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空间分析在学校选址中的应用
GIS空间分析论文

《空间分析》课程报告学院:专业:学号:姓名:引言 (3)1. 学校选址研究的意义 (3)2. 位址选择准备 (4)2.1 位址选择 (4)2.2 学校选址的一般要求 (4)2.3 确定权重 (4)2.4 学校选址框架图 (5)3. 利用ArcGIS进行学校选址 (5)3.1 距离制图 (5)3.2 表面分析 (5)3.3 重分类 (5)3.3.1 新值取代原来值 (5)3.3.2 重新组合分类原值 (6)3.3.3 以一种分类体系对原始值进行分类 (6)3.3.4 指定值空值设置 (6)3.4 栅格计算 (6)4. 实验数据 (6)5. 数据处理过程及结果 (6)5.1 添加数据,并设置空间分析环境 (6)5.2 提取学校和娱乐场所直线距离数据集 (8)5.2 从DEM 数据提取坡度数据集 (9)5.3 重分类数据集 (10)5.3.1 重分类坡度数据集 (10)5.3.2 重分类娱乐场直线距离数据集 (11)5.3.3 重分类现有学校直线距离数据集 (12)5.3.4 重分类土地利用数据集 (13)6. 结论 (16)GIS在学校选址中的应用姓名:学号:摘要:栅格数据结构简单、直观,非常利于计算机操作和处理,是GIS常用的空间基础数据格式。
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是GIS空间分析的基础,也是ArcGIS空间分析模(SpatialAnalyst)的核心内容。
ArcGIS 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 Analyst)提供了一个范围广阔且功能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建模工具集,它允许用户从GIS数据中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并以多种方式进行分析操作,包括距离制图、密度制图、表面生成、表面分析、统计分析、重分类、栅格计算,等等。
合理的学校空间位置布局,有利于学生的上课与生活。
学校的选址问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学生娱乐场所配套、与现有学校的距离间隔等因素,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因素能够确定出适宜性比较好的学校选址区。
关键词: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学校选址中图分类号:查中图分类号手册文献标志码:The application of GIS in school locationAbstract:Raster data structure is simple, intuitive,and very easy to computer operation and treatment, it is the commonly used in GIS space based on data format. The space analysis based on the grid data is the fundamental of GIS spatial analysis,also is core content to ArcGIS space analysis module (Spatial Analyst). ArcGIS space analysis module (Spatial Analyst) provides a wide range and powerful Spatial analysis and modeling tool set,which allows users get the information quickly from GIS data, and to provides various analysis operations, including distance drawing, density drawing, surface formation, surface analysis, statisticalanalysis,reclassification, and raster calcunation, and so on. Reasonable school space position is good for the students of study and life. School issues consider the site selec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places of entertainment facilities, and existing school distance interval in general and other factors. Grasping these factors can determine the suitability better school location area.Key words: Raster data;Spatial Analyst;school location引言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ArcGIS具有功能强大、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社会公共安全与应急服务、国土资源管理、遥感、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水利、电力、石油、国防、公共医疗卫生、电信等方面和领域都有深入的应用。
【GIS】空间分析——学校选址

【GIS】空间分析——学校选址BEGIN合理的学校空间位置布局,有利于学生的上课与生活。
学校的选址问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学生娱乐场所配套、与现有学校的距离间隔等因素,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因素能够确定出适宜性比较好的学校选址区。
实验介绍实验目的:通过练习,熟悉ArcGIS栅格数据距离制图、成本距离加权、数据重分类、多层面合并等空间分析功能,熟练掌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和结果类似学校选址的实际应用问题。
实验数据:(1) landuse (土地利用图):(2) dem (地面高程图);(3) rec_sites (娱乐场所分布图);(4) school (现有学校分布图)。
实验要求:(1)新学校选址需注意如下几点:①新学校应位于地势较平坦处;②新学校的建立应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③新学校应该与现有娱乐设施相匹配,学校距离这此市越近越好④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2)数据层权重比为: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离学校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势位置因素各占0.125。
(3)实现过程运用ArcGis的扩展模块(extension)中的空间分析部分功能,具体包括:坡度计算、直线距离制图功能、重分类及栅格计算器等功能。
激活扩展模块运行ArcMp。
如果Spatal Analyst模块未能激活,单击【自定义】→【扩展模块】,选择Spatial Analyst, 单击【关闭】。
打开工程文件打开地图文档在ArcMap 主菜单上选择【文件】→【打开】,选择E: \Chp8\ Exl \ school. mx。
空间分析环境设置设置空间分析环境选中ArcToolbox,右键选择【环境】打开环境设置对话框,设置相关参数。
①展开【工作空间】,设置工作路径为: E: \Chp8\ExlResult\(自己设置)。
②展开【处理范围】在范围下拉框中选择“与图层landuse相同”;③展开【栅格格分析】,在像元大小下拉框中选择“与图层landuse相同”。
利用GIS技术进行建设方案选址分析

利用GIS技术进行建设方案选址分析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建设项目的选址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选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功与否,因此,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建设方案选址分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GIS技术进行建设方案选址分析,以及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一、GIS技术的概述GIS技术是一种整合了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等功能的综合性技术。
它能够将不同来源的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并通过空间分析和地图可视化等手段,提供决策支持和问题解决的工具。
在建设方案选址分析中,GIS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市场需求等,从而找到最佳的选址方案。
二、建设方案选址分析的要素1. 地理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因素包括地形、土壤、水资源等。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到这些地理环境数据,并进行空间分析,找到适合建设的地区。
例如,如果我们要建设一个水电站,就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充足性和地形的适宜性。
2. 交通条件因素交通条件是影响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用GIS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到道路、铁路、机场等交通网络的数据,并进行网络分析,评估不同选址方案的交通便利性。
这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点,以方便物流和人员流动。
3. 市场需求因素市场需求是建设项目成功的关键。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到人口分布、消费水平等数据,并进行空间分析,找到潜在的市场需求区域。
这有助于我们选择市场潜力大的地点,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
三、GIS技术在建设方案选址分析中的应用1. 数据收集与整合GIS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数据源中收集和整合地理数据。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到高分辨率的地形数据;通过地理调查,我们可以获取到人口分布和土地利用等信息。
这些数据的整合可以为选址分析提供基础。
2. 空间分析与模型建立GIS技术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包括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空间插值等。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信息和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在地理教学中,GIS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学生提供了更直观、更生动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介绍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一、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1. 地理数据可视化通过GIS技术,学生可以将地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地图形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貌特征、地理分布以及人口分布等地理现象。
例如,在教授城市规划时,学生可以利用GIS软件绘制城市地图,并标注不同地区的规划用地,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城市发展的整体情况。
2. 空间分析和模拟通过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学生可以模拟不同地理现象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过程和相互关系。
例如,在研究气候变化时,学生可以通过GIS软件分析不同地区的温度、降雨量等数据,并进行模拟,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和预测。
3. 地图制作和信息提取GIS软件提供了各种工具和功能,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制作地图,并从中提取所需的地理信息。
例如,在研究世界人口分布时,学生可以使用GIS软件绘制世界地图,并根据不同国家的人口数据生成相应的热力图,从而更加直观地显示人口密集区域和人口稀少区域。
二、GIS应用对地理教学的影响1. 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GIS技术,地理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可以通过操作GIS软件来参与到地理实践中。
由于GIS技术的直观性和交互性,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和知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培养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GIS应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使用GIS软件进行地理数据分析和模拟时,需要考虑地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通过GIS应用,学生可以自主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提高了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ARCGIS学校选址报告解析

ARCGIS学校选址报告解析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报告目的与意义 (3)1.3 报告结构概述 (5)二、理论基础与方法 (6)2.1 ARCGIS软件简介 (7)2.2 学校选址的理论依据 (8)2.3 选址分析方法介绍 (9)三、案例研究 (10)3.1 案例一 (11)3.1.1 基础数据收集 (12)3.1.2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13)3.1.3 选址结果与讨论 (14)3.2 案例二 (16)3.2.1 基础数据收集 (17)3.2.2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18)3.2.3 选址结果与讨论 (20)四、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21)4.1 政策因素 (22)4.2 经济因素 (23)4.3 社会因素 (24)4.4 环境因素 (26)4.5 技术因素 (27)五、选址优化策略 (28)5.1 多准则综合评价法 (30)5.2 灰色关联分析法 (31)5.3 模糊综合评判法 (33)5.4 德尔菲法 (34)六、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34)6.1 实践应用概述 (35)6.2 案例分析一 (35)6.3 案例分析二 (37)七、结论与建议 (38)7.1 结论总结 (39)7.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40)7.3 对实践应用的展望 (41)一、内容描述本报告旨在对ARCGIS学校选址进行深入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选择依据。
报告首先阐述了选址的重要性,接着从市场需求、交通便利性、教育资源、环境适宜性以及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采用GIS技术对选址进行空间分析,最终提出推荐选址方案。
引言:阐述选址对于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包括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区域发展等。
市场需求分析:分析目标区域的生源情况、人口结构及发展趋势,评估学校的市场需求。
交通便利性分析:从地理位置、交通线路、公共交通设施等方面评估学校选址的交通便利性。
教育资源分析:考察周边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包括学校数量、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等。
GIS空间分析在选址中的应用

GIS空间分析在选址中的应用—以在武汉建迪士尼乐园为例姓名:王好峰学号:2009301110005 既然要在武汉建迪士尼乐园,我们首先需要对迪士尼乐园做一个合适的定位,同时针对其特点作出合理的需求分析。
结合所查阅的资料以及我个人的认识,我认为其选址应充分考虑以下几项因素:1、空间每个选址对象的建立都需要占据一定的面积,选址的对象与目的不同,对面积的要求就有所不同,很多时候都要进行面积的量算。
同时,我们还应合理分析其所需的区位条件,从而进行合理的选址。
通过对已建的5个迪士尼乐园以及正在规划的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占地面积进行分析,其占地面积都在100公顷以上,同时还需要规划出足够的空间留待以后的扩建等等,因此初步估计所需面积至少在300公顷。
因此,我们首先要在武汉周围寻找这样的一个空间,运用面积度量算法测量其空地面积,然后在武汉市地图上将这些符合面积需求的区域标识出来,然后进行下一步—区位条件分析。
迪士尼乐园作为一个大型的娱乐场所,一般情况下总要依山傍水,给游客营造一个舒适自然的氛围。
武汉市有山有水,这一点很好的满足了需求。
同时,我们也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水文等多方面的因素(可视化空间查询分析),因此,在上步得到的各个区位中,我们要首先寻找出那些具有良好自然条件的区域并进行合理的评估,选择其中合适的区位进行标识。
这里,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数据进行坡度坡向分析、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等。
另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其社会区位条件。
例如水、电的供应,与城市的距离等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运用已知数据去进行合理的空间分析,从而选取合适的空间位置。
同时,我们要确保一个通畅合理的垃圾处理方案,从而使得建筑内的各种垃圾得到合理以及快速的处理(最短路径分析)。
2、安全性因素在进行各种建筑物规划的时候,我们首要考虑的往往是也必须是安全。
安全是进行合理选址的必要前提。
a.自然因素。
武汉是一个多雨的城市,也因此每年都面临着雨水过多排泄不通的问题,甚至偶尔面临着洪水的威胁。
基于GIS的学校选址分析

河北联合大学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课程题目:基于GIS的学校选址分析姓名:学号: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 11地信1班****: ***矿业工程学院2014年 5月 20 日目录1.搜集资料 (3)2.引言 (3)3.项目概述 (4)3.1项目背景 (4)3.12用到的软件 (4)3.2学校选址的调查与分析 (5)3.2.1背景条件 (5)3.2.2学校选址要求 (5)3.2.3数据准备和处理 (5)3.3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和分析思路 (6)4 具体操作步骤 (6)4.1设置空间分析环境 (6)4.2数据提取 (8)4.3重分类数据集 (10)4.3.1 重分类坡度数据集 (10)4.3.2重分类娱乐场直线距离数据集 (11)4.3.3 重分类现有学校直线距离数据集 (12)4.3.4重分类土地利用数据集 (12)5适宜区分析 (13)6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1.搜集资料(1)娱乐场所:点,区域内的娱乐场所。
(2)学校:点,区域内收集到的学校位置信息。
(3)土地利用类型:面,包括不同的土地类型。
(4)地面高程数据:面,地面的不同高程,都是由面状要素体现。
2.引言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GIS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高科技热点之一。
GIS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等多门学科综合的边缘学科,其核心是计算机科学,基本技术是数据库、地图可视化及空间分析,GIS是处理地理数据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系统。
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在公园选址与规划中的应用,体现出其众多的优点和巨大的潜力,保证了公园选址与规划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地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
由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概念的相继提出,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开始由资源环境领域向社会经济领域和商业领域转变。
GIS技术及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GIS技术及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位专家这样说:“文字是地理学的第一语言,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的第三语言。
”这充分体现出GIS 技术的重要性与价值所在。
地理信息系统是“大管家”,为3S(GIS、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核心,这要求中学教师不仅要学习什么是GIS技术,更需要用GIS技术进行中学地理教学。
一、GIS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学者对GIS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认为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即采集编辑、存储管理、处理分析、传输地理数据,以多种形式输出数据和图形产品,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目前,GIS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如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
因此,从GIS的功能上看,主要面向对象并非地理教学,但GIS的某些方面的功能却值得借鉴,这主要是GIS的应用领域所决定的。
二、GIS 技术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传统教学以地理挂图和幻灯片等作为辅助工具,因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将信息技术引入地理教学,将信息技术中的高端技术用于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
GIS技术可将复杂的自然景观、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甚至抽象的概念用三维的、动态的、直观的方法方式表现出来,可实现从感官、计量和逻辑上对显示空间进行模拟,对各类信息变化进行仿真,模拟自然过程的演变等,这是其他教育技术所不能实现的。
三、教学内容上适度引入GIS,体现时代气息学生在分析自然、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等这些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规律时,可以适当接受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的有关知识,下面以地貌演变、森林损害、安全生产监察部门等教学内容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使用GIS技术模拟岩石受力及相关地貌的形成过程与结果,如岩石受到强大压力和张力时会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有错动或位移的现象,相对上升一侧地貌表现为断裂山或高地,相对下沉的岩石地貌表现为裂谷或低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空间分析在学校选址中的应用
09地理信息系统洪彦 109042009011
【摘要】:空间分析是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分布、形态、形成和演变等信息的分析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特有的对地理信息的提取、表现和传输的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特征。
本文利用基于Arcview的栅格数据距离制图、成本距离加权、数据重分类、多层面合并等空间分析功能构建合理的分析模型并确定适宜性较好的学校选址区。
【关键词】: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学校选址适宜性
一、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地理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由硬件、软件、数据、方法和人员有机结合而构成。
GIS中通常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表达方式。
矢量数据模型用点及其X、Y坐标来构建点、线和多边形的空间特征。
而栅格数据则是基于单元格和格网,其数据结构相对简单,有较强的空间耦合性,故宜采用栅格数据对学校选址的适宜性进行空间分析。
目前,GIS技术作为一种交互式的、可视化的决策支持工具,与传统分析方法、分析系统一样在分析与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GIS技术在城市区域规划中的应用特别强调对城市区域规划中的空间分析,通过空间分析确定适合区域规划发展的最佳区位,进行最优选址分析比较。
本文以ESRI公司开发的Arcview为技术支撑,建立基于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的适宜性评价模型,探索机遇栅格数据的适宜性评价方法。
二、数据准备和处理
1、点状要素:
点状点可以是对于学校选址具有影响力的设施,具体表现为待选区域是否包括娱乐场所rec_sites(娱乐场所分布数据)以及其他同等级的学校school(现有学校分布数据)等设施,这对要素的空间联系性的评价起到很大的作用。
2、面状要素:
Landuse(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Dem(地面高程数据)都是由面状要素体现。
学校选址数据提取如图:
三、学校选址适宜性评价的调查与分析
1、背景条件:
合理的学校空间位置布局,有利于学生的上课与生活。
学校的选址问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学生娱乐场所配套、与现有学校的距离间隔等因素,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因素能够确定适宜性较好的学校选址区。
2、学校选址要求:
1)学校选址模拟需注意如下几点:
A.位于地势较平坦处
B.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
C.与现有娱乐设施相配套,学校距离这些设施越近越好
D.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2)各数据层权重比为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现有学校距离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势位置因素各占0.125
3)实现过程运用ArcView的拓展模块(Extension)中的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t)部分功能,具体包括:坡度计算,直线距离制图功能,重
分类及栅格计算器等功能完成
4)给出适合新建学校的适宜地区图,并简要分析
3、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和分析思路:
四、GIS空间分析在学校选址中的应用
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是基于地理目标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
它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检索、查询或统计从地理数据库中提取时空信息,而是利用各种空间数据分析模型及空间操作对地理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进行深加工,进而产生新的知识,在本文的学校选址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基于DEM的地形分析:
常用的数字地形分析的方法包括提取坡面地形因子和提取特征地形要素。
其中提取坡面地形因子主要从地形地貌的角度考虑,地表是由不同的坡面组成的,而地貌的变化,完全源于坡面的变化。
常用的坡面地形因子有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坡面曲率、地形起伏度、粗糙度、切割深度等。
而提取特征地形要素分为流域分析和可视域分析两个方面。
本文构建的学校选址模型采取从DEM(地面高程数据)提取坡度数据集,分析得到学校选址分布周围的地势特征:
2、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明显的时间、空间特性,利用GIS空间分析研究土地利用信息的空间变化具有明显优势,即可将多方位土地利用信息统一可视化到一张图上,充分了解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情况。
本文在考察土地利用数据时,容易发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学校适宜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如在有湿地、水体分布区建学校的适宜性极差,于是在重分类时删除这两个选项。
选择“water”、“wetland”、“grass”,删除“water”、“wetland”、“grass”。
根据用地类型给各种类型赋值,深色部分为比较适宜区,浅色部分表示适宜性比较差,白色表示该处不允许建学校。
实现如图:
3、周围设施的影响分析:
考虑到新学校距离娱乐场所比较近更好,重分类娱乐场直线距离数据集,采用等间距分级分为10级,距离娱乐场所最近适宜性最高,赋值10;距离最远的地
方赋值1。
生成的图的颜色设置并不一定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制图元素渐变的关系,所以一般要调用legend editor进行色彩渐变设置。
经过从新设置图层颜色之后,实现如图:
4、周围学校的影响分析:
考虑到新学校距离现有学校比较远时适宜性好,重分类现有学校直线距离数据集,采用等间距分级分为10级,距离学校最远适宜性最高,赋值10;距离最远的地方赋值1。
得到娱乐场所适宜性图reclassdiss。
学校的位置在平坦地区比方适宜性比较差。
重分类坡度数据集,采用等间距分级分为10级,在平坦的地方适宜性好,赋以较大的适宜性值;陡峭的地区赋比较小的值,得到坡度适宜性数据recalssslope。
5、学校选址适宜区分析:
将数据集重分类后,各个数据集都统一到相同的等级体系中,且每个数据集中那些被认为比较适宜的属性都赋以比较高的值,现在开始给四中因素赋以不同的权重,然后合并数据集以找出最适宜的位置。
Raster Calculator命令对各个重分类后数据集的合并计算,最终适宜性数据集的加权计算公式为:
( [Reclass of Distance to Rec_sites.shp] * 0.5 + [Reclass of Distance to School.shp] * 0.25 + [Reclass of Landuse] * 0.125 + [Reclass of Slope of Dem] * 0.125)
得到最终适宜性数据集如图,适宜性较高区域(深色部分)为推荐学校选址区域。
五、结束语
学校选址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它还包含了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立交桥等交通干道以及机动车流量等对其产生的影响。
由于技术与知识面的局限,本文对只是基于Arcview对学校的选址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但即使是这样,依然可以认识并感受到了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依照学校选址的基本原则,将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引入到各种适宜性评估影响因素中,将各种选址因素定量化,通过直观的栅格图象显示,减少主观因素对选址结果的影响,从而为选址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也就此说明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学校选址工作中的应用是对选址适宜性评价的一种有益探索,将次方法广泛应用到选址上评价的领域是GIS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郭仁忠. 空间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王平等.《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科学教育出版社
[3] 余明.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4] 王亚民,赵捧未.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