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黄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几项技术措施
人工授精改良黄牛关键技术

221人工授精改良黄牛关键技术郭海魂(广西北海市畜牧站,广西北海 536000)摘 要: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黄牛改良加大了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这对黄牛的繁殖率和牛肉的质量都有着一定的提高,还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了公牛的数量,让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本文研究和分析了人工授精技术在改良黄牛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在改良黄牛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供了加强人工授精对黄牛改良的方法。
关键词:人工授精技术;品种改良;黄牛0 引言近些年,人工受精技术加大了在改良黄牛中的应用,让黄牛的繁殖率得到提升,进而增加了黄牛产业的经济效益。
但在此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有着很多问题出现,导致相关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所以,需要对改良黄牛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应用相应的解决方法。
1 人工授精技术重要性人工授精技术给改良黄牛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对改良黄牛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工授精技术是工作人员应用专业的器具采集公牛的精液,对精液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再送入发情期母牛的生殖腔,完成配种工作。
人工授精技术能够让配种成功的概率更高,将优良品种的覆盖率增大。
此项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并且能够减少对公牛的饲养,进而能够让农场的经济效益提高。
2 母牛的繁殖特征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母牛繁殖状况的注意,因为母牛的繁殖情况能够直接影响其繁殖率,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母牛的繁殖特点,要能够掌握母牛的繁殖状况,这样有助于母牛繁殖率的提升,其繁殖特征包括以下几种。
2.1 性成熟母牛的性成熟是在生长的过程中,到达一定生长时间具有繁殖的能力。
母牛性成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母牛品种的选择、进行饲养的方法、养殖的条件和当地的气候等。
一般情况下,母牛在生长到12个月时就可以到达性成熟时期,初次配种的时间可以定为半年后,在此期间要增加母牛的体重,以便为配种做好准备。
2.2 性周期母牛不在妊娠期的情况下,能够在性成熟到身体机能弱化前这一段时间周期性发情,通常发情期为21d。
牛胚胎移植与繁殖技术

牛胚胎移植与繁殖技术牛胚胎移植与繁殖技术是现代畜牧业中一项重要的科技手段。
它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将优良牛种的胚胎移植到母牛体内,实现高效繁殖和基因优化。
这项技术不仅在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和品种改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还对维护牛种纯度、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牛胚胎移植与繁殖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繁殖。
通过将高产、高肉质、耐病性强等优良基因载体的胚胎移植到速生、繁殖力强的母牛体内,可以实现优质品种的大量繁衍。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繁殖效果,缩短繁殖周期,增加畜牧业的产出。
同时,通过牛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将优良品种的基因迅速扩散到整个畜牧业生产链条上,进一步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其次,牛胚胎移植与繁殖技术可以实现基因优化。
优质品种通常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特性、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而牛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将这些优秀基因进行快速复制和传递。
通过选择优良牛种的胚胎,可以选择最佳的基因组合,提高品种的遗传水平,进一步优化牛的性状和品质,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生产效益。
这对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牛胚胎移植与繁殖技术还可以提高牛种纯度。
高纯度的牛种在保持遗传优势、保持种质纯正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牛的自然繁殖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牛种逐渐出现基因杂交和血统混杂的情况。
这时候,牛胚胎移植技术可以通过将高纯度种牛的胚胎移植到母牛体内,保持品种的纯度,避免基因的混杂,确保血统的纯正性。
这对于畜牧业的品种保护和遗传资源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牛胚胎移植与繁殖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国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
通过牛胚胎移植与繁殖技术,我国的牛种改良和繁殖效果明显提高,优质品种得到了快速扩散和传播。
同时,该技术也为克服疫病、提高畜产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国内一些牛种的繁衍,如黑白花混合牛、奶牛等,都得益于牛胚胎移植与繁殖技术的应用。
牛胚胎移植实施方案

牛胚胎移植实施方案牛胚胎移植是一种常见的生殖技术,也是畜牧业中重要的生产手段之一。
在牛的繁殖过程中,通过胚胎移植可以提高优良品种的繁殖率,加速优良品种的传播和推广,对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牛胚胎移植的实施方案。
一、胚胎的获取。
1. 优良品种母牛的选择。
在进行胚胎移植前,首先需要选择优良品种的母牛作为供体,这些母牛应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和遗传背景,并且需要经过体外授精或人工授精获得优质的胚胎。
2. 胚胎的采集。
胚胎的采集需要在母牛怀孕7-8天时进行,通过使用超声波技术确定胚胎的位置,然后利用子宫角镜进行胚胎的采集。
采集的胚胎需要立即进行保存和运输,以保证胚胎的存活率。
二、胚胎移植的准备工作。
1. 移植母牛的选择。
在进行胚胎移植时,需要选择适宜的移植母牛,这些母牛需要具有良好的生殖系统和健康的身体状态,能够确保胚胎的成功移植和孕育。
2. 移植前的准备。
在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对移植母牛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
同时,还需要对胚胎进行解冻和培养,保证胚胎的存活和健康状态。
三、胚胎移植的实施。
1. 移植操作。
在进行胚胎移植时,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具,确保移植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首先将移植母牛的子宫角进行清洁和消毒,然后将胚胎通过子宫角镜移植到移植母牛的子宫内。
2. 术后护理。
移植后的母牛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护理,避免过度运动和受到外界的干扰。
同时,还需要对移植母牛进行定期的观察和检查,确保胚胎的成功着床和孕育。
四、移植后的管理。
1. 饲养管理。
移植后的母牛需要进行特殊的饲养管理,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胚胎的存活率和孕育成功率。
2. 孕期监测。
在移植后,需要对母牛进行孕期监测,通过超声波技术和血液检测等手段,确保胚胎的正常发育和母牛的健康状态。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牛胚胎移植是一项复杂的生殖技术,需要严格的操作和管理。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细致的实施,才能确保胚胎移植的成功和优良品种的繁殖推广。
提高黄牛冻配受胎率的主要措施

[ ] 孔 宪 盘 . 牛 人 工授 精 固定 配 种 与 流 动 配 种 受 胎 率 的 比较 2 黄 [] 国畜 禽 种 业 ,0 9 35 :5 J. 中 20 ,( )5. [ ] 姜 星 亮 . 高 黄 牛 人 工 授 精 受 胎 率 的 措 施 [] 业 科 技 与 3 提 J. 农 信 息 ,0 9 9 :5 5 . 2 0 ( )4 ,1 [] 苏 文 波 . 高 牛 冷 配 受 胎 率 的 措 施 [] 牧 与 饲 料 科 学 , 4 提 J. 畜
牛 作为 役 畜 , 由于受 传 统观 念 的 影 响 , 繁重 的使 役 、 粗
放 的管 理 , 造成母 牛 长期 以来形 成 了两年 产一犊 的 习惯 。 随 着 牛产 业 的发展 。 役用 牛 向 肉役 兼用 型方 向转 变 , 因此必 须
加 强饲 养 管理 , 科学 饲 喂 , 理 使役 , 合 只有 这 样才 能 提 高冻
母 牛的 配种 、 娠 和分娩 等 记 录工作 十 分重 要 , 认真 妊 应 记 录并 存档 。
参考 文 献 :
[ ] 张 新 兰 . 高 奶 牛 人 工 授 精 受 胎 率 的 关 键 措 施 [] 牧 与 1 提 J. 畜
饲 料 科 学 ,0 8 2 ( ) 7 . 2 0 ,9 6 :2
2 0 ,6 1 :2 0 5 2 ( )7 . [] 谢 永 恒 . 高 山 区 黄 牛 人 工 授 精 受 胎 率 的 措施 [] 西 畜 5 提 J. 广 牧 兽 医 ,0 9 2 ( ) 1 1 1 2 2 0 ,5 2 :0 — 0 . [] 特 木 其 勒 , 庆 江 , 志 , . 高 肉 牛 冷 配 受 胎 率 的 措 施 6 栾 康 等 提
配 受胎 率 , 加快 肉役兼 用 型牛杂 交改 良的 步伐 。
提高牛胚胎移植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牛胚胎移植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牛胚胎移植是一项生物技术,通过将牛胚胎移植到母牛体内,让母牛受孕,从而获得可饲养的牛群的方法。
但由于技术的不熟练和移植环境的不完善,牛胚胎移植的成功率一直不能满足大部分农民的需求,从而降低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为了提高牛胚胎移植的成功率,下文将介绍提高牛胚胎移植成功率的几种有效措施:
首先,应重视牛胚胎移植的技术操作。
牛胚胎移植的技术操作包括手术前准备、移植术式、移植后护理等多个环节。
因此,移植者应该掌握牛胚胎移植的技术操作规范,在实际操作中小心谨慎,以确保每一步都能完成质量高的工作。
其次,应改善移植环境。
牛胚胎移植过程中,移植环境和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等因素都非常重要。
如果移植环境不良,会直接影响牛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因此,移植者必须充分注意移植环境,努力提高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等指标,以达到牛胚胎移植成功的最佳环境要求。
此外,应重视牛胚胎移植的质量管理。
如果牛胚胎的质量不合格,会直接影响牛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因此,移植者应从容器、胚胎和移植仪器等方面严格进行质量管理,确保牛胚胎的质量合格,提高牛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最后,应重视母牛的选择与护理。
在牛胚胎移植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母牛受孕成功率,即母牛受精间隙时间,因此,移植者应按照母牛的体质,调整母牛的饲养,努力改善母牛的体况,以最大限度提高
母牛的受孕率。
综上所述,提高牛胚胎移植成功率的最有效措施是:重视牛胚胎移植的技术操作,改善移植环境,重视牛胚胎移植的质量管理,以及重视母牛的选择与护理。
如果能够按照以上措施正确操作,就能够有效地提高牛胚胎移植的成功率,为农民们带来良好的经济回报。
提高黄牛繁殖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物 质缺 乏 或不 全 ,极 易 造成 母 牛 流产 、早 产 。若 饲 养水 平 过高 , 加 强母 牛饲 养 管理 ,维 持适 当膘 情是 提 高母 牛 繁殖 力 的 物质 则会引起母牛产弱犊 、死胎或发生难产。在营养物质中,以蛋 白 基 础 。 营养 水平 过 高或 过低 ,都会 对 母 牛 的发情 、受 胎 、胚 胎质 质 、矿 物 质 和维 生 素营 养物 质 的满 足 尤 为重要 ,要 防止 喂腐 烂 变 量 、生 殖 系 统功 能 、内分 泌 的平衡 、分 娩时 的各 种 并 发症 等 产生 质 、酸 度 过大 、霜冻 、有毒 等 饲料 和 冰冷 饮水 ;怀 孕母 牛管 理要
种 行动 导 向具体 教学 法 的应用 。 教 学 模 式 和 教 学 方法 是 影 响 课 程 教 学 质 量 提 高 的关 键 。在 法 ” 、模 拟 实境 ”教 学法 等5 教 学 实 践基 础 上 , 总结 《 动 物 防疫 与 检 疫 技 术 》课 程 开 展 ”教 、
・61 ・
2 加强饲 养管理,抓好母牛的膘情
不 同程 度 的影 响 。因此 ,根 据 母 牛不 同生理 特点 和 生 长生 产 阶段 合 理 ,运 动要 适 当 ,严 防惊 吓 、滑 跌 、挤 撞 、鞭 打 、顶 架等 ,对 要 求 ,实 行科 学 饲 养 ,进行 以粗饲 料 为 主 ,精饲 料 、青 饲 料 和粗 有 流产 经 历 的牛更 要 加 强保 护 措施 ,必 要 时 可服 用 安胎 药或 注射 黄体 酮 ”等 药 物保 胎 。 因此 ,母 牛妊 娠 后应 科 学饲 养 管理 ,提 饲料合理搭配,严格控制体重 ,使母牛不至于过肥或过瘦 ,促使 “ 母 牛正 常发 情配 种 ,提高 母牛 受胎率 。 高产 犊率 。
3 缩短 空怀时间,提 高繁殖率 养 管理 ,尤其 是 怀孕 后 期 ,有 助 于提 高犊 3 . 1 认 真 观 察 母 牛 的 发 情 表现 ,做 到 适 时配 种 牛 的初 生重 和 成活 率 。初 生犊 牛没 有免 疫力 ,只有 吃 到初 乳 后 , 母 牛发 情 后 正确 判 断发 情 的各 个 阶段 ,选 择 最适 宜 的 时 间适 时 输精 配 种 ,是 缩短 空 怀时 间 ,提 高母 牛 繁殖 受 胎率 的关键 。因 初 乳 中免疫 球 蛋 白经肠 道 吸 收进 入 血液 ,犊 牛 才具 有 免疫 力 ,所 此 我们 要认 真 观 察每 头母 牛 的发 情 表现 ,掌握 好 母牛 的发情 鉴 定 以生 后 吃初 乳 的 时间应 越 早 越好 。为降 低犊 牛 的死 亡 率 ,培 养健 h 内吃上 初 乳 并 尽 量 多 吃初 技术 ,对每头发情 配种牛的发情表现、配种等情况都要认真仔细 康 犊 牛 ,就 必 须 让初 生 犊 牛 在 产 后2 乳 。犊牛 出生 7 1 0 d 后 即可训 练采 食精 饲料 和优 质 粗饲 料 ,促进 犊牛 胃肠 的发育和机能的健全 ,为断奶提前做好准备。避免犊牛 3 . 2 及 时给 产后母 牛输精配种 根据 牛 的 生殖 生理 特 点 ,最 理想 的是 1 年 能产 1 次 犊 牛 ,这需 卧在 冷湿 地 面 ,采 食不 洁 食物 ,防止 拉 稀等 疾 病 的发生 ,提 高犊 要 在 产后 8 0 d 内配 种受 胎 。母牛 产后 子宫恢 复 一般需 要 3 0 — 4 o d , 牛 成 活率 。犊 牛成 活率是 判定 母 牛繁殖 力 高低 的重要 指标 之一 。 的记 录 ,填人 其档 案 中备用 。
提高肉牛胚胎移植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5 . 1 冲胚
所, 河南省 肉牛纯种繁育中心 , 德国 、 加拿大 、 荷兰等 国家 的专家合作 , 在黄牛场开展胚胎移植工作 。在这一过程 中, 我 们积 累 了一些 经 验 , 在此 与 业 内同仁 交 流一 下 。
1 供体 牛 、 受体 牛的选 择
供体 牛 、 受体牛须在饲喂青草 1 个月以上 , 身体健康 , 无传染性疾病 。供 体牛至少有 1 次全程 的妊娠 、 分娩过 程, 观察 2 次的 自然发情周期。供体牛 、 受体牛的子宫 、 卵
胎 移植 的受胎 率 , 达 到预 期 目标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0 8 )
供体牛通常在第 2 次注射 P G后 4 2 ~ 4 8 h 左右 出现发 情表 现。对供体牛每 日上 、 下午各观察两次 , 每次 3 0 m i n 以上 , 做好发情记录 。母牛接受爬 跨为发情标 志。在接
4 . 1 同期 发 情 处理
冲胚结束后 , 迅速将集 卵杯转入实验室 , 要 由专门的 人员进行无菌操作 , 室内应保持2 8 %左右, 镜台温度应在 3 7 ℃左右。检胚要细致 、 耐心。胚胎检出后要经过多次洗 检。据加拿大专家讲 , 洗检 1 0 次, 能提高 1 5 %~2 0 %的受
受爬跨后 2 ~6 h 可进 行 第 一 次 输 精 。人 工 授 精 时 , 要 严
格按照无菌规程操作 , 不能触摸卵巢 , 根据供体情况 , 确
定2 ~3 次输 精 , 每 次都 要 用 2 ~ 3 枚细管 , 确 保 精子 数 量 , 输 精部 位 不 要 过深 , 无 须输 到 子 宫 , 输 至 颈管 深 部或 子 宫 体 内。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5 0 9 0 ( 2 0 1 3 ) 0 8 — 0 0 1 7 — 0 1
提高黄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关键技术

摘 要:笔者针对冻精的管理工作内容,对母牛发情的鉴定、精子的输送过程以及黄牛改良中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如何提高黄牛冻精受胎率的措施。
旨在为畜牧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黄牛冻精;改良;受胎率;关键技术1 冷冻精液的处理(1)首先,工作人员要经常检查是否所有黄牛冷冻精液全部浸入在液氮中。
一旦发现液氮量减少冷冻精液表面,应即刻补充液氮量,确保冻精不能暴露在液面。
否则,冷冻精子会暴露液体表面形成冰晶,导致冷冻精子死亡。
(2)检查冷冻精液和精子的活力,精子存活率是否均大于0.3,并且同时关注运动方式和精子形态。
倘若冷冻精子解冻后精子存活率小于0.3,精子存活率很低,此外,精子畸形率大于18%,同时运动方式是转圈运动或者原地颤动,那么由此可以判断,这些精子不能用作输精。
(3)卫生与消毒工作。
冻改室要始终保持清洁卫生、通风,不得出现异味。
尤其是冻改室内要经常冲洗,擦去灰尘,保证干净,并利用紫外线灯对室内进行消毒,同时对输精器械也要时常清洗消毒。
2 黄牛改良中存在的不足在黄牛冻精改良技术中,当前技术问题和责任心问题是改良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主要技术问题是,由于受到当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制约,无法实现一些高难度的技术改良工作,因为此环节需要一些先进的研究设备。
此外,还存在相关人员和部分农民责任意识淡薄,没有主人翁精神,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导致黄牛冻精改良技术成功率很低,而农民责任感低,则会直接影响到黄牛的饲养状况,特别是母牛的脂肪储备情况不能满足受精要求,严重影响到受精成功率。
此外,一些奶牛还患有生殖系统疾病,生殖系统严重退化。
如果不及时处理,严重阻碍了妊娠的成功率。
由于冷冻精液出生率低,影响了广大养牛户的经济效益和工人的劳动成果,因此提高冷冻精液的受胎率是提高黄牛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3 提升黄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对策3.1 母牛体况及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于体型过小的母牛来说,不建议进冻精配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黄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几项技术措施
用地方黄牛做受体,繁殖纯种奶牛和肉牛,是加快牛胚胎移植产业化进程的主要途径。
目前,牛胚胎移植技术在我国正处于推广应用阶段,其技术操作程序已逐渐成熟,在小规模应用中的移植成功率已达畜牧业发达国家水平。
但在大规模生产中,由于地方黄牛饲养技术落后,其生存条件和营养水平又各有差异,母牛体况和繁殖性能普遍较差,以至移植成功的总体效率较低。
因此,改善和提高母牛的体况和繁殖性能,以提供足够合适的个体作受体,对提高牛胚胎移植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笔者通过对贵州本地黄牛进行胚胎移植的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采取补饲、净化生殖道、利用激素处理及加强受体牛移植后饲养管理的技术措施能显著提高农养黄母牛受体利用率和移植妊娠率。
1补饲受体牛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其繁殖机能,对受体母牛加强饲养管理应以增加营养、恢复膘情为主。
我国本地黄牛数量多,价格便宜,饲养成本低,选择面大,可为胚胎移植提供用之不尽的受体。
但地方黄牛多以放牧为主,管理粗放,饲料单一,母牛带犊哺乳,体质瘦弱,多营养不良。
刚从农村集市购买或从农户家中选作胚胎移植的受体牛可利用率低,必须经过补饲培育,才能达到受体牛的选择标准,可移植率和胚胎移植受胎率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李树静等报道,放牧补饲牛群胚胎移植的成功率为48.5%,显著高于放牧不补饲受体牛的35.6%。
申子平等(2004)报道,在胚胎移植前补饲100
天,本地黄牛体况合格率、黄体合格可移植率和移植妊娠率分别为87.93%、56.86%和68.9%,较农养黄牛均有显著提高,其中移植妊娠率提高了25.63个百分点。
可见,除其他影响因素外,补饲是提高农养本地黄牛受体利用率,也是提高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之一。
因此,对放牧受体黄牛需进行补饲,增加饲料中营养含量,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D、E等。
饲料配方可参考:玉米40%,豆粕20%,麦麸36.7%,磷酸氢钙2%,食盐1%,硫酸钠0.2%,微量元素添加剂0.1%,即饲料中能量、蛋白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分别应达到6.8MJ/kg、17.5%和0.1%为宜。
2生殖道净化处理母牛生殖系统疾病是影响胚胎移植妊娠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报道,地方黄牛约有70%患有各种生殖道疾病,其中某些疾病会导致母牛性周期紊乱,屡配不孕或流产。
在农村,由于输精器械消毒不严、助产不当或本交不卫生等原因,有可能将致病菌带入宫腔使母牛患上各种生殖道疾病,可直接使精子、合子和胚胎致死。
尤其是经产母牛,其子宫自净和复旧能力随配种次数和妊娠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很易患上.卵巢炎、子宫炎、阴道炎等生殖道炎症,并以卡他型为多,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据调查,母牛产后20~30天,其生殖道疾病发病率高达65.6%。
生产实践证明,在配种输精前后,净化生殖道内环境是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有效技术措施。
孙耀华(2002)报道,对屡配不孕母牛,用7%葡萄糖加青霉素80万IU和链霉素100万IU,混匀后一次注人子宫,受胎率可提高27.5%;对患有子宫炎的母牛,配种后
一次子宫注入”宫得康”1~2支,均可治愈,且受胎率可提高28%以上。
在胚胎移植中,对选作受体的黄牛,无论是否明显患有生殖道炎症,都可在移植前1~7天,选用广谱抗菌素,如红霉素100万IU或青霉素200万IU,链霉素100万IU,加稀释液20~40ml或0.2%碘甘油50~100ml注入子宫,可起到防炎抗炎的双重效果,能有效提高胚胎移植妊娠率。
3利用生殖激素,进一步调节受体母牛的生殖生理功能生殖激素能直接作用于动物的生殖系统,并以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生理功能。
而生殖激素分泌不平衡或分泌紊乱,常常是造成家畜不育的主要原因。
例如,雌激素或促乳素分泌不足时,家畜发情就不明显甚至安静发情,而妊娠期孕酮分泌不足常常是造成家畜流产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在应用各种生殖激素及其人工合成类似物控制母畜的繁殖活动方面,取得了实用性的进展。
如:利用PGF2。
溶解黄体的功能,可促使母畜发情;FSH则能促使卵巢排卵;而孕酮则具有维持妊娠,防止母畜流产的功能。
在牛胚胎移植中,生殖激素应用于受体母牛,一方面可以直接调节母牛的发情、排卵、胚胎在子宫内的跗植、怀孕、分娩等功能,一方面还能进一步防治母牛生殖疾病。
生殖激素,在生产实际中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母牛产后康复:可在母牛产后次日肌注氯前列烯醇0.2~0.4mg;或在母牛产后30天用氯前醇列烯0.2mg,间隔11天再重复一次;或在母牛产后40天左右肌注促排3号(LRH-A3)10μg,间隔6天肌注氯前列醇0.2mg,再间隔l天肌注促排3号10μg。
据戎再富(2001)报道:
上述方法对促进乳汁分泌和于宫复旧效果明显,尤其对下胎繁殖具有较多的正面作用,且受胎率可显著提高20%以上。
(2)治疗卵巢静止:可用GnRH肌注,每次400~500μg,连用2次,间隔10天;或用FSH(促卵泡素)200IU加LH (促黄体素)100IU,1次肌肉注射;或用PMSG(孕马血清)1000IU,1次肌肉注射,一般于注射后3天内发情。
(3)治疗持久黄体;可用OT(催产素)400lU分2次肌肉注射;或用苯甲酸雌二醇20~30mg肌注,每日2~4次,连用3天,以诱导黄体消退和发情。
用上述方法处理后,受体母牛基本上能够恢复正常的繁殖生理状况,于第二情期即可进行统一同期发情处理。
除此之外,因黄体产生的孕酮是决定子宫生理状态的主要激素,它对妊娠的建立和维持是必不可少的,故可采用补充孕酮或LH、HCG和促乳素的方法增加内源性孕酮的水平,生产中常用孕酮100~160mg于移植后10~15天肌注,以达到提高胚胎成活率的目的。
4加强移植后饲养管理移植后,胚胎要在受体子宫内完成着床及生长发育直至分娩全过程。
此时,受体母牛营养水平的高低好坏都会影响胚胎的生存。
因此,加强移植后受体母牛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胚胎移植成功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产中,对移植后受体母牛的饲养应根据妊娠母牛的营养需要,供给适宜的营养。
由于高能量对胚胎质量有副作用,血糖浓度高会使胚胎发育能力降低,因而妊娠早期应加以限饲,妊娠的能量需要只在妊娠的最后4~8周才明显增加,一般从妊娠的第210天开始考虑妊娠需要。
妊娠的能量需要约为维持能量
需要的30%,具体数量按每千克代谢体重(W075)需要100.5kJ产奶净能计算。
至于蛋白质的需要,因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妊娠母牛对蛋白质的品质要求一般不高,但蛋白质的数量与繁殖性能指数明显相关,体重550Kg的妊娠母牛,在妊娠最后的6、7、8、9四个月的日粮中对粗蛋白质要求分别含602、669、780、928g对于矿物质,一头体重40kg 的初生犊牛,体内约含540s钙,约有75%是妊娠最后2个月内沉积的。
我国牛饲养标准规定,体重550kg妊娠母牛在妊娠最后四个月的日粮中钙、磷含量分别为39、27、43、29g和49、31、57、34g,钙磷比为(1.44~1.68):1。
对于其他微量元素和维生京:锰、碘、锌、硒、铜的需要量按风干日粮分别为16、0.4~0.8、40.0、0.13~0.15、4~10mg/kg,维生素A、D、E的需要量分别为每日48263、19051、70IU。
移植后的受体母牛应精心饲养。
早期要限饲,以防止能量、蛋白质水平过高而引起胚胎早期死亡和流产,但日粮中应搭配营养全面的饲草饲料。
移植90天后进行妊娠检查,对确诊己妊娠的受体牛要加强管理,合理搭配日粮,增加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补充维生素A、D、E、B2和微量元素,保持中等以上膘情。
同时应禁止使役、鞭打和剧烈运动,做好保胎防流产等工作,并按预产期做好接产和仔畜护理工作。
5小结母畜的繁殖生理状况要受到营养、内分泌激素水平、环境和生殖道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营养因素最为重要。
在胚胎移植生产中,补饲对恢复受体母牛的体况和改善其生殖机能有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对产后母牛和
营养水平较差的母牛。
但对患有生殖道疾病和生殖机能减退、紊乱的母牛,还必需进行清官治疗和激素处理,以进一步改善和恢复其正常的生殖生理机能,才能保证同期发情取得好的效果,为移植胚胎创造良好的子宫内环境。
除此之外,移植后的胚胎要在受体体内正常生长发育直至分娩,加强对移植后受体母牛的饲养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