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语言表达 表文转换公开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图文表文转换演练(含解析)

专题十图文、表文转换图文、表文转换1.下图是2019年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的分解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分析图的类型,然后分析题干的要求,最后按照要求答题。
本题所给的图是“2019年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的分解示意图”,要求“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说明”。
首先分析图的构成,把握构图要素的顺序,因为题干说这是“3+1+2”模式,所以应从“高一新高考改革‘3+1+2’模式”开始,按照由左到右的顺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语文、数学以及外语这必考3科,第二个部分由限选1科和任选2科共计12种组合构成。
考生逐一把这些概括出来就可以了,拟写的时候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答案:部分省市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是将九大学科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种,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只能选考其中一科,另外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可以任意选考两科,选考组合一共有12种。
2.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问题。
(6分)1950~2025年世界与中国城镇化率比较根据图表,概括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答:答案: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越欠发达国家,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并有向发达国家靠近的趋势;但在城镇化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多种挑战。
3.(2020·绍兴市第一中学高三阶段性测试)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6分) 日本的研究人员潼泽武夫以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立性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总平均分学年流畅性变通性独立性23456(1)(2)(3)解析:这是一道表文转换的题目,对表格的分析要注意表头、极值和趋势,把握同与异两个方面,找最明显的共性和差异。
答案:(1)整个创造性思维呈发展趋势;(2)四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最低,五年级最高;(3)流畅性最高,独立性最低。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表格图表)

语言表达:表格图表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复兴中学校广播台“新闻现场”和“观点碰撞”栏目准备各招一名学生记者。
你作为校文学社社长,请根据下图的写作成绩曲线图,拟写推荐信的正文部分,推荐张亮同学或者李小明同学到合适的栏目,字数不超过50个字。
推荐信校广播台:获悉贵台“新闻现场”和“观点碰撞”栏目要招收学生记者,特推荐我社此致敬礼推荐人:XXX2022年4月7日2.下面是“人体不同姿势腰椎受力情况表”,请择取图表中最能说明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的三点信息,用文字进行概括说明。
每条不超过25个字。
人体不同姿势腰椎受力情况表(单位:公斤) 3.下图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它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请根据图表总结出遗忘规律并提出合理的复习建议。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各种“黑科技”的广泛应用,迅速惊艳了世界:比赛场内,智能设施保障系统随时测定赛道,保证赛事安全;“猎豹”轨道摄像机系统能准确记录赛场上的每个瞬间,让犯规无处隐藏。
奥运生活馆内,“零重力”智能床可以提供不同的休息模式;餐厅内的机器人厨师和云轨小车可以让美食“从天而降”。
在疫情防控方面,可穿戴的智能体温计,随时测量并显示出体温,系统或工作人员很快就可判断运动员及观众的健康状况。
这些“黑科技”,一方面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和服务,助力了本届冬奥会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彰显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增强了国人热爱科学、科技兴国的信念。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表演,让世界无数观众赞不绝口。
《立春》短片运用现代化手法巧妙地把二十四节气与倒计时结合,《一起向未来》以现在中国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广场舞的形式呈现,“五环升起”中的一滴水墨瞬间幻成黄河之水倾泻而下,各个国家的“雪花”指引牌最后汇成“和”字。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本届冬奥会的理念: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之路,使“奥运蓝”成为生活中的常态;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休闲等低碳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传播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让冰雪运动为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所热爱。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流程图结构图)

语言表达:流程图/结构图1.下面是某高校为2022级新生人校绘制的报到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50个字。
2.下面是我校“明轩”文学社活动的框架图,请用六句话概括这个构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不超过120个字。
3.下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对入境的各国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的闭环管理流程图,请补写完以下句子,对闭环管理的流程进行文字说明,要求补写部分不超过80字。
各国运动员和教练员入境即进入闭环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80字)。
4.请根据下图为“碳交易”这一商业行为下定义,不超过65个字。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练习。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被认为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制冷技术。
对于以前的冰箱和空调而言,制冷剂一般是氟利昂,这种化学物质会破坏臭氧,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而这次北京冬奥会的部分场馆用到的制冷剂则是二氧化碳,这在冬奥会历史上还是首次。
虽然制冷剂发生了变化,但是制冷的原理其实和原来的冰箱、空调是一样的。
简单地说,就是将二氧化碳通过加压的形式变成液态。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所以需要将高温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冷凝成液体,然后减压让液体挥发掉,在液体挥发的过程中,它会从周围的介质(比如水)中吸收热量,以达到制冷的效果。
虽然二氧化碳也是温室气体,但相对于其它制冷剂而言,它是大气中天然存在的成分,所以还是非常环保的。
而且,这种技术可以让冰面温度差控制在1.5℃以内,而国际滑联的要求是不超过1.5℃,所以,许多制冰专家认为,北京冬奥会拥有史上最公平的冰面。
结合材料内容,分析语段中使用流程图配合文字表达的作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甄士隐与贾雨村是作为“对立幻象”存在于《红楼梦》全书的叙事之中的。
甄士隐是人世间与太虚幻境的连接点,贾雨村是人世间与贾府的交汇处,他们两人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印证了太虚幻境与贾府是虚实相映的。
高考语文《图(表)文转换(一)》专题复习

课时规范练(七)图(表)文转换(一)1.下面是某校中学生开展的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的调查构思框架。
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60个字。
答:60解析:该构思框架由两部分组成,同时第一部分“对象”又分为两点,第二部分“形式”又分为三点。
作答时,按照一定的层次来分析。
答案:本次“住宅区的命名”调查对象拟定为古代和现代,从而进行对比,调查通过网络查询、书籍翻阅、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
2.《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经生效八年了,但目前仍存在烟草企业不积极履行公约相关内容的行为。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昨日发布了“在知道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前提下,是否还会吸烟”的调查数据。
请把下面的图表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答:75解析:本题的关键就是要把图表中的内容表述得完整清楚。
从图表来看,内容是关于吸烟的危害以及在得知这些危害后是不是还会吸烟的情况调查。
答案:吸烟易引发肺癌、肺气肿、心脏病、口腔癌等多种疾病,在得知吸烟的这些危害后,被调查者有将近六成人表示不会吸烟,但仍有四成以上的人选择吸烟。
3.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请根据下面的图示把中秋节的有关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答:704.下面是汉代冕冠的图样和相关解说,请筛选相关信息,写一段介绍性的文字,指出汉代冕冠的基本构造。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100解析:首先介绍要有合理的顺序,如从上到下、先整体后局部等。
其次筛选信息完整合理。
与构造无关的文字可以略去。
最后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答案:(示例)汉代的冕冠主要包括延、玉笄等七部分。
“延”是最上面的木板,又称冕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之意。
“旒”是冕板两端下垂的玉串。
“玉笄”插在帽卷两边的钮孔中,用于固定头发。
“武”是帽卷底部的帽圈,用金片镶成。
“缨”是冕板左右垂下的红丝绳,在颔下系结,用于固定。
高考语文专题图文转换之表文转换教案+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图文转换之表文转换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图文转换题目出现的类型和解题的步骤。
2.根据题干要求把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连词成句。
3.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常见类型。
【重点难点】能准确解读并表述图文转换类题目的相关信息。
【学习方法】大量补充实例,加强训练,归纳掌握不同题型规律和方法。
【知识链接】一.考点解读所谓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这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题型。
图文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图文解答题就是要求考生具备对图表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说到底仍是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虽然暂时还没有具体要求,但新课程标准却早已对图表知识作了相应的要求,即“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可传达图表所蕴涵的信息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实际上近几年高考都涉及到这一内容的考查,因此,也应该列入语文备考的范围之内。
二.命题规律(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1.表文转换题 2.图文转换题(二)从表达角度分为: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三.方法点拨解题的基本流程:识图表,源信息——分层次,找关联——作归纳,精表达。
要综合分析三个维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定义及要求所谓表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这类题型分值一般为4—6分。
二、图文转换的基本类型1.表格式阅读下面表格,写出结论性的话。
(16字内)高三(7)班作文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统计表结论:大多数同学还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曲线图下面的图表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练习的次数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请把它所表示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之图文转换、表文转换

图文转换解题思路:
(读—思—写)
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 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 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 成---深层意义)
3、写:①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 择关键词。②答题格式。
【例五】 (2006山东卷)请说明下面漫画的 画面内容,并揭示寓意50字左右。(6分)
《砍》
1、说明画面
再次回顾漫画题的命题形式:
语 一、 描述( 说明)画面
言
运 二、揭寓意
用
题 三、拟标题(公益广告)
题型一:描述画面
1、弄清构图——全面、准确
(辨清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注意人物的服饰、动作、表 情、标题以及其他语言文字)
2、有什么说什么——客观 如果漫画有标题,请写上:这是一幅名为……的漫画
3、注意描述顺序——清晰 (1)先背景后人物 (2)介绍人物时可按“穿着—动作—神态”的顺序说 明 (3)几幅画面,按照顺序逐个描述 4、注意字数限制
• 【答案】示例:
• “中国梦演讲赛” 拟于5月4日举行, 赛事需要组织和宣 传。组织工作需要 联系报告厅,选拔 20名参赛者,最后 评出6个奖项;宣传 工作包括出海报、 组稿,并在学校网 站和校报报道。
•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 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如下问题:
这幅名为《砍》的漫 画中,一个没有头的 人一脚踏在树桩上, 站立着。他一手拿着 一把大斧,一手放在 抬起的腿上。周围都 是树桩。
《砍》
描 述
漫画的构成元素:
说
明
注释(可以没有):
画
是对画面情景的提
面
示与注解。
内
容
图文转换答题技巧

2021届高三语文语言运用复习——图文转换一、表文转换1.读懂图表:(1)注重整体阅读。
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不遗漏信息。
同时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工程、数据变化特点)。
(2)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尤其要重视数据相差巨大的比较项(如:最高最低数据)。
(3)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中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
如图表下的“注〞等。
2.明确要求:(1)明确是文字转换题还是信息推断题。
(2)明确表述对象。
(3)明确修辞及字数要求。
3.组织答案:(1)表述对象一般为图表名称的关键词。
(2)概括时不得遗漏信息。
(3)作结论时针对性要强。
(4)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常见题型答题技巧】1.直接概述图表信息题①对图表根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局部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
〔调查对象+ 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
〕2、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题。
方法: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①注重整体阅读②重视数据变化③注意图表细节④分析得出结论、观点⑤简要归纳概括。
二、练习1、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答复后面的问题。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2.请根据两个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书写答案不要出现数字)在进行人际沟通上,依靠互联网使用MSN、QQ等进行即时聊天的受访者为21.0%,利用微博的为20.6%,视频聊天的为19.2%,合计60.8%。
由此看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智能设备使用带来的影响调研显示,合计约有67.6%的使用者对个人智能终端的优点表示认可,从中可以看出个人智能终端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消费者也乐于接受产品智能化或云技术化带来的好处。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表文转换、词云图课件

2006年度“天津旅游”词云图
202X年度“天津旅游”词云图
(1)请对照两幅词云图,简要概括天津旅游十年间产生的变化。(3分)
参考答案:2006年游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景观欣 赏;202X年游人对城市文化和民俗特色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文化体验。
(一)文字转换题
※标志性词语 (一般出现在题目中) “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
“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文字转换题技能·规律总结:
▪1.分析要“五看”
▪明确内容——看题目 ▪明确主体——看对象 ▪明确关系——看角度 ▪明确变化——看比较 ▪明确要求——看题干
▪2.表述用陈说语句
※窍门:一般用说明性语句如实反应。
特点二:图表能直观鲜明、简洁明了地反应事 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作者观点态度。
信息推断题
表文转换题的五种常见题型:
◆描述图表内容 ◆写图表结论 ◆写建议或宣传标语 ◆写启示 ◆分析原因
命题点一 数据表
数据表由一行或多行单元格组成,用于显示数字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表格一般由表头、纵栏、横栏组成。 表头一般指表格的第一行,指明表格每一列的内容和意义。分析数据表注意三点: 1.重视整体阅读通过整体阅读, 搜索有效信息,不顾此失彼、遗漏信息。同时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 化特点)。 2.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尤其要重视数据相差较 大的比较项。 3.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针对表中“不喜欢剧情很少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图表得出结 论: (2)针对结论提出建议:
。 。
参考答案:
(1)动画节目收视成为少儿节目的主流;动画 来源,日本一家独大。 (2)让少儿节目丰富多彩,开阔他们的视野。 或提高国产动画质量等。
【竞答练习4】 《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
长影响的利与弊,分别征询并统计了全球65位经济领 袖的看法,其结果见表1和表2。
学生阅读能力值
8
6
4
2 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频次
偶尔 两月 一月 每周 一次 一次 两次 两次
某地几所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时间不等,其时间为 偶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学生阅读能力值 分别为2、4、6、8,这表明 :
学生阅读能力与课外读书时间成正比,经常开展课外 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意义,即:整体趋向、观点态度、调查目的
2、表述:用概括方式
※窍门:扣整体趋向。比较分析后得出的结果 + 结
果所蕴含的意义进行联想推断。优先选用题干(表题) 中的词语。
【堂上迁移】
我国城乡移动电话普及情况
时间 2000年
移动话机总数(万 部)
1026.1
移动电话普及率 (﹪)
1.1
2007年
13900
高考语文 语言表达 表文转换公开
一、能力突破
图表特点及命题题型:
特点一:图表包含着大量的文字和数字信息。
——文字转换题
特点二:图表能直观鲜明、简洁明了地反映 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作者观点态度。
——信息推断题
(一)突破文字转换题
※标志性词语: “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 “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三 、课堂总结
考点突破
表 文字转换题
文 转
换 信息推断题
两步突破法 (分析—表述)
合作学习 请给本次课堂合作竞赛下一个结论。
谢谢大家!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说明? (联想推断)
问题: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
论: 解析:
第一步:分析
大部分图书被损坏 意义:
原因?启示?
第二步:表述 说明? (用概括性的语言) 答案:
(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信息推断题技巧·规律总结:
▪ 1、分析:扣“意义”
提醒:表述词语要准确。
表明增长趋势:“增长(加)了”“增加 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 长……”等;
表明下降趋势:“减少了”“减少到”“减 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 “几成(即十分之 几)” ,“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 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 上)” “所有” 等。
文字转换题
表
表述:用陈述语句
两 步
文
突
转
破
换
分析:扣“意义” 法
信息推断题
表述:用概括方式
举一(图表式)反三(其他类图表 解题)
▪ 坐标曲线图: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 ▪ 柱状饼式图: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
变化情况; ▪ 生产流程图: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
辑顺序等。
二、解题竞答
【竞答练习1】下面是某地几所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与学 生阅读能力情况图表,读后在后面的空格上填写句子。
文字转换题技巧·规律总结:
▪ 1、分析要“四看” ▪ 明确要求——看题干 ▪ 明确主体——看对象 ▪ 明确关系——看角度 ▪ 明确变化——看比较 ▪ 2、表述用陈述语句
※窍门:一般用说明性语句如实反映。
调查对象+ 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
【堂上迁移】下面的图表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练习
的次数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请把它所表示的内容 用文字表达出来。
(二)突破信息推断题
【牛刀小试】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书,
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册)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解析: 第一步:分析
第二步:表述
意义?
16个无意义音节 5段传纪文
时间分配 回忆百分数
回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
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
(20个字以内)
【竞答练习2】根据下面遗忘规律图,概括表述遗忘
规律,并说明遗忘规律给我们的启示。
速度(%)
记 100 忆 80 的 东 60 西 ( 40
启示:经 常 反 复记忆会延缓 遗忘速度。
%
) 20 1 2 3 4 5 6时间(天)
描述式概括: 刚记住的东西,在短时间内遗忘速度较 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逐渐变慢。
第二步:表述
主体如何?(如实反映)
【解答】
问题:我国城乡移动电话普及情况如何?
解析:
第一步:分析
要求:运用数据和比较说明的方法 主体:我国城乡移动电话普及情况 关系:2007 年与2000年比较 变化:话机总数增加(十三倍)
普及率提高(十个百分点)
第二步:表述
主体+如何(变化) 即陈述句句式
答案: (移动话机总数)增加了十三倍, (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了十个百分点。
表1:利处
因特网
手机 即时聊天 电子游戏
92%
5%
3%
0
因特网
表2:弊处 手机 即时聊天 电子游戏
96%
8%
6%
80%
请概括这两个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参考: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经济领袖认为网络对年 轻人的成长,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而电子游 戏对年轻人的成长是有害无益。
【竞答练习5】 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 结果材料,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11.2
问题:我国城乡移动电话普及的提高说明了 什么?
解析:
第一步:分析
意义?
第二步:表述
说明? (联想推断)
问题:我国城乡移动电话普及的提高说明了什 么? 解析: 第一步:分析 意义: 改善生活水平
第二步:表述 说明? (用概括性的语言) 答案: 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正逐
步提高。
分析:要“四看”
简要式概括:刚开始遗忘速度较快,后来就逐渐慢下来。
【竞答练习3】 (2007年山东高考题)下列图表是对我 国少儿电视节目有关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 用简明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少儿演出类1.6%
美国7%
中国20%
少儿其它11.6%
儿童专题节目25.6% 动画类61.2%
日本73%
图一少儿节目中各类收视份额 图二播出时长前15名动画片来源格局
参考答案
学习成绩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呈上升总趋势,尤 其是在学习初期更为明显,当练习增加到一定量后, 学习成绩会反复出现“停止——上升——停止—— 上升”的现象。
(二)突破信息推断题
※标志性词语: “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 “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 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 出)”等。
(一)突破文字转换题 【牛刀小试】根据下表,运用数据和比较说明的方法表
述“我国城乡移动电话普及情况” 我国城乡移动电话普及情况
时间
移动话机总数(万 移动电话普及率
部)
(﹪)
2000年
1026.1
1.1
2007年
13900
11.2
问题:我国城乡移动电话普及情况如何?
解析:第一步:分析
要求? 主体? 关系?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