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务系统供能指标

合集下载

火力发电厂节能指标及途径

火力发电厂节能指标及途径

第三部分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体系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体系中的54个指标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体系中的54个指标 煤耗及相关指标 水耗及相关指标 材料消耗指标 能源计量指标 42个 42个 6个 3个 3个
按相互影响的层面划分,火力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厂节能评价指标构 成如下图所示:
第三部分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体系 四、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
1.“大指标”和综合指标间的权重分配: 大指标” (1)节能管理工作内容和能源计量的相关指标,其权重 节能管理工作内容和能源计量的相关指标, 为9.1%; 因此, ( 2 )煤耗占发电成本的70% 多 ,因此, 与煤耗有关的指 煤耗占发电成本的70% 标权重取80. 标权重取80.5%。由于在供电煤耗的计算中包含了油耗和厂 用电, 用电,将这两方面的指标也列在煤耗中; (3)水耗大约占发电成本的3%,取其权重为7.7%; 水耗大约占发电成本的3 取其权重为7 (4)材料消耗指标中的磨煤钢耗、补氢率、酸碱耗占用 火力发电厂大量的维护费用,为加强此方面的管理,取其 权重为2.7%。 权重为2.7%。
第三部分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体系
节能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5.8% 2.7% 3.30%
7.7%
80.5%
节能管理
与煤耗有关的指标
水耗指标
能源计量
其它指标
第三部分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体系
六、节能评价指标介绍 1.影响锅炉热效率的指标 影响锅炉热效率的指标 1.1 排烟温度 燃料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从锅炉尾部受热面 (一般指空气预热器)后排出的温度-----排烟温度。排烟 温度越低,排烟损失越(q2)小。但在设计中要降低排 烟温度必须增加锅炉尾部受热面,这就需要增加投资和 金属消耗量。如果排烟温度过低,达到烟气露点温度, 将造成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所以排烟温度的高低应通 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

能源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

能源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

一、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绍兴热电专委会陈耀东一、热电厂能耗计算公式符号说明二、能耗热值单位换算1、吉焦、千卡、千瓦时(GJ、kcal、kwh)1kcal=4.1868KJ=4.1868×10-3MJ=4.1868×10-6GJ1kwh=3600KJ=3.6MJ=3.6×10-3GJ2、标准煤、原煤与低位热值:1kg原煤完全燃烧产生热量扣去生成水份带走热量,即为原煤低位热值。

Q y=5000kcal/kg=20934KJ/kg1kg标准煤热值Q y=7000kcal/kg=29.3×103KJ=0.0293GJ/kg当原煤热值为5000大卡时,1T原煤=0.714吨标煤,则1T标煤=1.4T原煤3、每GJ蒸汽需要多少标煤:b r=B/Q=1/Q yη=1/0.0293η=34.12/η其中:η=ηW×ηg=锅炉效率×管道效率当ηW=0.89,ηg=0.958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 r=34.12/0.89×0.958=40kg/GJ当ηW=0.80,ηg=0.994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 r=34.12/0.80×0.994=42.9kg/GJ二、热电厂热电比和总热效率计算绍兴热电专委会骆稽坤一、热电比(R):1、根据DB33《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2.2定义:热电比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R=供热量/供电量×100%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1kwh=3600KJ(千焦) 1万kwh=3600×104KJ=36GJ(吉焦)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热电比计算公式为:R=(Q r/E g×36)×100%式中: Q r——供热量GJ E g——供电量万kwh4、示例: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其热电比为:R=(16×104/634×36)×100%=701%二、综合热效率(η0)1、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定义,综合热效率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η0=(供热量+供电量)/(供热标煤量+供电标煤量)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1万kwh=36GJ1kcal=4.1868KJ1kg标煤热值=7000kcal1kg标煤热值=7×103×4.1868=29.3×103KJ=0.0293GJ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综合热效率计算公式为η0=[(Q r+36E g)/(B×29.3)]×100%式中:Q r——供热量GJE g——供电量万kwhB——总标煤耗量t4、示例: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供热耗标煤6442吨,供电耗标煤2596吨,该厂总热效率为:η0=[(16×104+36×634)/(6442+2596)×29.3]×100%=69%热电厂经济指标释义与计算1.发电量电能生产数量的指针。

火力发电厂节能指标及途径

火力发电厂节能指标及途径

火力发电厂节能指标及途径火力发电厂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设备。

由于火力发电通常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或天然气等,因此其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火力发电厂的能耗和环境污染,采取节能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燃料效率:燃料效率是指单位燃料能产生的电能,通常以兆瓦时/吨煤(或其他燃料)来衡量。

提高燃料效率可以减少火力发电厂对燃料的需求,降低发电成本,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锅炉效率:锅炉是火力发电厂中最主要的能量转换设备,其性能对于发电厂的整体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采用高效的锅炉设计和先进的燃烧技术,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3.减少能源损失:火力发电厂在燃烧燃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但由于能量转换的不完全,存在能源损失。

通过采取隔热措施、优化烟气回收系统和余热利用等方法,可以减少能源损失。

4.排放控制:火力发电厂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通过采用先进的烟气净化设备,如脱硫、脱硝和除尘装置,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为实现火力发电厂的节能目标,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使用高效燃烧技术:采用先进的煤粉燃烧技术、燃烧增湿技术、低氧燃烧技术等,提高燃烧效率和燃烧稳定性,减少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2.优化锅炉设计:通过改进锅炉结构、增加受热面积、采用高效热交换器等,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和热传导效率,降低燃料消耗。

3.余热利用: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废热可以通过余热锅炉或余热蒸汽发生器回收利用,用于供热或发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优化电厂运行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系统,合理调度发电设备的运行,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减少停机、启停和调频带来的能量损失。

5.强化环境保护:加强对烟气排放的治理,采用先进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如脱硫、脱硝和除尘等,使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

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

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是指对工业厂房进行采暖时关于热能的一些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通常用于评估工业厂房采暖系统的效能和效果,以及为厂房采暖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与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相关的内容。

首先,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可以从能源效率的角度来考虑。

工业厂房通常有较高的热能需求,因此如何提高采暖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常见的能源效率指标包括热能供热效率、热能回收利用率等。

热能供热效率是指将供应给工业厂房的热能转化为实际用于采暖的热能的比例。

提高热能供热效率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热能回收利用率是指在热能供应过程中回收利用废热的比例。

通过回收利用废热,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其次,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还可以从室内舒适度的角度来考虑。

工业厂房通常有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艺需求,因此采暖系统不仅需要满足室内空气温度的要求,还需要考虑室内空气湿度、空气流通性等因素的影响。

室内空气温度是影响室内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工业厂房通常有较大的空间和散热面积,因此需要一定的供热能力来满足室内空气温度的要求。

另外,室内空气湿度也是影响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和工艺流程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室内湿度。

此外,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还可以从环保性能的角度来考虑。

工业厂房通常有较高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因此采暖系统的环保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常见的环保性能指标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工业厂房的特殊工艺需求,其热能需求较高,因此减少供热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于实现工业厂房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同样,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综上所述,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涉及能源效率、室内舒适度和环保性能等多个方面。

通过优化采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工业厂房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主要指标解释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主要指标解释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主要指标解释1.能源消耗总量。

能源消费总量是指在统计报告期内企业实际消费能源的能量总量。

能源消费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一次性直接消费,又称终端消费;另一种是加工转换消费,又称中间消费。

终端消费是对中间消费而言,是指能源不用于中间加工转换,而是直接投入到各种加热、动力等设备,用于生产和非生产活动的消费。

中间消费是指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或车间)生产二次能源产品所消费的能源数量。

“能源消费总量”计算公式如下:能源消费总量=终端能源消费量折标准煤之和+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折标准煤之和-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折标准煤之和-回收利用能源折标准煤之和+能源损失量折标准煤之和能源中间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折标准煤之和-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折标准煤之和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可参见附件1。

能源消费总量具体包括:①用于生产本企业的产品、工业性作业和其他生产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②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消费的能源;③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消费的能源;④用于劳动保护及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⑤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向成品轮船、汽车中添加动力用油,应算作企业的能源消费,不作为工业生产消费,应作为非工业生产消费和交通运输工具消费。

不包括以下各项:①由仓库发到车间,但报告期最后一天并未消费,这部分能源应在办理假退料手续后计入库存量,不能以拨代消;②回收的余热、余气不作为能源消费量统计;③拨到外单位,委托外单位加工用的能源;④调出本单位或借给外单位的能源。

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在统计报告期内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后进行汇总,并扣除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准煤的汇总量。

有能源回收利用的企业,在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应扣除这部分回收利用的能源。

计算公式如下: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准煤之和-回收利用能源折标准煤之和。

能源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能源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能源统计主要指标解释能源 顾名思义,能源就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

能源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者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生物,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汽油、柴油、电、沼气等。

因此可以说,能源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即能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的各种能量的资源。

当量热值 又称理论热值或者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的热量。

当量热值的计算可根据试样在充氧的弹筒中(放有浸没氧弹的水的容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用燃烧后水温升高计算出来的)进行实测。

对固体燃料来说,通常把其应用基底位发热量作为当量热值,如汽油的当量热值是10300千卡/公斤,天然气的当量热值是9310千卡/公斤,等等。

等价热值 是指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即获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所消耗的,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

也就是消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就等价于消耗了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

因此,等价热值是一个变动值,随着能源加工转换工艺的提高和能源管理工作的加强,转换损失逐渐减少,等价热值会不断降低。

等价热值是对二次能源及消耗工质(工质指生产过程中的媒介物或能量交换中的载能体,如水;耗能工质,即有些工质的获得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如自来水要耗电能)而言,因一次能源不存在折算问题,因此也无所谓等价热值。

等价热值=能源折算标准 就是将各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标准燃料是计算能源总量的一种模拟的综合计算单位,在能源使用中主要利用它的热能,因此,习惯上都采用热量来作为那样的共同换算标准。

由于煤、油、气等各种燃料质量不同,所含热量不同,为了便于对各种能源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必须统一折算成标准燃料,标准燃料可分为标准电、标准油、标准煤等,国际上一般采用标准油、标准煤较多,世界各国都按本国的用能特点确定自己的能源标准量,西欧有些国家以用电为主,采用标准电(法国、比利时),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用油为主,采用标准油(美国、加拿大),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以用煤为主,采用标准煤为计算基准,即将各种能源按其发热量折算为标准煤。

发电厂综合统计系统指标解释

发电厂综合统计系统指标解释

发电厂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公式指标释义1 期末发电设备容量万千瓦报告期(月、季、年)末发电厂实际拥有的发电机组容量的总和。

2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万千瓦发电设备平均容量=Σ发电机组容量×报告期内该机组构成本厂发电设备小时数/报告期日历小时数。

指发电机组在报告期内按日历小时平均计算的容量。

3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小时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发电量/发电设备平均容量是反映发电设备按铭牌容量计算的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

4 发电设备可调小时小时单台机组可用小时=运行小时+备用小时全厂机组可用小时=∑单机可用小时*单机容量/全厂机组容量是指发电设备处于可用状态下的小时数。

5 发电量万千瓦时指电厂(发电机组)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

6 供热量万吉焦指火力发电机组在发电的同时,对外供出蒸汽或热水的总热量。

7 售热量万吉焦指发电厂对外销售的热量。

8 厂用电量万千瓦时发电厂用电量+供热厂用电量9 其中:发电厂用电量万千瓦时指为发电厂生产电能过程中消耗的电量。

10 供热厂用电量万千瓦时指热电厂在对外供热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电量。

11 厂供电量万千瓦时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供热厂用电量发电厂实际向厂外供出电量的总和。

12 主变损耗及生产其他耗用电量万千瓦时电厂升压站在输送电力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主变及母线损耗的电量及电厂从事发电、供热生产实际发生的而未计入发电、供热厂用电(发电、供热厂用电定义规定的范围以外)的生产耗用电量。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公式指标释义13 生产全部耗用电量万千瓦时发电厂用电量+供热厂用电量+主变等其他耗用电量电厂全部耗用电量。

14 综合厂用电率% 生产全部耗用电量/发电量*100%电厂全部耗用电量跟发电量的比率。

15 发电厂用电率% 发电厂用电量/发电量*100%发电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16 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吉焦供热厂用电量/供热量供热厂用电量与供热量的比率。

17 上网电量万千瓦时发电量*(1-综合厂用电率)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和购入的电能产品中用于输送(或销售)给电网的电量。

厂务系统供能指标

厂务系统供能指标
11
中温冷冻水
供水压力(二次泵出口)
0.35Mpa-0.5Mpa
回水压力(一次泵进口)
0.15Mpa-0.3Mpa
供水温度
13±0.5C
回水温度
<19C
12
中温热水
供水压力(二次泵出口)
0.35Mpa-0.5Mpa
回水压力(一次泵进口)
0.15Mpa-0.3Mpa
供水温度
39±2°C
回水温度
29±2C
压力
>0.3MPa
流量
100m3/h
8
冷却塔补水系统
压力
>0.3MPa 0.4
流量
>150m3/h
9
纯水补水系统
压力
>0.3MPa
流量
>150m3/h
10
低温冷冻水
供水压力(二次泵出口)
0.35Mpa-0.5Mpa
回水压力(一次泵进口)
0.15Mpa-0.3Mpa
供水温度
6±0.5C「
回水温度
<12C
102厂房PCW供水压力
>0.55MPa
102厂房PCW供水温度
<2@
103厂房PCW供水压力
>0.55MP
103厂房PCW供水温度
<2@
3
真空系统
101厂房真空压力(PV)
<-0.07MPa
101厂房真空压力(HV)
<-0.03MPa
102厂房真空压力(PV)
<-0.08MPa
103厂房真空压力(PV)
13
CDA
供气压力
>0.7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厂务系统供能指标
遵循节能减排同时满足工艺机台的动能需求,特制订本厂务系统动能指标。

序号动能种类指标类别指标
1 电
电压10.0 ---10.5KV
功率因数0.95--0.98
2 工艺冷却循环水101厂房PCW1供水压

≥0.20MPa 101厂房PCW2供水压

≥0.50MPa 101厂房PCW供水温度≤21℃102厂房PCW供水压力≥0.55MPa 102厂房PCW供水温度≤20℃103厂房PCW供水压力≥0.55MP a 103厂房PCW供水温度≤20℃
3 真空系统101厂房真空压力(PV)≤-0.07MPa
101厂房真空压力(HV)≤-0.03MPa
102厂房真空压力(PV)≤-0.08MPa
103厂房真空压力(PV)≤-0.08MPa
4 RO水电导率≤10µs/cm 压力≥0.2MPa 供应量35m3/h
5 2M纯水压力≥0.3MPa
供应量3m3/h(需设回流)
6 超纯水电阻率≥18.0MΩ.cm(25℃) 二氧化硅≤10μg/l
TOC ≤30ppb
压力≥0.3MPa
温度25+/-2℃
供应量50m3/h(需设回流)
7 一般生产生活用水压力≥0.3MPa 流量100m3/h
8 冷却塔补水系统压力≥0.3MPa 0.4流量≥150m3/h
9 纯水补水系统压力≥0.3MPa 流量≥150m3/h
10 低温冷冻水供水压力(二次泵出口)0.35Mpa-0.5Mpa 回水压力(一次泵进口) 0.15Mpa-0.3Mpa 供水温度6±0.5℃
回水温度≤12℃
11 中温冷冻水供水压力(二次泵出口)0.35Mpa-0.5Mpa 回水压力(一次泵进口)0.15Mpa-0.3Mpa 供水温度13±0.5℃
回水温度≤19℃
12 中温热水供水压力(二次泵出口)0.35Mpa-0.5Mpa 回水压力(一次泵进口)0.15Mpa-0.3Mpa 供水温度39±2℃
回水温度29±2℃
13 CDA 供气压力≥0.7Mpa 排气温度≤40℃
露点温度﹣40℃以下
14 101、102、103
洁净区温湿度、洁净度指标
以按照技术质量部制订的标
准为准
设备能源部
2011年12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