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校建筑绿色建筑专篇

合集下载

学校“创建绿色学校”事迹材料

学校“创建绿色学校”事迹材料

学校“创建绿色学校”事迹材料标题:学校“创建绿色学校”事迹材料引言概述: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积极参与创建绿色学校,致力于打造一个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所学校在创建绿色学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

一、学校绿色建筑1.1 学校采用环保材料进行建筑,如利用可再生资源和低碳材料。

1.2 学校建筑设计充分考虑自然采光、通风等因素,减少能源消耗。

1.3 学校建筑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发电设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节约。

二、学校绿色食品2.1 学校食堂推行“绿色食品”政策,采购有机食材和无农药蔬菜。

2.2 学校鼓励学生种植有机蔬菜,开展农业教育和环保意识教育。

2.3 学校设立食品废弃物回收系统,减少食品浪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三、学校绿色课程3.1 学校开设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2 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3.3 学校鼓励学生开展环保科研项目,促进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四、学校绿色交通4.1 学校设立自行车停车场和步行区域,鼓励学生绿色出行。

4.2 学校推广公共交通和拼车制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4.3 学校开展“无车日”活动,提倡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五、学校绿色活动5.1 学校组织环保主题的文化节、义工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2 学校开展“绿色周”、“环保日”等系列活动,营造环保氛围。

5.3 学校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环保公益活动,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结语:学校“创建绿色学校”事迹充分展示了学校在环保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环境,也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环保示范。

希望更多的学校能够效仿学校的做法,共同努力打造绿色校园,为地球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2016年度学校建筑绿色建筑专篇.docx

2016年度学校建筑绿色建筑专篇.docx

.\方兴地产学校建筑设计任务书绿色建筑专篇(以绿建三星为标准模板)目录一、评估基础 (3)二、技术体系选择 (3)1.节地与室外环境 (4)2.节能与能源利用 (6)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3)5.室内环境质量 (15)6.运营管理. (18)学校建筑设计任务书绿色建筑专篇(以绿建三星为标准模板)(注:本专篇为学校类建筑设计任务书的一部分,在项目有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的时候与任务书配合使用。

)项目名称: xxxxx 学校项目星级评定:★★★设计标识审核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细则(公共建筑)要求:以下内容转设计单位各专业落实一、评估基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中对绿色建筑等级项数(公共住建筑)要求见下表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一般项数(共36 项)优选项数节地与室节能与能源节水与水节材与材料室内环境等级运营管理(共 12外环境利用资源利用资源利用质量(共 3 项)项)(共 6 项)(共 10 项)(共 6 项)(共 5 项)(共 6 项)★343331—★★4643425★★★5854528本项目达标5754527情况本项目不适0100001用不达标1211114二、技术体系选择注意:标准条文编号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中对应编号。

.\ 1.节地与室外环境指标类别名称控制项节地与室外环境一般项标准条文建议本项目采用技术措施5.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本项目地块内现为空地,地块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性质为公建用地,用地性质不发生改变,5.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本项目地块内现为空地,不存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在原有污染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5.1.3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日照分析、幕墙设计、景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校园绿色建筑方案

校园绿色建筑方案

校园绿色建筑方案校园绿色建筑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加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学生们应当具备环境意识并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

校园绿色建筑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它既能提供学生们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目标和原则1. 提供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绿色建筑应以学生的健康和舒适为首要目标,通过科学、环保的设计和建筑材料,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光线环境。

2. 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绿色建筑应采用节能的建筑设计和技术,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绿色建筑应采用节水设备,减少浪费,并在建筑设计中考虑雨水收集和利用。

4. 推广环保意识:绿色建筑不仅是环保建筑,更是一个教育平台。

通过建筑设计和功能规划,将环保理念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具体措施1. 设计与建筑(1)选择绿色建筑材料:采用环保材料,如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无毒性的建筑材料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通过科学的通风和采光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空调和照明设备的使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光线充足度。

(3)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光、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4)考虑建筑热效应: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减少建筑的热传导,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

2. 智能化管理系统(1)实施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建筑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监测,通过合理调度能源的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制定科学的能源管理方案:合理使用建筑设备,进行能源消耗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制定相应的能源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3)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设备之间的互连互通,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运行。

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采用节水设备:选择节水型管道设备、厕所冲洗器等,减少用水量。

00-2-01励志学校绿色建筑文本20160229

00-2-01励志学校绿色建筑文本20160229
第一部分:
南宁市未成年人励志学校一星级绿色建筑技术方案 目录
1.项目概况................................................................................................................................................... 2 2.编制依据................................................................................................................................................... 6 3.绿色建筑建设目标................................................................................................................................... 6 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 6 5.绿色建筑技术实施方案........................................................................................................................... 9 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9 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22 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35 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41 5.5 室内环境质量 .................................................................................................................................. 48 5.6 施工管理 .......................................................................................................................................... 65 5.7 运营管理 .......................................................................................................................................... 69 5.8 创新与提高 ...................................................................................................................................... 72 6.增量成本投资估算................................................................................................................................. 75 7. 综合效益分析....................................................................................................................................... 75 8.附件目录:............................................................................................................................................. 75

绿色建筑专篇

绿色建筑专篇

绿色建筑专篇xxxxxx绿色建筑专篇xxxxxx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二星以上标准设计;可上人屋面绿化比例≥30%;硬质地面透水面积比例≥50%,透水地面面积比例≥55%,下凹式绿地率≥50%。

1 节地与室外环境1.1 建设场地本项目位xxxxx,建设场地不破坏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农田、森林。

1.2 场地内危险源建设场地无洪灾、泥石流以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1.3 光污染学校建筑外立面无玻璃幕墙,采用仿石漆涂料,不会对周边建筑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边建筑日照要求。

1.4 污染源场地内无污染源。

1.5 施工保护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如控制扬尘、减少施工噪音,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工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1.6 环境噪声控制本项目位于xxxxx南部,周边为城市道路,场地环境噪声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

通过区域周边绿化配置形成噪声防护屏障。

1.7 室外风环境控制要求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

通过绿化配置,减少室外局部风力放大。

1.8 空间绿化设计对教室、实验室、会堂及食堂屋顶设置屋顶绿化,其余开敞式走廊及图书室设置垂直绿化设计。

1.9 绿化物种控制绿化物种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式绿化;1.10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报告厅地下空间设计机动车库与非机动车库,减少地面停车,最大限度提供地面绿化面积。

1.11 透水地面设计建筑周边、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广场等采用透水设计。

车行道路采用透水沥青路面,高出两侧绿化地面并不设路缘石,地上车位采用嵌草砖(草皮砖)铺装地面。

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

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55%。

运动操场采用天然草皮设置草坪,球场采用透水混凝土地面。

2节能与能源利用2.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满足《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_96—2010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造型和形体模拟,进行优化设计,如体型控制。

绿色建筑专篇

绿色建筑专篇

第一章绿色建筑专篇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青海省建设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工程从设计阶段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等特点,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6);2、《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63/T1340-2015);3、《青海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63/T 1340—2015).二、设计标准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6),绿色建筑共分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最高为三星),本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基本达到绿色建筑等级评定一星级以上标准。

本工程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

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设计评价是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组成.(一)节地与室外环境1、控制项(1)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满足)(2)场地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满足)(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满足)(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满足)2、评分项(1)土地利用A、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5 分)B、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7 分)(2)室外环境A、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3 分)B、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3 分)C、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3 分)D、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绿色建筑评价专篇范文

绿色建筑评价专篇范文

绿色建筑评价专篇范文一、项目概况。

咱这个项目啊,就像是一个独特的小天地。

它位于[具体地点],总建筑面积达到了[X]平方米,就像一个巨人稳稳地站在那儿。

这里有[具体功能,如住宅、办公、商业等]不同的功能分区,就像一个多功能的大魔方。

二、节地与室外环境。

# (一)场地选址与规划。

咱选这个场地可讲究了。

它靠近公共交通站点,就像跟公交、地铁这些小伙伴做邻居,方便大家出行。

周围还有很多配套设施,像超市、医院、学校之类的,就像一群好朋友围着项目,让居民的生活那叫一个便利。

在规划方面呢,建筑的布局合理得很,就像玩拼图一样,让每一块土地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保证了足够的日照和通风,大家在里面就像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舒服得很。

# (二)室外环境。

一走到项目外面,那简直是走进了一个小花园。

绿地率相当高,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这里的植物种类丰富得像个小型植物园,不仅有好看的花花草草用来养眼,还能起到降噪、吸尘、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呢。

而且啊,我们还专门设计了雨水花园,下雨天的时候,雨水就像被邀请来的小客人,在花园里欢快地汇聚,既能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又能实现雨水的自然循环,多环保啊。

三、节能与能源利用。

# (一)建筑围护结构。

这建筑的外皮就像一件超级保暖的衣服。

外墙采用了[具体的节能保温材料],就像给建筑裹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能有效阻止热量的进出。

窗户也是特制的,双层玻璃加上低辐射镀膜,就像给窗户戴上了一副高科技眼镜,既能让阳光温柔地照进来,又能把热量牢牢地锁在屋里,大大减少了冬天取暖和夏天制冷的能源消耗。

# (二)高效能源设备与系统。

咱在能源设备上可是下了大功夫。

采用了高效的空调系统,这个空调就像一个聪明的小管家,能根据室内外的温度自动调节,既保证了舒适度,又不会浪费能源。

照明系统也很厉害,大部分采用了LED灯具,这些灯具就像一群节能小卫士,比传统灯具可省电多了。

而且啊,还设置了智能控制系统,就像一个大脑一样,能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如白天、晚上、人多人少等情况,自动调整灯光的亮度,那叫一个智能。

校园创建绿色建筑方案

校园创建绿色建筑方案

校园创建绿色建筑方案校园创建绿色建筑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对能源和环境的消耗也日益增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负担,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在校园环境中推行绿色建筑方案,不仅可以降低能源使用和运营成本,还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和舒适度有积极的影响。

二、绿色建筑设计原则1. 能源效率: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在建筑的材料选用、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等方面采用高效节能的技术和设备。

2. 水资源管理:通过收集雨水、回收废水和使用节水设备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3. 材料和资源利用: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材料的使用。

此外,还可以采用可再生材料和可回收材料,降低资源消耗。

4. 室内环境质量:创造健康、舒适、安全的室内环境。

采用净化空气系统、优良的室内照明设计、噪音控制等措施,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5. 社会与环境责任:校园绿色建筑应该考虑周边社区的利益,并在设计中融入周边环境,提高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

三、绿色建筑方案推行1. 教育宣传:通过组织各类绿色建筑相关的讲座、展览、比赛和培训等活动,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意识,从而推动绿色建筑方案的实施。

2. 绿色建筑标准:制定校园绿色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对新建和改建的校园建筑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认证和奖励。

3. 校园建筑改造:对现有的校园建筑进行改造,引入节能设备,提高能源效率。

例如,可以安装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供给部分建筑的电力需求。

4. 建筑材料管理:对建筑使用的材料进行限制,推广使用环保、可回收及可再生材料。

同时,与供应商合作,建立可持续采购机制,提高建筑材料的环保指数。

5. 室内环境优化:通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采用节能照明设备、改善室内热舒适度等措施,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兴地产
学校建筑设计任务书绿色建筑专篇(以绿建三星为标准模板)
目录
、评估基础 (3)
、技术体系选择 (3)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3)
5. 室内环境质量. (15)
6. 运营管理. (18)
学校建筑设计任务书绿色建筑专篇
(以绿建三星为标准模板)
(注:本专篇为学校类建筑设计任务书的一部分,在项目有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的时候与任务书配合使用。


要求:以下内容转设计单位各专业落实
,、评估基础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中对绿色建筑等级项数(公共住建筑)要求见下表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技术体系选择
注意:标准条文编号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中对应编号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 室内环境质量
6. 运营管理
注:本专篇所列技术措施均为绿色三星标准建筑建议措施,其他具体措施可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增减。

达标“V”,不达标“X”,运营阶段参评项(设计阶段不参评)“一”,不参评“0”,不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