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1.研究意义针对以教师为主体的个人或实验室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我们需要运用高效系统来进行管理和维护,而且完善的管理系统对于学校的管理人员来说也是大有益处的。

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有:开发完善的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是将现代的信息技术跟数字化的教学完美结合的有力体现,也是跟上时代发展潮流,是科学教育与现代科技接轨的充分体现。

通过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充分有效的配置各种资源,不仅节省了人力、财力,而且提高了高校科研成果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对于学校进行教师成果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管理工具和操作平台。

该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高校教师科研成果信息的录入、查询、统计,而且还能够对科研信息进行打印输出。

方便了学校和老师对科研成果的管理。

促使学校科研信息整理便捷,管理统一,提高学校科研管理的实时更新能力和权威认证性。

有利于改变现存的部门中数据交换形式落后,数据片面不完整,数据共享困难,对外交流窗口缺乏等的现状。

建立完善的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系统有利于科研成果档案的建立,而科研成果档案对于高校来说,可以充分、全面的展示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地位,而且可以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可能成为高校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科学依据。

建立完善的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系统能够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信息检索的能力,减轻管理人员手工统计分析的负担,而且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形象,促使科研信息管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

在目前来看,计算机技术可以应用在信息管理上,充分地压缩工作流程,使日常教师科研信息的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不仅为学校以及学院提供真实有效的科研成果数据,而且提升了高校的科研信息管理水平。

通过借助计算机的网络信息管理能力,力求促进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学校科研管理迈上新台阶。

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不但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_ -
同 学质量评价 系统 的设计 与实现 校教
Cj
I_ -・
李 富芸 , . 符 谋 松 -
(_ 南 大 学 信 息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 口 5 0 2 ;2 海 南 师 范 大 学 信 息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 口 5 15 ) 1海 海 728 . 海 7 1 8

统在 完成评 价任务 的前提下 . 每一位 工作人 员 的工 让
作 量 和 工 作 压 力 减 少 到 最 小 最 合 理 的 程 度 . 可 能 出 如 现 的情况是 学生忘记 密码 . 都 到教务处 管理人 员处 若 询 问 密 码 . 则 给 教 务 处 管 理 人 员 带 来 极 大 的 工 作 干 扰 . 码设 置应该交 给部系 的秘 书来进行 ; 密 自动 化 , 是
收 稿 日期 : 0 8 0 0 修 稿 日期 : 0 8 2 0 2 0 —1 — 9 2 0 —1 — 5

九 七
作者 简介 : 富芸(9 6 )女 , 师 , 究方 向为计 算机应 用、 李 17 一 , 讲 研 多媒 体


M D R C M U E 08 2 O E N O P T R20. 1
指 最 低 限 度 减 少 系 统 的评 价 工 作 对 技 术 人 员 的 依 赖 .
l 堕 厂塑 l 墼

图 1 系 统 结 构 图
I 匾
现 代 计
32系统 功 能 规 划 与 描 述 .
系统 的 总 体 功 能 模 块 结 构 图见 图 2 。
让 系 统 自动 化 完 成 “ 据 输 入 、 价 、 据 汇 总 ” 个 数 评 数 三 阶段 的 工 作 : 据 准 确 无 误 是 指 每 学 期 的 评 教 数 据 没 数 有 课 程 的 错 漏 . 级 学 生 人 数 错 漏 。 价 汇 总 数 据 准 班 评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学分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学分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学分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大力推进与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分制管理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国家范围内广泛应用。

然而,不同省市之间的教育体制和学科设置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反映在教师学分制管理系统上。

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分制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故本选题将以山东省为例,设计和实现一套适用于该省中小学教师的学分制管理系统。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题旨在设计和实现一套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学分制管理系统,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具体目的如下:1.了解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背景和教学情况,为制定学分制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研究学分制管理制度和程序,制定适合山东省教师的学分制管理办法。

3.设计和开发一套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学分制管理系统,可进行教师学分的统计、管理,提供教师学分获取的途径和方式等。

4.通过对该系统的实现和使用,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水平。

三、研究内容1.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背景和现状的调查研究。

2.学分制管理理论与程序的研究,制定适合山东省教师的学分制管理办法。

3.设计和实现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学分制管理系统,涉及教师信息管理、学分获取和统计等功能。

4.对系统的使用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估。

四、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分析相关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了解学分管理制度和程序。

2.问卷调查法:针对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教育背景、教学情况、学分需求等,为学分制管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3.计算机编程技术:使用计算机编程技术,设计和开发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学分制管理系统。

4.实验研究法:通过进行实验验证,检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高职院校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职院校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任课管理、 查看各班级评教人数 比例 、 学生座谈会评教管 成功的。 评价 教师的教学质 量我们主要是通 过评教, 评教在高 管理、 统计 评教分数、 查询评教 成绩、 重置密码等 ; 领 导评 教: 评 等 学校教 学质量 管理体系中占有重 要地位 , 是保 证教 学质量 的 理、

种重要措施 , 因此合理 的开展评教 工作具有 重要的意义 。 原始 的人 工评教 过 程十 分复 杂, 需要消 耗大 量的人 力财

软件透视
高职院校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王志娟 李 珩 魏宏昌( 石 家庄信| 息 工程职业学院, 河 北 石家 庄 0 5 0 0 3 5 )
摘 要: 教学质量是 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 师教学效果的好坏。 近几年各 高职院校郝把教 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为全面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 规范教师行为, 提 高教 师队伍的素质, 我们开发了 具有更高可扩展
评教 , 之后 , 学生评教逐渐 发展为大学教学质量评价 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而且高校教学评价所采用的技术也更为先进 。 在 国内, 学生的评教活动 最初 开始 于2 0 世纪8 0 年代初 , 从 1 9 8 5 年起 , 伴随 高校教学评估 的试点活动的开展和对 教师 职称 评定的 日益规 范, 很多高校对 教师 不断提 出新 的教学要求 , 而
3 . 2关键技术
系统后台数据库使用微 软公司推 出的S O L S e r v e r 2 0 0 8 r 2 进行 开发 , 它是微 软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数据库 系统 , 其性 能和安全 性相 比其前一版 本有了巨大 的进 步; W e b 系统使 用基 于N E T F r a m e w o r k 4 . o S j A S P . N E T 技术进行开发, 它是 目前应用 非常广泛、 且比较成 熟的动态页面开发技 术; 开发语言选用c # , 它是微 软公司专 门为. n e t 量 身打造 的编程语言, 是一种全 新的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2一 O 1 .
作者简介 : 田九玲 ( 1 9 8 0一) , 女, 实验 师 , 主要从事会计信息化方 面研究
通讯作 者 : t i n a 9 0 @1 2 6 . t o m.
渤海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第3 4卷
进行成绩分析 、 进而检验实验效果 , 通过成绩分析找到实验不足 , 从而改进教学 ,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最后是满足实验管理人员需求 : 拥有用户管理权限, 可 以管理学生和教师信息 , 如增加、 删除和修改相 关信息 ; 有权查看实验评价结果. 对评价数据进行关联规则挖掘 , 找出影响实验教学的原因. 对所有学生的 实验成绩进行关联规则挖掘 , 通过调整实验顺序 , 更好 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通过对评价数据挖掘结果分 析 可 以适 时对 评价 指标 体 系进行 调整 和更 新 , 从 而 能更加 准确 、 客观 的反 应实 验评 价结 果.
3 ) 系统 开发 语言 : c # 4 ) 数据 库 : S Q L S e r v e r 2 0 0 5
2 系统 总体架构设计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采用 B / S 三层架构 , 通过实验评价和实验成绩分析找到实验教学 中存在 的问
题, 从而发现改善实验教学的判断依据 ,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包括三个模块 , 即学生模块、 教师模块和管理员模块. 学生模块实现的功能主要
是在线评价和实验成绩查询 , 学生通过该模块可以对实验教学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打分的形式体现实验教学
质量 , 反映实验教学 效果 , 另外学生 还可 以通 过该模 块查 询实 验 成绩. 教 师模块 实 现 的功 能包 括实 验成 绩 录 入、 实验效果分析 和实验成绩权 重设置 . 学生 做完 实验 后教 师登 录系统 录入 学生 实验 成绩 . 教师模 块 的实验 效果 分析可 以使教 师对学生 的实验成绩进 行科学分析 , 找到实验教 学 中的不足 , 找 到影 响实验 教学 的关键 因

高校教学工作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校教学工作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学 生 情 况
教 学 工 作 量
人 指标得 分主要 来 自教 学部 门的管理 人员对 教师 教学工作 态度 的评价 ,采用十分制 ,得分通常在 7  ̄ 9分;指导 学生情 况 指标 来 自于指 导学生和其他人员开展学术活动 的情况 ,采 用 公式计算 ,没有上限 ,这些统计方法上 的差异将 导致得分 上存在较大 的差异 ,使评价结果不具有公平性 。 针对上述 问题 ,依据每个教师的每 项评价指标 的总分进 行数据标准化 ,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 比较和 加权 。常用 的 数据标准化 的方法有 “ O 一 1 标准化 ” 、 “ Z - s c o r e标准化 ” 、 “ 反 余切 函数转化法 ”等 。本系统主要采用反余切 函数转化法 来 对数据进 行标 准化 处理 。具体 的公式如下 :
高职 高教 研究
高校教 学工作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 学沧 白雪峰 刘跃 娟 任重贵 宁梓 洧 黑龙 江省 大庆市 哈 尔滨 医科 大学 大庆校 区医学信 息学 院 ,黑龙 江 大庆 1 6 3 3 1 9
摘要 : 目前 高校教 师考核工作存在较 多不足 ,尤其是缺 少科 学规 范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法,导致考核 工作 存在 较大的盲 目性 和 随意性 。而考核指标 定性 多,定量少 。主观成分 多,客观标准少的情况,使 得考核工作片面性 、主观性加强 ,不容 易得到 教职工 的认 可。针对上述 问题 ,研 究将教 学工作 评价 划分 为 4大类 1 2小类评价指标 :其次对指标进行反余切函数标准化,通 过 l - 9标 度 法构 造 间接 判 断 矩 阵 设 置 权 重 :最 后 开 发评 价 系统 并 实 现 数 据 可视 化 。
o f q u a l i t a t i v e i n d i c a t o r s ,l e s s q u a n t i t a t i v e,s u bj e c t i v e e l e m e n t s ,o b j e c t i r e s t a n d a r d l e s s ,a n d ma k e s a s s e s s m e n t w o r k o n e s i d e d n e s s a n d s u b j e c t i vi t y o f s t r e n g t h e ni n g ,d e c l i n e i n t h e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t h e q u a l i t y a n d a u t h o ri t y ,

基于Web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黑龙 江 中 医药大 学 现代教 育 技 术与信 息 中心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4 ; 1 500 2 .常 州信 息职 业技 术 学院 计 算机 学院 ,江 苏 常 州 2 3 6 ) 1 14
摘 要: 为解 决 高校教 师教 学质 量评价 的 网络化 问在 提 b的高校 教 师
C i ; 2 Istto o ue, h n zo ol e fnoma o eh o g, hn z o 4 hn) h a . ntue f mp t C a gh u l g fr t nTc n l y C ag hu2 ,C ia n i C r C e oI i o 11 36
教 学质量评价 系统 的功 能要 求和体 系结构 , 计 了后 台数据 库 系统和 功能模块 , 设 保证 了系统 的 实用 性 、 兼容 性和可扩 展性 。 研 究 了面 向数 字化校 园综合 管理平 台的公共 数据 采集技 术和 系统安全设 计 , 效地 解决 了教师教 学质 量评价 系统与 其它 业 有 务 系统之 间的融合 问题 和 系统 安全 问题 。测试结 果表 明 了系统 的有效性 。
(. dr d ct n eh ooyad noma o e t , i n j n nv rt f hn s d ie Ha i 0 4 , 1 Mo e E u a o cn lg fr t n ne Heo gi g i syo C iee n i T nI i C r l a U ei Me in , r n1 0 0 c b 5
q ai v lains se b sdO1 baep o o e co dn ec n tu t nd ma do ii l a u . T eb c go n a b s u l e au t ytm ae Iwe rp sda c rigt t o s ci e n fdgt mp s h a k ru dd t a e y t o r oh r o ac a a ds se fn t nmo ue ed sg e . T e rciai , c mp t i t dsaa it r u r te . Th n a eh do c mmo n tm ci d lsa ein d h a t l y u o r p c t y o ai l a lb lyaeg aa e d bi n y c i n e , to f o m n d t olcinoine eitgae n a e n se i ii l a u n ae ei f y tm r t de , S h th - a c l t r tdt t e tdma g me t y tm dgt mp s dasft d sg o se aesu id Ota ei a e o e oh n r s n ac a y n s t n tgae r be b t en q ai v l ̄ins se a doh ro eain l y tmsi sle . F n l , p roma c so es tm e e tdp o lm e e u l e au o y tm n te p rt a se s ov d r w y t o s ial y efr n e ft ys h e a r

基于Web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Web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Web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成千上万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知识。

然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接触是相对有限的,不利于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交流。

同时,由于学生的地理位置、学习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难以得到保障。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成为了教育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Web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

该系统将突破传统教育中的时间和地域限制,提供一个优秀的学习环境,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和互动。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聚合各种学术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探索知识。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 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Web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

2. 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来评估教学质量,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建议。

3. 设计并实现一套在线学习测评系统,以评估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表现,以便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体验,同时为教师提供优秀的教学环境。

4. 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群组的交互学习环境,提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途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使用广泛频繁性的教育技术框架,如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OER(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等,采用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等技术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实现工具。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Web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

预期结果如下:1. 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Web的教学质量测评系统,可以提供具有良好交互性、快速出色的学习体验的学习平台。

2. 收集学生的各种学习数据,并分析学习数据,制定专业的数据报告,并为教师提供课堂改进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环境:Windows7操作系统
本系统的系统结构如下:
文献查阅指引:
[1]李刚.疯狂Java讲义[EB/OL].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王立福,张世琨,朱冰.软件工程—技术、方法和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06).
[3]张华波,郝平,金永夫.基于DM的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J].控制工程,2009(3):114-116
[8]孟劼.精通spr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g[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9]付京.精通Hibernate 3.0[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10]戎伟,张双.精通Struts[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论文拟定提纲:
第1章绪论
第2章需求分析
第3章概要设计
第4章详细设计
第5章数据库设计
运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张镇东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0902
主题词、关键词:
评价系统指标体系B/S
选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生成与发展的生命线。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能否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引入评教系统对于促进师生间的交互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评教系统能将一个庞大的评优投票工作有条不紊的管理起来,传统评教模式下,学生评教一般每学期进行一次,时间大都安排在期中或期末,评教的结果一般在学期末或下学期初公布。这个结果对本学期的教学没有任何指导意义,而下一学期随着教师任课课程的改变和上课学生的不同,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也缺乏针对性。传统的评教指标一般以客观指标为主,将学生选择的A. B, C. D机械地转换成相应的分值,最后公布一个评价的综合分数。不论教师还是管理人员都很难从这个分数看出教师在教学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教师改进教学的具体指导意义不大。与传统的评教的做法相比,本系统合理设置评价条目的权重,突破了原有评教方式的局限,可以相对科学、准确地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估。
在我国,学生评教的发展经历了定性评教为主和定量评教为主等阶段,比较规范的科学的学生评教活动应当说是伴随科学的高教评估活动的兴起而逐步形成并得到良好发展的。我国的学生评教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特别是从1987年起,随着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日益规范化,许多高校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生评教活动开展得越来越普遍。2001年后各种基于网络的学生评教信息系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相比于国外而言,我国的教学质量网上评价系统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
课题的研究内容:
1.B/S架构开发应用程序
2.J2sdk+Tomcat+Eclipse集成web开发环境
3.研究并构建评教网的管理系统
实验设计:
该系统在Windows7环境下开发,采用ecilpse+tomcat+mysql集成开发平台。
硬件环境:一台pc机(内存2G、硬盘500G、CPU T6600)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在国外,教学质量管理已有90年的历史。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如澳大
利亚、英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都相继采用学生评教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教育委员会的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669所高等学校中,大约有65%的高校在系一级机构中允许学生对教学进行评价,到80年代以后,学生评教不但成为大学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评价技术越来越现代化。目前,许多大学已经开发使用了基于网络的学生评教系统,如华盛顿大学的IAS(Instructional Assessment System)、亚利桑那大学的TCE(Teacher-Course Evaluation)、堪萨斯州立大学的IDEA(Individual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Assessment)等,这些系统通过校园网络实施教学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美国等国家已经有网上申报、网上专家评审的系统,基于网络的申报管理信息系统国外已进入实用研究阶段,大量的投入到各种项目的网上申报、网上评审的实际运用中,提高的项目申报申批的效率,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第6章系统实现
第7章系统测试
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签字:年月日
课题答辩组意见及建议:
签字:年月日
系主任意见:
签字:年月日
[4]南丽丽.浅谈多层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1(16):77
[5]杜祥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4,(01):102-104.
[6]陈昊鹏译.Java编程思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李刚.Struts 2权威指南[EB/OL].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