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22年版)

合集下载

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

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

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和患者,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发布了最新的肺癌诊疗指南,该指南主要针对2022年。

第一部分:诊断与分期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建议在高风险人群中进行肺癌筛查,如长期吸烟者、家族遗传史和其他高危因素存在的人群。

筛查方法包括低剂量CT(LDCT)扫描和支气管镜检查。

一旦发现可疑病灶,进一步的诊断需要通过组织活检来确认病理类型和分期。

CSCO指南推荐尽量使用活检来获取组织样本,以便进行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第二部分:治疗策略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范围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来确定,可能包括肺叶切除、肺叶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

2. 放疗与化疗放疗和化疗常常在手术之前或之后用于治疗晚期肺癌或存在局部晚期侵袭的早期肺癌患者。

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提供了详细的放疗和化疗方案,根据不同分期和病理类型进行选择。

3. 靶向治疗靶向药物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变异基因或蛋白的药物。

对于肺癌患者,在进行基因检测后,如果发现存在特定的靶向基因突变,则可以选择靶向治疗。

CSCO指南列出了常见的靶向药物及其应用指南。

第三部分:随访与管理肺癌患者的长期随访和管理对于预防复发和实施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强调了定期的随访和体检,包括胸部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监测和肺功能评估等。

指南还建议在随访期间进行心理支持和康复治疗。

第四部分:创新技术和展望肺癌的治疗领域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演进,包括免疫治疗、基因编辑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

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对这些创新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总结: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给出了全面且针对性的肺癌治疗建议,旨在引导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肿瘤和血液病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肿瘤和血液病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肿瘤和血液病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4.03•【文号】国卫办医函〔2022〕104号•【施行日期】2022.04.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诊断标准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肿瘤和血液病相关病种诊疗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2〕1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提高肿瘤和血液病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维护患者健康权益,我委委托有关单位制修订了肿瘤和血液病相关病种诊疗指南。

现印发给你们(见附件,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请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做好实施工作。

附件:1.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2.膀胱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3.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4.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5.胰腺癌诊治指南(2022年版)6.肾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7.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8.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9.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10.卵巢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11.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12.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13.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14.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15.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16.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1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诊疗指南(2022年版)18.慢性髓性白血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19.血友病A诊疗指南(2022年版)2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2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疗指南(2022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2年4月3日。

2022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完整版)精选全文

2022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完整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2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完整版)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中的第1位。

同时,由于早期肺癌多无明显症状,临床上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已属晚期,晚期肺癌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不高。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肺癌防治措施、提高肺癌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建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结合国际指南和中国国情,整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新进展,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旨在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肺癌筛查、诊断、病理、治疗和随访等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导性建议。

表1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循证医学推荐级别推荐类别循证医学证据级别1类推荐证据级别最髙.专家组一致推荐2A类推荐证据级别稍低.4•家组一致推荐2B类推荐证据级别低.部分专家推荐3类推荐证据专家分歧较大第一部分:肺癌的筛查一. 筛查人群的选择1.推荐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5岁。

2.肺癌的危险因素吸烟:吸烟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起始吸烟年龄越小、每日吸烟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引发肺癌的相对危险度越大。

建议吸烟量Z 20包年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吸烟与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SCLC)的关系相对更为密切,鱗状细胞癌和SCLC常呈中央型生长,因此,重度吸烟人群可进一步进行荧光支气管镜筛查。

同时开展戒烟宣传教育。

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Meta分析显示,二手烟暴露显著增加肺癌发生风险。

炒炸等烹饪方式产生的厨房油烟可导致DNA损伤或癌变,是中国非吸烟女性罹患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长期接触氨、碑、被、铭、镉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质者更易罹患肺癌。

石棉暴露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另外,二氧化硅和煤烟也是明确的肺癌致癌物。

个人肿瘤史:既往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可能携带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肺癌诊疗规范

肺癌诊疗规范

肺癌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病理学诊断无明显可确认之肺外原发癌灶,必须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方能确立病理学诊断:(1)肺手术标本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者;(2)行开胸探查、肺针穿刺或经纤维支气管镜检采得肺或支气管活检组织标本,经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支气管肺癌者;(3)颈和腋下淋巴结、胸壁、胸膜或皮下结节等转移灶活检,组织学表现符合原发支气管肺癌,且肺或支气管壁内疑有肺癌存在,临床上又能排除其它器官原发癌者。

2.细胞学诊断痰液、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抽吸、冲洗等细胞学标本,镜下所见符合肺癌细胞学标准者,诊断可以确立。

需注意除外上呼吸道甚至食管癌肿。

3.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可以确立临床诊断:(I)X线胸片见肺部有孤立性结节或肿块阴影,其边缘呈脑回状、分叶和细毛刺状,并在短期内(2—3个月)逐渐增大者,尤以经过短期积极药物治疗后可排除结核或其它炎性病变者;(2)节段性肺炎在短期内(一般为2—3个月)发展为肺不张,或肺叶不张在短期内发展为全肺不张者,或在其相应部位的肺根部出现肿块,特别是生长性肿块者;(3)上述肺部病灶伴远处转移,邻近器官受侵或压迫症状表现者,如:邻近骨破坏、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明显增大,短期内发展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同侧喉返神经麻痹(排除结核和主动脉病变后)和颈部交感神经节(排除手术创伤后)、臂丛神经、膈神经侵犯症等。

肺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

(二)证候诊断1.肺脾气虚证:久嗽痰稀、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浮肿便溏、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脉沉细。

2.肺阴虚证:咳嗽气短、干咳痰少、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口渴、声音嘶哑、舌赤少苔、或舌体瘦小、苔薄、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咳嗽气短而不爽、气促胸闷、心胸刺痛或胀痛、痞块疼痛拒按、唇暗,舌紫暗或有瘀血斑、苔薄、脉弦或涩。

肺癌诊疗常规

肺癌诊疗常规
1•原则
(1)应在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和/或呼吸内科共同研究和/或讨论后决 定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
(2)除急诊情况外,应在治疗前完成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全面的治疗计划。
(3)对因心肺疾患等原因不能手术的患者, 如果一般状况和预期寿命允许, 放疗应以治愈为目的。
(4)接受根治性放疗或化放疗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因为暂时和可处理的毒 性反应而中断治疗或减少剂量。这些毒性反应包括3度食管炎、血液学毒性等。 应在毒性出现前对患者进行解释。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原则
在任一非急诊手术治疗前,应根据诊断要求完成必要的影像学等辅助检查, 并对肺癌进行c-TNM^期,以便于制订全面、合理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应由以胸外科手术为主要专业的外科医师来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
制订手术方案。尽量做到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完全性切除, 同时尽量保留有功能 的肺组织。
(2)NSE是小细胞肺癌首选标志物,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监测治疗反 应,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
(3)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记物,对肺鳞癌诊断的敏感性可 达60%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
3.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应包括胸部正位和侧位片。在基层医院,胸部正侧位
2•治疗效果
化学治疗的疗效评价参照WHOS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或RECIST疗效评价标准 (见附录B)。
3•常用方案
(1)小细胞肺癌
一线化疗方案:
PE方案(顺铂/依托泊苷,DDP/VP-16, CE方案(卡铂/依托泊苷,CBP/VP-16等。
二线化疗方案:
CAV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CTX/ADM/VOR Topotecan单药方 案。

NSCLC诊疗规范

NSCLC诊疗规范
体格检查
1.多数早期肺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出现原因不明、久治不愈的肺外征象,如杵状指(趾)、非游走性关节疼痛、男性乳腺增生、皮肤黝黑或皮肌炎、共济失调和静脉炎等。 3.临床表现高度可疑肺癌的患者,体检发现声带麻痹、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Homer征、Pancoast综合征等提示局部侵犯及转移的可能。 4.临床表现高度可疑肺癌的患者,体检发现肝肿大伴有结节、皮下结节、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辅助检查
*
MRI检查:MRI检查在胸部可选择性地用于以下情况:判定胸壁或纵隔是否受侵;显示肺上沟瘤与臂丛神经及血管的关系;区分肺门肿块与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的界限;对禁忌注射碘造影剂的患者,是观察纵隔、肺门大血管受侵情况及淋巴结肿大的首选检查方法;对鉴别放疗后纤维化与肿瘤复发亦有一定价值。MRI特别适用于判定脑、脊髓有无转移,脑增强MRI应作为肺癌术前常规分期检查。MRI对骨髓腔转移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很高,可根据临床需求选用。
其他检查
*
痰细胞学检查:是目前诊断肺癌简单方便的无创伤性诊断方法之一。 TFNA:可在CT或超声引导下进行胸内肿块或淋巴结的穿刺。 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可以获取胸腔积液,进行细胞学检查。 胸膜活检术:对于诊断不明的胸腔积液,胸膜活检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浅表淋巴结及皮下转移结节活检术:对于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下转移结节者,应常规进行针吸或活检,以获得病理学诊断。
0.0
0.8
0.2
0.4
0.6
1.0
无进展生存概率
OS: EGFR野生型
吉非替尼 (n=91) 卡铂/紫杉醇 (n=85)
如果该患者为EGFR野生型患者
First-SIGNAL研究: EGFR野生型患者一线使用EGFR-TKI的死亡风险增加20%,进展风险增加50%

完整版版肺癌治疗方案总结诊疗规范CSCO指南NCCN指南

完整版版肺癌治疗方案总结诊疗规范CSCO指南NCCN指南

完整版版肺癌治疗方案总结诊疗规范CSCO指南NCCN指南肺癌治疗方案总结一、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__年版)1、放化疗同步治疗方案:适用范围:mA、HIB期患者建议同步放化疗方案为E(足叶乙甘+顺粕)方案或T(多西他赛+顺粕)方案。

女n果患者不能耐受,可以行序贯放化疗,培美曲塞联合顺钳或卡钳作为同步或序贯用药的方案之o2、晚期NSCLC的药物治疗(1)一线药物治疗:含钳两药方案是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血管内皮抑素;于晚期无驱动基因,非鳞NSCLC患者,还可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癌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如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可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包括吉XX、厄XX、埃XX、阿XX尼治疗,一线给予吉XX治疗时还可考虑联合培美曲塞和卡粕。

ALK或ROS1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选择克n坐替尼治疗表1非小细胞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化疗方案剂量用药时间时间及周期N方案长春瑞滨225mg/m1、8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T方案紫杉醇2135-175mg/m1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或卡粕AUC=561G方案吉西他滨21000-1250mg/m、18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或卡粕AUC=561方案D多西他赛275mg/m1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或卡粕AUC=561奈达钳(仅限鳞癌)2100mg/m1方案培美曲塞2500mg/m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或卡粕AUC=561表2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抗血管新生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药物剂量用药时间抗血管生成药物血管生成内皮抑素27.5mg/m1-14,21天为1周期贝伐珠单抗27.5-15mg/m 周期1天为21,1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2250mg/mQd厄洛替你2150mg/mQd埃克替尼2125mg/mTid阿法替尼240mg/mQd克嘎替尼2250mg/mBid对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的患者,可选择维持治疗。

2022年CSCO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全文

2022年CSCO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全文

2022年CSCO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全文)NO.1分子分型更新要点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检测,有∏级推荐上升至I 级推荐。

(3类证 据)分子分型BRAFV600E 殛、KMS 双、ERBB2(HER2 rm/«, “fτi∏■以及Nmirit 合采用NGS 技术检汨肿 等"因变异可通过单“因检冽技术或二代冽序技术•交交负荷(TMB )(NGS )在肿■蛆织中进n,若里织标本不可及,(2映)1» *1。

」考虐利用WctDNA 迸打怆汹(2快)他防本无法获取或电>不能行MB 检窝时,可通过外 周HU®离/Wβ DNA (cf/ctDNA )师 £G 网M 17 ,11 ;不及第、经小标本活检诊・*翕或混合.相成分的-/ZnEGFR-TKls 射为患者,建议再次活检迸行&许患者■议EGFR 处、心融合及ROSI T790M 检渊山).不能收取肿震随本的患者,建说行H (2A 类) cf/ctDNA ft≡WT790M 陋 <,*,s>姐织标本采用免疫姐化法检UPaLl 表达(1类)• XHt 对MFl 突变Ie 向药在BB 内获批上市,∖1ET ∣J 外显子跳跃突变楼湾由Il 级推荐上升至1级推荐(3类证据).N0.2早.中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的更新要点HA 、IlB 期NSCLC 的治疗不可手术In 期及IVM NSOC再"诊V 诟保SR 足券姐织标本的诊子卷H,根州分 子分型》噌疗(1类);对于非”组织标本迸行: EGFR突女.AUC .砍”GWit⅛及METl 可φ(琰)新增〃根治性手术后,阿替利珠单抗辅助治疗(限PD-Ll TC > l%)w 作为U 级推荐。

可手术mA 或B(T3N2M0)期NScLC 的治疗分层为T3-4N1或T4N0非肺上沟瘤(侵犯胸壁、主支气管或纵隔)治 疗部分,新增〃根治性手术后,阿替利珠单抗辅助治疗(限PD-Ll TC >1%)〃作为∏级推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22年版)原发性肺癌诊疗标准〔2022年版〕一、概述原发性肺癌〔primarylungcancer,PL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从病理和治疗角度,肺癌大致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mallcelllungcancer,NCLC〕和小细胞肺癌〔mallcelllungcancer,CLC〕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85%,其余为小细胞肺癌。

由于小细胞肺癌独特的生物学行为,治疗上除了少数早期病例外,主要采用化疗和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肺癌指代非小细胞肺癌。

二、筛查和诊断〔一〕肺癌的危险因素由于我国工业化不断开展导致空气污染日益加重,加之烟草流行率全球最高以及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

在未来几十年中,肺癌将一直是我国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说明,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因素。

1.吸烟和被动吸烟吸烟是目前公认的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香烟在点燃过程中会形成60余种致癌物。

烟草中的亚硝胺、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苯并芘等,是对呼吸系统致癌性很强的物质。

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吸烟为肺癌病因。

吸烟与肺癌危险度的关系与烟草的种类、开始吸烟的年龄、吸烟的年限、吸烟量有关。

欧美国家吸烟者肺癌死亡率约为不吸烟者的10倍以上,亚洲那么较低。

2.室内污染室内污染主要包括室内燃料和烹调油烟所致污染。

室内煤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烹调油烟均可产生苯并芘、甲醛、多环芳烃等多种致癌物。

室内燃煤与肺癌的关联首先由我国云南宣威进行的研究发现,两项病例对照研究报告了燃煤量与肺癌的阳性关联,随后队列干预研究中显示改炉改灶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当地肺癌发病率。

我国上海、甘肃、香港的研究也说明烹调油烟〔炒、炸〕与肺癌的发病危险相关。

近年来雾霾污染备受关注,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需进一步探索其对肺癌发病的影响。

4.室外空气污染室外空气污染物中的致癌物主要包括苯并芘、苯、一些金属、颗粒物质、臭氧等。

Chen等系统评价1950年至2007年的17项队列研究和20项病例对照研究时发现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每增加10μg/m3,肺癌死亡危险增加15%~21%。

5.职业因素多种特殊职业接触可增加肺癌的发病危险,包括石棉、石英粉尘、镍、砷、铬、二氯乙醚、矿物油、二氯甲醚等。

孙统达等对中国石棉接触人员癌症死亡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说明,石棉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Dricoll等估计全球范围内肺癌的职业因素归因比例在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和5%,我国男性和女性职业因素归因比例为10.6%和7.0%。

6.肺癌家族史和遗传易感性肺癌患者中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这些发现说明遗传因素可能在对环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个体中起重要作用。

Matakidou等的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肺癌家族史与肺癌的RR为1.84〔95% CI:1.64~2.05〕;林欢等报道了633例的肺癌家系调查,家系中有1个肺癌患者的调整OR为2.11,2个以上的肺癌患者调整OR到达4.49。

在非吸烟者中那么为1.51〔95% CI:1.11~2.06〕。

目前认为涉及机体对致癌物代谢、基因组不稳定、DNA修复及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的基因多态均可能是肺癌的遗传易感因素,其中代谢酶基因和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是其中研究较多的两个方面。

7.其他与肺癌发生有关的其他因素还包括营养及膳食、社会心理因素、免疫状态、雌激素水平、感染〔HIV、HPV〕、肺部慢性炎症、经济文化水平等,但其与肺癌的关联尚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价。

美国全国肺癌筛查试验证明,LDCT 筛查可降低高危人群20%的肺癌死亡率,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工具。

我国目前在少数地区开展的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试点技术指南中推荐采用LDCT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按风险状态分为以下3组。

1.高危组年龄55~74岁,吸烟史≥30包年,戒烟史<15年;或年龄≥50岁,吸烟史≥20包年,另外具有被动吸烟之外的危险因素。

2.中危组年龄≥50岁,吸烟史或被动吸烟接触史≥20包年,无其他危险因素。

3.低危组年龄<50岁和吸烟史<20包年。

NCCN指南建议高危组进行肺癌筛查,不建议低危组和中危组进行筛查。

〔三〕临床表现肺癌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但缺乏特异性,因此常导致肺癌诊断的延误。

周围型肺癌通常不表现出任何病症,常是在健康查体或因其他疾病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的。

肺癌的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病症,原发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结构引起的病症,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病症以及肺癌的肺外表现〔瘤旁综合征、副肿瘤综合征〕等。

1.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病症这类病症和体征包括:①咳嗽,咳嗽是肺癌患者就诊时最常见的病症,50%以上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有咳嗽病症。

②咯血,肺癌患者大约有25%~40%会出现咯血病症,通常表现为痰中带血丝,大咯血少见。

咯血是最具有提示性的肺癌病症。

③呼吸困难,引起呼吸困难的机制可能包括以下诸多方面,原发肿瘤扩展引起肺泡面积减少、中央型肺癌阻塞或转移淋巴结压迫大气道、肺不张与阻塞性肺炎、肺内淋巴管播散、胸腔积液与心包积液、肺炎等。

④发热,肿瘤组织坏死可以引起发热,肿瘤引起的继发性肺炎也可引起发热。

⑤喘鸣,如果肿瘤位于大气道,特别是位于主支气管时,常可引起局限性喘鸣病症。

2.原发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结构引起的病症原发肿瘤直接侵犯邻近结构如胸壁、膈肌、心包、膈神经、喉返神经、上腔静脉、食管,或转移性肿大淋巴结机械压迫上述结构,可以出现特异的病症和体征。

包括:胸腔积液,声音嘶哑,膈神经麻痹,吞咽困难,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心包积液,Pancoat综合征等。

3.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病症最常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而出现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病症。

骨转移那么通常出现较为剧烈而且不断进展的疼痛病症等4.肺癌的肺外表现除了肿瘤局部区域进展引起的病症和胸外转移引起病症以外,肺癌患者还可以出现瘤旁综合征。

肺癌相关的瘤旁综合征可见于大约10%~20%的肺癌患者,更常见于小细胞肺癌。

临床上常见的是异位内分泌、骨关节代谢异常,局部可以有神经肌肉传导障碍等。

瘤旁综合征的发生不一定与肿瘤的病变程度正相关,有时可能会先于肺癌的临床诊断。

对于合并瘤旁综合征的可手术切除的肺癌来说,病症复发对肿瘤复发有重要提示作用。

〔四〕体格检查 1.多数早期肺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患者出现原因不明、久治不愈的肺外征象,如杵状指〔趾〕、非游走性关节疼痛、男性乳腺增生、皮肤黝黑或皮肌炎、共济失调和静脉炎等。

3.临床表现高度可疑肺癌的患者,体检发现声带麻痹、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霍纳综合征、Pancoat综合征等提示局部侵犯及转移的可能。

4.临床表现高度可疑肺癌的患者,体检发现肝大伴有结节、皮下结节、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五〕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1〕实验室一般检测:患者在治疗前,需要行实验室常规检测,以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是否适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血常规。

2〕肝肾功能及其他必要的生化免疫等检测。

3〕出凝血功能检测。

〔2〕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检测:目前美国临床生化委员会和欧洲肿瘤标志物专家组推荐常用的原发性肺癌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pecificenolae,NE〕,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tokeratinfragment,CYFRA21-1〕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trin-releaing peptide,ProGRP〕,以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quamou cell carcinoma antigen,CC〕等。

以上肿瘤标志物联合使用,可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1〕辅助诊断:临床诊断时可根据需要检测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行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了解肺癌可能的病理类型。

①CLC:NE和ProGRP 是辅助诊断CLC的理想指标。

②NCLC:在患者的血清中,CEA、CC和CYFRA21-1水平的升高有助于NLCL的诊断。

CC和CYFRA21-1一般认为其对肺鳞癌有较高的特异性。

假设将NE、CYFRA21-1、ProGRP、CEA和CC等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鉴别CLC和NCLC的准确率。

2〕考前须知①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与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密切相关,不同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宜直接比拟。

在治疗观察过程中,如果检测方法变动,必须使用原检测方法同时平行测定,以免产生错误的医疗解释。

②各实验室应研究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建立适当的参考区间。

③不合格标本如溶血、凝血、血量缺乏等可影响凝血功能、NE等肿瘤标志标志物甚至肝肾指标等的检测结果。

④标本采集后需尽快送检到实验室,标本放置过久可影响Pro-GRP 等肿瘤标志物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结果。

2.影像学检查肺癌的影像检查方法主要包括:某线胸片、CT、MRI、超声、核素显像、PET-CT等方法。

主要用于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期和再分期、评估手术可切除性、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等。

影像学检查是无创检出和评价肿瘤的最正确方法,影像学信息使临床医师对于肿瘤预后的判断和治疗决策的制订都更有把握。

在肺癌的诊治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合理、有效地选择一种或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1〕胸部某线片检查:在我国,某线胸片正、侧位常是基层医院发现肺部病变的根本影像检查方法,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一旦某线胸片疑心肺癌应及时行胸部CT扫描。

〔2〕胸部CT检查:胸部CT是目前肺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治疗后随诊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CT能够显示某线胸片上难以发现的影像信息,可以有效地检出早期肺癌,进一步验证病变所在的部位和累及范围。

对于肺癌初诊患者胸部CT扫描范围应包括双侧肾上腺。

对于难以定性诊断的胸部病变,可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来获取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

肺癌的传统影像学分型是根据肺癌的发生部位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特定部位。

中央型肺癌发生在主支气管及叶、段支气管,常引起继发的阻塞性改变。

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远端。

特定部位的肺癌如肺上沟癌。

1〕中央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近年来腺癌表现为中央型肺癌者也有所增多。

早期中央型肺癌表现为支气管壁局限性增厚、内壁不规那么、管腔狭窄,肺动脉伴行的支气管内条状或点状〔轴位观〕密度增高影,通常无阻塞性改变。

影像表现有时可以阻塞性肺炎为主,在抗炎治疗后炎症消散,但仍需注意近段支气管壁是否增厚。

中晚期中央型肺癌以中央型肿物和阻塞性改变为主要表现,阻塞性改变最早为阻塞性肺气肿,再进一步开展为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