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docx

合集下载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指标
标本容器错误率
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血培养污染率
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抗凝标本凝集率
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急诊:血细胞
生化
门诊:血细胞
生化、免疫
住院:血细胞
生化、免疫
检验报告不正确率
检验报告不正确是指实验室已发出的报告,其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包括结果不正确、患者信息不正确、标本信息不正确等。检验报告不正确率是指实验室发出的不正确检验报告数占同期检验报告总数的比例
危急值通报率
危急值通报率是指已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数占同期需要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期参加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实验室间比对率
执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是指从实验室收到标本到发送报告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危急值通报及时率
危急值通报时间(从结果确认到与临床医生交流的时间)符合规定时间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需要危急值通报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临床检验专业项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年版)的要求,结合年度省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结果,我们制定了我院年度检验科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目标,具体如下: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科15项质量控制指标为了规范诊疗行为和加强医疗管理,我们按照XXX发布的临床检验专业15项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的要求,结合2016年度省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结果,制定了我院2017年度检验科的质量控制指标目标。

具体如下:序号质量标准指标说明控制目标1 标本类型错误率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2 标本错误率采集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3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4 血培养污染率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5 抗凝标本凝集率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6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急诊:XXX 门诊:XXX 住院:XXX7 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8 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高于要求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对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有要求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9 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参加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特定机构(国家、省级等)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总数的比例 %10 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参加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11 实验室间比对率执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12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实验室内周转时间是指从实验室收到标本到发送报告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急诊:min(血细胞) min(生化) 门诊:min(血细胞) min(生化、免疫) 住院:min(血细胞) min(生化、免疫)13 检验报告不正确率检验报告不正确是指实验室已发出的报告,其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包括结果不正确、患者信息不正确、标本信息不正确等。

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控制指标一、一般指标:1、标本不合格率:即标本无效、失误或缺失的比例,是评估标本采集与接收环节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标本不合格率高,将严重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样品不合格率:即样品腐败、溶血、凝血等问题的比例,是评估样品存储与运输环节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样品不合格率高,将严重影响后续的检验结果。

3、迟报率:即报告延迟发出的比例,是评估报告发放环节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迟报率高,将严重影响临床医生的判断和治疗决策。

4、复核率:即复核结果与初检结果不符的比例,是评估初检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复核率高,将严重影响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

5、质控数据有效率:即参与质控的结果数与实际样品数之比,是评估质控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质控数据有效率低,将影响对实验室工作质量的准确评估。

二、专业指标:1、准确度指标:包括结果与标准值的比较、结果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和结果与临床实际情况的比较等准确性评价指标。

2、精密度指标:包括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的评价指标,用于衡量同一样本在一定条件下的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3、灵敏度和特异度指标:用于评价测试方法对正常人群和患者群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即判断发现真正患者和排除健康人的能力。

4、参考区间指标:包括正常参考区间和临床决策参考区间的建立和修订,用于判断患者的检验结果是否异常,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决策。

5、系统误差指标:包括常见系统误差的评价和校正,用于评估和纠正测试方法中的系统偏差。

6、方法学评价指标:包括方法学的选择、验证和认证等评价指标,用于选择和验证适用于临床实验室的测试方法。

以上是2024版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控制指标中的一些重要指标,这些指标旨在评估临床检验工作的质量,确保患者的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实验室应根据这些指标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反映标本采集量就是否正确,就是检验前得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标本类型错误率中明确规定,是分析采集标本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标本类型错误率=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标本总数×100%。

标本容器错误率中明确规定,是分析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标本容器错误率=采集容器错误的标本数/标本总数×100%。

单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这两个指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心生疑问,如果一个大便杯里面装有尿液是归为标本类型错误还是标本容器错误?这就取决于申请的项目,如果申请的项目为大便常规,则归为标本类型错误。

如果申请项目为尿液培养,则归为标本容器错误。

那么我们再举几个例子:如果一个装有尿液的紫头管送检血常规,则归为标本类型错误;如果一个装有大便的无菌杯送检尿培养,则同样归为标本类型错误;如果一个装有血液的红头管送检血常规,则归为标本容器错误;如果一个装有尿液的常规尿杯送检尿培养,则归为标本容器错误。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标本总数”包括所有类型的标本总数,而不单指某一种类型的标本。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如果存在标本类型和检测项目不一致,且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的情况,则应视为标本合格。

例如,尿杯里面采集的大便送检大便常规则应视为标本合格。

通过以上的思考和分析对标本类型错误和标本容器错误这两个指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探讨2:如何清晰界定标本采集量错误和抗凝标本凝集?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是分析的标本体积,其计算公式为:标本采集量错误率=量不足或过多(抗凝标本)的标本数/标本总数×100%。

抗凝标本凝集率是分析需要抗凝标本的凝集情况,其计算公式为:抗凝标本凝集率=凝集的标本数/需抗凝标本总数×100%。

似乎这两个指标是完全独立的,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明确界定。

假设一个送检红头管的生化项目,由于检测项目多,标本量采集不够,那么这肯定是标本采集量错误。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临床检验是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质量控制是临床检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旨在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世界卫生组织于2024年发布了一份标准,其中包括了15个质量控制指标。

以下是这些指标的详细介绍。

1.标本采集:标本的采集是临床检验的首要环节,合理的标本采集可以避免人为误差的引入,并最大程度地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标本运送:标本在采集后需要及时送往检验科室,延迟的运送可能导致标本的质量下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样本处理:样本在送往检验科室后,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如离心、分离等,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保证样本的质量。

4.仪器维护:临床检验所用的仪器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要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5.校准和标定:仪器的校准和标定是保证仪器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6.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质量控制样本是检验结果的参照标准,必须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使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7.质量评价:对质量控制样本的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均值、标准差、偏差等参数的计算,以评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8.检验方法的验证:新的检验方法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验证,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9.比对试验:将自家检验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0.不良事件的管理:对实验室内的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和管理,保证不良事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最小化。

11.技术人员的培训: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提高其检验操作的标准化程度,减少操作误差的发生。

12.质量管理计划: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和管理措施,以达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实验室质量的目的。

13.外部质量评估:参加外部质量评估活动,获取外部评估机构的反馈意见,以提升实验室的质量水平。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4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标本类型错误率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类型错误率= ×100%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容器错误率= ×100%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100%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定义: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血培养污染率= ×100%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定义: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抗凝标本凝集率= ×100%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 n/2+X n/2+1)/2,n为偶数注:n为检验标本数,X为检验前周转时间。

意义:反映标本运送的及时性和效率,检验前周转时间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重要前提。

七、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定义: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室内质控进行内部质量监测的覆盖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完整word版)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完整word版)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完整word版)临床检验15个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附件4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标本类型错误率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标本类型错误率= ×100%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容器错误率= ×100%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100%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四、血培养污染率定义: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血培养污染率= ×100%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定义: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抗凝标本凝集率= ×100%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 n/2+X n/2+1)/2,n为偶数注:n为检验标本数,X为检验前周转时间。

意义:反映标本运送的及时性和效率,检验前周转时间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重要前提。

七、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定义: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意义:反映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室内质控进行内部质量监测的覆盖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临床检验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检验患者体液、组织和细胞的生化、免疫、微生物学特性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确立和遵守一系列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对于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准确性指标1.精确度: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指测定值与实际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常用的指标有相对偏差(CV)、平均绝对偏差(MAD)和平均偏差(ME),要求CV小于5%。

2. 准确度: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常用指标为偏差(Bias),要求偏差小于所规定的范围。

3.确定度:临床检验结果的确定性是指测定值的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常用指标有再现性、重复性和可靠性,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

二、可靠性指标1. 稳定性:临床检验结果的稳定性是指测定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变化程度。

常用指标为稳定性指标(Stability index),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变化不超过一定范围。

2.一致性:临床检验结果的一致性是指同一样本通过不同检验方法或不同实验室进行检测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常用指标为一致性指标、一致性系数,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

三、效能指标1.灵敏度:临床检验结果的灵敏度是指检验方法对真阳性样本的检出率。

常用指标为真阳性率、灵敏度指标,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

2.特异性:临床检验结果的特异性是指检验方法对真阴性样本的检出率。

常用指标为真阴性率、特异性指标,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

3.阳性预测值:临床检验结果的阳性预测值是指积极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中确实为阳性的比例。

常用指标为阳性预测率、阳性预测值,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

4.阴性预测值:临床检验结果的阴性预测值是指消极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中确实为阴性的比例。

常用指标为阴性预测率、阴性预测值,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

四、实用性指标1.及时性:临床检验结果的及时性是指检验结果的出具时间,并能够在临床诊断或治疗中及时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4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 年版)
一、标本类型错误率
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类型错误率 = ×100%
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
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容器错误率 = ×100%
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
定义: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血培养污染率 = ×100%
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
定义: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抗凝标本凝集率 =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 n为奇数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 n/2 +X n/2+1) /2 , n 为偶数
注: n 为检验标本数, X 为检验前周转时间。

意义:反映标本运送的及时性和效率,检验前周转时间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重要前提。

七、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
定义: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室内质控进行内部质量监测的覆盖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八、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
定义: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高于要求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对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有要求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检验结果精密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九、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定义:参加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特定机构(国家、省级等)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进行外部质量监测
的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
定义: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参加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的合格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一、实验室间比对率(用于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定义:执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无室间质评计划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实验室间比对的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二、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实验室内周转时间是指从实验室收到标本到发送报告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 X(n+1)/2 , n为奇数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 (X n/2 +X n/2+1)/2 ,n 为偶数
注: n 为检验标本数, X 为实验室内周转时间。

意义:反映实验室工作效率,是实验室可控的检验中和
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三、检验报告不正确率
定义:检验报告不正确是指实验室已发出的报告,其内
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包括结果不正确、患者信息不正确、
标本信息不正确等。

检验报告不正确率是指实验室发出的不
正确检验报告数占同期检验报告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检验报告正确性,是检验后的重要质
量指标。

十四、危急值通报率
定义:危急值是指除外检查仪器或试剂等技术原因出现
的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必须立刻进行
记录并第一时间报告给该患者主管医师的检验结果。

危急值
通报率是指已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数占同期需要通报的
危急值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危急值通报情况,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五、危急值通报及时率
定义:危急值通报时间(从结果确认到与临床医生交流
的时间)符合规定时间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需要危急值通报
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危急值通报是否及时,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