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护理长期卧病在床的病人

合集下载

护理长期卧床患者的方法及心得

护理长期卧床患者的方法及心得

护理长期卧床患者的方法及心得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的不断增多,因各种原因需要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也越来越多,他们生活不能自理,加之病痛的折磨,这些老年人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需要社会关注和家庭的照顾,做为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其症状,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方法及心得总结如下:1 加强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造成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治疗效果不理想,生理及心理上都非常痛苦,促使他们情绪低落,性格孤僻,烦躁易怒,对治疗失去信心,悲观失望,从而不配合治疗,我们护理人员要结合每个老人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喜好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要主动关心老人和每个老人交朋友,多与老人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安慰,鼓励他们。

在护理工作中,要细心,耐心更要有爱心,要设身处地的体会他们的内心,及时给予安慰及帮助,消除其悲观,顾虑,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及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解除的精神忧虑,消除心理负担,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状态,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老年患者体质弱,病情复杂多变,患者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以为治疗护理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级别护理制度,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起关键作用。

3 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患者长期卧床,抵抗力低下,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除,易造成肺部感染,故应帮助老人经常变换体位,卧床患者尽量使用能使上身和下肢抬高的摇床,使其上身保持30~45º的高度。

开窗通风,房间定时紫外线消毒,帮助患者有效排痰,必要时使用祛痰药物及雾化吸入,震动排痰机帮助排痰。

无法正常排痰的,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进食时,抬高床头45º,进食宜慢,防止误吸。

4 防止褥疮的发生又称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致组织溃烂坏死,褥疮给卧床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预防褥疮发生,就要做到:1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每日为患者温水擦洗皮肤,并保暖。

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技巧和预防措施

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技巧和预防措施

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技巧和预防措施长期卧床是指因疾病、手术或其他原因导致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

这类患者的需求不仅包括医疗护理,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生活上的各种方面。

本文将介绍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技巧和预防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这一阶段。

一、卧床患者的身体护理1. 保持体位的舒适:长期卧床患者易于出现褥疮或关节僵硬等问题,因此应注意调整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

定期翻身或协助患者改变体位,可以有效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

2. 进行皮肤护理:卧床患者的皮肤容易受到摩擦和压力,导致疼痛和溃疡。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清洁和涂抹皮肤,以保持皮肤的健康。

3. 做好营养补充:长期卧床患者可能由于身体活动受限,导致食欲下降或排泄功能差。

护理人员应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提供易于消化的食物,必要时进行辅助喂食。

4. 做好床上用品的管理:床上用品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异味的产生。

床单、被褥等需要定期更换和清洗,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二、卧床患者的心理护理1. 维持社交联系: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联系。

可以使用电话、互联网等工具进行沟通,或者邀请亲友定期探访,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

2. 提供心理支持: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聆听患者的需求和抱怨,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安慰。

有时,为患者提供一些心理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和面对困难。

3. 提供娱乐活动: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感到无聊和消沉,因此护理人员可以提供一些娱乐活动,如看书、听音乐、玩棋牌等,以帮助他们打发时间和调节情绪。

三、卧床患者的生活护理1. 维持卫生环境:床位周围的环境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的堆积和灰尘的积累。

同时,护理人员应定期清洁床位和使用的设备,以减少细菌和病原体的滋生。

2. 做好尿排泄和粪便管理:卧床患者的排泄功能受限,容易发生尿失禁和便秘。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排便计划和膀胱训练,以促进排泄功能的恢复。

卧床病人如何进行身体护理

卧床病人如何进行身体护理

卧床病人如何进行身体护理卧床是许多疾病或手术后的病人常见情况,良好的身体护理对于卧床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卧床病人如何进行身体护理,以确保他们的舒适和健康。

I. 维持床位的舒适度和整洁在卧床期间,保持床铺的整洁和舒适度对于病人的睡眠和休息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维持床位的重要措施:1.更换床单、被套和枕套:应每隔两到三天更换床单、被套和枕套,以保持床铺的清洁度和舒适度。

2.保持床铺干燥:使用防水垫或护理垫在床垫和床单之间,以防止尿液或汗水渗透到床垫上。

3.定期翻身:卧床病人应每两个小时左右翻身一次,以避免长时间压迫某一部位,预防褥疮的发生。

II. 保持肢体的舒展和活动由于长时间的卧床,肢体的肌肉会收缩和变得僵硬。

以下是一些保持肢体舒展和活动的方法:1.活动手臂和手:可以请家属或护理人员帮助卧床病人进行手部和手臂的活动,包括伸展、屈曲和握拳。

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灵活性。

2.锻炼腿部:卧床病人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腿部锻炼,如踢腿、屈膝和伸展腿部。

这有助于减少血栓和肌肉的萎缩。

III. 适当的体位和姿势调整正确的体位和姿势对于卧床病人的身体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抬高床头:对于卧床病人,将床头轻微抬高(约30度)有助于呼吸道通畅,减少胃液反流和窒息的风险。

2.保持腰部的支撑:在卧床期间,可以使用腰垫或护腰带来帮助维持腰部的正常曲度,促进腰部的舒适和稳定。

IV. 皮肤和口腔护理卧床病人易受到褥疮和口腔问题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护理建议:1.皮肤护理:每天检查病人身体各部位的皮肤状况,特别是易受压迫的区域。

使用敏感性高的润肤霜,确保皮肤的湿润和柔软。

2.口腔护理:卧床病人可能会出现口干和口臭等问题,定期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包括刷牙和漱口。

此外,给予病人适量的水分摄入,帮助保持口腔的湿润。

V. 饮食和营养卧床病人的饮食和营养也是身体护理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议:1.提供均衡营养:确保提供病人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蔬菜、水果和谷物等。

卧床病人注意事项事什么

卧床病人注意事项事什么

卧床病人注意事项事什么卧床病人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照顾,以确保他们的舒适和康复。

以下是关于卧床病人的注意事项的一些重要内容:1.确保舒适和安全:卧床病人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来促进休息和康复。

给他们提供柔软的床垫和枕头,并保持房间的温度适宜。

确保他们没有摔倒或滑倒的危险,将床垫固定在床上,避免障碍物堆积在卧室里。

2.清洁和舒适的床单:经常更换床单和枕套,以保持床铺的清洁卫生。

这不仅能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还可以防止细菌和感染的传播。

3.频繁翻身: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压疮和肌肉萎缩。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帮助病人翻身,以减轻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4.保持干燥和清洁:尤其是对于需要使用尿布的患者,保持患者的臀部干燥和清洁尤为重要。

定期更换尿布以避免湿气滋生细菌感染。

5.提供适当的营养和液体:与平常相比,卧床病人的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康复。

因此,他们需要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液体摄入,以保持水平衡和预防脱水。

6.维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卧床病人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和积液等问题。

咳嗽、打喷嚏或清洁鼻子时,要注意用纸巾遮住口鼻,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7.管理病痛和不适:卧床病人可能会经历疼痛、呕吐、恶心等症状。

提供适当的药物管理,以减轻症状和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8.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导致静脉血液淤滞和血栓形成。

为病人提供适当的训练和物理疗法,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血栓形成。

9.提供心理支持:卧床病人通常会经历情绪低落和焦虑。

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与他们进行交流和倾听,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士气和康复速度。

10.定期监测和记录:定期测量和记录病人的体温、血压、呼吸和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其他重要的观察结果。

这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并为医生提供必要的信息。

总之,对于卧床病人,需要提供专业的护理和照顾,以确保他们的舒适和康复。

通过注意上述事项,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康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卧床的护理技巧

卧床的护理技巧

卧床的护理技巧
卧床的护理技巧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躺位转换:尽量每2小时帮助患者改变躺位,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可以减少压疮的风险。

使用躺位转换板或者协助患者侧身,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患者受伤。

2. 观察压疮:每天检查患者的皮肤,特别是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如脊椎、臀部、踝关节等。

如果发现红肿、硬化、破溃等压疮症状,及时告知医生或护士,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3. 翻身: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需要定期翻身,以减少压力和促进血液循环。

可以采用配合护理人员操作的翻身方法,或者使用特殊的翻身褥子。

4. 衣物护理:经常检查患者的床单、睡衣等衣物,保持清洁和干燥。

如有污渍或湿润,及时更换。

避免使用粗糙或过紧的衣物,以免刺激皮肤。

5.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提供合适的饮食,确保营养摄入。

如果患者不能自行进食,可以考虑使用管饲。

6. 援助排泄:如患者不能自行进出床,需要及时援助患者排尿和排便,保持排泄通畅。

使用合适的尿布或者尿蓄尿器,定期清洁更换。

7. 皮肤护理:定期为患者清洗身体,保持皮肤清洁。

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避免摩擦皮肤。

同时,为患者按摩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8. 情绪护理:和卧床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关心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

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以上是卧床的护理技巧的一些常见方面,具体的护理措施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进行卧床护理时,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调整护理计划。

卧床病人的护理技巧

卧床病人的护理技巧

卧床病人的护理技巧卧床病人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身体护理、心理支持、饮食调理、床位转换等等。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卧床病人的护理技巧。

首先,身体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卧床病人的个人卫生和皮肤护理。

卧床病人因为长时间不能活动,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和压疮,所以要定期翻身和换位,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同时要注意床单、衣物等物品的清洁和舒适度,避免产生不适感。

其次,心理支持也是卧床病人护理中需要关注的一点。

卧床病人可能因为长期躺在床上而感到孤独和无助,护士和家人要经常与病人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同时还可以适当给予病人一些心理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保持乐观的态度,增强对康复的信心。

饮食调理也是卧床病人护理中重要的一环。

卧床病人由于缺乏运动,容易导致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所以要注意给予病人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适量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同时,要做好喂食的技巧,例如使用软质餐具,适当切碎食物,细嚼慢咽等。

床位转换也是卧床病人护理中需要关注的一点。

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固定在床上,容易导致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所以要定期帮助病人进行一些床位转换和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如翻身、活动四肢、进行被动运动等,帮助病人保持关节灵活和肌肉力量。

另外,还需要注意组织机能的监测和康复训练。

定期检查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同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康复训练,例如进行理疗、物理治疗和康复操等,帮助卧床病人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还要注意使用安全措施和防治卧床病人的并发症。

例如,设置安全栏、防滑垫、使用辅助设备等,避免摔倒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压疮、疮疡等并发症。

总之,卧床病人的护理需要关注身体护理、心理支持、饮食调理、床位转换等方面。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技巧,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护理长期卧床病人

如何护理长期卧床病人

如何护理长期卧床病人长期卧床是一种棘手的现象,在许多重病人身上都会出现。

长期卧床病人不但需要日常生活的帮助,还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

如果不加重视,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肌肉萎缩、甚至疼痛和情绪问题等严重后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护理长期卧床病人,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加舒适和安全。

1. 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首先需要了解长期卧床病人的病情,并根据其特定的病症和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病人的饮食、安全、个人卫生、活动范围、药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护士需要与家属和其他医疗人员密切合作,确定最佳的护理方式和方案。

2. 维持皮肤卫生长期卧床病人可能会因过度接触床垫而出现压疮等皮肤问题。

为此,需要时常翻身和帮助病人更换衣物,维持良好的身体卫生。

另外,保持肌肉活动和按摩坚持必要的康复运动也能有助于增强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

3. 饮食护理饮食对长期卧床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食物需要提供他们所需的营养。

摄入平衡的饮食可以预防营养不良、免疫系统的退化等问题,以及促进肌肉恢复。

也就是说,长期卧床的病人应该摄入高蛋白的饮食,例如鱼、鸡肉和豆类等。

饮食管理也包括解决口腔卫生和其他饮食问题(例如口渴或不适合进食的情况),并遵循医嘱。

4. 帮助控制情绪长期卧床的病人往往会出现精神上的困惑和抑郁,这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升级。

护理人员要和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甚至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或介绍专业心理医生。

无论是提供社交支持还是获得适当的娱乐和关注,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有助于缓解病人的情绪困扰和焦虑,促进康复。

5. 进行常规检查和观察护理人员应该经常对长期卧床病人进行检查和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其他问题。

这可能涉及监测体温、观察排泄情况、监控心率和呼吸、并检查压疮或其他皮肤问题。

通过定期且系统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

这有助于避免进一步的健康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细心的照顾,以便尽早康复。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1.体位翻身:卧床病人因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容易造成压疮或者肌肉萎缩等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帮助病人进行体位翻身,一般每两小时翻身一次。

翻身时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刺激到病人。

2.皮肤护理:卧床病人皮肤容易受到摩擦、压迫和潮湿等刺激,引起皮肤损伤。

护理人员应定期给病人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天进行皮肤检查,若发现皮肤损伤,应及时处理。

3.营养饮食:卧床病人由于活动能力下降,排便和代谢能力变差,容易导致便秘和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人的需求合理安排饮食,并关注病人的摄食情况和体重变化。

同时,给予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4.口腔护理:卧床病人由于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口腔卫生容易受到影响,导致口腔溃疡和口臭。

护理人员应每日给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清洁舌面、漱口等措施。

5.深静脉血栓预防:卧床病人长时间保持不动,血液循环差,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

护理人员需定期帮助病人进行肢体活动,按摩下肢,同时给予药物预防,如低分子肝素。

6.心理护理: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的疾病状态和限制,易产生焦虑、抑郁或情绪波动。

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多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和支持,并提供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

7.尿液排泄护理:卧床病人尿液排泄功能减弱,易出现尿垫湿、泌尿感染等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帮助病人排尿,留意尿液的量、颜色和异常情况。

8.床上活动:卧床病人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

护理人员可以进行床上肢体运动活动,帮助病人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9.床上换洗:卧床病人因无法独立行动,容易出现局部污染和皮肤感染。

护理人员需协助病人进行床上换洗,包括更换内衣、清洁皮肤、更换床单等措施。

10.床上封闭:卧床病人因疾病或手术后容易出现翻身摔坠等意外伤害。

护理人员可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床边封闭,确保病人的安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卧床病人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的病情和病人需求,还需综合考虑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护理长期卧病在床的病人
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病人,要定时翻身和有具体的翻身计划,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次。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怎样护理长期卧病在床的病人的知识,欢迎阅读。

1.长期卧床病人主要合并症的家庭预防护理
(1)主要合并症: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褥疮、静脉血栓炎和继发功能损害。

(2)家庭护理中的预防
1)预防功能损害体位的摆放
A.预防足下垂:足下垂,又称垂足畸形,下肢瘫痪者极易形成。

足部应给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枕头等物,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以预防跟胆挛缩。

冬季保暖时,应注意到棉被对足部压迫,可用支架或干净硬纸盒支撑被子,避免压迫足背。

指导和帮助病人锻炼踝关节,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B.膝关节畸形的预防:膝关节下放垫子,可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过度伸展(膝反张),时间不可过长。

每日数次去垫平卧,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C.肩、髋部关节预防
a.偏瘫病人患侧卧:患侧上肢伸展位,健侧上肢屈曲于胸,患侧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垫子。

b.平卧:肩关节下方放垫子,以防止肩关节脱位;腿、臀外侧放毛巾卷,防止够关节外展、外旋。

防止床垫太软,臀部凹陷,使得
臀部长期处于屈曲位而发生屈髓畸形,一旦病人可以离床站立时,身体的额关节屈曲而不能站立。

c.偏瘫病人健侧卧:患侧上肢内收于胸肘下放置垫子;患例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垫子;背后放置枕头,防止躯干痉挛。

d.半坐位:两臂离开躯干、上肢微屈,肘部下放置垫子,防止肩关节内收畸形8)。

D.运动锻练: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废用性变,这是保证康复期到来时关节活动的重要条件。

生活中不使肌肉长期处于一种抑制状态,根据病人的病情设定关节运动计划。

a.被动运动;病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进行床上被动操的锻练。

方法:各关节(上肢:肩、肘、腕、指各关节;下肢:髓、膝、踝、趾各关节);各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活动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屈、伸、旋)从小到大;时间:各关节各方向运动3~5遍,每日l~2次;速度宜缓慢,手法轻柔,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

b.主动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不限制活动的部位都要保持活动,进行锻练。

因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是保持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是预防关节面发生退行性变的有效方法。

运动内容:上、下肢各关节:按照生理活动范围,鼓励病人积极活动,作产L操;手关节: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展手指;足关节:踝
用力背屈,足趾伸屈活动。

并经常保持手的精细动作的训练,如书写、用筷子进餐等动作
2.基础护理
(1)晨间护理: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环和保持口腔卫生,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通过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皮肤、床单位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男病人剃须)和按摩受压处。

(2)晚间护理:可使病人舒适、清洁,促进睡眠。

在晚饭后为病人作一次晚间护理。

内容包括:除重复晨间护理内容外,给病人擦背与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剪指(趾)甲(修剪指甲形状应与指尖相同,足趾应平剪,剪后应用控刀磨平)、床铺.注意保暖。

(3)协助病人进餐:先排尿、洗净双手,用棉被或大枕头托注病人腰部,双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协助病人进餐,餐后洗手并用物。

对于不能取坐位进餐者,可采用侧卧位进食方法。

3.皮肤护理防止褥疮
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病人,要定时翻身和有具体的翻身计划,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次。

计划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付以表格让执行者记录,以保证计划的实施。

夜间翻身可根据家属或照顾者睡眠习惯,安排翻身时间,如家属晚11点睡觉,可在睡前给病人翻身,晨2点前家中谁起夜,由起夜者再为病人翻身一次,5点前给病人翻身一次至天亮。

翻身前应先拍背,嘱其
咳嗽,再让病人饮温开水l~2口,后行翻身。

每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或使用气垫等措施以预防褥疮。

对于在床上能活动的病人,视病情和耐受情况制定和指导自行翻身的护理计划。

计划要切合实际,训练要循序渐进。

方法;白天利用晨起、早中晚饭前、午睡前后、夜间睡前的排尿时间进行翻身。

夜间叶根据睡眠习惯和排尿次数增加1~2次。

4.口腔护理与预防呼吸道感染
卧床病人体弱、免疫力减退,抵抗力降低,呼吸道和肺部的防御功能减低或减退,易发生吸人性、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的慢性病人,口腔内的细菌携带者比。

王常人多,口腔内的条件致病菌的携带率也比正常人高。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口、咽部细菌的吸入是产生细菌性肺炎的主要途径。

口腔护理中,要注意到刷牙与漱口的关系。

对于卧床的病人,有时漱口比刷牙显得更重要。

因此,要求卧床的病人在就餐后(或喝牛奶、饮料后)一定要漱口;病重或吞咽有困难的病人(中风、脑瘫、口腔内肿瘤术后)等,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自己不能漱口的病人,可在就餐后用饮水的方法代替漱口,必要时社区护土需亲自做或指导家属做口腔护理。

漱口的方法是,含一口(大约10ml)温开水用水冲洗牙齿上下及口腔的左右。

漱口之后是刷牙,清洁牙齿面上和牙缝内的残留物。

刷牙后仍需漱口,目的是将齿面、缝内刷出的残留物通过漱口,清出口腔(彻底清洁牙刷后,牙刷要向上放置保持干燥)。

漱口,
刷牙漱口后应饮一到二口温水,以冲洗咽喉部,其目的是将该部位的细菌总数的数显减少,是将细菌稀释后吞咽至胃内由胃酸杀灭。

夜间排尿后最好也能饮一到两口温开水,易感儿童及老人外出活动时间过久,回家后也应先漱口,再饮l~2口水,目的同上。

如遇疾病限制饮水的病人,可利用全日饮水总量控制,分多次、少量饮水,达到清洁口腔、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5.床单位的设置
卧床病人的床单位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床的宽度,视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习惯等而定,通常较一般用床宽10~30cm,床旁应留有放日常用物(如眼镜、手表、收音机、梳子、小镜子、痰杯等)之处。

床旁物品的放置:如小镜子,可提高卧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居室周围的环境,扩大视野,通过反光镜看到外面的“世界”和走进居室内的客人,使病人建立生活的信心,渡过由卧床带来的困难。

6.大小便失禁病人的护理对策
长期卧床且又患大小便失禁,家庭护理中对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抗感染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必不可少(病人和家属),基础护理技巧也是很重要。

首先要分析病人的年龄、病情、失禁的原因、时间(晨间、晚间)等,根据分析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如果病人清醒,但虚弱无力,不自主地排泄大小便,可告知家人处理者,这类情况可通过观察病人的二便规律,再根据规律设定安排二便护理计划,做到有目的、有准备的主动护理,减少在床上排尿便的次数。

如果病人痴呆,
小便失禁的处理也可参照上述方法,若效果不好,可在床上(对不穿内裤者)或内裤中的会阴部放置吸水垫子,材料可选用海绵类吸水力强的物品,外用纯棉布包裹,以吸附尿液。

使用该垫应及时更换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引发皮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如果病人上肢可活动,且神志清醒并能配合护理,可在心理护理中应用积极的语言向导、鼓励病人自我护理,减少家属或他人的照顾。

具体方法:可在床旁放置病人伸手可以拿到的专用便器(小巧、便利)。

完成自我护理会使病人产生自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二便其他问题可参照家庭膀脱护理和肠道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