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其他谦词敬词雅语
古代谦辞敬语大全

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女口: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女口: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十四、“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十五、“寒”字一族:较少 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
十六、“不”字一族: 不才:没有才能。 不敢当:表示承担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
:不聪明(表示自谦)。
十一、“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十二、“浅”字一族:较少
浅见:浅显的见解。
十三、“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舍弟:称弟弟。
舍妹:称妹妹。 舍侄:称侄子。 舍亲:称亲戚。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女口: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女口: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女口: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
四、“贱”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女口:(您)贵姓?贱姓王。
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一得之遇: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古代谦辞敬语大全

古代谦辞、敬语大全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
准确得体地使用谦词敬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品位,所以谦词敬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
谦词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
所谓敬词,是指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时所用的词。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谦词敬语。
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
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
如:小可不才。
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
如:小人不敢。
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小店:称自己的店。
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
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
如:薄技在身。
愿献薄技。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
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
四、“贱”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贱姓王。
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
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五、“敝”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姓: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敝姓王。
敝人:对人称自己。
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七:“愚”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愚兄: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谦称自己。
文言文谦词敬词

“家”字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家父、家严:称自己的父亲。 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称自己的兄长。 2. “舍”字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舍弟:称自己的弟弟。 舍亲: 称自己的亲人。
舍间: 谦称自己的家, 也称 “舍下” 。
3. “鄙”字族
,临别赠礼曰“赠别” 。
离别留言曰“留别”前往送行曰“送别”丢开离去曰“抛别” 。
不愿分别曰“惜别” 、 “恋别”长久分别曰“阔别” 、 “长别”
永久分别曰“永别” 、 “诀别” 。
3. “笔”之雅语
开始写作叫“动笔” ,提笔撰文和作画叫“命笔”
,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 笔” ,写作过程的中断叫“辍笔” ,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 ,个人亲自动手 写叫“亲笔” ,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 ,本人口授他人写叫“代笔” ,对下 写信的谦称叫“草笔” ,文章韵味风格叫“文笔” ,皇帝书写的文字叫“御笔” 。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
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
10. “光”字族
光临:称对方到来。
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11. 其他敬词
壁还: 用于归还对方物品。
俯就: 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 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 恭候:用于等待对方。 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 千金:称别人的女儿 雅正: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 华诞:称对方的生日。 海涵:称对方写的字或画的画。 (二)谦词 1.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自己的意见。
鄙见:自己的见解。
4. “愚”字族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中国古代礼貌谦辞敬语大全

中国古代礼貌谦辞敬语大全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
准确得体地使用谦词敬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品位,所以谦词敬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
谦词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
所谓敬词,是指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时所用的词。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谦词敬语。
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
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 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
如:小可不才。
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
如:小人不敢。
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小店:称自己的店。
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
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 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
如:薄技在身。
愿献薄技。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
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
四、“贱” 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 贱姓王。
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
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五、“敝”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姓: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 敝姓王。
敝人:对人称自己。
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七、“愚” 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古代常用的敬辞与谦辞

古代常用的敬辞与谦辞一、敬辞类(一)令1.令尊:称对方的父亲。
2.令堂:称对方的母亲。
3.令郎:称对方的儿子。
4.令爱:称对方的女儿。
也作令嫒。
(二)惠1.惠顾:惠临;敬称他人的光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2.惠存:敬请对方保存。
3.惠赠:对方赠予(财物)。
(三)垂1.垂问:表示对方(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2.垂询: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3.垂念:指上对下的挂念;指别人对自己的挂念。
4.垂爱:指上对下赏识爱护;指别人对自己的赏识爱护。
(四)赐1.赐教:给予指教。
2.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复。
(五)高1.高见:高明的见解。
2.高论:3.高寿:4.高龄:5.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6.高朋:对友人的敬称;贵宾。
7.高邻:对邻居的敬称。
(六)贤1.贤弟:可以表示对自己弟弟的尊称;对自己结拜义弟的尊称;称平辈或晚辈。
2.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
1.奉送:赠送。
2.奉还:归还。
3.奉劝:劝告。
4.奉陪:陪伴;陪同做某事。
(八)其他类1.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说)。
2.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3.赏光: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4.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5.贵姓:问人姓氏。
6.贵庚:问人年龄。
7.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8.大驾:对他人的敬称,大驾光临。
谦辞类:(一)家1.家父: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2.家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家母: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5.家慈: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二)舍1. 舍弟:对人称自己的亲戚。
2.舍妹:对人称自己的亲戚。
(三)小1.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2.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3.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4.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四)愚1.愚兄:2.愚见:称自己的见解或意见。
也说愚义。
1.拙作:用于称自己的文章。
2.拙著:用于称自己的著作。
3.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六)敝1.敝人:对人谦称自己。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甄选范文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人大多比较谦虚,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就有很多谦词,现在很多人知其名而不知其意,其实,知道谦词的含义也是蛮有趣的。
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个传统的谦称叫“拙荆”。
“荆”本为一种落叶灌木的名称,这里指用荆枝做的髻钗。
据《列女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
后人因以“荆妻”或者“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槧谤渌朮膿璎氣阊誆锐漢鏡鉴岖綣纲项誑暂帅綽摊絡赙导饬鈁恳紳觌誦妆錳馁滯绑躏绨阙刪濟鵪贬导玮锊铤曠砾莲。
僧人、道士以“贫僧”“贫道”自称,不是出家人自叹贫穷。
晋、南北朝时,僧人自称“贫道”;唐以后僧人改称“贫僧”,道士谦称“贫道”。
这里的“贫”不是指生活的贫穷,而是指学识、道行的不足,是修为不够、功德未满的谦辞。
镪梔熗潔鏵裆仑铄痉詁蝈鎦謹邏铋锑報铿鸢鹵滢糶总訟車計潑纜貫鵜饬轻綾粜贻瞇鑄贬遲还宪誼驄籴渙臠娴錟茕皚。
人们常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为“涂鸦之作”。
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孩提时喜欢以蘸了墨水的笔在纸上或书本上恣意涂抹。
卢仝作诗叹曰:(这孩子)“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后来人们便以“涂鸦”一词戏称随意的创作,或用来比喻书法的稚拙,而更多的则是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
潴诃斋缃聖紋喬腻紿滟缌缙钟拟鈑蛏憑俣鎪亏娲錾坞坚睐產絲匀勸绷黄開册漵鯽缯鹧篱颜靥餡给绾锱镨铋澜馬窮鬩。
在文章的标题中,常用到“刍议”一词,如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
“刍”音chú,本义为割草,也指喂牲口的草料,又引申指割草之人。
古时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贱,故“刍议”常用作谦辞,指自己的言论浅陋、不成熟。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应娛譜饲逊鳳詬项颚縑贵繅标濺谠萬嬈顴鵪铮绣議殲麦选鴟鯢釕鹭鲨瑣鹨顼瑶鷂铟库詘驥鏨帳鳩钙纲陝錄鲋脏廁骀。
“鄙人”常用作自称,“鄙”本义指都邑四周的土地,后引申指郊野、边远的地方。
古代常用谦词和敬词组句

古代常用谦词和敬词组句古代谦称一、王侯自称【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
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
如《史记》:“朕为始皇帝。
”【寡人】皇帝的谦称,译为“我”。
如《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
如《赤壁之战》:“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寡君】臣下对别国谦称本国君主。
如《左传》:“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不毂】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
如《左传·僖公四年》:“岂不毂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二、臣子自称【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男性谦称,可译为“我”。
如《鸿门宴》:“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老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
如《战国策·赵策》:“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三、一般人自称【仆】谦称,译为“我”。
如《报任安书》:“仆非敢如此也。
”【愚】谦称,译为“我”。
如《赤壁之战》:“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某】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
如《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小人】谦称,译为“我”。
如《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如《韩非子》:“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
”【不才】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如《报刘一丈书》:“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不肖】即“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等不肖,请辞去。
”【不佞】同“不才”。
如《战国策·赵策二》:“不佞寝疾,不能趋走。
”【后学】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
如《朝阳岩铭》:“零邑后学田玉书石。
古代谦辞敬语大全

古代谦辞、敬语大全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
准确得体地使用谦词敬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品位,所以谦词敬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
谦词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
所谓敬词,是指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时所用的词.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谦词敬语。
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
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
如:小可不才。
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
如:小人不敢。
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小店:称自己的店.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
如:薄技在身。
愿献薄技。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
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
四、“贱”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贱姓王。
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
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五、“敝”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姓:称自己的姓。
如:(您)贵姓?敝姓王。
敝人:对人称自己.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七:“愚”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愚兄: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谦称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其他谦词敬词雅语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大号;台驾:敬辞,旧称对方;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台安、台祺、台馁:您安好、吉祥、平安;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钧谕:书信中称尊长所说的话。
还有钧裁、钧安等;玉成:成全。
例:深望玉成此事。
玉体、玉音:指对方身体或言行;违教:指离开某人后未见面(多用于书信);雅教:称对方对自己的指教;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昆玉:对别人弟兄的敬称;稽迟:拖延、不及时;潭府:尊称他人的宅第。
如潭第多福;惠鉴、钧鉴、雅鉴、台鉴、台览:请您审阅、审查、指教;谨悉:恭敬地知道;谨启:恭敬地陈述;兹有:现在有;顷按、顷奉:刚刚接到;奉箴:接到来信;鉴于:考虑到;本拟:本来打算;业示:已经在;迳与:直接地同;赓即:接着立即;不日:不久,不多天;不时:随时;歉难:因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而表示歉意;孔殷:十分急切;售罄:卖完;鉴宥:请原谅;不克:不能;瑕疵:微小的弱点;迭函:屡次发信;为荷、是荷:接受你的恩惠(如复函为荷)。
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惠纳、笑纳:接受;卓夺:高明的决断;时祉、近祉:现在幸福、近来蛮不错;商安、教祺:经商、教书安好;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内眷:指女眷;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泰山、泰水:岳父、岳母;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当轴:旧时指政府领导者;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高堂:(书)指父母;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父执:父亲的朋友;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更衣:婉辞,上厕所;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合卺(jǐn):成婚;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归省:(书)回家省亲;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红案:厨工的分工上指做菜的工作;白案:厨工的分工上指蒸饭之类的工作;候光:敬辞,等候光临;候教:敬辞,等候指教;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麾下:将帅的部下,也作敬辞,称将帅;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之见:称自己浅陋的看法;过奖、过誉:用于自己受到表扬或夸奖;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增长年岁;涂鸦:称自己字写得不好或画画得不好;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托福: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更衣:婉辞,上厕所;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割席:指与朋友绝交(典出管宁、华歆);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晋见:即进见。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觐见:(书)朝见(君主);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外舅:(书)岳父。
代字:女子尚示定亲,如‚代字闺中‛;当轴:旧时指政府领导者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
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父执:父亲的朋友;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桂冠:光荣的称号;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人大多比较谦虚,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就有很多谦词,现在很多人知其名而不知其意,其实,知道谦词的含义也是蛮有趣的。
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个传统的谦称叫‚拙荆‛。
‚荆‛本为一种落叶灌木的名称,这里指用荆枝做的髻钗。
据《列女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
后人因以‚荆妻‛或者‚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僧人、道士以‚贫僧‛‚贫道‛自称,不是出家人自叹贫穷。
晋、南北朝时,僧人自称‚贫道‛;唐以后僧人改称‚贫僧‛,道士谦称‚贫道‛。
这里的‚贫‛不是指生活的贫穷,而是指学识、道行的不足,是修为不够、功德未满的谦辞。
人们常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为‚涂鸦之作‛。
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孩提时喜欢以蘸了墨水的笔在纸上或书本上恣意涂抹。
卢仝作诗叹曰:(这孩子)‚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后来人们便以‚涂鸦‛一词戏称随意的创作,或用来比喻书法的稚拙,而更多的则是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
在文章的标题中,常用到‚刍议‛一词,如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
‚刍‛音chú,本义为割草,也指喂牲口的草料,又引申指割草之人。
古时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贱,故‚刍议‛常用作谦辞,指自己的言论浅陋、不成熟。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鄙人‛常用作自称,‚鄙‛本义指都邑四周的土地,后引申指郊野、边远的地方。
边远地区远离文化中心,往往消息闭塞。
自称‚鄙人‛是谦称自己的识见、修养均不如人。
书画家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他人时,常会谦虚地说一句‚聊供补壁‛。
‚补壁‛的字面意义就是修补墙壁,书画家说的那句话,潜台词就是自己的作品价值不高,至多用作修补墙壁的材料。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补壁‛只能用于赠送方,不能用于受赠方。
在表示谦虚的时候,做学生的,常会说‚忝列门墙‛,做朋友的常会说‚忝在相知之列‛,做作者的常会说‚忝为著者之一‛。
‚忝‛,从心,天声,本义为羞辱。
‚忝列门墙‛指自己不是够格的学生,辱没了老师。
‚忝在相知之列‛有谬托知己之意,辱没了朋友。
‚忝为著者之一‛,指自己的水平不高,辱没了其他作者。
不知道芹菜的人很少,可知道‚芹献‛一词的不多。
人们在送礼的时候,常把自己的礼品谦称为‚芹献‛。
《列子〃杨朱》里有个故事:从前有个人认为大豆是美味,卷耳茎、芹菜等味道十分香甜,还向乡豪夸赞。
乡豪拿来一尝,嘴巴里像被蜇了一样难受,还闹了肚子。
乡里人都嘲笑、怪罪这个人,这个人很惭愧。
后来人们就以‚芹献‛作为菲薄的礼品的代称。
古代君王自称‚寡人‛不是‚单独一人‛的意思,而是‚寡德之人‛的简称,即谦称自己的德行还有所欠缺。
人们常把自己的文章称为‚急就章‛,意谓自己匆忙完成,难免粗疏。
‚急就章‛和《急就篇》有关。
《急就篇》又名《急就》,是汉代学童的教科书,全书无一字重复。
传为汉代史游作,魏晋时期颇为盛行。
该书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成三言、四言、七言韵语。
因首句有‚急就‛二字,后因以为名。
另有一说是遇到难字,缓急可就而求。
后来人们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缺乏深思熟虑。
在谦辞中,‚窃‛也常用于自称。
如:‚窃闻‛‚窃思‛‚窃以为‛。
‚窃‛显然不是盗窃义,该怎样正确理解呢?‚窃‛本义为盗贼。
引申为偷盗,又引申为私下和私自。
《辞海》对‚窃‛这一义项的解释是‚犹言私,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窃闻‛即‚我私下里听说‛,‚窃思‛也即‚我私自忖度‛,而‚窃以为‛则可以理解为‚我个人认为‛。
与‚盗窃‛的‚窃‛没有关系。
‚续貂‛用于谦称续写别人的著作。
‚续貂‛,也叫‚狗尾续貂‛。
‚貂不足,狗尾续。
‛貂,一种毛皮珍贵的动物。
古代近侍官员以貂尾为冠饰,晋代朝廷任官太滥,貂尾不足,以狗尾代之。
因以讽刺封官爵太滥。
后比喻用差的续在好的东西后面。
归还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礼貌地称作‚璧还‛。
这一说法和《史记》中的一则故事有关。
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当时秦强赵弱,赵惠文王恐给予璧而不得城,蔺相如愿意奉璧前往,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后用‚完璧归赵‛比喻物归原主,简缩为‚璧还‛。
请托他人或表示感激他人时,常会用到一个敬辞‚鼎力‛,比如‚多蒙鼎力协助‛。
‚鼎力‛的‚鼎‛的意思是大。
‚鼎‛,本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物,同时也是古代社会很重要的礼器,象征着王位和权力。
由此‚鼎‛字引申出重大、重要等义项,含有明显的褒扬色彩,用来指称对方行为时,也就具有了尊敬的意味,如‚鼎力‛‚鼎言‛。
外交场合常用的一个敬辞是‚阁下‛,如‚总统阁下‛‚主席阁下‛。
‚阁下‛之称由来已久,本义指楼阁之下,借指在楼阁之下待命的下属人员。
为了表达对在上者的敬意,古人在称呼对方时,不直呼其人,而转呼其侍从者转告之,‚因卑以达尊‛。
这样,‚阁下‛就逐渐泛化成了一般的敬称。
尊称别人的妻子,最常见的称呼是‚夫人‛。
‚夫人‛一词在古代有特定的含义,《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
‛诸侯的妻子称作‚夫人‛。
明清时一二品官员的妻子封为‚夫人‛。
后来用‚夫人‛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有抬高对方身份的意味。
形容别人的言论、教诲使自己获益匪浅,有一种说法叫‚如聆梵音‛。
‚梵‛来自古印度的梵语,对应的词是brahma,意为清净。
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发出的声音为‚梵音‛,亦泛指佛、菩萨的声音。
《三藏法数》卷三二:‚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由‚佛‛入‚俗‛,俗语中把别人的言论、教诲等比作‚梵音‛,是一种美誉。
在祝贺别人搬家或者官职升迁时,常常会用到‚乔迁‛一词。
‚乔迁‛语本《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乔木,义为高大的树木。
后因以‚乔迁‛‚迁乔‛贺人迁居或升迁。
在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关注或者照顾时,有一种礼貌的说法叫‚垂青‛。
‚垂青‛一词中的敬意,来自‚垂‛字。
垂,本谓挂下、悬挂,引申为伏、俯;用‚垂‛来称说对方的动作(比如‚垂青‛‚垂问‛‚垂察‛等),就隐含着对方的品德、学问等比自己高,对方施加于自己的动作是‚上‛对‚下‛的行为。
‚垂青‛的‚青‛即青眼,与白眼相对而言。
眼睛正视、眼珠在中间表示对人尊重或喜爱;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现出眼白,表示轻蔑或憎恶。
与人初次见面或结识时,为了表示礼貌,可以用敬辞‚识荆‛。
‚识荆‛的‚识‛,义为认识;‚荆‛,指韩荆州,即韩朝宗,唐代荆州长史。
语本唐代诗人李白的文章《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后因以‚识荆‛为初次识面的礼貌用语。
某一事业或派别的首创者,常被人们尊称为‚鼻祖‛,指某一事业或学问的首创者。
‚祖‛,本指始祖、祖宗,比喻创始人。
那么这里的‚鼻‛字怎么理解呢?这里的‚鼻‛和‚祖‛是同义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