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详尽整理】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解是:四年来,田老师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激起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
这颗文学的种子后来生根、长叶、开花,并已结出累累硕果。
寻:寻访。
隐者:古代隐居山林的人。
言:说。
此:这。
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2)全诗解释为:题目:寻访隐居的人却没有遇见;诗句:贾岛在松树下问童子,童子说他的师父采药去了。
就在这座山中,云雾浓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4.《所见》诗句及词语解释:(1) 振:震荡。
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
意欲:心想。
闭口立:停止行走,不再唱歌。
(2) 全诗解释为:题目:所见到的景象;诗句:牧童骑着黄牛,歌声在林中回荡。
大概是想要捕捉那鸣叫的蝉吧,牧童忽然停止行走,不再唱歌。
5.拓展: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有:(1)清代(朝代)高鼎(作者)的《村居》(题目):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练习1一、看拼音写词语。
bái zhǐ qiān shǒu chuī yān shí nián shù rén( 白纸 ) ( 牵手 ) ( 炊烟 ) (十年树木)zī rùn ɡuǎi zhànɡ yuán quán bǎi nián shù mù( 滋润 ) ( 拐杖 ) ( 源泉 ) ( 百年树木 )bǎo lěi pǐn dé jì rán huǎnɡ rán dà wù( 堡垒 ) ( 品德 ) ( 既然) (恍然大悟)jī lìchénɡ dān qí mǎ yǐn rén rù shènɡ( 激励 ) ( 承担 ) ( 骑马 ) (引人入胜 )zhèn zuòkuān chǎnɡfēn fānɡ wěi wěi dònɡ tīnɡ(振作)(宽敞)(芬芳)(娓娓动听)wú xiàn yún jǐn huánɡ hūn shēn lín qí jìnɡ(无限)(云锦)(黄昏)(身临其境)lǎo lǎo jiǎ mào tínɡ xiē niàn dāo(姥姥)(假冒)(停歇)(念叨)fǒu zéduàn liàn zhí qín biān cè(否则)(锻炼)(值勤)(鞭策)二、给带点子选择正确的读音。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0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学要点:精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词的内容,领会词的意境;并相机进展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演示课件:(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列图上的风光吗?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渡过的呢?2、引入:(课件出示图片)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高兴喜地品尝着瓜果,欣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
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2、3小节1、同学们,你们读到了吗,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2、学生沟通依据沟通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3、指导朗读结合学生的沟通,请他们读你能读好么?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4、引说: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由于——(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三、学习课文第4节1、过渡:(演示课件:课文插图)瞧,月亮慢慢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可是在月色这么漂亮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
你们想知道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毕竟“埋怨”谁吗?2、指名朗读指导看图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眼睁睁)那圆圆的光明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答复吧。
指导读好“偏偏”一词。
3、沟通争论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4篇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要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要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读书做笔记:⑴摘抄;⑵编写提纲;⑶写读后感。
2、使用工具书一《师恩难忘》1、多音字zhēng 正月 shǔ不可计数⑴正⑵数 shù不计其数zhèng光明正大 shuò数见不鲜2、《师恩难忘》作者刘绍棠,作者通过回忆小学一年级时一位会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会讲故事,教学有方的田老师。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是: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1)培植,(2)培养。
5、赞美老师的名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把老师比作“园丁”,“蜡烛”,“春蚕”。
7、诗歌一去二三里,岩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二《陶校长的演讲》1、《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陶校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问自己,养成每天四问的习惯,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
2、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
3、文章结构:总——分——总4、每一问的结构: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希望怎么办?5、陶行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三《古诗两首》(一)《寻隐者不遇》1、解词⑴寻隐者不遇: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士而没遇到。
⑵寻:寻访。
⑶隐者:隐士。
⑷遇:遇到,碰到。
⑸童子:儿童,诗中指隐者的徒儿。
⑹言:说。
⑺此:这。
⑻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2、诗意:诗人在松树下问一个童子,童子回答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道在何处。
3、中心思想:《寻隐者不遇》作者唐代诗人贾岛。
诗歌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的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
4、诗人的心情变化:满怀希望→失望→一丝希望→彻底失望(二)《所见》1、解词⑴牧童:放牛的小孩。
⑵振:震荡。
⑶樾:树阴。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清单(精品)期末复习必备

1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新课标1——7单元知识清单第 一 单 元1.容易读错的字。
炊.(chuī)烟 教诲.(huì) 滋.润(zī) 恍.(huǎng)如 否.(fǒu)则 林樾.(yuâ) 鸣蝉.(chán) 戛.(jiá)然而止 2.生字词。
姥.姥 炊.烟 歇.息 唠叨. 恍.然大悟 睡醒. 滋.味 手杖. 是否. 锻炼.. 堡垒. 品德. 需.要 激励. 鞭策.. 骑.马 振.动 鸣蝉. 3.多音字。
正⎩⎨⎧zhēng (正月)zhâng (正在)散⎩⎨⎧sǎn (松散)sàn (散步)盛⎩⎨⎧shâng (盛大)chãng (盛饭)折⎩⎨⎧zhē(折腾)zhã(折断)shã(折本)否⎩⎨⎧ pǐ(否极泰来)fǒu (是否)担⎩⎨⎧dān (担心)dàn (担子)堡⎩⎨⎧bǎo (堡垒)bǔ(堡子)骑⎩⎨⎧ qí(骑马)jì(胡骑)处 ⎩⎨⎧ chǔ(相处)chù(住处) 见⎩⎨⎧jiàn (看见)xiàn (见牛羊)4.形近字。
⎩⎨⎧ 叨(唠叨)叼(叼走) ⎩⎨⎧ 歇(歇脚)喝(喝水) ⎩⎨⎧ 幼(幼小)幻(幻想) ⎩⎨⎧尾(尾巴)娓(娓娓动听)⎩⎨⎧骑(骑马)崎(崎岖)⎩⎨⎧振(振奋)震(地震)⎩⎨⎧急(着急)隐(隐藏)⎩⎨⎧闭(闭口)闻(听闻)5.四字词语。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 特定形式词语:娓娓动听 恭恭敬敬 6.重要句子、句式。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
7.课文回顾。
(1)《师恩难忘》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课文中的田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
苏教版五上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2篇

苏教版五上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苏教版五上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精选2篇(一)苏教版五上语文上册共有6个单元,分别是:1. 《行走在冰天雪地里》- 文字理解:了解冰天雪地中的等级、道义、军纪等概念。
- 课文解析:理解诗歌的形式和特点,分析其中的诗情画意。
- 诗歌鉴赏:欣赏古代诗词,了解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 《知青岁月》- 历史背景:了解知青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 文学理解: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 评说文:学习撰写评说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越过山丘》- 课文解析: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意义。
- 寓言故事:学习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功能,分析其中的寓意。
- 论述文:学习撰写论述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逻辑推理能力。
4. 《大自然的低音》- 文学理解:欣赏科普文章,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 课文解析:理解文本中的文字描写和语言表达。
- 访谈录和报告文学:学习写访谈录和报告文学,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5. 《坡上村的小庙》- 课文解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 诗歌鉴赏:欣赏古代诗词,了解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 记叙文和夹叙夹议:学习写记叙文和夹叙夹议,培养写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6. 《辛亥革命的启示》- 历史背景: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 课文解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 论述文:学习撰写论述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逻辑推理能力。
上述的知识点是五上语文上册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
苏教版五上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精选2篇(二)苏教版语文上册的课文知识点总结如下:1. 《春》- 描述春天的特点和气象;- 使用了描写性的词语和修辞手法。
2. 《小山羊和小狼》- 呈现了小山羊和小狼之间的斗争和友情;- 描述了小山羊聪明机智,小狼狡猾可怕的特点;- 通过描写野外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
(完整word)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第1页共9页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1、《师恩难忘》是作家刘绍棠对自己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1)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身来到了某种境地。
临(ljn):来到。
部首为I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妙的境地。
把人带到美妙的境界齐课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十年时间,培养一个人才需要百年时间。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大计,也说明培养人才不容易。
(2) 形容老师的成语:循 _________(4) 形容老师的诗句:① __________(5)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年来,田老师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激起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
________________ 这颗文学的种子后来生根、长叶、开花,并已结出累累硕果。
2、《陶校长的演讲》是教育学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1) 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 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
3、《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主要写了诗人与童 ________________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1) 寻:寻访。
隐者:古代隐居山林的人。
言:说。
此:这。
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2) 全诗解释为:寻访隐居的人却没有遇见贾岛在松树下问童子,童子说他的师父采药去了。
就在这座山中,云雾浓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所见》作者是清代袁枚,诗人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动静结合,抒发了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 振:震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单元知识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单元知识_五年级语文知识点_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准备了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单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习!第五单元知识点1、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2、造句。
屹立:中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郁郁苍苍:雪松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饱经风霜:老红军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3、描写山的成语:崇山峻岭山明水秀悬崖峭壁锦绣山河江山如画4、赞美黄山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5、《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雄伟的景观,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宽,声音响。
它位于我国贵州省,是亚洲最大的瀑布。
6、形容气势大的成语:浩浩荡荡排山倒海气贯长虹一泻千里千军万马气吞山河7、形容瀑布的古诗: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8、为莫高窟设计一条广告语:甘肃敦煌莫高窟,祖国西北一明珠!9、《莫高窟》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10、“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这段话采用了排比句式,具体介绍了壁画上面的飞天,展现了莫高窟壁画的灿烂辉煌。
展开想象,还可以怎样描写壁画的飞天呢?如:“有的手捧竹笛,吹奏乐曲;有的闭目凝神,侧耳倾听;有的双掌合十,默默祈祷……”11、有关丰富繁多的成语:包罗万象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无所不有12、公益用语:①小脚绕一绕,小草笑一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第1—7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师恩难忘》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
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博学多才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为我今后的文学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八字成语列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二、《陶校长的演讲》1.《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2.“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
“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
3.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
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三、《古诗两首》1.《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2.《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3.《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
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第二单元知识点:四、《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五.《装满昆虫的衣袋》1.《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
《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
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
六.《变色龙》1.《变色龙》一课,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
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
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
类似的三字俗语有: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七.《金蝉脱壳》1.《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
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3.歇后语列举: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扁担挑水——心挂两头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足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玻璃杯沏茶——看到底第三单元知识点:八、《成语故事》1.《成语故事》中的三则寓言故事流传久远,并浓缩成三个成语。
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学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2.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九、《推敲》1、《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他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
2、韩愈主张用“敲”字有三条理由:①表明作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②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③读起来也响亮些。
3、《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十、《嫦娥奔(bèn)月》1.《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
2.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造福;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一心为民;逢蒙:奸诈贪婪。
3.神话故事还有: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追日。
十一、《读书莫放“拦路虎”》《读书莫放“拦路虎”》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读书时遇到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查字典,查字典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耐心,二是要有恒心。
十二、《伊索寓言》1.寓言,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2.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1、京剧《红灯记》选段中的唱词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
“浑身是胆雄赳赳”。
“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对付。
“时令不好风雪来的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把冷暖时刻记心头”,提醒母亲要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党同志联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切记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平时还要“防野狗”,即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面对白色恐怖,要学会斗争,还要充满胜利信心,相信一定会有“喜鹊唱枝头”的一天。
最后特别叮嘱小铁梅,“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
2、戏曲的剧种除了京剧还有淮剧、越剧、秦腔、昆曲、评剧、黄梅戏等。
第四单元知识点:13.《在大海中永生》1、《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事件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本文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组织材料。
为了充分表达人民对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作者展开联想的翅膀,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以生动的语言使读者深受感染。
2、全文围绕一个“情”字,因伟人的离去而悲痛,语速要徐缓、沉稳。
3、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三大洋,地域渐次增大,暗含他制定的“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方针影响深远,“一国两制”中“一国”指一个中国;“两制”指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
“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从时空两个方面说明小平同志影响的深远。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2、“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3、“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对人有益的、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东西。
4、“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给”,给予;“拿”,索取。
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之上的崇高的爱。
5、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
15.《艾滋病小斗士》1、《艾滋病小斗士》一课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故事。
2、称恩科西为“艾滋病小斗士”是因为他不但能坦然面对艾滋病,不悲观,不消沉,还能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第五单元知识点:十六、《黄山奇松》:1、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2、造句。
屹立:中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郁郁苍苍:雪松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饱经风霜:老红军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3、描写山的成语:崇山峻岭、山明水秀、悬崖峭壁、锦绣山河、江山如画。
4、赞美黄山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十七、《黄果树瀑布》1、《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雄伟的景观,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2.本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宽,声音响。
3.它位于我国贵州省,是亚洲最大的瀑布。
4、形容气势大的成语:浩浩荡荡排山倒海气贯长虹一泻千里千军万马气吞山河5、形容瀑布的古诗: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十八、《莫高窟》1、为莫高窟设计一条广告语:甘肃敦煌莫高窟,祖国西北一明珠!2、《莫高窟》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3、“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这段话采用了排比句式,具体介绍了壁画上面的飞天,展现了莫高窟壁画的灿烂辉煌。
4.还可以怎样描写壁画的飞天呢?如:“有的手捧竹笛,吹奏乐曲;有的闭目凝神,侧耳倾听;有的双掌合十,默默祈祷……”5、有关丰富繁多的成语:包罗万象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公益用语:①小脚绕一绕,小草笑一笑。
②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第六单元知识点:1、富兰克林经过长期观察,后来通过“风筝实验”证实了雷暴就是普通的放电现象, 揭开了雷电的秘密。
他还发明了避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