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教案 (5)

合集下载

专业英语翻译教案

专业英语翻译教案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大纲及教案专业名称:英语专业课程名称:《翻译》(1)主导教材:毛荣贵《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所属课程组:翻译组课程负责人:适用年级:英语专业本科2003级200 5 —200 6 学年第一学期翻译(1)(2)课程大纲一、课程概况课程名称:翻译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编号:030903081,030903082学分:4 学时:68 开课学期:五、六二、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有效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和理论认识,达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其翻译能力的基本要求,即:能运用翻译理论与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译文忠实、流畅,译速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汉字,使之可以胜任未来的中学英语教学以及其他涉及翻译能力的工作。

2、[课程要求]本课程为系列专业基础课,由英译汉和汉译英组成,要求学生按顺序修读。

为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布置相当数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1、[教学内容要点]本课程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重点是翻译技巧的介绍与练笔,翻译内容涉及各类文体、各个领域。

课程安排按照讲练结合的原则展开,帮助学生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训练翻译的基本技能。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讲评,强化学生对不同文本语体特点和翻译原则的认识,为其将来从事翻译工作或运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打下坚实的双语转换实践基础。

2、[教学安排]本课程教学依据教学大纲,安排在本科三年级上、下两学期进行,共计68学时,其中36学时为英译汉,32学时为汉译英,每周2学时。

教学计划允许授课教师在具体操作中有一定的灵活度,但至少应包含以下3部分的主题内容:1)翻译概述(含翻译的标准、原则、过程、中外翻译简史及翻译名家的主要观点等);2)翻译技巧讲练(介绍主要的英汉互译技巧,结合学生的练笔进行讲评);3)多视角的翻译实践与研究(不同领域的翻译实践及其操作原则与技巧,如外来词翻译、报刊标题及新闻翻译、旅游翻译、科技翻译、广告翻译、文化与翻译等;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始涉猎翻译的前沿理论,提高学生对翻译的理性认识,目的在于训练其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为其将来从事翻译实践或理论研究开辟一个窗口)。

英语翻译教案

英语翻译教案

英语翻译教案教案标题:英语翻译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包括从中文到英文和从英文到中文的翻译。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英语翻译的定义和重要性。

2. 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不同类型的翻译练习,包括句子翻译、段落翻译和篇章翻译。

4. 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一段简短的中英文对话或文章引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学生对翻译的理解和体验,引导他们思考翻译的重要性和挑战。

知识讲解:1. 介绍英语翻译的定义和作用,强调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2. 解释翻译的基本原则,如准确性、流畅性和忠实于原文等。

3. 分析不同类型的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调整语序和选择合适的词汇等。

实践练习:1.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句子,要求他们将其从中文翻译成英文,并进行互相检查和讨论。

2. 给学生提供一段英文文章,要求他们将其翻译成中文,并进行互相检查和讨论。

3. 给学生提供一篇跨文化交际的场景,要求他们进行翻译,并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英语翻译技巧,如翻译歌词、电影对话等。

2. 邀请一位专业翻译或外籍人士来班级分享他们的翻译经验和故事。

3. 组织学生参加翻译比赛或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技巧,强调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持续提高翻译能力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翻译活动和跨文化交流,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翻译练习和作业,对其准确性和流畅性进行评估。

3. 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英语翻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中英文对话或文章。

2. 翻译练习材料。

3. 外籍人士的分享材料或讲座。

4. 翻译比赛或活动的相关资料。

英语翻译课程教案

英语翻译课程教案

1 Repetition 重译/重复法Let’s revise our safety and sanitary regulations.我们来修改安全规则和卫生规则吧。

2 Amplification 增译法To the east and the south a faint pink is spreading.东南方呈现一抹浅红,正在向远处扩展。

3 Omission 减译法For generations, coal and oil have been regarded as the chief energy source to transport man from place to place.几十年来,煤和石油一直被认为是交通运输的主要能源。

4 Conversion 词类转换法The volume of trade has increased tremendously to the advantage of both countries.贸易的剧增给两国带来了益处。

5 Inversion 词序调整法There are many wonderful stories to tell about the places I visited and the people I met.我们访问了一些地方,遇到了不少人,要谈起来,奇妙的事可多着呢。

6 vision and combination分译法、合译法Daybreak comes with thick mist and drizzle.黎明时分,大雾弥漫,细雨蒙蒙。

She is intelligent, ambitious and hard-working. She is also good at solving problems.她很有才智、雄心勃勃、工作努力,还善于解决问题。

(两句合一)7 Negation 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Self-service bookstand无人售书处The change of the voices 语态变换法The existence of oil wells has been known for a long time.人们很早就知道油井的存在。

商务英语翻译教程第5单元 教案

商务英语翻译教程第5单元 教案

商务英语翻译教程教案第五单元I、教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商务合同中多重从句的翻译方法,正反翻译法;了解国际商务合同中的翻译与解读,及合同中的各项专业术语的意义及其翻译。

II.教学时间:4学时III.教学重难点:1.商务合同中长句的翻译2.国际商务合同种类的特点3.正反法IV.教学内容:Section I TextSection II Method and TechniqueSection III ExercisesV.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为主,配以师生互动实训,PPT等。

VI. 教学步骤一、商务合同中长句的翻译(2)(重点)应用:1.复合从句的翻译法;顺译法2.正反翻译法:正说反译;反说正译长句的主要翻译方法(1)顺译法(2)逆译法(3)变序法(4)分译法(5)转句译法(6)综合法顺译法: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逻辑的先后安排来翻译。

这种译法与汉语的表达顺序基本相同,可顺译而为。

当英语长句内容的叙述层次与汉语基本一致时,可采用顺译法。

顺译法一般适用于英语句子的逻辑思维顺序和表达法与汉语类似的情况。

1)顺译法Y ou may have to make or receive calls to or from regular customers and prospective customers, so a good telephone manner not only makes an impression in business, but also helps to make money.合并法词类转换有时你可能必须与老客户或潜在的客户通电话,因此,礼貌地接打电话不仅可以给业务伙伴留下好印象,而且还能帮你赚钱。

句法转换The statement declare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must be changed or the gap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ould continue to widen.声明宣称:国际经济秩序必须改变,否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将继续扩大。

英语教案_大学英语翻译

英语教案_大学英语翻译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进行英语翻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3. 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教学重点:1. 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翻译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原文的含义,准确翻译。

2. 翻译技巧的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翻译?二、教学内容1. 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a.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过程。

b. 翻译的原则:忠实于原文、通顺易懂、符合目的语文化。

2. 翻译技巧和方法:a. 直译:直接将原文的词汇、句式、结构翻译成目的语。

b. 意译:根据原文的含义,采用目的语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c.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在翻译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一篇英语文章,尝试将其翻译成中文。

2. 教师选取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 回顾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回顾翻译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a. 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对于翻译至关重要。

b. 分析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 翻译技巧的运用:a. 举例说明直译、意译和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运用。

b. 分析不同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的优缺点。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一篇包含文化差异的英语文章,尝试将其翻译成中文。

2. 教师选取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翻译技巧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翻译一篇英语文章,注意运用所学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了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了翻译技巧和方法。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翻译,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原文含义不准确、翻译技巧运用不灵活等问题。

Lesson5Whatcanyousee_教案

Lesson5Whatcanyousee_教案

Lesson5 What can you see?教案第二课时(Let’s talk .)教学目标、要求A.能利用所学单词正确翻译对话,能根据对话内容做简单的会话练习。

B.能抓住重点句,做替换练习。

a. Whar can you see in the tree? I can see some birds.b. How many can you see ? Three.c. Can you see a pig ? Yes,I can .C.口语交际。

Can I read the book? Yes,read it ,please.能听懂、会说,并能用来进行会话。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话题是“动物”,通过主题句型“Can you see ...?”“What can you see?”和“How many can you see?”复习已学过的动物名称和引出一些新的动物名称。

齐齐和伊芙的对话中,齐齐误将sheep读成ship,伊芙加以纠正,实际上这也是学生常犯的错误。

通过学习这段对话,可让学生分清[i:]和[i]的区别。

另外,第一段中“Can I read it?”中的can,与后面“What can you see ?”中的can用法是不同的,后者表示“能力”,而前者表示“请求许可”。

can的这种用法将在以后学习,本课中只要求能理解即可。

教具准备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T: Good monrning,boys and girls.(同学们,早上好。

) S: Good monrning,teacher.(老师,早上好。

)M: Sit down,please.(坐下。

)Step1 ResivionT:请同学们听儿歌,看画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 You say.你来说说。

)S: sun(太阳)。

tree(树)。

duck(小鸭)。

T:你看到了几只小鸭?S:two /three/four/.T:Very good,sit down。

《英语翻译教案》课件

《英语翻译教案》课件

《英语翻译教案》PPT课件第一章:翻译的基本概念1.1 翻译的定义解释翻译的概念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和文化1.2 翻译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翻译,如直译、意译、同声传译等解释每种翻译类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1.3 翻译的标准和原则介绍翻译的标准,如准确性、可读性、忠实原文等强调翻译时应遵循的原则,如保持原文的意义和风格第二章:翻译的基本技巧2.1 词汇翻译技巧解释词汇翻译的基本原则,如词义选择、词性转换等举例说明常用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借译等2.2 句子翻译技巧介绍句子翻译的基本原则,如句子结构对等、语序调整等举例说明常用翻译技巧,如被动语态的转换、从句的翻译等2.3 段落和文章翻译技巧解释段落和文章翻译的基本原则,如连贯性、一致性等举例说明常用翻译技巧,如段落结构的调整、文章风格的保持等第三章:英语语法和句型3.1 英语语法基本概念介绍英语语法的基本概念,如时态、语态、语气等强调语法在翻译中的重要性3.2 英语句型结构解释英语句型的基本结构,如主谓宾结构、主谓表结构等举例说明不同句型的翻译方法3.3 英语特殊句型和短语介绍英语特殊句型和短语的翻译方法,如倒装句、省略句等举例说明常用特殊句型和短语的翻译技巧第四章:文化差异与翻译4.1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解释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如语言表达习惯、文化背景知识等强调翻译时应注意文化差异的重要性4.2 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举例说明英语和汉语在词汇、表达方式、语法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强调翻译时应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4.3 翻译中的文化适应和调整介绍翻译中如何进行文化适应和调整,如词义选择、增减内容等举例说明文化适应和调整的翻译技巧第五章:翻译实践与评价5.1 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强调翻译实践在学习和提高翻译能力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翻译实践,提高翻译技能5.2 翻译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介绍翻译评价的标准,如准确性、流畅性、忠实原文等解释翻译评价的方法,如同行评审、自我评价等5.3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提供翻译实践案例,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评价分析案例中的翻译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第六章:翻译软件与工具6.1 翻译软件的概述介绍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翻译软件和工具,如谷歌翻译、DeepL等强调翻译软件在辅助翻译工作中的作用6.2 翻译软件的使用方法详细讲解如何使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强调翻译软件的局限性,如准确性、语境理解等6.3 翻译软件与人工翻译的结合介绍如何将翻译软件与人工翻译相结合,以提高翻译效率强调翻译软件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翻译第七章:口译技巧与实践7.1 口译的基本概念解释口译的概念和类型,如同声传译、交替传译等强调口译的特点,如即时性、准确性等7.2 口译技巧介绍口译技巧,如听力训练、短期记忆训练、语言表达训练等强调口译技巧在实际口译工作中的重要性7.3 口译实践与评价提供一个口译实践案例,让学生进行口译练习分析案例中的口译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第八章:商务翻译技巧8.1 商务翻译的特点解释商务翻译的特点,如专业性、实用性、准确性等强调商务翻译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8.2 商务翻译技巧介绍商务翻译技巧,如术语准确运用、句子结构优化等举例说明商务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技巧8.3 商务翻译实践与评价提供一份商务翻译案例,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分析案例中的翻译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第九章:文学作品翻译技巧9.1 文学作品翻译的特点解释文学作品翻译的特点,如艺术性、想象力、文化适应等强调文学作品翻译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9.2 文学作品翻译技巧介绍文学作品翻译技巧,如词义选择、形象表达等举例说明文学作品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技巧9.3 文学作品翻译实践与评价提供一篇文学作品翻译案例,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分析案例中的翻译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第十章:翻译职业规划与发展10.1 翻译职业概述介绍翻译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强调翻译职业的重要性和前景10.2 翻译职业技能要求解释翻译职业技能的要求,如语言能力、翻译技巧、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强调翻译职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10.3 翻译职业规划与发展介绍翻译职业规划的方法和建议,如持续学习、拓展业务领域等强调翻译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个人能力、市场需求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翻译的类型和标准翻译类型:直译、意译、同声传译等,以及它们的定义和应用场景。

翻译教案培养学生中英文互译能力

翻译教案培养学生中英文互译能力

翻译教案培养学生中英文互译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掌握英语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需求。

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英语在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培养学生的双语翻译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中英文互译能力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基础的英汉翻译技巧;2.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外阅读积累词汇和短语;3. 提高对英语语境的理解能力,为准确翻译提供依据。

二、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准备一些相关的英汉翻译素材。

例如,新闻报道、故事短文、广告宣传等。

2.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英语新闻报道,要求学生先尝试理解其中的内容,然后进行中文翻译。

3. 技巧讲解针对英汉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技巧,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例如,语法结构的转换、词汇的选择等。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练习与反馈提供一些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可以选取一篇短文,要求学生逐句进行中文翻译,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通过阅读英文原著、观看英文电影等多种方式,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语言表达。

三、教学资源1. 数字化教材或教辅书:提供较为系统的英汉翻译练习材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多媒体设备:提供多媒体资源,如英语新闻报道的视频、英文原著的电子书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来评价其对英汉翻译能力的掌握情况。

2. 书面作业评价:布置翻译练习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表现来评价其实际应用能力。

3. 个人口头反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翻译问题,教师可选择给予个别学生面对面的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实践,学生在英汉翻译能力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然而,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上只能提供有限的练习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2 Translation at Word LevelThough words are regarded as the minimum unit in translation by some people, they play a crucial role. Whether 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properly rendered into the target text i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to judge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lation. In some cases the translator only needs to reproduce the denotative meaning of a word,but in other cases he has to render the connotative meaning of a word in the specific sentence. Therefore,he must achie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before starting his translation.2.1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t Word Level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mainly conduct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versities of the two languages in word formation, word class and word meaning.2.1.1 Comparison of Word Formation2.2 .2 Comparison of Word Class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word clas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Moreover,the frequency of word classes in the language usage also differ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2.1.2.1 ClassificationChinesecontent words : verbs,adjectives,adverbs,pronouns,numerals and quantifiers.empty words: prepositions,conjunctions,interjections,and auxiliary words .Englishcontents words: nouns,verbs,adjectives,adverbs,pronouns,numeralsempty words: prepositions,conjunctions,articles,and interjections .It can be notic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word clas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is generally the same;the differences lie in that English lacks quantifiers (量词),whereas Chinese has no articles. In addition,auxiliary words are a special class in Chinese,which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auxiliary words for structure (结构助词:的,地,得),auxiliary words for tense (时态助词:着,了,过)and auxiliary words for mood (语气助词:吗,啊,呀,呢). Once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word class,the translator can make some adjustments so as to avoid grammatical mistakes in his translation.First,in C-E translation he needs to add articles where necessary,and use the plural forms of nouns if there are quantifiers in the Chinese sentences to express the plural meaning; while in E-C translation he should add quantifiers before the nouns where necessary. For instance: (1)我们对问题要做全面分析,才能解决妥当。

We must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a problem before it can be properly solved.(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Here and there,layers of leaves are dotted with white lotus blossoms..(3)There in a department-store window were two electric trains chugging through a miniature,snow-covered town. 在一家百货商店的橱窗里,有两列电动火车正在一座白雪覆盖的微型城市里嘎嚓嘎嚓地行驶。

Second, a question or exclamation in Chinese is expressed with the auxiliary words for mood,but in English there’s no auxiliary words for mood;thus,in C-E translation,the wordorder is reverted to express the question or exclamation;and what’s expressed with auxiliary words for tense can be expressed through the changing of verb forms. For example:(1)多俊的姑娘呀!What a pretty girl!(2)“作业做完了吗?”“做着呢!”“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I am doing it.”2.1.2.2 FrequencyFirstly, English is a static language, while Chinese is dynamic, so Many English verbs and adjectives can be converted into nouns,but Chinese verbs and adjectives can not. The reason for the high frequency of verbs in Chinese also lies in the fact that Chinese is short of prepositions and there are no participles at all. What is expressed by prepositions and participles in English has to be expressed by verbs in Chinese.Secondly, English is a hypotatic language, whereas Chinese is a paratactic language, which means English sees a much higher frequency of conjunctions. The former emphasizes relationships while the latter normally arranges the sentence according to time order. Several verbs are used one after another to combine different parts of a Chinese sentence together. Sometimes conjunctions are intentionally omitted to give prominence to verbs. The verbs in Chinese syntax are said to be of chronicle style. Different from Chinese, English syntax is compared to architecture style. The emphasis is turned from time order in Chinese to special structure in English. In addition, the hypotactic characteristic of English requires that the text should be strictly knit in structure—cohes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organize English text. And one of the cohesive devices is reference, which means using pronouns to refer to the nouns previously mentioned. Thus, pronouns are also more frequently used in English than in Chinese.Due to the above differences in the frequency of word class in the two languages,it is necessary to convert the word class of some words in the source text to conform to the language convention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dd or omit the conjunctions or pronouns.(1)The most Panamanians are after at this time is a chance to get more income from the Canal. 此时巴拿马人所追求的最大目标是希望有机会通过运河得到更多的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