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概论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 天体系统的层次:(课本P6)●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运动特征:方向同向性、轨道面共面性、轨道形状近圆性 ●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 ● 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金星距地球最近 ● 分类(物理特征):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 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 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外部条件:相对稳定的宇宙环境1.安全的运行轨道2、稳定的太阳光照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

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 纬度差异 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生物的生成(光、热资源)2、促进水、大气的运动3、生产生活:太阳能、煤、石油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地理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

开天辟地之初,大自然就在不知疲倦地塑造着地球的沧海桑田,也带给了古老的人类无穷的好奇与想象。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一)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 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 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⑴纬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⑴计算公式:H = 90°- 纬度间隔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1章第1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件(共31张)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1章第1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件(共31张)
(1)地轴
指向: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特点: 过地心、垂直于赤道平面、北端指 向北极星、假想轴
问题:
1.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2.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1.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在地球上的人们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在北半球观察,恒星似乎围绕极星附近的某 点(地轴北端指向的星空位置)作圆周运动。 2.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速度
(2)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思考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 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速度
思考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02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03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1)一轴、两面、三角度
黄赤交角的影响
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北纬23°26’。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速度
(3)周期(参考系不同)
名称 参照物 旋转角度 时间 应用价值
A_恒__星_日_ 恒星
360°
23小时 地球自转 56分4秒 真正周期
B_太__阳__日_
太阳
360°59′ 24小时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要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要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总结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2.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3.天体系统的层次: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4.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特征:①运动特征:同向、共面、近圆;②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2.距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金星距地球最近3.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三、地球是一个存在生命的行星①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②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③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④安全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其能量来源为核聚变。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生物的生成(光、热资源);②促进水、大气的运动;③生产生活:产生了太阳能、煤、石油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主要类型有黑子、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①黑子:温度比其他地方低;②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每当耀斑爆发会释放出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粒子③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②干扰地球磁场,磁暴现象;③两极出现极光;④发生自然灾害;⑤对气候的影响。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次要)1、天体和天体系统: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各种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由小到大):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不包含太阳和地球)2、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也是太阳系、恒星系以及总星系的一部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3、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

4、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

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1000多亿颗。

银河系外有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

5、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6、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冥王星已降格为矮行星)7、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外表,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8、流星体、流星群和流星雨。

9、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外表。

10、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十分相似,即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被称为类地行星(质量、体积相差不大)。

木星和土星是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属远日行星(冥王星已降格)。

1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⑴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⑵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宇宙环境:①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②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②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从而形成地球的大气层,经过长期演化形成为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③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使水汽逸出形成原始的海洋。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次要)12、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光球、色球和日冕属于太阳的大气层)1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 第一节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 第一节
解析 答案
4 图2中的“嫦娥三号”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
C.银河系 解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总星系
“嫦娥三号”为月球的卫星,位于地月系,
因此其不属于河外星系。
1
2
3
4
5
解析
答案
5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金星 , (1) 八颗行星中, B 表示 ________ 火星 。按结构特征划 D 表示 ________
(1)看行星与恒星的距离是否适中。距离适中才可能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 大气,才可能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
(3)看行星的自转、公转周期是否适中。适中的自转、公转周期可以使行星
表面的温度变化幅度不会太大。 该行星上就可能有生命物质存在。
若某行星具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这三个基本条件,
1
2
天体包括人造天体和自然天体。
3
天体都是肉眼可以看到的。
4
总星系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太阳系示意图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木星 火 地 水 金球 星 星 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公转运动特征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同向性
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共面性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 一 节
宇 宙 中 的 地 球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教学建议
1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
2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
达标检测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理坐标与地球的地理环境等内容。

以下是对第一章内容的详细概括: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研究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异和地球上的人类活动。

2. 地理学的特点:综合性、区域性、时空性、实践性。

二、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1. 地球的形状:地球呈近似于椭球的形状,地球两极比赤道略扁。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现象,公转使得地球形成四季变化。

三、地球的层次结构
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

地壳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地幔是地壳和地核的中间层,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

2. 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是地球外围的气体包围层,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四、地理坐标与地球的地理环境
1.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经度和纬度的表示方法,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的距离,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的距离。

2. 地球的地理环境:地球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包括地球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人文环境包括人类的居住区、产业区、交通区和文化区等。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高一地理必修一的第一章通常会涉及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形状及其运动等内容。

以下是该章节的知识点概述:一、地理学科概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分布规律、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科学。

它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旨在探究人地关系,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并非完美的球体,而是由于自转造成的赤道膨胀和两极扁平,形成了扁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三、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

1. 自转:地球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即一天。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的地理现象。

2. 公转:地球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运动,公转的周期为365.25天,即一年。

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

四、地球的坐标系统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人们建立了地理坐标系统。

1.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2. 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北向南各分为90度。

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

五、地球的大气层结构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向内主要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大气。

对流层是天气现象发生的主要区域,而平流层则包含了臭氧层,对地球生物起着保护作用。

六、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包括遥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这些技术在地理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展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七、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它通过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元素,将地理信息以视觉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学习如何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技能之一。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地理学科的基本认识,为后续更深入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的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培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太阳 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月球
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
比邻星 金星
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地球是颗 特殊 的行星:
——存在生命

(1)外部条件: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2)自身条件:
①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当 ②适合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漫长的演化 ③存在液态水——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这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使我们的心灵受 到震撼: 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 ——康德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 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 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温家宝
教学目标:
1、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 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 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1、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属于 c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2、下列选项中与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条件无关 的是 c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地球的自转方向适宜 D、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3、关于人类目前观察到的宇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称为“可见宇宙” B.半径约200亿光年 C C.最远约94605亿千米 D.总星系
地 月 系
The Solar System
太 阳 系
The Milk Way Galaxy
银 河 系
河 外 星 系
天体系统的层次
(由高到低)
地月系
总 星 系 (
可 见 宇 宙
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其它ຫໍສະໝຸດ 星 系统其它行 星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性
太 地月系 阳 系
银 河 系
总 星 系
总结点评:
宇宙中的这些天体处于什么状态呢?
它们是怎么运动的?
天体系统从低到高共有哪些级别?他们之 间是什么关系?各个级别的天体系统分别 有什么特点?
思考:天体在天空中运动会不会发生 “交通事故”呢?
2、天体系统
(1) 天体系统的概念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 天体系统的层次
4.1986年,当时一个14岁的中学生曾观测到哈 雷彗星的回归,如果它再次观测到这颗彗星时 年龄该是 A.15岁 B.24岁 C.30岁 D.90岁 D
5.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是 A A.星云B.流星体C.行星D.彗星 6.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D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7.下列各组行星均属类地行星的是 A A、金星、地球、火星 B、水星、木星、土星 C、地球、天王星、木星 D、火星、水星、冥王星
课后活动2:
收集网络资料,加以所学知识观察并思考,冥王星为 何降级?
大会通过的决议规定,“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 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 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在太阳系传统的“九大 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这些要求。冥王星由于其轨道与海 王星的轨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因此被自动降 级为“矮行星”。
1.天体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天体存在形式:
恒星 星云 行星 卫星 彗星 流星等
3.天体系统形成条件: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地球 4.天体系统层次:
总星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月球 银河系 其它恒 星系统 其它行星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是个什么样的星球?
二、太阳系中一个 普通 而又 特殊 的行星
地球是一个普通的行星(表现):

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排序?(图1.4)
①运动方向:(图1.4)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②轨道平面:(表1.1) ③轨道形状:(表1.1)
①质量: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图1.5)
②体积:
唯一自转方向顺时针的是—— 金星 质量最大的是—— 木星 质量最小的是—— 水星 体积最大的是—— 木星 体积最小的是—— 水星 卫星数目最多的是—— 木星 没有卫星绕转的行星是—— 水星和金星 光环最漂亮的是—— 土星
c
10.下列各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D A、总星系 B、地月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11.比地球表面温度更高的行星是 B A.火星和水星 B.水星和金星 C.土星和火星 D.海王星和冥王星 12、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A A.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B.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有昼夜更替现象 D. 体积和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大
探测地外文明 拓展延伸:
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存在生命充满希望?
蓝色行星:地球
红色行星:火星
课后活动:
思考外星生物的生存条件,分析外星生物存在的 可能性。
猜测1:假如外星生 物和地球生物生存 条件类似,则需要满 足:
猜测2:假如外星生 物和地球生物的生 存条件不同,比如 不需要氧气,不需 要水等等,那么外 星生物的存在可能 性就会大大增加。
你有多久没有仰望星空了?
你知道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何等地位吗?
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星球? 地球的宇宙环境究竟如何?
蟹 状 星 云
猫 眼 星 云
马 头 星 云
草帽星云
金星
火星
木星
哈雷 彗 星
彗 尾 的 方 向 和 长 短 与 太 阳 位 置 的 关 系 ?
彗尾始终指向与恒 星相反的方向,在 离恒星近的位置, 由于太阳风比较强, 温度比较高,彗星 挥发的物质多,导 致彗尾长,反之远 离恒星彗尾短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 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 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 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 星。这些都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成为天体。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概念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存在形式
恒星 星云 行星 流星 彗星 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
8.下列条件中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无关的是 B A.日地距离适中 B.月地距离适中 C.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D.九大行星绕日公转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9.有关哈雷彗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一种质量很 小的天体②彗星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③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④彗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与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 同 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