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改革开放练习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改革开放》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第9课改革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的改革首先开始于()A.城市B.农村C.国有企业D.政府机关2.下列不属于1980年建立的四个特区的是A.深圳B.珠海C.上海D.厦门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开放区B.内地——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4.我国目前共设立了经济特区()A.4个B.14个C.5个D.6个5.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的企业是A.国有制大型企业B.国有小型企业C.合资性企业D.私营企业6.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关于经济改革的重要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完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D.全面发展外向型经济7.下列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是中央经过多方论证采取的做法B.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D.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党和政府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8.党的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的主要改革内容是()A.采取改组、联合等形式加快改革步伐B.推行股份制、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D.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9.城市改革的重点是()A.国有企业的改革B.实施菜篮子工程C.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D.完善城市功能10.为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国家采取了A.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B.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C.推行公司制、股份制D.实行政企分开二、材料说明题11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1)我国的农村改革在这里走出了第一步,请问这里采取了什么政策?(2)从表中简单分析该地区的粮食生产状况,并简要说明其理由。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练习题新人教版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
决战高考,改变命运。
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第9课改革开放评测练习1.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
”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A.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自负盈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2.“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A.农业合作化B.发展乡镇企业C.国有企业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
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A.建立经济特区B.实行“一国两制”C.建立直辖市D.建立特别行政区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A.海南经济特区B.上海浦东开发区C.环渤海地区D.长江三角洲地区5.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这里的“首创”是指()A.兴办乡镇企业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设立经济特区D.建立人民公社6.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国有企业改革D.民主与法制建设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A.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8.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这主要与我国的哪一巨大变革有关()A.加强民主建设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建立经济特区D.国有企业改革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源目的是()A.为了同国外进行平等互利的B.为了更好地利用外国资金C.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D.为了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10.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优秀典型。
改革开放,习题精选

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1980年,我国在福建设立的经济特区是:()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2、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A、上海B、深圳C、珠海D、厦门3、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A、广东B、深圳C、海南D、浦东4、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小岗村农民。
A、安徽肥西B、安徽凤阳C、河北沧州D、贵州关岭5、农村改革以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以下分析其原因的表述中,你认为不准确的一项是( )A、农村人民公社是吃大锅饭。
B、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C、农民劳动一年,收入却不多。
D、农民文化思想素质较低。
6、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于()A、1978年B、1985年C、1992年D、2000年7、1992年,党的()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二、填空题1、()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个开放的“窗口”。
2、()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3、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即把原来单一的()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三、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材料2: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材料3: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回答:各段民间花鼓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从材料2到材料3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D 2、B 3、C 4、B 5、D 6、B 7、D二、1、深圳2、上海浦东开发区3、公有制、政企分开、按劳分配4、公司制、股份制三、材料一反映了朱元津在内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农民残酷压迫,造成安徽凤阳的贫穷落后;材料二反映了“文革”期间,“左”倾错误发展到阶级斗争为纲,造成包括凤阳在内的全国许多地方生产停滞的情况;材料三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阳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树,使经济出现迅速发展的情况。
历史习题初二历史习题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历史习题初二历史习题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背景及意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大陆自1978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巨大进步。
1. 背景2. 意义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政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农村经济改革、城市经济改革、国内外开放以及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改革。
下面将从几个重要方面介绍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
1. 农村经济改革2. 城市经济改革3. 国内外开放4. 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改革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影响及启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在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变革和发展。
下面将重点介绍改革开放的影响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 经济发展的影响2. 社会变革的影响3. 文化发展的影响4. 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5. 启示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向开放进步的重要转折。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
1. 思想观念的更新2. 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3. 政治体系的完善4. 国际地位的提升五、总结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伟大变革,它推动了中国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向开放进步的巨大转变。
改革开放的实施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在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变革。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中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努力。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改革开放》练习03 教学课件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相关问题。 (1)对内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农村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 是什么? 解放生产力,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城市改革从1985年开始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请你说出一个方面的改革内容。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扩大企业自主权、按劳分配为 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举出一个经济特区,说一说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 作用。深圳。做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4)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举 出身边的例子。
神舟发射等、言之有理即可。
1.实行对内改革,我国在农村是实行( A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经营经营责任制
C.个体经营私有制
A.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D.商品化的市场经济
B.山西昔阳大寨大队
2.首先突破”左”的农村政策的束缚,实行”包产到户”的是( )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江苏江阴市华西村
A.杭州 B.深圳
D.天津静海县大丘庄
3.下列城市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B ) C.武汉 D.南京 B.私营企业的改革 D.外商独资企业的改革 4.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C.中外合资企业的改革
八年级历史《改革开放》知识提纲及练习题

改革开放[知识体系]对内改革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制城市:重点是___________的改革对外开放: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的对内改革首先开始于()A.城市B。
国有企业C农村D经济特区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的是()A.安徽凤阳B。
上海浦东C。
四川重庆D。
广东深圳3.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窗口”的经济特区的是()A.珠海B。
上海C。
厦门D。
深圳4.沿海开放城市中,现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A.深圳B。
海南经济特区C。
上海浦东开发区D。
珠江三角洲5.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④②③D。
③①②④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③实行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④有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A.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的以__________为主的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带动了农村__________的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8.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____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__________的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新题举例]9.从1985年起,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十多年来,已取得一些成效。
请思考:(1)我国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从那几个方面进行?(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国有企业改革又有了哪些新突破?(3)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又有哪些方针政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D4.C5.B6.D二、非选择题6.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7.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新题举例] 略。
初二历史改革开放练习题

第9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实践篇(改革开放)【学习目标】1.知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知道深圳等经济特区名称;知道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从扩权让利一直到产权改革。
●重点: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难点:农村改革和国企改革一、知识概括:请你填空概括本课知识。
二、重点理解: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A.城市改革B.农村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沿海地区开放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3、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A、在深圳、珠海搞特区试点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C、建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4、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A、汕头B、深圳C、珠海D、厦门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6、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7、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营经济⑤中外合资企业⑥外商独资企业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三、知识运用8、我们党历来重视探索和解决农民和农业问题;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八下历史 专题三 改革开放 练习

专题三改革开放【备考精练】1.(2019·四川乐山·2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C.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D.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彻底废除2.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四大3.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4. (2019南京)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A. 土地改革后的喜悦B. 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C. 对农村改革的肯定D. 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5. 下表是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
导致表格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6.(2019·山东滨州·13)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历史改革开放练习题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影响不可忽视。
下面是一些与改革开放相关的练习题,供初二历史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
1. 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时间是:
A. 1949年
B. 1966年
C. 1978年
D. 1989年
2. 改革开放政策的主要提出者是: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林彪
3. 改革开放的目标是:
A.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B.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恢复封建社会
D.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4. 改革开放政策的重点领域是:
A. 农业
B. 工业
C. 金融
D. 教育
5.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
A. 封闭型
B. 自由贸易型
C. 平等互利型
D. 超前型
二、填空题
1. 改革开放政策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
2. 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
3. 在改革开放初期,首次引入了____________制度。
4. ____________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5.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带来了中国经济的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 简述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 举例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的重要成就。
3. 你认为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四、案例分析
某村庄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一座繁荣的小镇。
请你根据这个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 改革开放对该村庄带来了哪些变化?
2. 这个村庄是如何利用改革开放的机遇实现发展的?
3. 除了经济发展,这个村庄还从改革开放中受益了哪些方面?
总结: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回顾改革开放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对改革开放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