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答案
解析
3.城镇中心一般会形成商业区,为什么? 提示 城镇中心交通便利,人口多,人口流动量大;城镇中心地价高, 商业支付租金能力强。
提示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意义
合理规划城乡空间有利于建立 □01 可持续的人地关系 、为生活提供便 利、□02 文化传承 等,对于优化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1.判断正误。 (1)经济因素是影响所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 ) (2)我国目前许多城镇的开发区建设主要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 )
2.影响居住区分化的因素是( ) A.收入差异 B.知名度 C.种族宗教 D.历史因素 答案 A
解析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 成高级居住区。
[成果展示] (1)商业区 位于城镇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位于多条 放射状公路交会处,交通便利。
(2)居住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区。 (3)C 地以农业用地为主,D 地以居住用地为主。 (4)F E F 处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市环境影响小;E 处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水质好。
3.特点: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 □07 界线 。
1.判断正误。 (1)城镇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 ) (2)城镇中分布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绿化用地。( × )
2.城镇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区 B.居住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答案 B
解析 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答案
解析
4.常见功能区
3.城镇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与职能是单一的吗? 提示 城镇中的各种功能区以某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存在其 他用地类型。如居住区中常存在商店,只是商店用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小而已。 因此功能区是指某种职能的集中分布区域,也可兼有其他职能。

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1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1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条带状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 一方向,且运距很长
兰州、延安、洛阳、西 宁、宜昌
示 意 图
2.“七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
看面积
——
居住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 面积最小
看距市中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 心远近 —— 次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看形态
——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居住区和工业 区一般呈片状
多种功能,并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信条件。在中心商务区周边,分
布有市政区、住宅区、生态功能区等,再往外则分布有交通枢纽和工业
区。
2.城市外部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
影响 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 因素 作用形成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 流阻隔、规划控制 等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 地形、河流限制
布局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 城市由几片组成, 城市沿主要交通干
(3)卫生防护带的设置:卫生防护带主要指设置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 地之间的城市绿地,带内可以植树造林,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 等,也可安排一些少数人使用、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物,如仓库和停车场 等。这样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环 境。
(4)占地面积大的功能区(尤其是工业区)要有充足的土地,土地租金 低。
(2)通过合理安排__居__住__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 _土__地__资__源___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3)通过规划,确定具有_历__史__文__化___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 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_传__统__特__色___,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
传。
合作探究•释疑难
知识点 问题探究
城镇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第二节城镇化 (9)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6)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1)类型: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2)分布: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3.乡村土地利用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城镇的功能区(1)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2)商业区: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大城市的中心往往形成中央商务区(CBD)。

(3)工业区: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

(4)其他功能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定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

(2)案例香港⎩⎨⎧商业区: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远离商业区和住宅区沈阳⎩⎨⎧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 市的东西两侧居住区:集中在市中心及其外缘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交通便捷程度②距离城镇中心远近(2)其他影响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城镇功能分区≠城镇用地城镇功能分区和城镇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等。

高中地理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高中地理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二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学习目标 1.结合城乡规划图,说明乡村土地利用的类型和分布,以及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和分布。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并说明合理规划城镇空间的意义。

目标1 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是以______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乡村土地利用①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

②公共设施:提供祭祀、聚会、娱乐、____________、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

③空间结构⎩⎨⎧外围: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内部⎩⎪⎨⎪⎧公共服务设施:位于村落的 居住用地:住宅由村落中心向外 分布连线 将下列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地类型连线。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地区。

(2)功能区①形成:因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________,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②类型项目 居住区 商业区工业区 形态在城镇中 分布 占地面积小,主要为点状或 分布 集聚成片 特征 高级居住区与普通居住区出现 ,位置上高级居住区与普通居住区背向发展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 ;建筑物高大稠密不断向城镇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区位选择及原因高级居住区普通居住区________、_________的两侧或街角路口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城镇外缘,环境优美,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内城、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①减轻污染,_____ _______; ②交通便利,降低成本③特点:城镇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______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____________的用地。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①定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________。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知识点总结: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的概念: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的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3.农业用地的布局: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4.村落内部空间结构: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的概念: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城镇的功能区(1)主要功能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2)特点: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城市功能区的差异(1)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镇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特征及判断方式如下表所示。

(2)中高级居住区与低级居住区的差异4.城镇工业区布局的主要原则(1)降低土地成本,一般布局在城市边缘。

(2)为了方便运输,沿交通干线布局。

(3)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①对产生大气污染的工业区的布局要考虑风频。

②对会产生水污染的工业区的布局要考虑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③对会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区要远离城区和农田。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地租水平: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②付租能力城镇中心的土地利用可能性多,竞争强,因此地租高;此外。

一般距离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OA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AB为住宅区;BC为工业区。

(2)除了经济因素外,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意义: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为生活提供便利、文化传承等,对于优化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措施(1)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学习本节内容需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实例,理解我国典型乡村古村落土地利用的方式和内部结构,掌握其形成的 原因;2.通过图文资料,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探究城市内部空间的形成 因素及变化,提高综合思维,提升实地考察、调研的地理实践力;3.通过案例,说明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地理意义,树立人地协调观。
②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合理规划和利用的意义 a.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b.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c.体现社会公正; d.既保护传统文化,又孕育新文化。
如何判读城镇三大功能区的位置及特征?
曼哈顿区是美国纽约市5个行政区中人口最稠密、面积最小的一个行政区。这 里集中了许多著名的企业,被誉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是纽约市最富有的区。曼哈 顿区是纽约市的中心区,总面积59.5平方千米,约占纽约市陆地总面积的7.5%,人 口超过150万人。 问题 1.纽约市曼哈顿区属于哪种功能区,具有什么特点?除了这一功能区外,城市其他 主要功能区及其特点是什么? 提示:根据曼哈顿区面积小,人口稠密且为世界经济中心,大体可推断其为中央商 务区。除了中央商务区,还有居住区、工业区,有的城市还有行政区、文化区等, 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 |乡村的土地利用
1.农业用地 (1)类型:①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2)位置:一般分布在②村落的周围。 2.乡村 (1)土地利用方式:以农业用地和③居住为主。 (2)内部土地利用分化: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以④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 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功能区类型:一般城镇具有居住区、⑤商业区、工业区等。有些大城市还会形 成行政区、⑥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2.不同功能区的特点:城镇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⑦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 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 ⑧空间的组合,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1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1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规划中的工业区靠近水源(河流), 地势平坦,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居住区环境污染小,但 离铁路线较远,铁路交通不便。第2题,在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 应建立防护带,在防护带中,一般可以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 非长期停留的建筑,例如消防车库、停车场、日用品仓库,而 学校、儿童机构和医院等就不应布置在防护带内。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城镇功能区分别是( )
A.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
C.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D.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2)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
映该处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典例剖析 下图为中央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图示含义(不考虑“角落部位”)的解释,正确的是
(B) A.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低 B.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高 C.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高 D.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低
学以致用 下图是某城镇土地利用简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宜建商品零售中心和大型物流基 地的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若该城镇拟建为绿色生态城镇,则城镇空间形态的延伸是 向(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答案:1.A 2.B
(1)上海南京路所在区域属于哪种城镇功能区? (2)上海南京路所在街区的景观特征是什么? (3)总结归纳城镇商业区的布局特征。 提示:(1)商业区。 (2)建筑物高大密集等。 (3)主要分布在城镇中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区,占地面 积小,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2章 第1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2章 第1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Biblioteka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
2
3
自主化知识预习 任务驱动式课堂 课后素养评价
学习任务目标 1.合理利用城乡空间,搞好城乡规划。(人地协调观) 2.分析乡村的土地利用形式和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区域认知) 3.分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综合思维) 4.结合自己熟悉的乡村或城镇,描述空间结构,分析形成的原因。(地 理实践力)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01
1
2
3
自主化知识预习 任务驱动式课堂 课后素养评价
自主化知识预习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
2
3
自主化知识预习 任务驱动式课堂 课后素养评价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1.农业用地的类型:耕__地__、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2.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以公__共__服__务__设__施__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
(1)列举香港为扩展城市空间可采取的措施。(区域认知) 提示:填海造地;合理布局高层建筑;合理扩展地下空间;适度
开发低山丘陵。 (2)从经济因素角度分析图中中央商务区形成的原因。(综合思维)
提示:中心城区地价高;商业活动付租能力强;交通便利,人口
与商品流通量大。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
2
3
自主化知识预习 任务驱动式课堂 课后素养评价
1
2
3
自主化知识预习 任务驱动式课堂 课后素养评价
2.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随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中心区域
商 业用地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
2
3
自主化知识预习 任务驱动式课堂 课后素养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3.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功能分区(1)形成: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常见功能区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定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

(2)案例香港⎩⎪⎨⎪⎧商业区: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相对远离商业区和居住区沈阳⎩⎪⎨⎪⎧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市的东西两侧居住区:集中在市中心及其外缘判断1.城镇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 × ) 2.某一种功能区只有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 × ) 3.城镇功能区中一般面积最大的是居住区。

( √ )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地租水平: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②付租能力(2)其他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

2.发展变化(1)城镇发展的初期:地域范围狭小,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2)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和服务业的兴起,城镇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

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向外搬迁,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判断1.距离城镇中心越远,地租一定越低。

( × )2.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有深刻的影响。

( √ )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探究点一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聚,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

1.简要分析A 功能区的区位优势。

答案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等。

2.如果B 功能区是高级居住区,请说明该居住区的主要区位优势。

答案 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向地带,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沿岸地区;邻近风景区和大学城,环境优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环境污染相对较轻;靠近公路干线,交通便利。

3.该城市工业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好处?答案 分布特点:位于城市外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地带;位于城市河流下游沿岸地区。

好处:地价较低,对市区污染较小,便于企业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输出。

4.试分析各功能区人口密度的昼夜差异。

答案 商业区白天人口稠密,夜晚人口稀少;居住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大;工业区白天和夜晚的人口密度变化相对较小。

城镇功能区注:影响工业布局的环境因素,见本书第三章第二节。

三大功能区的判断方法(2020·山东平邑一中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两个公交站台(甲、乙)分布示意图”和“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图示区域最可能是()A.商业区B.工业区C.居住区D.文化区2.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A.M方向近郊区B.M方向近商业区C.N方向近文化区D.N方向近工业区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7:00左右,上车人数增多,说明出行人数增多;17:00左右下车人数增多,此时为下班时间,回家人数增多,说明该图示区域最可能是居住区,选择C。

第2题,甲站台7:00上车的人应为进城工作人员,故M为进城方向,B符合题意,N 为下班后出城方向,故选B。

读“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③所示狭长区域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的是()A.居住用地B.商业用地C.绿化用地D.工业用地4.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是()A.西北风自南向北流B.东北风自北向南流C.东南风自北向南流D.西南风自南向北流答案 3.C 4.D解析第3题,图中②所占面积最大,应为居住用地;④位于城市边缘,且靠近铁路,为工业用地;①位于城市中心区,应为商业用地;为了减少工业区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一般在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因此③为绿化用地,且绿化带能减轻铁路的噪声污染,C正确。

第4题,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避免工厂废气对城区造成污染,从图示来看,化工厂和钢铁厂位于城区的西北方向,工业区位于城区的东北方向,因此该地主导风向应为东南风或西南风。

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因此该河流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流。

综上所述,D正确。

探究点二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方面。

甲图表示各类城市用地付租能力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乙图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

1.甲图中,a、b、c所表示的不同功能活动依次是____、____、______,该示意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直接影响地租的高低。

答案商业、住宅、工业距离市中心的远近2.甲图中商业区与居住区,居住区与工业区的分界点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A B3.乙图中各点,地租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 地处市中心,交通便捷4.乙图中,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试分析等值线分布的规律及原因。

答案 分布规律:①地租由市中心向周围递减;②等值线在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向郊区凸出,地租较高。

原因: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主要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干道两旁,通达度相对较高,地租较高。

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城镇功能分区的影响表现为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其中,地租水平由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决定,付租能力由各类经济活动的收益决定。

①距市中心远近②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距市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

城市内部地租分布如下图所示。

市中心处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向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会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中心,随后向外又继续下降。

(2)其他因素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居住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可以形成商业区的有()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②③6.在③处Ⅰ类型功能区付租能力有所提高,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处()A.商品丰富B.居民购买力强C.交通发达D.环境优美答案 5.A 6.C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Ⅰ曲线代表商业用地付租能力,Ⅱ曲线代表居住用地付租能力,Ⅲ曲线代表工业用地付租能力。

当商业用地付租能力最高时即可形成商业区,图中①③⑤三地符合。

第6题,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③处商业用地付租能力提高,最可能的原因是交通通达度高。

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8.根据上题,若该处出现的不是商业区,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租高低的影响B.历史因素的影响C.政治因素的影响D.居民收入高低的影响答案7.A8.B解析第7题,①处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人流量大,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

第8题,①处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若这里不是商业区,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是受历史因素影响,可能这里是古建筑群,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文物,没有把商业区布局在此处。

体现了现代商业活动要让位于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B对。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乡村聚落景观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有()①聚落规模大②聚落规模小③呈团块状分布④呈带状沿河分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该乡村聚落最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A.耕地B.草地C.林地D.水域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聚落规模小且呈带状沿河分布。

第2题,该乡村聚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且由图可知,该地区地势平坦,故可推断该乡村聚落最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耕地。

3.美国西部城市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唐人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历史因素B.经济因素C.行政因素D.社会因素答案D解析唐人街形成于当地华人分布集中的地区,是由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趋同性而形成的,属于社会因素。

(2020·江苏南通如皋中学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4~5题。

4.该城市功能区中最可能是居住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5.下列能大致表示PQ间地租变化情况的曲线是()答案 4.B 5.C解析第4题,居住区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故选B。

第5题,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心地租最高,通常布局商业区;城市中心向外围,靠近交通线的地方因交通便利,地租也会较高。

综上所述,C选项地租变化符合PQ间的地租变化情况。

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地租曲线的分布”,甲卫星城是该城市的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率先迁往此地。

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地租曲线呈“星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距市中心远近B.历史因素C.国家政策D.交通7.图中甲卫星城的主要作用是()A.改善中心城区的居住条件B.缓解中心城区环境污染问题C.加快城市北部地区的城镇化D.疏解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答案 6.D7.D解析第6题,若仅考虑距市中心的远近,地租等值线应该呈“同心圆状”向外依次降低,但图中地租曲线呈“星状”分布,最可能是因为在环线与主干线路交会的位置或者其他的交通通达度高的位置,地租较高导致的。

第7题,根据材料,甲卫星城是城市的副中心,其设立的主要功能是分散并承担中心城区的部分职能,充当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地,故选D。

8.(2020·浙江效实中学期末)读“某县城区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丙三地的城镇功能分区。

(2)影响甲功能区布局的主要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指出该规划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4)有人建议在①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甲:工业区;乙:居住区;丙:商业区。

(2)地租(地价)交通(3)①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有绿地隔离;②沿河打造生态走廊;③绿地面积大。

(任答两点即可)(4)赞同。

理由:临近客货运总站,便于商品集散;地处城市郊外,地价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