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整理与复习
思路分析:要求每人分得的梨、橘子一样多, 则小朋友的人数一定是 36 和 108 的公因数。
例 6 现有梨 36 个、橘子 108 个,分给若干个小朋友, 要求每人分得的梨的个数和橘子的个数分别相等。最 多可分给多少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多少个梨 和多少个橘子?
36 和 108 的最大公因数是36。 每个小朋友可分得梨:36÷36=1(个) 每个小朋友可分得橘子:108÷36=3(个) 答:最多可分给 36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 1 个梨和 3 个橘子。
数的 29 。
60
60
考点 2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例 2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2
1 6
1
4 5
4
1 4
2
5 12
思路分析: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
母,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带分数
的分数部分的分子。分子能被分母整除的假分数
能化成整数。
考点 3 分数的基本性质
例 3 判断: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相
米表示把 1 米平均分成(
9
)份,取其中
的( 4 )份;还可以表示把 4 米平均分成
( 9 )份,取其中的( 1 )份。
2. 3 的分数单位是( 1
7 样的分数单位。
7
),它有(
3
)个这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 和性质 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 和性质 整理与复习
3.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3.025=
3
25 10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1 40
考点 8 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例8 把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教案)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教案)
2.教学难点
(1)约分与通分的灵活运用: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以及如何将不同分母的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
举例:对于分数4/8,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约分为1/2;对于分数2/3和1/4,指导学生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将它们通分为相同分母的分数。
(2)分数的大小比较:学生需要理解分数大小比较的规则,特别是对于异分母的分数。
举例:讲解分数在购物打折、烹饪调料比例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明白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流程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复习的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分割物品或分享食物的情况?”(如切蛋糕、分水果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复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回顾分数的奥秘。
4.培养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升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分数知识,发展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教案)
1.教学重点
(1)分数的意义:强调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部分或几等份中的一份,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及其关系。
举例:如1/2表示将整体一分为二,取其中的一份;3/4表示将整体分成四等份,取其中的三份。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教案)
本节课我们将对以下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1.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分数的意义,包括分数表示的含义、分数的组成及分数的用途。
2.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分数的性质,包括分数的分子、分母及其关系,分数的约分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三、沟通联系
1.填写下表,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3 8
18 13 4 6 9 15
5 7
25 5
1
2 3
4 10
2 3
真分数
假分数
3454 2 8 15 7 10 3
18 13 25 1 2 695 3
(1)想一想,38

5 7
的分数单位相同吗?怎
样把它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数?
3 8

5 7
的分数单位不同,因为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分母
2.
五(1)班同学戴近视镜的情况和五年级的总体情
况相比怎么样?
10÷45=
2 9
45÷150= 3 ,因为 10
2 9
=
20 90
,3 10
=
27 , 90
所以
2 3。 9 10
答:五(1)班同学戴近视镜的情况比全年级的总
体情况要稍好一些。
3.
文文扔的纸飞机飞了5m,小刚扔的飞了4m,兰兰 扔的飞了3m。兰兰的纸飞机飞的距离是文文的几 分之几?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先解决问题,再说一说用到了本单元学习 的哪些知识。
这块正方形布料,既可以都做成边长是8 cm的方巾, 也可以都做成边长是10 cm方巾,都没有剩余。
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8 cm
10 cm
8的倍数有8、16、24、32、40、…,10的倍数有 10、20、30、40、…,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40。 答: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至少是40厘米。
( ×)
(4)如果 b 是 a 的2倍(a,b为非零自然数),那么
a、b 的最大公因数是a ,最小公倍数是b 。 (√)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分数是一个常见的数学概念,它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值关系。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分数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来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分数的意义1.比值关系:分数表示两个数的比值关系,如1/2表示分子为1,分母为2,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占据整体的1/22.部分与整体: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分数部分。

3.精确度:分数可以表示大于整数、小于整数和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增加了计量的精确度。

二、分数的性质1.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分子表示分数中有多少份,分母表示被分成了几等份。

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分子是整数,分母是正整数:分子是整数,分母是正整数是分数的约定性质。

分母是正整数是因为被分成几份不能是0或负数。

3.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分数的相等性、比较性、大小性及其相反数性质。

4.分数的相等性:分数A/B和分数C/D相等(A、B、C、D为整数,B 和D不为零,A/B=C/D)的条件是AD=BC。

5.分数的比较性:对于任意两个正分数A/B和C/D(A、B、C、D为整数,B和D不为零),有A/B>C/D当且仅当AD>BC。

6.分数的大小性:正整数的分数越大,分母越小,分数就越小;反之,正整数的分数越小,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大。

7.分数的相反数:正分数A/B和负分数-A/B的大小关系是-A/B>A/B。

三、分数的简化和增补1.分数的简化:把一个分数化为最简形式,即分子和分母没有公约数,这时的分数就是最简分数。

例如,8/12可以简化为2/32.分数的增补:根据相等性原理,可以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同一个非零整数,得到与原分数值相等的另一个分数。

这个过程叫做增补分数。

例如,1/2和2/4是相等的分数,2/4是1/2的增补分数。

四、分数的运算1.分数的加法:两个分数相加时,首先要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分母,然后分别乘以相应的倍数,将两个分数转化为相同整体的等份,然后将分子相加。

五年级下册数学素材-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单元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素材-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单元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

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单元总复习【本章主要内容】一、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最大公因数与约分 五、最小公倍数与通分 六、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七、综合运用【知识归纳及题型练习】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也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如54 的分数单位是51。

4、分数与除法 A÷B=B A (B≠0,除数不能为0,分母也不能够为0) 例如: 4÷5= 54【练习1】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涂【解析过程】【练习2】(2018--2019禅城区期末统考) 把m 9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3段占全长的)()(,每段长_______m 【解析过程】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①、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1。

②、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假分数≥1 ③、带分数: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

带分数>1.读作几又几分之几。

4、真分数<1≤假分数 真分数<1<带分数 6、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1)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商作为整数,余数作为分子, 如:510=10÷5=2 521=21÷5=4 51(2)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得分子 如:2=48)( 2×4=8 (8作分子) (3)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如:551=526)( 5×5+1=26(4)1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

如:1=22 = 33 = 44 = 55 =… = 100100=…【练习3】617是一个_______分数,它的分数单位是______,它有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__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回顾与整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知识点较多,连续性较强,自成一体,教材通过一系列问题,对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

这些问题将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分类、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通过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对分数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学习者分析:1.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内容适合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与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了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

能够根据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进行归类。

2.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是经历过一到五年级(整个学年的大半段)的学习,已经积累一定的关于数学复习的经验,逐渐形成了系统的、整体的观念。

3.根据以往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于知识点归纳得比较全面,但只会依据教材所呈现的六小节(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来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与约分、通分之间的联系等)少能挖掘。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出引导,帮助学生梳理主要知识点,理解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也必须要有梳理、完善的过程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分析: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性质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学会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有关分数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重点体现数学和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并能解决生活中与分数相关的一些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主体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通过整理复习的过程,尝试列提纲及框架图来整理复习内容的数学学习方法,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及根据事物内部联系进行归类的思想,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及性质及其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形成知识网络。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整理和复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整理和复习

7
1
7
5
(3)分数 ,当( )时, 它是假分数;当( )时,它是真分数;当(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
x
6
(2) =3÷( )= = 。
4
3
15 ( )
( ) 12
14
被除数
分子
除数
÷
分母
÷
=
被除数
除数
(商)
分子
分母
=
(分数值)
用字母可以表示成: a÷b= — (b不等于0)
a
b
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分数不仅可以表示除法的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
2、五(2)班有男生30人,女生有15人。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倍。
②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
1米的 和6米的 相等
01
62米=( )千米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2
247厘米=( )米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3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4
2日10时=( )日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5
=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 )
( )
( )
( )
4
1
4
3
1米
2、 米表示把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份,表示这样的______份;也可以表示把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份,表示其中的_____份。
6
7
1米
7
6
6米
7
1
3、五年级三班有男生23人,女生15人,男生是女生人数的_______,女生占班人数的________。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本章学习目标:1.复习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运算法则。

二、课前准备: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准备教学所需的教辅资料和学生练习册。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1.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的含义;–分数的大小比较。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分数的约分与通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及性质,能灵活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掌握分数的约分与通分方法。

五、教学过程安排:1.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帮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

2.新知讲解(15分钟):–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介绍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3.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互相合作解决问题。

4.练习巩固(15分钟):–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概念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5.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重点和难点。

六、课后作业安排: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思考如何用分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七、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分数的约分与通分方法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复习,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互动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以上是本章教学计划的大致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方式,确保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RJ 五年级下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考 点 1 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
1. 填空。
(1) 1 1 的分数单位是( 1 ),它有( 5 )个这样的分
4
4
数单位。再加上( 3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
的质数。
(2) 把3 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 1 ) m,
6.
五(2)班体育测试达标的情况与五年级的总体情况 相比怎么样?
五年级达标情况:185÷200=
37 40
五(2)班达标情况:45÷50=
9 = 36 37 > 9
9 10
10 40 40 10
五(2)班体育测试达标的情况比五年级的总体情况
稍差些。
7. 学生在操场上做操,人数在90人到110人之间。若 排成3列,则不多不少;若排成5列,则少2人;若 排成7列,则少4人。一共有多少学生在操场上做操?
每段占全长的
1 6

2
(3) 一项工程要求30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
(4)
的( 1 ),7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30
分数单位是
1
的最大真分数是(
7 30
)。
7 ),最小假分数
是(
8 8
8
),最小带分数是( 1 1
8
8
)。
2. 填写下表,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3 24 65 7 60 32 5 4 16 39 14 45 20 7
3. 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1) 5 和 5
12 8
(2) 2、5 和 7
5 8 12
(1)152=1204 (2)25=14280
58=1254 58=17250
172=17200
4. 在 里填上“>”“<”或“=”。
171 <
9 11
7 < 11 12 18
8 9

8 13
5 314

8 321
3 75 4 14 7
24 65 60 32 16 和 5 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7
(2)把上面需要进行约分的分数约分。
(1)34=2218 (2)2146=32
57=2208 6359=53
174=12
6405=43
3220=85
考 点 2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大小比较
5 6

3 4
3 25

13 5
易错点 所填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
5.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35 dm=
7 2
m
40.56秒5 m=3=43
13
20

m3
25
cm2=
375 mL=
1
4
3 8
dm2 L
648g=
81 125
kg
辨析:所填的分数一定要是最简分数。
提 升 点 解决生活中的分数问题
7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5, 35×3+3=108(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