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引水隧洞回填灌浆技术交底
隧洞浇筑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隧道浇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施工质量,现将隧道浇筑安全技术要求交底如下,请全体施工人员认真遵守。
二、施工前的安全准备1. 现场勘察:施工前,对隧道施工区域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周边环境等,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方案:根据勘察结果,制定详细的隧道浇筑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程、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
3.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隧道浇筑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
三、隧道浇筑施工安全措施1. 个人防护:- 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正确使用安全绳。
- 酒后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2. 机械设备:- 施工前检查机械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如有故障及时维修或更换。
-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操作证,并熟悉操作规程。
3. 脚手架与平台:- 脚手架、工作平台和斜道应绑扎牢固,探头板应及时绑扎搭好,清除脚手架上的钉子等障碍物。
- 高处作业或较深的地下作业,必须设有供操作人员上下的走道。
4. 照明与用电:- 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临时电线必须架空在2.5m高以上。
- 在深坑和潮湿地点施工必须使用低压安全照明。
- 所有电气设备的修理拆换工作应由电工进行,严禁混凝土操作工自行拆动。
5. 泵送设备:- 泵送设备放置应离基坑、结构边缘保持一定距离。
- 在布料杆动作范围内无障碍物,无高压线。
- 水平泵送的管道敷设线路应接近直线,少弯曲,管道与管道支撑必须紧固可靠,管道接头处应密封可靠。
6. 浇筑作业:- 浇筑离地2m以上框架、过梁等结构时,必须使用脚手架或吊篮等安全设施。
- 严禁将垂直管道直接装接在泵的输出口上,应在垂直管架设的前端装接长度不小于10m的水平管。
- 泵送工作应连续作业,必须暂停时应每隔5~10min(冬季3~5min)泵送一次。
四、应急措施1. 事故报告: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隧道出口洞门回填技术交底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单位工程名称:隧道工程No.分部工程名称:洞口工程分项工程(工序)名称:一、交底范围适用于回填及附属工程。
二、施工程序及操作要点1、施工流程洞口附属工程的主要施工流程:明洞施工→结构外防水(水泥砂浆、防水板、土工布、排水盲管等)→洞顶回填→附属工程。
切除外露的钢筋头、铁丝等尖锐在防水板铺设前先在拱墙外侧涂刷一层3cm厚的M10水泥砂浆保护层,再铺设一层无纺土工布(≥350g/㎡)和EVA防水板(厚1.5mm),防水板外铺设12cm厚的砖保护层后,进行回填。
回填前在结构两侧防水板外侧墙脚填土范围内通长设置HDPE80/67双壁打孔波纹管(外包土工布)一道。
(2)洞顶回填洞顶回填底部从洞口里程往里2m的位置开始回填,回填至既有仰坡开口线位置,回填仰坡坡率1:1.25.回填采用A、B组填料进行分层对称回填密实,密度不小于0.9,粒径≤15cm,不得含有石块,碎砖、灰渣及有机杂物,也不得采用膨胀性黏土;回填施工应均匀对称进行,并分层夯实,其两侧回填土面高差不得大于0.5m,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25m,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同时每隔0.6m铺设一层向内侧设宽度不小于3m的土工格栅(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25KN/m);每隔1.8m全断面满铺一层整体拉伸型三向土工格栅(纵横向2%拉伸率时拉伸模量≥245KN/m)。
(3)附属工程边仰坡坡脚1m范围内采用M10浆砌片石护坡,厚30cm;浆砌片石以外采用拱形骨架护坡防护,骨架间距3m。
骨架内设置C15混凝土空心砖、空心砖内回填种植土、撒播草籽并种植灌木,灌木窝距0.8m,每窝2株。
拱形骨架护坡主骨架厚度为0.6m,支骨架厚度0.4m(拱部),主骨架间距3m,骨架高度3m。
骨架内设置C15空心砖,空心砖内回填种植土,撒播草籽种植灌木。
洞门效果图如下图所示。
三、施工注意事项1、洞口回填料中不得含有石块,碎砖、灰渣及有机杂物,也不得采用膨胀性黏。
灌浆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灌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施工人员入岗教育(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2)新入场人员必须接受入场安全教育,了解灌浆作业的安全知识,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2. 安全防护用品(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确保安全。
3.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警示区域。
(2)施工区域应设置围挡,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3)施工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4. 灌浆作业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应熟悉灌浆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灌浆前,检查灌浆设备是否正常,确保设备稳定可靠。
(3)灌浆过程中,注意观察灌浆压力,防止压力过高或过低。
(4)灌浆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灌浆,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作业。
5. 灌浆材料安全(1)灌浆材料应按照要求储存,防止受潮、变质。
(2)操作人员应熟悉灌浆材料的性能,正确使用。
6. 应急处理(1)发生意外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并组织人员抢救。
(2)受伤人员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3)事故发生后,及时上报相关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理。
三、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应认真阅读本交底内容,了解灌浆作业的安全知识。
2.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3. 施工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4.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四、交底时间本次安全技术交底时间为____年____月____日,交底人为____,接受交底人为____。
五、交底记录1. 本交底由交底人填写,接受交底人签字确认。
2. 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各保存一份,安全员一份。
3. 当分部、分项施工作业安全交底时,应填写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栏。
4. 交底提要应根据交底内容把安全注意事项归纳总结。
隧道工程注浆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注浆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交底内容:1、注浆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二、安全要求:1、对安全员在施工前对参加注浆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对注浆作业进行现场监控。
2、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3、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鞋、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4、严格遵守钻探注浆安全操作规程,杜绝野蛮施工。
施工前应协同安全员彻底清除掌子面附近危石,并检验施工用脚手架的安全性,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能进入作业面施工。
5、闸阀、球阀、法兰盘、注浆胶管及管头等连接部件均采用符合要求的高压配件,安装高压管路和泵头各部件,各丝扣的连接必须拧紧,注浆前对各部位进行压水试验检查,确保连接完好,以免脱开伤人。
6、注浆时,禁止现场人员在注浆孔附近停留,防止密封胶冲式阀门破裂伤人。
7、注浆开始时,要先开进浆阀,再关闭泄浆阀;注浆结束时,要先打开泄浆阀,再关闭进浆阀。
避免两个阀门同时关闭,防止压力陡然升高,产生危险。
8、注浆时不得随意停水、停电,必要时事先通知,同时配备发电设备,以保证施工需要。
9、输浆管内压力降低后再行拆除注浆管。
10、注浆施工期间,配备专职机电修理工,以便出现机械和电器故障时能及时处理。
11、注浆过程中密切注意围岩、注浆孔及掌子面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通知洞内其他人员一起撤离,工班长将情况迅速报告队领导,同时告知项目部应急办公室。
12、现场值班人员,队领导、项目部领导接到险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将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控制到最小程度。
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施工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清楚,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完毕后,所有参加交底的人员必须履行签字手续,施工负责人、生产班组、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方各留执一份,并纪录存档安全技术交底的作用。
安全技术交底的目的:在工程施工开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技术交底活动,把即将开展施工需要交待的施工工艺、工序、投入的机械设备、工程质量要求、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应对危险的安全技术措施、预防措施、应对突发事件危害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救援行动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进行交待。
隧洞灌浆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2.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3. 施工部位:[隧洞名称及位置]4. 施工内容:隧洞灌浆工程5. 交底时间:[年]年[月]月[日]日二、施工前准备1. 技术交底:施工前,必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每位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2. 设备检查:确保所有灌浆设备、工具和材料符合安全标准,并处于良好状态。
3. 应急预案:制定并熟悉应急预案,包括紧急情况下的撤离路线、应急物资准备等。
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 个人防护:-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 针对可能接触到的化学物质,必须穿戴防化学品的防护服和防化学品手套。
- 针对高噪声环境,佩戴耳塞或耳罩。
2. 施工现场安全:- 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人员流动安全。
- 钻机架设需稳固,防止钻具下落造成伤害。
- 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防止积水。
- 施工现场应配备急救箱和消防器材。
3. 用电安全:-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电气设备必须接地接零,临时施工用电安装三相五线制统一工作接地。
- 施工机械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4. 灌浆作业安全:- 灌浆前应严格检查工具、管路及接头处的牢靠程度,防止压力爆破伤人。
- 有机化工材料均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操作人员在配制浆液和灌浆时应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劳保用品。
- 在通风不良的地方进行灌浆施工时,应有通风和排气设备。
- 氰凝浆液具有易燃性,施工现场应严禁火种、严禁吸烟,并设置消防器材。
四、应急处理1. 人员伤害:发生人员伤害时,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必要的现场急救措施。
2. 火灾事故:发现火情,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并迅速撤离现场,同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3. 其他事故:根据事故类型,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五、总结本次隧洞灌浆安全技术交底旨在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
引水防空洞灌浆技术交底

小学英语语法汇总(蓝本)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分家^一、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区别可数名词是可以按个数来计算的普通名词, 分为个体名词(表示某类人或事物中的个体,如 worker, farmer,desk, factory 等)和集体名词(表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一群人或一些事物,女口 people, family 等)。
不可数名词 是 不能按个数来计算的普通名词, 分为物质名词(表示无法分为个体的物质,如meat, rice, water, milk, orange 等)和抽象名词(表示动作、状态、情况、品质等抽象概念,女口 work, homework, time, health, friendship 等)。
强调:不可数名词默认为单数,用 is 或者was;不要根据some 、any 、a lot of 等词去作判断。
二、可数名词的家务事hero T h eroesnegro T negroes 读音:[z]tootfc^tt 阪h [ oo 变 ee] sheep, Chin ese, Japa nese, fish 单、复数同形people 单数形式表示复数意义,要求谓语动词用复数;people 的复数形式peoples 通常指”多个民族寫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
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时,用单数形式;指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时用复数形 式。
名词由单数形式变成复数形式的规则如下:女口: book T books house T houses day T days、+ &清辅音后读[s],浊辅音和兀音后读[z]o女口: bus T buses glass T glasseswatch T watchesdish T dishes box T ■、一 H [iz]I _________ 2 土 Fr不可数名词的家务事1. 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作句子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女口: The food is very fresh.2.有的不可数名词也可以作可数名词,有复数形式,但意义发生变化。
灌浆平洞施工技术交底

灌浆平洞施工技术交底一、前言灌浆平洞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用于在地下工程中填充洞穴中的空隙,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灌浆平洞施工技术的一般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实用技巧。
二、灌浆平洞施工的一般步骤1. 洞穴准备:在进行灌浆平洞施工前,首先需要清理洞穴,并确保洞内没有杂物或固体物质。
同时,要检查洞壁的稳定性,必要时进行加固处理。
2. 灌浆材料选择:根据具体工程的需要,选择适合的灌浆材料。
常用的灌浆材料包括水泥浆、聚合物浆料、硅酸盐浆料等。
根据工程的情况,可选择单组分或双组分的灌浆材料。
3. 灌浆设备准备: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合适的灌浆设备。
通常使用的设备有注浆泵、灌浆管、输浆管等。
在使用之前,要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灌浆施工操作:将灌浆材料按照预定比例配制好,并将其注入灌浆设备。
灌浆操作时要注意控制灌浆压力和流量,确保灌浆材料充分填充洞穴,并与洞壁紧密结合。
5. 检测和质量控制:完成灌浆施工后,要进行洞穴的质量检测。
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超声波探伤、钻孔取芯等方法,以确保灌浆效果符合要求。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灌浆平洞施工时,要特别重视安全问题。
操作人员要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并遵守相关的施工安全规范。
2. 施工环境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高温或低温环境以及潮湿的环境会对灌浆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影响施工效果。
3. 施工材料储存:灌浆材料的储存要密封、干燥、防潮,并避免阳光直射。
严禁使用已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灌浆材料,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4.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和检查。
灌浆材料的配比要准确无误,灌浆设备的操作要精细,确保灌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5. 环境保护:在进行灌浆平洞施工时,要注意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保护。
对于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水要进行合理处理,确保环境污染最小化。
四、灌浆平洞施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灌浆材料流失:如果在灌浆过程中发现灌浆材料流失,可能是洞壁存在大的孔隙或裂缝。
充填灌浆工程技术交底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建筑安装工程
技 术 交 底 单
4 / 11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交 底 内 容 续灌注; 对吸浆量大的孔眼处理:经检查无漏浆地点后,用浓度较大的浆液灌注; 如果浆液串入测压管或浸润线管,在灌浆结束后,补设测压管或浸润线管。 <4)灌浆观测 在灌浆期间做好灌浆观测和对各项观测资料整理分析; 在灌浆过程中,派专门观测人员负责观测工作,全面控制灌浆质量,及时发 现和解决问题; 观测人员主要进行表面变形、土路堤身位移、灌浆压力、裂缝、冒浆、及泥 浆固结的观测等,并加强对已建挡土墙的观测,发现问题立即停机。 加强观测与灌浆控制的密切配合、协调一致,观测资料及时整理,随时掌握 灌浆期间土路堤的情况; 观测点的设置及观测方法等按照有关规范规定进行。 <5)灌浆质量的检查 按照充填灌浆各项工作的规程规范和设计图纸文件及技术要求以及监理人的 指示,作好各项工程作业的记录。记录包括:各项原材料实验、监测记录;灌浆 浆液配比及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实验记录;灌浆各工序和工艺作业的各种记录;各 项观测设施的埋设记录;各项观测、测试记录;各项中断、事故处理、特殊处 理、质量处理等记录;质量检查记录及其他各项必需的记录。 中间质量检查:按设计要求检查布孔、造孔、工艺操作、浆液性能及综合控 制情况等。 最终质量检查主要内容有:路体内部的质量 (密度、连续性、均匀性 >、路面 裂缝、浸润线出逸点、渗流量变化情况等。最终质量检查主要以分析资料、观测 并配 监理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水隧洞回填灌浆技术交底记录
初中生物评课稿
吴老师上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分布广泛的细菌的真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问题情境,培养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谈话、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从学生知识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问题熟悉,同时又新奇而富有挑战性,使学生处于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求知的欲望。
.二、注重学生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教师讲授,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做到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教师适当点拨,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一步,深化一层,拓展一圈,培养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思维的习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教师实行赏识教育,对学生提出和回答的问题给予积极肯定的态度,注重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统一,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表达交流的能力,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实现了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四、教师教态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精炼,富有亲和力,专业素质过硬。
能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为宗旨,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性,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注意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在呈现教学内容上做到图文并茂,提高了可读性,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师生和生生信息交流充分、有效。
李老师的上课风格给我下了很深的印象,具体如下:
一、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然后在现
有的基础水平上建构新的知识。
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首先是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什么是种群”,“什么是基因频率”再回忆种群基因库频率不发生改变的五大条件。
从而引出在自然状况下不存在这样的种群,比如有可遗传的变异产生,再回忆可遗传的变异有哪些,可得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然后再由此引入新课,突变和重组是不定向的,不能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
再通过探究得出: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再通过课堂小结的形式来概括本节课的内容。
最后有反馈评价,进一步巩固教学目标。
最重要的是:郑老师的这种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非常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将知识点落实到位。
二、课堂结构安排严谨: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既能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又能引出下一
问题。
如:“既然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不能使基因发生定向改变,那么什么才会使基因发生定向改变呢?”这一过渡就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
时间的分配也很合理,密度适中,重点突出,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