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申请表承诺书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指导和规范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制定本指南。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经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监测、现场检查等方式,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以及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效果评估等报告的评审工作。
其他情形可参照执行。
地方可结合实际制定细则。
二、组织评审机制(一)组织评审部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评审。
直辖市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评审。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组织评审。
(二)组织评审方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组织评审部门)应当本着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组织开展评审工作。
可以因地制宜,采取以下方式组织评审。
1. 组织专家评审;或2. 指定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评审;或3.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可的其他方式。
(三)组织评审的经费组织评审的经费应当分别列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预算。
三、评审依据及有关原则(一)依据主要是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地下水质量标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等。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材料提交清单、专家个人意见表

附件4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材料提交清单项目名称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联系人联系电话A类文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阶段材料序号文件名收集情况是否上传系统备注1初步调查报告(含水文地质调查内容)*□有□无※□是□否2初步调查报告公示信息□有□无※□是□否3初步调查检测报告*□有□无※□是□否4详细调查报告(含水文地质调查内容)*□有□无※□是□否5详细调查报告公示信息□有□无※□是□否6详细调查检测报告*□有□无※□是□否7地块边界文件□有□无※□是□否8地块边界图片□有□无※□是□否9地块规划相关材料□有□无※□是□否10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专家意见□有□无□是□否B类文件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阶段材料序号文件名收集情况是否上传系统备注11风险评估报告*□有□无※□是□否12风险评估报告公示信息□有□无※□是□否13土壤污染状况风险评估报告评审专家意见□有□无□是□否C类文件风险管控效果评估、修复效果评估阶段材料序号文件名收集情况是否上传系统备注14风险管控方案*□有□无※□是□否15风险管控设计方案□有□无□是□否16风险管控施工方案□有□无□是□否17风险管控竣工报告□有□无□是□否18风险管控监理报告□有□无□是□否19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有□无※□是□否20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公示信息*□有□无※□是□否21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有□无※□是□否22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方案□有□无□是□否23治理与修复工程施工方案□有□无□是□否24治理与修复工程竣工报告□有□无□是□否25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理报告□有□无□是□否26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有□无※□是□否27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公示信息*□有□无※□是□否D类文件申报通用材料28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效果评估评审申请表*□有□无□是□否29申请人承诺书*□有□无□是□否30报告出具单位承诺书*□有□无□是□否注:1.标注有“*”号的必须提交纸质材料2.标注有“※”号需上传“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3.走到后一阶段的地块需连同前一段阶段资料一并提交附件5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专家个人意见表专家姓名职称专业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信箱文件名称评审要求依据国家场地污染防治管理相关技术规定,结合文件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论证评审工作质量1.工作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2.工作程序是否完善?□完善□基本完善□不完善3.工作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科学合理□基本科学合理□不科学合理4.文件编写是否规范?□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5.其它与文件内容相关的工作质量评语:主要问题及修改建议评审结论1.污染识别是否准确?□准确□基本准确□不准确2.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是否科学规范?□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3.对GB36600-2018中未明确的污染物项目标准值确定是否合理?□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5.文件结论是否可信?□可信□基本可信□不可信6.是否同意文件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同意□修改后同意□不同意7.其它应明确的论证评审结论:专家签名:日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专家个人意见表专家姓名职称专业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信箱文件名称评审要求依据国家场地污染防治管理相关技术规定,结合文件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论证评审工作质量1.工作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2.工作程序是否完善?□完善□基本完善□不完善3.工作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科学合理□基本科学合理□不科学合理4.文件编写是否规范?□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5.其它与文件内容相关的工作质量评语:主要问题及修改建议评审结论1.报告的概念模型选择是否合理?□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2.参数选择是否规范?□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3.不确定性分析是否合理?□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4.风险控制值的确定是否合理?□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5.文件结论是否可信?□可信□基本可信□不可信6.是否同意文件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同意□修改后同意□不同意7.其它应明确的论证评审结论:专家签名:日期:土壤污染管控/修复效果评估报告专家个人意见表专家姓名职称专业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信箱文件名称评审要求依据国家场地污染防治管理相关技术规定,结合文件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论证评审工作质量1.工作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2.工作程序是否完善?□完善□基本完善□不完善3.工作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科学合理□基本科学合理□不科学合理4.文件编写是否规范?□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5.其它与文件内容相关的工作质量评语:主要问题及修改该建议评审结论1、管控/修复工程是否符合修复方案要求?□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2、管控/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完善?□完善□基本完善□不完善3.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是否科学规范?□规范□基本规范□不规范4.文件结论是否可信?□可信□基本可信□不可信5.是否同意文件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同意□修改后同意□不同意6.其它应明确的论证评审结论:专家签名:日期:。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最新版】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经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监测、现场检查等方式,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以及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效果评估等报告的评审工作。
二、组织评审机制(一)组织评审部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评审。
直辖市可由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评审。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组织评审。
(二)组织评审方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组织评审部门)应当本着科学、合理、高效原则,组织开展评审工作。
可以因地制宜,采取以下任一方式组织评审。
1.组织专家评审;2.指定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评审或者组织评审;3.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可的其他方式。
(三)部门分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职责:1.确定组织评审方式;2.受理申请;3.建立专家库;4.档案、信息管理;5.报告质量信息公开;6.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职责:1.核实地块用地面积(四至范围)、历史、现状、土地使用权人、规划用途、用途变更、有关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等信息;2.推荐本系统专家进入专家库;3.确定部门代表参加评审。
(四)组织评审的经费组织评审的经费应当分别列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预算。
三、评审依据及有关原则(一)评审依据主要是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
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地下水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等。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2024征求意见稿)》是由中国环境保护部制定的指南,主要目的是指导和规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的评审工作。
以下是对该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评述。
首先,该指南对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方式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包括土壤采样方法、采样点位的确定、土壤污染物的监测要求等。
指南要求调查过程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并区分不同类别的污染源进行调查。
其次,指南对于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风险评估是对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
该指南明确要求评估过程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综合考虑土壤污染物浓度、暴露途径和接触人群等因素。
第三,指南对于风险管控的原则和方法给出了明确要求。
风险管控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健康的潜在风险。
指南明确要求根据不同程度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例如土壤修复、防渗隔离等。
最后,指南关注修复效果的评估。
修复效果评估是对修复工程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定修复工程是否达到预期的修复目标。
该指南要求进行修复效果评估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并进行长期监测。
总的来说,该指南的主要特点包括:科学性、系统性、指导性强,明确了各项调查、评估和修复工作的要求和流程,有助于规范和提高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然而,该指南还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
希望在新版指南发布后,能够更好地指导相关工作的实施。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 评估报告评审指南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指导和规范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制定本指南。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经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监测、现场检查等方式,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以及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效果评估等报告的评审工作。
其他情形可参照执行。
地方可结合实际制定细则。
二、组织评审机制(一)组织评审部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评审。
直辖市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评审。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组织评审。
(二)组织评审方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组织评审部门)应当本着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组织开展评审工作。
可以因地制宜,采取以下方式组织评审。
1.组织专家评审;或2.指定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评审;或3.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可的其他方式。
(三)组织评审的经费组织评审的经费应当分别列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预算。
三、评审依据及有关原则(一)依据主要是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地下水质量标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等。
山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工作指南

乾合环境()是一家以场地调查和土壤修复为核心业务的专业环境修复治理公司,作为山东省临沂市政府招商引资企业,乾合环境以场地调查作为切入点在临沂起步并开展山东土壤修复业务。
依托15年工业基础,乾合环境研发出国内第一台履带式环境取样钻机。
公司自主研发的履带式土壤取样修复设备QT、SE系列,已成功实施临沂土壤修复市场80%以上的场地调查项目。
截止目前,乾合环境在山东、江西、辽宁、江苏等省份场地调查超300个地块。
自2020年起,乾合环境将公司重心转移到土壤修复业务,自主研产生产具备土壤、地下水取样、中空螺旋建井、原位直推注射修复、土壤淋洗修复、土壤破碎筛分斗、土壤搅拌修复等功能的土壤修复设备,为污染场地提供场地调查与土壤修复一站式解决方案。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 评估报告评审指南(2019征求意见稿)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指导和规范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制定本指南。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经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监测、现场检查等方式,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以及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效果评估等报告的评审工作。
其他情形可参照执行。
地方可结合实际制定细则。
二、组织评审机制(一)组织评审部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评审。
直辖市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评审。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组织评审。
(二)组织评审方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组织评审部门)应当本着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组织开展评审工作。
可以因地制宜,采取以下方式组织评审。
1.组织专家评审;或2.指定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评审;或3.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可的其他方式。
(三)组织评审的经费组织评审的经费应当分别列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预算。
三、评审依据及有关原则(一)依据主要是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地下水质量标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等。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详细调查、修复(含风险管控)效果评估、风险评估报告审查评价表

附件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相关报告审查评价表附表2-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审查评价表报告审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项目名称:评审专家:评审时间:序号主要项目撰写内容审查要点审查意见1形式审查地块权属信息*送审报告是否加盖从业单位和土地使用权人(或土壤污染责任人)的公章*送审报告是否明确项目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信息及亲笔签字*检测实验室是否具有土壤和水质检测项目的CMA资质*实验室检测报告是否加盖CMA章*2污染识别资料收集地块资料收集是否齐全包括:地理位置图、各历史时期地形图、产品、原辅材料及中间体清单、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地下管线图、化学化学品储存及使用清单、地勘报告等地块位置、面积、边界表述是否准确,包括:地块位置图、地块范围图、边界拐点坐标地块周边现状与历史情况表述完整性与准确性区域自然环境概况表述是否完整、准确周边敏感目标描述是否完整、准确地块未来规划用途是否明确,如无明确规划应以最严格的方式进行调查49序号主要项目撰写内容审查要点审查意见现场踏勘是否进行踏勘踏勘过程是否包括地块重点区域、污染痕迹、储槽与管线、化学品味道和刺激性气味、排水管/渠、污水或其他地表水体、废物堆放地、周边可能存在污染的企业以及周边敏感点,并描述与周边敏感点与地块的位置关系人员访谈是否进行人员访谈是否能准确体现地块及周边的环境状况信息分析及结论是否明确地块及周围区域有无可能的污染源现场污染痕迹和潜在污染状况和污染因子识别的全面性与准确性3初步采样布点方案调查范围调查范围是否合理监测介质是否调查地块内疑似污染的介质监测项目土壤样品监测指标是否包含《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的45项必测项和污染识别阶段确定的关注污染物地下水监测指标是否包括污染识别阶段的所有污染物土壤点位布设采样点数量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布点位置的设置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地下水点位布设采样点数量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布点位置的设置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地表水/底泥点位布设采样点数量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布点位置的设置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4样品采集土壤样品采集采样深度是否合理土壤采样方法是否规范地下水样品采集采样深度是否合理地下水建井是否规范地下水采样方法是否规范50备注:带*号项有1项不合格,则报告不通过评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申请表
经度:_____°纬度:_____°
□项目中心□其他(简要说明)积面地占注明拐点坐可另附图和表,拐点范围.
申请人:(申请人为单位的盖章,申请人为个人的签字)
申请日期:年月日.
申请人承诺书
本单位(或个人)郑重承诺:
我单位(或本人)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为报告出具单位提供的相应资料、全部数据及内容真实有效,绝不弄虚作假。
如有违反,愿意为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引发的一切后果承担
全部法律责任。
承诺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申请个人):(签名)
年月日
报告出具单位承诺书
本单位郑重承诺:
我单位对xxxxxx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本报告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
姓名:身份证号:负责篇章:签名:
本报告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包括:
姓名:身份证号:负责篇章:签名:
姓名:身份证号:负责篇章:签名:
姓名:身份证号:负责篇章:签名:
如出具虚假报告,愿意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承诺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