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一、死因监测的目的了解居民病伤死亡水平,确定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以掌握居民期望寿命;为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对策,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提供依据等二、工作依据《云南省卫生监测工作方案》《关于使用<出生医学死亡证明书>、<医学死亡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卫统发[1992]第一号文件)三、职责分工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医疗单位对在本院(包括下属分院、医疗点)正常死亡的,必须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并在7日内上报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容填写要完整、准确;2.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医院)及时做好登记不全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医院外(家中、途中等)正常死亡居民的入户调查工作,准确、完整填写《居民医学死亡证明书》,按时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做好《死亡证》的存根和死亡登记册的保存管理。
四、调查对象、内容死因调查一般宜在死后一个月内进行,间隔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家属回忆错误或有关医院诊疗资料销毁、遗失。
1.调查对象:具有辖区常住户籍的居民,属于登记和统计对象,无常住户籍的流动人口,属于登记对象不属于统计对象。
2.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死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常住户口地址、生前工作单位、死亡时间、地点、家属姓名、地址等。
――既往史:死者生前患过的主要疾病、发病距死亡时间间隔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现病史:死者生前发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包括起病缓急、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是否有并发症或继发症、是否后遗症,疾病的演变及治疗过程、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现病史要重点询问。
――生活史:死者生前的饮食习惯、烟酒嗜好、家庭状况、经济收入等。
五、《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主要职业及工种按就职时间最长的职业填写,并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主要从事的工作,如工人中的车工、钳工、电工、纺织工、电镀工、炊事员……等;常住户口地址应按户口簿上登记的住址填写完整,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室,农村要填写到行政村、组等生前工作单位是指死者在死前最后所在的、工作时间较长的那个单位出生日期与死亡日期按照公历填写年、月、日,如按阴历的,则推迟1个月计算;实足年龄按照周岁计算,未满1周岁按月、日计算,未满1日按小时、分钟计算。
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填写要求(死因链)

基 本 概 念
南海区死因回顾调查培训教材_ 南海区死因回顾调查培训教材_2007 1. 死亡原因与根本死亡原因
根本死亡原因__定义 根本死亡原因__定件 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 的那个疾病或损伤; (b) 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 情况。 情况。
-9-
诊断依据: 尸检 病理 手术 临床 临床+理化 临床 死后推断 不详 诊断依据: 1.尸检 2.病理 3.手术 4.临床 理化 5.临床 6.死后推断 9.不详 医师签名: 医师签名: 填报单位: 填报单位: 填报日期: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2-
南海区死因回顾调查培训教材_ 南海区死因回顾调查培训教材_2007
南海区死因回顾调查培训教材_ 南海区死因回顾调查培训教材_2007
- 11 -
基 本 概 念
南海区死因回顾调查培训教材_ 南海区死因回顾调查培训教材_2007 2. 死因链的确定
损伤/中毒:外部原因→临床表现→ 损伤/中毒:外部原因→临床表现→死亡
某人因在道路上行走时意外被卡车撞倒 引起颅骨骨折、颅内损伤并最终导致死亡。 引起颅骨骨折、颅内损伤并最终导致死亡。 本例的死因链确定为:意外被撞→ 本例的死因链确定为:意外被撞→颅骨骨折 →颅内损伤→死亡, 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 颅内损伤→死亡, 最早的“ 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损伤”就是“颅骨骨折” 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损伤”就是“颅骨骨折”, 而造成“颅骨骨折” 而造成“颅骨骨折”的外部原因是 “在道路上 行走时意外被卡车撞倒 意外被卡车撞倒” 行走时意外被卡车撞倒”。
- 12 -
死 1. 死亡原因的报告格式 亡 原 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 (请填写具体病名 勿填症状体征) 请填写具体病名,勿填症状体征 请填写具体病名 勿填症状体征 因 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 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 的 Ⅰ. (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______________ 填 (b)引起 的疾病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 引起 的疾病或情况 写 (c)引起 的疾病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 引起 的疾病或情况 及 举 Ⅱ. 其他疾病诊断 促进死亡 但与 其他疾病诊断(促进死亡 促进死亡, 导致死亡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_________________ 例 导致死亡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
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填写要求死因链

基 2. 死因链的确定
本 概
疾病:疾病1→疾病2→疾病3…→死亡
念
某人因30年前患慢性支气管炎,10年前 引起肺气肿, 5年前引起肺心病并逐渐加重 并最终导致死亡。
本例的死因链确定为:慢支→肺气肿→ 肺心病→死亡, 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 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就是“慢性支气管炎”。
基 本 2. 死因链的确定 概
在而促进了死亡。
·第Ⅱ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可以不填。
死
亡 2. 死亡原因的基本内容__三部分
原
因 的
(3) 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
填
写
及
举
例
每个情况从发生到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
间隔,如果不能提供的话,也可以不填。
死
亡 2. 死亡原因的基本内容__三部分
原
因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填写举例_(1) 疾病
填
写 及
死亡原因
可能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
导致死亡的根本原因:
患者上述疾病的 1.
2.
3.
4.
5.
9.
最高诊断单位: 省级医院 地(市)级医院 县(区)级医院 镇(街道)医院 其他医院 不详
诊断依据: 1.尸检 2.病理 3.手术 4.临床+理化 5.临床 6.死后推断 9.不详
医师签名:
填报单位: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1. 报表的及时性,存在迟报现象,每月25日、26日上报报 表;
2. 根本死因出现呼吸衰竭、衰老、猝死等,应尽量避免;
3. 报告多个根本死因,应根据死因链或疾病严重程度推断 根本死因;
4. 报表中死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死亡地点、最高诊断 单位以及最高诊断依据应按照“居民死因医学证明书” 中相关要求,统一填写相应数字代码,避免出现文字表 述,以便统计分析工作;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正确填写

(10)个人身份:按照死亡前的个人身份填写,离退休后死 者的个人身份一律填“离退休人员”。
(11)死亡地点:“医疗卫生机构”指死于各级各类医疗卫 生机构住院部及急诊室;“不详”指未能确定的死亡地点 (仅限非正常死亡者)。
6、死因推断:应为明确的疾病诊断名称,不应填写为症 状、体征或来院已死等情况;
7、调查者签名:由填写调查记录的医师签名; 8、调查日期:对死亡病例的凋查时间。
注意: a、b、c等死因链填写的疾病要与调查记录一致。
34
有关疾病报告的说明
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类 2.肿瘤 3.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4.精神和行为障碍 5.神经系统疾病 6.循环系统疾病 7.呼吸系统疾病 8.消化系统疾病 9.孕产妇情况 10.先天异常 11.新生儿病 12.损伤中毒 13.诊断不明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1小时 1小时 1小时
Ⅱ
10
二、《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格式
11
我国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用途
我国使用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共分四联。
第一联是原始凭证由出具单位随病案保存或按档案 管理永久保存,以备查询。
第二联由死者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永久保存。 第三联由死者家属保存。 第四联由民政部门收集保存。
死因链:可以认为就是导致死亡发生的一系列疾病或
损伤的发生链条,并按先后顺序排列,并可以合理解释。
“顺序”一词是指分别记入死亡医学证明书第Ⅰ部分逐行
上的两个或多个情况,每个情况都是记在其上一行的另一情 况可接受的原因。
可以认为两者同等意义。
居民死因报告卡死亡医学证明书

附件2居民死因报告卡(死亡医学证明书) _________省_________市_________区(县)_______街道(乡)(以下由统计人员填写)根本死亡原因: ICD编码:统计分类号:(背面)调查记录填表说明:1、主要职业及工种: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主要从事的工作。
如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军人、服务行业等;还可详细填写工种,如车工、钳工、电工、纺织工等。
2、常驻户口地址:应按户口簿上登记的住址填写完整,包括住处的具体门牌号码。
3、实足年龄:按照周岁填写。
如为婴儿,可填写实际存活的月、日、小时。
4、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可分为两部分报告:在第I部分(a)中填写最后造成死亡的那个疾病诊断或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如肺心病、脑出血、颅内损伤(不要填写呼吸、循环衰竭等情况);(b)中填写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如肺气肿、高血压、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跳楼自杀等);(c)中填写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如慢性支气管炎。
在第II部分中填写那些与第I部分无关但促进了死亡的其他疾病或情况。
5、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一般指死者主要疾病的最后诊断单位,也可填写在第I疾病的最高一级诊断单位,如省(市)级医院包括相当于省级及以上的各类医院,其余依此类推。
死亡医学证明书存根死亡医学证明书居民死亡殡葬证编号:编号:编号:三四一联联联注:此联由户口登记机关保存。
年月日说明:1、持此证到火葬场办理尸体火化手续。
2、此证无医生签字、医院和派出所盖章无效。
出生医学证明书存根出生医学证明书出生医学证明书编号:省市区(县)街道(乡)编号:第第第一二三联联联年 月 日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说明:1婴儿父亲或母亲无身份证,身份证编号栏填写父亲或母亲的出生年月日。
2出生婴儿家属持此联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出生登记手续,卫生部门定期到户口登记机关索取进行统计。
说明:此联由户口登记机关保存。
居民死亡医学报告卡

出生日期
年月日
文化
程度
1研究生2大学3大专
4中专5技校6高中
7初中及以下
个人
身份
11公务员13专业技术人员17职员
21企业管理者24工人27农民31学生
37现役军人51自由职业者54个体经营者
70无业人员80离退休人员90其他
死亡日期
年月日
时分
死亡
地点
1医疗卫生机构2来院途中
3家中4养老服务机构
3、省、市、县(市、区):指出具《报告卡》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的省、市、县(市、区)名称,以民政部编制的上年末《县级以上区划简册》为准。
4、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出具《报告卡》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的县(市、区)6位行政区划代码,以民政部编制的上年末《县级以上区划简册》为准。
5、编号:填写17位代码(可由信息系统自动赋值)。编号规则为:《报告卡》出具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9位)+年份(4位)+流水码(4位)。
未经救治的非正常死亡证明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规定及程序办理。非正常死亡是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包括火灾、溺水等自然灾难致死,或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自杀、他杀、受伤害等人为致死(含无名尸)。
三、填表要求
1、《居民死亡医学报告卡》要求字迹清楚,内容准确,不得勾画涂改。用钢笔、碳素笔填写,签名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居民死亡医学报告卡
河南省安阳市县(市、区)
行政区划代码□□□□□□编号:□□□□□□□□□□□□□□□□□
死者姓名
性别
1男0未知的性别
2女9未说明的性别
民族
国家或
地区
有效身份
证件类别
1身份证2户口簿3护照
4军官证5驾驶证6港澳
20__死因监测培训试题

20__死因监测培训试题20__死因监测培训试题郑州市棉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因监测培训试题姓名科室分数一、选择题:1《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报卡范围包括(ABC)A所有在院内死亡的病例B所有在本院开具死亡证的C所有需要入户调查的2下列死亡原因中,可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有(BD)A高血压病B原发性恶性肿瘤C继发性恶性肿瘤D冠心病3依据我中心(医院)规定《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自死亡至填报卡片时间不超过(B)A1天B3天C7天D1个月二、填空题:1、《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填写时应使用黑色或蓝黑色书写,字迹清楚,不得使用圆珠笔、红笔或铅笔填写。
2、《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正面内容不得涂改,必须有医生签字和医院公章。
3、对于死亡原因Ⅰ的填写应按照(a)由(b)引起,(b)由(c)引起,(c)由(d)引起,并每行只填写1个疾病。
4、死亡原因Ⅰ填写时无行数限制,可根据情况增加。
5、死亡原因Ⅱ填写时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无数目限制。
6、对于过敏性休克死亡的,要写明用药名称;因意外死亡的,要写明意外发生的地点;因手术及手术后28天死亡的,要写清手术名称、过程。
三、简答题:1、简述死亡原因填写的主要原则。
答:1、有明确的死因链应按顺序报告;2、没有明确死因链按严重程度报告;3、应尽可能报告特异性的诊断;4、对肿瘤致死者应明确报告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形态学情况;5、对后遗症情况致死者应明确报告时间间隔;6、对先天异常致死者,应优先报告严重的先天异常;7、对围生儿死亡,应优先报告围生儿本身严重的疾病;8、对损伤/中毒致死者,应同时报告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外部原因。
2、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内容有哪些?答:1本次发病的症状体征:包括起病原因、急缓,病程,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转归,以及临死前的表现等;2治疗史:死者生前在医院所做的常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和效应、药物使用等;3发病时间;4诊断单位;5诊断依据;6既往史及相关情况:包括死者生前以往患过的疾病以及可能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如生长发育史、家族史、遗传史、职业史、接触史等,以及死者生前的起居饮食、生活习俗、烟酒嗜好等。
院内死亡报告制度

医院死亡报告卡填写及报告规范总院各临床科室:《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死亡证》)是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说明居民死亡及其原因的医学证明,是人口管理与生命统计的基本信息来源。
因此,要求填写者及相关人员以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
一、填写范围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的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
二、填写人在医疗卫生机构死亡或来院途中死亡(含出诊医生到现场已死亡)患者的死亡证,由负责救治的执业医师填写;未经救治的院外死亡,接诊医生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公安司法部门判定为正常死亡者后,由负责救治的执业医师填写《死亡证》;公安司法机构判断为非正常死亡者,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规定及程序办理。
三、填写要求开具死亡证明的医生需对死亡病例进行调查核实,采集病史,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
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需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详细填写病人症状、体征。
五、《死亡证明》补发:死者家属遗失《死亡证明》时,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向签发执业医师申请补发一次(申请人应为《死亡证明》签字家属或委托人)。
补发办法如下:已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仅补发第三联;未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补发第二至第四联。
补发《死亡证明》时,需在第一联及补发联“医疗卫生机构盖章”栏注明“补发”及补发时间。
六、资料留存及盖章病人死亡后24小时内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交由急诊护理台护士盖章(开具死亡证明后,医生告知患者家属需留给急诊护理台第一联,并电话告知急诊护理台,急诊护理台联系电话:xxx),第一联留给护理台,第二、三、四联给家属。
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报者,请在病人死亡后24小时内电话告知公共卫生科xx,否则按迟报漏报参照绩效考核指标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眉内容
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
页眉内容
填写说明
1、职业及工种:按就职时间最长的职业填写,并尽可能填写职业和具体的工作,如纺织工、电工、钳工。
不符要求的填写,如:工人、干
部、操作工或退休。
2、户籍和现住址: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号数;农村填写到行政村的村民组或自然寨。
3、实足年龄:按照周岁填写。
如为婴儿,应填写实际存活的月、日、小时。
4、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可分两部分报告:第I部分:是该表的主要内容,是必须要填写的部分。
(1)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a)由(b)引起,(b)由(c)引起,(c)由(d)引起;(2)每行只能填写一个疾病;(3)(a)行至少要填写一个疾病;如果仅填写临死方式/情形,例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全身衰”等,至少在(b) 行上填写一个引起其的疾病;(4)发病距死亡的时间间隔:尽量填写,询问不清,可以不填;(5)填写的行数是不限定的,根据情况可增加填写(e)、(f)等行;(6)如果在一系列事件中只有一个步骤,则在I(a)行上记入一条就足够了。
第II部分:在第Ⅱ部分中填写那些与第Ⅰ部分无关,但促进了死亡的其他疾病或情况。
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无数目限制。
如果没有,可以不填。
5、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指第Ⅰ部分报告的主要疾病最高级确诊的单位。
如:省级医院包括相当于省级以上的各类医院,其他依次类推。
6、最高诊断依据:取最高级别的诊断依据,如有B超、X光、心电图等特殊检查均放到“临床+理化”一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