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精选6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精选6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精选6篇)二年级下册数学《铅笔有多长》篇1《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教学目标〗1. 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1.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2.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课件、尺子、学具、铅笔、A4白纸〖〗(一) 认识分米1. 设置情境,质疑导入(1)请同学们猜测老师的身高。

(表示身高时用到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2)用合适的单位填空。

课桌高7()。

(用m和cm填都不合适,激发学习需要。

)2. 独立探索,发现新知。

(1)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像: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2)小组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

(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

)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

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 dm。

(3)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

你的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量一量,估一估,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分米、2分米的长度。

(4)讨论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3.对儿歌:巩固。

"嗨嗨,让我们大家来比一比,比什么?比比米(分米、厘米),一米(分米、厘米)到底有多长?1米(分米、厘米)大约有这么长。

(学生用手势表示)(二) 认识毫米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铅笔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铅笔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铅笔有多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与测量》单元的第三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铅笔长度的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铅笔长度,认识长度单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积极思考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 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

3. 铅笔长度的计算。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铅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备一把尺子、一支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长度单位,让学生了解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度单位。

3. 案例分析:展示不同长度的铅笔,让学生观察并猜测铅笔的长度,然后使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猜测结果。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数据。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正确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的方法。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与铅笔长度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厘米、毫米2. 测量方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3. 铅笔长度计算:长度 = 尺子读数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作业:测量家中铅笔的长度,并记录数据。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铅笔长度的测量方法,理解了长度单位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篇1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

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

下面以我教学《铅笔有多长》这一课,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教学案例及分析:课题:铅笔有多长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0-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铅笔、课桌等活动,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长。

2、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4、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米尺、直尺、一枚一分钱的硬币、橡皮、铅笔盒、小红绳。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张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学生看着老师,估计老师的身高,并说出有多高。

学生猜完后,老师测量自己的身高:1米6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同学们用手势比划出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

学生伸开双臂表示出约1米长,用食指和拇指间表示出约1厘米长。

师:谁还记得米和厘米用英文字母怎样表示?学生说出米用m表示,厘米用cm表示。

师: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明确:1米=100厘米1m=100cm师:刚才同学们对1米长、1厘米长都认识的很好,我们现在就用学过的知识来测量一下我们的铅笔有多长,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铅笔,动手测量铅笔的长度。

学生测量后,汇报结果。

《铅笔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铅笔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铅笔有多长 (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标准计量单位:厘米、分米、米。

2.能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能够理解整数的概念,并能够用整数描述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掌握厘米、分米、米的单位和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整数的概念,并能够用整数描述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Step 1.引入话题老师带着学生看一支铅笔,问学生:大家知道铅笔有多长吗?我们怎么去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呢?Step 2.观察物品老师边讲解边拿出一支刚好齐肩高的铅笔,在黑板上画出铅笔的示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铅笔的大小、形状和长度。

2. 教学主体Step 1.认识计量单位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段长度为 1 米的线段,并引导学生认识分米和厘米的概念。

老师可以拿出一张分米、厘米的图示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分米、厘米的长度。

Step 2.理解整数老师让学生想象一些物体的长度可能大于 1 米或小于 1 厘米,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正数和负数的示意图。

Step 3.测量物体长度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让学生用厘米、分米、米的单位分别表示出铅笔的长度,并引导学生理解、使用整数描述铅笔的长度。

Step 4.练习老师在黑板上出题,让学生拿刻度尺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并用厘米、分米、米的单位和整数进行描述。

3. 归纳总结Step 1.概念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分米、厘米和米的单位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也了解了正数、负数和整数的概念。

Step 2.建立联系老师引导学生将本课中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长度,欢迎家长和学生一起分享。

4.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认识了分米、厘米和米的单位,学生们在课堂上一定要认真听讲,同时在家里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使用刻度尺测量它们的长度,并用厘米、分米、米的单位和整数进行描述。

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五篇

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五篇

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五篇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五篇数学来自生活,自然最终也要回到生活中去。

将数学知识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这样有利于孩子们进一步培养长度观念,而且也让孩子们对数学更加有兴趣。

下面就是整理的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习。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用分米、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复习旧知。

1、猜测老师的身高。

师: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学习,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

现在,谁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大胆地猜一猜吧!学生猜测。

师:我来告诉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64厘米。

(猜测教师的身高是我精心设计的与学生的课前交流,不仅能创设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在表述时会自然而然的用到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与探究进行铺垫。

)2、回忆米和厘米师:老师的身高,用到了两个长度单位,是哪两个?(米和厘米)谁还记得米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厘米呢?你们能用手比比一米有多长吗?那一厘米有多长呢?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说说,用手比一比。

(由于本课必须在具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索,所以我在介绍过自己的身高后,及时复习两个长度单位,开展说字母的表现形式,比长度大约有多长,想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连贯的小活动,既避免学生在下一环节操作中的陌生感,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1、测量吸管的长度。

《铅笔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铅笔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铅笔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的《铅笔有多长》。

这是一节关于长度单位的概念课,我将带领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长度单位,并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教材上的第37页,其中包括了铅笔的长度测量活动。

学生们将会通过这个活动,了解铅笔的长度,并学习如何使用尺子和厘米作为长度单位。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厘米作为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准确地报告测量结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如何使用厘米作为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并准确地报告测量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尺子、铅笔和练习本。

学生们需要准备自己的铅笔和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我会让学生们拿出自己的铅笔,并问他们:“你们知道铅笔有多长吗?”然后我会展示一幅图,图中有不同长度的铅笔,并问学生们:“这些铅笔哪个长,哪个短?”2. 讲解长度单位:我会向学生们介绍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并解释1厘米等于10毫米。

3. 实践活动:我会让学生们拿出自己的铅笔,并用尺子测量铅笔的长度,然后记录在练习本上。

我会走动在教室中,帮助学生们进行测量,并确保他们正确地报告测量结果。

4. 例题讲解:我会出示一些例题,如“铅笔比尺子短3厘米,尺子有多长?”让学生们用所学的长度单位来解答。

5.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们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以巩固他们对长度单位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包括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如何使用厘米作为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用尺子测量自己的铅笔长度,并准确地报告测量结果。

答案:根据学生们自己的测量结果,他们应该能够准确地报告出铅笔的长度,例如:“我的铅笔有15厘米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们对长度单位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厘米作为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铅笔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铅笔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铅笔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理解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的概念。

2.通过观察、测量学生身边物品的长度,学生能正确掌握表示长度的方法。

3.通过操纵实际物体,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4.加强学生的计算和自学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的概念。

2.通过实践,让学生能正确掌握表示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

2.能够正确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1.预习讲解(5分钟)教师先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铅笔有多长”。

并为本节课的学习输送一个预习知识,并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物品进行长度比较。

如让学生用小短语句描述纸张、铅笔、手表等物品长度的大小关系。

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列举出一些物品,让学生明白这些物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如使用“厘米”、“分米”等长度单位来表示。

3.新旧知识综合运用(15分钟)教师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测量各种长度。

首先,让学生手持一把尺子,测量教室里的一些物品,例如桌子、椅子、黑板。

然后让学生自觉填写每件物品的长度,并向教师介绍他们测量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测量的各物品的长度和长度单位,并学生逐一说出所测量长度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方式。

教师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让学生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完成任务,加强他们的自学能力。

4.巩固练习(2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课堂练习。

例如,让学生带着尺子到教室外测量一些物品的长度,问问学生测量得到的长度是否准确,是否要进一步进行校正?在确定好各物品长度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合作完成一组应用题目,如:如果床的长度是1.5米,桌子的长度是0.7米,请问床比桌子长多少?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教师还需作出相应的满意展示和评价。

二年级数学下册《铅笔有多长》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铅笔有多长》教案、教学设计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增强对物体大小的感知。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具体方法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铅笔有多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主要围绕“铅笔有多长”这一主题,帮助学生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念,能够正确换算厘米与米;
2.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3.能够准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1.学生在长度测量方面的知识层次不齐,部分学生对测量单位换算和测量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辅导和关注;
2.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但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操作,提高其测量技能;
3.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心,但部分学生对数学应用意识较弱,教师需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兴趣;
2.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实物演示和多媒体动画,直观展示测量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测量技巧,特别是如何对齐直尺的起始点,以及如何准确读取刻度。
3.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测量,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心得,共同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4.创设情境,例如“铅笔长度大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在游戏中练习测量,从而巩固测量技能。
3.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相互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笔有多长》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

3.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 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米(m) 厘米(cm)
2. 用手比一比1米和一厘米有多长?
3. 你能正确使用这些长度单位了吗?
(1)房子高约4( ); (2)一支铅笔长18( );
(3)米尺长100( ); (4)课桌高约7( );
二、互动解疑
1. 认识分米
(1)猜一猜课桌高约7什么呢?
板书:分米dm
(2)探究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你对分米还有哪些了解?
1分米=10厘米1dm=10cm
(3)剪一剪,1分米到底有多长?你能从纸条上找出1分米,并把它剪下来吗?
(4)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分米?
(小棒、光碟盒的长度……)
(5)我们的直尺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2分米)
2. 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1)请同学们在米尺上找出几个1分米,并汇报
0——10 10——20 40——50 90——100
(2)1分米与1米之间的关系
①在米尺上数出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

②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
所以1米=10分米1m=10dm
3. 认识毫米
(1)请你先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
(2)讲述:当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得更精确,我们要用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①关于毫米,你都知道些什么?
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所以1厘米=10毫米1cm=10mm
②建立1毫米的表象
A:一张IC卡,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长、厚度。

B:课堂练习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4. 阶段性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

如果测量比较精确,我们还可以用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
三、实践运用
1. 填一填
2dm=( )cm 70mm=( )cmm 800cm=( )m
6m=( )dm 80cm=( )dm 3m=( )cm
2. 画线段
①20mm ②3cm5mm ③2dm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的长约( ); 课桌宽约( ); 一栋楼高( );
数学书厚5( ); 小亮身高135( ); 课桌高9( )。

四、总结评价
比划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