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1年10月农业经济统计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01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1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1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应对世界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继续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十五”计划开局良好。

一、综合2001年,全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工业生产适度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外贸出口较快增长,财政金融形势良好,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2001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0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440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570亿元,增长11.9%。

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1.0∶52.7∶36.3变为10.3:51.3:38.4。

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55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若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850元),增长8.8%。

二、农业2001年是浙江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年,全省农业经济在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工业增势强劲,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得到提高。

粮食作物生产大幅调减,蔬菜、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发展迅速,粮经比例渐趋合理。

2001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875.6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6.0%,粮食总产量1055.8万吨,比上年下降11.8%。

经济作物面积为1370.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7%。

蔬菜、甘蔗、药材播种面积分别为628.0千公顷、17.4千公顷、19.7千公顷,分别增长10.4%、6.4%、19.9%。

花卉种植面积33.9千公顷,增长99.1%。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01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般可以把经济划分为(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B.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D.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2.一个国家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较大,则说明该国( )A.发达B.滞后C.经济落后D.经济发达3.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的是( )A.生物技术现代化和机构技术现代化相结合B.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C.机械工具以及半机械工具和手工工具相结合D.石油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4.不属..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的是( )A.企业资金按股形成B.企业利润按股分配C.企业财产属全民所有D.职工工资按劳分配5.世界各国解决农户缺乏竞争地位的基本方式是( )A.农业集体化B.农业合作化C.私有化D.股份公司6.农业基础性地位集中表现在它的( )A.综合性B.专业性C.专门性D.广泛性7.不属于...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B.加速利用C.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D.利用与保护相结合8.土地资源主要包括( )A.耕地、荒地、森林、丘陵、草地、江河、湖泊及海涂B.耕地、荒地、森林、丘陵、草地C.土壤、岩石、草地、森林、海涂D.耕地、森林、山地、海涂9.农业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有两种:①农产品产量或产值/劳动消耗;②劳动消耗/农产品产量或产值。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①不正确B.①正确C.①和②相互矛盾D.①和②都不正确10.固定资产折旧额=( )A.(原值+残值+清理费)/使用年限B.(原值-残值-清理费)/使用年限C.(原值-残值+清理费)/使用年限D.(原值+残值-清理费)/使用年限11.农业科技成果运行的第二个阶段是( )A.研究阶段B.示范阶段C.推广阶段D.应用阶段12.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是( )A.排灌机械比重大B.大中型机械为主C.农产品加工机械占相当大的比重D.国家、集体所有的拖拉机占多数13.当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蛛网呈( )A.发散状态B.封闭状态C.均衡状态D.收敛状态14.农产品流通管理最主要的经济杠杆是( )A.信贷B.价格C.汇率D.税收15.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形成的基础是( )A.MPSB.SNAC.国内生产总值D.国民收入16.以下属于劳动生产率指标的是( )A.全村农业总产值5000万元B.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C.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一天创造净产值200元D.全村粮食总产量1500吨17.体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的是( )A.非物质生产领域B.文化、教育、卫生领域C.全社会D.物质生产领域18.可以用来分析农民家庭消费行为的是( )A.劳动—消费均衡分析B.收入—消费原理C.恩格尔定律D.消费结构分析法19.承担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是( )A.中国农业银行B.农村信用合作社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D.中国人民银行20.在农业中,资金积累来源于农业劳动者创造的( )A.纯收入B.总收入C.总产值D.净产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历届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专业考试真题及答案

历届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专业考试真题及答案

历届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专业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形成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是人们()A、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多少B、社会地位的高低C、闲暇时间的长短D、旅游动机的强弱答案:D2、旅行社在向旅游饭店订房时,后者通常都给予前者以一定的折价优惠,这种价格属于()A、批零差价B、地区差价C、同业优惠D、价格转让答案:C3、调整产业内企业间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关系的产业政策是()政策A、产业结构B、产业组织C、产业技术D、产业布局4、根据区域旅游的历史、现状、资源和市场等规划要素的动态变化,对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全局进行宏观战略部署的旅游规划是()A、旅游资源开发规划B、旅游发展规划C、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D、旅游区控制性规划答案:B5、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指的是在每年的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不变的情况下,投资额与()的比值。

A、每年净现金流量B、每年税后利润C、每年提取的折旧费D、每年现金流入答案;A6、下列指标中,可用以衡量一国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A、基本旅游收入B、非基本旅游收入C、旅游接待人天数D、旅游接待人数答案:A7、饭店企业因从国外进口经营所需的物资而造成的外汇支出称为()A、直接漏损B、间接漏损C、先期漏损D、后续漏损答案:A8、若某地旅游收入的编辑储蓄倾向为40%,则该地的旅游乘数为()A、2B、2.5C、4D、5答案:B9、旅游供求在0上的矛盾表现为旅游目的地国家出现的“旅游热点地区”和“旅游冷点地区”的不协调。

A、时间B、季节C、空间D、价格答案:C10、某旅游目的地政府为改善该地的可进入性而新修了一条公路这在政府干预旅游业发展中属于()A、调整旅游结构B、弥补市场不足C、提供公共产品D。

增加旅游需求答案:C11、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的旅游外汇净收入与同期旅游外汇总收入的比率称为()A、旅游换汇率B、旅游收汇率C、旅游创汇率D、旅游结汇率答案B12、对于经济欠发达国家来说,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一般都是率先发展()A、国内旅游B、出境旅游*入境旅游D、边境旅游答案:C13、从旅游产业成长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关系来说,经济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A、超前型B、滞后型C、市场型D、同步型答案:B14、双重动力型发展观既要考虑旅游产业发展的(),又要考虑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功A、文化功能B、环境功能C、政治功能D、社会功能答案:D15、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预测,未来五年高星级饭店的经营环境不容乐观,存在诸多的威胁,不过,A饭店相对于其他同类饭店,具有明显应对威胁的优势,根据SWOT矩阵原理,该饭店应该选择()战略A、SOB、STC、WOD、WT答案;B16、某饭店集团通过收购兼并,租赁经营,委托管理,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使本集团下属成员饭店数量得到了快速增长,并提升了本集团在行业中的影响力,由此表明,该饭店集团采取是()发展战略。

10月浙江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浙江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试题课程代码:0013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从传统农业取得剩余农产品和其他财富的首选方式是( )A.贡赋B.控制基本经济区C.租佃制D.对外贸易2.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为( )A.农业经济B.家庭手工业C.耕织结合D.游牧经济3.鸦片战争前西方殖民主义者用来打开中国大门的主要物品是( )A.棉纺织品B.银元C.鸦片D.金属制品4.19世纪40年代,中国最早出现租界的口岸城市为( )A.广州B.上海C.厦门D.天津5.“虎门销烟”共计销毁鸦片( )A.5千余箱B.1万余箱C.2万余箱D.3万余箱6.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对华商品输入和资本输入,迫使中国卷入( )A.资本主义国家行列B.半殖民地国家行列C.殖民地国家行列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7.中国传统小农家庭手工业的重要内容是( )A.冶炼业B.纺织业C.制糖业D.商业18.近代中国最大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城市是( )A.天津B.广州C.上海D.福州9.中国资本原始积累发生在( )A.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B.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C.1895年甲午战争以前D.1895年甲午战争以后10.中国第一家私人资本缫丝企业——继昌隆丝厂的开办者是( )A.李鸿章B.盛宣怀C.黄佐卿D.陈启源11.《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 )A.由半殖民地统治转向殖民统治B.由半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C.由商品输出为主开始转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D.由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转向资本主义经济12.庚子赔款几乎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向外国帝国主义赔偿白银( )A.一两B.三两C.五两D.十两13.1897年,德国通过出兵侵占胶州湾,强租胶州湾,租期为( )A.25年B.39年C.50年D.99年14.日俄战争后,形成的瓜分中国的新格局是( )A.美、英、法、德、日、俄共同瓜分B.德、法、英、俄共同瓜分C.日、俄、英、美、意、德共同瓜分D.日、美、英、法、意、奥共同瓜分15.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主要是军费和债务费两项,它们占岁出的比重分别为( )A.25%和35%B.30%和40%C.35%和25%D.40%和30%16.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使得外国人完全掌握了中国的( )A.关税权B.田赋权C.契税权D.盐税权17.一战后,西方列强在中国经济势力由原来的英、俄、德三强变为( )2A.英、日、俄B.英、日、美C.日、英、美D.日、美、法18.一战期间,中国进口数量明显减少而出口数量明显增加的典型商品是( )A.面粉B.火柴C.钢铁D.机器19.民国初年,在华东、华南各省实行的主要地租形式是( )A.定额租制B.分成制C.货币地租D.工偿制20.日本侵略中国农业的中心机关是( )A.满洲农业开发公司B.日本农业合资公司C.东北农垦株式会社D.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21.国民党政府收回关税自主权之前,海关征收的实际税率仅值( )A.值百抽二点五B.值百抽三C.值百抽五D.值百抽六22.1931年,国民党政府裁撤厘金后推广的统税,其征收原则为( )A.从量征收B.从价征收C.固定税收D.一物一税23.法币制度实施后,中国的货币本位制为( )A.外汇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24.伪满洲国政府财政部的真正控制者或掌权者是( )A.南满铁路株式会社B.关东军C.溥仪D.兴亚院25.国民党政府对粮食类物资进行统制的机构是( )A.资源委员会B.农本局之福生庄、物资局C.工矿调整处D.全国粮食管理局26.1941年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颁布《货币统一发行办法》,将发行纸币和集中准备金的特权给予了( )A.中国农民银行B.交通银行C.中央银行D.中国银行327.抗战胜利后,美国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主要、危害最大的是( )A.《中美双边协定》B.《友好通商航海条约》C.《中美农业协定》D.《空中运输协定》28.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通过强制收兑伪币掠夺沦陷区人民的财富估计至少约为( )A.1亿美元B.1.5亿美元C.2亿美元D.2.5亿美元29.1946年,率先提出以土地改革的方式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是( )A.《井冈山土地法》B.《关于反奸清算与土地问题的指示》C.《中国土地法大纲》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30.对土地改革运动中出现的“左倾”错误进行纠正的是( )A.《五四指示》B.《中国土地法大纲》C.1947年河北省平山县西柏村会议D.1947年的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会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中级)试卷及解答参考

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中级)试卷及解答参考

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中级)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关于农业生产中的绿色生产方式,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绿色生产方式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B、绿色生产方式提倡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C、绿色生产方式主张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产量D、绿色生产方式注重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2、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以下哪项不是其基本特征?A、市场牵动型B、资源优化配置型C、企业主导型D、政府主导型3、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中的主要作物产量不包括:A. 玉米B. 小麦C. 水稻D. 大豆4、农业合作社的作用不包括:A. 提高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B. 促进农产品流通C.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D. 增加单个农户的决策权5、题干: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市场导向型的调整方式?A.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种植结构B. 依据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调整出口农产品种类C. 依靠政府指令性计划调整农业生产布局D. 根据消费者偏好调整农产品品种和包装6、题干:以下关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B.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括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C.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应以农民需求为导向D.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点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忽视环境保护7、在农业经济中,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指标是:A. 农业总产值B. 农业增加值C. 农业劳动生产率D. 农产品商品率8、下列哪项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A. 专业化生产B. 规模化经营C. 市场导向D. 政府主导9、在农业生产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农业经济外部性?A、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B、农业科技发展对其他行业的影响C、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城市经济的影响D、农业生产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11、在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是主要目标?A、提高农产品质量B、增加农民收入C、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减少农业科技的应用1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精准试题及答案知识资料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精准试题及答案知识资料
A.工时
B.总收入
C.公斤
D.农民人均所得
正确答案:B,
第52题
能够准确反映劳动创造价值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是()。
A.农产品产量/活劳动时间
B.(农产品产值-生产成本)/活劳动时间
C.农产品产值/活劳动时间
D.(农产品产值-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活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D,
第53题
国有农场实行()两级承包,双层经营形式。
正确答案:C,
第18题
农产品收入弹性小是指()。
A.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小于收入变化的幅度
B.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大于收入变化的幅度
C.收入的变化幅度小
D.需求量的变化幅度小
正确答案: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19题
财政支农政策要求,要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 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 少于()。
A. 5%B. 10%
正确答案:D,
第36题
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活动中,向银行支付的借款手续费属于()。
A.资金筹集费
B.生产成本
C.资金使用费
D.资金占用费
正确答案:A,
第37题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生态可持续性
B.社会可持续性
C.经济可持续性
D.环境可持续性
正确答案:D,
第38题
(2009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当月收到县政府捐赠 的农用运输车一辆,应当计入()账户。
正确答案:D,
第33题
按照()的概念,可以将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 加工和销售企业、为农业服务的企业都纳入农业 企业的范围。
A.广义农业企业B.狭义农业企业
C.现代农业企业D.传统农业企业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经济师考试(中级)试题及解答参考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经济师考试(中级)试题及解答参考

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中级)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农业经济专业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 农业经济主要研究农业生产和流通中的经济关系B. 农业经济只涉及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无关C. 农业经济不关注农民的收入问题D. 农业经济只关注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率2、在农业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A. 农业总产值B. 粮食产量C. 农民人均收入D. 农业劳动力数量3、(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中)在推广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这一要求在推广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

A. 推广项目完全由农民自主选择B. 推广项目由政府决策并强制执行C. 推广人员需向农民讲解项目好处和预期效果,但最终决策权交给农民D. 推广人员可以自主决定推广内容和方法,不必向农民解释4、(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描述中)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这反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什么原则?()A. 市场导向原则B. 效益优先原则C. 可持续发展原则D. 粮食安全原则5、在农业生产中,决定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是:A. 耕地面积的扩大B.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D.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6、农业生产中的“增产增效”是指:A. 增加产量,降低效益B. 增加产量,提高效益C. 降低产量,提高效益D. 降低产量,降低效益7、下列关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描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 农业经济增长应依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实现B. 现代农业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提升C. 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忽视资源利用效率D. 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不依赖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8、关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内容?A. 优先发展高效特色农业B. 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C.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D.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9、关于农业产业链的分析,正确的是:A. 农产品加工环节越多,产业链越长,效益越好。

(全新整理)10月农业经济与管理全国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0月农业经济与管理全国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01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指( )A.畜牧业B.林业C.种植业D.渔业2.按照国际经验,农业进入政府保护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A.5000美元B.2000美元C.1000美元D.50美元3.下列哪些国家选择的是中间型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A.美国B.日本C.德国、法国D.加拿大、澳大利亚4.个体经济的生产资料( )A.归集体所有B.归公民私人所有C.归劳动者个人所有D.归全民所有5.农业合作社最初产生于( )A.中国B.中等发达国家C.欧美发达国家D.欠发达地区6.由于世界粮食生产赶不上人口增加而发生的世界性饥饿,或者由于世界粮食生产赶不上需求增长而引起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称为粮食的( )A.偶发性危机B.马尔萨斯危机C.循环性危机D.政治危机7.属于可更新资源或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B.太阳能C.水能D.森林18.在农业生产中,被当作极其重要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发挥作用的不可..代替的基本生产资料是( )A.劳动力B.土地C.资金D.机器9.目前,我国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关键问题是( )A.解决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问题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C.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D.建立稳定高产农田10.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 )A.购买种子B.购买化肥C.购买小农具D.治理大江大河11.我国饲料工业的分布主要是( )A.靠近饲料原料产地B.集中于粮食大省C.西北牧区D.适应养殖业分布12.按一万公顷耕地所拥有的农机数量来看,我国的农机水平( )A.高于世界平均水平B.等于世界平均水平C.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与日本相当13.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供给与需求是( )A.对立的关系B.统一的关系C.对立统一的关系D.互不相干的14.期货交易大多数表现为( )A.实际的批量商品的交易B.期货合同的买卖C.商品使用权的转让D.商品所有权的转让15.一种农产品在市场的零售价和批发价差额称为( )A.时间差价B.地区差价C.季节差价D.批零差价16.农业增加值是农业( )A.总产值减去物质消耗费用后的余额B.净产值减去劳动总费用后的余额C.总产值减去总费用后的余额2D.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17.正确安排积累消费的比例关系,关键在于( )A.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B.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C.确定合理的积累率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18.消费水平的不可..逆性表现在消费水平( )A.只能上升,不能下降B.只能下降,不能上升C.不能控制D.有反作用力19.信贷资金的基本特征是( )A.有偿性B.针对性C.强制性D.固定性20.决定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是( )A.劳动者素质B.农业投入C.对自然力的利用程度D.科技推广工作的力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8年10月农业经济统计试题
课程代码:07332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
共18分)
1.连续撩荒未满三年的田地计入耕地。

( )
2.牧草地是指耕地中主要生长草本植物的土地。

( )
3.从业人员流动是指从业人员跨单位或随单位跨地区就业。

( )
4.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一定时点上农村常住人口中,所有符合劳动年龄的人。

( )
5.“平均每一商业人员的商品流转额”指标是反映商业劳动生产率的逆指标。

( )
6.某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年初800万元,年末1000万元,年内退废200万元,则固定资产退废率为20%。

( )
7.某一天拖拉机出勤率是指拖拉机实际出勤的台数与当天拖拉机在册台数之比。

( )
8.农作物按农产品的主要经济用途分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 )
9.蔬菜播种面积按播种次数计算,播种一次就计算一次播种面积。

( )
10.牧畜净增加头数可用年末头数减去年初头数计算。

( )
11.绵羊剪毛率是羊毛总产量与绵羊总头数之比。

( )
12.渔民捕捞的自食的水产品产量不计入渔业产量中。

( )
13.工农业产品单项比价是指农民出售一定数量的某种农产品可换回某种工业品的数量。

( )
14.农业总产值的基本计算方法是“产品法”。

( )
15.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之一是“分配法”,该方法也称为“支出法”。

( )
16.农村生产净值是农村各部门净增加值之和。

( )
17.恩格尔系数是反映生活消费水平的指标,一般说该指标数值越大,生活水平就越富裕。

( )
18.农村经济总收入包括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土地的经济属性主要表现在:土地经济供给的______________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土地报酬的______________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率是______________人数与______________人数之比。

3.流动资产报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之比。

4.饲养乳牛挤奶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举两个反映母畜生殖能力利用程度的指标: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6.养殖面积是反映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养殖规模的基本指标。

7.国民经济帐户体系认为社会生产的成果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______________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______________。

8.农产品市场调查根据其调查范围可分为______________调查和______________调查。

9.农村住户全年总收入由三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____收入、______________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10.生产费用的计价原则是:购买部分按______________价格计算,自产自用部分按国家收
购价计算,无收购价的可按当地大量上市时的______________价格计算。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7分)
1.土地所有权
2.农村劳动力
3.短期投资
4.基础研究
5.收获面积
6.牧畜总增率
7.捕捞强度
8.农业商品产值
9.农产品差价
四、计算题(共35分)
1.某工业企业1998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万元/人,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为80%,试计算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4分)
2.某农业企业1998年流动资产余额为:1月初1000万元,4月初1100万元,7月初1300万元,10月初1300万元,12月底1200万元,全年产品销售收入360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1998年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5分)
3.
根据资料用指数法分析播种面积变化和单产变化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程度。

(8分)
4.某村1999年上半年猪的存栏头数资料为:年初800头,5月初810头,7月初830头,试计算该村1999年上半年猪的平均存栏头数。

(4分)
5.已知某省1997年与1991年相比,农业总产值(按90年不变价计算)增加80%,1991年与1987年相比,农业总产值(按80年不变价计算)增加50%,试计算1997年比1987年农业总产值增加百分之几?年平均增长速度为多少?(5分)
6.已知GNP=a,国外净要素收入为b,固定资产折旧为c,计算GDP、NNP。

(4分)
7.已知某农产品1999年7月份在甲地的收购额为18万元,收购价格3元/公斤,在乙地的收购额为11.6万元,收购价格2.9元/公斤,试计算该农产品7月份在甲、乙两地的平均收购价格。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