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中美关系正常化
八年级历史 中美关系正常化

1、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 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
么? 阻力是如何被冲破的以及意义何在? 4、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主要 原因)。 (2)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3)中国奉行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材料三:为增进中美两国青年以及教育界的相互了解,我高兴 地宣布,中方决定邀请100名耶鲁大学师生今年夏天访问中国。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青年人是世界的 希望和未来,青年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和无穷的创造力。
能力挑战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了那些 敌对行动? (2)请用史实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 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3)作为一名中国中学生,请就中美两国关系 的发展前景,谈谈你的愿望。
19721972年年99月月2727日日接见日本接见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19721972年年9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月周恩来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南京条约签字马关条约签字辛丑条约签字根据第一组图片请你说明各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1978年12月16日凌晨2点,台北总统府。美 国驻台湾“大使”约见蒋经国,宣布了美国的一 个决定。突如其来的通知令蒋经国大为震惊,随 即国民党所有高级人员全被叫醒,要求他们去参 加在早晨7时开始举行的一次紧急会议。据外国 通讯社报道,会上这些高级人员一个个“呆若木 鸡、精疲力竭”。
此刻,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反复播报 一条消息提醒群众:上午10时将有“重要广播”。
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重大事件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材料题(附答案)

请回答:
(1)信中提到改变中日之命运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
(2)谈谈对以上材料的感悟?
【答案】(1)甲午战争。
(2)第一层:能从某一方面简述认识;第二层:能从某一方面围绕论点进行一定议论;第三层:既能围绕论点充分论述,又能联系现实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行文流畅,逻辑严密,文字表达准确。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1)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的原因是1950年,全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2)图1反映的事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部法律文件的指导下进行的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事件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根据材料二可知,1978-1992年广东经济发展明显高于全国发展水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广东省较早实施了对外开放政策,使广东经济快速发展。
(3)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从图中你能概括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下册归纳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知识点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阻力是什么?原因:联合国是1945年二战后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在它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会员国之一。
阻力:①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美国的阻挠(在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一直采取孤立、封锁、包围政策,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中。
)2、分析概括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概况及历史意义是什么?背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意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3、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1)自信的笑、胜利的笑;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3)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4)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4、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赢得世界的尊重;3)亚非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支持与帮助。
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对中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正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二:中美、中日建交6、概括中美建交的背景、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背景:从中国来说: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从美国来说: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原因:美国方面:(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2)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3)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可增加对付苏联的实力;(4)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基础过关】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外交成就:(一)建国初期:1、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2、 20世纪50年代:① 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 1955年在印尼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加强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万隆精神:团结、合作、友谊(二)20世纪70年代(1)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原因:①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根本原因)② 发展中国家的支持③ 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④ 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
(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中日建交的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日建交的直接原因:① 中美关系改善(尼克松访华)②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三)改革开放后,全方位外交1、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2、意义: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拓展延伸】1、建国以来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1)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2)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3)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或外交策略。
(5) 外交家们的努力。
2、建国以来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影响对中国:(1)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营造了和平的环境。
对世界:(1)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022-2023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 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 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 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一)中日建交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和平 共处 五项 原则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见印度代表团 时首次提出。1954年确立下来的
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 发表联合声明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 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外交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中日建交后,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 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工作出现 新的局面。
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报》发表到 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又有28个国家同中国 建交。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三、全方位外交 1.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
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 的席位。
时间: 1971年10月25日 会议: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意义: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
用。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主要原 因)。 (2)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3)中国奉行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4

1972年尼克松访华, 签署 《联合公报》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
2021/2/17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打开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为尼克松访华奠定基础
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9月27日 毛泽东接见日本首相__田__中__角__荣__。
2021/2/17
2021/2/17
四.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_独__立__自__主__的__和__平__外__交__政策, 坚持在__和__平__共__处__五__项__原__则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 好合作关系。
2021/2/17
四.全方位外交
主要舉措
加强与其他国家友好合作 发展全球战略伙伴关系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活动
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21/2/17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得以恢 复的原因和意义
2.知道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 的签署、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的史实
3.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021/2/17
在中美两国走向和解之 时,1971年11月8日, 《时代》的封面文章这 样写道:“今天,联合 国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 区的代表团——中华人 民共和国。
•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
• 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她家很好看,很精致。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 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人教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22张PPT)

1955年,周恩来 出席万隆会议。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
第二展厅
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
1971年基辛格访华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 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周恩来接见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20世纪70年代)
据材料,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庆贺建党90周年图片展——新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参加 会议
重返联合国 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国举办 中国加入 奥运外交 世博外交
庆贺建党90周年图片展——新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后
20世纪50年代
D 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
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的 圆满成功”,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大家一起来闯关!
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
的一个省; ……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
新时期
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的活跃在国际舞台上。1981 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2001年,亚太经 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同年,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 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到2011年,中国已同171 个国家建交。到2012年,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 孔子学院。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 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将对21世纪的世界产生 深远影响。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左边是周恩来,中间是蒋介石,右边是尼克松) 2018年,是中美建交39周年。
三十九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之时,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忆往昔,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虎视眈眈二十余年,那么,又是怎样的国际风云改变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呢?看图片,这是一幅反映中美外交出现转圜的漫画,历史上将其称作“乒乓外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图片展示:联合国总部前飘扬的中国国旗2.教师提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提示: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教师讲述: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窃据。
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4.图片展示: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5.引导学生回答:它记录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精彩瞬间和辉煌成就!历史被定格在这张笑脸上。
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自信的笑、胜利的笑;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目标导学二:中美、中日建交(一)中美建交1.教师简要介绍:中美“乒乓外交”的一些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辛 格 和 周 恩 来
周恩来:“总统先生,你把手 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 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我感到很荣幸,终 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1972年2月,周恩来在机场迎接美国有史以来第一 位出访未建交国家的总的七亿五千 万人民参加,就不可 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 平。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
成都出版社1996年版P.244
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 松(Richard M. Nixon)
“乒乓外交”
共同研讨
想一想,中美关系为什么会 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