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重量速算方法

合集下载

各种钢材重量快速计算公式

各种钢材重量快速计算公式

各种钢材重量快速计算公式
钢材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在工业生产、建筑、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计算钢材的重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钢材重量快速计算公式。

1.普通碳素结构钢重量计算公式:
钢材的重量=截面积×长度×密度
其中,截面积指的是钢材截面的面积,长度指的是钢材的长度,密度指的是钢材的密度。

2.H型钢重量计算公式:
钢材的重量=[(宽度+腰厚)×腿厚-腰厚×腰厚]×长度×密度
3.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钢材的重量=[宽度×(厚度1+厚度2)-厚度1×厚度1]×长度×密度
4.U型钢重量计算公式:
钢材的重量=[宽度+腰厚]×腰厚×长度×密度
5.圆钢重量计算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钢材具有不同的密度,常见的碳素结构钢的密度为7.85g/cm³。

对于其他类型的钢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对应的密度值。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钢材的形状和尺寸各异,计算起来可能会
较为复杂。

因此,可以借助一些专业的计算软件或在线工具来进行快速准
确的钢材重量计算。

总之,钢材重量的计算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熟
练掌握钢材重量计算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确保工程质量。

钢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材重量计算是在钢材的规格参数和密度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的。

钢材的重量计算公式可以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公式。

1.长方体钢材重量计算公式:
长方体钢材的重量计算公式为:重量 = 长度× 宽度× 厚度× 密度。

其中,长度、宽度和厚度是指钢材的三个尺寸参数,密度是指钢材的密度参数。

一般来说,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单位是毫米(mm),密度的单位是克/立方厘米(g/cm³)。

2.圆钢材重量计算公式:
3.H型钢材重量计算公式:
H型钢材的重量计算公式为:重量 = (2 × 高度 + 两个腿长 - 翼厚)× 翼厚× 长度× 密度。

其中,高度、两个腿长和翼厚是指H型钢材的尺寸参数,长度是指H型钢材的长度参数,密度是指H型钢材的密度参数。

高度、两个腿长、翼厚和长度的单位一般为毫米(mm),密度的单位为克/立方厘米(g/cm³)。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钢材重量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出钢材的重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钢材的表面处理、几何形状的特殊结构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最终的重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和执行标准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和执行标准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和执行标准圆钢、螺纹钢、线材、钢丝: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 --(GB702-1986)钢板、扁钢、钢带:每米重量=7.85×厚度×边宽--(GB709-1988)镀锌钢板:每米重量=7.85×厚度×边宽×1.06(镀锌厚)--(YB5131-1993)酸洗钢板:每米重量=7.85×厚度×边宽 --(YB5131-1993)方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 --(GB702-1986)等边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GB9787-1988)不等边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GB9788-1988)六角钢:每米重量= 0.0068×对边距离× 对边距离 --(GB705-1989)八角钢:每米重量=0.0065×对边距离× 对边距离 --(GB705-1989)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GB8162-1987\GB8163-1987)方管:每米重量=0.0157×壁厚×(边长+边长-2.8584×壁厚) --(GB3094-1982)矩形钢管:每米重量=0.0157×壁厚×(长度+宽度-2.8584×壁厚)--(GB3094-1982)椭圆钢管:每米重量=0.0123×壁厚×(长轴+短轴-2×壁厚)--(GB3094-1982)工字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GB706-1988)(f值系数:一般型号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槽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GB707-1988)(e值系数:一般型号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各类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大全-钢铁理计公式

各类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大全-钢铁理计公式

5.扁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0.00785 例:扁钢50mm(边宽)×5.0mm(厚)×6m(长度) 计算:50×5×6×0.00785=11.7.75(kg)6.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0.00068 例:六角钢50mm(直径)×6m(长度)计算:50×50×6×0.0068=102(kg)7.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例:螺纹钢Φ20mm(直径)×12m(长度)计算:20×20×0.00617×12=29.616kg8.扁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长+边宽)×2×厚×0.00785×长m 例:扁通100mm×50mm×5mm厚×6m(长) 计算:(100+50)×2×5×0.00785×6=70.65kg9.方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4×厚×0.00785×长m例:方通50mm×5mm厚×6m(长)计算:50×4×5×0.00785×6=47.1kg10.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0.015×长m(粗算)例:角钢50mm×50mm×5厚×6m(长)计算:50×5×0.015×6=22.5kg(表为22.62)11.不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边宽)×厚×0.0076×长m(粗算)例:角钢100mm×80mm×8厚×6m(长)计算:(100+80)×8×0.0076×6=65.67kg(表65.676) 其他有色金属12.黄铜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厚×0.0267×长m例:黄铜管20mm×1.5mm厚×6m(长)计算:(20-1.5)×1.5×0.0267×6=4.446kg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平面图形周长—C,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 ;S=a2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S=πr2×(a/360)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棱柱:S-底面积,h-高V=Sh棱锥:S-底面积,h-高V=Sh/3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1)1/2]/3拟柱体: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V=h(S1+S2+4S0)/6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直圆锥:r-底半径,h-高V=πr2h/3圆台: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球: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线是抛物线形)。

钢铁材料重量计算公式

钢铁材料重量计算公式

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cm×边宽cm×长度cm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六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①s20.866×H/m/k 即对边×对边×0.866×高或厚度各种钢管(材)重量换算公式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钢的密度为:7.85g/cm3 (注意:单位换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

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名称(单位)计算公式符号意义计算举例圆钢盘条(kg/m)W= 0.006165 ×d×dd = 直径mm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螺纹钢(kg/m)W= 0.00617 ×d×dd= 断面直径mm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

钢材重量计算公式表格

钢材重量计算公式表格

钢材重量计算公式表格
钢材的重量计算公式通常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重量(kg)= 长度(m)×宽度(m)×厚度(mm)×密度(kg/m³)
其中,密度是钢材的密度,不同类型的钢材密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些常见钢材的密度如下:
- 普通碳素钢:7.85g/cm³(7850kg/m³)
- 优质碳素钢:7.85g/cm³(7850kg/m³)
- 合金钢:7.85g/cm³(7850kg/m³)
- 不锈钢:7.93g/cm³(7930kg/m³)
请注意,以上密度仅为参考值,实际密度可能会因钢材的具体成分和制造工艺而有所不同。

在计算钢材重量时,请使用相应钢材的准确密度值。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钢材重量计算公式表格示例:
请根据你所使用的钢材类型和具体尺寸,将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值代入相应的公式中进行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材的理论重量是按钢材的公称尺寸和密度(过去称为比重)计算得出的重量称之为理论重量。

这与钢材的长度尺寸、截面面积和尺寸允许偏差有直接关系。

由于钢材在制造过程中的允许偏差,因此用公式计算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为估算时的参考。

1、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2、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3、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4、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5、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6、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7、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各种钢材重量计算方法

各种钢材重量计算方法

各种钢材重量计算方法
以下是各类钢材重量计算方法:
1. 圆钢重量计算公式:重量=直径×直径×长度×
2. 方钢重量计算公式:重量=边长×边长×长度×
3. 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重量=直径×直径×长度×
4. 扁钢重量计算公式:重量=边宽×厚度×长度×
5. 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重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
6. 工字钢重量计算公式:重量=腰厚×腿厚×高
7. 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重量=(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8. 不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重量=(长边宽+短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9. 槽钢重量计算公式:重量=(腰高+腿高)×腰厚×腿厚/100
10. 钢板重量计算公式:重量=长×宽×厚×
请注意,不同类型钢材的密度和单位不同,上述计算方法仅供参考,实际计算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材重量速算方法
(一)钢板重量速算方法:
P n=7.85×厚度×宽度×长度
P n=表示重量,计算结果kg
厚度单位mm(毫米)宽度和长度单位为m(米)(二)圆形无缝管速算方法:
P P=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P P=表示1m无缝管的重量,单位为kg/m
外径和壁厚单位均为mm
(三)圆钢的重量速算方法:
P U=0.00617×(直径)2
P O=表示1m重量,单位kg/m
直径单位mm
(四)方钢的重量速算法:
P1=0.00785×(边长)2
P1=1m方钢的重量,单位kg/m
边长=mm
(五)扁钢的重量速算法:
P P=0.00785×厚度×宽度
P b=1m扁钢的重量,单位kg/m
厚度、宽度单位mm
(六)六角钢:
P3=0.0068×(对边距)2
P3=表示1m六角钢重量,单位kg/m
对边距单位为mm
(七)等边角钢(准确率99.7%~99.4%)
PΔ=0.015×边宽×边厚
PΔ=1m等边角钢的重量,单位kg/m
边宽和边厚单位为mm
(八)不等边角钢:
P∟=0.0075×边厚×(长边+短边)
P∟=表示1m的重量,单位kg/m
边厚、长边、短边单位均为mm
(九)工字钢的重量估算经验公式:
P=号数×(1+号数/λ)P=每1m a型工钢的重量,单位kg/m
λ值与规格对应表
由于上述λ系数不便于记忆,可选择一个容易记忆系数λ=50作为估算,现场计算使用公式如下:
P=P n×1.1
P=每1mb型工字钢重量估算式,单位kg/m
1.1=系数
P n=号数×(1+号数/50)
每1mb型工字钢的重量估算经验公式:
试例:1m,工28b型的工字钢重量
P n=28×(1+28/50)=43.68kg/m
P=43.68×1.1=48.048kg/m
该工字钢理论重:47.9kg/m,每1m误差0.148kg,准确率99.7% 每1mC型工字钢的重量估算经验公式:
P工=表示1mC型工字钢的重量,单位kg/m
P工=P1×1.2 P1=号数×(1+号数/50)
例如:1m工32C工钢重量
P1=32×(1+32/50)=52.48kg/m
P工=P1×1.2=52.48×1.2=62.976kg/m
该工字钢理论重量:62.8kg/m,准确率99.7%
(十)槽钢重量估算公式:
⑴每米a型槽钢重量估算公式:
P a=号数×λ或P a=号数×1.1
单位kg/m
除三种外,其余大多数都取λ=1.1
⑵每1mb型槽钢的重量估算
P b=P a×1.14
P b=每1mb型槽钢重量,单位kg/m
P a=每1m a型槽钢重量
例:1m 28b型槽钢重量
P b=28×1.1×1.14
=35.11kg/m
理论重量:35.81kg/m,准确率98%
⑶每1mC型槽钢的重量估算
P C=P a×1.28 1.28=系数
例:1m32C槽钢
P C=32×1.2×1.28
P C=49.15kg/m 准确率98.2%
钢材重量计算简式汇总表:
每1m重量计算公式kg/m
无缝管:P P=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圆钢:PФ=0.00617×(直径)2
方钢:Pƒ=0.00785×(边长)2
扁钢:P b=0.00785×厚度×宽度
六角钢:P C=0.0068×(对边距)2
等边角钢:P a=0.015×边宽×边厚平均准
不等边角钢:P∟=0.0075×边厚×(长边+短边)确率99%
a型工字钢:P工a=号数×(1+号数/50)
b型工字钢:P工b=P工a×1.1
C型工字钢:P工C=P工a×1.2
a形槽钢:P a=号数×1.1
b型槽钢:P b=P a×1.14
C型槽钢:P C=P a×1.28
钢材分类:
板材:中板型材:工字钢方钢
厚板槽钢六角钢
矽钢片角钢其它
带钢圆钢
管材:按生产方式分:按管形式:
有缝管圆管其它
无缝管异形管
丝材:焊丝
钢丝
钢丝绳
其它
板材的分类:
特厚板≥50m/m的钢板
厚板>20m/m<50m/m
中板≥4.5~20m/m
薄板≤4m/m
带钢:一种特制规格的薄板(即厚度薄、宽度窄、长度很长的薄板)
无缝管的分类:
按断面形状:园管、方管、椭圆形管、平椭圆形管、鳍片管
按扎制方法:热扎管、冷拔管等
按管壁厚度:厚壁管(壁厚>2m/m)
薄壁管(壁厚1~1.5m/m)
拔薄壁管(壁厚小于0.4m/m)
圆形无缝管的表示方法:中(外径)×壁厚单位m/m
焊接管规格表示方法:用内径的公称口径表示焊接管的规格
两种表示方法:①英制:英寸:内径的公称口径只是内径的近似值
②公制:m/m一般略小于内径
大、中、小型钢的尺寸范围:(单位m/m)
已知Mpa,求压力:如:1.27Mpa/0.0980665=12.95≈13大气压
各国钢材标准代号:
中国:GB、YB 日本:JIS
捷克:CSN 瑞典:SIS
法国:NF 苏联:ГOCT
联邦德国:DIN 英国:BS
意大利:UNI 美国:AISI、SAE等
计算面积的公式:
三角形:S=1/2ab=1/2ab sinα
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S=ah=ab sinα
正方形:S=a2
梯形:S=1/2(a+b)h=1/2mh
正多角形:S=1/4na2ctg180°/π=1/2nR2sin360°/n=nr2tg180°/n
不规则多角形:S=S1+S2+S3+S4
圆形:S=πR2=1/4πD2=0.0785398D2
圆环形:内半径r
外半径R S=π(R2-r2)=1/4π(D2-d2)=1.570796×(D+d)
b=π(D-b)b=3.14159(D-b)b 部分圆环形:S=α°π/360°(R2-r2)=0.0087266(R2-r2)α°
扇形:S=α°πR2/360°=0.0097266R2α°
弓形:S=1/2R2(α°π/180-sinα°)
几项重量的关系:
净重:出厂时的产品重量(不包括包装材料)
毛重:要达到出产产品净重所需毛胚的重量
定额重:要达到毛重所需的消耗
下料车间利用率K1=毛重/定额重
材料定额利用率K=净重/定额重(国家考核指标)
目前我厂下料车间利用率的选择:
工、、∟中K1=96% ◎K1=96%
矩形96% 受压容器主体K1=92%
圆形76%
木材:60%
圆钢:按长度不同下料利用率随着变化
常用椭圆形封头展开近似值:(我厂常用压模),标准椭圆是长轴a是
短轴b的两倍。

D D=1.21(D n+S)+2h D n=内径
S=厚度
h=直边高
平底形封头:D D=1.01D n+r+2S+2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