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安全知识学习

合集下载

防静电安全小知识

防静电安全小知识
此外,进行自助加油时,如果突然遇到火情,应立即停止加油, 保持镇定,不要慌乱。在每台加油机旁通常都有灭火器,可及时采取 有效措施灭火。
感 谢 聆 听 !
需要注意的是,触摸木质、 板材墙面,没有除静电的效果, 因为这些材质不能有效地传导电 流。
生活防静电小妙招 注意“放电”
日常使用电视机、电脑后, 应马上洗手洗脸,以消除皮肤表 面的静电。
在接触金属和其他易导电的 物品之前,可以先触摸随身携带 的钥匙,提前把身体所带的静电 释放出去。
生活防静电小妙招 减少室内静电源
Part 5
加油时须提高警惕
加油时须提高警惕
在给汽车加油时,应采取以下防静电措施: ■进出加油站时,车速不宜过快,应减速慢行; ■加油站内应避免火源,加油时不要吸烟; ■在车辆熄火之前,不能给汽车加油,这是因为尽管车身没有运动, 但发动机依然在高速运转; ■不能用加油枪碰撞汽车的排烟口;
加油时须提高警惕
人体静电可达上万伏
当静电达到2000伏时,人的手指就会有 感觉;
当静电超过3000伏时,就会有小火花出 现,人的手指会有刺痛感;
当静电超过7000伏时,人会有被电击的 感觉。
人体静电可达上万伏
有人也许会感到疑惑,通常说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为36伏,为什么 遭遇上万伏的静电,却不会威胁生命安全?
这是因为人们所说的安全电压为36伏,指的是在一定电流通过的情况 下。尽管人体静电电压非常大,但只要电荷不流动,就没有危险。静电产 生的电流很小,即使人接触了低电位的物品,通过人体的电流也可能只有 几毫安。
此外,静电吸附的大量尘埃中可能含有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人 体吸入后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Part 3
生活防静电小妙招
生活防静电小妙招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静电是在身体或物体表面积累的一种电荷现象,常见于干燥的环境中。

虽然静电本身对人体来说一般并不危险,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和防止静电累积,可能会引发诸多安全问题,例如引发火灾、破坏敏感设备等。

因此,了解静电的产生和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一、静电的产生原因静电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摩擦:当两个物体擦拭或摩擦时,电子从一个物体上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导致两物体带上相反的电荷。

2. 分离:某些物质会通过分离过程产生静电荷,例如塑料薄膜在剥离时会带电。

3. 电离:当空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会形成离子,使空气带电。

二、静电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静电会造成人体不适,如皮肤干燥、刺痛感等。

同时,在静电累积较高的环境中,人体接触某些敏感设备会导致设备损坏或电击。

2. 火灾危险:静电可以通过火花引发可燃物的爆炸或火灾。

当静电发生放电时,如果接近易燃气体或可燃性液体,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3. 设备损坏:某些敏感的电子设备对静电非常敏感,高强度的静电放电可能会损坏这些设备。

三、静电防护措施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常见的静电防护措施:1. 使用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用于去除物体表面电荷的装置,通过释放相反电荷来中和静电,减少静电积累。

常见的静电消除器包括离子风机、离子风枪等。

2. 定期清洁和保湿: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地面、设备和工作台面,减少灰尘和污垢的积累,同时保持工作环境湿度适宜,可减少静电的产生。

3. 使用防静电设备:有一些衣物、鞋子、手套和地板是专门用于防静电的,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4. 接地保护:在工作环境中,合理使用和连接接地装置,将静电释放到地球中,减少电荷的累积。

5. 避免直接接触敏感设备: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可能会受到静电影响的敏感设备,如计算机芯片、电子元件等。

对于需要处理敏感设备的工作,应该采取合适的防静电工具和设备。

防静电知识培训资料

防静电知识培训资料

防静电知识培训资料一、静电的定义和产生原因静电是指物体上存在的静止电荷。

当两个物体接触摩擦或分离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两个物体带有不同的电荷,从而产生静电现象。

二、静电的危害1. 对人体的伤害:静电会导致人体不适,如电击、感觉刺痛等;2. 对设备的影响:静电会对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造成损坏,导致设备失效;3. 对环境的威胁:静电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尤其是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

三、防静电措施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和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静电措施:1. 控制湿度:适度增加空气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积累。

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其他调节湿度的设备来控制环境湿度。

2. 接地保护:将静电带电物体与大地或接地设施连接,通过导电材料进行导去静电荷。

3. 静电消除器:使用静电消除器可以快速中和电荷,减少静电的积累。

常见的静电消除器有静电棒、静电喷枪等。

4. 注意电缆走向:在布置电缆时,尽量避免电缆与高压线、大功率设备等静电场接触或靠近,以免引发火灾和其他危险。

5. 使用防静电材料:选用防静电材料生产电子产品和工作服等,可有效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四、防静电培训要点1. 静电知识普及:培训时要讲解静电的定义、危害及防静电措施,增强员工对静电的认识。

2. 个人防护措施:提醒员工在进行清洁操作时,使用防静电手套、鞋子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静电对身体的危害。

3. 工作区域设计: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并设置静电防护设施,如接地导线、静电消除器等,有效降低静电积累的风险。

4. 安全操作指导:对从事电子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指导,包括正确使用工具、避免使用易产生静电的材料等。

5. 应急响应措施:培训中要强调应急响应措施,如火灾的扑灭方法、人员疏散等,以保障员工在危险情况下的安全。

结语静电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现象,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和损失。

通过对静电的认识和防护措施的学习,我们可以减少静电对人体和设备的影响,保障工作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防静电消防安全专项知识

防静电消防安全专项知识

防静电消防安全专项知识防静电消防安全专项知识第一章静电防控1.1 静电的形成与危害静电是由于物体带电不平衡而产生的电荷,可以通过电子的移动来释放。

静电的形成与摩擦、分离、电离等过程有关,当两种不同材料之间发生摩擦或分离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导致物体带正负电荷。

静电对人体和设备造成的危害包括火灾、爆炸、伤人伤物等。

1.2 静电产生与积聚的条件静电产生与积聚的条件包括:(1)摩擦:当不同材料之间相互摩擦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导致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2)分离:当两种材料之间分离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导致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3)电离:当气体分子中的原子或分子接受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离子时,会导致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1.3 静电的消除与防控方法静电的消除与防控方法包括:(1)接地:将静电导入地面,通过接地导线或接地材料来释放和消散静电。

(2)增湿: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可以通过加湿器等设备来实现。

(3)防静电材料:使用具有导电性能的材料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服等。

(4)消除静电源:定期清洁和维护设备和器具,避免积聚静电。

第二章消防安全常识2.1 火灾的产生与传播火灾的产生与传播与燃料、氧气和火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火灾的三要素包括燃料、氧气和火源。

当燃料与氧气达到一定的比例时,火源的引燃作用会导致火灾的产生和传播。

2.2 灭火器材与使用方法常见的灭火器材包括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在灭火过程中,需要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包括拉下拉环或揭开安全销、拿起灭火器、对准火源、按压灭火器的喷射按钮等。

2.3 灭火器械的日常检查与维护灭火器械需要进行定期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压力是否正常、检查灭火器械的外观是否有损坏、检查喷头是否堵塞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

2.4 灭火器材的存放和设置位置灭火器材的存放和设置位置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例如需要设置在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器材井等位置,并且需要保证易于操作和使用。

防静电安全知识

防静电安全知识

是对精密的电子设备。
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03
静电干扰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例如导致屏幕乱跳、键
盘失灵等问题。
静电对易燃易爆物品的危害
静电引燃易燃物
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静电放电可能会引燃物品,导致火灾或爆 炸事故。
静电与易燃气体反应
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如矿井、加油站等,静电与易燃气体相互作用 可能导致爆炸或火灾。
非接触式消除
非接触式消除静电的方法是利用离子流、离子风等,将电荷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减少或消除静电。非接 触式消除静电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不影响生产过程等优点 。
静电消除的设备
离子发生器
离子发生器是静电消除设备的一种,它通过电离空气或其他气体来产生大量的正负离子,这些离子可 以与物体表面的静电电荷进行中和。离子发生器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类型,移动式离子发生器通常 采用手持式设计,可以方便地移动到需要消除静电的场所。
静电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静电对人体可能产生危害,包括但不限 于
• 干扰电子设备:静电可能干扰电子设 备的正常运行,导致设备损坏或功能 异常。
• 影响工作效率:长时间接触静电可能 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等不适症状,影 响工作效率。
• 产生电击: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千伏 ,甚至上万伏,当人体接触高电压时 可能导致电击伤害。
防静电安全知识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静电的产生 • 静电的消除 • 静电的预防措施 • 静电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 防静电安全知识问答
01
CATALOGUE
静电的产生
静电的基本原理
静电是指静止状态下的电荷。在 干燥的环境中,当两个物体接触
并分离时,可能会产生静电。

静电安全培训

静电安全培训
评估方法:问 卷调查、实际 操作考核、知 识竞赛等
02
评估内容:学 员对静电安全 知识的掌握程 度、实际操作 能力、安全意 识等
03
评估周期:培 训结束后立即 进行评估,或 者定期进行评 估
04
评估结果应用: 根据评估结果 调整培训内容 和方法,提高 培训效果
谢谢
操作过程中,保持操作环境的湿度 和温度,避免静电产生
操作时,避免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 件,使用防静电工具进行操作
操作完成后,及时清理操作区域, 避免静电敏感器件受到污染和损坏
静电事故处理
立即切断电源, 防止触电
检查受伤情况, 及时就医
报告事故,进 行调查
采取措施,防 止再次发生
4 静电安全培训
培训目标
3 静电安全操作
安全操作规程
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鞋、手 套等防护用品。
操作过程中避免产生静电, 如使用防静电工具、设备等。
定期检查防静电设施,确保 其有效性。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环境湿 度,避免过于干燥。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 避免静电残留。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静电安 全意识。
静电敏感器件操作
操作前,确保操作人员穿戴防静电 服、手套、鞋等防静电装备
静电安全培训
演讲人
目录
01. 静电基础知识 02. 静电防护措施 03. 静电安全操作 04. 静电安全培训
1 静电基础知识
静电的产生
静电的来源:摩擦、 接触、分离等
静电的种类:正静电、 负静电
静电的强度:与物体 表面粗糙度、湿度、
温度等因素有关
静电的危害:可能导 致电子设备损坏、人
体不适等
静电的危害
01
静电放电:可能 导致电子设备损 坏

防静电知识培训

防静电知识培训

静电破坏
静电的破坏方式及业界内的对策
ESD破坏模式
3种普遍接受的破坏模式: HBM(人体模式) MM(机器模式) CDM(充电器件模式)
静电模型
人体模式 ( HBM )
• 模拟带电人体对器件放电的情况 人体放电模式是模拟人体因走动或其他因 素而在人体上累积静电后,再去碰触到IC, 人体上的静电便会经由碰触的脚位而进入 IC內
• 人体电容50-250PF,人体电阻1-5K欧姆
静电模型
机器模式 ( MM )
• 模拟带电设备对器件进行放电的情况 机器放电模式是模拟机器设备(例如机械手臂、测试夹具、手工具等)本身 累积的静电,当此机器碰触IC时,静电便对该IC放电。
虽然MM模式与HBM模式的放电行为类似,但当MM发生时其为金属对金属 的接触,应此接触电阻非常的小,而且一般机器电容都远大于人体,故其静 电荷更大,使得在放电过程中电流比HBM要大多,故其破坏理更强
基本知识
对于无法消除的静电源,必须保证其与静电 敏感产品距离在300mm以上,否则应设法去 除,如使用离子风机等方法 防静电区域内的任何物品操作应按静电敏感 产品要求进行操作
静电的防护
介于静电的危害,并根据静电产生及防害的方式,总结如下四种防护 措施:

杜绝其产生: 隔离开产生静电的物质,避免磨擦.
, 人体是无法感知
100V 的.但是对于电子元器件,当超过
的电压时,它们就大
有感觉了!
和电子器件相比之下,我们敏感性极差…
感觉到 : > 2000 ~ 4000 volts 听到 : > 4000 ~ 5000 volts 见到 : > 5000 volts
< 100 votls 的静电放电 就足以损坏 某些电子器 件!

静电安全

静电安全

2、物体运动的速度
任何物体静电产生的同时,也存在着静电的泄漏。当产生与泄漏的静 电量达到平衡,即达到饱和状态。物体达到静电饱和状态所需时间与物 体运动速度有关,速度越快时间越短。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往往要控制 物料运动的速度。(一般控制在3米/秒)
问题:真空进料,离心真空抽料,流体流速要不要控制,怎么控制?
5、包装秤量 原料、成品的收发都有一个秤量包装过程。生产车间一般采用磅秤
秤量。如果被秤量的是一 种易产生静电的质,而磅秤又对地绝缘。那么,就有可能积累静电而产 生危险。
某车间以3米/秒的速度经管道向放置于磅秤上的铁桶内灌注甲苯, 没多久就发现桶内的甲苯燃烧起来,桶体急剧膨胀,幸亏桶内因得不到 足够空气的补充,而窒息自灭。其原因是磅秤盖板下是陶瓷弹子,桶则 处于对地绝缘状态。当往铁桶灌注甲苯时,产生较高的静电电压,又无 法泄漏所造成。经模拟试验2秒钟测得静电压高达2000伏以上,很可能 是铁桶对苯管道放电而引起燃烧。
(五):生产经营中易产生静电危害的行为
1、运输
使用槽车来装运苯、甲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由于槽车行驶过程的 振动,溶剂与槽车罐壁发生强烈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静电。并且,槽 车的橡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也是一个产生静电的过程,存在着静电起 火的隐患。我们经常看到大部分槽罐车后均挂着一根尾巴,这根尾巴非 常重要,他是导除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确保运输安全的保证。
合成工艺过程产生静电主要有4种形式。 一:物料流动产生静电积聚。甲苯、异丙醚、乙酸乙酯、甲醇、酒精等 多种易燃易爆有机溶剂,在槽车卸入贮罐、贮罐装入中转桶、中转桶输 入反应釜、反应釜放到离心机或分层中转桶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是没有 静电导去功能的塑料管或静电导去不畅的金属管,而且物料的流速大于 4.5m/s,则会产生静电。随着物料流过时间的延长,静电产生积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6
7
· 静电消除的方法
静电消除的方法
• 目前有的除静电的装置有以下2种: • 1.静电接地报警器 • 2.人体静电释放仪
静电接地报警器DYS-G(固定式)
静电接地报警器使用方法
• • • 1.第一步:从报警器箱体中拿出静电接地夹,张开夹体,蜂鸣器响,设备进入工作状态。 2.第二步:将静电接地夹夹于车体并晃动夹体直到蜂鸣器不响为止,静止槽罐车一段时 间后,开始物料装卸作业。 3.第三步:当槽罐车物料装卸完毕,收回静电夹,以备下次使用。
生 磨 擦 的地方
物体相对运动
摩擦或接触分离
产生静电
5
日常生活中的静电放电现象
冬天时,因为走动和地板摩擦,使 身体带上静电,所以…
这时如果空气中弥漫着汽 油蒸气,可能会引发爆炸
6
人们感觉得到的静电
很多人误以为把手放在物体上时,没有产生静电火花的话,就没有危害,其实人们无法 感知约2000V以下的静电,但是,对半导体却有深刻的影响。
KV
4 2 0 50 60 70 80 90 100
8 6
相对湿度
静电事故案例
静电危害
易燃、易爆场所 火灾和爆炸事故 静电危害 不正常工作
各类电子系统 印刷、纺织等行业
静 危 电 险 源
人 体 静 电 源 机 器 设 备 器 件 本 身
生产障碍
装车起静电,伤人废油罐
2007年11月30日,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装油台在给河北省三河县土
(c) 两物体分离时分别带有正负静电荷
常 见 静 电 产 生 源
地 板 :尤 其 是 塑 料 地 板 或 地 毯
椅 子 :木 质、塑 料、或 化 学 材 质
衣 服 :尼 龙 及 一 般 布 料 工 作 台 面 :磨 光、油 漆 及 上 蜡 其 它 :塑 料 垫、文 件 夹 等 任 何 可 能 产
静电接地报警器维护
• 1.保持设备清洁,定期清理静电接地夹上的油污, 防止油污过重导致回路电阻过大,引起设备报警。 • 2.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检查顶尖锁紧螺母、静 电接地夹接插头、接地螺栓等配件是否松动,引 起接触不良。 • 3.顶尖属于易损件,定期检查顶尖是否出现钝化、 磨损等现场,请及时更换一面影响设备使用。
人体的带电电压和感知的程度
人体带电电压 人们感觉到的冲击程度 根本感觉不到 只在手指尖处能感觉到,但无痛感 突然间一惊,但无痛感 能感觉到针扎似的痛 象感觉到针扎入很一样痛 从手掌到肘处能感觉到静电的冲击, 并且很痛 手指感觉到强烈的痛 受到冲击后,胳膊感觉很沉重 手指、手掌强烈的疼痛和麻的感觉
可以看到放电时的发光 微小的放电的声音 备注
庄乡某加油站给东风140型汽车槽车装0号柴油时,槽车突然发生爆炸着 火。爆炸气浪将在槽车顶部看油位的司机掀落在地上,脸部和手被烧伤, 6立方米的储油罐因爆炸变形,并有七处破裂报废。由于站台上的全体人 员采取措施得力,扑救及时,控制住火势。 • 事故原因: • 该车于11月28日装运过汽油,卸完后,槽内空间的挥发油气与空气混 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据国外资料统计,这种汽油车底装柴油发生事 故者,静电火灾占60%。 另,在装油口看油位的司机,上身穿羽绒服, 下身穿化纤裤子。这类衣物易起静电。是静电火花引爆了油气。
活动重点
•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危 害,采取相关的一些防护措施来杜绝因静 电产生的安全事故。
静电安全目录
• • • • 1、静电产生原因 2、静电产生过程 3、静电事故案例 4、静电消除的方法
什么是静电?产生 原因?

静电是指相对静止 的电荷,是一种常 见的带电现象。
静电的基本物理特性为: 1、吸引或排斥。 2、与大地有电位差。 3、会产生放电电流。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7、环境温度、环境湿度
8

• •
静电与湿度影响
对静电比较敏感的部品,必须要研究安全对策,采取特殊的拿取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适当的湿度. 10 带 电 压
非案例中图片
• 防范措施: • 1、装油台工作人员(包括司机)严禁穿化纤衣物; • 2、接地系统应完善,并定期检测,装油前必须将接地线与车的槽体 紧密连接,接触良好; • 3、不应混装各类油品。油品混装时易起静电。地面要进行防静电处 理; • 4、槽车要进行防静电处理。
加油时静电引发起火案例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 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 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 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 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 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 其带正电,而另一个体 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 体而带负电。电荷的积 聚形成了静电。
(a) 两物体接触时发生电荷转移
(b) 因电荷转移在界面上形成双电层
人体静电释放仪DHS-B(标准型)
人体静电释放仪使用方法
• 保持手掌与静电触摸球可靠接触3秒以上, 工作人员进入场所操作
人体静电释放仪维护
• 1.保持设备清洁,定期清理静电触摸球上的 灰尘、油污,防止静电触摸球的感应区的 检测灵敏度降低。 • 2.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检查接地线的接触 地螺栓等配件是否松动,引起接触不良。
正确的使用方法
槽车卸料结束后必须复 位(如图)
正确的使用方法
进车间顺带摸一下 进车间必须停留触摸>3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敬请包涵! 希望本次培训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实在的 收获! 祝大家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THANK YOU!
1.0 KV 2.0 KV 2.5 KV 3.0 KV 4.0 KV 5.0 KV 6.0 KV 7.0 KV
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过程
• •
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 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 •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