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 再走一步的课堂笔记

合集下载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堂笔记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堂笔记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堂笔记
一、解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记叙文,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小时候在悬崖上的一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莫顿·亨特(1927—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多次遭遇生死考验。

在1955年离开了空军部队。

他专门从事写作和演讲,著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纳粹飞机和金钱——反难民的故事》等。

他的作品大多以自己的军旅生涯为素材,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三、整体感知
1.文章记叙了“我”在悬崖上的一件事。

故事发生在费城的一个夏
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爬悬崖,“我”陷入绝境时,父亲援救“我”,使“我”获得脱险的情景。

2.文章主旨是: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
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文章结构:全文共九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叙述了“我”和小朋友们爬悬崖的情形。

第二部分(6—15):叙述“我”陷入绝境时,父亲援救“我”,使“我”获得脱险的情景。

第三部分(16—22):叙述“我”在脱险后获得的深刻认识。

部编七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笔记

部编七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笔记

走一步,再走一步
1.训诫.(jiè)陡峭.(qiào)嶙峋
..(lín xún)耸.立(sǒng)啜.泣(chuò)着.眼(zhuó)头晕目眩.(xuàn)迂.回(yū)
纳罕
..(nà hǎn)小心翼.翼(yì)
2. 训诫:告诫、教导。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头晕目眩:头脑昏乱,眼睛昏花。

纳罕:惊奇、诧异。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

灰心丧气:(遇到困难、失败后)意志消沉。

3. 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地点:美国费城。

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父亲。

事件起因: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事件经过和结果(思路点拨):“我”犹豫不决——爬上石架——陷入险境——心惊肉跳——父亲鼓励——小心翼翼——信心大增——成功脱险。

4.(约20米高;约7米)
5.身体瘦弱、胆小怯弱的“我”,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经历和收获。

6.(1)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2)经过(4-15):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3)结果(16-23):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4)启示(24):走一步,再走一步。

7.本文讲述了童年时“我”爬崖遇险,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地战胜困难、脱离险境的经历,并悟出这样的人生哲理:困难并不可怕,坚定信念,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困难去克服,最终一定会战胜它。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笔记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笔记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笔记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 感受文中人物在面对困难时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在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Morton Hunt),美国作家、心理学家,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

三、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六要素分别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四、整体感知
1. 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 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一次爬山的经历。

2.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 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学会分解困难,化整为零,从而克服困难。

五、问题探讨
1. 文章开头介绍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 介绍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 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做铺垫。

2. 文中的“我”遇到了什么困难?
- 爬山时爬到了一块岩石上,上不去也下不来。

3. “我”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 先将困难分解,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解决。

4. 从“我”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在面对困难时,不要畏惧,要学会分解困难,逐步解决,最终克服困难。

六、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在面对困难时应该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会分解困难,化整为零,逐步解决,最终战胜困难。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笔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笔记

以下是一篇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堂笔记:一、生字生词1.生字:(1)训诫(xùn jiè):告诫,教导。

(2)耸立(sǒng lì):高高地直立。

(3)迂回(yū huí):曲折地环绕。

(4)凝视(níng shì):聚精会神地看。

(5)啜泣(chuò qì):抽泣,一吸一顿地哭泣。

(6)纳罕(nà hǎn):惊奇,觉得奇怪。

(7)瘦骨嶙峋(shòu gǔ lín xún):形容人或动物消瘦,身上只剩下骨架。

(8)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形容极度恐惧。

(9)头晕目眩(tóu yūn mù xuàn):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2.生词:(1)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2)眩晕:感觉本身或周围的东西在旋转。

(3)峭壁:陡峭的山崖或峭立的断壁。

(4)屡次:一次又一次,多次。

(5)嘲笑:用言语或笑容讥讽、取笑别人。

(6)凌乱:没有秩序,乱七八糟。

(7)崩塌:崩裂倒塌。

(8)畏惧:害怕。

(9)哄笑:众人一起大笑。

(10)惊慌失措:形容害怕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措,安排,处理。

二、文章结构与内容梳理1.文章结构: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在童年时的一次经历,通过攀爬悬崖、陷入困境、脱险的经历,进而领悟到人生的道理。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结构清晰,易于理解。

2.文章内容梳理:(1)起因:“我”和一群小伙伴攀爬悬崖,比赛看谁先爬到顶峰。

(2)经过:在中途,“我”被悬崖上的险境所困,进退两难。

小伙伴们嘲笑“我”,让“我”感到十分委屈和伤心。

然而,“我”的父亲及时出现,给“我”以指导和鼓励,让“我”有了信心和勇气,一步一步地走下悬崖。

(3)结果:“我”成功脱险,并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道理:“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初一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笔记

初一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笔记

初一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笔记一、主题概述1. 本课主题为“走一步,再走一步”,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心态。

二、内容要点2.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明白只有不停地前行才能取得成功,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勇往直前,不断努力,相信自己,积极面对生活。

3.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1)故事欣赏: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来阐述“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2)名言解析:提供一些关于坚持不懈、励志向上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哲理和智慧。

(3)优秀演讲:通过播放一些成功人士的励志演讲视瓶或录音,鼓舞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勇往直前。

(4)课堂讨论:开展一些针对坚持不懈和勇气的讨论和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

(5)学习体会:安排学生针对本课主题展开一些小结或心得体会的写作活动,巩固课堂学习。

三、教学目标4. 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生能够感受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心态。

(3)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品质。

四、教学内容设计5. 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欣赏、名言解析等方式,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道理。

(2)教师安排学生观看优秀演讲视瓶,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观点。

(4)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本课主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形成学习体会。

五、教学方法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故事讲解、名言解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念。

(2)启发法:通过课堂讨论、优秀演讲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笔记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笔记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笔记一、引言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而在这些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勇气和毅力,更需要的是一种向前迈进的决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二、在面对困难时,我们需要走一步1.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人生就像是一条曲折的河流,充满了各种意外和挑战。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束手待毙,而是需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勇敢地向前迈进。

2. 勇气与决心在面对困难时,我们需要的是勇气和决心。

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才能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三、再走一步的意义1. 持之以恒再走一步代表着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愿意再走一步,就会发现困难并不是那么不可逾越。

2. 不断积累再走一步也代表着不断积累。

每一步的经历和收获都会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宝贵财富,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四、如何走好每一步1. 不怕犯错在面对困难时,我们需要的是敢于尝试,不怕犯错。

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走好每一步。

2. 思考和总结在走好每一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和总结经验。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类似的困难,走得更稳健、更快速。

五、结语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而当我们面对困难时,最重要的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不断前行,勇敢地面对挑战,并且再走一步。

只有不断前行,我们才能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一步,再走一步,直到成功的彼岸。

六、在个人成长中走一步,再走一步1. 克服自己的局限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在学习和工作中。

面对困难,我们需要学会克服自己的局限,勇敢地向前迈进。

无论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还是面对职场挑战,我们都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坚定的决心,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自己。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课堂笔记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课堂笔记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课堂笔记
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者:莫顿·亨特
文章体裁:记叙文
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我”在爸爸的引导下克服困难的事。

主题思想: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困难,把大困难化作小困难,一步步地去解决。

写作特点:
叙事简明扼要,情节紧凑。

人物形象鲜明,中心突出。

语言朴实自然,富有表现力。

重点字词:
痴迷:对某事物极度的喜爱和追求。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引诱:吸引、诱惑。

嘲笑:用言语或行动讥笑别人。

灼热:形容温度高,热得难受。

恍惚: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暮色四合:傍晚昏暗的天色从四周笼罩过来。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凌乱不堪:形容非常杂乱,没有条理。

悬崖峭壁:形容山势陡峭,无法攀爬。

心惊肉跳:形容非常惊恐害怕。

头晕目眩:形容头晕眼花,眼前一片模糊。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暮色四合:傍晚昏暗的天色从四周笼罩过来。

微弱:光线暗淡,声音微弱。

嘲笑:用言语或行动讥笑别人。

软弱无力:形容身体虚弱无力。

哭泣:因伤心、痛苦、想念等而流泪。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笔记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作者简介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自杀》《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悬崖上的一课》。

二、写作背景《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

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就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

后来经过父亲指导,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三、字词训诫:受训斥、斥责或攻击耸立:高高地矗立迂回:曲折回旋的;环绕的迂回曲折凝视:不眨眼地看; 神情专注地看; 从高往低看;专注地看、注视着某样东西。

也可以用目不转睛来形容。

纳罕:诧异;惊奇瘦骨嶙峋: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

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闷热:气温高,气压低,使人感到燥热气闷﹑不畅快;风小、空气不流畅、气温非常高的天气。

四、结构层次《走一步,再走一步》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起因:去爬悬崖第二部分:经过:进退两难第三部分: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在父亲的鼓励之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石架,脱离了“险境”第四部分: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大困难,赢得最后胜利五、课文分析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堂笔记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创作的一篇记叙文,入选初一语文课本。

以下是关于这篇文章的课堂笔记:
1. 故事背景: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一次冒险爬崖的经历。

2. 情节概述:作者与伙伴们攀爬悬崖时被困在了半山腰,在父亲的指导下,他成功脱险。

3. 人物分析:
- 作者:起初胆小怯懦,但在面对困境时逐渐展现出勇敢和坚持的品质。

- 父亲:善于引导和教育孩子,用独特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

4. 主题:面对困难,要将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逐个克服,最终战胜困难。

5. 写作手法:以第一人称叙事,使故事更具真实感;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使情节更加生动。

6. 启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有信心和勇气,化整为零,逐步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