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课件11

合集下载

结构化学PPT课件

结构化学PPT课件

1 c1 o.5 0 s o 4 0 0.20
解得: c22 0.20
c2 0.45
c1210.80 c1 0.89
据此,可计算出H2O 中,两个孤对电子所在轨道的成分 ( α=0.30 ,β=0.7),夹角(θ=115.4o )
CHENLI
19
例 2. NH 3
实验测定 NH3 分子属C3v 点群。3个 N—H 键 中 s 、p 成分相同。∠HNH=107.3o。
D∞h D3h Td
D4h D3h C4v Oh
CO2 , N3BF3 , SO3
CH4
Ni(CN)42PF5 IF5 SF6
CHENLI
13
• 杂化轨道满足正交性、归一性
例: i aisbip
由归一性可得: i *id1 ai2 bi2 1
由正交性可得: i*jd0
i j
★根据这一基本性质,考虑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及 杂化前原子轨道的取向,就能写出杂化轨道中原子轨道的 组合系数。
b0 .5p 5 x0 .7Cp H0 y EN L0 I .4s5
18
若不需区分 px 和 py ,只需了解杂化轨道中 s成分和 p 成分,
可按
cos 计算夹角。
对于 H2O 中的 O 原子只有 s 轨道和 p 轨道参加杂化。
设 s 成分为 α, p 成分β=1- α
则:
1 c o s 0
y H
0 .6c 1 1 p x 0 .7c 1 9 p y c2 s
根据原子轨道正交、归一条件,可得: 解之,得 c12 0.80 c1 0.89
x
{ c12 c22 1 0 .62c 1 1 2 0 .72c 9 1 2 c 2 2 0

《结构化学》课件

《结构化学》课件
《结构化学》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结构化学简介 • 原子结构与性质 • 分子的电子结构与性质 • 晶体结构与性质 • 结构化学实验结构化学的定义
总结词
结构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与 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
详细描述
结构化学主要研究原子的排列方 式、电子分布和分子间的相互作 用,以揭示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行 为。
晶体的电导率、热导率等性质取决于其内 部结构,不同晶体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不同 的特性。
晶体的力学性质
晶体材料的应用
晶体的硬度、韧性等力学性质与其内部原 子排列密切相关,这些性质决定了晶体在 不同工程领域的应用价值。
晶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激光、 半导体等领域,如单晶硅、宝石等。了解 晶体的性质是实现这些应用的关键。
分子的选择性
分子的选择性是指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对反应物的选择性和对产物的选择性。选择性强的分 子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优先与某些反应物发生反应,产生特定的产物。
04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的基础知识
晶体定义与分类
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在空 间按一定规律重复排列形成的固 体物质。根据晶体内部原子、分 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晶体可分 为七大晶系和14种空间点阵。
电子显微镜技术
• 总结词:分辨率和应用 • 电子显微镜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样品的技术。相比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放大倍数,因此可以观察更细微的结构 和组分。 •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分辨率一般在0.1~0.2nm左右,远高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 率(约200nm)。因此,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更小的晶体结构、病毒、蛋 白质等细微结构。 •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例如在生物学领域中,可以用于观察细胞、 病毒、蛋白质等生物样品的结构和形态;在环境科学领域中,可以用于观察污 染物的分布和形态;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可以用于观察金属、陶瓷、高分子等 材料的表面和断口形貌等。

结构化学(共10张PPT)

结构化学(共10张PPT)
化学物理
物理化学
化学键
结构与化学键
原子轨道 电
分子轨道
子 因
成键力 素
分子、晶体的立体结构
键 键 对 连原 角 长 称 接子
性 形间 式
几何因素
结构化学的核心问题
子力学理论
周公度《结构化学习基础题解析》(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分子结构的化学键理论 学习过程中,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模型、概念、方法、结论之间的关系。
实际意义。然后再去研究中间的推导过程,不要迷失
在繁复的数学处理中。
4 教材及主要参考
1.周公度《结构化学基础》(第四版),北京大学 出版社, 2.周公度《结构化学习基础题解析》(第四版),北 京大学出版社 3.东北师范大学等 《结构化学》,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3 4.徐光宪《物质结构》(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晶体结构的点阵理论
电子结构; 几何结构 周公度《结构化学习基础题解析》(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分子、晶体的立体结构
一条主线: 结构-性质-应用
结构化学课程的特点
抽象性(微观理论,结构实验)
综合性(学科交叉,数理方程,现代实验)
开放性(新理论,新方法,内容的拓展)
3 结构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中,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模型、概念、
东北师范大学等 《结构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综合性(学科交叉,数理方程,现代实验)
晶体结构的点阵理论 分子、晶体的立体结构
抽象性(微观理论,结构实验)
晶体结构的点阵理论
抽象性(微观理论,结构实验)
分子结构的化学键理论
两个要素: 晶体结构的点阵理论
周公度《结构化学习基础题解析》(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分子结构的化学键理论

《结构化学》PPT课件

《结构化学》PPT课件
(2)反键轨道具有和成键轨道相似的性质,每一轨道也可 按Pauli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和Hund规则安排电子, 只不过能级较相应的成键轨道高,轨道的分布形状不同。
(3)在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反键轨道并不都是处于排斥 的状态,有时反键轨道和其他轨道相互重叠,也可以形成 化学键,降低体系的能量,促进分子稳定地形成。利用分 子轨道理论能成功地解释和预见许多化学键的问题,反键 轨道的参与作用常常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在后面讨论分子 的化学键性质时,将会经常遇到反键轨道的作用问题。
方程
i i
ii
分子体系总能量 E = ∑Ei
2.分子轨道是由分子中原子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i near combination of atomic orbitals, LCAO)而成。
由n个原子轨道组合可得到n个分子轨道,线性组合 系数可用变分法或其它方法确定。由原子轨道形成 的分子轨道,能级低于原子轨道的称为成键轨道, 能级高于原子轨道的称为反键轨道,能级等于或接 近原子轨道的一般为非键轨道。 3.两个原子轨道要有效地组合成分子轨道,必须满 足对称性匹配,能级相近和轨道最大重叠三个条件。 其中对称性匹配是先决条件,其它影响成键的效率。 4.分子中电子按 Pauli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低原 理和Hund规则排布在MO上
三键 三键
CO、NO的电子组态分别如下: CO [( 1σ)2 ( 2σ)2 ( 3σ)2 (4σ)2 (1π)4 (5σ)2 ] NO [( 1σ)2 ( 2σ)2 ( 3σ)2 (4σ)2 (1π)4 (5σ)2 (2π)1 ]
CO :
CO与N2是等电子体,
一样也是三重键:一个σ键, 二个π键,但是与N2分子不 同的是有一个π键为配键, 这对电子来自氧原子。(如 右图所示)CO作为一种配 体,能与一些有空轨道的 金属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 物。例如同ⅥB,ⅦB和Ⅷ 族的过渡金属形成羰基配 合物:Fe(CO)5、Ni(CO)4 和Cr(CO)6等。

最新结构化学重点掌握内容PPT课件

最新结构化学重点掌握内容PPT课件

ms 自旋 磁量子数
n ,l,m ,m s( x ,y ,z ,m s ) n ,l,m ( x ,y ,z )( m s )
旋轨轨道或自旋轨道。
六:表示单电子原子状态的量子数
1. 主量子数n 2. 角量子数l
En
Z2 n2
R,
n1,2
Lll 1 , l 1 ,2n 1
3. 磁量子数m
lzm, m0,1 l
二、病因病机
(二)病机
3.病机转化: 较为复杂,既可由实转虚,
又可由虚转实,甚或虚中夹实;既可气滞及 血,又可血瘀阻气,但不外乎病在气,或病 在血,或气血同病。
4.预后:无论外感或内伤胁痛,只要治疗
将养得法,一般预后良好。
三、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
主要临床表现 ;疼痛性质可表现为刺痛、 胀痛、隐痛、闷痛或窜痛。
三、Zeeman效应 外磁场中原子光谱的分裂现象。
1四、、S多电子原s子i 的角S 动 量(S L(-S S耦1 合) )
i
S为原子的自旋量子数,
n, n 1,1
22
2

0(n:体系电子数)
Sz Ms M s S ,S 1 , , S
Ms有(2S+1)个取值
2、 L li LL(L1) i
多电子原子中的任何两个电子不可能具 有相同的4个量子数.
十、基态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遵循以下 三个原则: Pauli原理,能量最低原理, Hund规则。
第三章 原子光谱 一、谱项定义: 能级除以hc称为谱项,
T ~ 'E , T ~ E , ~T ~ T ~
hc hc
二、选择定则概念
两状态间发生跃迁,表示这些状态的 量子数之间需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称 为选择定则。

结构化学11修改

结构化学11修改

AB + C
势能面和反应途径
二维等能量线图
T
(ABC)
二维势能曲面
鞍点
势能面无法实验测定。
由量子化学计算给出
The energy surface (in two dimensions) for a hypothetical chemical reaction from one equilibrium over a barrier (transition state) to the second equilibrium
对1998 年诺贝尔化学奖 划时代的评价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价空前之高。公告称:
“ ···量子化学已发展成为广大化学家都能 使用的工具,将化学带入一个新时代 — 实验与理论能携手协力揭示分子体系的性 质。化学不再是一门纯实验科学了”
经 历 近 80 年 , 量 子 力 学 经 受 物 质世界不同领域 (原子、分子、 各种凝聚态、基本粒子、宇宙物 质等) 实验事实的检验,其正确 性无一例外。任何唯象理论无法 与之同日而语
The equilibrium structures of molecules; transition states and reaction paths. Molecular properties: Electripy, from NMR to X-ray. Reaction mechanisms in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giving potentials which may be used to study macromolecules, solvent effects, crystal packing, etc.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基础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基础

返回
2020/4/28
2.分子轨道理论和双原子分子结构
分子轨道的形成
如:H2+
ca a cb b
分子轨道可以近似地用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
轨道数目不变 成键轨道 反键轨道 非键轨道
为了有效地组成组成分子轨道,参与组成该分子轨道的 原子轨道必须满足能量高低相近、轨道最大重叠、对称 性匹配三个条件。
分子O2价电子组态
键级=1 键级=2
(σ2s )2 (σ*2s )2 (σ2pz )2 (π2px )2 (π2py )2 (π*2px )1(π*2py )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σ2s
σ2s
σ2pz
π2px
π2py
π 2px
π 2py
σ2pz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4/28
2.分子轨道理论和双原子分子结构
s-p混杂: 原子轨道2s
原子轨道2pz
分子轨道 σ2sσ2s*
分子轨道 σ2pzσ2pz*
s-p混杂 形成新的 分子轨道
s-p混杂后分子轨道能级顺序为(B2 ;C2 ;N2)
1σg 1σu 1πu (两个) 2σg 1πg (两个) 2σu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4/28
2.分子轨道理论和双原子分子结构
(2)同核双分子的结构 根据分子轨道的能级顺序,就可以按泡利原理、能量最
低原理和洪德规则排出分子在基态时的电子组态。
分子F2价电子组态
(σ2s )2 (σ*2s )2 (σ2pz )2 (π2p )4 (π*2p )4
(1) s 轨道和 s 键 特点:沿键轴呈圆柱形对称。 组成:s-s, s-p, pz-pz

【有机化学】第三章立体结构化学【课件PPT】

【有机化学】第三章立体结构化学【课件PPT】
要多一些,最多可达 2n 。
氯代苹果酸 HOOCC*H(OH)C* H(Cl)COOH
COOH
COOH
COOH
COOH
H
OH HO
H
Cl Cl
HH
OH HO
H
H Cl
HH
Cl
COOH
COOH
COOH
COOH




氯代苹果酸
*
*
HOOCCH(OH)CH(Cl)COOH
COOH
COOH
COOH
COOH
(4)诱导结晶拆分:在外消旋体的饱和溶液中, 加入一定量的一种旋光体的纯晶体作为晶种
(5)化学拆分法:如果在一对映体分子中引入非 手性组分,形成新的分子仍然是一对对映体
如果在一对映体分子中引入手性组分,形成 新的分子是一对非对映异构体,可以通过物理方 法给予分离。
非对映异构体
仪器拆分(GC, HPLC…)
旋光性和比旋光度 构型表示( Fischer投影式 ) 构型的标记 R/ S法:
根据手性碳原子上不同的四个原子或基团的空间 排列顺序
对称中心 :
分子中有一个点,从分子中的任何一个原子出发 向这个点作一直线,再将直线延长,则在该点等 距离处可以遇到一个同样的原子,此点为对称中心
1,3-二氯-2,4-二氟环丁烷
4、பைடு நூலகம்光性和比旋光度
旋光性
能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发生偏移的介质称为旋光性物
质或光活性物质。
α 旋光度
尼克尔棱镜
旋光性物质
团在空间的伸展方向不同
构象异构体:原子之间的连接顺序相同,但通过σ键
的转动而引起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的伸展 方向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b
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力学量之间有很大区别, 前者在取值上没有限制,变化是连续的,而微观世 界的力学量变化是量子化的,变化是不连续的,在 不同状态去测定微观粒子,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对于能得到确定值的状态称为“本征态”,而有些 状态只能测到一些不同的值(称为平均值),称为 “非本征态”。例如,当电子处在坐标的本征态时, 测定坐标有确定值,而测定其它一些物理量如动量, 就得不到确定值,相反若电子处在动量的本征态时, 动量可以测到准确值,坐标就测不到确定值,而是 平均值。海森伯(Heisenberg)称两个物理量的这种 关系为“测不准”关系。
动量的不确定范围
4 1 4 1 p 0 . 01 % p 1 . 0 10 2 kg m s 2 . 0 10 kg m s
由不确定关系式,得子弹位置的不确定范围
34 h 6 . 63 10 30 x m 3 . 3 10 m 4 p 2 10
我们知道原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m,电子则更小。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位置的不确定范围比原子的大小 还要大几亿倍,可见企图精确地确定电子的位置和动 量已没有实际意义。
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的特性对比
宏观物体具有确定的坐标和动 Nhomakorabea 可用牛顿力学描述。 有连续可测的运动轨道,可 追踪各个物体的运动轨迹。
微观粒子
例1.一颗质量为 10g 的子弹,具有200m·s-1的速率, 若其动量的不确定范围为动量的 0.01%( 这在宏观范围 已十分精确),则该子弹位置的不确定量范围为多大? 解: 子弹的动量
1 1 p mv 0 . 01 200 kg m s 2 . 0 kg m s
结构化学基础
1.1.4 不确定度关系---测不准原理
具有波动性的粒子不能同时有精确坐标和动量.
当粒子的某个坐标被确定得愈精确,则其相应的
动量则愈不精确;反之亦然.但是,其位置偏差 (△x )和动量偏差(△ p )的积恒定. 即有以下关 系:
x p h
通过电子的单缝衍射可以说明这种“不确定”的确存 在。
所以,子弹位置的不确定范围是微不足道的。可见子 弹的动量和位置都能精确地确定,不确定关系对宏观 物体来说没有实际意义。
m s1 的速率,动量的不确定范 例 2 . 一电子具有 200 围为动量的 0.01%( 这已经足够精确了 ) ,则该电子的 位置不确定范围有多大? 解 : 电子的动量为
31 1 28 1 p mv 9 . 1 10 200 kg m s 1 . 8 10 kg m s
没有确定的坐标和动量 需用量子力学描述。 有概率分布特性,不可能分辨 出各个粒子的轨迹。
体系能量可以为任意的、连 续变化的数值。
不确定度关系无实际意义
能量量子化 。
遵循不确定度关系
动量的不确定范围
4 28 1 p 0 . 01 % p 1 . 0 10 1 . 8 1 . 0 kg m s 32 1 1 . 8 1 . 0 kg m s
由不确定关系式,得电子位置的不确定范围
34 h 6 . 63 10 2 x m 3 . 7 10 m 32 p 1 . 8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