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开蒙养正-培根固本

合集下载

诵读践行《弟子规》,启蒙养正扎善根

诵读践行《弟子规》,启蒙养正扎善根
子 规 》 建 设 和 弟 是
人 一生 下来 就 面临着 五种关 结 奋进 的不竭 动力 。要 全面认 识
谐 社 会 的 迫 切 需 要
系, 就是 父子 、 弟 、 兄 夫妇 、 友 和 祖 国传统 文化 , 朋 取其 精华 , 去其 糟 《 弟子规》 是伦理道德大全 , 君 臣关 系 。 叫五伦 ,中庸》 这 《 上称 粕 , 与 当代 社会 相适应 、 使之 与现
胡锦 涛总 书记在 “ 十七大 ” 报 幼 稚园要 倡导人 人诵 读践 行 《 弟 反 求诸 己 。而 以上 修身 、 家 、 齐 治 告“ 弘扬 中华文化 , 设 中华 民族 建 巨大的魅力 ?为 何在小 学甚 至在 己所 不 欲 、 施 于人 , 有 不 得 、 勿 行
子规 》 呢?笔 者认 为从小 学习 《 弟 国 、 护世界 和平 的教 育总 纲 , 维 全 共有精 神家 园”一节 中指 出 : 中 “ 子 规》 其特殊 的现实 意义 。 有 都 体现在 《 子规》 弟 的教 学 中。 华文 化是 中华 民族 生 生 不息 、 团
爱众 而亲仁 , 行有 余力则 以学文 ” 后 , 把悌道 由家庭 扩 大到社 会 , 扩 谐 了。 家和万 事兴 , 每个家庭 和谐
不过 2 字的这句话 ,匠心独运 , 大到孝 敬天 下的父母 和天下 的兄 了 , 会也 就和谐 了。现在 , 5 社 我们
以三言 成句 , 叶韵 编撰 而成 , 弟姐妹 。以至于 “ 句句 泛爱众 ” 。随后 , 正在建设 和谐社 会 , 和谐 学校 , 和
必 读 之 书 , 且 在祠 堂 、 而 茶楼 、 市 贤 教育 的闪光 》 文 中讲到 : 一 中国 信修睦 。 故人 不独亲其 亲 , 独子 不 井 广泛流传 , 中国传统 家规 、 是 家 传统 的圣 贤教 育 ,可 以追 溯到 四 其 子 , 老有 所终 , 有所 用 , 使 壮 幼 训、 家法 、 教 的集 大成 者 。在 国 五 千年前 , 代相 传 , 家 代 这种美 好 教 有所 长 , 寡孤 独废疾 者 皆有所 鳏

清华大学历史系 彭林教授 中国古代礼仪

清华大学历史系 彭林教授 中国古代礼仪

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共计19讲第一讲处事以诚,待人以敬中华礼仪,教给人礼仪,而不是作秀的。

现在社会,缺乏诚信人要诚信。

礼是为了表达真诚的情感你来了,你请坐,虚礼人是一种感情非常丰富的动物,每天都生活在情感中。

人可以为了情感去死。

人跟人之间的交流要真诚,把握恰当。

中国人讲的天,非常敬畏,并且探索宇宙背后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说什么了,没有说,可是什么都做了。

宇宙中,有诚。

日蚀,月食,花开,山高,不说,但是它存在的,是真实的。

真诚,真,一定是诚的。

相对的,是虚伪。

虚伪的,不长久,骗不了多久。

做真人,不要做假人。

你不喜欢虚伪的人,自己就不要做虚伪的人。

不要带着面具。

孔颖达做注:古者妇人孕子之礼,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心平正,才过人矣。

任子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

惊悉,家父不幸离世你的家父,令尊二、表达敬意的原则与方式方式:敬语,孟子去见梁君,望子不是人君清华教授吴宓自号雨僧陈教授,会十几种语言,站着侍候父亲,让学生坐,去做客,主人倒水,客人不动,有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夫贩者,穿桔黄衣服,戴帽子,扫卫生,在另外马路上,一直扫,满身汗,“我们家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呀,多做一点,孩子就好过一些,”拿极其微薄的薪水,减轻社会负担。

门卫,清扫街道,虽夫贩者,必有尊严。

遇人要恭敬,低调为人,谦卦,一卦六爻,没有一个不好的。

有了谦虚,才能把礼做好。

四、诚敬从鞠躬做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郭颂对恩师鞠躬得到王昆的鼎力辅助,尽管七十多岁了,每次见到都是九十度鞠躬。

湖南雪灾,温总理九鞠躬,胡锦涛回见香港代表,鞠躬,见教师代表,鞠躬,见老战士,鞠躬,97年,向军人鞠躬,非典,向医护人员鞠躬用谦卑的心,对待老师、同学,家长。

2012年3月第三讲童蒙养正培根固本言、行在不在道义上,这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行比言重要清华大学碑,行大于言童蒙时候,养正气,要培育,要牢固中国的古代教育,在全世界都是最先进的,最重视对儿童的教育。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期末考试

2016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期末考试成绩: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1关于孔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分我的答案:B2考古学家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

(分)分我的答案:B3以下哪项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分)分我的答案:A4东北最大的孔庙是()。

(分)分我的答案:D5汉高祖指的是()。

(分)分我的答案:D6《弟子规》中“置冠服有定位”的意思是()。

(分)分我的答案:D7关于周公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分我的答案:A8新亚书院由谁创办()(分)分我的答案:B9孔丘的字是()。

(分)分我的答案:D10关于张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分我的答案:B11()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底蕴。

(分)分我的答案:D12以下哪个代表老三()(分)分我的答案:D13《弟子规》中认为,如果父母有过错,儿子的做法是()。

(分)分我的答案:D14我国至迟在春秋时代,民间流行一种称为乡射礼的射箭比赛,它的比赛仪则,完整地记录在哪里()(分)分我的答案:A15《谏逐客书》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分)分我的答案:B16“素王”指的是()。

(分)分我的答案:A17奥运礼仪小姐的训练是()。

(分)分我的答案:A18“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出自()。

(分)分我的答案:C19孔子从四科来评价自己的学生,其中颜回在哪一方面表现最突出()(分)分我的答案:C20礼仪之始在于()。

(分)分我的答案:B21“侯”的意思是()。

(分)分我的答案:A22“君子与人之交,必须验行,不得以其言辞之善,则谓行之尽善”出自()。

(分)分我的答案:C23被后世儒家尊为“宗圣”的是()。

(分)分我的答案:A24“月亮是美国的圆”出自()之口。

(分)分我的答案:C25“俗谓土地所生习也”出自()。

(分)分我的答案:C26现今梅毒感染率已经是90年代的多少倍()(分)分我的答案:C2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之口。

(分)分我的答案:B28记录了8个国家的历史,被称为“八国春秋”的是()。

文化培根 绿色成长——聚焦新六艺园本课程建设,推动园所高质发展

文化培根 绿色成长——聚焦新六艺园本课程建设,推动园所高质发展

文化培根绿色成长——聚焦新六艺园本课程建设,推动园所高质发展赵玲2021年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的十周年,更是全国砥砺奋进推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推进科学保教取得重大进展的十年。

我市学前教育事业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对于曲阜市机关幼儿园来说,这十年是一段温暖的成长岁月,见证了他们的付出与收获。

1 基本情况介绍曲阜市机关幼儿园始建于1952年,2020年9月,市委市政府投资2800余万元的高标准机关幼儿园投入使用,目前幼儿园教职工总计38名,在园幼儿236名。

占地面积约9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建筑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户外活动场地宽敞,教育设施设备先进,配有多个专用功能室为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为了方便幼儿体验各种社会角色,我们利用区域活动设置不同的区角,让幼儿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

教室里我们设置了5个常规区角和一个特色区角。

常规区角包括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建构区、生活区、表演区、操作区等区角,以及喜羊羊超市、熊博士医院、多多花店、球球理发店、胖迪小餐厅等职业角色场景体验区。

让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体验不同角色,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同时能做到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户外环境的创设中,将户外活动场地划分为三个区域综合运动场、彩虹操场、生态园。

在生态园里,我们借助生态园外圈的圆形小路规划了交通体验场景,设置单行道马路、停车场、加油站、洗车处、交警岗、菜鸟驿站等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并能自觉遵守。

彩虹操场因场地上有七色跑道而得名,我们在这里为幼儿提供数量丰富的碳化积木、大小不一的纸筒、可变化组合的万能工匠,幼儿进行自由拼摆、搭建,长城、天安门广场、孔子博物馆、万石山、廖河公园、我家的小区、美丽的幼儿园等一些主题场景在孩子们的合作中诞生。

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创造能力,也让幼儿在不断了解家乡文化的过程中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综合运动场上铺设了塑胶场地,方便幼儿做各种运动,设置了7人制足球场、篮球场、自主运动场,投放攀爬架、碳化组合架、迷宫、隧道小屋、滚筒、平衡木等器材,幼儿自主选择各类器械,进行设计组合,进行体能大循环。

开蒙养正第一规《弟子规》教你如何做人懂规矩图

开蒙养正第一规《弟子规》教你如何做人懂规矩图

开蒙养正第一规《弟子规》教你如何做人懂规矩图第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要读《弟子规》《弟子规》自清初以来被誉为“开蒙养正之最上乘者”、“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

教儿教女先教己,潜移默化,学会做人。

“弟子规”就是这样一部开蒙养正、教人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求学修进致贤达圣的经典读物。

当今的我们,学之对于我们修身进学大有裨益。

俗话说:“教儿初孩,教妇初来”。

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

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

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固邦国自宁。

《训蒙文》后来,由清朝的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三字经》有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

”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第二部分:《弟子规》是一部什么书?《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且被广为流传的一种儿童启蒙的读物,原名为《训蒙文》,《训蒙文》作为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作者是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人、清初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他根据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以《训蒙文》为标题写成,后经清朝山西省浮山县张庄乡佐村人贾存仁修订,才改名为《弟子规》。

2022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典礼方案

2022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典礼方案

2022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典礼方案——“立德开蒙养正”一、活动目的为了给一年级新生营造充满温馨的大家庭氛围,表达对新生入学的热烈欢迎,使孩子初步了解自己的学校,激发新生热爱学校、明志学习的___,并使他们能在学校的大家庭里能愉快地学习、生活,特举行鞍马池小学“立德开蒙养正”一年级新生入学典礼。

二、活动时间:未定三、活动流程(一)立德篇——共印成长之树(入学当天开展)教室门口——在学生踏入校门时,学校为一年级各班准备了“手印大树伴成长”环节。

每颗大树(各中队名)上都有树叶(同班级人数一致),新同学在大树的树叶上找到自己的名字,然后去旁边桌子上的五盆颜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用手将颜料印到自己的名字上。

(大队长管理,学校湿巾准备,垃圾桶准备)此活动不仅让孩子对自己即将适应的新___具有归属感,同时也是在成为新学生的第一天留下成长的手印,种下学习希望的种子。

大厅——同时,依旧延续去年“大手牵小手”,四年级哥哥姐姐根据新生所在的班级在他们胸前粘贴了不同颜色的星星。

红、绿、黄、紫、蓝五色星星既分别代表了一年级的五个班级,(暂定)也象征了我校“校园全明星”的特色德育评价机制,带领他们走进自己的教室。

教室——为让新生能尽快融入新___,须让其了解《一年级新生入学须知》,班主任老师带领孩子认识学校操场、办公室、厕所、公地等,同时在班级进行入学常规教育。

(二)开蒙篇——传承学礼之志(新生入学两周后进行)开蒙礼是古代启蒙教育之初举行的“拜师礼”,让孩子们感受先人留下来的传统习俗,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树立“善”、“正”行为规范,完成生命认知和角色认知,促进学生时代健康成长。

仪式第一节“正衣冠”。

伴随着老师们的指引,小学生们仔细整理自己的衣服鞋子,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仪式第二节“拜师礼”。

班主任和老师站在学生队伍的前面,孩子们表情严肃,拱手弯腰,连行三个拜师礼,感谢老师“教我读书,教我做人,永志不忘”。

中国古代的蒙学简介

中国古代的蒙学简介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演绎而成. 开蒙养正之最上乘,清代蒙学必读书,对后世影响 很大.
开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出则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谨而信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1、千字文
南北朝周兴嗣所作,将不重的千字编缀成韵文. 四字一句,共250句.精妙佳作.
基本内容: 天文岁时,上古历史;伦理道德,传统纲常; 宫廷宏伟,达官显贵;名人伟绩,名胜古迹.
开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介绍名物和科技知识的教材.名物蒙求
算学启蒙
小儿语举例:
儿小任情骄惯,大来负了亲心, 费尽千辛万苦,分明养个仇人. 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 人若不遭天祸,舍施能费几文 乞儿口干力尽,终日不得一钱, 败子羹肉满桌,吃着只恨不甜. 蜂蛾也害饥寒,蝼蚁都知疼痛, 谁不怕死求活,休要杀生害命.
四、传统蒙学经典介绍
正文举例:
一东 粗成四字,诲尔童蒙.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商王祷雨,汉祖歌风. 秀巡河北,策据江东. 太宗怀鹞,桓典乘骢.
弟子规
清代毓秀所著,伦理道德类蒙学读物. 三言句式,共360句,计1080字. 内容是依据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增广贤文

精学一部经典,让孩子受益一生!《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精学一部经典,让孩子受益一生!《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精学⼀部经典,让孩⼦受益⼀⽣!《弟⼦规》的教育意义《弟⼦规》是⼀部以⾏为规范教育为主的蒙学经典,成书于清朝并且被⼴为流传。

全⽂360句,1080字,好懂易学。

其主要⽬的就是对孩⼦进⾏启蒙教育,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定的基础。

其主要内容阐释了“弟⼦”在家、在外、待⼈接物、为⼈处世、求学等⽅⾯所应具备的⼀些礼仪与规范。

《弟⼦规》被誉为“开蒙养正之最上乘”,更有“⼈⽣第⼀步,天下第⼀规”之誉,对现代家庭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家庭教育的最主要时期应该是⼀个⼈的⼉童及青少年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做⼈做事的规矩,家庭教育的主要作⽤是奠定⼀个⼈最终成为⼀个什么样的⼈的基础。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培养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书童⽗母呼,应勿缓。

⽗母命,⾏勿懒。

⽗母教,须敬听。

⽗母责,须顺承。

⾝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贤。

(⼆)形成健康良好的⾏为习惯⼩书童出必告,反必⾯。

居有常,业⽆变。

事虽⼩,勿擅为。

苟擅为,⼦道亏。

⽃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将⼊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三)传递科学有效的学习⽅法⼩书童读书法,有三到。

⼼眼⼝,信皆要。

⽅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

(四)养成诚实守信的德性品格⼩书童凡出⾔,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五)塑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态⼩书童见⼈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见⼈恶,即内省。

有则改,⽆加警。

在现代教育中融⼊传统⽂化教育,既是⽂化本⾝传承性的要求,也是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

中国传统⽂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就是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化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使它更显博⼤精深,这也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化所⽆法期冀的。

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我们不但要继承,更要发扬光⼤,把传统⽂化融⼊现代家庭教育,既是为往世继绝学,更是为未来开太平,功德⽆量,利国利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入则孝,出则弟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入则孝,出则弟
泛爱众而亲仁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泛爱众而亲仁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泛爱众而亲仁
李毓秀生平
他以《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
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 学文”一语作为核心,编写了《训蒙文》 。
《训蒙文》简介
《训蒙文》仿照《三字经》的体例, 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琅琅上口,变 成一篇文字浅近,内容丰富,便于记 诵的韵文。
《训蒙文》简介
总共360句,1080字,但包含了弟子在家、出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之七
童蒙养正 培根固本
——《弟子规》讲论
一、《弟子规》
中国历来重视童蒙教育,幼儿教育的教材非 常丰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龙 文鞭影》等。
李毓秀生平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绛州 人,康熙年间的秀才,此后一直在乡间当 塾师。他在长期的童蒙教育中体会到,教 孩子行为端正,要比教孩子学知识更重要。
入则孝,出则弟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入则孝,出则弟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入则孝,出则弟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谨而信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泛爱众而亲仁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泛爱众而亲仁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余力学文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外、待人、接物、读书等方面应恪守的规范 ,涉及到了儿童行为教育的主要方面。
童蒙必读《弟子规》
《训蒙文》编成后,被誉为“开 蒙养正之最上乘”。后来,经清儒贾 有仁改编,更名为《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学有本末、力行为先
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德 目不是平行关系,而是本末关系。前四者 属于做人的本分,是为学的第一要义。然 后是约束身心,谨言慎行,为人诚信。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入则孝,出则弟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餘。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而信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谨而信
臵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谨而信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谨而信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谨而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谨而信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谨而信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