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和机械效率问题(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辅导)讲解学习
初中物理 九年级上册 试卷讲义 专题十二 简单机械 机械效率-学用

、2024版《5年中考3年模拟》 中考物理 全国版专题十二简单机械机械效率曲一线中考项目部5年中考考点1杠杆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判断考向1杠杆力臂作图1.(2023湖南衡阳,18,2分)桔槔是中国古代用于灌溉或汲水的一种器具,是杠杆的一种应用,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桔槔的简化示意图,请在图乙中作出水桶所受重力示意图,并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2.[2022四川成都A,21(2),2分]如图是小兰在练习“斜身引体”项目时的情景。
把人体视为杠杆,O为支点,动力等效为F1。
请画出F1的力臂L1。
考向2杠杆类型判断3.(2023山东烟台,9,2分)筷子发源于中国,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
如图所示,使用筷子时虽然费力但省距离,下列工具在使用中也能省距离的是()4.(2023甘肃,12,2分)如图所示是三种类型的剪刀,请为铁匠师傅选择一把剪铁皮的剪刀,你会选择(选填“A”“B”或“C”)剪刀,这样选择的目的是(选填“省力”“省距离”或“省功”)。
考向3杠杆动态分析5.(2022江苏泰州,39,3分)建设中的常泰大桥为斜拉索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如图为小华制作的斜拉索大桥模型,她用长30 cm、重5 N的质地均匀分布的木条OA 做桥面,立柱GH做桥塔。
OA可绕O点转动,A端用细线与GH上的B点相连,桥面OA实质是一种(填简单机械名称),保持桥面水平,细线对OA的拉力F=N;将细线一端的固定点由B点改至C点,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由此小华初步了解到大桥建造很高桥塔的好处。
6.(2022江苏扬州,26,4分)某同学锻炼时,双脚并拢,脚尖O触地,脚后跟踮起,手掌支撑在竖直墙壁上,手臂水平,A为人体重心所在位置。
此时墙壁对手掌的支撑力F如图所示,不计墙壁对手掌的摩擦力。
(1)以O为支点,请在图中作出动力...l.。
........F.的力臂(2)该同学质量为50 kg,则墙壁对人的支撑力约为N。
(3)若增大脚尖与墙壁的距离,手臂仍然水平支撑在墙壁上,支撑力F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初中物理之杠杆机械效率

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
Gh1
100 %
(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 Fh2
。
回答下列问题: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
2
当重物悬挂点向支点方向移动时,
设右侧上升高度同样为h2,重物上升的高度小于h
1
杠杆重心上升的高度同样为 h2
2
W 有用 100%
W
总
Gh1
100 %
Fh2
当h1减小时,η变小
即当重物悬挂点向支点移动时,杠杆机械效率减小
当物重G变大时,设它上升的高度同样为h1
杠杆右侧上升高度也为h2
杠杆机械效率
F
额外功产生的原因:克服杆重和摩擦做功
忽略摩擦,只考虑杆重,此时
G
W额外 = G杆·h3
F竖直向上,匀速,缓慢向上提杠杆
W总 = Fh2
W有用 = Gh1
W 有用 100%
W
总
Gh1
100 %
Fh2
1
h3 2 h2
1
G杆· h2
2
∴W总=W有用+W额外
1
Fh2 = Gh1+G杆· h2
谢谢观看
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
回答下列问题: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
不变,扔将钩码提升相同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
初中九年级物理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1、我们把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用符号η表
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
【器材】
轻质杠杆(木质),重质杠杆(铁制),钩码,有支座的木板,弹簧秤,细线。
【操作】
(1)将轻质杠杆按如图装在画有等间距水平横线的木板上。
在杠杆的A处悬挂几个钩码,把弹簧秤系在杠杆B处并竖直缓慢地向上拉杠杆。
记下钩码重G1、钩码被提升的高度h1、弹簧秤的示数F1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1,比较G1h1和F1S1的大小,并根据η1=(G1h1)/(F1S1)算出此时杠杆的效率η1。
(2)减少悬在A处的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算出杠杆的效率η2。
比较η1和η2的大小,得η2<η1,表明同一杠杆在不同情况下,效率可能不同。
(3)用重质杠杆代替轻质杠杆重复(1),算出杠杆的效率η3。
比较η1和η3的大小,得η1>η3,可知不同杠杆在相同工作情况下,效率也可能不同。
简单分析η1、η2、η3大小不同的原因。
中考物理复习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教案---滑轮与杠杆结合题型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滑轮机械效率探究求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问题。
由于计算中涉及到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等抽象概念,特别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题目中,同一滑轮组在不同负载情况下机械效率不同,有用功在具体情况中的形式不同,隐含条件的渗入,以及特殊形式的滑轮组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常感觉困惑,易造成错解。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同学们要搞清楚以下几点:要对机械效率公式进行归类细化根据对、、的具体理解,可以将机械效率的定义式进行如下归类:1、在竖直方向上,G是物体重,G动是动滑轮重,h是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也是动滑轮被提升的高度。
∴,若绳重及摩擦不计,F是拉力,S是拉力F移动的距离,n是动滑轮上承担力的绳的段数。
,;①②③公式都适合。
若是考虑绳重和摩擦力,用滑轮组把物体提升的高度h,拉力F移动的距离S,总满足S=nh;只可用于①②。
2、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物体是匀速运动,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与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即克服水平面对物体摩擦所做的功在数值上是等于有用功。
3、在斜面方向上,f是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L是斜面的长,由于克服斜面对物体摩擦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所以。
1、(2021·青山模拟) 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吊装工具,物体M是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的支点为O,已知长度OA∶ OB=1∶2,滑轮下面挂有建筑材料P,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700N ,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
当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建筑材料P以0.3m/s的速度上升。
则()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8. 9%B .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4500NC .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1000ND .工人拉绳的功率为270W2、李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起水中的物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装置中的滑轮是定滑轮B .物块上表面露出水面前,所受浮力不断减小C .装置中的AOB是省力杠杆D .装置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3、(2020·盘锦) 工人利用滑轮组吊起重为2400N的路灯杆。
(中考物理)考点19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

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
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撬棒)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1标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2标出。
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标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标出。
二、杠杆平衡条件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L1和L2恰好重合,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了,而图甲杠杆在倾斜位置平衡,读力臂的数值就没有图乙方便。
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
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3.杠杆如果在相等时间内能转过相等的角度,即匀速转动时,也叫做杠杆的平衡,这属于“动平衡”。
而杠杆静止不动的平衡则属于“静平衡”。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有关问题,一般按照以下步骤:(1)确定杠杆的支点的位置;(2)分清杠杆受到动力和阻力,明确其大小和方向,并尽可能地做出力的示意图;(3)确定每个力的力臂;(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并分析求解。
三、杠杆的分类及应用杠杆类型杠杆特点杠杆优点杠杆缺点应用省力杠杆L 1>L 2 F 1<F 2 (动力<阻力) 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羊角锤、手推车等 费力杠杆L 1<L 2 F 1>F 2 (动力>阻力) 费力省距离起重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竿等等臂杠杆L 1=L 2 F 1=F 2 (动力=阻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等四、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018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13讲机械效率机械能附强化训练题及答案

第 13 讲机械效率机械能13.1 学习概要13.1.1 机械效率1.实用功、额外功和总功G 的物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对物体直接所做的功,称为实用功。
比如:用滑轮组将重为体提高升度 h,则实用功 W 实用 =Gh 。
在经过机械对物体做功的过程中,常常还须战胜机械的摩擦做功,这部分功有时是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所以叫做额外功。
额外功产生的主要有两种原由:一是提高物体时,战胜机械、容器重力等要素所做的功。
比如:用滑轮组提高物体时,战胜动滑轮重力所做的额外功 W 额外 =G ’h(这里 G’是动滑轮的重力)。
二是战胜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比如:用滑轮组或斜面提高物体时,战胜轮和轴之间及轮和轮之间的摩擦、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所做的额外功 W 额外 =fs。
实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称为总功。
W 总 =W实用 +W额外2. 机械效率所做总功中实用功的机械效率表示经过机械对物体做功的有效程度的物理量效率越高,比率就越大。
在物理学中,将实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称为机械效率。
用公式表示为η= W实用 / W总机械能1.能把物体做功的本事叫做能。
物体能做的功越多,就说它拥有的能越多。
2.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因为运动而拥有的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能就越大。
重力势能是物体处于某一高度时所拥有的势能。
物体质量越大,所处的地点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弹性势能是物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而拥有的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之间能够互相转变,在转变过程中若没有能量的损失或其余能量的增补,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机械能是守恒的。
机械能和其余形式的能之间也能够互相转变。
不论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互相转变,仍是机械能和其余形式的能之间的互相转变常常是经过做功的过程来实现的。
在转变过程中,所做的功越多,一种形式的能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就越多。
能量的转变多少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初三物理功的原理 机械效率知识精讲

初三物理功的原理 机械效率知识精讲功的原理 机械效率一.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在不考虑额外功的情况下,使用机械尽管不能省功,但有以下好处: 1. 使用机械可以改变动力的大小、方向和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并可以改变做功的快慢; 2. 使用机械能够比较方便的完成人们不便直接完成的工作。
例1:(1995年全国应用物理竞赛试题)螺旋千斤顶是一种常用的起重装置(如图所示),用手柄转动螺杆时,螺杆顶端的重物就随螺杆一起上升。
若螺杆的直径为d ,螺距为h ,手柄末端倒转轴的距离为l ,要举起质量为M 的重物时,至少要给手柄顶端多大的力?提出本题中为了省力应用了哪几种简单机械。
分析:施加在手柄上的力使物体克服重力上升。
根据功的原理,作用在手柄上的力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
转动一周时,手柄末端通过的距离为s=2π(l+d/2),垂直给手柄的力F 时所做的功为W 1=FS=F ·2π(l+d/2),转动一周时重物升高h ,克服物体重力做功W 2=Mgh 。
根据功的原理有W 1=W 2,即F ·2π(l+d/2)= MghF=Mgh/2π(l+d/2)为了省力应用了斜面和轮轴两种简单机械。
总评:这种螺旋装置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应用。
二. 机械效率1. 机械工作的时候,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动力对机械的功叫做总功。
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即: W 总=W 有用+W 额外2.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它是表示机械性能的物理量。
3. 公式 η=总有用W W ×100% 或η=总有用P P ×100%η<1例1:图中,每个滑轮重1N ,重物重12N ,当重物匀速上升时,力F 应为______N ,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
中考物理高频重难点考点专题解读与训练专题11机械效率的计算含解析

专题11机械效率的计算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力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是中考中必考的知识点之一。
机械效率知识综合性强,学生考试中普遍感觉较难,很多学生往往是机械的模仿,一味的套公式,不理解公式成立的条件,出错率偏高。
一、机械效率1、三功——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机械效率(1)定义:物理学中,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η表示。
(2)公式:100%W W η=⨯有用总(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大重物、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减小机械自重、改进结构等。
注意: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故机械效率总小于1;机械效率的高低与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无关。
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物体匀速运动)当滑轮组竖放使用时,克服物体重力做有用功,所以有用功是W 有用=Gh,总功W 总=Fs,额外功W 额=W 总-W 有=Fs -Gh,机械效率100%=100%W GhW Fsη=⨯⨯有用总(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额外功W 额=G 动h,机械效率100%=100%W GhW Gh G hη=⨯⨯+有用总动=100%GG G ⨯+动(不考虑绳子和摩擦的情况下适用)。
当滑轮组横放使用时,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所以有用功是W有用=fs 物,总功W 总=Fs 绳,额外功W 额=W 总-W 有=Fs 绳-fh,机械效率100%=100%W fsW Fs η=⨯⨯有用物绳总,此时与物体重力无关,绳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运动的距离的关系为s 绳=ns 物。
注意:(1)当用竖放滑轮组提水中物体时,克服的不再是物体的重力,而是G-F 浮,在计算机械效率时,只有将G 换成G-F 浮即可。
(2)由于物体和绳端同时运动,将s=nh 或s 绳=ns 物两边同时除以时间t,所以得v 绳=nv物。
尤其在计算拉力的功率选用P=Fv 计算时,一定要用v 绳,不要用v 物。
(3)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提升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有关,与绳子股数、提升高度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和机械效率问题(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辅导)物理竞赛辅导---杠杆和机械效率问题1.小强在北京将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条形磁铁用一条线悬挂起来,使它平衡并呈水平状态,悬线系住磁体的位置应在:( )A.磁体的重心处B.磁体的某一磁极处C.磁体重心的北侧D.磁体重心的南侧 思路点拨北京位于北半球,在地球的北半球表面处,地球磁场对磁体北极的作用力F N 是斜向下指向北方,而对磁体南极的作用力Fs 则与F N 方向相反,即斜向上指向南方.在北京若以一线悬挂一均匀磁体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显然这时可将此磁体视为一根可绕悬点0转动的杠杆,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此磁体的平衡位置必沿南北方向且其北极必指向北方.此时磁体受到自身的重力G(设其重心位于C 点)和地磁场对其南、北两极的作用力Fs 和F N ,由图可见,为使此杠杆能在图示位置上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可以作出判断:悬点0应该在重心C 的北侧一些.引申拓展本题的解答中,有些同学由于考虑不仔细而错选了A ,认为悬线应系于磁体的重心处.得出这一错误答案的原因:一是根本忽略了地磁场力,只考虑磁体自身重力的作用;二是尽管考虑了地磁场力,却简单地认为地磁场力就是沿水平方向,而忽略了地磁场力相对于水平是略有倾斜的.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均匀木棒AB 的A 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某定滑轮,另一端套在木棒上使木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保持木棒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棒和悬线均足够长)( )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先逐渐变大,后又变小D .先逐渐变小,后又变大思路点拨如图所示,以 G 表示杆AB 的自重,a 表示杆的重心到A 端的距离,T 表示悬线拉力的大小,L 表示作用于杆AB 上的悬线拉力对A 点的力臂.把AB 视为一根可绕A 端转动的杠杆,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应有G ·a =T ·L 由此得G La T 当线套在杆上逐渐向右移动时,拉力T 的动力臂L 经历了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的过程,故悬线的拉力T 则是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3.某工厂设计了一个蓄水池(如图所示),水源A 罐的夜面高度h 1保持不变。
罐底有一个小出水口,面积为S1。
孔下通过一个截面积为S 2活塞与杠杆BC 相连。
杠杆可绕B 端上下转动,另一端有一个中空的圆柱形浮子,横截面积为S 3,BO 是杠杆总长的31。
原设计打算当杠杆水平时,浮子浸入水深为h 2,活塞恰好能赌住出水口,但在使用时发现,活塞离出水口尚有极小一段距离时,浮子便不再上浮,此时浮子没入水深为h 3。
为了使活塞自动堵住出水口,只得将浮子的重量减去G ′。
试求浮子应减去重量G ′的大小。
(活塞及连杆的重量不计,杠杆所受浮力不计。
) 答案:设浮子原重为G ,杠杆长为l 。
浮子减重G ′后,由倾斜变为水平。
上升高度为h 3-h 2, 活塞上升Δh =323h h -。
活塞减重前,杠杆平衡时(S 3 h 3ρ水g -G )l =31ρ水gS 2(h 1+Δh)……………(1) 浮子减重后[S 3h 2ρ水g -(G -G ')]l =31ρ水gS 1h 1……………(2) 解上面的联立方程,可得 G ′=31ρ水g [S 1h 1+3S 3(h 3-h 2)-S 2(h 1+323h h -)] 4.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
OA 是根钢管,每米受重力为30N ;O 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 为150kg ,挂在B 处,OB =1m ;拉力F 加在A 点,竖直向上,取g =10N/ kg 。
为维持平衡,钢管OA 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答案:设OA =x ,OB =b ,每米长钢管重为w =30N/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列出方程 bmg +2x ·wx =Fx 整理后为0222=+-bmg Fx wx ① 这个方程有解的条件是△≥0,其中wbmg F 8)2(2--=∆ ②由此解出 F ≥300N从①式可以解出钢管长w F x 22∆±=由于拉力最小时△=0所以拉力最小时的钢管长为m 1030N/mN 300===w F x 5.现有一准确的杆秤和一把有刻度的直尺,请你用它们测出这杆秤的秤砣的质量。
分析与解答:如图是杆秤的结构示意图。
秤钩A 到提钮的距离为d ,零刻度线(即定盘星)B 到满刻度C 的距离为L,B 到提纽的距离为L 0,秤杆和秤钩所受重力为G ,作用点(重心)到提纽的距离为d 0.设秤砣的质量为m ,杆秤的最大称量为M (即满刻度C 的示数)。
手提提纽将秤砣挂到零刻度B 位置上,不挂重物时杆秤是平衡的,称作空秤平衡。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当把秤砣挂放在C 点,则在秤钩上需要同时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秤又达到平衡。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由上式解得: m=Md/L从杆秤上读出最大秤量M ,用直尺量出d 和L 代入上式即可求出秤砣的质量。
变式训练:在上题所示的杆秤中,若秤杆全长为6cm,提纽到秤钩距离为10 c m ,配用一个质量为500g 的秤砣,该杆秤最大称量为6.螺旋千斤顶是一种常用的超重装置(如图)。
用手柄转动螺杆时,螺杆顶端的生物就随螺杆一起上升。
若螺杆直径为d,螺距为h,手柄末端到转轴的距离为l。
要举起质量为M的生物时,至少要给手柄顶端多大的力?指出本题中为了省力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分析与解答:螺旋千斤顶是一种举重螺旋。
螺旋是斜面的一种变形,相当于绕在圆柱体上的斜面,如图。
螺旋手柄转动一周时,手柄末端通过的距离为s=2π l.垂直给手柄的力为F时所做的功为W1=FS=F.2πl,螺旋转动一周时重物升高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W2=Mgh,根据功的原理,在理想情况下,W1=W2,即F.2πl= Mgh,则F= .因为螺距很小,手柄很长,即2π l远大于h,因此F 远远小于阻力Mg,,也就用较小的力就能将较重的物体举起。
7倒链是一种简单的起重用具。
它由滑轮组成,A B为同轴并一起转动的定滑轮,半径分别为R1=50cm,R2=40cm,C为动滑轮,其半径为r=20cm.它们之间用铁链按图所示的方式联结起来。
当用力F拉一侧铁链使定滑轮转动时,套在A 上的铁链使挂在C上的重物上升,与此同时,套在B上的铁链被放下,使重物下降。
定滑轮转动一周时,其总效果使重物上升的距离为多少?若重物所受重力为G=1×105N时,拉力F的大小至少应为多少?分析与解答:定滑轮转动一周时,A轮使铁链上升h1=2∏R1,B使铁链下降h2=2∏R2,则重物上升的距离h=(h1-h2)/2=,拉力F所做的功W1=Fh1,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W2=Gh,根据功的原理,W1=W2,即Fh1=Gh,所以:F=(R1-R2)G/2R1=8.在西北抽水地区,人们开挖水窑,将雨季雨水储存起来以备饮用。
在开挖水窑过程中,为了提高挖土效率,当地农民采用了由辘轳和动滑轮组成的提土装置,如图所示,已知辘辘的轴半径r=20cm,摇动把到轴线的距离为R=50cm,滑轮的机械效率η1=9 0%.设盛土圭筐被匀速提起,其总重为54Kg,加在摇把上的力F=150N,求;1)辘轳的机械效率2)整个装置的机械机械效率分析与解答:设绳子的拉力为F1,则F1==N则辘轳的机械效率为η2= =80%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η= =72%9.图所示是锅炉保险阀门.当阀门受到蒸汽压力超过其安全值时,阀门就会被打开.如果OB=2m,OA=0.5m,阀门底面积S=1cm2,锅炉内气体的安全压强值(指的是内外气体压强的差值)p=6×105Pa,则应在B处挂的重物G应为多少?(15N)10工人用图中所示的滑轮组缓慢地打捞起沉没在湖中的重物.当重物悬浮在水中时拉力F为180N,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当重物离开水面时拉力F,=480N .设装置的摩擦和绳重不计,求重物的平均密度ρ分析与解答:首先要正确理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不同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般不同,在相同的负载下,动滑轮的自重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相同的滑轮组,当负载不同时,其机械效率也不同,负载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本题中,重物在水中和离开水面这两种情况下对动滑轮的拉力不同,所以动滑轮的负载是改变的,从而在这两种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不相同的。
若误认为相同,将导致错解。
设重物重为G,体积为V,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动滑轮重为G动。
重物在水中被提升的高度为h.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F,h=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则η= W有用/ W总= =80%所以G-F浮=288N ,∵F=[G动+ (G-F浮)]÷2即180=( G动+288)÷2 ∴G动=72N当重物离开水面后有 480N=(72+G)÷2 ∴G=888N即ρVg=888 又ρVg-ρ水Vg=288两式相除得ρ=1.48×103kg/m311.用拖拉机深耕时,总比在道路上行驶时速度慢,这是由于()A提高传动机械的效率 B增大拖拉机的牵引力C节省燃料 D提高柴油机的功率12.在平直公路上以一般速度行驶的自行车所受阻力为车与人总重的0.02倍,则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于()A 100WB 1WC 1KWD 10KW13.一台水泵每秒钟内可以把80Kg水抽到10m高处,若水泵效率为80%,带动水泵的电动机效率为85%,则下列电动机中的哪一台可以带动水泵工作()A 9.8KW的 B.12KW C 10KW的 D 6KW的14.(2006理综第27题)如图所示,一重为750N,密度为5×103Kg/m3金属块A 沉在水中的斜坡上,在沿斜坡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物块A以0.2m/s的速度沿斜坡匀速上升,斜坡的倾角a=300,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若不计水的阻力,求物块A露出水面之前拉力F的功率和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f. (80W 100N)15.(2005理综第7题)如图所示,A B 两个物体经绕过定滑轮的细绳连在一起,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现在A 上作用一水平力F,将它向左匀速拉动。
已知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60N ,B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100N 。
则拉力F 的大小为()A220N B160N C120N D40N13.(2005理综第10题)如图所示,为一轮轴,轮a 的直径为d a =50㎝,粗轴b 的直径为d b =12㎝,细轴C 的直径为d c =10㎝,它们同时绕水平轴线OO ,转动。
跨过动滑轮两边的绳子,分别绕在粗细两轴上,滑轮的下端挂一重物G=500N 。
若不计滑轮、绳重及一切摩擦阻力。
现用力F 拉绕在轮上的绳子将重物提起,需要的拉力F 至少为()A10N B20N C50N D60N16.(2005理综第26题)用一根1米长的均匀直尺,在中点处用细绳系住悬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