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合集下载

实验2_气孔_1_

实验2_气孔_1_

三、气孔密度的测定 原理:气孔密度(单位面积上气孔的数目)可用显微 镜视野面积(S=πr2,r可用目镜测微尺量取)内 观测到的气孔数求得。注意:目镜测微尺刻度的大 小是随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而不同的,必须用物镜测 微尺来决定放大时目镜测微尺刻度的大小。
2、实验器材
(1) 材料:蚕豆叶(洗净) (2) 仪器:显微镜、物镜测微尺 (3) 试剂:无水乙醇、胶棉液
目镜测微尺
物镜测微尺
视野10格目尺 r=? 计算气孔密度
11格目尺对 4格物尺
目尺每格=
4×10 / 11 um
测气孔大小
4、数据记录及处理
5、思考:
(1) 固定、印迹法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是否一样? 哪一种方法观察到的气孔数较多?为什么? (2) 学习如何利用物镜测微尺来标定目镜测微尺
(Ⅱ)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 1、 实验原理
注意事项
胶棉液涂均匀、超薄一层 叶表皮取下后要迅速投入乙醇 物镜测微尺安全使用,切勿压破 先低倍后高倍,由远及近,缓慢调节 低倍镜找视野、物尺、目尺 高倍镜观测气孔数目、大小

3、实验步骤:
(1) 取3 个培养皿编号,分别放入15ml 0.5%KNO3、 0.5%NaNO3、蒸馏水。 (2) 撕下蚕豆叶下表皮分别放入3 个培养皿。 (3) 将3 个培养皿放入人工光照条件下,保温1 小时。 (4) 在显微镜下观察气 孔的开度。
大小
开度
4、数据记录及处理
五、思考及分析
比较气孔开度大小,并分析原因。
3、实验步骤:
定性: (1)固定法:撕下蚕豆叶下表皮,迅速放入无 水乙醇,固定2-3min,取出镜检。 (2)印迹法:将蚕豆叶下表皮涂一层胶棉液, 用镊子取下,在稍有湿润的载玻片上此膜就能粘 贴牢固,即可镜检 。 定量: (3)气孔密度测定: ①标定目镜测微尺。 ②镜检,随机取3 个视野,观察气孔数。(取 平均值)单位面积气孔数= a/s = a/πr2

实验二 黑盒测试

实验二 黑盒测试

实验二黑盒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黑盒测试的基本方法;2、掌握黑盒测试用例的编写。

二、实验要求1、根据给出的程序分别使用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判定表方法、因果图法、正交试验法、功能图法、错误推测法来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2、输入数据进行测试,填写测试用例。

三、实验内容1、等价类划分法测试练习——创建腾讯QQ号黑盒测试问题QQ用户登录框测试,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QQ帐号,二是QQ密码。

1)划分等价类并编号,在下表内填写等价类划分的结果2)设计测试用例,覆盖所有的有效等价类2、因果法测试用例设计练习——自动售货机软件测试用例设计问题有一个处理单价为5角钱的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其规格说明如下:若投入5角钱或1元钱的硬币,按下〖橙汁〗或〖啤酒〗的按钮,则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

若售货机没有零钱找,则一个显示〖零钱找完〗的红灯亮,这时在投入1元硬币并按下按钮后,饮料不送出来而且1元硬币也退出来;若有零钱找,则显示〖零钱找完〗的红灯灭,在送出饮料的同时退还5角硬币。

分析说明,列出原因和结果:原因:1、售货机有零钱找2、投入1元硬币3、投入5角硬币4、按下橙汁按钮5、按下啤酒按钮结果:6、售货机〖零钱找完〗灯亮当售货机中没有零钱的时候就有红灯亮7、退还1元硬币当投入1元,而且售票机中没有零钱可找的时候8、退还5角硬币当投入1元,而且售货机中有零钱可找的时候9、送出橙汁饮料10、送出啤酒饮料画出因果图:如下图1所示,所有原因结点在左边,所有结果结点在右边,建立中间结点,表示处理的中间状态,中间结果有:11、投入1元硬币并且按下饮料按钮,12、按下〖橙汁〗或〖啤酒〗的按钮13、应当找5角零钱并且售货机有零钱找14、钱已付清1售货机有零钱 6 零钱找完,灯亮2投入1元硬币7 退出1元硬币11 该找5角13 可以找5角3投入5角硬币8退出5角硬币12 按下按钮14 钱付清4 按下橙汁按钮9送出橙汁饮料5按下啤酒按钮10送出啤酒饮料图1 售货机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四、实验步骤1、依次按照每种方法的步骤来写出测试用例2、测试,得出结果。

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验报告

C语言程序设计报告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简单的输入输出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2班王莹0411402011,实验目的(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了解字符型数据和整型数据的内在关系。

(2)掌握对各种数值型数据的正确输入方法。

(3)学会使用C语言的有关算数运算符,移机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4)学会编写和运行简单的应用程序。

(5)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2,实验内容和步骤(1)输入并运行教材第3章第4题给出的程序。

○1运行以上程序,分析为什么会输出这些信息。

因为第6行是将c1,c2按%c的格式输出,97是字符a的AS CⅡ代码,98是字符b的AS CⅡ代码。

第7行是将c1,c2按5d的格式输出,所以输出两个十进制整数。

○2如果将程序第4,5行改为c1=197;c2=198;运行时会输出由于Visual C++6.0字符型数据是作为signed char类型处理,它存字符的有效范围为0~127,超出此范围的处理方法,不痛的系统得到的结果不痛,因而用“%d”格式输出,结果是不可预期的。

用“%d”格式输出时,输出c1=-59,c2=-58.这是按补码形式输出的,内存字节中第1位为1时,作为负数。

59和197之和等于256,58与198之和也等于256.○3如果将程序第3行改为int c1,c2;运行时会输出因为97和98在int类型的有效范围。

(2)输入第3章第5题得程序。

即:用下面的scanf函数输入数据,使a=3,b=7,x=8.5,y=71.82,c1=’A’,c2=’a’。

运行时分别按一下方式输入数据,观察输出结果,分析原因。

1,a=3,b=7,x=8.5,y=71.82,A,a↙2,a=3 b=7 x=8.5 y=71.82 A a↙3,a=3 b=7 8.5 71.82 A a↙4,a=3 b=7 8.5 71.82Aa↙5,3 7 8.5 71.82Aa↙6,a=3 b=7↙8.571.82↙A↙a↙7,a=3 b=7↙8.571.82↙Aa↙8,a=3 b=7↙8.671.82Aa↙12345678(3)输入以下程序○1编译和运行程序,注意i,j,m,n各变量的值。

实验2 熔点的测定技术

实验2 熔点的测定技术

实验2 熔点的测定技术实验二熔点的测定技术一、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2、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技术二、预习要求理解熔点的定义;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了解毛细管现象;了解尿素的物理性质;了解浓硫酸烧伤的急救办法;思考在本实验中如何防止浓硫酸烧伤、烫伤、火灾等实验事故的发生。

三、实验原理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固体化合物受热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即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就是该化合物的熔点。

一般说来,纯有机物有固定的熔点。

即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相之间的变化都是非常灵敏的,固体开始熔化(即初熔)至固体开始熔化(即全熔)的温度差不超过0.5~1℃,这个温度差叫做熔点范围(或称熔距、熔程)。

如果混有杂质则其熔点下降,熔距也较长,由此可以鉴定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

由于根据熔距的长短还可以定性地估计出该化合物的纯度,所以此法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若某一化合物的固、液两相处于同一容器,这时可能发生三种情况:①固体熔化即固相迅速转化为液相;②液体固化即液相迅速转化为固相;③固液共存即固液两相同时存在。

如何决定在某一温度时哪一种情况占优势,可以从该化合物的蒸气压与温度的曲线图来理解,如图2-1所示。

图2-1(1)中曲线SM表示的是固态物质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曲线。

图2-1 (2)中曲线L’L表示的是液态物质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曲线。

如将曲线(1)、(2)加合,即得图2-1(3)曲线。

(1)(2)(3)图2-1 化合物的蒸气压与温度曲线由(3)可以看出:固相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速率比相应的液相大,两曲线相交于M处,说明此时固、液两相的蒸气压是一致的。

此时对应的温度TM即为该化合物的熔点。

当温度高于TM时,固相的蒸气压比液相的蒸气压大,使得所有的固相全部转化为液相;反之,若低于TM时,则由液相转变为固相;只有当温度为TM时,固、液两相才能同时存在(即两相动态平衡,也就是说此时固相熔化的量等于液相固化的量)。

数电实验2

数电实验2

实验名称:实验二 全加器和奇偶位判断电路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集成电路元件的功能检查方法。

2.熟悉全加器和奇偶位判断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功能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1. 测试与非门74LS00和与或非门74LS55的逻辑功能的方法。

(1)74LS00和74LS55的结构如下:(2)测试方法:a.对于74LS00,接好电源和地线后,可以对四个与非模块分别测试。

测试与非门的时候改变两端输入,通过观察输出是否正常来判断其功能是否正常。

b.对于74LS55,接好电源和地线后,可以先分两边检测。

当检测一边的四个输入引脚时,只要把其余四个引脚中的一个加低电平即可使与运算结果为0,对或运算不起作用。

当进一步检查某一个引脚的时候,需要把这一边的其余三个引脚加高电平,这个他们对或运算就没有作用了,最后观察输出是否正常就可以判断74LS55的功能是否正常。

2. 用与非门74LS00和与或非门74LS55设计全加器电路的逻辑电路图。

根据半加器和全加器的功能,设相加位为A 、B ,低位进位为Ci ,他们满足的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111---+=⊕⊕=i 'i i 'i i i C S C S C B A S用74LS00和74LS55设计的逻辑电路图见附纸P.3.奇偶校验器:(1)功能:用来校验某一组传输的数据是否有错误。

(2)方法:在被传输的数据后面加一位奇偶校验位,使这一组数据中含1的个数成为奇数,或者使这一组数据中含1的个数为偶数,然后检测1的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来判断数据传输是否有误。

(3)奇校验:加了校验位后使之1的位数成为奇数;(4)偶校验:加了校验位后使之1的位数成为偶数。

(5)逻辑表达式如下:(6)用74LS00和74LS55搭建的逻辑电路图见附纸三、实验器材和注意事项实验器材:数电实验箱注意事项:1.输入端信号用实验器上的数据开关。

2.注意实验时多余输入端的处理。

实验2-渗透压--OK!

实验2-渗透压--OK!

实验二 渗透压法测定聚合物 分子量和Huggins 参数渗透压是溶液依数性的一种。

用渗透压法测定分子量是研究溶液热力学性质的结果。

这种方法广泛地被用于测定分子量2万以上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及研究聚合物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

一、实验目的1.了解高聚物溶液渗透压的原理。

2.掌握动态渗透压法测定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二、基本原理1.理想溶液的渗透压从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可知,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比纯溶剂的小,当溶液与纯溶剂用一半透膜隔开(见图2-l ),溶剂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半透膜,而溶质分子则不能。

由于半透膜两侧溶剂的化学势不等,溶剂分子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中,使溶液液面升高而产生液柱压强,溶液随着溶剂分子渗入而压强逐渐增加,其溶剂的化学势亦增加,最后达到与纯溶剂化学势相同,即渗透平衡。

此时两边液柱的压强差称为溶剂的渗透压(π)。

理想状态下的Van t 'Hoff 渗透压公式:RTCMπ=--------------------------------------------- (1) 2.聚合物溶液的渗透压高分子溶液中的渗透压,由于高分子链段间以及高分子和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高分子与溶剂分子大小悬殊,使高分子溶液性质偏离理想溶液的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溶液的比浓渗透压Cπ随浓度而变化,常用维利展开式来表示:2231RT A C A C C M π⎛⎫=+++⋅⋅⋅ ⎪⎝⎭------------------------- (2) 式中A 2和A 3分别为第二和第三维利系数。

通常,A 3很小,当浓度很稀时,对于许多高分子――溶剂体系高次项可以忽略。

则式(2)可以写作:21RT A C C M π⎛⎫=+ ⎪⎝⎭------------------------------ (3) 图2-1即比浓渗透压(Cπ)对浓度C 作图是呈线性关系,如图2-2的线2所示,往外推到C →0,从截距和斜率便可以计算出被测样品的分子量和体系的第二维利系数A 2。

实验二 答案

实验二  答案

实验2 线性规划问题及对偶问题求解实验内容与答案提示:灵敏度分析设置方式:先在lingo菜单options里面设置general solver 的dual computation里面加上ranges然后在lingo菜单里面选range就行了注意lingo只能对线性的模型做灵敏度分析题1 线性规划问题的灵敏度分美佳公司计划制造 I、II 两种家电产品。

已知各制造一件时分别占用设备 A、B 的台时、调试时间、调试工序每天可用于这种家电的能力、各售出一件时的获利情况,如表 1-1 所示。

1.问该公司应制造两种家电各多少件,使其获取的利润最大。

max=2*x1+1*x2;5*x2<=15;6*x1+2*x2<=24;x1+x2<=5;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Objective value: 8.500000Infeasibilities: 0.000000Total solver iterations: 2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X1 3.500000 0.000000X2 1.500000 0.000000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1 8.500000 1.0000002 7.500000 0.0000003 0.000000 0.25000004 0.000000 0.50000002. 如果资源出租,资源出租的最低价格至少是多少(即每种资源的影子价格是多少)。

min=15*y1+24*y2+5*y3;6*y2+y3>=2;5*y1+2*y2+y3>=1;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Objective value: 8.500000Infeasibilities: 0.000000Total solver iterations: 3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Y1 0.000000 7.500000Y2 0.2500000 0.000000Y3 0.5000000 0.000000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1 8.500000 -1.0000002 0.000000 -3.5000003 0.000000 -1.5000003.若家电 I 的利润不变,家电 II 的利润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则该公司的最优生产计划将不发生变化。

实验2、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

实验2、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

陕西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所在班级:专业班学号:姓名: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成绩:实验二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抽滤、热过滤操作和滤纸的折叠、放置方法。

2、掌握熔点的测定方法和温度计的校正方法。

3、了解重结晶法原理,初步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

4、了解熔点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实验原理】1、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

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则配成饱和溶液后被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通常重结晶只适用于纯化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混合物。

2、熔点的测定:晶体化合物的固液两态在一个大气压力下达到平衡时的温度称为该化合物的熔点(m.p.)。

纯粹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即在一定的压力下,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熔点范围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0.5—1o C。

如果该物质含有杂质,则其熔点往往较纯粹者为低,且熔程较长。

故测定熔点对于鉴定纯粹有机物和定性判断固体化合物的纯度具有很大的价值。

纯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一致的。

从图2—1可以看到,当加热纯固体化合物时,在一段时间内温度上升,固体不熔。

当固体开始熔化时,温度不会上升,直至所有固体都变为液体,温度才上升。

反过来,当冷却一种纯液体化合物时,在一段时间内温度下降,液体未固化。

当开始有固体出现时,温度不会下降,直至液体全部固化时,温度才会再下降。

(a)(b)图2—1 相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图2—2 熔点的测定装置要精确测定熔点,则在接近熔点时,加热速度一定要慢。

一般每分钟温度升高不能超过1~2℃。

只有这样,才能使熔化过程近似接近于平衡状态。

【实验试剂和仪器】仪器:循环水真空泵、抽滤瓶、布氏漏斗、烧杯、表面皿、温度计、齐列管、玻璃管、酒精灯、量筒、铁架台、铁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DS-20C系列时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时限的整定和试验调整方法,二、主要仪器设备DS-20系列时间继电器为带有延时机构的吸入式电磁继电器。

继电器具有一付瞬时转换触点,一付滑动延时动合主触点和一付终止延时动合主触点。

当电压加在继电器线圈两端时,唧子(铁芯)被吸入,瞬时动合触点闭合,瞬时动断触点断开,同时延时机构开始起动。

在延时机构拉力弹簧作用下,经过整定时间后,滑动触点闭合。

再经过一定时间后,终止触点闭合。

从电压加到线圈的瞬间起,到延时动合触点闭合止的这一段时间,可借移动静触点的位置以调整之,并由指针直接在继电器的标度盘上指明。

当线圈断电时,唧子和延时机构在塔形反力弹簧的作用下,瞬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DS-20系列时间继电器用于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使被控制元件按时限控制进行动作。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内部结构检查(1)观察继电器内部结构,检查各零件是否完好,各螺丝固定是否牢固,焊接质量及线头压接应保持良好。

(2)衔铁部分检查手按衔铁使其缓慢动作应无明显摩擦,放手后塔形弹簧返回应灵活自如,否则应检查衔铁在黄铜套管内的活动情况,塔形弹簧在任何位置不许有重叠现象。

(3)时间机构检查当衔铁压入时,时间机构开始走动,在到达刻度盘终止位置,即触点闭合为止的整个动作过程中应走动均匀,不得有忽快忽慢,跳动或中途卡住现象,如发现上述不正常现象,应先调整钟摆轴螺丝,若无效可在老师指导下将钟表机构解体检查。

(4)接点检查a .当用手压入衔铁时,瞬时转换触点中的常闭触点应断开,常开触点应闭合。

b .时间整定螺丝整定在刻度盘上的任一位置,用手压入衔铁后经过所整定的时间,动触点应在距离静触点首端的1/3处开始接触静触点,并在其上滑行到1/2处,即中心点停止。

可靠地闭合静触点,释放衔铁时,应无卡涩现象,动触点也应返回原位。

c .动触点和静触点应清洁无变形或烧损,否则应打磨修理。

2. 动作电压、返回电压测试实验接线见图2-1,选用EPL-05挂箱的DS-21型继电器,整定范围(0.25-1.25s )。

Rp 采用EPL-14的900Ω电阻盘(分压器接法),注意图2-1中Rp 的引出端(A 3、A 2、A 1)接线方式,不要接错,并把电阻盘调节旋钮逆时针调到底。

开关S 采用EPL-14的按钮开关SB1,处于弹出位置,即断开状态。

直流电压表位于EPL-11。

数字电秒表的使用方法:“启动”两接线柱接通,开始计时,“停止” 两接线柱接通,结束计时。

(1)动作电压U d 的测试合上220V 直流电源船型开关和按钮开关SB1,顺时针调节可变电阻Rp 使输出电压从最小位置慢慢升高,并观察直流电压表的读数。

线圈接线图当电压超过70V 左右时,注意观察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情况,直到时间继电器衔铁完全吸入为止。

然后弹出开关S ,再瞬时按下开关S ,看继电器能否动作。

如不能动作,调节可变电阻R 加大输出电压。

在给继电器突然加入电压时,使衔铁完全被吸入的最低电压值,即为最低动作电压U d 。

弹出S ,将动作电压U d 填入表2-1内。

(2)返回电压U f 的测试按下S ,加大电压到额定值220V ,然后渐渐调节可变电阻Rp 降低输出电压,使电压降低到触点开启,即继电器的衔铁返回到原来位置的最高电压即为U f ,断开S ,将U f 填入表2-1内。

测量值为额定电压的% 动作电压U d (V ) 86 92 96 40.5 41.8 43.6 返回电压U f (V )6 6 6 2.7 2.7 2.73.动作时间测定Rp 900Ω图2-1 时间继电器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实验S220VVA 10-300VDS-21CA 3A 2动作时间测定的目的是检查时间继电器的控制延时动作的准确程度。

测定是在额定电压下,取所试验继电器允许时限整定范围内的大、中、小三点的整定时间值(见表2-2),在每点测三次。

用秒表测定动作时间的实验接线图见图2-2。

图2-2 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实验接线图开关S采用EPL-14的按钮开关SB1,处于断开状态。

电秒表位于EPL-12。

其余同图2-1。

(1)合上220V直流电源船型开关和电秒表船型开关,按下按钮开关SB1,顺时针调节可变电阻Rp 使直流电压表的读数到220V。

然后断开开关S(再按一下按钮开关SB1)和220V直流电源船型开关。

(2)拆下有机玻璃罩子对延时时间进行调整,使刻度盘上的指针指向0.25s。

(3)对数字电秒表进行复位并把量程置于ms档(按下电秒表的毫秒按钮开关)。

(4)合上220V直流电源船型开关,按下按钮开关SB1,观察电秒表的读数变化,并记录最后的稳定读数填入表2-2。

然后断开开关S(再按一下按钮开关SB1)。

(5)两次重复步骤3、4,分别把电秒表的读数填入表2-2。

(6)把延时时间分别调整到0.75s、1.25s,重复以上步骤。

注意:当延时时间为1.25s时,数字电秒表量程置于s档五、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一得出时间继电器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基本稳定,机器状态稳定。

而实验二,从结果可看出,测量值与整定值存在很大误差,超出误差范围。

六、问题与讨论1.影响起动电压、返回电压的因素是什么?答:额的电压和继电器内部结构2.在某一整定点的动作时间测定,所测得数值大于或(小于)该点的整定时间,并超出允许误差时,将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整?答:3.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明时间继电器常用在那些继电保护装置电路?答:时间继电器室一种用来实现触点延时接通或断开的控制电器,在机床控制线路中应用较多的是空气阻尼式和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

七、心得体会实验开始接错电源,机器没反应,改正后测出时间,但最后发现动作电压与返回电压测反了。

这次实验虽然存在不足,但还算成功,它让深入了解了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的结构与运转原理,收获挺大。

附:DS-20系列时间继电器1.型号规格2.技术参数2.1继电器的动作值:对于交流继电器不大于70%额定电压,对于长期带电的直流继电器不大于75%额定电压。

2.2继电器的返回值:不小于5%额定电压。

2.32)1、2、3条中规定的参数系环境温度为+20℃±2℃的条件下测试。

2.4继电器主触点延时整定值平均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平均误差不超过±5%。

2.5热稳定性:当周围介质温度为+40℃时,对于直流继电器的线圈耐受110%额定电压历时1min,线圈温升不超过65K;对于长期带电直流继电器的线圈长期耐受110%额定电压,线圈温升不超过65K。

2.6额定电压下的功率消耗:对于直流继电器不大于10W,对于长期带电直流继电器不大于7.5W。

2.7触点断开容量:在电压不大于250V、电流不大于1A、时间常数不超过0.005s的直流有感负荷电路中,主触点和瞬动触点的断开容量为50W。

2.8延时主触点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为5A。

2.9介质强度:继电器导电部分与非导电部分之间,以及线圈电路与触点电路之间的绝缘应耐受交流50Hz、电压2kV历时1min试验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2.10电寿命:5000次2.11继电器在环境温度为-20℃到+40℃的范围内可靠地工作。

2.12继电器重量:不大于0.7kg。

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S-20C系列时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时限的整定和试验调整方法,二.预习与思考1.影响起动电压、返回电压的因素是什么?2.在某一整定点的动作时间测定,所测得数值大于或(小于)该点的整定时间,并超出允许误差时,将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整?3.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明时间继电器常用在那些继电保护装置电路?三.原理说明DS-20系列时间继电器为带有延时机构的吸入式电磁继电器。

继电器具有一付瞬时转换触点,一付滑动延时动合主触点和一付终止延时动合主触点。

当电压加在继电器线圈两端时,唧子(铁芯)被吸入,瞬时动合触点闭合,瞬时动断触点断开,同时延时机构开始起动。

在延时机构拉力弹簧作用下,经过整定时间后,滑动触点闭合。

再经过一定时间后,终止触点闭合。

从电压加到线圈的瞬间起,到延时动合触点闭合止的这一段时间,可借移动静触点的位置以调整之,并由指针直接在继电器的标度盘上指明。

当线圈断电时,唧子和延时机构在塔形反力弹簧的作用下,瞬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DS-20系列时间继电器用于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使被控制元件按时限控制进行动作。

四.实验设备五.实验内容1.内部结构检查(1)观察继电器内部结构,检查各零件是否完好,各螺丝固定是否牢固,焊接质量及线头压接应保持良好。

(2)衔铁部分检查手按衔铁使其缓慢动作应无明显摩擦,放手后塔形弹簧返回应灵活自如,否则应检查衔铁在黄铜套管内的活动情况,塔形弹簧在任何位置不许有重叠现象。

(3)时间机构检查当衔铁压入时,时间机构开始走动,在到达刻度盘终止位置,即触点闭合为止的整个动作过程中应走动均匀,不得有忽快忽慢,跳动或中途卡住现象,如发现上述不正常现象,应先调整钟摆轴螺丝,若无效可在老师指导下将钟表机构解体检查。

(4)接点检查a .当用手压入衔铁时,瞬时转换触点中的常闭触点应断开,常开触点应闭合。

b .时间整定螺丝整定在刻度盘上的任一位置,用手压入衔铁后经过所整定的时间,动触点应在距离静触点首端的1/3处开始接触静触点,并在其上滑行到1/2处,即中心点停止。

可靠地闭合静触点,释放衔铁时,应无卡涩现象,动触点也应返回原位。

c .动触点和静触点应清洁无变形或烧损,否则应打磨修理。

2. 动作电压、返回电压测试实验接线见图2-1,选用EPL-05挂箱的DS-21型继电器,整定范围(0.25-1.25s )。

Rp 采用EPL-14的900Ω电阻盘(分压器接法),注意图2-1中Rp 的引出端(A 3、A 2、A 1)接线方式,不要接错,并把电阻盘调节旋钮逆时针调到底。

开关S 采用EPL-14的按钮开关SB1,处于弹出位置,即断开状态。

直流电压表位于EPL-11。

数字电秒表的使用方法:“启动”两接线柱接通,开始计时,“停止” 两接线柱接通,结束计时。

(1)动作电压U d 的测试合上220V 直流电源船型开关和按钮开关SB1,顺时针调节可变电阻Rp 使输出电压从最小位置慢慢升高,并观察直流电压表的读数。

当电压超过70V 左右时,注意观察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情况,直到时间继电器衔铁完全吸入为止。

然后弹出开关S ,再瞬时按下开关S ,看继电器能否动作。

如不能动作,调节可变电阻R 加大输出电压。

在给继电器突然加入电压时,使衔铁完全被吸入的最低电压值,即为最低动作电压U d 。

弹出S ,将动作电压U d 填入表2-1内。

(2)返回电压U f 的测试按下S ,加大电压到额定值220V ,然后渐渐调节可变电阻Rp 降低输出电压,使电压降低到触点开启,即继电器的衔铁返回到原来位置的最高电压即为U f ,断开S ,将U f 填入表2-1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