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17课七下che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我国70年代的三件外交成 就
突破之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乒乓外交
庄则栋(左)向科恩赠送绣有 黄山风景的杭州织锦,这一历 史瞬间现在成为了永恒.
中美关系正常化-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7
基辛格秘密访华内幕:
在巴基斯坦“玩失踪”秘密来到中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1972.2
①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是创始国 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新 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 石集团所占据. ②美国的阻挠----孤立中国的政策
解惑2. 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说明我国实力增强 (综合国力提高了) 材料一:“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 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材料二:1971年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毛泽东风趣 的说:“是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亚非拉兄弟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 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1972.2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 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 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 交往了呵!” ——周恩来
一个时代结束了指的是中美全面对抗的历史结束了, 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指的是中美和平共处的历史开始了。
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21世纪的外交成就-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001年10月.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 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
举行...布什.普京等19位领导人。江泽民发表讲话、、、
动。
21世纪的外交成就-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4(1)(1)

外 70 年代 交 事 业 的 发 展 21世纪 以来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2001年上海APEC会议 2001年中国加入WTO
拓展延伸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么?
提示: • 巴黎和会上,北洋军阀政府代表 提出恢复中国山东主权„„ • 如今,我们在外交上取得辉煌的 的成就„„
4. 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 活动是( C ) A中国足球队进入世界杯 B. 北京奥运会 C. 上海APEC会议 D. 中国加入WTO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 本原因是( B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定 B. 综合国力的提高 C. 成功地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想一想:中美建交的前提(基础)是 什么?《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 否标志中美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的标志是什么?
1971年7月15日,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的公告 :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 助理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 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 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 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 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 邀请。 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正常化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1. 2009年是中美正式建交30周年。促使中美两国开始 走向正常化的美国总统是( C ) A. 杜鲁门 B. 肯尼迪C. 尼克松 D. 克林顿 2.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 是在( C ) A.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1世纪初 3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是在 ( C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时 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中美联合公报》发表时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程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程对外关系是一个国家衡量一个国家地位和实力的重要标准。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对华采取政治敌视、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政策,因而建国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和世界各国,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未能建立正常的对外关系,中国没有能够实行全面对外开放。
而中美关系也就成为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关键。
中国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
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签订到1978年12月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与发展(1972年2月——1974年8月)从1949年到1969年尼克松上台时,美国政府一直奉行孤立、遏制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中美两国的国内政治以及国际局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可能。
而在中国,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给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使中国领导人认识到美国并非中国的敌人,而且可以成为中国的战略盟友,成为了中美关系转变的拐点,促进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中美苏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提供了可能。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基于共同的战略、安全利益需要,两国关系开始解冻。
1972年2月21—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访华具有历史性意义,这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中国,也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一个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后经过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终于在上海签署了著名的《联合公报》,使世界为之一振。
1973 年,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
2月15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访问了中国。
基辛格这次访问是在越南战争刚刚停止,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
美国由于过去长期陷入越战泥潭,元气大伤,不得不重新调整其全球战略。
苏联则打起缓和的旗帜加紧分化西欧同美国的关系,利用中东不战不和的局面,西向地中海,东向印度洋扩张,并进而向东南亚渗透。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我国的历史,对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在地理、政治等学科中也学习了一些关于国际关系和外交的知识。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于了解国家的历史和外交政策具有较强的兴趣,尤其是对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就和地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大多数学生具备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部分学生需要在学习中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帮助。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互动方式进行学习。
在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学习了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中日建交等重要事件。这些事件标志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为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堂检测:
1. 请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其特点。
2. 请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与哪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 请简述我国参加万隆会议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开创外交新局面”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开创外交新出“开创外交新局面”重点,强调“开创外交新局面”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11.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我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2.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3. 访问印度和缅甸: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之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高中复习——中国70年代外交

意义: 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背景:
国内: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国际: 70年代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认识变化: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题。
外交政策的调整:
外交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实行不结盟政策:80年代开始实行,即:不和任何国家结 表 成政治军事同盟。 现 (2)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以促进我国现代
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 务助理亨利· 基辛格博士。
周恩来:“总统 先生,你把手伸过 了世界最辽阔的海 洋和我握手,25年 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我感 到很荣幸,终于来 到了你们伟大的国 家。”
1972年2月,周恩来在机场迎接美国有史以来第一
位出访未建交国家的总统尼克松。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美: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
背景:
美国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中:中苏关系恶化,需要联美反苏; 中国国际地位要求。) 过程:
1971年“乒乓外交”,打开中美交往大门; 1971年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标志)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打破外交僵局,出现外交新局面,70年代形成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非 洲 毛里求斯 1972年4月15日 多哥 1972年9月19日 马达加斯加 1972年11月6日 几内亚比绍 1974年3月15日 加蓬 1974年 4月20日 尼日尔 1974年7月20日 博茨瓦纳 1975年1月6日 莫桑比克 1975年6月25日 科摩罗 1975年11月13日 佛得角 1976年4月25日 塞舌尔 1976年6月30日 利比里亚1977年2月17日 利比亚 1978年8月9日
史料解读: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启动材料一如果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可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
──尼克松在《时代》周刊上的讲话(1970年10月5日)材料二我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做旅行者来谈也行,当做总统来谈也行。
总而言之,都行。
──《毛泽东外交文选》材料三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大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由于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
我们是能够采取这一步骤的唯一国家。
对这个问题,我想很有限地谈谈。
因为我们不应该认为已经发生了比实际发生的更多的事情。
我们所做的就是把门打开──把旅行的门打开,把贸易的门打开。
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的与世隔绝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材料四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
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一九七二年五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
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人民日报》1971年7月16日【解读】为了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斗争中的不利处境,缓和国内不断加深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1969年尼克松总统上台后决定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进行调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与日益强大的中国进行接触,改善两国关系。
1970年10月5日尼克松在《时代》周刊上的讲话向中国发出了改善关系的信息。
为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实现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打开中美关系长期以来的僵局,中国也表达了同美国改善关系的愿望。
初三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试题

初三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试题1.下列图片中的外交成就发生在中国外交活动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时期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美国政府继续采取敌视新中国,对我们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的政策,企图扼杀新生的政权,一直延续长达二十多年,直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基础上,开展更加灵活、主动、多变的外交政策,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通过外交谈判,顺利解决了香港问题,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2011年胡锦涛主席成功访问美国等都是展现了新时期的外交外交成就。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2.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外交状况曲线图,其中属于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期间的外交成就是A.上海成功召开APEC会议B.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片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期间的外交成就”,分析图片可以知道第二次建交的高峰是在1972年左右,依据已学孩子是可知1972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 2013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0月7日至8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顺利举行。
会议决定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也将是中国第二次举办此会议。
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第一次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在A.广州 B.上海 C.深圳 D.珠海2、进入新世纪后十多年,中国两次承办此会议表明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②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中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1、B 2、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1讲 课题32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题32当代中国的外交课标要求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方针(1)提出: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2)内容①“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③“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图解历史“一边倒”的外交方针2.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1)与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建交(2)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3)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4)1956年,中国与挪威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1)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2)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1)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3)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4)中国迎来建交高潮。
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改革开放后(1)调整: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成就: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72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 松总统在赴杭州的飞机上。访问杭州 后,尼克松一行飞往上海。
•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
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 尼克松一行参观北京故宫博 (又称《上海公报》)。在公 物院。 报中,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 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 的利益的。"在台湾问题上中方 重申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全 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 须从台湾撤走。美方声明:"对 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 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 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 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 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 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 进程的开始。
• 1971年7月尼克松访华,使日本因中美秘 密接近而产生对美国的不满和不信任。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极大地提 高了中国在国际击,于是日本认识到转变对 华政策的必要性,考虑推进中日邦交正常 化一事。
• 1972年9月25日,日本新任首相田中 角荣访华 • 1972年9月29日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 联合声明 • 1973年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 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了贸易、航空、 海运、渔业和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协定
• 1961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 即通过一些渠道向中国方面表达了希 望改善同中国关系的愿望,并采取了 一些措施,中国方面对此也作出了积 极的回应。
•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 请美国作家埃德加· 斯诺登 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 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 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 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 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 不成也行”。 并表示要解 决中美之间的问题,就得 同尼克松谈,这是中国领 导人向美国发出的一个重 要信息
?
A B C D
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
答错了!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 秘密访华
恭喜你,答 对了!
《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 答错了!
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 1973年2月两国达成了在对方首都 建立了非正式的外交机构——联络 处的协议,以利于日常的官方信息 的交流与沟通
影响
• 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发表,开始了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它使中国摆脱了同 时面临美苏两个敌手的战略处境,为中国的 俄外交活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 最大限度的维护了美国的全球利益,而苏联 则在中、美、苏这个大三角关系中处于被动 地位 •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表明中国正在走出冷战的 阴影,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 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基础 • 建交:1978年12月16日,《建交公报》
• 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 开始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 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 平都有重要意义
•当然,在中日关系中也存在 一些消极因素,如关于钓鱼 岛的主权争端,以及日本少 数右翼顽固否认日本侵华等 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 化的标志是 答错了!
•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 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
南海会见尼克松总统。
• 1972年2月22日,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 正常化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 周恩来表示:台湾问题是阻碍两国关系正 常化的关键。尼克松表示:美国承认世界 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 中日建
• 一、美国长期深陷无法取胜的越南战争,表明美 国并不打算,也没有能力进攻中国,当尼克松 上台后决心使美国退出越南并集中力量对付苏 联的竞争的时候,美国对中国的威胁已在消退 • 二、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中苏两党两国在 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之间分歧的不断表面化, 特别是1969年3月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 冲突,使两国关系陷入了全面紧张状态 • 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四、文化大革命
• 1971年4月,在日本参加 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的美国乒乓球队向中国乒 乓球队表示希望访华。4 月6日,中国乒乓球协会 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4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 北京会见了美国乒乓球代 表团全体成员。周恩来说: “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 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 大门,在世界引起巨大反 响。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 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 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 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