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教案

合集下载

英语翻译公开课教案竞赛

英语翻译公开课教案竞赛

英语翻译公开课教案竞赛教案一:初级翻译能力训练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训练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地将中文翻译成英文。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熟练运用各类句型和词汇进行翻译。

教学难点:1. 中英文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2. 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PowerPoint课件或黑板- 复印教材和词典2. 学生准备:- 笔和纸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段中文短文并提问学生了解其内容的方式,引入翻译的主题,并让学生思考翻译的重要性和难点。

Step 2:讲解基本概念和技巧(1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字面翻译和意译的区别,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Step 3:示范翻译(20分钟)老师选择一些简单的中文句子进行示范翻译,并解释其意思、将其翻译成英文,并和学生一起讨论答案。

Step 4:学生练习(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用英文翻译给出的中文句子,并在小组内讨论和纠正。

Step 5:总结归纳(10分钟)老师总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Step 6:巩固练习(15分钟)发放可供学生个人完成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加强对翻译技巧的掌握。

教案二:高级翻译技巧培训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高级翻译技巧,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高级翻译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 学术、商务和文化类文本的翻译。

教学难点:1. 高级翻译技巧的掌握和应用。

2. 学生在不同领域翻译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PowerPoint课件或黑板- 复印教材和词典- 配套案例和练习题2. 学生准备:- 笔和纸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讲解一段英文短文并提问学生了解其内容的方式,引入高级翻译技巧的主题,并让学生思考翻译中的一些挑战和问题。

英语翻译教案

英语翻译教案

英语翻译教案教案标题:英语翻译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包括从中文到英文和从英文到中文的翻译。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英语翻译的定义和重要性。

2. 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不同类型的翻译练习,包括句子翻译、段落翻译和篇章翻译。

4. 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一段简短的中英文对话或文章引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学生对翻译的理解和体验,引导他们思考翻译的重要性和挑战。

知识讲解:1. 介绍英语翻译的定义和作用,强调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2. 解释翻译的基本原则,如准确性、流畅性和忠实于原文等。

3. 分析不同类型的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调整语序和选择合适的词汇等。

实践练习:1.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句子,要求他们将其从中文翻译成英文,并进行互相检查和讨论。

2. 给学生提供一段英文文章,要求他们将其翻译成中文,并进行互相检查和讨论。

3. 给学生提供一篇跨文化交际的场景,要求他们进行翻译,并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英语翻译技巧,如翻译歌词、电影对话等。

2. 邀请一位专业翻译或外籍人士来班级分享他们的翻译经验和故事。

3. 组织学生参加翻译比赛或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技巧,强调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持续提高翻译能力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翻译活动和跨文化交流,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翻译练习和作业,对其准确性和流畅性进行评估。

3. 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英语翻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中英文对话或文章。

2. 翻译练习材料。

3. 外籍人士的分享材料或讲座。

4. 翻译比赛或活动的相关资料。

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案

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包括理解、表达和翻译的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文本类型翻译(如:文学、新闻、科技等)3. 跨文化交际在翻译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文本类型翻译的实践教学难点:1. 理解跨文化交际对翻译的影响2. 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翻译练习材料3. 翻译参考书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翻译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翻译的基本原则:忠实、通顺、易懂- 翻译的技巧: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等三、课堂练习1.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给句子进行翻译练习。

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翻译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翻译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强调翻译实践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翻译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类型翻译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文本类型翻译- 文学翻译:注重语言风格和意境的再现- 新闻翻译:注重事实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科技翻译:注重专业术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三、课堂练习1.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给文本进行翻译练习。

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翻译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四、跨文化交际在翻译中的应用1. 分析跨文化交际对翻译的影响。

2. 举例说明如何在翻译中处理跨文化差异。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文本类型翻译和跨文化交际在翻译中的应用。

2. 强调翻译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和展示的参与度。

2. 学生对翻译基本原则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文本类型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

英语翻译教程教案Unit1

英语翻译教程教案Unit1

Unit 1Exercises1.中国人有在正月十五晚上吃元宵、赏花灯的习俗。

【原译】Chinese have the custom that they eat 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and appreciate festive lanterns at the night of January 15.【改译】The Chinese have the custom of eating yuanxiao (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and watching festive lanterns on the fifteenth evening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其他译文:In China, it’s the custom (for people) to eat…There is a Chinese tradition of eating…According to custom, people in China eat…2.他的不合作态度使这个项目进展十分缓慢。

【原译】The project makes less progress because of his incooperation.【改译】The project is making very slow progress due to his lack of cooperation,The project is proceeding rather slowly because of his uncooperativeness.His uncooperative attitude accounted for the slow progress of the project.His uncooperative attitude resulted in the project’s slow progress.3.你们谁想参加春游就在星期五之前报名并交费。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课程教案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课程教案

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英语四级考试中的翻译段落。

2. 培养学生对中英文语言特点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帮助学生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效率。

教学对象:大学英语四级备考学生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翻译概述及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翻译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等。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2. 基本翻译技巧讲解及示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翻译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翻译的分类,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

3. 讲解基本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等,并举例说明。

4. 案例分析:选取一段中英文对照的翻译段落,分析其翻译技巧。

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中英文差异及处理方法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中英文语言特点的差异。

2. 使学生掌握处理中英文差异的翻译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中英文语言特点的差异2. 处理中英文差异的翻译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英文语言特点的差异。

2. 讲解中英文语言特点的差异,如语序、语法、词汇等。

3. 讲解处理中英文差异的翻译技巧,如调整语序、转换语法结构、替换词汇等。

4. 案例分析:选取一段中英文对照的翻译段落,分析其处理中英文差异的技巧。

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点评。

第三课时: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处理方法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2. 使学生掌握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2. 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2. 讲解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如习俗、价值观、历史背景等。

英语教案_大学英语翻译

英语教案_大学英语翻译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进行英语翻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3. 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教学重点:1. 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翻译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原文的含义,准确翻译。

2. 翻译技巧的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翻译?二、教学内容1. 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a.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过程。

b. 翻译的原则:忠实于原文、通顺易懂、符合目的语文化。

2. 翻译技巧和方法:a. 直译:直接将原文的词汇、句式、结构翻译成目的语。

b. 意译:根据原文的含义,采用目的语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c.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在翻译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一篇英语文章,尝试将其翻译成中文。

2. 教师选取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 回顾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回顾翻译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a. 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对于翻译至关重要。

b. 分析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 翻译技巧的运用:a. 举例说明直译、意译和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运用。

b. 分析不同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的优缺点。

三、课堂练习1. 学生阅读一篇包含文化差异的英语文章,尝试将其翻译成中文。

2. 教师选取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翻译技巧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翻译一篇英语文章,注意运用所学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了英语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了翻译技巧和方法。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翻译,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原文含义不准确、翻译技巧运用不灵活等问题。

《英语翻译教案》课件

《英语翻译教案》课件

《英语翻译教案》PPT课件第一章:翻译的基本概念1.1 翻译的定义解释翻译的概念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和文化1.2 翻译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翻译,如直译、意译、同声传译等解释每种翻译类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1.3 翻译的标准和原则介绍翻译的标准,如准确性、可读性、忠实原文等强调翻译时应遵循的原则,如保持原文的意义和风格第二章:翻译的基本技巧2.1 词汇翻译技巧解释词汇翻译的基本原则,如词义选择、词性转换等举例说明常用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借译等2.2 句子翻译技巧介绍句子翻译的基本原则,如句子结构对等、语序调整等举例说明常用翻译技巧,如被动语态的转换、从句的翻译等2.3 段落和文章翻译技巧解释段落和文章翻译的基本原则,如连贯性、一致性等举例说明常用翻译技巧,如段落结构的调整、文章风格的保持等第三章:英语语法和句型3.1 英语语法基本概念介绍英语语法的基本概念,如时态、语态、语气等强调语法在翻译中的重要性3.2 英语句型结构解释英语句型的基本结构,如主谓宾结构、主谓表结构等举例说明不同句型的翻译方法3.3 英语特殊句型和短语介绍英语特殊句型和短语的翻译方法,如倒装句、省略句等举例说明常用特殊句型和短语的翻译技巧第四章:文化差异与翻译4.1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解释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如语言表达习惯、文化背景知识等强调翻译时应注意文化差异的重要性4.2 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举例说明英语和汉语在词汇、表达方式、语法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强调翻译时应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4.3 翻译中的文化适应和调整介绍翻译中如何进行文化适应和调整,如词义选择、增减内容等举例说明文化适应和调整的翻译技巧第五章:翻译实践与评价5.1 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强调翻译实践在学习和提高翻译能力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翻译实践,提高翻译技能5.2 翻译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介绍翻译评价的标准,如准确性、流畅性、忠实原文等解释翻译评价的方法,如同行评审、自我评价等5.3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提供翻译实践案例,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评价分析案例中的翻译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第六章:翻译软件与工具6.1 翻译软件的概述介绍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翻译软件和工具,如谷歌翻译、DeepL等强调翻译软件在辅助翻译工作中的作用6.2 翻译软件的使用方法详细讲解如何使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强调翻译软件的局限性,如准确性、语境理解等6.3 翻译软件与人工翻译的结合介绍如何将翻译软件与人工翻译相结合,以提高翻译效率强调翻译软件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翻译第七章:口译技巧与实践7.1 口译的基本概念解释口译的概念和类型,如同声传译、交替传译等强调口译的特点,如即时性、准确性等7.2 口译技巧介绍口译技巧,如听力训练、短期记忆训练、语言表达训练等强调口译技巧在实际口译工作中的重要性7.3 口译实践与评价提供一个口译实践案例,让学生进行口译练习分析案例中的口译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第八章:商务翻译技巧8.1 商务翻译的特点解释商务翻译的特点,如专业性、实用性、准确性等强调商务翻译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8.2 商务翻译技巧介绍商务翻译技巧,如术语准确运用、句子结构优化等举例说明商务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技巧8.3 商务翻译实践与评价提供一份商务翻译案例,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分析案例中的翻译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第九章:文学作品翻译技巧9.1 文学作品翻译的特点解释文学作品翻译的特点,如艺术性、想象力、文化适应等强调文学作品翻译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9.2 文学作品翻译技巧介绍文学作品翻译技巧,如词义选择、形象表达等举例说明文学作品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技巧9.3 文学作品翻译实践与评价提供一篇文学作品翻译案例,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分析案例中的翻译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第十章:翻译职业规划与发展10.1 翻译职业概述介绍翻译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强调翻译职业的重要性和前景10.2 翻译职业技能要求解释翻译职业技能的要求,如语言能力、翻译技巧、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强调翻译职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10.3 翻译职业规划与发展介绍翻译职业规划的方法和建议,如持续学习、拓展业务领域等强调翻译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个人能力、市场需求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翻译的类型和标准翻译类型:直译、意译、同声传译等,以及它们的定义和应用场景。

翻译教案培养学生中英文互译能力

翻译教案培养学生中英文互译能力

翻译教案培养学生中英文互译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掌握英语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需求。

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英语在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培养学生的双语翻译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中英文互译能力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基础的英汉翻译技巧;2.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外阅读积累词汇和短语;3. 提高对英语语境的理解能力,为准确翻译提供依据。

二、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准备一些相关的英汉翻译素材。

例如,新闻报道、故事短文、广告宣传等。

2.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英语新闻报道,要求学生先尝试理解其中的内容,然后进行中文翻译。

3. 技巧讲解针对英汉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技巧,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例如,语法结构的转换、词汇的选择等。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练习与反馈提供一些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可以选取一篇短文,要求学生逐句进行中文翻译,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通过阅读英文原著、观看英文电影等多种方式,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语言表达。

三、教学资源1. 数字化教材或教辅书:提供较为系统的英汉翻译练习材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多媒体设备:提供多媒体资源,如英语新闻报道的视频、英文原著的电子书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来评价其对英汉翻译能力的掌握情况。

2. 书面作业评价:布置翻译练习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表现来评价其实际应用能力。

3. 个人口头反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翻译问题,教师可选择给予个别学生面对面的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实践,学生在英汉翻译能力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然而,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上只能提供有限的练习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Techniques Used in C-E Word Translation由于汉英两种语言间的显著差异,翻译中想要使汉英在表层结构上达到完全对等而又不损害原文的语义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语义,同时又能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就必须采取各种翻译技巧,如词类转换、增词法、省略法等。

2.4.1 Conversion在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表达上的差异,译文必须改变某些词的词性,当然,前提是保证原文意思不发生变化。

在汉译英时,词类转换频率很高,为的是摆脱汉语束缚,发挥英语的优势,这样才能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众所周知,语言是个无限生成的系统,在翻译实践中,词类转换的情形也是千变万化的,下面介绍几种汉译英时常用的词类转换情况。

2.4.1.1 动词的转换汉语多用动词。

一个汉语句子中含有几个动词的情况很常见,但这样的句子在英语中出现的频率却不高,因为英语可以利用介词、非谓语动词等来完成动词的功能。

在具体翻译实践中,汉语的动词可以转换为名词、形容词和介词。

A. 转换为英语名词英语中名词用得多,而汉语中动词用得多,所以汉译英的过程中往往要伴随着汉语动词向英语名词的转换。

如果这些汉语动词有副词修饰时,副词一般也要相应转换成形容词,例如:(1)航空公司在最后一刻取消了航班,旅行团被迫改变行程。

The last-minute cancellation of the flight by the airline compelled the travel group to change its itinerary.(2)我猜想她缺席一定有原因,因为她通常是不擅离职守的。

I presume there is a good reason for her absence as she rarely stays away from workwithout approval.(3)邓小平在“十一大”上说:“一定要少说空话,多做工作”。

Deng Xiaoping said at the 11th Party Congress, “There must be less empty talk and more hard work.”(4)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China’s successful explosion of its first atom bomb caused tremendous repercuss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B. 转换为英语介词或介词词组英语中介词使用频率相当高,有些介词具有很强的动作意义,所以汉语中的某些动词也可以转换成适当的英语介词或介词词组来表达,例如:(1)十一点时,他已睡在被窝里了。

He was between sheets by eleven.(2)这种人闹什么呢?闹名誉,闹地位,闹出风头。

What are these people after?They are after fame and position and want to be in the limelight.(3)他们不顾一切困难、挫折,坚持战斗。

They kept on fighting in spite of all difficulties and setbacks.(4)舆论强烈反对他访问这个国家。

Public opinion is strongly against his visit to the country.C 转换为英语形容词汉语中某些表示情感、知觉等心理状态的动词,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往往可以转换成英语形容词,例如:(1)我们确信这个实验是会成功的。

We are sure that the experiment will turn out a success.(2)他们迫切地想弄到消息。

They were news-hungry.(3)我们决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

We are not content with our present achievement.(4)他们怀疑自己是否能负担得起儿子的学费。

They are doubtful whether they could afford their son’s tuition fee.2.4.1.2 名词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汉语名词一般是不改变其词性的,但有时候某些汉语名词如“形状”、“地位”、“态度”、“特点”、“印象”、“目的”、“定义”等,以及较为正式的文体中的名词,在英语中往往可以用动词来表示,同时修饰这些名词的形容词也往往要转换为副词,例如:(1)该公司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工艺精湛,经久耐用。

The products of this factory are chiefly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ine workmanship and durability.(2)车身的流线型是这辆小汽车比其他车子跑得快的原因。

The reason why this car runs faster than the other cars is that its body is streamlined. (3)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和管理应该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Nature reserves shall be designed and administere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4)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Socialist revolution aims at liberating the productive forces.2.4.1.3 形容词的转换有时候出于语法结构或修辞上的需要,也可以把汉语的某些形容词或副词转换为英语的名词,例如:(1)街中的一切逐渐消失在灰暗的暮色里。

Everything in the street was gradually disappearing into a pall of gray.(2)懒惰的人不会成功。

Laziness makes success impossible.(3)中国的农业作物种类繁多,而栽培的方法各不相同。

China has a great variety of crops and the methods of cultivation are different.(4)他试图用热情的款待把他的窘态遮掩过去。

He tried to cover up his embarrassment with the enthusiasm of his hospitality.2.4.2 Amplification (增词法)汉译英的过程中,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式结构的差别,往往需要增加一些词语以克服意义含糊不清,容易造成误解的缺点。

汉语词语翻译过程中的增补主要在两方面:一是为了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性而进行的结构性增词;二是为了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而进行的语义性增词,包括增补原文中隐含的词语和增加概括性词语等。

2.4.2.1 结构性增词由于汉语注重意合,而英语注重形合,汉译英时通常需要增加结构词,如代词、名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等。

A. 增加代词汉语重实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远不如英语高,而英语重代称,英语中经常用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名词,以取得行文的连贯,所以汉译英时,需要增加代词,尤其是物主代词,使译文句子结构完整。

例如:(1)他喜欢指出别人的缺点,但用意是好的。

He likes to point out other people’s shortcomings, but he means well.(2)能为你工作,我感到很荣幸。

I think it a great honor to work for you.(3)这个小男孩饭前都洗手,然后用餐巾纸擦干。

This little boy always washes his hands before meals and then dries them with napkins.(4)只要中国人民积极奋斗,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就能够达到。

If the Chinese people work hard,they can definitely attain this grand strategic objective. B. 增加连词英语多用连词表明句中各部分之间,或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英语句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而汉语以意统形,句子各部分之间较少用连词,各种关系是通过上下文及语序来表示的,所以汉译英时需要增加连词,既有并列连词,也有从属连词,例如:(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s,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3)东西是新的好,朋友是老的好。

Everything is good when new, but friends when old.(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So long as green hill remains, there will never be a shortage of firewood.第(1)句和第(2)句中前后两个短句逻辑上是转折关系,所以翻译时分别增加了连词while和whereas。

第(3)句同样简洁,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是“当东西新的时候”、“当朋友关系久的时候”,所以译文中的两个并列分句中都分别增加了关系副词when,同时原句整体上表达的是对比关系,故增加连词but。

第(4)句中前一个分句其实是后一个分句的条件,因此加上so long as使译文逻辑关系明确。

C. 增加冠词从语法角度考虑,在许多情况下英语名词之前都需要用冠词(例如表示特指、类别、在与天文、地理有关的名词前等等),汉译英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冠词,例如:(1)我们三人是这次空难的唯一幸存者。

We three are the sole survivors of the crash.(2)正与误、善与恶、美与丑总是作为对立面而存在的。

There will always be such opposites as the right and the wrong, the good and the evil, the beautiful and the ugly.D. 增加介词汉语中介词的使用远不如英语中的介词那样活跃,汉语中不需要介词的地方,在英语中往往却要增加介词,例如:(1)他病了一星期,在那一星期中他没有吃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