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彩色的梦》教案
(完整版)《彩色的梦》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8《彩色的梦》教学设计课型:精读引领课教学目标:1.识记“聊、郁、囱、叮、咛”5个字,会写“梦”。
2.朗读诗歌,读出节奏,边读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感知儿童诗的魅力,拓展想象,勇于表达。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孩子之前背过的童谣《云飞机》导入。
师:孩子们,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云变成了飞机,在天空中悠闲地飞来飞去。
你们猜一猜,谁是他的乘客?生:雨点儿。
师:如果遇到电闪雷鸣,雨点儿会怎么办?生:落下来?师:就像带着降落伞一样。
出示《云飞机》。
师:瞧,孩子们,说着说着,我们就写成一首小诗了。
多么有趣啊!一起来读一读。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著名儿童诗人高洪波先生也写了很多儿童诗,他用一把彩色的铅笔描绘了一个彩色的梦,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彩色的梦。
齐读课题。
二、指导书写“梦”1.观察字形。
出示“梦”字,梦这个字是要求会写的字,要想写好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师:什么结构?生:上下结构。
师:小眼睛真会观察。
(注意“林”左小右宽,在横中线上面;“夕”在横中线下面,整个梦字上宽下窄。
)2.教师范写。
上面一个林写在横中线上面,下面一个夕写在横中线下面,3.学生练写。
请你在课文纸上练写两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4.点评、修改。
有的同学写的大小匀称,非常好看,有的同学林写的有点大了。
三、初读诗歌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
出示要求:(1)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利。
(2)这首诗一共有几个小节?请用笔标出来。
2.检查诗歌朗读。
请四个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竖起耳朵认真倾听。
师:他们读的怎么样?你的小耳朵真会听。
你还听出来什么?强调“结”读音,读一声。
这四个同学读的很流利,掌声送给他们。
四、读诗歌,想画面1.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第一小节。
再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他们是谁?(1)听读第一小节,了解“他们”是谁?读的真流利,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文具”吗?再具体一点。
小学语文《彩色的梦》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彩色的梦》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彩色的梦》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小朋友用彩色铅笔在白纸上画画时的丰富想象,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和学习。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会认“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中描述的彩色梦境的美好。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用几句话写出自己心中的彩色梦境。
4.感受梦境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彩色梦境的美好。
2.难点仿照课文段落进行创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写出心中的彩色梦境。
理解梦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如展示色彩斑斓的绘画作品、播放轻柔的音乐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彩色的梦境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的笔画顺序、结构,以及课文中描写的各种彩色的事物,如彩色铅笔、蓝得透明的天空、葱郁的森林等,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诵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的情感。
问题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你觉得彩色的梦还会有哪些颜色?”“为什么说雪松们拉着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自主识字法: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字谜等,自主学习生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生字的读音、字形、字义,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语文_《彩色的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彩色的梦》教学设计【课型】精读引领课【教学目标】1.识记“聊、郁、囱、叮、咛”5个二类字,会写“梦”。
2.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拓展想象,学习表达。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童诗《彩色的梦》。
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彩色的梦》,齐读课题。
二、指导书写“梦”1.观察字形。
出示“梦”字卡片,要想写好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注意“林”左小右宽,在横中线上面;“夕”在横中线下面,整个梦字上宽下窄。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4.点评、修改。
三、初读诗歌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
出示要求:(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这首诗一共有几个小节?请用笔标出来。
2.检查诗歌朗读。
四、读诗歌,想画面1.学习第一小节。
(1)听读第一小节,了解“他们”是谁?(2)随文识字“聊”,归类拓展识字“聆”“聋”“聪”。
2.学习第二小节。
(1)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重读不同的词语。
学生练习朗读,体会景色的优美。
(3)边读边想象画面,背诵积累。
(4)想象仿说。
3.学习第三小节。
(1)彩色铅笔还画了什么?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三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2)随文识字“郁”“囱”,结合图片了解“葱郁”“烟囱”的意思。
(3)指导朗读,通过个人读、赛读、齐读的方式,体会雪松的友好,太阳的有趣。
4.学习第四小节。
(1)随文识字“叮咛”,结合生活、创设情境了解“叮咛”的意思。
(2)体会省略号的含义。
5.师生合作朗读诗歌。
五、拓展阅读1.自读《语文主题学习图书》中的诗歌《云》,边读边想象画面。
2.结合《彩色的梦》的内容进行说话练习。
云走过草坪,看到大片的草坪,绿了;云走过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了;云走过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了。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彩色的梦》教案docx.

《彩色的梦》教案《彩色的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认识“盒、聊”等 9 个生字,会写“彩、梦”等 9 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 8 个词语。
•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通过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盒、聊”等 9 个生字,会写“彩、梦”等 9 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 8 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2. 教学难点:•感受梦的色彩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梦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做过梦吗?你们的梦是什么颜色的?•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梦的诗歌《彩色的梦》。
2. 初读诗歌•教师播放诗歌的录音,让学生听一遍。
•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出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难写的字,如“彩、梦、森、灵”等。
•教师让学生再读诗歌,思考:诗人用彩色铅笔画出了哪些美丽的梦境?3. 精读诗歌•教师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每组读一节。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每一节的梦境,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教师让学生找出每一节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诗人对色彩的运用。
•教师让学生找出每一节中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诗人对梦境的想象。
•教师让学生找出每一节中押韵的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让学生找出每一节中重复出现的句子,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4. 品读诗歌•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注意停顿和节奏。
•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小学语文_《彩色的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彩色的梦》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彩色的梦》是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八课的一首儿童诗。
这首诗歌充满了智慧和童心。
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明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丰富的想象,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彰显出语言的表现力,贴近儿童的内心世界。
通过这首诗歌,我们能感受到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的童心。
诗歌中写的是小朋友用五彩的画笔,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
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那么的奇妙。
通过学习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处于低年级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的讲课的思路,而且学生的积极性也比较容易调动。
本篇课文安排了精美的图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用彩色铅笔编织的梦也容易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本课要认的字,正确书写“彩”“拉”和“结” 三个生字,区分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结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运用想象、有长有短地进行朗读,初步感受破折号的读法。
3.能够模仿第二小节的句式自己说一两句话。
4.能够更加热爱生活,大胆想象,快乐成长。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写好三个左右结构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破折号的声音延长。
【教学难点】尝试用第二小节的句式自己说一两句话。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设计】课前活动说说你有什么梦想?生自由说。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只要努力坚持,相信你一定可以梦想成真!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谜语:小小孩儿真漂亮,五颜六色身细长。
山水画鸟它能绘,表里如一有文章。
(打一文具)谜底:彩色铅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儿童诗也和彩色铅笔有关。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有情趣,并自然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学习生字“彩” 、“梦”。
“彩”是一个新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呢?教师范写。
小学语文《彩色的梦》教案

小学语文《彩色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彩色的梦》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培养阅读习惯。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生字词卡片3.彩色粉笔4.阅读材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学生字词,查字典、词典,理解字词含义。
3.教师检查学生字词学习情况,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彩色的事物?3.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彩色的梦比彩色的世界更美丽”?(四)课堂小结2.学生复述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彩色的梦》,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彩色的花、彩色的云、彩色的雨分别象征着什么?3.教师提问:你们有过类似的梦境吗?请分享你们的梦境。
4.学生分享,教师点评。
(三)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阅读材料,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梦境与现实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对梦境的理解。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彩色的梦》,谁能说说课文中的彩色世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梦境与现实世界有什么不同?3.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梦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三)写作练习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请以《我的彩色梦》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2.学生展示作文,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彩色的梦》

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彩色的梦》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彩色的梦》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彩色的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低年级阅读的要求。
基于此理念,本次教案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感悟“彩色的梦在小朋友的画里,小朋友的画在小朋友的心里”。
另外,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将识字与读文融合在一起,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同时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增强语感,激发学生想象力。
同时,在说一说、写一写中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含课文插图及葱郁的森林图片)。
2.学生的彩笔想象画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2.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小朋友的作品。
瞧,(出示学生画的想象画)说说你最喜欢哪幅画及喜欢的理由。
2.指名说。
3.揭题:对呀,每一幅画其实就是小画家最美丽的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童诗,题目是——彩色的梦。
(板书课题)4.指名读题,注意轻声“的”。
5.激趣:题目中哪个词语吸引了你?(彩色)(1)开火车读词语“彩色”。
教师重点强调“彩”是平舌音。
(2)尝试用“彩色”说句话。
6.过渡:“彩色的梦”到底是怎样瑰丽和神奇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读一读这首儿童诗。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想象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题目中哪个词语吸引了你?”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在读题目时要尝试抓住题眼,提高学生语感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标出小节序号,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用学过的方法识记。
小学二年级语文《彩色的梦》课文原文、教学反思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彩色的梦》课文原文、教学反思及教案【#二年级# 导语】《彩色的梦》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充满了童心和智慧。
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明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丰富的想象,是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彰显出语言的表现力,贴近儿童的内心世界。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彩色的梦》课文原文、教学反思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彩色的梦》课文原文篇一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
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
我的彩色梦境,有水果香,有季节风,还有紫葡萄的叮咛,在溪水里流动…… 2.小学二年级语文《彩色的梦》教学反思篇二《彩色的梦》是一首儿童诗,充满了童心和智慧。
描写了小朋友用彩色铅笔在白纸上画画时的丰富想象,表达了儿童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诗歌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我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读中悟,悟中读,边读边想象,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一、扶放有度,注重学法的指导“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机会,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读诗歌、画词句、悟写法、会仿说”的学习方法一起学习了第2小节,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学法,小组运用学法共同学习第三小节。
通过学习交流,可以看出学生学以致用,掌握了阅读方法,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二、抓关键词,训练语言运用能力教学时,我抓住“躺、聊天、跳蹦、叮咛”等动作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彩色铅笔的可爱和作者的喜悦之情。
本文的一个重要的训练点是仿写,我抓住文本空白,引导学生自由想象,仿照第二小节的句式,说一说作者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