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贺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贺州市2016年“9·18”防空警报试鸣工作方案的通知

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贺州市2016年“9·18”防空警报试鸣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8.18•【字号】贺政办电〔2016〕37号•【施行日期】2016.08.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防教育正文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贺州市2016年“9·18”防空警报试鸣工作方案的通知贺政办电〔2016〕3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平桂管理区管委,市政府各副处级以上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贺州市2016年“9·18”防空警报试鸣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8月18日贺州市2016年“9·18”防空警报试鸣工作方案的通知为进一步增强我市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提高防空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定于2016年9月18日在我市范围内组织防空警报统一试鸣暨人员疏散隐蔽演练活动,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制定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防建设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以抓紧做好新形式下军事斗争人防应急准备为目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和自治区人防办《关于组织开展全区防空警报统一试鸣活动的通知》(桂人防办字〔2016〕176号)文件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精神,通过开展全区防空警报统一试鸣暨人员疏散隐蔽演练活动,检验防空警报系统的可靠性和预警能力,广泛宣传人民防空警报试鸣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防空意识,并帮助了解和熟悉防空警报信号,掌握防空袭人员疏散隐蔽的组织与实施方法,同时锻炼和提高人防部门的组织指挥能力。
二、试鸣时间及内容防空警报试鸣活动定于9月18日上午10:30-10:45在全市范围内同时进行。
中草药种植业发展思路和建议——以贺州市为例

中草药种植业发展思路和建议——以贺州市为例梁昌林;邓忠【摘要】[目的]提高声誉、质量和效益,促进中草药材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方法]以贺州市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方法,调查贺州市中草药种植生产基地情况,收集农业部门统计数据,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议.[结果]贺州市中草药种类繁多,具有种植传统,但存在品牌建设和宣传滞后、生产效益偏低、技术人才缺乏和投入不足等问题.[建议]做好宣传,建立公共品牌;成立行业协会组织,加强以生产一线为重点的技术队伍建设;做好科学规划,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重点保护和开发种植本地中草药品种;大力发展林下中草药生态种植.加大对苗木、标准化基地建设及中草药加工等扶持;加强执法检查.【期刊名称】《广西农学报》【年(卷),期】2017(032)002【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中草药;种植业;发展;思路;建议【作者】梁昌林;邓忠【作者单位】贺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广西贺州542899;贺州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广西贺州5428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9贺州市位于广西东北部,野生中草药种类繁多,贺州市有中草药种植传统,2016年中草药种植面积达3212.8hm2,启动了生态有机种植基地和农业示范区建设,并作为扶贫产业来抓。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保护和发展好中草药种植,对增加农民收入,使贫困群众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以及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贺州中草药种植业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议,以期为中草药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贺州市中草药种植业现状1.1 生产情况20世纪70年代以来,贺州市农民通过采集野生中草药进行人工规模栽培,种植中草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高了经济效益。
有些中草药还形成了规模种植,如钟山县两安乡沙坪村邓光亮带领成立钟山县两安利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按仿原生态方式种植厚朴,不用农药,节省了劳力50%、农药100%、化肥30%,种植面积已达200hm2。
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贺州市2016年本)的通知-贺政发〔2016〕16号

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贺州市2016年本)的通知正文:----------------------------------------------------------------------------------------------------------------------------------------------------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贺州市2016年本)的通知贺政发〔2016〕1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平桂管理区管委,市政府各副处级以上单位:为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切实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广西壮族自治区2015年本)的通知》(桂政发〔2015〕30号),现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贺州市2016年本)》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企业投资建设本目录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须按照规定报送有关项目核准机关核准。
企业投资建设本目录外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投资建设的项目,按照本目录执行。
原油、天然气开发项目由具有开采权的企业自行决定,并报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具有开采权的相关企业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无序开采。
贺州市行政区域内的项目核准机关包括贺州市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县(区、管理区)人民政府(管委)投资主管部门。
其中,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包括发展改革部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企业投资建设本目录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属于基本建设和非工业更新改造的,由发展改革部门核准;属于工业更新改造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核准。
关于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的划分,执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统计局下达〈关于更新改造措施与基本建设划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计资〔1983〕869号)。
2016年度湖北县域经济考核排序

2016年 亿元 157.56 45.01 100.60 78.11 49.17 141.01 69.55 32.13 69.62 88.29 58.76 43.35 48.79 96.96 29.20 41.24 83.76 63.33 51.49 56.46 133.50 55.75 67.58 48.03 38.32 20.10 36.62 36.22 33.99 21.53 46.37
2016年度湖北省县域经济工作考核一览表(Ⅲ类县市区)
1-经济总量
2016年 度综合 排序 县市区 2016年度综 合指数 税收总量 地方一般公 社会消费品 (含上交中 外贸出口 共预算收入 零售额 央税收)
2-人均指标
人均 生产总值 人均 农村常住居 城镇常住居 地方一般公 民人均可支 民人均可支 共预算收入 配收入 配收入 2016年 元 2668 5931 2527 3260 4609 1941 2438 4840 1442 1487 1640 2017 1956 1625 1652 1297 1531 1548 1291 1391 985 1326 1241 1319 1088 2516 1259 1571 1400 1722 823 2016年 元 9037 15892 13394 9367 9973 10651 9537 10365 8507 8607 12544 8825 8839 9516 9159 8613 9401 9180 8304 8628 11708 8689 9139 8353 8550 11351 9774 8542 8279 8642 8220 2016年 元 26559 28164 26599 24719 23827 25504 23104 24486 23704 24409 24554 23725 24493 21584 23122 22844 24655 24404 23432 23219 24238 22867 22959 22242 22784 20684 22308 23408 21746 22368 22500
2016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适应

2016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适应、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牢牢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求突破,凝心聚力搞建设,千方百计抓落实,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一、综合2016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5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37.9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106.4亿元,增长7.7%。
三次产业比例为5.82:53.16:41.02。
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79个百分点。
二、三产业仍然是拉动我区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1.9%和34.8%,分别拉动GDP增长5.5和3.1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口755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9人,均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
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581人。
大力开展了以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为重点的就业援助工作,帮扶“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204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1.8%,低于计划控制指标1.7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4.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5%。
完成种植业产值17.06亿元,林业产值1.79亿元,牧业产值5.09亿元,渔业产值101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500万元。
全年粮食产量1.9万吨,粮食单产351公斤/亩;油料产量5480吨,蔬菜瓜类产量2.7万吨,水果产量5.9万吨。
年末生猪存栏50498头,牛存栏2592头,羊存栏5661只,家禽存栏41.9万只。
全年猪、牛、羊和家禽分别出栏63336头、1476头、5042只和78.6万只。
永州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永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永州市统计局2016年3月15日2016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复杂局面,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稳重求进总基调,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扎实推进品质活力永州建设,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较快态势,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5.81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6.73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45.44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693.64亿元、增长11.9%。
第一、二、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3%、28.3%、62.4%,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75、2.26、4.99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744元,同比增长7.2%。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1.8:36.5:41.7调整为20.9:34.8:44.3,第三产业比重提高 2.6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18.58亿元、增长11.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运行良好。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4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2.55亿元、增长10.9%,上划中央税收37.66亿元、增长26.3%,上划省级税收9.71亿元、增长9.9%。
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地方税收收入60.98亿元、增长10.9%,非税收入41.57亿元、增长10.9%。
全市税收收入比重72.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全市民生支出力度不断加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0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民生支出320.27亿元、增长16.1%,占总支出的79.8%,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在民生支出中,其中交通运输支出22.02亿元、增长85.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4.7亿元、增长54.8%,科学技术支出2.32亿元、增长48.4%,住房保障支出26.98亿元、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15亿元,增长13.9%。
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扬2016年度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

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扬2016年度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贺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1.30•【字号】贺政函〔2017〕392号•【施行日期】2017.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扬2016年度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副处级以上单位:2016年以来,我市坚持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打造亮点,着力实现工作重心和方式方法的转变,以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为目标,以贯彻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为重点,以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为抓手,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的整体转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
为表扬先进,激励各级部门开拓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新台阶,根据《贺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办发〔2015〕24号),决定对以下单位和个人通报表扬:一、贺州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单位(10个)八步区莲塘镇、黄洞瑶族乡,平桂区望高镇、西湾街道办事处,钟山县燕塘镇、清塘镇,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莲山镇,昭平县仙回瑶族乡、文竹镇。
二、贺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21个)八步区卫生计生局、里松镇、大宁镇、仁义镇、城东街道办事处、南乡镇,平桂区卫生计生局、沙田镇、公会镇,钟山县卫生计生局、两安瑶族乡、回龙镇、石龙镇,富川瑶族自治县卫生计生局、朝东镇、麦岭镇、新华乡,昭平县卫生计生局、黄姚镇、昭平镇、马江镇。
三、贺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工作者(20人)廖宁八步区步头镇计生站站长吴远东八步区城东街道办事处计生服务站站长严军初八步区黄洞瑶族乡三岐村计生专干钱冬枚八步区里松镇培才村计生专干彭艳峰平桂区沙田镇计生办主任赖丛帮平桂区西湾街道计生办主任李海燕平桂区望高镇同乐村计生专干邓英平桂区水口镇龙坪村计生专干林兆雄钟山县清塘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容淑琴钟山县同古镇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计生办副主任覃平伦钟山县燕塘镇聚义村计生专干虞粤钟山县回龙镇龙虎村计生专干唐燕英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人大副主席欧明才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计生办主任周耀忠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巍峰村计生专干唐德兵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镇山塘村计生专干邱绍新昭平县富罗镇计生办主任陆盛伟昭平县仙回瑶族乡计生站站长刘盛佳昭平县黄姚镇岩头村计生专干廖华娟昭平县马江镇江塘村计生专干希望受到通报表扬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创佳绩。
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贺州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贺州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9.14•【字号】贺政办发〔2016〕119号•【施行日期】2016.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贺政办发〔2016〕119号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贺州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平桂管理区管委,市政府各副处级以上单位:《贺州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9月14日贺州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农业厅《关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桂国土资发〔2016〕2号)和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2016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6〕19号)等文件要求,为确保我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完成2016年度耕地耕作层剥离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充分认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和再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和再利用是指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将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水田20至25厘米,旱地30厘米以上)土壤进行开挖剥离到固定场地存储,并将其用于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以及其他农用地改良。
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用地单位的一项基本义务,是严格保护耕地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提高耕地质量、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贺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去年,是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
面对极其复杂的困难挑战,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努力化解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年来,我们千方百计稳增长。
坚持把稳增长摆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稳增长“48条”措施,及时出台实施了《关于千方百计做好稳增长工作的实施意见》,在“优服务、扩投资、推三产、减负担、促工业、扶实体、稳农业、强支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初步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调结构。
着力打造以碳酸钙和新型建筑材料“两个千亿元产业”为龙头的特色工业,加快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扎实有效。
质量效益更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为9.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8.7%,其中非税收入占比低于上年1.7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更优,基本建设增长18.9%,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1.1%,提高0.8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增长8.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4.5%;服务业投资加快,增长32%,提高14.6个百分点。
产业新动能更强,“两个千亿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33.8%,对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3.8%;服务业增长10%,创下了“十二五”以来第三产业最高增速,其中四大业态发展势头迅猛,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8.2%和25%;贺州生态产业园开园建设,成为全区四个生态产业园之一,创建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评审。
一年来,我们统筹城乡谋发展。
城市建设更美,深入实施市容市貌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年度完成投资11.3亿元左右,生态新城核心示范工程、“一江两岸”建设开发工程等八大工程顺利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管网、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农业发展更稳,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达72.34万吨;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贺州市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评审;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颁证面积达11.03万亩。
一年来,我们加大改革促开放。
体制机制更顺,“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取得良好成效,创造性地提出“1+3+X”市县规划体系编制模式,建立“多规合一”业务协作平台和项目联合审批信息管理平台,试点成果被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列为示范;取消、下放和调整审批事项213项,“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商事制度全面推行,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8万户,增长36.1%;新登记企业2042户,增长36.6%。
“走出去、引进来”的步伐更快,《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通过广西、广东两省区评审并实施,梧州海关驻贺州办事处揭牌成立,“中国贺州石材·碳酸钙工业展览会”和“第八届贺州农产品(深圳)交易会”“华润雪花啤酒(贺州)首届啤酒节”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全年招商引资(含续建)项目到位资金288.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2.9%。
一年来,我们夯实基础惠民生。
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的比重达80.7%。
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5%和11.5%,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8%,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农村道路建设方面,建成通建制村水泥(沥青)路83.2公里,新增硬化村屯道路633公里。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方面,新建农村人饮项目171处,保障了14.9万人的饮水安全,并建成水质检测中心4座。
农户住房保险工程方面,筹集491.03万元,为43.07万户农户购买了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
城镇保障性住房项目方面,开工建设2.57万套,基本建成4000套。
幼儿园建设方面,新建公办中心幼儿园17所,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绿化示范村屯项目方面,建成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342个、市级精品绿化村屯25个,绿化一般村屯2157个。
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以来的五年,是打造贺州发展“升级版”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
随着2015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我市“十二五”规划顺利收官,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贺州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十二五”末达到483亿元,是2010年的1.63倍。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1%,达到47.14亿元,是2010年的2.1倍。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达到625.93亿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30亿元和310亿元,余额存贷比保持在60%以上。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万元,贺州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
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新优化。
与2010年相比,三产占比提高了5.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22.6亿元,年均增长19.1%,是2010年的2.37倍,其中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0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1.5%。
特别是,“两个千亿元产业”和生态健康产业异军突起,为发展提供了新动能,碳酸钙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重质碳酸钙粉体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1%,贺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重质碳酸钙粉体生产基地;生态旅游业实现大幅增长,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24.96%和34.3%。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
城市建设大会战、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全面实施,广贺高速全线贯通,贵广高铁开通运营,贺州迈进了“高铁时代”,铁路运营里程达243公里,二级以上等级公路总里程达822公里,实现全部乡镇和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群众出行更为便捷。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贺州正由全区交通“末梢”向桂粤湘区域性交通枢纽迈进。
开放交流合作开启新篇章。
全面实施“向东开放”战略,与广东肇庆合作共建了粤桂县域经济产业合作示范区并取得积极成效,园区产值突破150亿元。
引进了华润、中冶、中铝等一批央企名企合作项目,华润火电、水泥、啤酒等项目竣工投产,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A类产业园区,并成为全区第一个“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成为广西唯一的全国“多规合一”试点市,全市“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基本建立。
积极稳妥开展扩权强镇工作,实现61个乡镇“四所合一”机构改革全覆盖。
17个重点镇城乡一体化示范工程有效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140个市本级部门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行政和参公单位公车改革全面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新优势。
果断处置“贺江水污染事件”,全面开展环境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并持续巩固整治成果,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森林覆盖率高达72.8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位居全区第二。
城市水域功能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达到Ⅱ级标准,提前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要求。
获得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成为全区唯一入选“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地级市,率先在全国实现“中国长寿之乡”县域全覆盖,成为中国第一个长寿市。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新作为。
民生领域财政累计支出555.7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9%。
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1%和13.7%,达到25595元和8181元,是2010年的1.62倍和1.9倍。
实施各类教育项目1672个,开展城区教育建设大会战并取得实效,新建贺州高中并实现搬迁办学,随着一批新建中小学校竣工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
法治政府建设展现新成效。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均达100%。
建立了市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行政调解联席会议制度。
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实效。
二、“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市委三届六次全会提出,我市“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崛起、向东开放、人才兴贺、新型城镇化“五大战略”,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超千过百、全面脱贫、重点镇建设、美丽贺州乡村建设“五大攻坚行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贺州建成广西对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和枢纽,奋力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关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包括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土地利用5大类33项具体指标,其中最关键的综合性指标就是“超千过百十以上”,即“十三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GDP年均增长10%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二)关于深入实施五大战略为增创发展新优势,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崛起、向东开放、人才兴贺和新型城镇化五大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推进贺州创新基地和一批重点实验室建设,搭建联合科技攻关平台,建成同济·银城产学研基地、高新技术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重点科技服务平台,以及4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大学科技园。
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建立创业创新引导基金,鼓励企业及社会机构创办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孵化创业企业100家以上。
绿色崛起战略。
以推进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等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工程,争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建设,重点抓好生态产业园、循环经济环保产业园和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园建设,抓好旺高工业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等园区生态化改造,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种养结合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园。
实施生态健康产业27个重点建设项目,做大做强生态健康旅游、生态健康休闲、生态健康养生和生态健康晚年等四大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