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之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1)

为,乃至。陪客松正对赏。
,如同
,在陪同游人观
送客松 下
, ,游人把它比作 。它向山
,好像
。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 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 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 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 更加秀美。
屹立
斜出
弯曲
仰
俯
卧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
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
雀,有的好像 ,有的仿
佛
。
温馨提示:
1.仔细观察松树的姿态。 2.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出黄山松树姿态
的奇特之美。 3.如果能用上比喻句或拟人句会令你的
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孔雀松
双龙松
探海松
团结松
龙爪松
贴壁松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品读松之奇美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 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 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 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 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 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 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 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 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 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 舍地告别。
它有一丛 青翠的枝干斜 伸出去,如同 好客的主人伸 出手臂,热情 地欢迎宾客的 到来。
图
迎客松 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虽然饱经风 霜,却仍然 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
夏日炎炎,
,迎客松
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寒冬腊月,
,迎客松
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一、《草船借箭》知识点:1.成语:百姓疾苦、逆水行舟、临危不惧、水泄不通、不自量力、精忠报国等。
2.词语:处心积虑、浑水摸鱼、治病救人、出奇制胜、暗度陈仓等。
3.修辞手法:排比句、对仗句、比喻等。
4.文学常识:《史记》、诗歌等。
知识复习:1.排比句:用相同或类似的语句表达事物,起到强调和修辞的作用。
例如:“高干神武、厚德载物、降妖伏魔”。
2.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楚汉相争时期,刘邦身处劣势,但通过谋略化解战争危机。
3.出奇制胜的意义:意味着要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新的策略,打破僵局,赢得战争。
二、《日本之行》知识点:1.词语:别具匠心、金碧辉煌、金戈铁马、山水相依、风景如画等。
2.地理常识:日本横跨四个经度带,自然环境多样化。
交通工具有地铁、巴士、自行车等。
3.文学常识:《万叶集》、俳句等。
4.阅读技巧:段落大意、句子理解等。
知识复习:1.日本的“银座”:日本东京的一个购物中心,拥有世界顶级的服装、珠宝、钟表等奢侈品品牌。
2.《万叶集》:一部收集了从公元前700年到公元10世纪的日本古代诗歌和歌曲的书籍,是日本文学的瑰宝。
3.俳句:一种源自日本的短诗,通常由三行构成,每行分别为5、7、5个音节,诗歌简洁、富有意境。
三、《贝贝玛特》知识点:1.词语:线条简洁、流畅、利落,借鉴自然、自由、生动。
创意插图、图像表达的方法等。
2.形式特点:图像小说,含有对环境保护和文化多样性的探讨与表达,也融入了小学生喜欢的冒险元素。
3.人物描述:贝贝、玛特等角色。
贝贝是一只很有爱心的小熊,玛特则是一个很聪明、很机智的小女孩。
4.阅读技巧:连贯故事情节,揣摩人物性格,从图表中寻找信息等。
知识复习:1.形象化的图像:贝贝、玛特等角色的形象生动可爱,在读者心中构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2.茁壮成长的小读者:《贝贝玛特》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究精神、审美水平和心灵成长等能力。
3.环保与文化多样性:通过对砂漠、雕塑、遗址、自然景观等的描绘,让小读者自然地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多样的文化。
【K12学习】XX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主要成语苏教版)

XX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主要成语苏教版)一、文中成语娓娓动听专心致志五彩缤纷兴致勃勃怒气冲冲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坚韧不拔绘声绘色迅雷不及掩耳聚精会神依依不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鸟栖虫居枝繁叶茂奸诈贪婪波翻浪涌奔腾不息满载而归凶相毕露名副其实金蝉脱壳张口结舌张牙舞爪乌云密布犹豫不决翻箱倒柜惊慌失措迫不及待皓月当空树影婆娑无能为力惊慌失措惊叹不已画龙点睛滥竽充数鼓鼓囊囊夜深人静自相矛盾电闪雷鸣姹紫嫣红轩然大波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螳臂当车滥竽充数掩耳盗铃买椟还珠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金碧辉煌卧薪尝胆首屈一指川流不息闻名于世情有独钟饱经风霜气势非凡断崖绝壁宏伟瑰丽漫天遨游举世闻名奋笔疾书訇然作响慈眉善目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赞叹精妙绝伦丰富多彩引人注目翩翩起舞举世闻名腐败无能不足为奇冷嘲热讽乌云密布怒发冲冠欣喜若狂无稽之谈安然无恙混为一谈雷电交加鸿篇巨制化为乌有名垂青史家徒四壁荒山野岭化为灰烬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翻山越岭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炉火纯青滴水穿石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废措手不及气势汹汹不知不觉争先恐后按捺不住脍炙人口烟雾迷蒙依依惜别永世不绝誉满天下二、词语归类:刹那间:一刹那一瞬间霎时间顷刻间冷冰冰:绿油油金灿灿白花花娓娓动听:依依不舍井井有条滔滔不绝恭恭敬敬:兢兢业业支支吾吾吞吞吐吐绘声绘色:一心一意自由自在惟妙惟肖怒气冲冲:神采奕奕气喘吁吁风度翩翩金黄金黄研究研究商量商量枝繁叶茂:南征北战东张西望志同道合虚情假意指口才好的:出口成章口若悬河妙语连珠滔滔不绝指文笔好的:下笔成文文思如泉赞美老师的: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兢兢业业指精神集中: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专心致志指色彩多的: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五颜六色姹紫嫣红含数字的:四面八方七上八下十全十美五光十色含身体部位:指手画脚满面春风七嘴八舌手舞足蹈描写自然景色: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崇山峻岭赞美邓小平的:赤胆忠心顶天立地永垂不朽形容气势大的:排山倒海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寓言故事:画蛇添足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历史故事:卧薪尝胆背水一战指鹿为马四面楚歌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火眼金睛八仙过海夸父追日指很有名的:闻名于世举世闻名誉满天下指勤奋的: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孜孜不倦坚持不懈滴水穿石持之以恒指技艺高超的: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登峰造极指作品精妙的:惟妙惟肖精妙绝伦巧夺天工指情意深厚的:情同手足形影不离风雨同舟。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复习资料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复习资料五年级已经结束了语文的授课了,那么在接下来的复习阶段,孩子们应该怎样进行有效的复习呢?教师又应该为同学们准备怎样的复习资料呢?下面小编整理的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第14课《秦兵马俑》一、生字词。
拱形队伍军吏战靴铜戈擎着或立或跪模拟举世无双所向披靡南征北战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绝无仅有二、这篇课文是从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两个方面来介绍兵马俑的。
课文是用“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句话把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的,这句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15课《埃及的金字塔》一、生字词。
1/ 6埃及轮廓摩天大厦砌成吨宏伟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金”字塔“国”字脸“八”字胡“一”字长蛇阵例:丹凤眼柳叶眉鹰钩鼻樱桃嘴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
四、“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等词表现了金字塔的高大。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建筑物的四字词语?请写出几个来。
美轮美奂、金碧辉煌、高耸入云、空中楼阁、精雕细刻等。
第16课《音乐之都维也纳》一、生字词。
阿尔卑斯山欧洲音乐生涯博物馆装饰草坪优雅轻快街头巷尾金碧辉煌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山(清)水秀街头(巷)尾星(罗)棋布金碧辉(煌)三、你知道哪些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请写出三位以上。
肖邦、2/ 6柴可夫斯基、罗伯特.舒曼、韦伯等。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复习资料第二部分第17课《爱如茉莉》一、生字词。
茉莉掏不出打哈欠揉揉胳膊缕缕幽香第18课《月光启蒙》一、生字词。
篱笆时辰洗完澡搂着我凤凰割荆草筛大米花轿红帐子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作者在文中主要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在美妙的夏夜,母亲给自己唱歌谣、讲故事、猜谜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的感情。
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豁然开朗、茫然若失、恍然大悟、浑然一体、蔚然成风、庞然大物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1、《师恩难忘》是作家刘绍棠对自己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1)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身来到了某种境地。
临(lín):来到。
部首为∣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妙的境地。
把人带到美妙的境界。
本课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十年时间,培养一个人才需要百年时间。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大计,也说明培养人才不容易。
(2)形容老师的成语:循循善诱、和蔼可亲、诲人不倦、孜孜不倦、呕心沥血;(4)形容老师的诗句: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5)“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年来,田老师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激起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
这颗文学的种子后来生根、长叶、开花,并已结出累累硕果。
2、《陶校长的演讲》是教育学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1) 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 每个人既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
..讲究“公德”,也要3、《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1) 寻:寻访。
隐者:古代隐居山林的人。
言:说。
此:这。
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2)全诗解释为:寻访隐居的人却没有遇见贾岛在松树下问童子,童子说他的师父采药去了。
就在这座山中,云雾浓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所见》作者是清代袁枚,诗人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动静结合,抒发了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 振:震荡。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巩固辅导第一篇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巩固辅导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选择错误的说法( )。
A、《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宋代的贾岛。
( )B、《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的贾岛。
(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择错误的说法( )。
A、《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
B、《所见》的作者是唐代的袁枚。
C、牧童“忽然闭口立”,是因为“意欲捕鸣蝉”。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我会写,我会填。
“所”字______笔写成。
“振”字第二笔是______。
“诗”字第五笔是______,共______笔。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按拼音写汉字màoshèng______zī rùn______chuī yān______xiē jiǎo______ niàndao______wěiwěidòngtīng______ shēnlínqíjìng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多音字组词贾jiǎ______gǔ______只zhǐ______zhī______处chǔ______chù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给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坚______不拔 A.韧 B.忍专心______志 A.至 B.致【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读古诗填空。
《所见》是______朝诗人______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______。
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______,忽然“______”,是因为他“______”。
我们还从诗中“"______”一词中可见当时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写出近义词欲—______ 捕—______ 鸣—______【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给下面字加部首组成字,再组词语。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期末整理分类复习必考题型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上学期语文期末整理分类复习必考题型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词语补充1. 补充词语,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标(____)立(____)发(____)图(____)实(____)求(____)各(____)己(____)七(____)八(____)人声(____)(____)(____)兵(____)政依依(____)(____)自(____)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手(____)脚乱胸有成(____)半信半(____)一针见(____)情不自(____)养(____)处优1.上面画“______”词语的近义词是(____),请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____)不生(____)耳(____)聋恍(____)惚(____)(____)认(____)真人(____)人(____)(____)(____)不舍得意(____)(____)一如(____)(____)1.含有夸张意味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画“”的词语形式相同的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其中一个造句。
神(____)妙(____)踉踉(____)(____)瞑(____)蹲(____)喜不(____)(____)天(____)地(____)(____)耳(____)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补充下列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句子。
(____)(____)遍野路不(____)(____)内(____)外(____)兵(____)马(____)安(____)乐(____)兴高(____)(____)1.把“兴高()()”这个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陶行知资料(精品)

陶行知资料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
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
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
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
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
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
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
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
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
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
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
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
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
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
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
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
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之一1、师恩难忘一、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读书做笔记有三种形式:摘抄、编写提纲、写读后感。
二、填空:《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
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教导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我对文中“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这句话的理解是: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也比喻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激起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最终使作者走上了文学之路。
三、赞美老师的名言: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根据提示写成语。
1、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语惊四座2、形容人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博古通今3、八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五、词语解释:1、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2、身临其境:亲身来到某种境地(体验感受)。
3、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好的境地。
文中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带到了美妙的境地。
六、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西汉刘向(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2、陶校长的演讲一、填字:Lian 锻(炼)精(练)(连)接简(练)(炼)钢Ji 立(即)(即)使(既)然(及)时奋笔(疾)书Li (历)史日(历)鼓(励)(厉)害激(励)再接再(厉)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陶校长”是陶行知,他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健康是生命之本;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2、这是一篇演讲稿。
演讲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演讲的主要特点:真实性、鼓动性。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向困难低头。
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
我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学做真人。
四、陶行知的名言。
1、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
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3、古诗三首一、读古诗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意欲捕鸣蝉)”。
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二、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高鼎)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小儿垂钓(胡令能)草长莺飞二月天,篱落疏疏一径深,蓬头稚子学垂纶,拂地杨柳醉春烟。
树头花落未成阴侧坐莓苔草映身。
儿童散学归来早,儿童急走追黄蝶路人借问遥招手。
忙趁东风放纸鸢飞入菜花无处寻。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解释: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振:震荡。
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
樾:树阴。
意欲:心想。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着的蝉,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
(这两句是因果关系。
)练习一一、“诗中有画”的古诗:《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二、带有“风”字的古诗。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字词:形近字:锦棉绵二、课文:1 课题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A,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结尾),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答案: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答案: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同时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
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三、拓展练习:1、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沃野千里2、仿写诗句: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小鸟说):(飞翔吧),(飞向辽阔的天空),(展示少年的才华)!(沃野说):(耕耘吧),(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甜蜜的果实)!3、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实践出真知;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5、装满昆虫的衣袋一、字词:同音字:察查;形近字:纺放防仿;多音字:中恶着背载二、课文: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答案: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2、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答案:“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懂得一个人只有执着追求,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三、拓展练习:1、照样子写词语:甜滋滋:香喷喷、水灵灵、白花花、湿漉漉鼓鼓囊囊:勤勤恳恳、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风风雨雨鸟栖虫居:龙吟虎啸、狼奔豕突、狼吞虎咽、龙飞凤舞2、颁奖词:法布尔,一个从小就迷恋昆虫的人,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执着追求的精神引领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写就一部宏伟诗篇《昆虫记》。
6、变色龙一、字词:1、同音字:震、振;筒、桶;距、拒2、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二、课文:1、变色龙,学名(避役),因为它能够(根据环境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
2、本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应当(保护动物)。
3、简要的介绍一下变色龙。
变色龙会变色,外形奇特,一目二视,捕食神速。
三、拓展练习:写出表达“看“的词语:窥探、观望、凝视、眺望、端详写出表示时间快的词语:刹那间、顷刻间、霎那间、一瞬间写出含有动物的成语:万象更新、鼠目寸光、鸡飞狗跳、画蛇添足7、金蝉脱壳一、字词:多音字:壳;形近字:柿、肺;同音字:协、胁、协、谐二、课文:《金蝉脱壳》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事物)。
三、拓展练习:1、照样子写词:枝繁叶茂:桃红柳绿、风和日丽、山清水秀、风平浪静2、当你阅读“金蝉脱壳”的具体过程时,一定被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吸引了吧。
那你想到那些名言呢?(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练习二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请你再写出几条歇后语:(并选一句说一句话)芝麻开花——节节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这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4、写出两句关于“观察”的名人名言8、《成语故事》1 《成语故事》分别讲了_《自相矛盾》__、_《滥竽充数》_、_《画龙点睛》_。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举例:.“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告诉我们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立身处世。
举例:小商贩以次充好,坑害百姓。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守株待兔狐假虎威拔苗助长杯弓蛇影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望梅止渴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纸上谈兵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大闹天宫火眼金睛精卫填海开天辟地3、总是……她大大咧咧的,做事总是不能让人放心。
不要……而要……我们不要过分地依赖父母,而要学会独立。
9、《推敲》1、《推敲》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原先是“推”,因此,后人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2、你认为用“推”,还是用“敲”好?请说明理由:(1)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2)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3、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苦吟诗人”)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4、课后习题4推敲练习(1)“访问”与“拜访”。
“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
“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
文中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
(2)“即时”与“即兴”。
“即时”是立即的意思。
“即兴”是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
文中用“即兴”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的。
(3)“安静”与“宁静”。
“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很深。
文中用“宁静”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
10、《嫦娥奔月》1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
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美丽善良、舍己为民的嫦娥,力大神勇、造福百姓的后羿,奸诈贪婪的逢蒙。
2、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请你把它们连起来。
正月初一:新春佳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我还知道这些节日:(七月初七七夕节四月五日清明节 )4、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