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项训练——加法

合集下载

小升初数学思维拓展专项训练 专题1加减法中的巧算

小升初数学思维拓展专项训练 专题1加减法中的巧算

专题1-加减法中的巧算小升初数学思维拓展计算问题专项训练(知识梳理+典题精讲+专项训练)一、常规运算。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形如: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形如:(a+b)+c=a+(b+c)3、减法的运算性质: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减去这些减数的和,差不变.形如:a-b-c=a-(b+c)4、以上运算定律、性质同样适用于多个加数或减数的计算中5、添去括号原则:在加减法运算中,如果给加号后面的算式添上或去掉括号,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给减号后面的算式添上或去掉括号,其添上或去掉括号部分的运算符号要改变.即“+”变“-”,“-”变“+”二、加减法的巧算方法。

1、几个数相加,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加数中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的一些加数交换左右顺序,先进行结合,然后再与其他的一些加数相加,得出结果.2、在加减法混合算式与连减算式中.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算,在简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号和“-”号的使用.3、几个相近的数相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最好是整十、整百的数为“基准数”,再把大于基准数的数写成基准数与一个数的和,小于基准数的数,写成基准数与一个数的差,将加法改为乘法计算.4、几个数相加减时,如不能直接“凑整”,我们可以利用加整减零,减整加零变更被减数用减数来间接“凑整”.【典例一】简算1000+999-998-997+996+…+104+103-102-101=()A、225B、900C、1000D、4000【分析【】将算式四个分为一组,然后找一下共有几组这样的数,然后根据规律解答.【解答】解:1000+999-998-997+996+…+104+103-102-101,=(1000+999-998-997)+(996+995-994-993)+…+(104+103-102-101),=4×225,=900.故选:B.【点评】此题也可这样理解:此算式除了1000和后三项103-102-101,其它每四个数字为一组,结果为0,因此此算式的结果为1000+103-102-101=1000+(103-102)-101=1000+1-101=900.【典例二】简算:899999+89999+8999+899+89【分析】四个加数都加1减1,化成整百、整千、整万、…的数,然后再计算;解:①899999+89999+8999+899+89,=(900000-1)+(90000-1)+(9000-1)+(900-1)+(90-1),=999990-5,=999985;【点评】考查了简便运算,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律简便计算.一.选择题(共8小题)1.请用简便算法算出24683840++++⋯++的和是()A.210B.840C.420D.6302.333435363738394041(++++++++=)A.389⨯B.369⨯C.379⨯D.359⨯3.下列()组算式表示210.A.12345678910+++++++++B.1359111315171921+++++++++C.3579111315171921+++++++++D.135791113151719+++++++++4.下列与135********+++++++++结果相等的算式是()A.2264+B.25C.210D.2264-5.计算307294301297295304302296+++++++,可以先把每个加数都看作()计算.A.290B.300C.3106.和135791113151715131197531++++++++++++++++的结果相同的一项是()A.29B.2(98)+C.2298-D.2298+7.13579991357979(+++++⋯⋯+------⋯⋯-=)A.900B.400C.500D.3008.计算,10098969492908642-+-+-+⋯+-+-的结果是()A.0B.50C.99D.100二.填空题(共8小题)9.99999899799610001004100310021001++++++++=⨯.或91000⨯.10.求算式23456789+++++++的和,可以看成求一个梯形的面积,这个梯形的上底是,下底是,高是,计算梯形面积的算式是.11.13571315137531++++⋯⋯++++⋯⋯++++=12.计算2468101416182022+++++++++时,可以把这些加数分成组,每组的和是,计算结果是。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综合算式专项测题训练与解析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综合算式专项测题训练与解析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综合算式专项测题训练与解析为了帮助小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综合算式的能力,开展专项测题训练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小学综合算式专项测题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逻辑思维的理解,并提供详细的解析过程,以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一、加减法练习题1. 20 + 30 - 10 =2. 15 - 6 + 10 - 2 =3. 48 - 27 + 14 - 10 =4. 60 - 18 + 24 - 12 =5. 75 + 14 - 21 - 29 =解析:1. 20 + 30 - 10 = 40解题思路:先计算加法部分,得到50,再进行减法计算,即50 - 10 = 40。

2. 15 - 6 + 10 - 2 = 17解题思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得到9 + 10 - 2 = 17。

3. 48 - 27 + 14 - 10 = 25解题思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得到21 + 14 - 10 = 25。

4. 60 - 18 + 24 - 12 = 54解题思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得到42 + 24 - 12 = 54。

5. 75 + 14 - 21 - 29 = 39解题思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得到89 - 21 - 29 = 39。

二、乘除法练习题1. 6 × 5 ÷ 2 =2. 15 ÷ 3 × 2 × 4 =3. 36 ÷ 12 × 3 ÷ 2 =4. 48 × 2 ÷ 8 × 5 =5. 25 × 3 ÷ 5 × 4 =解析:1. 6 × 5 ÷ 2 = 15解题思路:按照乘法与除法的顺序进行计算,得到30 ÷ 2 = 15。

2. 15 ÷ 3 × 2 × 4 = 40解题思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得到5 × 2 × 4 = 40。

解决问题的策略(加、减法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加、减法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05
03
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数 学模型(加法或减法)来表达问题, 建立数学方程或表达式。
04
求解方程
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求解。
注意事项
检查数据
在解题之前,要检查题目中给 出的数据是否准确,避免因为
数据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注意单位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 一致性,避免因为单位不统一 导致答案错误。
03 加法解答应用题策略
识别问题类型
确定问题是否适合用加法解答
首先需要判断问题的类型,确定是否可以通过加法来解决。
理解问题背景
了解问题的背景和情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问题,并确定解 题思路。
建立数学模型
确定已知量
找出问题中的已知量,并确定它 们的单位和数值。
确定未知量
确定问题中需要求解的未知量,并 明确其意义。
考虑实际情况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要考虑实际情 况的限制和约束条件,避免因为不 符合实际情况导致答案错误。
细心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要细心计算, 避免因为计算错误导致答案错
误。
06 练习与巩固
加法解答应用题练习
01
02
03
练习1
小明有3本书,小红有5本 书,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
练习2
小华有10个苹果,小丽有 5个苹果,小华比小丽多 多少个苹果?
建立数学表达式
根据问题的描述,建立加法数学模 型,将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起来。
计算结果
执行加法运算
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加法运算,得出结果。
检查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最后,需要检查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果符合则说明答案是正确的。

加减法解题策略与思维训练

加减法解题策略与思维训练

加减法解题策略与思维训练在数学学习中,加减法是最基础的运算之一。

掌握好加减法的解题策略和思维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分析加减法解题的策略,并介绍一些思维训练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加减法。

一、加法解题策略加法解题的基本策略是“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思维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从十位开始相加:对于两个多位数相加的计算,可以从十位开始逐位相加,再按位相加求和。

例如,计算126+48,可以先计算十位的1+4,再计算个位的2+8,最后计算百位的1+0,得到答案174。

2. 进位运算:当个位相加的结果超过10时,需要进行进位运算。

例如,计算38+25,先计算个位的8+5,得到3,然后计算十位的3+2,加上进位的1,得到答案63。

3. 数组图表辅助:可以使用数组、图表等辅助工具,将问题抽象化,更清晰地理解计算过程。

例如,在计算多个数相加时,可以使用数组将每位数对应的数字相加,再根据进位情况进行运算。

二、减法解题策略减法解题的策略主要包括借位运算和退位运算,具体如下:1. 借位运算:当减数的某一位小于被减数的对应位时,需要借位。

例如,计算456-189,由于个位的6小于9,需要从十位借位,十位的5减去1后,得到4,然后个位的16减去9,得到7,最终答案为267。

2. 退位运算:当借位减法中出现连续借位的情况时,可以采用退位运算。

例如,计算476-389,由于十位的7小于8,需要先退位再进行减法运算。

退位后,百位的4减去3得到1,十位的17减去8得到9,个位的6减去9得到7,最终答案为97。

三、思维训练方法除了掌握解题策略,思维训练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几种思维训练方法:1. 故事解题法:将数学问题融入到生活故事中,增加学生的兴趣和趣味性。

例如,通过一个故事描述两个小朋友的购物经历,根据问题进行加减法计算。

2. 反推法:给出计算结果,要求学生根据结果推出计算题目。

小学数学练习题加法思维拓展训练

小学数学练习题加法思维拓展训练

小学数学练习题加法思维拓展训练小学数学练习题:加法思维拓展训练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关键科目之一。

在小学阶段,加法作为基础运算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趣的加法思维拓展训练题,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

1. 碗里有5个苹果,小明从碗里拿走3个苹果,请问碗里还剩下几个苹果?2. 实验室里有8只小白鼠,其中4只白色,其余为灰色。

如果再增加3只灰色小白鼠,那么白色小白鼠和灰色小白鼠的数量比为多少?3. 小红有10张卡片,小明有5张相同的卡片,他们一起把卡片放在一起,现在他们共有多少张卡片?4. 某班级有12名男生,如果再增加2名男生,增加的男生比例和女生比例将如何变化?5. 一个盒子里有7个石头,小华从盒子里拿走了6个石头,盒子里还剩下几个石头?6. 星期一到星期四,小明每天都放学后花了2元钱买糖。

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7. 小亮和小红一起玩游戏,小亮得了10分,小红得了7分。

他们两个人得了多少分?8. 一瓶果汁有500毫升,小明喝了其中的180毫升,那么剩下多少毫升?9. 小华看了3本书,每本书有70页。

请问他一共看了多少页?10. 茶杯里原本有200毫升水,小明喝了其中的1/4,剩下还有多少毫升水?11. 某商店一共有28件衣服,其中红色衣服占总数的1/4,蓝色衣服占总数的1/2,那么还有多少件其他颜色的衣服?12. 小强的饮料可乐有8瓶,小明的饮料雪碧有5瓶。

他们两个人一共有多少瓶饮料?13. 篮子里有15个苹果,小明从篮子里拿走了2/5的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14. 小华有15支铅笔,小明有3支铅笔,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15. 某班级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如果再增加4名女生,那么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例是多少?以上是一些有趣的小学数学加法思维拓展训练题,通过做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小学生巩固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加法的思维训练与策略

加法的思维训练与策略

加法的思维训练与策略在数学学习中,加法是最基础的运算之一。

掌握好加法的思维训练与策略,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加法的思维训练方法和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加法运算。

一、思维训练方法1. 基础加法训练基础加法训练是从最简单的加法开始,逐步提高难度。

可以先从个位数的加法训练开始,逐渐过渡到多位数的加法。

初始阶段,可以通过物品的数量来进行加法练习,例如给出两堆小球,让学生计算总数。

随着练习的深入,可以采用算式形式进行训练,逐渐提高难度。

2. 快速心算训练快速心算是指在不借助纸和笔的情况下进行加法计算。

为了提高快速心算能力,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思维技巧,如利用数的分解、合并、交换等。

例如,在计算7+8时,可以将8拆分成5+3,然后计算7+5+3,得到的结果准确且速度较快。

3. 口算训练游戏口算训练游戏在加法运算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口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加法运算,既能够提高计算能力,又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加法接龙游戏,每个人依次说出前一个数的结果再加上一个数的和,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二、策略1. 逆序相加逆序相加是一种常用的加法策略。

在进行多位数相加时,将数列逆序排列,从个位数开始相加。

这样可以减少进位的次数,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计算356+247,可以先计算个位数,再计算十位数,最后计算百位数,依次相加即可。

2. 列竖式计算列竖式是一种规范的计算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计算过程中的错误。

将加数、被加数和进位对齐,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加。

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的处理。

列竖式计算方法可以系统化和规范化加法运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 拆分合并拆分合并是一种巧妙的加法策略。

在计算多位数的加法时,可以将数拆分成更容易计算的部分,然后再合并结果。

例如,计算367+198,可以先拆分为360+7+190+8,然后再分别计算出结果,最后合并得到答案。

用加法解决问题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用加法解决问题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用加法解决问题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加法是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它。

除了在计算数学题目时使用加法,我们还可以利用加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不仅能够更好地巩固孩子的加法运算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一:小明去超市买水果,他买了3个苹果,5个橙子和2个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解决思路: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将小明买的苹果、橙子和香蕉的数量依次相加,然后再计算总共花了多少钱。

解决步骤:1. 将小明买的苹果、橙子和香蕉的数量依次相加:3 + 5 + 2 = 102. 计算总共花了多少钱,假设每个苹果5元,每个橙子3元,每个香蕉2元:3 * 5 + 5 * 3 + 2 * 2 = 15 + 15 +4 = 34所以,小明一共花了34元。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锻炼孩子的加法运算能力。

此外,当孩子在超市购物时,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问题二:小红有10元钱,她买了一个小熊玩具,花了3元,还剩下多少钱?解决思路:同样,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将小红拥有的钱与她花掉的钱进行相减,然后计算还剩下多少钱。

解决步骤:1. 将小红拥有的钱与她花掉的钱进行相减:10 - 3 = 72. 所以,小红还剩下7元。

通过这个问题,孩子不仅能够巩固加法运算,还能够培养他们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小明从家里到学校需要走10分钟,上学迟到了5分钟,他一共用了多少时间?解决思路:同样,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将小明从家里到学校需要走的时间与迟到的时间进行相加,然后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解决步骤:1. 将小明从家里到学校需要走的时间与迟到的时间进行相加:10 +5 = 152. 所以,小明一共用了15分钟。

通过这个问题,孩子不仅能够巩固加法运算,还能够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加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利用加法来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巩固孩子的加法运算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加减法题目的设计与解析

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加减法题目的设计与解析

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加减法题目的设计与解析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加减法题目的设计与解析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孩子的思维发展和逻辑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加减法作为最早接触的运算符号,是培养孩子数学逻辑思维的重要一环。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合适的加减法题目,帮助孩子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加法题目的设计与解析1. 简单加法简单的加法题目适用于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例如:“3 + 2= ?”。

通过这类题目,可以帮助孩子逐步理解加法运算符号,培养他们对数字的掌握能力。

2. 进位加法进位加法是加法中相对较难的一种形式。

例如:“28 + 15 = ?”。

通过这类题目,可以让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学会进位运算,强化他们对数字进制的理解。

3. 应用加法应用加法是将加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形式。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类题目,可以帮助孩子将抽象的加法运算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减法题目的设计与解析1. 简单减法简单的减法题目同样适用于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例如:“8 - 3 = ?”。

通过这类题目,可以让孩子熟悉减法运算符号,并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借位减法借位减法是减法中较复杂的一种形式。

例如:“23 - 8 = ?”。

通过这类题目,可以让孩子学会借位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性。

3. 应用减法与应用加法类似,应用减法也将减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例如:“小华有8个苹果,他送给小明3个苹果,他还剩下几个苹果?”通过这类题目,孩子们可以将减法运算应用于日常情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思维。

四、综合题目的设计与解析在孩子掌握了基础的加减法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综合的题目来提高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小明有12本书,小红有8本书,小华有6本书,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通过这类题目,孩子需要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来得出最终结果,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灵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书童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项训练——加法1.小白兔拔了50个萝卜,小灰兔拔了20个萝卜,两只兔子
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
2.小明看一本书,看了78页,还有20页没看,这本书一共
有多少页?
()
3.冰箱里有13个苹果,14个桔子,苹果和桔子一共有多少个?
()
4.小红有21本书,小东的书和小红的书一样多,小红和小东一共有多少本书?
=()
5.池塘里有8只小青蛙,又跑来了10只,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青蛙?
= ()
6.乐乐有3个棒棒糖,妈妈又给了她5个,乐乐一共有几个棒棒糖?
= ()
7.小华有10朵小花,小丽的小花和小华一样多,小丽和小华一共有多少朵小花?
= ()
二.奥数部分(可以尝试画图计算或直接写出答案)1.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2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2.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3.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在第4位,从后面数小
明排在第5位,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4.老师给9个三好学生每人发一朵小红花,还多出一朵小红
花,老师一共有几朵小红花?
5.小林吃了6块饼干后,小林还有4块,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