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室开放实验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掌握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的技巧;正确识别常见鱼类。
2、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3、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1、不同种类鱼类样品,鱼类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培养皿、直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乳胶手套3、甲醛、酒精、乙酸乙酯、乙醚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一)鱼类外形的观察与测量1、鱼类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全长:自问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体长: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头长: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腮膜)的长度躯干长: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尾长:由肛门至尾部基部的长度吻长: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尾柄高: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2、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不规则型3、口式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4、鳍与鳍式1)奇鳍:背鳍、尾鳍、臀鳍2)偶鳍:胸鳍、腹鳍鳍的结构鳍式:一般用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
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
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逗号表示分离,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表示范围。
鲻鱼:D.Ⅵ,1-8;AⅢ-8;P.16-17;V.1-5;C,14;5、侧线与鳞式侧线: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鳞式:侧线鳞数与=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二)内部解剖与观察解剖步骤1、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使鱼左侧向上侧卧,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前至鳃盖后缘,再至鳃盖后缘剪至下颌。
解剖鱼实验报告

解剖鱼实验报告解剖鱼实验报告引言:鱼类是水生生物中最为广泛的一类,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行为特点一直以来都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鱼类的解剖结构,我们进行了一次解剖鱼的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过程、观察结果以及对鱼类解剖结构的初步认识。
实验过程:我们选择了一条常见的鲤鱼作为实验对象。
首先,我们将鲤鱼置于实验台上,用剪刀将其腹部的鳞片剪开,然后小心地剖开鱼腹,暴露内脏器官。
接着,我们使用解剖刀和镊子,逐层剥离鱼肉,同时注意保护内脏器官的完整性。
在剥离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并记录了每一层组织的特点和位置。
最后,我们将内脏器官取出并进行分析。
观察结果: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鱼类的一些重要器官和组织结构。
首先,我们发现了鱼的鳃,它们位于鱼的头部两侧,用于呼吸。
鳃由一系列细小的鳃弓构成,鳃弓上附着着许多细长的鳃丝,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气体交换系统。
其次,我们发现了鱼的心脏,它位于鱼的胸腔中央,由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通过心脏壁上的肌肉控制,使血液循环流动。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鱼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器官。
这些器官协同工作,将食物消化为养分,为鱼的生长提供能量。
对鱼类解剖结构的初步认识: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鱼类解剖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
首先,鱼类的鳃是其独特的呼吸器官,通过鳃弓和鳃丝的结构,实现了高效的气体交换。
鱼类的心脏则是其循环系统的核心,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保证了血液的流动和养分的输送。
此外,鱼类的消化系统也具有重要的功能,通过一系列器官的协同工作,将食物消化为养分,为鱼的生长提供能量。
结论:通过本次解剖鱼的实验,我们对鱼类的解剖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
鱼类的鳃、心脏和消化系统是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鱼类的生理和生态特点,为保护和利用鱼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附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鱼类体表的鳞片结构、鱼鳍的形态特点以及鱼类的神经系统等。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室开放实验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掌握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的技巧;正确识别常见鱼类。
2、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3、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1、不同种类鱼类样品,鱼类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培养皿、直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乳胶手套3、甲醛、酒精、乙酸乙酯、乙醚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一)鱼类外形的观察与测量1、鱼类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全长:自问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体长: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头长: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腮膜)的长度躯干长: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尾长:由肛门至尾部基部的长度吻长: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尾柄高: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2、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不规则型3、口式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4、鳍与鳍式1)奇鳍:背鳍、尾鳍、臀鳍2)偶鳍:胸鳍、腹鳍鳍的结构鳍式:一般用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
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
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逗号表示分离,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表示范围。
鲻鱼:D.Ⅵ,1-8;AⅢ-8;P.16-17;V.1-5;C,14;5、侧线与鳞式侧线: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鳞式:侧线鳞数与=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二)内部解剖与观察解剖步骤1、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使鱼左侧向上侧卧,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前至鳃盖后缘,再至鳃盖后缘剪至下颌。
鱼类学实验报告五

实验五不同家鱼部分生物学形状观察一、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掌握鱼类鳞片上的年轮标志,认识性腺成熟分期的特征,了解食性的研究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工具(一)工具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尖头摄,药用天平,秤,直尺,分规,解剖镜,显微镜,载玻片,透明胶纸,目微尺,培养皿,吸管,4%福尔马林溶液。
(二)材料2龄以上,已达性成熟的新鲜鱼;已做好的鲢(或鳙)鳞片片子;年轮示范——鲢鳍条切片,镢(或鲈)鳃盖骨,鲇脊椎骨,沙塘鳢胸鳍辐鳍骨,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耳。
三、内容和方法(一)测定鲤的体长、体重。
然后在鲤的背鳍下方、侧线上方的左右体侧取6—10枚鳞片(不取再生鳞和侧线鳞)浸入淡氨水或温水中数分钟,用牙刷或软布轻轻擦去表皮及粘液,再放到清水冲洗,拭干后夹在两载玻片之间,用透明胶纸固定后即可用作观察年轮。
用剪刀在鲤肛门前方剪一小口后沿腹中线向前开腹壁肌肉,注意不要损坏内脏,剪至鳃盖下方为止,然后剪去左侧腹壁肌肉,观察性腺成熟度和肠的充塞度。
(二)性腺成熟度鉴别1. 根据性腺大小、·颜色、血管分布状况、卵细胞牲状等标准,目测性腺成熟度的分期等级。
I期:性腺呈透明细线状,紧败矛鳔下诱侧的体腔膜上,肉踉无法区别雌雄。
Ⅱ期:卵巢为扁带状,淡红色,表面有分枝状的细长血管,卵相互紧依,肉跟看不清卵粒,用放放大镜可见卵粒,精巢呈线状或细带状,半透明或不透明,血管不显著。
Ⅲ期:卵巢椭圆形,黄橙色,前部宽大,表表有血管分布,肉跟可见卵粒;邻粒开始沉积卵黄,精巢圆杆状,粉红色,压挤精巢或剪开精巢无精液流出。
Ⅳ期:卵巢增大,橘黄色,占据大部腹腔,卵巢膜具弹性,血管发达,卵粒大而饱满,充满卵黄。
到Ⅳ期末,肉眼可见卵核。
精巢呈乳白色,早期阶段无精液流出;晚期能挤出少量白色精液。
V期:卵粒流动;提起鱼钵;卵屈生殖孔滞出。
提起雄鱼或轻压腹部,糟液从生殖孔涌出。
Ⅵ期:当年生殖过的性腺,卵巢体积大大缩小,松软,表面充血,外观呈紫红色,残留少量卵精巢体积显著缩小,呈淡红色。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

鱼的解剖实验高二(10)谢颖瑜高二(8)罗永健1.实验目的:通过对鱼的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2.实验内容:对鱼进行解剖观察,掌握正确地解剖方法;通过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3.试剂和仪器设备:鲤鱼,酒精,乙醚,乙酸乙酯,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尖头镊子、解剖针等。
4.实验步骤:解剖方法:左手握鱼,右手持解剖剪,先在肛门前方剪一小的横切口,然后将解剖剪,然后将解剖剪钝头插入,沿腹中线向前方剪开直至鳃盖下方,然后直臀鳍前缘向左侧背方体壁剪上去,沿脊柱下方向前剪到鳃盖后缘,将左体壁全部剪去,呈显内脏。
用剪从下颌中央向后剪至鳃孔下方,再沿鳃孔上方经眼下缘向前剪断口上缘骨骼,除去口咽腔侧壁,观察口咽腔。
5.观察●鱼鳔:白色气囊状,内部装有空气。
●肝胰脏:呈粉红色弥散状分布,从心腹腔横隔后起,覆盖及包埋于肠各部之间。
●胃肠:胃在食道之后,外观难辨,比食道略膨大,被肝胰脏包埋,其右侧有胆囊,直接通于肠。
在幽门处有分支,形成幽门盲囊。
●肾(中肾):位于体腔背侧正中线两侧,暗红色。
每一肾的前端为头肾。
●心脏:由静脉窦、心房、心室组成。
静脉窦为心房和心室后侧的暗红色长囊,背侧为古。
维尔氏管,静脉窦前方呈暗红色薄囊状结构为心房;心房前方呈淡红色、倒圆锥形的肌肉囊即为心室;沿心室向前可见到一膨大的圆锥形白色球状结构,此即动脉球,而动脉球并不属于心脏结构,是动脉管之一部分。
●脾:呈深红色条状,位于肠与性腺之间。
●性腺:位于鱼鳔下方,充满淡黄色鱼卵。
●鱼鳃:红色,半圆形瓣状。
●排泄系统:两条输尿管在将近末端处合为一,膨大成膀胱,其后端稍细开口与尿殖窦。
●耳石:白色块状,形似小石子,坚硬且光滑。
与鱼类的平衡感有关。
▲。
动物学实验报告解剖鱼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鱼类的主要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等。
2. 掌握鱼类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通过解剖观察,比较不同鱼类器官系统的异同点,加深对鱼类生理结构特征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鲤鱼、鲢鱼2. 实验工具: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直尺、记录纸、笔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鱼类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在肛门前方剪一小口,然后沿腹中线向前剪开直至鳃盖下方。
- 将解剖剪钝头插入剪口,沿脊柱下方向前剪至鳃盖后缘,将左体壁全部剪去,暴露内脏。
2. 观察消化系统- 消化管:观察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部位。
- 消化腺:观察肝脏、胰脏、胆囊等部位。
3. 观察呼吸系统- 鳃盖:观察鳃盖的结构和鳃丝。
- 鳃弓:观察鳃弓的数量和排列。
- 鳃丝:观察鳃丝的形态和分布。
4. 观察循环系统- 心脏: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 血管:观察心脏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之间的血管连接。
5. 观察排泄系统- 肾脏:观察肾脏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 输尿管:观察输尿管的走向和连接。
6. 观察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系统:观察精巢、输精管、阴茎等部位。
- 雌性生殖系统:观察卵巢、输卵管、子宫等部位。
7. 比较不同鱼类器官系统的异同点- 观察鲤鱼和鲢鱼的器官系统,比较其异同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消化系统结构相似,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 鲤鱼和鲢鱼的消化管长度、消化腺大小存在差异。
2. 呼吸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呼吸系统结构相似,包括鳃盖、鳃弓、鳃丝。
- 鲤鱼和鲢鱼的鳃丝数量、鳃弓排列存在差异。
3. 循环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循环系统结构相似,包括心脏、血管。
- 鲤鱼和鲢鱼的心脏形状、血管走向存在差异。
4. 排泄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排泄系统结构相似,包括肾脏、输尿管。
- 鲤鱼和鲢鱼的肾脏大小、输尿管走向存在差异。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六 作业:画出鲤鱼内部解剖图(原位观察图或 各系统图)。 思考:鱼适合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有哪些?
延脑
视神经
大脑
中脑 间脑 三叉神经 外外展展神神经经 舌下神经
脊髓
脑下垂体 血侧线神经
大脑 中脑 小脑
按要求切开体壁,暴露出心脏与腹 腔内脏,观察内部构造;
• 原位观察:围心腔、横隔、鳔、肾脏、 生殖腺、肠道、肝胰脏、脾脏
• 消化系统:口咽、食道(鳔管入口)、肠、胆 囊;脾脏
• 鱼体量度:实习 (P74-76实验18)
标本演示:骨骼系统
•
2、内部解剖与观察:
• 呼吸系统:鳃——鳃盖、鳃裂、鳃弓、鳃隔、 鳃耙、鳃片、鳃小片、鳃丝
• 脑:从眼眶下剪开,向后至颅骨末,去除顶盖、 颅侧骨,完全暴露:五部脑、嗅球、视叶
嗅叶间脑
嗅束
小脑瓣
迷走叶
脑上腺
小脑瓣 小脑
迷走叶 面叶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二、 实验内容: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观察 2、鱼类外形、骨骼的观察、及分类(P74-
76) 2、鲫鱼大脑结构、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 2、活鲫鱼、鱼骨标本 3、解剖器具、解剖盘等
四、 实验步骤:
• 1、文昌鱼观察
• 整体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调节光 栅,可见肌节(肌肉、肌隔)、背鳍、 尾鳍等、鳍条、背神经管、脑眼、脊索、 腹孔;(注意各结构特点与位置)
• 鳔:位置与鳔管走向、开口部位
• 生殖系统:生殖腺——精巢、卵巢; 生殖导管——短细
• 排泄系统:肾脏(头肾)、输尿管、膀 胱(输尿管膀胱)、尿道、泄殖腔
解剖鲫鱼实验报告

解剖鲫鱼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2. 通过解剖鲫鱼的实践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对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
活鲫鱼、解剖盘、解剖剪、镊子、解剖针、大头针、纱布等。
三、实验步骤。
1. 外部形态观察。
- 将鲫鱼置于解剖盘中,观察其整体形态。
鲫鱼身体呈梭形,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头部前端有口,两侧有眼,眼无眼睑。
鼻孔位于眼前方,一对。
鳃盖位于头部两侧,可保护鳃。
躯干部和尾部覆盖有鳞片,鳞片呈圆形,排列紧密,侧线贯穿躯干部和尾部的两侧,是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
- 观察鲫鱼的鳍。
鲫鱼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
背鳍一个,位于躯干部的中轴线上;胸鳍一对,位于胸部两侧,呈扇形;腹鳍一对,位于腹部两侧;臀鳍一个,位于肛门后方;尾鳍呈叉形,在游泳时起主要的推进和控制方向的作用。
2. 内部结构解剖。
- 处死鲫鱼:用解剖针从鲫鱼的鳃盖后缘插入,破坏其延脑,使鲫鱼迅速死亡。
- 剪开体壁:将鲫鱼左侧向上置于解剖盘中,用剪刀从肛门向前沿腹中线剪至下颌,再沿鳃盖后缘剪至胸鳍基部,使体壁肌肉与骨骼分离。
用镊子提起体壁,用剪刀小心地将体壁与内部器官分离,并用大头针将体壁固定在解剖盘上。
- 观察内部器官。
- 消化系统:口张开后可见口腔内无牙齿,有咽喉齿,位于咽的底部。
食管较短,连接口腔和胃。
胃呈“U”形,壁厚,有弹性。
肠细长,盘曲在腹腔内,在肠与胃的交界处有肝脏和胆囊。
肝脏呈暗红色,较大,分左右两叶;胆囊呈绿色,位于肝脏的一叶内,胆汁通过胆管流入肠内。
- 呼吸系统:鳃位于鳃盖下方,每侧有4片鳃。
用镊子取下一片鳃,观察其结构,鳃由鳃弓、鳃丝和鳃耙组成。
鳃丝呈细丝状,密布毛细血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鳃耙位于鳃弓内侧,呈细齿状,有过滤食物的作用。
- 循环系统:心脏位于体腔前部,鳃盖后下方。
心脏由一心房和一心室组成,心房呈暗红色,心室呈淡红色,心室壁厚于心房壁。
从心脏发出的血管有腹大动脉、入鳃动脉和出鳃动脉等,静脉系统有前主静脉、后主静脉等,这些血管共同构成了鲫鱼的血液循环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作业:画出鲤鱼内部解剖图(原位观察图或 各系统图)。 思考:鱼适合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有哪些?
• 鳔:位置与鳔管走向、开口部位
• 生殖系统:生殖腺——精巢、卵巢; 生殖导管——短细
• 排泄系统:肾脏(头肾)、输尿管、膀 胱(输尿管膀胱)、尿道、泄殖腔
• 循环系统:心脏——心室、心房、静脉窦、动脉球
探索性观察
剪开口腔观察各部内容
• 舌、咽骨、咽齿、角质垫
五 注意事项
• 操作要规范,观察要仔细; • 尽量原位观察,保持器官的完整性,不随意剪
• 鱼体量度:实习 (P74-76实验18)
标本演示:骨骼系统
•
2、内部解剖与观察:
• 呼吸系统:鳃——鳃盖、鳃裂、鳃弓、鳃隔、 鳃耙、鳃片、鳃小片、鳃丝
• 脑:从眼眶下剪开,向后至颅骨末,去除顶盖、 颅侧骨,完全暴露:五部脑、嗅球、视叶
嗅叶间脑
嗅束
小脑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迷走叶
脑上腺
小脑瓣 小脑
迷走叶 面叶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二、 实验内容: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观察 2、鱼类外形、骨骼的观察、及分类(P74-
76) 2、鲫鱼大脑结构、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 2、活鲫鱼、鱼骨标本 3、解剖器具、解剖盘等
四、 实验步骤:
• 1、文昌鱼观察
• 整体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调节光 栅,可见肌节(肌肉、肌隔)、背鳍、 尾鳍等、鳍条、背神经管、脑眼、脊索、 腹孔;(注意各结构特点与位置)
延脑
视神经
大脑
中脑 间脑 三叉神经 外外展展神神经经 舌下神经
脊髓
脑下垂体 血管囊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听神经 迷走神经
侧线神经
大脑 中脑 小脑
按要求切开体壁,暴露出心脏与腹 腔内脏,观察内部构造;
• 原位观察:围心腔、横隔、鳔、肾脏、 生殖腺、肠道、肝胰脏、脾脏
• 消化系统:口咽、食道(鳔管入口)、肠、胆 囊;脾脏
• 腹面:口、触须、前庭、缘膜、轮器、 咽、鳃棒、消化管、肝盲囊、回结肠、 生殖腺;
• 过咽切片:皮肤、 表皮、真皮、神 经管、管腔、脊 索、脊索鞘、鳃 棒、咽上沟、内 柱、围鳃腔横肌、 肝盲囊、生殖腺、 精子、卵子、腹 褶;
2、鲫鱼
1、外形观察:体型、体部区分、鳍型与尾型、 眼、鳃盖、鳃孔、鼻孔、口位、侧线、鳞片、 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肛门、 泄殖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