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方试验段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土方路基试验段监理总结报告

土方路基试验段监理总结报告

土方路基试验段监理总结报告本报告旨在对土方路基试验段的监理工作进行总结,详细介绍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监理任务、工作重点和监测数据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改进工程质量提供参考。

一、试验段概况试验段位于某地区公路建设项目中,总长度为XXX米,试验路基采用了XXX填筑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二、监理工作任务1. 监督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施工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包括土方开挖、填筑、夯实等过程的监督。

2. 材料验收:对土方填筑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监控试验数据:安装监测设备,定期采集路基土方体积变化、沉降等指标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内容1. 施工质量监督在土方路基试验段的施工过程中,重点监督土方填筑的均匀性和夯实度。

通过定期现场检查,确保土方填筑的压实效果满足要求,避免后期可能出现的路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问题。

2. 材料质量监测严格抽样检测土方填筑材料的质量,包括黏土含水量、沙土含量等指标。

监督施工方按照设计方案选择正确的填筑材料,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 监测数据分析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对土方路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获取土方填筑后的变形和沉降情况。

基于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为工程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如发现路基收敛不一致或者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情况,及时提醒施工方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四、监测数据分析结果1. 土方填筑均匀性根据监测数据分析,试验段土方填筑的均匀性较好,整体压实效果满足设计要求,均方差在允许范围内。

2. 路基沉降试验段路基在试验期间出现少量沉降,但未超过允许范围,路基整体稳定性良好。

3. 填筑材料质量通过抽样检测,填筑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工程稳定性和持久性要求。

五、工作总结本次土方路基试验段的监理工作主要围绕施工质量监管、材料质量监测以及监测数据分析展开。

通过监理工作,有效控制了土方填筑的均匀性和夯实度,并保证了填筑材料质量合格。

填土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填土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目录填土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1)一、实验目的 (1)1、确定填料碾压时的最佳含水率; (1)2、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 (1)3、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 (1)4、标高、边坡、横坡的测量控制方法; (1)5、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

(1)二、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如下 (2)1、参加施工的主要人员 (2)2、投入的机械设备 (2)三、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及技术要求 (3)1、取土场 (4)2、填筑前的准备 (4)3、填筑土方 (5)四、数据总结 (11)1、数据分析 (11)2、结论 (18)五、质量保证措施 (20)六、安全保障措施 (20)七、环保措施 (20)八、附件: (21)1、兴赣北延高速A7段路基试验段测量记录及松铺系数计算表; (21)2、路基填料土工试验报告; (21)3、第一层填料压实质量报告; (21)4、第二层填料压实质量报告; (21)5、第三层填料压实质量报告; (21)6、第四层填料压实质量报告; (21)7、第五层填料压实质量报告; (21)8、第六层填料压实质量报告; (21)填土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为全面开展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我标段在右幅K37+700~K38+000段进行了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300m,填筑土方18000m3。

根据路基填筑试验段方案,我部于2018年7月12日开始组织施工,到目前为止成功的取得了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所需要的重要参数和试验数据。

本标路基试验段在施工期间,得到了兴赣北延项目办及监理项目部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

路基试验段施工过程严格遵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按照工程监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周密细致的组织。

施工总结如下:一、实验目的1、确定填料碾压时的最佳含水率;2、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3、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4、标高、边坡、横坡的测量控制方法;5、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

二、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如下1、参加施工的主要人员2、投入的机械设备三、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及技术要求路堤填筑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报告人:XXX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摘要:一、引言路基试验段是指在道路工程施工前,为了评价路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质量,进行的现场试验工作。

路基试验段采用特定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材料,用于检验道路路基的承载能力、抗沉降性能等。

本次试验段位于XXXX区域,总长度XXX米,是一条环形的路段,包括XX号地区和XX号地区。

二、试验设计与材料选择本次试验段的设计方案考虑了当地的地质条件、交通流量、气候特点等因素。

路基是采用XX方法施工,XX种材料作为基础层和面层材料。

试验段的设计参数包括路宽、路面厚度、坡度等。

为了综合评价路基的性能,本次试验还设置了应力监测设备、沉降监测设备以及温度监测设备。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本次试验段经过XXX年的运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通过对试验段的检测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路基承载力优良:试验段经过重型车辆的长时间运行,虽然出现了部分破坏和较小的沉降,但整体的承载能力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路基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得到了验证;2.路面平顺度良好:通过对路面平整度的检测,试验段的水平平整度和垂直平整度均达到了规定要求。

3.路基的稳定性较好:通过长时间的监测,试验段的边坡和填方土体的稳定性得到了验证,边坡没有出现明显的滑坡迹象,填方土体的沉降符合要求。

4.温度对路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路面的影响较小,未出现明显的开裂和变形现象。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通过对试验段的综合分析,发现了以下问题:1.存在的病害:试验段中出现了部分裂缝、坑槽等路面病害,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修补。

2.土质改良:部分填方土体的稳定性较差,建议对填方施加进一步的土质改良措施。

3.施工工艺优化:试验段一些路段的施工质量未达到预期,建议优化施工工艺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通过对路基试验段的评估,得到了路基设计方案的验证和改进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加强路面维修和土质改良工作,优化施工工艺,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寿命。

土方路基试验段试验成果报告

土方路基试验段试验成果报告

土方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主要沿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KXX+XXX-KXX+XXX段左侧115-145m处路基,属于互通立交A、B、C匝道交汇处,平均填筑高度在,原地面处于山谷内平地,该段原地面经过清表及填前压实,基底经触探及压实度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在全面打开施工局面前,该段路基作为XX高速第X合同段土方填筑试验地段,填料取自我合同段内为AKX+XXX~AKX+XXX挖方段土料。

我标段于2013年10月27日至2013年10月29日进行了土方路基的填筑碾压试验,施工中严格按照土方路基试验段开工报告中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二、试验段目的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施工作业人员掌握了土方路基的施工工艺,确定了施工机械的选型,完善了各种机械的配套组合及施工人员的配备,完成了施工中各种参数的选定,为后续土方路基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三、本次试验路段施工主要参照的技术规范和标准1、XXX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勘察设计》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3、工程测量技术规范(GB50026)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6、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7、《湖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8、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四、施工准备情况1、施工机械根据工程需要与施工安排,本次试验段主要采用的施工机械见下试验段开工前,对所有机械性能进行了一一检验,所有机械性能良好,满足试验段施工需要。

2、人员配置情况:本次试验段的主要管理人员见下表:3、本次试验段的主要投入的测设备见下表:五、具体施工工艺填料采用反铲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推土机初平,平地机进行精平,光轮振动压路机压实,水准仪观测层面标高的流水作业施工方式;具体施工方法为:1、原材料要求:要求填料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含水量、重型击实、土的强度(CBR)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所用填料需经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路基土方试验段总结报告(90区)

路基土方试验段总结报告(90区)

路基土方试验段总结报告(90区)一、试验路段:K21+050—K21+260,全长210 米。

二、试验段施工用土采用竹园庄土场,属于低液限粘土,土的液限、塑性指数均符合要求,具体试验数据在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报审中有详细资料说明。

试验段施工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94g/cm3,最佳含水量为12%,要求压实度≥90%。

三、经过试验段施工,制定出合理的机械调配及作业流程。

如下所示:四、施工工艺详细说明试验段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方法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阶段。

四区段:填土区、平整区、压实区、检测区。

八流程: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边坡夯拍。

试验段完成后,将该层宽度、填筑厚度、压实厚度、逐桩标高和压实度等检测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1、准备下承层:将下承层表面清扫干净,不得有松散及起皮现象,并保持其表面平整,下承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定位放样在施工路段恢复中线和边线,直线段50m设一中桩,曲线段每隔25m设一中线桩,并根据填方高放出边桩,每侧加宽30cm,并在路基两侧、路肩外边缘设指示桩,并做出每填筑层要布土的标高。

同时在施工范围内设高程控制点,进行水平测量,来控制设计高。

考虑到调整横坡的要求,本段施工过程中,中线部位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边缘部分控制在15cm左右,调整横坡达到1%,以利于排水。

3、布土:①选料:不得使用含有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腐朽物质的土。

填料符合下列规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最大粒径及压实度(重型)施工中严禁使用膨胀土。

土的液限不大于40,塑性指数不大于24。

②计料:试验段施工确定的松铺厚度26cm,计算出施工路段所需用土量, K21+050—K21+260段,长210米,根据填方高度及路基横断面图计算,填方面积7350m2,计算需要材料用量为7350×0.26=1911m3,在施工路段用灰粉打上10m×10m空格,得出每格土方用量为26m3,以后施工均按此方法计料。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引言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路网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路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交通工程中的路基试验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近期进行的一次路基试验段的结果和意义。

二、试验目的本次路基试验旨在评估不同材料和工艺在路基建设中的性能表现,并为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通过试验可以检测路基的承载力、稳定性、耐久性等关键指标,进而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提高路基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试验材料与工艺试验段选取了不同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比较,包括不同类型的土壤、填料和防水层等。

试验分为两个阶段:模拟施工和荷载验证。

在模拟施工阶段,按实际场景进行土壤加固和填充,然后进行沉降观测和力学性能测试。

荷载验证阶段通过模拟实际交通荷载的作用,检测路基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试验段的观测和测试,得到了一系列的数据和结论。

首先,各材料和工艺的承载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某些材料在承载和变形方面表现突出,而其他材料则表现一般。

其次,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与土壤类型和填料的选择密切相关,不同的组合方式会对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最后,荷载验证阶段的结果显示,设计指标和实际承载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五、意义与建议本次路基试验为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经验教训。

首先,在材料选择上,应充分考虑路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其次,施工工艺应合理,避免存在过多的接缝和破损点。

此外,在设计荷载指标时,应保守估计,以确保路基的安全和可持续使用。

六、结论通过本次路基试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材料和工艺在路基建设中的性能表现,并为提升路基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指导。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路基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优化。

通过不断的试验和实践,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交通工程中,能够建设更加安全和可持续的路基。

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施工概况本次施工是在市X区进行的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

总工程量为XXX立方米,采用机械铺装的方式进行施工,主要包括挖方、填方和平整路基的工作。

二、施工过程1.前期准备在正式施工前,先进行了场地的踏勘和勘察,并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方案。

然后进行了设备和材料的准备,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挖方工作挖方工作是本次施工的第一步,通过使用挖掘机将土方挖出并堆放到指定区域。

施工期间,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挖方操作,保证土方的质量。

同时,对挖出的土方进行了分类堆放,以便后续的填方作业。

3.填方工作填方工作是本次施工的重点阶段,通过使用挖掘机将挖出的土方重新填入到路基区域,并进行了适当的夯实处理。

在填方过程中,对土方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筛选,将不合格的土方进行了清理和替换。

填方作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填方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4.平整路基填方完成后,对路基进行了平整处理。

通过使用平地机进行路基的表层整平,使路基的表面平整光滑。

在平整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机器的操作参数,以保证路基表面的水平度和均匀度。

5.施工记录和监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记录和监测工作。

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问题,并进行了实地监测和测量。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和优化。

三、施工成果本次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方挖方和填方工作按计划完成,土方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填方土质密实度较高,路基均匀性较好。

3.路基表层平整度满足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4.未发生施工事故及质量问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本次施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施工中加以改进。

具体问题及改进措施如下:1.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操作需要更加精细和稳定,提高操作技术。

2.对填方土方的筛选和处理需要更加严格,提高填方土质的一致性。

3.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

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

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咱这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啊,可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我刚到那工地的时候,瞅见那一片乱糟糟的地儿,心里就直犯嘀咕。

那石头啊,大大小小的,横七竖八地躺在那儿,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娃娃,等着我去收拾呢。

我身边那些工友啊,一个个都长得五大三粗的。

就说老张吧,那脸黑得跟炭似的,一笑就露出一口大白牙,眼睛眯成一条缝儿。

他瞅着那堆石头就乐了,说:“这算啥,咱就像愚公移山一样,一点点儿把它给整利索喽。

”刚开始施工的时候,那困难就像潮水一样,一波接着一波地涌过来。

咱得先测量吧,我拿着那些仪器,在那大太阳底下,眼睛都快瞅花了。

这时候,小王跑过来了,他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瘦高瘦高的,像根麻杆儿。

他笑嘻嘻地对我说:“哥,你这姿势可不对啊,得这么着。

”说着就给我示范起来。

我照着他的法子来,还真就顺溜多了。

爆破这活儿可危险着呢。

那炸药啊,就像个脾气暴躁的怪兽,一个不小心就得出大事儿。

我和老李负责这一块,老李可是个老把式了,他那双手啊,粗糙得像老树皮。

他一边摆弄炸药,一边嘴里念叨着:“小心点儿,小心点儿,这玩意儿可不好惹。

”我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眼睛死死地盯着他的动作。

等爆破完了,那石头被炸得七零八落的,到处都是烟尘。

我被呛得直咳嗽,眼泪都出来了。

我就骂骂咧咧地说:“这活儿真不是人干的,整得我灰头土脸的。

”但是没办法啊,还得接着干。

清理石头的时候,那才叫一个费劲。

有些大石头,我们几个人一起推都推不动。

我就喊着号子:“一二,一二……”那声音在工地上回荡着。

大家的脸都涨得通红,汗水像下雨似的往下淌。

运输石头的时候也不省心。

那车在那坑坑洼洼的路上开着,就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的。

司机老孙是个急性子,一边开车一边嘟囔:“这路啊,真该好好修修了,把我的车都快颠散架了。

”不过呢,随着工程一点点儿推进,看着那路基慢慢地有了个样子,我心里那股子高兴劲儿啊,就像春天的花儿一样,在心底里一点点儿地盛开了。

咱这辛苦啊,也算是有了回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土方试验段总结报告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要求,结合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工艺及现场实际情况,我项目部就该试验段总结如下。

一、概况
1、该试验段为LK9+700~LK9+800段第到层。

由路基三队组织施工,路基试验段施工由黄云辉全面负责。

2、试验段路基长100m,属于全填方路基段,路基设计宽度12米,最大填土高度为米(LK9+ 段),最小填土高度为米(LK9+ 段);该段为山区林带地段,地形较为平缓,且试验段内无涵洞等结构物,路基填筑总量为m3。

4、试验段的施工时间为:从年月日开始到年月日结束,共天时间。

二、试验目的及指导思想:
1、通过路基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施工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式。

2、通过试验,摸索并总结清表及填前碾压、回填及碾压、填筑松铺厚度、不同自然条件下不同的碾压遍数以及理想的设备配置及工艺方法。

3、摸索并总结如何依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的技术以及质量标准、颁布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4、通过本试验段施工,确定土方路基各区段(92、94、95区)的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等技术参数,以及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同时对原
材料标准试验进行论证,指导全面路基工程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并据此指导施工,并将结果提交给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今后控制施工的依据,以适应今后的大范围施工。

三、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
1、对试验段首先用全站仪进行放样,以确立开挖线和坡角线,根据中桩及相应高程测出横断面面积,对工程量进行复核,然后对试验段和取土场进行清表,由于试验段范围内为全填地段。

根据地形特点,清表采用挖掘机、推土机及人工结合的方式进行,左侧沿坡角线开挖纵向水沟(沟深0.80m),在现场开挖横向排水沟,沟深0.50m,将路基水引入纵向排水沟,排到路基外。

2、表土清除后,确定了地表土的最大干密度为g/cm3,最佳含水率为%。

现场用推土机推平、平地机刮平并刮出一定的横坡,然后压路机碾压、检查压实度满足规定要求。

在基底布置测点并测量标高和计算横坡。

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中桩、边桩的放样及下道工序的施工。

3、试验段的填料取主线LK10+000段挖方段,经试验,该段挖方料为粉性砂土,最大挖深达m,最大边坡为二级。

挖方段总长m,总挖方量m3。

4、土工试验:对物料进行标准击实、颗粒分析、塑液限、CBR值试验。

其液限为%、塑限为%,塑性指数为%;承载比CBR值分别是95区%、94区%、92区%。

5、施工现场人员已全部到位,详见附表。

6、现场及室内试验设备已全部到位,详见附表。

7、现场施工机械设备已全部进场,详见下表。

压路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四、试验路段实施阶段控制方法
(一)测量放样
1、将第五层路基顶面用平地机整平碾压后,测其压实度。

压实度合格后进行中桩及边桩的放样。

2、将中线和边线放好后,用皮尺丈量,纵向每10m,横向每6m用石灰打方格。

方格网打好后,纵向20m,横向6m的交叉点处进行编号,并测其填前标高。

(二)上料
1、上料前对填料进行天然含水量的测定,天然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天然含水量过大时进行翻晒;天然含水量过小时,填筑碾压过程中用洒水车洒水的方式使含水量尽可能达到最佳含水量。

2、上料时,用挖掘机装料,自卸运输车运料。

在现场由专人负责指挥卸料,卸料间距根据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的原则进行卸料(每方格一车,每车料为18cm3,每方格为60m2)。

(三)推铺
1、上料完毕后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在机械推铺过程中用人工配合找平。

2、推土机将料摊铺整平完毕后,用平地机终平,平地机终平过程中人工配合继续找平。

3、填筑宽度每层在设计路基宽度的基础上超宽0.50m,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

4、用3米直尺测量平整度,由人工进行全面整平,平整度为1-3cm。

5、摊铺结束后,进行高程测量。

测量方式同上料前,计算其松铺厚度。

经测量松铺厚度超过30cm时,用平地机进行推出,直至松铺厚度符合要求为止。

(四)碾压
摊铺及测量结束后进行碾压,碾压机械为柳工220型和徐工22T型。

碾压方式为先静压一遍,然后弱振碾压一遍,再进行强振。

先两边后中间,先慢后快,碾压速度在4Km/h以内。

以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的重叠在0.4-0.5m之间。

(五)检测
1、高程测量:在静压一遍、弱振碾压一遍,强振碾压一遍后,进行标高测量,测量方式纵向每20m,横向每6m方格的交叉点为测点进行测量。

其后每强振一遍测其高程,直至高程(沉降差值)不大于5mm为止,计算其压实系数。

2、压实度:压实度的检测,静压一遍、弱振碾压一遍,强振碾压一遍后测其压实度。

其后每强振一遍测其压实度,直到压实度不再上升为止。

压实度的测试方法采用灌砂法,含水量采用酒精燃烧法。

第一层所有工序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进行第二层和第三层的试验路施工,施工方法同第一层。

五、试验、测量资料的整理
(一)测量资料:第一层的测试全部结束,整理测量标高的记录及进行松铺厚度及压实系数计算,然后进行第二层和第三层填筑的测量资料的记录及整理,方法同第一层。

(二)试验资料:第一层的测试全部结束,对其压实度检测记录资料
进行整理,并确定其压实遍数及压实度的关系。

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第二层和第三层试验填筑的试验资料记录及整理,方法同第一层。

六、实验结论
(一)含水率:
对土方路基含水率进行了控制:对填料取样测定其含水量。

施工中在含水量比最佳值略大的情况下,取得了良好的碾压效果。

平均含水率为%,较最佳含水率%略大,差值为%。

含水率控制最大上偏差为+2%,其值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经碾压后测得的密实度指标均符合要求。

(二)结论:
1、松铺系数的确定:根据对这三层的填筑试验,得出其试验段的填筑压缩厚度为cm,92区平均松铺系数为;94区平均松铺系数为;95区平均松铺系数为。

2、压实遍数和压实度的确定:经试验,静压一遍,弱振压一遍,强振压一遍后的压实度为%;静压一遍,弱振压一遍,强振压二遍后的压实度为%;静压一遍,弱振压一遍,强振压三遍后的压实度为%;静压一遍,弱振压一遍,强振压四遍后的压实度为%。

3、以压实遍数为横坐标,压实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见附件)。

根据实际试验和曲线图可以得出:92区压实遍数为静压一遍,弱振压一遍,强振压三遍;94区压实遍数为静压一遍,弱振压一遍,强振压四遍;95区压实遍数为静压一遍,弱振压一遍,强振压五遍。

4、最佳机械匹配:配置好集料后,采用挖掘机装料,自卸运输车运料,
推土机将料摊铺整平,并用平地机终平,最后用20t的压路机进行碾压。

通过试验确定了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及相应的碾压遍数及最佳的机械匹配和施工组织。

并能够达到指导全线一般路基施工的要求及提供填筑大面积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附件:1、标准试验结果批复单;
2、试验段压实度(灌砂法)检测报告;
3、实测碾压遍数和压实度试验的关系:YZ20C-V碾压曲线图;
4、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记录表;
5、标高测量记录表;
6、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表;
7、路基试验段使用机械设备表;
8、试验路段使用仪器一览表。

参加路基试验段主要施工人员
使用试验仪器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