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简答题考试版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

简答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清朝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表现。
(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
(2)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
(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15P)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为一是求得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
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其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
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前者为后者的前提条件,而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的。
)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是把防止人民的反抗放在首位,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危及自身的统治。
中国的经济力弱小,使得中国的军事力量弱小,军队素养不高,无法与帝国主义相抗衡。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什么?(14P)第一,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
第二,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从地区上讲主要集中于上海、广州、武汉、天津等大城市,从行业上讲主要集中于纺织、面粉、采矿、铁路等行业,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近代史简答题

近代史简答题1.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推行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落后的中国成为其侵略的目的,同时要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
原因:林直接则徐虎门硝烟。
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的阻挠也是原因之一。
4、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总体上讲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
(2)从民族大义出发,积极维护统一战线。
提出了独立自主原则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等方针,并身体力行贯彻执行。
(3)坚持持久战方法,并领导人民军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6、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原因和影响?时间:1840年6月;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②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影响: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条约指哪一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协税: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发动的国家、侵略者的主要罪行和影响?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发动国:英、法;(帮凶:俄、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战后的《北京条约》条约,把哪一地区被割让英国?期间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多少领土?其中哪一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割地: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割占领土150万平方千米;《谖辉条约》割占东北60万平方千米。
6.太平天国起义开始、正式建立政权、达到全盛、由盛转衰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过程:拜上帝会;金田村起义、定都天京、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失败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7.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什么?起义过程中,提出了那些建国方案?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施政方案:《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农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资政新篇》(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改革方案,但未能付诸实践)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清朝集团内部形成哪一派别?代表人物有谁?他们在怎样的口号下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内容、性质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奕近(中央),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
近代史常考的简答题

近代史常考的简答题
1. 近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近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化的兴起、城市化的加速、科技进步的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现代性的增强、人口增长的迅速等。
2. 近代民主与专制的斗争都有哪些重要代表?
近代民主与专制的斗争的重要代表包括:英国的议会、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德国的民主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等。
3. 近代帝国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近代帝国主义的主要特点包括: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并控制其资源,建立经济和政治的统治;借助强大的海军力量保护殖民地利益;通过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来加强自身的影响力;实行不平等条约,剥削被殖民地的经济资源等。
4. 近代中国的改革与革命有哪些重要事件?
近代中国的改革与革命的重要事件包括: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5. 近代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什么?
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巨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促使列强实行平等原则和民族自决,削弱了欧洲的实力,同时也催生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对国际联盟的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的衰落,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崛起为世界霸主,形成了冷战的格局,分裂了世界,对世界的政治、军事、
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加速了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简答题: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始的事件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什么?2.鸦片战争是由哪个国家发动的?发动的原因是什么?3.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结果如何?4.《南京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5.《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6.《南京条约》开放了哪五处通商口岸?开放口岸最多的是哪个省?7.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谁?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的人物是谁?8.洋务运动的时间和口号各是什么?9.洋务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领导人物称为什么派别?10.洋务运动的主张是什么?其实质是一场什么运动?11.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主要战役?主要海战区域?结果怎样?12.《马关条约》什么时候签订的?中割让了哪些领土给日本?13.《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14.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15.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6.维新变法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被称为什么派别?17.戊戌变法发生在哪一年?主导戊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哪一位?18.戊戌变法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19.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是什么?它在哪年在什么地方成立的?20.中国同盟会提出什么样的革命纲领?同盟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21.亥革命爆发于何时?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他属于资产阶级的什么派别?22.标志辛亥革命爆发的事件是什么?2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5.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何地?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府?谁就任临时大总统?26.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27.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28.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和口号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29.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一场什么运动?有甚意义?30.创办《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的人物是谁?31.拉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是什么事件?32.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33.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哪些?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34.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各是什么?3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7.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起止时间是?国共第一次合作过程中有哪些成果?38.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主战场在哪里?39.南昌起义爆发于何时?领导人有哪些?40.南昌起义有什么意义?41.什么事件后,毛泽东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42.毛泽东在井岗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43.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44.红军被迫从根据地进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45.长征途中所召开的转折性的会议是什么会议?会议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46.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各是什么?47.标志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发生在哪个省?48.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什么?49.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间是什么?50.当时蒋介石采取什么政策?后果怎样?51.西安事变爆发的时间是?领导者是谁?52.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5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54.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55.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是什么事件?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5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于什么事件后?正式形成于什么事件后?57.抗日战争中国取胜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原因?58.抗日战争中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抗战胜利后什么地方回归祖国?59.蒋介石为什么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60.重庆谈判的时间? 国民党和共产党双方的主要代表人物?61.重庆谈判取得什么成果?62.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时间是何时?标志是什么?63.什么事件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64.国共两党的主力大决战指哪些战役?三大战役的时间是?意义是?65.“百万雄师过大江”指什么战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的标志事件及时间是什么?66.中国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67.状元实业家是谁?提出了什么口号?68.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什么运动中?发展的黄金时代是什么时期?原因是什么?69.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70.地主阶级思想家是谁?著作是什么?有什么主张?指导了什么运动?71.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谁?译注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指导了什么事件?。
近代史考试题

近代史考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近代史的开始?A. 法国大革命B. 英国工业革命C. 美国独立战争D. 第一次世界大战2. 下列哪个国家是近代历史上的超级大国?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中国3. 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革命领袖是谁?A. 富兰克林·罗斯福B. 凯撒·尼古拉·列宁C.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D.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4. 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两场世界大战分别发生在哪个时间段?A. 1800年代B. 1900年代C. 2000年代D. 2100年代5. 下列哪个国家是近代史上的殖民帝国?A. 美国B. 英国C. 俄罗斯D. 日本二、简答题1. 近代史的开始是什么时候?有哪些特点?近代史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
这一时期的特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重要的特点包括民主思想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
2. 近代史中最具影响力的革命领袖是谁?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近代史中最具影响力的革命领袖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并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经验和指导。
3. 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两场世界大战分别发生在哪个时间段?这两场战争对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两场世界大战分别发生在20世纪。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至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年至1945年。
这两场战争对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它们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并重塑了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
这两场战争也引发了国际组织的建立,例如联合国,旨在促进和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汇编
1.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有两方面的原因。国内原因是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前夕,已从其发展的顶峰?康乾盛世?跌落下来,国势日衰,整个封建制度日暮途穷。自嘉庆政拮据的衰败道路。在这时候的欧美各主要国家却已进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衰弱落后的封建中国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重要目标。英国资产阶级首先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正是他们不断向外掠夺殖民地的必然结果。
鸦片战争前,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防范外国入侵,在对外关系方面实行?闭关?政策。英国自从占领印度、新加坡等国后,力图打开中国的大门。早在18世纪末英国已成为对华贸易的主要国家。但英国的工业品如手织、棉布、棉纱等在中国缺乏销路,而英国却要从中国购进大量的生丝、茶叶、瓷器等。英国资产阶级企图利用工业品打开中国的大门,没有达到目的,竟不顾人类道德,无耻地用贩卖鸦片毒品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重要手段。导致中国的烟毒泛滥。使清朝的吏治更加腐败,军队失去战斗力,吸毒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还有一个严重后果是白银大量外流。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感到流毒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

简答题1.鸦片的危害有哪些?1.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
2.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3.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4.毒害民众身心,削弱军队战斗力。
5.民风日下,社会萧条,滋生罪恶。
2.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1)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随之发生变化。
(2)社会经济: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社会政治:导致清政局的开始变化。
(4)阶级关系:农民负担加重,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
(5)社会思想:“闭目塞听”局面有所改变。
一批有远见的中国人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外加:陆续签订不平等条约,加剧清政府财政危机和人民的负担,加速清王朝的灭亡:国门从此打开,列强争相入侵,并对华进行掠夺: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和技术,出现一批先进爱国志士拯救国家。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答案二参考)1)、领土失去完整,出现了金瓯残缺的局面。
“飞地”2)、主权遭到破坏。
3)、财政受人挟制。
4)、封建经济开始解体5)、新的阶级衍生出来了——买办6)、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发生了新变化。
7)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8)、近代城市开始兴起9)、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首先,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飞快增长。
其次,中国的土产鸦片也急速发展起来。
复次,日本大举侵犯中国以后,大肆推行毒化政策。
最后,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人,使得先进的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过程。
10)、思想与学风的变化。
3.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教训从清政府角度看,闭关锁国是错误的,要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加强军事建设,优化官僚结构,培养猛将勇士。
从历史角度看,清政府腐朽无能,封建主义制度必须消灭, 加强民族凝聚力,强化民族精神建设,破除封建思想的禁锢。
4.简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内容由清代著名思想家、新思维倡导者魏源首先提出,该思想见其著作《海国图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①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的历史意义及失败原因。
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原因:根本原因---社会制度腐败;重要原因----经济技术落后3.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活动。
根本原因:英殖民主义为了开辟殖民地市场,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工业原料。
导火线:虎门硝烟。
影响: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4.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夺财富(2)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爱理人(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4)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5. 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特点:①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②一些领袖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在反封建的同时又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④运动的理论披上西方宗教的外衣。
意义:①承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④有力的大几了外国侵略势力6.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历史意义:①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失败原因: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②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思想的反对③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狭窄7.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内容及意义。
内容: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意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民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着拉开。
8. 辛亥革命的革命纲领、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教训。
革命纲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历史意义: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承重打击了中外反革命势力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③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④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⑤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解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新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9.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特点: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愚昧,切中时弊,顺应潮流,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赞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同时,一些先进的分子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已经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了。
历史意义: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先进的知识份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之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之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10.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历史意义。
特点:①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②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
2、五四运动使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得到了广泛传播3、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1.如何客观认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表现。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各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1.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站已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主观原因,则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这就使得大多数作战未能给敌人以更大的消耗,并在短时间内丧失了大片国土。
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基本上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以便保存实力。
但客观地来说,国民党军队后期也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曾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
12.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原因:1.中国中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伊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意义:1.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中华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13.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形势变化。
战后的政治形势,总的来说对中国人民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标是有利的,在国际上,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了新的发展,世界反动势力已经难以集中起来干涉中国革命。
在国内,国内的形势和阶级力量的对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基本特点是和平与内战两种可能性并存。
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党派均为各自的方针政策奔走。
国民党军事、经济实力大增。
国民党在武力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这个既定方针指导下,积极准备内战,但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又表示愿意与中共和谈。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经过八年的全面抗战迅速发展壮大。
中共的威信日益提高,成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举足轻重的力量。
战后,中共始终为争取和平建国而努力着,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全面阐明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方针,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由于中共提出的方针和措施适应了当时的形势需要,因而得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拥护。
中间阶级的政治积极性在抗战胜利后大为提高,各民主党派空前活跃,他们反对国民党政府内战、独裁和经济上的垄断,赞同共产党和平建国的方针。
并且认为战后中国是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并幻想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在反对内战争取战后和平民主上,各民主党派和中共基本上采取了一致的立场,成为战后时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总之,战后国际社会美苏对立格局基本形成,从全球战略出发,美国在中国国内积极扶蒋反共,而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和中间力量的活动不可小视,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追求和平民主成为战后国内外社会的共同潮流。
14.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15.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中国命运: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为什么选择: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
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1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时期的土地政策分为三个阶段: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简单讲,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原因:这主要是利用农民的积极性来外对国民党统治,争取农村包围城市取得胜利。
2、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由于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抗战,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