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红外线与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应用综述

红外线与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应用综述

红外线与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应用综述由于红外线近距离通讯不受干扰、成本低、实时监测等特点,红外线与红外成像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红外线及红外成像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外研究较早,拥有许多不外传的关键性技术;国内虽起步较晚,但随着热像仪在我国各行业的普及,对红外成像技术各方面的研究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红外产品与应用市场日趋成熟,正逐渐普及。

本文综述了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对其发展和应用提出了新展望。

经过分析,目前红外热像技术还存在不能检测仪器内部缺陷问题,本文也提出了针对问题解决的方案。

预测未来红外成像技术将会朝着高检测力、智能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标签:红外线;红外成像技术;红外热像仪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与无线电波和可见光一样的本质。

红外热成像技术利用红外热像仪将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图像,并以不同颜色显示物体表面温度分布。

红外热像仪广泛应用于地质、医疗、公安、交通、农业等领域。

如森林火灾探测、建筑热漏搜索、海上救援、火源搜索、矿石断裂鉴定、导弹发动机检查、公安侦察、各种材料和产品的无损检测等。

以下介绍红外线与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 国内外研究发展情况1.1国内红外线与红外成像技术的研究发展情况1.1.1国内红外线与红外成像技术的历史发展情况我国的红外技术研究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

改革开放以来,红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探测器的研究工作从单元、线阵到红外胶接面都在进行。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研制出第一台热像仪。

其技术性能与国外相当,对我国红外技术的升级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对电力设备红外检测诊断技术始于70年代,主要检查运行中电气设备的外露过热接头。

1990年,有人在国际大电网会议上指出,该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预测维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8年修订、颁布的《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 664 2008)对电气设备各部分的校准、操作、检测和诊断标准进行明确规范,进一步推动了红外热像仪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红外遥感的发展趋势

红外遥感的发展趋势

红外遥感的发展趋势
红外遥感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分辨率:红外遥感技术的分辨率不断提高,能够获取更精细的地表信息。

通过提高空间分辨率,可以更好地观测地表特征,例如城市热岛效应、土壤湿度等。

2. 多光谱:红外遥感不仅涉及到热红外波段,还包括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

未来的红外传感器将扩展到更多的波段,以获取更多的地表信息。

3. 高灵敏度:红外遥感技术的灵敏度会不断提高,能够捕捉到更微弱的红外辐射信号。

这对于探测地下水、地下矿产等具有重要意义。

4. 实时监测:红外遥感将实现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可以实时监测目标的红外辐射变化。

这对预警和监测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等)具有重要意义。

5. 无人机和卫星应用:红外遥感技术在无人机和卫星平台上的应用也将得到发展。

无人机可以进行较低高度的高分辨率红外遥感观测,而卫星则可以实现大范围的红外遥感监测。

6. 数据融合:红外遥感数据将与其他遥感数据(如光学影像、微波遥感等)进行融合,以获取更全面的地表信息。

这将推动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与分析技术的发
展。

7. 应用领域拓展:随着红外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拓展。

红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红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红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红外技术是指利用人眼无法看到的红外辐射信号进行通讯、探测等用途的技术。

红外技术在军事、民用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技术。

一、红外技术的应用领域1.军事红外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夜视野战、导航、目标识别、热成像、掩护和防护等方面。

目前,国际上军事上广泛应用的“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就是利用红外技术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和识别。

2.安防在安防领域,红外技术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红外监控系统。

红外摄像头能够在夜间或者光线较暗环境下拍摄清晰的照片,而且不会被当事人察觉。

3.医疗在医疗领域,红外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红外成像技术可用于诊断疾病,如结肠癌、皮肤病等,而红外治疗则可用于缓解疼痛、消炎杀菌等。

4.工业红外技术在工业上也具有重要应用。

工业生产中的红外加热、红外干燥、红外焊接等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红外技术的发展趋势1.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红外热成像到现代的红外光谱成像,红外成像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成像技术也会逐步普及到更多的领域。

2.红外激光技术的应用红外激光技术是指利用激光器产生的红外激光进行物质化学成分的识别和定位。

红外激光技术可以通过反射或吸收的方式获得物质的化学信息,并可以对病毒、细菌等进行检测和灭活。

3.红外雷达技术的发展红外雷达技术是指通过红外信号进行跟踪和定位目标的技术。

红外雷达技术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在军事、空间探索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4.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延伸红外热成像技术主要应用在军事、安防、工业等领域。

未来,随着人类对红外技术的深入了解,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扩大。

三、结语总之,红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技术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注:本文所涉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应用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浅谈红外热成像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红外热成像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红外热成像技术发展现状 及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目录
02 现状分析
03 未来发展趋势
04 关键技术分析
05 市场前景预测
06 结论
引言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探测目标物体的成像技术。由于红外热 辐射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因此该技术在军事、安全、医疗热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预测其未来 发展趋势。
3、医疗诊断: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和辅助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未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对疾病认识的深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疗 领域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4、夜间视觉辅助:在夜间或低光条件下,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为车辆、行 人等提供良好的视觉辅助。随着夜间活动量的增加,该领域的需求也将逐渐加大。
市场前景预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市场前景十分广 阔。未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将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消防安全:在火灾预警和搜救方面,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预计未来该领域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2、工业检测: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设备故障检测、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随着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该市场的潜力将进一步显现。
现状分析
当前,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市场应用方面,红外热成 像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消防安全、工业检测、医疗诊断、夜间视觉辅助等领域。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包括更 高的分辨率、更低的噪声水平以及更快的扫描速度。
然而,红外热成像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高成本、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敏感 等。此外,当前的红外热成像技术还面临着探测器性能提升、图像处理算法优化 等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拓展,红外热成像技术将迎来更多的发展 机遇。未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红外检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红外检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红外检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红外检测是一种基于红外辐射原理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医学、工业、安防等领域。

本文通过分析红外检测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将对该技术的发展做出预测。

一、红外检测的现状1. 红外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红外检测技术已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导弹制导、夜视设备、无人机目标识别等。

同时,医学领域也使用红外检测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如乳腺癌早期诊断、体温检测等。

此外,工业应用上的红外检测主要用于辐射计算、材料表征、热成像等。

2. 红外检测技术的发展瓶颈尽管红外检测技术在多个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高分辨率红外成像系统的制造成本较高,导致其在大规模工业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

另外,红外图像去噪和图像增强算法仍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3. 红外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红外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制造成本下降:随着红外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制造成本预计将逐渐降低,从而推动该技术在广泛领域的应用。

- 分辨率改进:随着红外检测传感器的不断改进,高分辨率红外图像的产生将成为可能,提高图像质量和清晰度。

- 数据处理技术的突破:通过改进红外图像处理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红外图像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 模块化设计:红外检测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将使其更加灵活和易于维护,降低维修成本。

二、红外检测的未来趋势1. 军事应用领域红外检测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

高分辨率红外传感器的发展将为导弹制导、目标识别等提供更精准的数据。

此外,隐形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得军事装备的隐蔽性能得到增强。

2. 医学应用领域红外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随着红外成像设备的进一步普及,乳腺癌早期检测等疾病预防工作将变得更加容易。

同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也将得到加强。

3. 工业应用领域红外检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2024年红外线治疗仪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红外线治疗仪市场发展现状

红外线治疗仪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红外线治疗仪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辐射来改善人体健康的医疗设备。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状况的关注增加,红外线治疗仪市场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红外线治疗仪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红外线治疗仪市场概述红外线治疗仪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副作用的治疗方式,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它可以用于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康复、慢性疾病治疗等领域。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目前,红外线治疗仪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红外线治疗仪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主要受益于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以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加。

市场竞争格局红外线治疗仪市场目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

市场上有许多国内外制造商在竞争。

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以其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占据了市场的一部分份额。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也逐渐崭露头角,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提升,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市场发展驱动因素红外线治疗仪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

首先,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提高,促使了市场的增长。

其次,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导致了慢性疾病的增多,从而增加了红外线治疗仪的需求。

此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也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市场面临的挑战红外线治疗仪市场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劣质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此外,监管政策的限制也对市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红外线治疗仪市场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以及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红外线治疗仪的功能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

结论红外线治疗仪市场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市场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红外产业的发展趋势

红外产业的发展趋势

红外产业的发展趋势红外产业的发展趋势摘要:红外产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市场潜力。

本文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和政策扶持三个方面,分析了红外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发展1. 多波段红外技术:传统红外技术主要在波段上有限,多波段红外技术的发展使红外图像的分辨率和检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能够更细致地观察和分析目标,广泛应用于军事侦查、安防监控等领域。

2. 高温红外技术:高温红外技术在工业制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对高温环境进行精确监测和控制,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红外探测器技术:红外探测器是红外产品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的提升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未来,红外探测器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高灵敏度、低噪声、宽波段和低功耗等方面。

4. 光电集成技术:光电集成技术是将光学器件和电子器件进行集成,实现产品功能的多样化和性能的优化。

红外产业中,光电集成技术的应用广泛,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微纳加工技术、微型化和集成化等方面。

二、市场需求1. 安防监控市场:随着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安防监控需求的增加,红外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红外监控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 工业检测市场:工业制造领域对高温、高压、有毒等环境的检测需求非常迫切,红外技术能够在这些环境中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检测,未来工业检测市场将成为红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3. 医疗健康市场:红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医学影像、体温检测等。

未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健康市场将成为红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 军事侦查市场:军事侦查是红外技术最早应用的领域之一,未来随着军事现代化的推进和军事需求的增加,红外技术在军事侦查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三、政策扶持1. 技术研发支持:政府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对红外技术的研发投入,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以促进红外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2024年红外探测仪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红外探测仪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红外探测仪市场前景分析摘要红外探测仪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测量红外辐射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军事侦查、医学诊断等领域。

本文通过对红外探测仪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了红外探测仪市场的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引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红外探测仪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安防和军事领域提供了高效的监测手段,还在医学、环保、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了解红外探测仪市场的前景对于相关企业和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红外探测仪市场的现状红外探测仪市场目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需求的增加,红外探测仪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9年红外探测仪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2.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市场发展:红外探测仪市场受益于红外技术的不断创新,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推动了红外探测仪的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

例如,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更高灵敏度、更低功耗和更小体积的红外探测仪产品。

3.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红外探测仪在安防监控、军事侦查、医学诊断等传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逐渐进入到航天、环保、火灾预警等新兴领域。

这些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将进一步推动红外探测仪市场的发展。

红外探测仪市场的发展趋势基于对红外探测仪市场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技术进一步成熟: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探测仪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

高分辨率、高灵敏度、低功耗等方面的需求将推动红外探测仪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2.多样化产品需求增加:不同领域对红外探测仪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例如,在安防领域,需要具备夜视功能的红外探测仪;在医学诊断领域,需要高精度的红外探测仪。

因此,红外探测仪市场将继续推出更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3.价格竞争压力增加: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红外探测仪的价格将面临一定的下降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一部分红外技术的发展及主要应用领域红外技术的发展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F.W.赫歇耳利用水银温度计来研究太阳光的能量分布发现了红外辐射,从那时起,人们就致力于研究各种红外探测器以便更好地研究和探测红外辐射。

在红外探测器发展中,以下事件具有重要意义:上世纪70年代,热成像系统和电荷耦合器件被成功地应用。

上世纪末以焦面阵列(FPA)为代表的红外器件被成功地应用。

红外技术的核心是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单元红外探测器:如InSb(锑化铟)、HgCdTe(碲镉汞)、非本征硅,以及热电等探测器。

线列:以60元、120元、180元和256元等,可以拼接到1024元甚至更多元。

4N系列扫描型焦平面阵列:如211所的研制生产的4x288。

凝视型焦平面阵列(IRFPA):致冷型256x256、320x240、384x288,更大规模的如640x512,1024×1024和1280×720元阵列也已有了;非致冷型160×120、320x240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384x288、640x480也已开始应用。

红外探测器按其特点可分为四代:第一代(1970s-80s):主要是以单元、多元器件进行光机串/并扫描成像;第二代(1990s-2000s):是以4x288为代表的扫描型焦平面;第三代:凝视型焦平面;第四代:目前正在发展的以大面阵、高分辨率、多波段、智能灵巧型为主要特点的系统芯片,具有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甚至具备单片多波段探测与识别能力。

目前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的主流技术为热敏电阻式微辐射热计,根据使用的热敏电阻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氧化钒探测器和非晶硅探测器两种。

非制冷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发展,其性能可以满足部分的军事用途和几乎所有的民用领域,真正实现了小型化、低价格和高可靠性,成为红外探测成像领域中极具前途和市场潜力的发展方向。

氧化钒技术由美国的Honeywell公司在九十年代初研发成功,目前其专利授权BAE、L-3/IR、FLIR-INDIGO、DRS、以及日本NEC、以色列SCD等几家公司生产。

非晶硅技术主要由法国的CEA/LETI/LIR实验室在九十年代末研发成功,目前主要由法国的SOFRADIR和ULIS公司生产。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四个国家拥有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产业化生产的能力,其核心技术仅有美国和法国两个国家掌握,日本和以色列则由美国取得技术许可,在其国内生产和有限制地使用。

对我国的出口则设置了更多严格的限制,如大家遇到的帧频限制。

我国已经开展了从单元、线列到红外焦平面的探测器研究工作。

产品已覆盖1μm-3μm、3m-5μm和8μm-14μm三个大气窗:光子探测器有光导、光伏、量子阱等结构;热探测器有热敏电阻,温差电偶与电堆、热电等类型。

多种焦平面阵列已走出实验室,开始获得实际应用。

随着红外探测器从第一代主要是以单元、多元器件进行光机串/并扫描成像到目前第四代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相关技术和与此相应的红外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红外材料、光学元件加工与镀膜、制冷器、前放、专用信号读出处理电路、图像处理、系统设计、系统检测、仿真与试验技术等,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生产体系。

红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红外技术早期只局限于军事领域的应用,伴随着冷战的结束,红外技术开始大规模地走入民用领域。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红外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产品成本的不断下降,民用领域应用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军用领域红外技术可用于对远、中、近程军事目标的监视、告警、预警与跟踪;红外成像的精确制导;武器平台的驾驶、导航;探测隐身武器系统;光电对抗等。

在美、英、法、德、日、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的军队中,红外热像仪已配置在陆、空、海军等各个军种中,例如海湾战争中平均每个美国士兵配备1.7具红外热像仪。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军队中红外热像仪的应用相对较少,其市场需求量相当巨大。

民用领域红外测温、红外成像已在工业、交通、电力、石化、农业、医学、遥感、安全监控与防范和科学研究等民用领域广泛应用,成为自动控制、在线监测、非接触测量、设备故障诊断、资源勘查、遥感测量、环境污染监测分析、人体医学影像检查等重要方法。

系统级产品种类和量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红外器件成本的降低,这个发展趋势不但促进了这项技术在民用领域能够不断地探寻更多的应用用途,同时又拉动了这项技术本身所牵引的基础行业的发展。

民用领域的红外热像仪市场极有可能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未来全球民用潜在需求市场高达上千亿美元。

第二部分红外技术产业的主要领域方向按产品和技术类别可分为:红外传感器、红外成像器、红外材料、光学元件、制冷器、前放、专用信号读出处理电路、图像处理、系统设计、系统检测、仿真与试验等;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安防领域、消防领域、电力领域、企业制程控制领域、医疗领域、建筑领域、遥感领域等。

安防领域从2006年至今,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年增长速度达到70%左右,预计到2010年,全球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将达到近60亿美元。

中国视频监控市场,2006年规模达18亿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近70亿元。

随着商业和民用安防监控实际需求的不断增长、部署监控系统性价比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应急体系”、“平安建设”、“科技强警”等重大工程项目在全国不断推进,我国视频监控市场将持续升温,并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和机会。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内大型活动的举办和世界社会安全形势的多变,对各种危险性的预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全天时准全天候的红外监视显得更加突出。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出现和市场价格的可接收性,红外报警已从近红外主动照射成像报警、点源红外探测报警快速向红外凝视焦平面成像发展。

红外成像、红外/可见光融合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将获得快速发展,并将广泛运用到海边防、银行、机场、油库、军械库、图书文献库、文物部门、监狱等重要部门,以及交通、工业、仓储、港口码头、物联网和森林防火等行业市场。

到2009年,全国约有300万个监控摄像头用于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

未来按三十分之一配置红外热像仪,市场规模即达10万只,平均每台按5万元计算(目前售价约为10万元),市场需求总量达到50亿元。

红外安防已经开始成为安防领域的又一热门产业!消防领域消防领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红外热像仪最大的民用市场。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大约500万消防人员,如果每辆消防车辆配备一台热像仪,市场总量将达到20万台。

据我国公安部消防局装备处的统计资料,目前我国消防车保有量约为2.3万辆,按照公安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修订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要求,到2009年,每个消防站的消防车配置将由3.2 辆增加到5辆,全国消防车总量因此将达到近3.6万辆。

我国消防车中配备红外热像仪的还很少,如果每台消防车配备一台红外热像仪,平均每台按10万元计算(目前售价约为15万元),全球消防领域的市场需求总量达到200亿元,我国将达到36亿元。

电力领域作为最成熟、最有效的电力在线检测手段,红外热像仪可以大大提高供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检修时间。

虽然电力行业是目前我国民用红外热像仪应用最多的行业,但仅限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且目前这些发达地区的拥有量也仅为需求量的20%。

据统计,我国电力行业红外热像仪的总需求量约为2.5万台,以平均每台售价6万元(目前售价约为10万元)计算,市场需求总额约为15亿元。

企业制程控制领域目前,我国制造业共有约130多万家企业,这些制造业如果利用红外热像仪做制程控制,则能大大提高企业的产品品质,如制造业中10%的大型企业配备红外热像仪,按每家企业配备一台红外热像仪来计算,则市场需求总量将达到13万台,以每台售价10万元计算,则市场需求额可达130亿元。

医疗领域红外技术的医学应用主要包括人体温度检测、疾病临床诊断、疾病治疗与保健三个领域。

红外测温检测在非典、流感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对结构成像技术(B超、CT、核磁共振)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许多以往结构成像技术不能表现或晚于机能表现的异常信息,却能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表达。

据文献报道,在发现肿瘤方面,它比CT、核磁早6~12个月。

它又是疼痛及软组织损伤的唯一可查仪器。

目前,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正在生物信息、无创检测、亚健康评估、肿瘤预测、中医诊断客观化、人体异常信息的无创监测(包括SARS疫情监测)等重大前沿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各种红外理疗仪已经逐步进入了人们的家庭。

我国医用红外热像仪的研制起步较晚,1991年才开始研制医用红外,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原因,销售量一直较小,目前在使用的医用红外热像仪产品大约有200台,北京协和医院、军区总医院、309医院、304医院、721医院、电力总医院、北京医院等均有此类设备,据报道,目前全国各大医院均已建立了红外医疗中心,80%的中小型医院成立了红外医疗科室,国内医疗界对红外医疗设备的需求大大增加。

建筑领域2006年11月1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实施《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脱粘结缺陷技术规程》,对红外热像仪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进行了规范。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约为10万家,如果每家配备1台红外热像仪,则市场需求总量可达10万台,以平均每台售价5万元计算,市场需求额可达50亿元。

遥感领域红外遥感仪器获取地物目标的红外波段辐射数据,经过信号或信息处理可以获得地球环境的信息。

在地球资源探查、气象预报、防灾减灾、抗灾搜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空间。

有星载、机载、浮空器等众多遥感平台。

第三部分国内外红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军用领域:红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陆、海、空各军兵种,其中红外成像精确制导是各国红外技术应用的主流方向之一。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是由美国人从60年代初开始研创。

有资料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范围内多次的局部战争和有限军事冲突中,被导弹击中的飞机中有90%是被红外制导导弹击落的,有85%的地面和海上目标是被有红外制导能力的武器系统所击中。

红外制导技术的扩展应用领域相当宽广,大量装备的还有阵地型、机载型、舰载型和星载型制导火控系统和预告警系统。

这些地面系统由于基本不受体积、重量、造型和时效性的严格限制,又有人工参与进行维护和参数的现场设置。

在欧、美发达国家,非消耗性红外成像制导(指挥、预警和火控)系统的列装率较高,几乎军用(警用)舰船上、飞机上、战车上和重要的地面阵地都装备了大量的红外成像设备,并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单兵武器更是一个广大的市场,目前全球军队数量约为2000万人,如果10%的军队按每个士兵配备具红外热像仪,每具红外热像仪按2000美元(目前售价约为1万美元)计算,全球单兵军用红外热像仪市场需求总量即可达40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