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妈祖文化研究

合集下载

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妈祖文化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妈祖文化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王志习(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天津…300170)摘 要: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要道。

据最新的考证,妈祖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文化基础之一,这对于21世纪的“一带一路”建设无异于是一个具有极大文化价值的结论。

因此,打造妈祖文化品牌,建立妈祖文化产业,发挥妈祖文化纽带作用,是历史和现实的最好交互。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妈祖文化;历史作用;现实作用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海上重要的通道,主要是指海上的三条商品运输通道,包括“北线沿着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海岸线南下,然后经过对马海峡到达日本列岛的北部,或者横渡黄海、东海到达朝鲜和日本;中线是从中国的东部和南部海港经海路到达东南亚诸国;西线是从中国的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1 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妈祖文化的历史作用1.1 世所公认的海上守护神宋元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再加上海上相对于陆地的局势更为稳定,海上丝绸之路因此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政治交往、外贸交流、文化交流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得到了实践,这也使得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世界连接的主要通道。

但是古代的航海技术和航海设备都非常落后,稍有不测就会“杂遝东入海,归来几人在……”人们对于自然的束手无策和恐惧惊慌变成了对自然的顺从与祈求,妈祖成为人们心中的神灵。

“以海之险,贡艘商舶之所通而无飓风蛟浪之恐者,惟神是凭,而其最灵曰天妃”。

航行者们都会在出海之前来到庙宇祭拜妈祖,祈求保佑,平安返回后也要到妈祖庙感谢妈祖的一路庇佑,久而久之,无论海上往来的商贸人士,还是水手船工都认可了妈祖,妈祖成为各个港口城市的重要信仰。

在古代航运最为发达的几个重要时期,中国都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尤其是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航运事业的巅峰,更是对世界宣扬了中国的国威。

郑和本人把七次顺利归航的功劳也都归功于妈祖,“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保佑之德也”,更是将妈祖的地位在中国乃至所到之处进行了确立和彰显。

从传统年画看天津的妈祖信俗

从传统年画看天津的妈祖信俗
p r o p a g a t e Ma z u Cu l t u r e a s we l 1 .
Ke y wo r d s : T i a n j n; i Ya n g l i u q i n g ’ S w o o d b l o c k p i r n t s ; Ma z u b e l i e f ; H u a n g h u i
he T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Wo o d b l o c k p i r ms r e l f e c t Ma z u b e l i e f o f T i nj a i n v i v i d l y . T h e s e Wo o d b l o c k p i r ms i n c l u d i n g S h u a n Wa wa , Ma z u g o d d e s s p o r t r a i t ,H u ng a h u i nd a H u a h u i r e p r e s e n t l o c a l f o l k c u s t o m o f T i a n j n i a n d
i n Mi n g Dy na s y t a n d b e c a me p o p u l a r i n Q i n g D na y s y, wh t i c h d e s c i r b e d ma ny f o l k a n n u a l f u n c i t o n a l L i f e .
元代南粮北运 , 京杭大运河开通 , 通过京杭大 运河和海道的漕运 ,发源于福建湄洲的妈祖文化
节, 百戏纷陈 , 皇会和影响较大 的花会活动题材 , 不少都在年画中得到了体现。 杨柳青年画中体现妈祖信俗与相关 民俗的作

天津天后宫和名道士王野鹤

天津天后宫和名道士王野鹤
王野鹤具有文人的气质、宽广的襟怀。他接人待物从无宗教门户之见。天津佛教名刹 大悲禅院的开山祖师世高是一位文化素养深厚、节操高尚的“明遗民”,此人以禅人之身 与诗友交往,传法论禅,曾在大悲禅院内结草堂社,王野鹤亦为草堂社成员,乃世高的座 上客,常与世高等人诗文往还,成为挚友。遂间堂张霖、张霪兄弟与石涛和尚结交多年。 那年石涛来到天津,光临张霪的帆斋,张特招来龙震、梁洪、王野鹤、世高等津门一批才 子学人。见此情景,石涛拉着张霪的手感慨地说:“津门今日堪称群贤毕至了。"身为道士 的王野鹤与出家僧人聚集一堂,儒释道相互包容,足见主客心胸之豁达。
王野鹤嗜诗甚深,作诗尤精,堪为清初津门的一流诗人。一些书上提到,王居处的廊 庑户壁,粘诗笺无隙,有人戏称其斋室为“诗厂",可见他痴心于诗已到何种程度。王野 鹤的诗高洁古瘦,嘎然奇妙,有如鹤鸣。其《游田盘云罩寺》、《登崆峒山》、《天成寺》等 数首诗作分别被智朴编的《盘山志》和梅成栋编的《津门诗钞》收入。《青沟对月忆草堂 诸有》一诗还被收入乾隆《钦定盘山志一艺友》之中。诗云:“好是青沟月,能开众壑烟。 晴晖照素壁,冷露湿冰弦。鸟宿三盘树,鸿归万里无。春山虽有旬,谁寄草堂前?"王野
李德晟乃天后宫清微正一派的开山鼻祖。此人道学很深,兼善医术,为人看病,从不 收费,初为天长观主持。据称江西龙虎山的张天师到北京朝拜皇帝,坐船至天津三岔河口 时,船忽然在河心打转。天师忙问:“此地可有庙宇?"有人答日:“有一小庙,叫天长观。” 张天师派人到庙中查看,见一道人用发簪在水碗中拨水。回报之后,天师请那道人上船, 以掌心试其道法,道人未被击倒。张天师很高兴,赐以神策,任命其为天师的法官。此道 人就是李德晟。这件事轰动一时,官府便请李德晟做了天后宫住持,成为第一代开山祖师。 然而,这件事只是民间传说,并不见于文献记载。

身边的历史——天后宫

身边的历史——天后宫

天后宫是天津市现存的著名道教宫观,主要是为了祭祀道教 女神天后。它位于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中段,原名天妃宫、 小直沽天妃宫、西庙、娘娘宫。 天后宫坐西朝东,面临海河,最初创建于元朝(1206-1368 年)时期的1326年,后来的朝代又多次重修。从东向西,主 要建筑包括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大殿、藏经阁、 启圣祠以及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主体建筑是大殿,建 造在高大的台基之上,中间面阔3间,进深3间,7檩单檐庑 殿顶,前接卷棚顶抱厦,后连悬山顶凤尾殿,是典型的明代 中晚期木结构建筑风格。该建筑群是中国三大天后宫之一, 也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宫之一。 天后宫的主要功能是企求航海安全,是历代海祭中心,也是 古代船工海员娱乐聚会的场所,除了举行隆重祭祀海神天后 的仪式外,还经常有各种中国特色的酬神演出。据说在每年 农历3月23日为天后妈祖的诞辰,这里经常举办民间花会, 吸引了很多游人。 早在1954年,天后宫就被天津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 政府又重新修复天后#34;娘娘宫",原名"天妃宫",宫内从元朝始为天津道教 历史三个派别之一清微派(清微正乙派)为主,在天津旧 城区东门外、三岔河口西岸、如今的古文化街上。始建于 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6年),明代永乐元年(公元1403 年)重建,为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天后宫坐西朝东, 面对海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宫内供奉着天后娘娘。 天后在古时被人们称为护海女神。传说她是福建莆田人, 水性极好并经常驾船出海搭救遇难的人,故被后人敬为女 神。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这时都举行“皇 会”,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百戏云集,热 闹非常。现存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宫及宫 南、宫北大街, 全长580米,宽7米。这里的建筑大多是仿清代民间小式建 筑。街内有近百家店铺,主要经营文化用品、古旧书籍、 民俗用品、传统手工艺品等。著名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 彩塑、风筝魏风筝、刻砖刘砖刻等都在这里设了专门店铺。 天后宫如今已成为天津民俗博物馆,介绍天津的历史沿革, 陈列着各种民俗风情实物。

妈祖庙文创调研报告

妈祖庙文创调研报告

妈祖庙文创调研报告妈祖庙文创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古老而庄重的妈祖庙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场所之一,而文创产业近年来在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探究妈祖庙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结合,推动妈祖庙文创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游客、商家以及妈祖庙管理方进行,并通过对妈祖庙文创产品的实地观察和分析,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三、调研结果1. 客观环境妈祖庙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庙宇,具有非常好的旅游资源。

然而,由于庙宇年久失修,庙内环境较为陈旧,不符合现代游客的审美需求。

2. 文创产品妈祖庙文创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手工艺品、服装、饰品、书籍等。

然而,很多产品缺乏创新和设计感,无法吸引游客的购买欲望。

3. 价格策略部分商家在妈祖庙周边销售的文创产品价格偏高,与产品质量和实际价值不成正比,给游客留下不良印象。

4. 宣传推广妈祖庙的宣传推广渠道相对局限,主要依赖传统媒体和口碑传播。

缺乏新媒体传播和线上推广手段,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参与。

四、问题分析通过调研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妈祖庙文创产业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创新:大部分文创产品缺乏新颖独特的设计,无法满足现代游客的审美需求。

2. 目标市场不明确: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文创产品的类型、定价策略和宣传推广方式应有所区别。

3. 宣传推广不足:传统的宣传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信息获取的需求,需要拓展新媒体传播和线上推广渠道。

五、建议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1. 创新设计:加强与设计师、艺术家的合作,推出更多具有创新和艺术性的文创产品,满足现代游客对独特、有品质的商品的需求。

2. 精准定位: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研究其需求和消费习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文创产品的差异化定位。

3. 宣传推广:加大对妈祖庙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等开展线上推广活动,增加游客与妈祖庙的互动。

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妈祖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也是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

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

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

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

中文名: 妈祖文化 类别: 海洋文化起始: 宋代 起源地: 湄洲岛 目录概况妈祖文化的内涵妈祖文化的外延妈祖文化的学术价值神格内容宋代崇道促进了妈祖文化与道教文化的结合元代妈祖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结合清代完成了妈祖文化与儒文化的结合妈祖祭典详解仪式卤簿船模祭海妈祖生平妈祖传说与显灵《化草救商》的传说《神女救船》的传说其它的著名传说妈祖传说显灵的意义妈祖的称谓妈祖、默娘的由来神女、灵女、天妃、天后的由来其它称谓妈祖民间信仰功用庇佑的历史背景祈晴生育之神 求子驱疫镇压义军抵御外敌历代对妈祖的赐封古代历朝对妈祖的褒逢各地妈祖庙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文化的传播海上传播历代朝廷册封传播宫庙文化积淀传播航运贸易传播学术文化研究传播民间贸易传播历史科研传播妈祖文化的重大影响意义精神财富历史文献涉及领域学术影响旅游文化信仰文化核心思想意义展开概况妈祖文化的内涵妈祖文化的外延妈祖文化的学术价值神格内容宋代崇道促进了妈祖文化与道教文化的结合元代妈祖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结合清代完成了妈祖文化与儒文化的结合妈祖祭典详解仪式卤簿船模祭海妈祖生平妈祖传说与显灵《化草救商》的传说《神女救船》的传说其它的著名传说妈祖传说显灵的意义妈祖的称谓妈祖、默娘的由来神女、灵女、天妃、天后的由来其它称谓妈祖民间信仰功用庇佑的历史背景祈晴生育之神求子驱疫镇压义军抵御外敌历代对妈祖的赐封古代历朝对妈祖的褒逢各地妈祖庙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文化的传播海上传播历代朝廷册封传播宫庙文化积淀传播航运贸易传播学术文化研究传播民间贸易传播历史科研传播妈祖文化的重大影响意义精神财富历史文献涉及领域学术影响旅游文化信仰文化核心思想意义展开编辑本段概况妈祖文化的内涵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河东区的历史与文化探析

河东区的历史与文化探析

河东区的历史与文化探析河东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东部,占地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98万人。

从地图上看,其形状宛如一只迎风展翅的鸽子,因其地处海河东岸得名。

河东区是天津的发源地之一,自金代天津设“直沽寨”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故有“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之说。

历史文化的积淀,让河东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起源文化天津作为一个正在向国际化城市迈进的泱泱大都会,其生成发展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提及此问题,历史学家们便会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到座落于河东区境内的大直沽,因为早在元代建立之前,蒙古王朝已在这里“置司,设熬煎办”,开始组织灶户生产食盐,这乃是天津地区最早见诸史籍记载的商品生产活动。

元朝建立后,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其物质供应主要仰赖于江南,由江苏刘家港经海道运抵大直沽,再由大直沽转输京城,摘自《寻根溯源大直沽》旧志所谓“元统四海,东南贡赋集刘家港,由海道上直沽,达燕京”,便是其实录。

为此,元政府专门在大直沽设立了接运厅和临清运粮万户府,负责海漕、河漕的转输事务;又在大直沽修建了天妃灵慈宫,第一次将东南沿海人民所虔信的护航女神“妈祖”供奉到了北方,以供往来水手们祀祭。

每年春秋两季,大直沽一带的海河上便挤满了漕船,从元诗“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朝来集万船”之描写,便可想见当年大直沽一带河面的繁况。

而随着源源而至的漕船,南方商人还带来了闽浙江淮的商品进行贸易活动,元诗所云“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便写出其时商贸活动的兴旺之状。

这种大规模的海运和经常性的商贸活动,强烈地刺激了大直沽这一地区市镇规模的迅速形成。

这就是旧志中所说的“舟车攸会,聚落始繁”。

这样,有了政府机关,有了宗教场所,有了商贸活动,有了繁密的聚落,大直沽便切切实实成为了那一时期天津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之中心。

尔后的天津城市之发展,实是以此为原点。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直沽,乃是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生成之根和发展之源。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与福建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为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的天津天后宫,不仅是妈祖文化在北方传播的中心,也是天津历史发展的见证和地方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

天津东临渤海,北倚盘山,背负九水,海河直流入海,大运河南下,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特别是运河与海上漕运的发展,奠定了天津的重要经济地位。

金代在此建立直沽寨,自元代建都于大都(今北京),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72年)开始海运漕粮,后来海运漕粮连年猛增,漕粮运量从数万石增至350余万石,大直沽至海河上游三岔河口就成为漕粮转运京师的中转码头。

元代在大直沽设立了接运厅,并于延佑三年(1316年)将直沽寨改为海津镇。

从此天津进一步兴旺起来,元人王懋德所写“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景象。

这时,作为城市概念的天津卫还没有形成,万灶沿海河及运河而居。

以元代至元年间始建、泰定三年(1326)又由朝廷下令敕建的天后宫为中心,先后建起宫南大街、宫北大街、宫前街、水阁大街和玉皇阁大街等。

直到明代永乐二年( 1404),朝廷才在这个天子渡津之地正式筑城凿池,如此算来天后宫早于天津设卫筑城近百年。

因此可以说,天后宫与天后娘娘不仅伴随着天津人的民俗生活走过漫长的岁月,而且还见证了天津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与这座运河、港口城市建立起一种独特的精神血缘关系。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即是这种关系的真实写照,更为天津民间留下了脍炙人口、意蕴深刻的历史佳话。

在天津历史上共有16座天后宫,其中最著名的两座,建于1316年的坐落在大直沽的天妃宫被称为“东庙”,多年之后为八国联军战火所毁。

现已建成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建于1326年的坐落在三岔口小直沽的天妃宫被称为“西庙”,幸免于难保存下来,即现存的天津天后宫。

天津大直沽天妃官又称天妃灵慈宫 , 是天津市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通柱式妈祖雕像成为该宫的标志。

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妈祖文化研究
天津,一座繁华的城市,历史源远流长,拥有着众多的文化遗产。

而在这些文化遗产中,妈祖文化是天津的一张闪亮名片。

妈祖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在天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自从1994年妈祖祈
福文化节在天津举办以来,妈祖文化就成为了天津文化的一大亮点。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开始对天津的妈祖文化进行研究。

如今,天津妈祖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其中涉及到了许多方面。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论述天津妈祖文化的研究。

第一,天津妈祖文化的历史渊源
天津妈祖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

当时,由于海运和海商的兴起,一些商人在回到台湾的途中发现了妈祖的遗体。

当时,妈祖的遗体被发现后迅速传播,由于长期受到海商和渔民的崇拜,妈祖逐渐成为了中国民间信仰的一部分。

其次,妈祖的传说和传说故事也成为了当地人研究的重要内容。

根据传说,在宋代,一位叫张大千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求助妈祖,妈祖派遣一位神将来保护他,结果,张大千不仅顺利渡过了难关,而且还成为了当地的领袖。

第二,妈祖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妈祖文化与宗教信仰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妈祖的信仰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迷信,而是与道教、佛教、天主教等不同宗教信仰的融合。

妈祖文化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信仰,更是一种传统文化。

第三,天津妈祖文化的地域特色
天津妈祖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在文化艺术、信仰活动、社会形态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表现。

从文化艺术方面来看,天津妈祖文化表现在舞蹈和音乐方面。

妈祖舞是一种别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具有华丽、婀娜、柔美等特点。

除此之外,妈祖音乐也是天津妈祖文化的一大特色。

妈祖音乐以笛子、梆子、锣鼓等乐器为主,具有欢快、热烈等特点。

从信仰活动方面来看,天津妈祖文化表现在祭祀、参拜、祷求等方面。

每年的妈祖节都会吸引大批的信徒前来烧香、献花、祈求祝福。

从社会形态方面来看,天津妈祖文化表现在其在当地文化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天津市政府和天津市妈祖文化基金会也积极推广和保护妈祖文化。

第四,天津妈祖文化的现代传承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天津的妈祖文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
发扬。

不仅有越来越多的当地政府机构和文化机构积极进行保护和传承,更有很多文化、艺术机构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妈祖文化与时代紧密结合。

比如,今年天津市城市文化体验馆推出了“天津妈祖文化大观”主题展览,通过3D技术、仿真模型、声光电特效等方式,让观众深入了解天津妈祖文化的内涵和意蕴,展示妈祖文化的现代性。

第五,天津妈祖文化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天津妈祖文化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据统计,每年的妈祖节都会吸引数十万游客前往,而这些游客在当地的旅游消费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同时驱动了当地的酒店、餐饮及旅游周边产业等方面的繁荣发展。

总之,天津妈祖文化是天津市的一大文化亮点,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关注。

面对未来,我们应该加强妈祖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天津妈祖文化永流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