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概念、影响因素与提升

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概念、影响因素与提升

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概念、影响因素与提升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概念、影响因素与提升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程度。

在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中,概念、影响因素和提升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程度。

它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也是自己决定去做某件事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中,我们需要理解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二、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是指影响一个人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指个人自身的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性格等;外部因素是指周围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

1. 年龄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年龄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逐渐提高。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经验也会增加,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2. 性别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受性别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女性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对较低,而男性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社会对男女性别有不同的期望,这可能会对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3. 性格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受性格的影响。

性格是一个人长久以来养成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它会影响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积极的性格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4. 家庭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家庭对小学生的期望和支持。

一个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支持越多,子女的自我效能感就会越高。

5. 学校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学校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学校教育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为他们提供有利于自我效能感发展的教育环境。

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探讨

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探讨

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探讨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决定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首先,环境因素对自我效能感影响很大。

家庭、社会等外界积极、支持友好的环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另一方面,恶性竞争或不良社会环境可能削弱学生的信心,进而影响自我效能感。

其次,老师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老师要以关爱亲切的态度教育学生,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给予学生适当宽松的空间来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

最后,学生自身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学生要学会正确及时地反馈,思考、反思并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强化自我效能感,而不是增加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恐惧等情绪。

因此,环境、老师、学生自身都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只有全面考虑这些方面因素,才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和提高。

论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论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论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摘要:自我效能感是成就动机的核心,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够自觉努力地克服,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灵活多样的效能感还能缓解焦虑等负面情绪,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常情况下,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学习态度的转变。

本文分析如何培养提高小学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第二部分是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分析对其产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如何有效地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

On the cultivation of self-efficacy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primary schoolsWang YuweiAbstract: self-efficacy is the core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positiveself-efficacy enable students to be more enthusiasm on study. When students meet obstacles in learning, they can overcome them consciously and get good results.A flexible efficacy sense may also relieve anxiety and any other negative emotions 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Usually, a stronger self-efficacy leads to a superior student’s work in school. Wide and deep research results shown that improving student’s self-efficacy is capable of improving students’ results and transferring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studies. In this article, the method how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self-efficacy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primary schools. And its can be p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was the basic mechanisms and theories of self-efficacy. The second part pointed at study of students with leaning disabilities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about producing self-efficacy. The third part was how to produce study interest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effectively and cultivate positive self-efficacy.Keywords:primary schools,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self-efficacy引言改革开放后,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新要求。

自我效能感 提升小学生学习自信的关键

自我效能感 提升小学生学习自信的关键

自我效能感提升小学生学习自信的关键从小学开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个对自己学习有信心的学生会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学习任务,并更有动力去克服困难。

而自我效能感则是提升学生学习自信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提升小学生学习自信的有效方法。

一、什么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内实施特定行为时的能力评估和信心判断。

它是人们对于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和期望。

当一个学生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他们更有可能克服挫折,更好地应对学习困难。

二、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1. 成功经验成功经验是提升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学生在某项任务上获得成功时,他们倾向于相信自己在类似的任务中也能够成功。

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并在他们成功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观察他人的成功观察他人的成功也能够增强自我效能感。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在同一领域内的成功经验,来提高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和信心。

教师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鼓励其他学生学习他们的成功模式。

3. 言语鼓励和支持老师和家长的言语鼓励和支持对于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至关重要。

他们的鼓励和支持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 情绪和情感状态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也会影响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当学生感到焦虑、恐惧或者压力过大时,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会受到负面影响。

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调整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

三、提升小学生学习自信的有效方法1. 设定可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学生设定可行的目标,帮助他们提升自我效能感。

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并能够逐步实现。

学生在完成每个阶段的目标后,会感受到成就感,从而增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2. 提供支持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和家长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自我效能感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分析

自我效能感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分析

自我效能感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影响分析孩子的学业成绩是家长和社会对其教育质量的一种评判标准,而对于孩子自身的发展来说,学业成绩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主观评价。

当孩子具备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他们会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也会更有动力去努力学习。

而具备较低的自我效能感的孩子,则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缺乏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消极态度。

首先,自我效能感对孩子在学习上的努力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当孩子相信自己能够达成学习目标时,他们会更加勤奋努力,不断克服困难,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相反,缺乏自我效能感的孩子可能会感到学习无望,从而失去动力,表现出消极的学习行为。

其次,自我效能感也对孩子的学习策略选择产生影响。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孩子往往能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而缺乏自我效能感的孩子可能会对学习策略选择产生困惑,盲目跟随他人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此外,自我效能感还与孩子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

当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自信时,他们通常会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和压力时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更能够正确应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失败。

而缺乏自我效能感的孩子则容易因为压力而产生焦虑和沮丧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呢?首先,家长在孩子学习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赞扬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激发学习动力。

同时,家长也需要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其次,教师在学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学习任务,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在评价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教师也应该注重正向反馈,强调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非简单地以分数作为评判标准。

此外,孩子自身的努力和体验也对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哎,这可是个大话题啊!大家都知道,学业自我效能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在学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信心。

这个信心可不是凭空而来的,背后有一堆因素在作祟。

说白了,就是那几种“外力”在推波助澜,有时候让你飞起来,有时候又把你压得喘不过气。

家庭的支持绝对是个大头。

想象一下,一个孩子放学回家,看到的是父母热情洋溢的笑脸,询问今天的学习情况,那感觉就像喝了一杯暖心的巧克力。

反之,假如家里就像冷冰冰的冰窖,父母只关心成绩,不问过程,孩子的心里肯定会觉得孤单,这种时候,学业自我效能感自然会打折扣。

每个孩子都希望在父母的支持中茁壮成长,这就像鱼儿在水中畅游,水好,鱼儿游得自然欢。

再说说同伴的影响力,简直不容小觑。

要是班上有几个学习劲头十足的小伙伴,你也忍不住想跟着拼一拼。

这种“群体效应”真是让人感慨,大家一起努力,仿佛能把整个学习环境都点燃。

可是,反过来,如果周围的人都不在状态,懒洋洋的,自己也很容易就被拖下水。

人就是这么奇妙,跟谁在一起,真的会影响自己的心态和效率。

老师的影响力也是杠杠的。

一个老师的一句话,可能会在学生心里播下自信的种子。

比如说,老师夸了你一顿,你心里那个乐啊,立马觉得自己能上天。

这种赞扬就像是给了你一双翅膀,让你在学习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但若是老师总是挑剔,眼里只有缺点,那孩子心里怎么可能会有“我能行”的自信呢?一来二去,信心就像气球一样,被戳了一下,哧溜一下就没了。

个人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是少之又少。

想要在学业上有好的表现,得靠自己拼命去争取。

有些孩子每天都自觉地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哪怕有时候觉得累,但这种积累就像是在为未来铺路。

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总是能在面临挑战时,咬牙坚持,而那些自我效能感低的,可能一遇到困难就想逃。

成功往往就是坚持到底的那一瞬间,谁能扛到谁就能笑到最后。

心理健康也在这其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

情绪起伏不定,心态不佳,学习上难免会出现问题。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的培养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的培养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的培养529000摘要:学习困难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的接受能力和速度的差异与“一刀切”的教学之间存在矛盾。

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变中做好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而且符合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

自我效能感低是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主要内因,因此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变应从培养自我效能感开始。

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从强调兴趣激发,分层教学,采用鼓励性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在初等教育中,贫困学生不仅降低了整体教学质量,而且在办学和全民教育方面的教育实践都失败了。

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低下是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为了贯彻“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思想,教师首先要做好培养学习障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作者作为小学语文老师,首先在中文课上开展了一项调查,以调查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自我效能感的原因,发现其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语言不当。

错误的情绪唤醒方式是造成学习障碍学生自我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

因此,笔者在小学语文课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以期缓解因学习困难而引起的学生的紧张情绪和消极情绪,并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和锻炼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合理的评估,以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一、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的培养的影响因素首先,学生的直接经验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学习经验不足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在自我理解的过程中,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成功或愉快的学习经验,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优势,盲目地放大自己的缺点,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学习厌倦。

其次,小学生的自我知识逐渐发展和深化,并随着他人的评价而不断调整,因此语言评价和行为结果在学生自我知识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使用激励语言说服学生他们有能力执行给定的任务,这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更加努力地工作。

自我效能感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分析

自我效能感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分析

自我效能感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分析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程度。

在学业方面,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它能够对学生的学业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探讨自我效能感对学业表现的影响机制、影响路径和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自我效能感对学业表现有着直接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通常会对自己的学业能力持有更为积极的态度,更加有信心地面对学业挑战。

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并在学业中表现出更高的自我激励水平。

相比之下,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和学习焦虑,对学业表现缺乏信心和动力。

其次,自我效能感还通过影响学业动机对学业表现产生影响。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往往会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业动机,有更强烈的目标导向性和内在动机。

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投入到学术任务中,保持较高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并表现出更好的学业成绩。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学业动机,缺乏目标导向性和内在动机,因此对学业表现不利。

此外,自我效能感还通过影响学习策略对学业表现产生影响。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倾向于使用更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如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合理规划学习时间、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等。

他们能够更好地组织、管理和调控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业表现。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可能会采用较为被动和低效的学习策略,导致学业表现不佳。

针对自我效能感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

首先,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和竞赛,提供学生能力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增强学生对学业成功的信心。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业动机和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此外,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支持,提供积极正面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尊感。

总结起来,自我效能感对学业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题目:关于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名:**学号: **********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专业/届别:心理学/2013届指导教师:***职称:讲师摘要小学学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往往很低,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对待困难的态度、身心健康及归因方式等方面。

影响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因素有三,即学困生本人、教师和家庭。

综合分析培养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的有两方面,一方面学困生都很自卑,所以要增加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相互配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发挥教师、家长对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协同作用,这也是使学习困难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关键。

关键词: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AbstractPerceived academic self-efficacy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often very low, its impact mainly in the learning goals, learning motivation, attitudes towards difficulti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attributional style, and so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ultivation of poor students academic self-efficacy has three,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eachers and families. Integrated analysis training learning difficulties students self effectiveness sense of way of has two aspects, while learn trapped health are is inferiority, so to increased self-confidence, to active of mentality face life and learning; on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family should mutual tie, has pointed to for guide, played teachers, and parents on learn trapped health self effectiveness sense training of collaborative role, this is make learning difficulties students improve self effectiveness sense of key.Key words: Poor students ; Academic self-efficacy ; Influence factor目录引言 (1)一、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影响 (1)(一)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 (1)1、学困生 (1)2、自我效能感 (1)(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困生的影响 (1)1、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困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2)(1)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目标的制定 (2)(2)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 (2)2、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困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2)3、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困生归因方式的影响 (2)4、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困生对待困难的态度 (3)二、影响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因素 (3)(一)教师因素 (3)1、教师情感的影响 (3)2、教学策略的影响 (4)(1)教师观念的转变 (4)(2)学习方法的影响 (4)3、学习习惯的养成 (4)(二)家庭因素 (4)1、不合理的期望 (4)2、不良的教育方式 (5)3、不当的评价方式 (5)(三)自身因素 (5)1、目标设置不贴切 (5)2、学习态度不端正 (5)3、成败归因不准确 (6)三、培养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 (6)(一)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 (6)(二)培养学生积极归因 (6)(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6)(四)提供替代经验 (7)(五)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7)1、给孩子恰当的期望值 (7)2、改变不当的评价方式 (7)结论 (7)参考文献 (8)引言小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不容乐观。

具体则表现为在学习上不求上进,思维较慢,跟不上主流,主动性差,有意注意的能力差,独立完成作业有困难;在心理上则表现为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有自卑感,又怕被别人瞧不起,怕被别人欺负,为此不愿意和同学交往,对老师有抵触情绪,自控能力差,散漫。

在实习期间我在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黄海路小学二年一班做过调查,这个班级共有42人,平均水平的占65%-70%,超常水平的占15%,而低于平均水平的约占15%左右。

我们称这部分弱势群体为“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

现在大部分资料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困生学业成绩呈现正相关。

为此,本文就影响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因素以及有效途径做一些初步探讨,以帮助小学学困生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成绩。

一、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影响(一)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1.学困生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必要经过有对准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赐与补救或矫治的学生。

本文侧重于从两个方面加以界定:一是学习成绩差。

这类学生虽有正常的心理活动,但学习质量差,学习成绩低下。

二是学习能力差。

这类学生完成正常学习任务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其他学生花费更多,更难理解所学的知识。

2.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特有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

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获得, 对学习活动具有动机调节作用。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完成学习行为所具有的信念与感受。

(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困生的影响对自身的认知和体验是肯定的个体,其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反之则较低。

自我效能感不等于能力本身,有的个体可能在自身的能力方面并不比别人差,但在自我效能感方面都可能比很多人要低,学困生就是如此。

他们拥有很低的自我效能感,一般对自我的感觉较差,对自我的评价过低,反过来又影响了自我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1.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困生学习行为的影响(1)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倾向于选择较容易完成的学习的任务,反之,选择较高的学习任务。

在学校情境中,学困生常常因种种学习障碍而在学习上屡遭失败的打击,导致不自信,产生自卑感,一遇到一个稍微不熟悉的事情,就会认为自己不行,而打退堂鼓。

他们往往制定低水平、容易实现的学习目标有的甚至不制定目标。

(2)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它总是同学生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紧密相关。

学优生当他们在一次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表扬,还有同学的羡慕的眼神,也让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这样本身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达到自我的认可,学业自我效能感不断提高,也就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动机。

而学困生之所以学习成绩差,是因为他们从没有从学习中获得一种成功的快感,相反获得的却是连续的失败体验,他们听不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赞扬,得不到同龄人的赞许或认可,在集体中的地位低,自尊心得不到满足。

一遇困难,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 而不去努力, 造成学习动机不强, 积极性低。

2.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困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从中可知孩子的处境:天天要过对自己来说有些困难、没有成就感的学习生活。

学困生在学习上屡次失败,遇事就打退堂鼓,实在不行就破罐子破摔,学业自我效能感低。

感受不到自我效能感的学困生,大多怀有消极、被动、懒惰、逃避、对抗的心理,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极为有害的。

外界给予学困生太多的压力,他们本应是乐观、活泼、开朗、朝气蓬勃的,可是学困生得抑郁症、自闭症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真是数见不鲜,这不能不为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

所以提高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对学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

3.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困生归因方式的影响归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归因,一种是消极的归因。

学优生自我效能感高,往往会产生积极的归因,得到什么的好成绩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把完成的结果的能力归到自己的主观上去,而学困生自我效能感低,他们某次取得好成绩,就和学优生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差距不大,就会把结果归到客观上,归因于外界因素和他人的帮助。

通常他们是处于失败的层次上,所以他们常常消极的归因,寻找借口,而不主观努力。

总的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学困生与学优生相比,对成功和失败较少归因于自己的努力。

4.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困生对待困难的态度一般遇到困难时,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不去努力克服困难,这里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这一行为的关键。

学困生通常是不会再学习上分配过多的精力,上课时不会集中精力去学习自己不会的知识,克服自己的弱项,上学时迟到早退习以为常,对于任何事情都采取应付的态度。

学困生正式由于偏低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常常自暴自弃,无所追求,遇事则退,而不主动去克服困难。

如此看来,自我效能感对学困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都有重大影响。

那么影响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因素有哪些呢?二、影响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因素(一)教师因素小学阶段的学困生,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并不比其他学生少,那么造成学习上的困难的因素应该在教师。

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很多的习惯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是在这时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也是在此时培养的,所以本文认为影响学困生自我效能感提高的教师因素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师情感的影响任何课堂教学都是伴着情感进行的,课堂教学中是一种什么情感环境,对学生的智力与道德的发展以及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很重要,一个积极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归因,只有正确的引导学困生进行归因训练,激发学生对学习问题的认识,才是学习的有利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去消除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业上的无力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使他们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主动地自己去解决问题,知道应该用什么方法和态度进行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

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热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所以教师的情感不应掺杂个人感情,应该是教育的情感,他的喜、怒、哀、乐都牵挂着学生的成长,使学生喜欢这个老师,从而喜欢该老师所上的课程,严格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轻易的表达出自己的好恶,这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