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合集下载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2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2

(2009·江苏)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 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______ A ,主要原因是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 是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当堂训练〗
1.(惠州高一质检)读下面甲城地理 位置(左图)和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 回答1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 是( ) A.商业用地 B.公园绿地 C.居住用地 D.行政用地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区 位选择。第1题,城市的住宅区,是城市居 民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功 能,因此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住宅功能用地。而住宅区多临近城市的中心 地带——商务区的周围。据图示,图中①的 占地比例是最大的,故①为住宅用地。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分 布及原因。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18--21的 内容,6分钟后回答下列各题,看哪位同 学答得又快又准。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类型、 分布及特点?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 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分为 商业用地 、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_______ 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 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 在城市空间上 集聚 而形成。
住宅 区,对应地租水平 (2)B为_ E 字母)线,原因是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可方便人们上下班,又接 近市场,租金较市中心低 _________________ 。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本章规划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环境的产物,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潮流。

城市出现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城市的形成又时刻不停地改变着地理环境。

城市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本章教材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研究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发展、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

城市是个可以从多角度研究的对象,其中城市的空间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地理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城市的功能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为此,课程标准及教材选择了以下内容: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城市化影响下的地理环境。

本章内容不仅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近年来高考关注的热点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多进行城市问题调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基本技能。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从容说课本节教材内容较多、容量大,主要包括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等内容。

“城市区位分析”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可通过一些实例,如纽约、重庆、武汉等典型城市,重点分析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教材设计了阅读材料和活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读图分析,最后归纳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教学中要使学生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会运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可采用个案分析法,找典型的、具体的城市,说出其有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征。

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几种广为承认的理论,其中以“中心地理论”最为典型,教学中可通过读图、实地调查等方式,理解中心地理论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和功能分区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和功能分区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活动:
看下图,说 出商业用地、居 住用地、工业用 地、市政用地的 分布各有什么特 点;归纳出城市 土地利用的基本 特征
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 按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以划分为商 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 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 区等等。
深圳
一、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四)城镇空间布局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并在人流、 物流集聚部位形成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会合 处和入海处往往形成较大的城市
3.交通枢纽出也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4.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商 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有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四、中心地理论
单击图片放大
结合下表和图,你认为枣强镇附近的居民在寻求下列 几组不同的服务时,会选择哪个城市?为什么?
⑴ 购买纸、笔、米、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 常见病,上小学等
⑵ 购买彩电、冰箱等电器,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高中等 ⑶ 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杂症,上大学或听音 乐会,参观博物馆等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城市区位分பைடு நூலகம்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西方城市结构学说
一、同心圆学说
1:中心商务区 3:工人住宅区 5:通勤居民区
2:过渡区 4:高级住宅区
1.城市可分为五个圈 层:过渡区先为高级 住宅区,回来因为商 业、工业等的不断入 侵,环境质量显著下 降

2.1 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课件

2.1 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课件
商业区位于中环和尖沙咀, 是香港的市中心,交通便利, 客货流量大。
城市外部形态
3、组团状
重庆地处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 又是丘陵山地,地形的崎岖不平使 城市的发展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
形成了组团状。
①形成因素: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②地域形态特征:由几片组成,就近组织各自生产和生活。 ③评价: 优点: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缺点: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主要特征:
①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北京CBD夜景
上海CBD
郑州CBD
重庆解放碑CBD
工业区
形成: 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的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形成一个或多个工业区 区位: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专业化程度高,集聚性强,形成成片的工业区
……… ………
行政用地
行政区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通过集聚效应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 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大城市有行政区、文化区。
文化和高科技区断









住的
宅 区
名 称 :
该城市有哪些土地利用方式?哪一种面积最大?
合作探究:举例说明上清寺地区 利用土地的方式有哪些类型?
同的功能区之间的界线有何特点? 3、各个功能区有什么特点?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 住宅用地 休憩用地及绿化用地 交通用地及其他公共事业用地 农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商业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精选教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精选教案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城市功能分区(1)中心商务区(CBD):①布局: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②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2)商业区:①组成及分布: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

②特点: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3)住宅区:①特点: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性设施,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②类型⎩⎪⎨⎪⎧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市政统一规划的住宅区(4)工业区: ①布局: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②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如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等。

[温馨提示]城市功能区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历史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行政原因。

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1)城市规模⎩⎪⎨⎪⎧ 表达:一般用人口规模表达等级划分: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温馨提示](1)不同城市行政区具有明显的界线,而非行政区的服务范围之间并非有明确的界线。

(2)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有哪些?2.如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并对其进行评价?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何差异?以考纲为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考题精妙][典例]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 集聚成片 动,并趋向于沿主 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原因:①减 轻对市区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运 输成本(大气 河流) 高级 住宅 区 低级 住宅 区 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 联系原因:①环境优良;②文 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
工业区
住宅区
占地面积 大,工业 化后出现 分化
城市空间结构图的判读
(1)读图名和图例 图名或图例中会明确告诉我们是哪几 种功能区 (2)辨析位置关系
一般商业区分布在中心位置,从里向 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新加坡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
(3)抓住典型特征 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所占面积最大;工业区集聚成片, 多位于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 线分布;商业区是城市的核心区, 土地利用集约,占地面积最小。 新加坡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 (4)分析布局合理性 ①工业区的布局:为减少污染,工业区一般选择城市外围,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城区河流的下游。高新技术产业区 多和科教文化区、环境优美的地区邻近。 ②高级住宅区多与高地、文化区、风景区联系在一起;低级住宅区多与低地、工 业区相联系。
) ) ) ) )
(1)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是城市最 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 一个是住宅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 是什么?
(2)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人员流动大,图中①② 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商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 局原因是什么? (3)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区,图中①② 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工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 局原因是什么?
(2)社会因素
比弗利山庄
收入
知名度
种族或宗教
(3)历史因素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2-1-1城市空间结构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2-1-1城市空间结构

[合作探究] 读下图,探究城市的区位因素。
(1)读图一,指出世界城市群的分布特点,并探究其共同的自 然原因。
提示:北半球中低纬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2)城市往往选址于河流沿岸附近,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河流可以为城市提供水源和便利的水运。
(3)我国特大城市在三级阶梯上的分布有何不同?分析其原
(1) 造 成 台 湾 岛 东 西 部 城 市 密 度 差 异 最 主 要 的 区 位 因 素 是 ( B)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军事 (2)图中城市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C ) A.平原地形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铁路沿线 D.濒临海洋 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判断出地形差异是造成台湾岛东西 部城市密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第(2)题,图中城市均布局在铁路 线附近,交通便利。
[自主学习]
2.城市区位分析 (1)城市区位: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 间所构成的 空间 关系。 (2)城市区位因素 ①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
②经济地理区位是变化的。
(3)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 ①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 多 。 ② 沿河、沿湖、沿海 地区城镇较多。 ③在 交通运输枢纽 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④在历史文化圣地、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第1课时 第1课时
城城市市区区提位位示分分析析:城城政市市土土治地地利利因用用素的影响较大。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5)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一成不变的吗?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文化和高科技区
商 业 区
工业区
住 宅 区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用地 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 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 中除了商业活动外, 还有其他活动, 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 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
3、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特点
功能区
污染企业
居民住宅区
工业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居住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风向玫瑰图
N
W E
D G A
F 城区 H
C
E B
S
本节知识结构
外 部 城市形态
居住区
城 市
内 部
集 土地利用 聚 方式 效 应
功 能 分 区
商业区
分 布 组 合
工业区
城 市 地 域 结 构
模式
影 响 因 素
行 政 区 等
占用土地 面积比重 占40%- 60%
区位特点
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 方式,分为中高级和低级住宅区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中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收入阶层 建筑质量 中高级 高收入 住宅区 阶层 低级住 低收入 宅区 阶层 面积大, 有些有独 立庭院
位置
多在城市外 缘,多与高 坡、文化区 相联系 多在内城,
城市的合理规划:
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 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 班) 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 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3、卫生防护带
风 向 与 城 市 规 划
在常年盛行一种风向的地区:对大气有污 在风向随季节变化的地区:对大气有污染的 染的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 企业布局避开对吹的地区,布局与季风方向互相 在上风向。 垂直的郊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中心形成商业区
市中心交通最好,租金最高; 交通干线交会处,租金次高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美国好莱坞 美国的唐人街
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
连一连
• *济宁市规划局对济宁 城区进行统筹规划 • *北京市中心城区形成 了行政区 • *商业区、住宅区、工 业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程度不同 • *美国有唐人街,有黑 人区,还有白人区 • *香港等很多发达地区 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 级住宅区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政策因素
巩固提高
图中直线为城市道路,曲线为地租等值线,读图完 成以下问题: C
1 2
5
A
B
3
4
(2) 若图中等值线分别是 3000元/平方米, 2200元/平方米, (3) 从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地租 ( 4 )问题探究:假设你现有资金 20 万,如果买 (1)在图中 A 、 B600 、C元 处选择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1400 元 / 平方 米 , / 平方米 ,则等 值线 1 的 标值是 交通通达度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100 平方米的住房,应选择何处?还要开 50平方米 高低受 和 因素的 并用图标标出。 ,等值线2的标值是 ,等值线3的标值是 ,等值线 的商店或 200 平方米的小工厂呢? 影响。 4的标值是 ,等值线5的标值是 。
上 海
香 港
3、城市的服务范围
(1)、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是指某种企业或商店接受服务的人口在地 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以及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 域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村地区。范围不固定,且无明确的界线。
(2)、城市为区域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
购物、就医、求学等
(3)、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内容相同 吗? 不相同
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职业、收入水平、 民族、宗教信仰的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如下表:
社会阶层
类型
住宅区分化 特点
区位
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建筑面积大,设备齐 全,环境优雅 背向 发展 破旧拥挤,环境差
距市中心远近 经济 因素 交通通达度 收入的高低 社会 因素 知名度(可以提高 身份与地位), 种族、宗教信仰 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 手段制定政策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空间结构:
概念: 指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
组合状况。也叫地域结构。
城市各要素是杂乱无章组合的吗?

1、城市功能分区形成过程
城市各项活动 占用土地不同 城市土地面积 相对有限 不同地块交通 可达性和地价 各不相同 中心商务区 各项活动必 然发生竞争
同类活动在 同一空间上 高度聚集
住宅区 工业区 商业区 行政区 文化区 类型
城 市 空 成因 间 结 构
经济因素
历史因素 社会因素 政策因素
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划分标准: 城市人口规模 2、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
1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 50万~100万人口:大城市 20万~50万人口:中等城市 20万人口以下:小城市
原因
多位于市中心,1、接近消费市场 人口密集, 街道两侧 2、交通便利 在商业用地和 工业用地之间 方便人们工作 和购物、休闲
最大
工业区

分布在城市外围 1、减少污染; 2、交通便利, ,并沿交通干线 3 、土地租金低 分布
历 史 因 素
经 济 因 素
社 会 因 素
政 策 因 素
自 然 因 素
(2)、商业区
特点:
形态:大多呈点状、团状和条状,
分布:交通便捷市中心和交通干线两侧。
商业区一般人员流动量大、地价高、土地 利用集约、建筑物以多层大厦为主,是城市的 核心区。
(3)、住宅区
是城市居民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 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 方式。 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面积往往占 城市空间60 % 。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探究 1 如果购买日用品,你会到哪里去买? 2 如果你家购买高档电器,你会去哪里买? 3 如果有人要看疑难重病,你会建议他去哪 座城市的医院?
武汉
距离最远 品牌专卖、大型商场 一个城市只有1~2个 距离居中 数量较多
购买高档的钻戒、 家用电器、名牌时 装,价格最高,人 的一生只使用几次
城 市 功 能 区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其他功能区
行政中心区、文化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1)中心商务区(CBD)
特点:
• 建筑密集,高楼林立;
• 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
思考: 中心商务区具有哪些职能? 1、商业枢纽职能
2、交通中心职能
3、房地产开发职能 4、旅游职能
可分为高级和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4)、工业区
A、工业区的形成
工业
企业 之间
协作性 竞争性
生产
专业
集 聚 性
靠拢
工 业 区
集聚效应 规模效应

B、工业区的位置 一般位于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出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区
城市主要功能区的比较
名称 占地面积 商业区 住宅区

分布特点
地租高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程度) 付租能力 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地价)两方面因素: 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道路 相交处,形成商业区; 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 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
读图分析:
地 租 水 平
各类土地利用 付租能力随距 离递减示意图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 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 变化有何异同?
商业付租能力
住宅付租能力
工业付租能力
距市中心 的距离
A B
距市中心 的距离
C
思考探索
1、繁华的商业街附近有住宅和工厂分布吗? 2、住宅区内有商店吗?
这说明不同的功能区界限有怎样的特点? 界限不明确
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城市原 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 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故宫
县城
距离最近 就近购买 数量最多
购买漂亮的服装、 音像制品、书籍等 较高档的用品,价 格较高,使用频率 较低
小卖部
学校
购买牙膏等 日常生活用 品,价格低, 使用频率高
城市规模、等级与服务功能
• (一般情况下) • 城市的规模越大,等 级越高、服务功能越 多,服务范围越大。 • 城市的规模越小,等 级越低,服务功能越少, 服务范围越小。 • 不同等级中心地的服 务范围是层层嵌套。 城市等级 城市作用 服务范围 城市数目 城市距离 低 高 小 大 小 大 多 少 小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