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秦简《乘法口诀表》领先西方600年,书法文字全用中锋,笔画遒劲,意境酣畅淋漓。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城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城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
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
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2. 殷墟考古发掘出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还有玉石料、陶范、原始瓷器、王墓和贵族墓葬等丰富的文化遗物,这些考古发现( )A. 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历史B. 确立了商朝的信史地位C. 对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有宝贵价值D. 体现出高超的青铜工艺3. 里耶秦简绝大多数写于秦统一以后,其中8—461号木方记载了秦统一文字形体和统一官府文书、法律文本的格式,程序、文体、称谓等内容。
“8—461号木方”记载内容中的“统一”( )A. 推动思想文化发展到高峰B. 结束了长期以来争战混乱的局面C. 促使国家财政有很大改善D.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4. 汉武帝即位后,随着社会经济实力增强,国策由“无为”转为“有为”。
下列能体现其政治“有为”的是( )A. 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 实施了“推恩令”C.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 统一铸造五铢钱5.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麦进一步扩种,加之面粉发酵技术成熟以及石转磨的普及,麦食地位的的的不断提升,胡汉融合的丰富饮食文化进一步显现。
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表是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它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用表格的形式将全部乘法口诀整理成一个阶梯型表,简明、清晰、逻辑性强。
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九九乘法表九九乘法表,乘法口诀,即《九九乘法歌诀》,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十进位制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
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如一"止。
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乘法表"。
乘法的定意: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
乘法是算术中最简单的运算之一。
最早来自于整数的乘法运算。
什么是乘法?乘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例如2乘6,就是2增加了6倍率,也可以说成6个2连加。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5(因数)×(乘号)6(因数)=(等于号)30(积)因数也叫乘数。
乘法读法:3×5=15读作:三乘五等于十五注意:现行课本中,只说“乘”不说“乘以”。
要注意和除法中“除”和“除以”区分。
现在小学生学的“乘法口诀表”又叫“九九乘法口诀表”,也有人叫“小九九”。
初学书法口诀歌

横如天边云,来势更凶猛 撇如断象牙,亦是松生崖 捺如武士刀,霍霍斩豺狼 折为士曲臂,内中含刚力 上述要心领定,朝夕要认真 见异思迁忌,专心持之恒 待到写它字,形神出心间 与帖不相右,功到自然成 此期看秉赋,长短不可论 此为一阶段,功夫要下深 追求神品界,须待后阶段
汉字线条表,结构规律找 方正是原形,奇险求平正 初学要牢记,选帖为开始 字帖千万册,流派只分三 一派钟繇书,风格成古朴 一派右军书,多姿称为秀
一派小王书,清丽如荷出 三派难分右,各自有千秋 历代书家出,得一垂今古 选帖事虽小,可定学书向 选我钟爱帖,如情定终生 初选不急写,从头至尾阅
读帖有方式,笔画记清晰 同类找细别,感悟有心得 此时下笔练,事半功又倍 首先练笔画,对贴分毫差 始求形相同,慢慢悟神功 点如空坠石,力量有千钧
里耶秦简内容

里耶秦简内容《里耶秦简》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中国古文献的重要著作。
它来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02年),记录了当时著名的历史人物,里耶秦和里诺特天王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里耶秦简》也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文献,其中记录了里耶秦和里诺特天王的战争历史、传说和进化等历史名人的家谱、宗教历史、国家组织和实务等内容,并将其中的大量信息和新观点传递给了後世。
里耶秦简的创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写作的一个重大事件。
这项古代文献的写作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时期,由不同的历史学家、史学家及文学家进行撰写,他们受到了楚国政府的鼓励,在古老的楚国文献上加以记录,以便日后的学习和研究。
里耶秦简撰写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里耶秦本人的战争历史、里诺特天王的历史和传说内容、以及里耶秦本人和里诺特天王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记载。
从内容而言,里耶秦简以受国土划分、国家组织、宗教礼义与实务、楚国的影响为主要的记录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各种实务、礼仪、文化等。
楚国时期的实务主要有礼仪礼法、政府法律、民法通则等,而楚国的礼仪则有棺椁礼、婚礼礼、祭祀礼等。
同时,《里耶秦简》也提供了我们去了解当时里耶秦和里诺特天王的历史、传说和政治运动,他们受到外国势力的影响和普遍声誉,也给当时楚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从构思上而言,《里耶秦简》记录的里耶秦和里诺特天王的历史、传说和文化事件被分成许多册,内容构思清晰,相互衔接,充分体现了古代文献写作的注意力细节和文学结构,使人们能够了解到当时里耶秦和里诺特天王发生的事件。
从时代性来看,《里耶秦简》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中国古文献之一,它精确地反映出了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人文现象,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大事。
该文献提供了宏观的考古数据,帮助了解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社会发展及国家历史,极具研究价值。
总之,《里耶秦简》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其极具研究价值。
它不仅记录了里耶秦和里诺特天王的历史事件,还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社会发展及国家历史,令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春秋时期的文化及历史发展。
湘西里耶秦简之最——“九九乘法表”

湘西里耶秦简之最——“九九乘法表”
在我国,目前发现得最早的乘法口诀表实物是2002年在湘西里耶古城“一号井”出土的3万多枚秦代简牍中的一枚。
在考古现场清洗出土的秦简时,一枚长22厘米,宽4.5厘米的木牍引起了考古工作人员的注意。
经过一番辨认,排列整齐的乘法口诀表映入眼帘。
记载有乘法表的一面(正面)有6横行文字,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半为一”中间一句不差,总共为38句,排列得很有规律。
与以往发现的九九乘法表考古资料不同,这枚简出现了“二半为一”这句口诀。
“二半为一”,反映了早在2000多年以前古人就掌握了非整数的计算规律。
最后一句“凡千一百一十三字”是各项乘积之和。
背面文字潦草不成句,当是使用之人信手涂鸦,类似今天蒙童在教材上画小人。
1 / 1。
乘法口诀表的来历

乘法口诀表的来历乘法口诀表是每个小学生在学数学的时候都会接触到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由一系列乘法算式组成,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乘法表中的乘法关系。
但是,你是否想过乘法口诀表的来历呢?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张表格能够帮助我们记忆乘法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乘法口诀表的来源。
乘法口诀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人类早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们对数学和算术的认识仍然很有限。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数学的研究,人们渐渐开始认识到乘法的重要性,并尝试找到一种记忆乘法关系的方法。
最早的乘法口诀表可以追溯到古代巴比伦文明,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巴比伦人使用了一种叫做“斐波那契数列”的数学方法来构建乘法口诀表。
这个数列是由一组数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其中每个数字都等于前两个数字的和。
巴比伦人将这个数列应用于乘法表中,让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记忆乘法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乘法口诀表逐渐演变并在不同的文明中传播开来。
在古埃及,人们也发现了乘法口诀的重要性,并创造出了一种名为“可逆除”的算法来解决乘法问题。
这个算法使用了一种称为“除法”的操作,可以将一个数分成等分,并且可以逆向计算乘法结果。
这种算法为乘法口诀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中国古代,乘法口诀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在乘法口诀表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发现了一种叫做“九九乘法表”的方法,通过排列九个数字来构建乘法表。
这个方法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了中国人学习乘法的重要工具。
乘法口诀表的发展也在西方世界得到了重视。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数学家们研究乘法口诀表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数学教育中。
他们发现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记忆乘法关系的方法,通过排列数字并遵循特定的规律来构建乘法口诀表。
这种方法成为了现代乘法口诀表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学的发展,乘法口诀表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在现代,乘法口诀表已经成为了学习数学的必备工具之一。
里耶秦简所见秦代地方官吏的徭使

里耶秦简所见秦代地方官吏的徭使作者:王勇来源:《社会科学》2019年第05期摘要:里耶秦简所载迁陵官吏外出公干的任务主要包括上计、押解护送各类人员、运送各类物资、为官府采购、上事郡府等,类型相当多样。
由于位置偏远,尤其是离洞庭郡治有相当距离,迁陵官吏徭使离县时间通常要超过一个月,甚至有接近半年的情形。
由此造成迁陵官吏统计记录中徭使者的比例相当高。
官吏频繁徭使会使县廷的行政运作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帝国统治的稳固,汉代的制度设计已经有减少官吏徭使的意图。
关键词:里耶秦简;迁陵;地方官吏;徭使中图分类号:K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9)05-0154-09作者简介:王勇,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湖南长沙410082)里耶秦简7-67+9-631记载:“迁陵吏志:吏员百三人。
令史廿八人,【其十】人(徭)使,【今見】十八人。
官啬夫十人,其二人缺,三人(徭)使,今见五人。
校长六人,其四人缺,今见二人。
官佐五十三人,其七人缺,廿二人(徭)使,今见廿四人。
牢监一人。
长吏三人,其二人缺,今见一人。
凡见吏五十一人。
” ①简文是秦代迁陵县某一时间吏员状况的统计记录,其对于见吏的统计,首先是排除了缺员,其次是排除了徭使者。
官吏的徭使类似于出公差。
尹湾汉简《东海郡下辖长吏不在署、未到官者名籍》“右十三人繇”条,列有东海郡下属县邑侯国长吏分别送罚戍、卫士、徒民、保宫,上邑计与市鱼、材等记录。
高敏先生指出简文中的“繇”,“有因公出差的职役”性质②。
邢义田先生亦提到“这类的繇,类似出公差” ③。
《迁陵吏志》中的徭使也就是指这种因为公务而出差的行为。
《迁陵吏志》中徭使者有35人,与见吏51人之比大致是7:10,反映出徭使是秦代迁陵官吏相当普遍的任务。
关于秦汉时期官吏徭使的具体情况,学界围绕尹湾汉简的记载已经做过不少研究。
本文试图梳理里耶秦简所见秦代地方官吏的徭使活动,就此问题继续做些探讨。
《里耶秦简》特种邮票赏析

《里耶秦简》特种邮票赏析《里耶秦简》特种邮票赏析2012年9月25日2012年9月13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面向全球发行《里耶秦简》特种邮票。
《里耶秦简》特种邮票一套2枚,一枚以“乘法九九口诀”简牍为图案,一枚以“秦历日”简牍为图案,面值均为1.2元。
方寸之间,尽显古朴精美,诉说的是那段湮没的秦代历史。
2002年夏,由湖南省文物考古所主持发掘的里耶战国秦汉古城遗址,三万余枚简牍和大量文物被发现,成为继秦陵兵马俑后关于秦朝历史资料的又一惊世发现。
里耶秦简内容多为官署档案,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民族、邮政、贸易等各个层面,它填补了国内秦汉古城考古的空白,极大地充实了秦代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
当年11月,国务院公布里耶古城遗址增补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九乘法口诀简秦历日简【九九乘法口诀简】出土编号为第六层第一号。
木牍长23厘米,宽4.5厘米,双面均有文字。
九九乘法口诀分为六栏,排列很有规律,每一栏从右向左竖行书写,每一栏的每个竖行的数字连起来成为一个乘法运算。
二十、三十、四十用的都有是合文廿、卅、卌等。
最末一行总结性的记录了各项乘积之和“凡一千一百一十三”。
乘法口诀表的产生应当在更早的时候,《管子》、《荀子》、《战国策》等先秦典籍中提到“九九”,也就是乘法口诀,汉字单音节发声的特点,使之读起来琅琅上口,后来的珠算口诀也承继了这一特点。
这枚简牍给算术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是我国最早的乘法口诀实物。
【秦历日简】这是第九层公文简中的两枚,简文记录了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间阳陵县向洞庭郡发出公函,追讨十二位阳陵籍戍卒(士兵)欠下的罚款和赎罪钱,洞庭郡将公文转发到戍卒服役的迁陵县,令迁陵县依法追缴。
简文有严格的格式,内容涉及历日、官制、地理、兵役、民众经济状况、公文制作和传送等,记录了事件中每一个环节发生的具体年月日,为我们研究、恢复战国秦汉时期的历法、日朔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原始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耶秦简《乘法口诀表》领先西方600年,书法文字全用中
锋,笔画遒劲,意境酣畅淋漓。
乘法口诀表是小学生必背的计算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为止,而在我们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
2002年夏,湖南里耶发掘的秦简赫然出现完整的“乘法口诀表”。
这惊天的发现改写了世界的数学发展史。
2002年6-7月发现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共36000多枚。
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涉及广泛,有行政设置、官吏任免、司法文书、物资登记等等。
对于里耶秦代简牍发现的意义,学界认为它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研究成果将大大填补史料的缺佚。
它的重要性在于将极大地改变和充实人们原有的知识结构。
从某种意义上说,里耶秦简对于秦史的重要性不亚于甲骨文对于商史研究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秦史研究的面貌。
秦湖南湘西龙山里耶木简湖南省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这批埋藏了2200多年的秦代简牍,纪年从秦王政二十五年至秦二世元年,记事详细到月、日,十几年连续不断。
而在此之前,中国古
代正史中关于秦朝的记录不足千字。
专家认为,里耶秦简是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它是继兵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蕴涵着巨大的学术价值。
里耶木简形制多样,常见长度23cm,宽窄不一,有的宽达10cm 或长46cm,大部分文字字体属于秦隶,从小篆演化而来,和湖北龙岗
睡虎地秦简的字体相似,犹存篆法隶变之势。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加浩教授说,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全国通用小篆,但在某些场合也有例外,如一般官府文书为追求实用、方便、简洁,就用秦隶写就。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郭伟民说,里耶秦简发现的大批简牍字体,有古篆书、古隶书、隶中带楷书等,字形方扁与纵长并见。
字全部是笔墨书写,笔画平正短促,字迹工整,运笔流畅自如;简牍字体繁简有别,姿态各异。
古文字学家张春龙认为,里耶秦简的文字全用中锋,笔画遒劲,意境酣畅淋漓。
秦简文字中的许多笔划,特别是撇、捺、竖、点等笔划十分漂亮。
这样大量的简牍文字对于研究小篆、隶书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秦里耶木简-乘法口诀表(左)
(局部)□□八十一□□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六九五十四五九卅五四九卅六
三九廿七二九十八八八六十四七八五十六六八四十八五八卅四八卅二
三八廿四二八十六七七卅九六七卅二五七卅五四七廿八三七廿一
二七十四六六卅.六五六卅四六廿四三六十八二六十二五五廿五四五廿
三五十五二五而十四四十六三四十二二四而八三三而九二三而六
二二而四一一而二二半而一凡千一百一十三字
在秦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是启蒙儿童必须背诵的数字运算基本工具。
而2200年以前的乘法口诀表,竟与现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诀表有着惊人的一致,它给世界算术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实物资料。
其中,古人的乘法口诀表里还涵盖了二半而一这样的分数运算,这是不同于现代教科书的地方。
秦简改写了世界的数学发展史,西方最早的乘法口诀表是在1600年前发现的,这就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发明乘法口诀表比西方早了600多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再一次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