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过程的诊断标准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

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2018年修订)一、脑梗死康复诊断(一)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临床检查规范(1)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降钙素原、心梗三项、白介素、血乳酸、凝血常规、血栓弹力图、微量元素。
3、心电图检查、头颅CT、头颈部MRA+SWI、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2)选择性检查1、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
常规使用药物为坎地沙坦、乐卡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普罗布考、瑞舒伐他汀钙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美托洛尔片。
2、延续性临床治疗:抗凝、抗聚、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常规使用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那曲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脑心通、奥拉西坦胶囊、胞磷胆碱钠胶囊、艾地苯醌、脑得生、鼠神经生长因子。
3、中医中药治疗针灸及口服中药,针灸取穴三阴交、手三里、手吴丽、曲池、阴陵泉、阳陵泉、血海、足三里、丰隆、肩井、下廉等穴位,中药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
4、高压氧治疗。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
常用药物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氨溴索、溴己新、肺力咳、羧甲司坦口服液等。
2、痉挛:去除诱因;各类抗痉挛口服药,常用药物巴氯芬。
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及行为心理治疗等。
氟西汀、黛力新、氟哌啶醇、氯普噻吨等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必要时手术治疗等。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在康复医学科,大家知道,恢复健康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每一个康复治疗方案,都是根据患者的独特情况量身定制的。
咱们先来聊聊评估。
一、评估的重要性1.1 初步评估患者到达的时候,医生会进行初步评估。
这个阶段就像是给一幅画打底,要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
各种指标,比如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都是必须要注意的。
1.2 心理评估身体的痛苦,常常会伴随着心理上的压力。
医生得考虑到患者的情绪,毕竟,精神状态对康复效果影响很大。
有人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这话一点不假。
二、治疗方案的制定2.1 个性化治疗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治疗方案也就得千差万别。
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当前的身体状况。
就像做菜,得调配不同的材料,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2.2 多学科协作康复医学并非一个人的战斗,团队合作是关键。
医生、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心理医生等都得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就像一支乐队,只有各个乐器配合得当,才能奏出动听的乐曲。
2.3 设定目标制定目标时,要务实。
目标不宜过高,也不能太低,得刚刚好。
比如说,能独立行走,或是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目标越清晰,前进的动力越足。
三、实施与调整3.1 治疗过程治疗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像走钢丝,得时刻保持平衡。
每个环节都得认真对待,从物理治疗到功能训练,都要确保有效。
3.2 定期评估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评估进展。
就像驾驶汽车,时不时得检查一下导航,确保方向正确。
医生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方案。
四、患者的参与患者的参与是康复的关键。
自己主动配合治疗,就像在参加一场马拉松,靠的可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坚持。
互信关系的建立,能让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总结康复医学科的康复诊疗规范,绝不仅仅是个框架,而是每一个患者复苏的希望。
每一次评估、每一个方案、每一份坚持,都是在为患者铺就回归健康的道路。
最终,康复不仅是身体的复苏,更是心灵的重生。
通过这样的努力,患者重拾生活的希望,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过程的诊断标准

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过程的诊断标准——开展的康复评估项目及其适应症规定1.运动功能障碍评定:(1)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适用于神经病变(如上运动神经元或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疾患)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2)徒手肌力评定:适用于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和关节源性等。
(3)改良Ashworth分级:适用于神经病变(如上运动神经元或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疾患)所导致的肌张力异常(如增高、降低或波动);肌肉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或肌力减弱;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改变所导致的肌张力改变。
(4)关节活动度测定:适用于四肢骨关节或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关节活动的患者,其它原因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5)10米步速,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适用于神经系统和骨骼运动系统的病变或损伤影响行走功能者,如脑外伤或脑卒中引起的偏瘫、帕金森病、小脑疾患、脑瘫、截肢后安装假肢、骯关节置换术后等。
(6)平衡评定:适用于不能维持身体稳定性的疾患。
2.感觉功能评定: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病变、脊髓损伤或病变等);周围神经病损(如臂丛神经麻痹、坐骨神经损害等);外伤(如切割伤、撕裂伤、烧伤等);缺血或营养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雷诺病、多发性神经炎等)。
疼痛评定:适用于需要对疼痛的程度及性质变化(如治疗前后的对比)进行评定的患者或骨骼肌疼痛者。
3.失语症评定及构音障碍评定:适用于脑损伤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
4.吞咽障碍评定:洼田饮水实验、VFSS检查;适用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的检查。
5.精神状态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适用于疾病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抑郁状态。
6.认知障碍评定:MSE, Moca量表,LOTCA认知功能评定量表;适用于所有脑损伤患者,如脑外你脑血管疾病、缺血缺氧性脑损害、中毒性脑病、脑瘫等;老年人、各种类型的痴呆患者。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康复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非药物治疗手段概述
01
02
03
物理治疗
利用声、光、电、磁等物 理因子进行治疗,如超声 波治疗、激光治疗、高频 电疗等。
运动疗法
通过科学的运动训练,增 强患者肌肉力量、改善关 节活动度、提高平衡协调 能力等。
作业疗法
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设 计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帮 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和职业能力。
辅助器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辅助器具
提供各种日常生活辅助器具,如轮椅、助行器、拐杖、穿衣辅助器等,帮助患 者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
康复辅助器具
根据患者康复需要,提供康复辅助器具,如平衡训练器、肌力训练器、作业治 疗器具等,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提高生活质量。
环境改造和适应性训练
环境改造
01
早期介入
康复医学强调在患者伤病早期就 介入康复治疗,以预防或减少残 疾的发生。
02
03
04
全面康复
康复医学追求患者的全面康复, 包括身体、心理、社会等多个方 面。
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地位
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预 防医学、临床医学并列为医学的三大领域。
康复医学在疾病的治疗和恢复过程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见疾病康复策略与实践
神经系统损伤后康复策略
早期康复介入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 床边康复、理疗等。
运动功能训练
通过刺激患者皮肤、肢体等感觉器官,促进 感觉功能恢复。
感觉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 进食、洗漱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科学,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重获生活能力。
在康复医学领域,有一些基本标准是必须遵循的,这些标准不仅涉及到医疗技术,还包括对患者的关怀和治疗过程的管理。
本文将就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之一是个性化治疗。
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康复治疗方案必须是个性化的。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还包括全程关怀。
康复治疗并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全程关怀。
这包括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关注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克服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同时,医生和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注患者的饮食、睡眠、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全面的照顾。
另外,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还包括专业团队的协作。
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员。
这些专业人员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相互配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
只有专业团队的协作,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最后,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还包括治疗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治疗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这不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还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也可以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治疗的进展情况,增强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包括个性化治疗、全程关怀、专业团队协作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这些标准是康复治疗的基础,只有严格遵循这些标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帮助他们重获健康、重返社会。
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康复医学科的基本标准,为康复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关爱。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是指对康复医学科诊疗进行规范和要求的一套标准。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规范的康复诊疗要求可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科学、有效、安全、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下面就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的要求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诊断上要求准确性和及时性。
康复医学科的诊断包括对患者功能损害的评估和功能障碍的诊断,以及对患者康复潜力的评估。
准确的诊断可以为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康复指导和治疗方案,及时的诊断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康复时间。
其次,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康复评估上要求全面性和个性化。
康复评估是指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功能、活动能力、社会参与和环境因素的评估,来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目标,并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全面的康复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功能受损的程度和患者的康复需求,个性化的康复评估可以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第三,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治疗方法上要求科学性和有效性。
康复治疗的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障碍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要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并满足患者的康复目标。
第四,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康复管理上要求协调性和持续性。
康复治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和康复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调。
康复管理包括康复过程的规划、实施和监测等,旨在保证患者能够获得连续的康复服务。
医生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定期与患者交流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最后,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康复效果评价上要求准确性和客观性。
康复效果评价是指对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判断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准确的康复效果评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康复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康复治疗方案,客观的康复效果评价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对康复效果评价的影响,提高康复效果评价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过程的诊断标准
——开展的康复评估项目及其适应症规定
1.运动功能障碍评定:
(1)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适用于神经病变(如上运动神经元或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疾患)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2)徒手肌力评定:适用于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和关节源性等。
(3)改良Ashworth分级:适用于神经病变(如上运动神经元或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疾患)所导致的肌张力异常(如增高、降低或波动);肌肉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或肌力减弱;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改变所导致的肌张力改变。
(4)关节活动度测定:适用于四肢骨关节或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关节活动的患者,其它原因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5)10米步速,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适用于神经系统和骨骼运动系统的病变或损伤影响行走功能者,如脑外伤或脑卒中引起的偏瘫、帕金森病、小脑疾患、脑瘫、截肢后安装假肢、髋关节置换术后等。
(6)平衡评定:适用于不能维持身体稳定性的疾患。
2.感觉功能评定: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病变、脊髓损伤或病变等);周围神经病损(如臂丛神经麻痹、坐骨神经损害等);外伤(如切割伤、撕裂伤、
烧伤等);缺血或营养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雷诺病、多发性神经炎等)。
疼痛评定:适用于需要对疼痛的程度及性质变化(如治疗前后的对比)进行评定的患者或骨骼肌疼痛者。
3.失语症评定及构音障碍评定:适用于脑损伤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
4.吞咽障碍评定:洼田饮水实验、VFSS检查;适用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等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的检查。
5.精神状态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适用于疾病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抑郁状态。
6.认知障碍评定:MMSE,Moca量表,LOTCA认知功能评定量表;适用于所有脑损伤患者,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缺血缺氧性脑损害、中毒性脑病、脑瘫等;老年人、各种类型的痴呆患者。
7.脊髓损伤评定:ASIA分级,适用于脊髓损伤患者。
简易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适用于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的评估;
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适用于所有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二、开展的康复治疗项目及其适应症规定
(一)物理治疗
1.运动疗法
外科疾病,包括骨折,肌肉韧带劳损或撕裂,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其摘除术后,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人工关节术后,膝关节半
月板或游离体摘除术后,截肢术后、断肢再植术后,胸腔腹腔大手术后,外翻足、内翻足、扁平足,脑震荡、脑挫伤,烧伤、冻伤,静脉曲张及其术后等。
内科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代偿期,高血压病;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结核,肺不张;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内脏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肥胖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神经科疾病,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腰神经根炎,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神经官能症,面神经麻痹,进行性肌萎缩,脊髓空洞症等。
妇产科疾病,包括子宫脱垂,慢性盆腔炎,产后等。
2.电疗
(1)直流电疗法适应证:周围神经损伤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症、高血压病、各类关节炎、慢性炎症浸润、静脉炎、瘢痕、粘连、慢性盆腔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
(2)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适应证:与直流电疗法和所导入药物的适应证相同,常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各种神经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病、关节炎、颈椎病、慢性炎症浸润、瘢痕、粘连、慢性咽喉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
(3)低频电疗法适应证:止痛作用与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各种扭挫伤、肌筋膜炎、瘢痕、粘连、慢性炎症等软组织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骨关节疾病、脉管炎等血管疾病等;兴奋神经肌肉作用:各种神经炎、脑与脊髓损伤所致的肢体瘫痪、废用性肌萎缩、尿潴留、肌张力低下、弛缓性便秘、癔症性瘫痪、外周神经损伤等。
(4)中频电疗法适应证: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痛:各种扭挫伤、肌筋膜炎、各种神经炎、颈腰椎病、各种关节损伤与疾病等;兴奋神经肌肉:废用性肌萎缩、尿潴留、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伤病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等;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瘢痕与挛缩、浸润硬化与粘连、血肿机化、血栓性静脉炎、乳腺增生等。
共鸣火花电疗法适应证:各种炎症、神经炎、神经痛、头痛、癔症性失语、癔症性瘫痪、神经性耳鸣、面肌抽搐、股外侧皮神经炎、皮肤搔痒症、脱发、慢性溃疡、伤口愈合迟缓、支气管哮喘等。
3.光疗
(1)短波、超短波疗法适应证:各种非特异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肺炎、支气管炎、肌筋膜炎、扭挫伤、骨关节病、骨折与伤口延期愈合,胃、十二指肠溃疡、肠炎、胆囊炎、
肾炎、神经炎、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高热治疗与放疗、化疗综合治疗适用于皮肤癌、乳癌、淋巴结转移癌、恶性淋巴瘤、宫颈瘤、膀胱癌、骨肿瘤、消化道癌、肺癌等。
(2)红外线疗法适应证:各种亚急性及慢性损伤和炎症、浸润块、硬结、肠粘连、肌痉挛、电刺激及按摩前准备、主被动功能训练前准备
等。
(3)紫外线疗法适应证:疖、痈、蜂窝织炎、丹毒、乳腺炎、淋巴结炎、静脉炎、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伤口感染、伤口延迟愈合、皮下淤血、急性关节炎、急性神经痛、肺炎、体腔急性感染、溃疡等。
光敏治疗适用于银屑病、白癜风等。
(4)激光疗法适应证:疖、蜂窝织炎等软组织炎症吸收期;伤口延迟愈合、慢性溃疡、带状疱疹、神经痛、面肌抽搐等。
4.磁疗
(1)静磁场疗法适应证:高血压病、各种关节病、冠心病、胃肠炎、支气管炎、各种神经痛、神经衰弱、扭挫伤、腱鞘炎、静脉炎、血栓性脉管炎、筋膜炎、肋软骨炎、颈腰椎病、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肱骨外上髁炎、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外耳道疖肿、神经性耳鸣、鼻炎、麦粒肿、角膜炎、溃疡、带状疱疹、痛经、臀部注射硬结、瘢痕、骨折愈合迟缓。
(2)经颅磁刺激适应证: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癫痫;运动障碍疾病,包括帕金森病、局部肌张力障碍等;缺血性脑血管病后功能障碍恢复。
5.超声波疗法适应证:各类软组织扭挫伤、乳腺炎、瘢痕、组织内硬结、前列腺炎、肾与输尿管结石、各类骨关节病、颈腰椎病、各类脉管炎、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便秘、胆囊炎、脑卒中、脊髓损伤、各类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瘙痒症、鼻窦炎、耳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视网膜病变及眼内病变等。
6.石蜡疗法适应证:骨关节损伤与术后粘连、关节僵直、肌腱和韧带的扭挫伤恢复期、肌筋膜炎、慢性骨关节炎、瘢痕、腱鞘炎、冻伤、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炎、肌痉挛、皮肤美容等。
7.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适应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颈椎病、腰椎病、高血压病、失眠、。
神经症、焦虑症、痉挛性斜颈、脑卒中偏瘫、脊髓损伤及周围神经损伤等。
(二)作业治疗:适用于各种原因(如肢体、认知、社会心理损伤或环境与个人因素)
导致不能完成作业活动,或执行作业活动有困难者。
(三)言语治疗:失语症及构音障碍治疗,适用于由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颅内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失语症及构音障碍者。
(四)吞咽障碍治疗:吞咽障碍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及电刺激疗法适用于经筛查确认存在各种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
球囊扩张术适用于经检查确认存在食道上括约肌失弛缓患者。
(五)传统康复治疗:
1.针灸治疗适用于(1)呼吸系统疾病:鼻窦炎,鼻炎,感冒,扁桃腺炎,急、慢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2)眼科疾病:急性结膜,中心性视网膜炎,近视眼,白内障;(3)口腔科疾病:牙痛,拔牙后疼痛,牙龈炎;(4)胃肠系统疾病:食道、贲门失弛缓症,呃逆,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增多症,慢性十二指肠溃疡,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急、慢性结肠炎,急、慢性杆菌性痢疾,便秘,腹泻,肠麻痹;(5)神经、肌肉、骨骼
疾病: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后瘫痪,周围性神经疾患,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美尼尔氏综合征,神经性膀胱,遗尿,肋间神经痛,颈臂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腰痛,关节炎,小儿脑瘫。
2.牵引治疗;脊柱牵引适用于椎间盘突出、脊柱小关节紊乱、颈背痛、腰背痛及腰腿痛等;四肢牵引适用于四肢关节挛缩、四肢关节骨折且不能或不适宜手术复位的患者。
颈椎牵引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症状较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寰枢椎半脱位无手术指征者,斜方肌筋膜炎急性发作期。
3.整脊疗法适用于脊柱病变、脊柱周围肌肉病变、小关节紊乱等。
(六)矫形器制作适用于脊髓损伤、骨折、脊柱侧弯矫形、脑损伤后协助运动功能恢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