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实在顶不隹喽。今天就此打隹,以后有机会再说罢!
最后留两个“四六级”难度的云南话,如有非云南之朋友能知其意,独行云南可矣!(云南朋
板扎——形容词,之非常棒,非常好,非常牛逼,例如:么么三三(语气词,通常表示惊叹),
你妈做呢菜太板扎了! 另外云南人说话结尾通常以”呢“、”捏“、“噶“、”嘛“等语气助词
作为结尾,这一点和四川话是区别很大的,比如:他早上才克掉学校呢!是吃掉饭克呢!,
意思就是”他是早上才去的学校,吃了饭去的!“或者”还是个大伙子呢噶,冒跟小妹妹斗气
称呼篇
老爹老 niang 小挨砍呢老公叫:老砍小 P 娃娃川贼土贼你皆砍头 棍我爹老表小东冒小挨刀呢我司夫啊糟别儿
编辑本段语音杂谈
皮旦赖古 ge 小痞
红河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哈尼族老乡诉苦:“去年讨儿子媳妇,B 胀了
一回,今年嫁姑娘,又 B 胀了一回,饭呢没有吃呢啦,到山上挑点柴来卖卖,机巴皮呢磨
噶!“此类,都是语气助词,没有专门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能运用自如的话,那么你就差不
多云南话四级毕业了,^_^
昆明常说的四字词语
1、日弄惯散——形容人行为笨拙,散漫。 2、跟愣半倒——形容一个人做事东扯 西扯的,不具体。 3、呜噜拜来——形容一个人说活没准,整天在你耳边吵你。 4、 疯天扩地——形容一个人很疯癫,举动奇怪。 5、啰里八嗦——形容一个人反复说一件 事,把简单说得复杂。 6、神头二五——形容做事没准,不考虑后果,一般指危险的事。 7、板五板六——形容激动,被冤枉时很着急的样子。同义:跳脚板手 8、雀神怪鸟—— 行为举动很奇怪。 9、鬼扯十扯——谈些话题之外的事物。 10、憨不碌出——形 容笨,傻,不动脑筋。 11、抖零壳颤——形容被吓到时发抖,或是行为冷而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